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工信部

工信部

中新经纬10月14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14日表示,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

14日上午,国新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受大家关注,请问未来在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举措?

王江平答复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工信部作为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我们始终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 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联合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的配套能力。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小巨人”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应用计划。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预审、确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近期已遴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明年我们将再遴选一批试点城市,预计累计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支持方面。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启动“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在服务保障方面。支持“小巨人”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赋予高层次人才举荐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推动地方在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项支持。 同时,我们还建成了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中小企业服务网,涵盖了1780多家公共服务机构,打通政策、技术、管理、服务资源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中新经纬APP)


什么是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 简单来说就是研发有优势、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发展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

其实,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2011 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018 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从重点领域、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申报条件做出严格要求。 202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更是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这些企业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路径,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会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和关注,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措施:

小巨人

1、强化梯度培育

各地要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双创”不断孵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并促进其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2、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政策,建立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 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精神,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

3、开展精准服务

强化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上市培育。 加强创新服务,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和工业设计赋能专项行动,提升企业掌握和运用数字化和设计资源的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创新生态。

5、加强动态管理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期为3年。 对入选满3年的企业进行复核,不符合条件或未提交复核申请材料的企业将予以撤销。 有效期内如发现虚假申报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撤销。

中小企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出了那些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出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一、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把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作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力争“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坚持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领域,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鼓励创办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落实并加快完善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改善行政管理,加强创业服务,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攻方向,力争到“十二五”末取得重大进展。 优化产业分布结构。 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以及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服务外包、游戏动漫、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引导东部中小企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加快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企业规模结构。 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成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效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需求,成为一定区域和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名牌产品的数量和比重,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培育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保护老字号等传统品牌,加大驰(著)名商标培育扶持力度。 提升产品质量,扶持优质产品,加强质量安全保障。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加快淘汰中小企业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节约资源和能源。 三、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坚持把走“专精特新”之路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把集聚发展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着力点,建立起企业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努力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地区优势和特色,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 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探索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 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成为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 培育为大企业和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骨干型中小企业。 鼓励为大企业配套,加强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 支持中小企业精细化发展,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精细管理,生产精良的产品,提供精致服务。 用高、精、尖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 鼓励中小企业走差异化成长道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在“特”字上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等。 支持中小企业新颖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新”取胜,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坚持把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较为完善、易于实施、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一大批战略管理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节能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强,质量管理、品牌管理、安全管理、营销管理水平高,财务管理规范,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开放股权,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 加强中小企业基础管理,强化战略、财务、营销、品牌、质量、风险、安全和节能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队伍。 加强环境保护,搞好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坚持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推动形成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行业协会(商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等为依托,各层级服务机构纵向贯通、各类服务机构横向协同、各类服务资源开放共享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出台保供稳价、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系列政策——各地发力稳工业增长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国各地近期纷纷推出并落地稳增长政策,从保供稳价、减税降费、扩大金融和投资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提振工业经济运行。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良好态势。 专家认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各地区采取多项逆周期对冲举措,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增长政策初见成效。

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当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对此,各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并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期印发的《福建省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从财政资金纾困帮扶、融资支持、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要素保障、帮助开拓市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如支持应收账款融资,给予供应链核心企业最高200万元奖励;鼓励对接国家基金,对获得国家有关基金支持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各市对经省级认定的优质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表示,中小企业由于疫情等因素冲击,受到需求收缩和成本高企双重挤压,面临现金流断裂窘境,通过降成本和助融资尽快保住企业生命线是当务之急,也是稳定预期的有力支撑。

“从全国来看,减税降费等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从地方来看,今年春节返乡早、假期长,有效组织一季度生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因此,从地方实践来看,‘援企稳岗’及‘返岗招聘’相关政策最直接、最具有普遍性,相关举措有效帮助了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了市场主体提质增效。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高翔说。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

“工信部在去年的基础上搭建了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 同时,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科技金融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强增产增供,促进产需对接,基本实现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有所收窄,企业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安徽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开展补链延链固链强链行动。 实施省域产业共同体打造工程,全面提升省内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云南省《关于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要求,强化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基础产品生产的能源保障,保障化肥企业原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化肥生产企业原材料足量供应和价格稳定。

“当前,疫情多点散发,供应链受阻,外部因素影响运输成本较快上涨,各地应在保供应、稳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稳定物流运输通道,保障关键原材料供需之间的运力支撑,打通原材料保供稳价的‘最后一公里’。 ”王高翔说。

付保宗认为,还需尽快建立健全大宗商品、原材料供给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研判和预警处置能力;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国内找矿增储,多元深化国际合作,大力拓展全球资源供给渠道;加强对期货和现货市场有效监管,完善资源类商品金融市场,提高实体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意识和避险能力。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各地稳投资政策对于提高供给、扩大需求和稳定预期起到了初步成效。 同时,对于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付保宗说。

广东省加强对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服务与支持,统筹安排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地级以上市政府予以投资奖励。 河北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以8个工业主导产业、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抓好重点工业项目,构建产业梯度培育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认为,从发展阶段看,应着力于制造业更新改造、转型升级的投资,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线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

突传利好! 重大成果!新能源
诺贝尔奖爆冷背后 有这4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