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官员称 台积电或在欧洲建更多工厂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据台湾《经济日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台湾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诚文在彭博电视14日播出的专访中表示,台积电计划在欧洲扩建更多工厂,重心放在人工智能芯片(AI)市场。

吴诚文说:“台积电已经开始在德国德累斯顿盖第一座晶圆厂,并且已在规划几座针对不同市场类别的晶圆厂。”他并未具体说明台积电在欧洲扩厂的时间表。台积电则通过电子邮件表示,目前仍专注于现有的全球扩展计划,暂无新的投资计划。

台积电今年8月于德国德累斯顿动工兴建价值100亿欧元(1欧元约合7.72元人民币——本网注)的晶圆厂,由德国政府补助一半资金,预计于2027年底开始生产。

吴诚文说:“或许他们也能在欧洲市场有所作为,因此台积电正在考虑规划接下来的几座晶圆厂。”


台积电全称叫什么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是全球首创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的公司,由张忠谋于1987年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它专注生产由客户设计的芯片,涵盖计算机产品、通讯产品、消费性、工业用及标准类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应用领域,曾入选《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 1987年, 张忠谋创立台积电,几乎没有人看好。 但张忠谋发现的,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在当时,全世界半导体企业都是一样的商业模式。 Intel,三星等巨头自己设计芯片,在自有的晶圆厂生产,并且自己完成芯片测试与封装——全能而且无可匹敌。 而张忠谋开创了晶圆代工(foundry)模式,“我的公司不生产自己的产品,只为半导体设计公司制造产品。 ”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那时还没有独立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2015年12月7日,台积电确定在南京设立12寸芯片厂。 台积电对该厂投资约30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台积电现有设备、以及大陆政府在集成电路产业上的政策优惠。 [2]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2016年3月28日签约,计划新建一座2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厂。 [3]截至2017年3月20日,台积电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2017年8月9日下午,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宣布,拟投资约955.5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1.02亿元)促进公司发展。 [4]10月3日,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在台南科学园区建设全世界首座采用3纳米工艺的芯片工厂。 [5]2018年6月5日,董事长张忠谋宣告正式退休。 2019年6月11日,台湾环保部门公布了台积电3nm晶圆厂的专案初审,通过了新竹科学园区有过宝山用地的申请,这意味着台积电的3nm晶圆厂最终落地在新竹园区。 整个3nm晶圆厂预计会在2020年正式动工建设,耗资超过4000亿新台币,折合879亿人民币或者130亿美元。 [6]2020年7月,台积电宣布加入 RE100 倡议,成为全球首家加入 RE100 倡议的半导体制造商。 [

进军科创板融资120亿,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崛起?

在欧洲

(文/陈辰 /尹哲)众所周知,芯片制造主要简单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三大环节。 其中,芯片制造是国内半导体被“卡脖子”最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及国际形势变化,中芯国际一度成为“全村的希望”。 因此,在一路“绿灯”下,中芯国际顺利登上科创板,成为国内晶圆代工第一股。

如今,继中芯国际之后,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合集成”)也拟进军科创板,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5月11日,晶合集成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申报稿)已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并于6月6日变更为“已问询”状态。

招股书显示,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5.02亿股,募集资金120亿元,预计全部投入位于合肥的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项目。

根据规划, 募投项目将建设一条产能为4万片/月的晶圆代工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整合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芯片(CIS)。

图源:晶合集成招股书,下同

自12英寸晶圆制造一厂投产以来,晶合集成主要从事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面板领域,其中包括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等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产能持续抬升以及工艺不断精进,晶合集成的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而在这背后, 晶合集成的经营发展也存在系列风险,其中包括产品结构较单一、客户集中度极高、盈利能力不足,以及扩产项目能否达成预期业绩等 。

因此,尽管自带“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光环,但晶合集成未来数年发展走势如何,仍是一个尚难定论的未知数。 而要实现多元化及技术突破,其还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诞生与发迹“错配”

近十年来,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异军突起,加剧了“有屏无芯”的矛盾。 同时,电子信息企业快速集聚,更激起地方政府打造“IC之都”的雄心。

“大约在2013年左右,家电、平板显示已经作为合肥的支柱产业,但在寻求转型升级时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缺‘芯’。 ”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军宁教授曾表示。

为了解决缺芯问题,合肥市邀请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十几名专家一起参与讨论和论证,最终制定了合肥市第一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

基于此,2015年,合肥建投与台湾力晶集团合作建设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

据部分媒体报道, 这一项目旨在解决京东方的面板驱动芯片供应问题。

晶合集成合肥12英寸晶圆代工厂

根据总体规划,晶合集成将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内,建置四座12寸晶圆厂。 其中一期投资128亿元,制程工艺为150nm、110nm以及90nm。

至于力晶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是其当时遭遇了产能过剩危机重创,便致力于从动态存储芯片(DRAM)厂商转型为芯片代工企业。

2017年10月,晶合集成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DDIC)生产线正式投产。 这是安徽省第一座12寸晶圆代工厂,也是安徽省首个超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

随后,晶合集成的产能实现迅速爬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下称“报告期内”), 公司产能分别为7.5万片/年、18.2万片/年和26.6万片/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8.59%。

与此同时,其产品也迅速占领市场。 据央视报道称,2020年占全球出货量20%的手机、14%的电视机和7%的笔记本电脑,采用的都是晶合集成的驱动芯片产品。

对于近五年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曾总结为,首先是“选对合作伙伴很重要”,以及公司对市场趋势判断正确、不间断的投资和新冠疫情带来的“红利”。

但稍显“遗憾”的是,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向境外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2.15亿元、4.68亿元和12.63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例为98.59%、87.69%、83.51%。

其中,鉴于公司的台湾“背景”及相关资源,晶合集成的境外客户中中国台湾地区客户占比颇高。

这也就是说,京东方并没有大量采购晶合集成的面板驱动芯片。 业内数据统计,我国驱动芯片仍以进口为主。 2019年,京东方驱动芯片采购额为60亿元,国产化率还不到5%,可见配套差距之大。

此外,晶合集成依赖境外市场同时,还存在客户集中度极高的问题。

报告期内, 其源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均约九成。 其中,2019年和2020年,公司过半总营收来自第一大客户。 这显然对公司的议价能力和稳定经营不利。

国资台资加持主控

诚然,如蔡国智所言,晶合集成的快速成长的确得益于“不间断的投资”。

2015年5月12日,合肥市国资委发文同意合肥建投组建全资子公司晶合有限(晶合集成前身),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成立之初,晶合有限仅有合肥建投一个股东。 随后,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以及合肥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情况下,公司决定大搞建设。

2018年10月,晶合有限增资,合肥芯屏、力晶 科技 入股。 具体股比上,合肥建投持股32.71%,合肥芯屏持股26.01%,力晶 科技 持股41.28%。

后来经过数次减资、增资,晶合有限于2020年11月正式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即晶合集成。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 合肥建投直接持有发行人31.14%股份,并通过合肥芯屏控制晶合集成21.85%股份,合计占有52.99%股份。 而力晶 科技 的持股比例降至27.44%。

值得一提,合肥市国资委持有合肥建投100%的股权,因而为晶合集成的实际控制人。

那么,多次出现且持股一度占优的力晶 科技 是什么来头?

资料显示,力晶 科技 是一家1994年注册在中国台湾的公司。 经过业务重组,其于2019年将其晶圆代工业务转让至力积电,并持有力积电26.82%的股权,成为控股型公司。

得益于力晶 科技 的较强势“助攻”,力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迅速实现位居世界前列。

调研机构预估,力积电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2.89亿美元左右,位列全球十大芯片代工第7名,领先另一家台湾半导体企业——世界先进一个名次。

而除了力晶 科技 和合肥市国资委之外,晶合集成还曾于2020年9月引入中安智芯等12家外部投资者。

其中, 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的创新持有晶合集成5.85%股权。 而持股0.12%的中金公司则是晶合集成此次IPO的保荐机构。

不过,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今年初发布公告显示,申报前12个月内产生的新股东将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且上述新增股东应当承诺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鉴于晶合集成的申报稿是于2021年5月11日被上交所受理,美的创新、海通创新等12家股东均属于突击入股 ,才搭上了晶合集成奔赴上市的列车。

对此,晶合集成解释称,股东入股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是对公司前景的长期看好。

“上述公司/企业已承诺取得晶合集成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在本次发行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晶合集成股份,也不由晶合集成回购在本次发行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晶合集成股份。”

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背靠有半导体技术基因的力晶 科技 ,以及资金雄厚且自带官方背书的合肥建投,晶合集成近年来在营收方面有较明显增长。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8亿、5.34亿和15.12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3.55%。

其中,2020年,疫情刺激全球宅经济、远距经济等需求大举攀升,而半导体作为 科技 产品的基础元件也自然受惠。 因此,晶合集成的业绩同比大增达183.1%。

美国调研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的统计显示, 按照2020年的销售额排名,晶合集成已成为中国大陆收入第三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仅次于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

值得注意,这一排名不包含在大陆设厂的外资控股企业,也不包含IDM半导体企业。

不过,相比业内可比公司的经营状况,晶合集成仍有不小差距。 比如,2020年,中芯国际营收274.71亿元,华虹半导体营收62.72亿元,分别是晶合集成的18倍及4倍以上。

另一方面,晶合集成已经搭建了150nm至55nm制程的研发平台,涵盖DDIC(面板驱动)、CIS(图像传感器)、MCU(微控制)、PMIC(电源管理)、E-Tag(电子标签)、Mini LED及其他逻辑芯片等领域。

但公司的市场拓展及经营高度依赖DDIC晶圆代工服务,因而主营业务极为单一。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DDIC晶圆代工服务收入,分别为2.18亿元、5.33亿元、14.8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96%、99.99%、98.15%。

然而,正因如此,晶合集成预计,如果未来CIS和MCU等产品量产以及更先进制程落地,企业的收入和产能还有机会迎来新一波增长。

目前,晶合集成在12英寸晶圆代工量产方面已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工艺主要为150nm、110nm和90nm制程节点。

其中,90nm制程是业内DDIC类产品最为主流的制程之一,而提供90nm制程的DDIC产品服务也逐渐成为晶合集成的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90nm制程类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2.15%,占营收比重从2018年6.52%逐年升至2020年的53.09%。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收入结构正在优化。

此外,晶合集成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研发,预计之后会在55nm制程产品研究中投入15.6亿元人民币,以推进先进制程的收入转化。

另据招股书透露,2021年,90nmCIS产品及110nmMCU产品将实现量产;55nm的触控与显示驱动整合芯片平台已与客户合作,计划在2021年10月量产。 而55nm逻辑芯片平台预计于2021年12月开发完成,并导入客户流片。

基于此,晶合集成的企业版图未来确有望进一步扩充,而营业收入也势必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盈利毛利“满盘皆负”

虽然持续增收,但作为半导体行业新晋企业,晶合集成要实现盈利并不容易。 由于设备采购投入过大,以及每年产生大量折旧费用等因素,晶合集成近年来净利润一直在亏损。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亿元、- 12.43亿元和-12.58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4亿元、-13.48亿元和-12.33亿元,三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为-38.35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公司经审计的未分配利润达-43.69亿元。

对此,在招股书中,晶合集成也做出“尚未盈利及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风险”提示,并称“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短期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为满足产能扩充需求,晶合集成持续追加生产设备等资本性投入,折旧、 摊销等固定成本规模较高。 这使得其在产销规模尚有限的情况下产品毛利率较低。

报告期各期, 晶合集成的产品综合毛利分别为-6.02亿元、-5.37亿元及-1.29亿元,综合毛利率则分别为-276.55%、-100.55%与-8.57%。

与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晶合集成的毛利率差距巨大,而且远低于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值。

值得一提,同期台积电的毛利率遥遥领先。 而在大陆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中,中芯国际及华润微的毛利率均低于平均值,仅有华虹半导体于2018年和2019年略高于平均值。

不过,随着产销规模逐步增长且规模效应使得单位成本快速下降,晶合集成的毛利率与可比公司均值的差距正在快速缩短。 2020年,其综合毛利率已大幅改善至-8.57%。

与此同时,晶合集成各制程产品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改善。

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150nm制程产品毛利已实现扭负为正,而110nm及150nm制程产品毛利率,相对优于90nm制程产品的毛利率。 其主要原因为90nm制程产品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固定成本分摊比例较高。

晶合集成似乎对未来盈利很有信心,在招股书中称“主营业务毛利率虽然连年为负,但呈现快速改善趋势... 未来规模效应的增强有望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其实早在去年底,晶合集成就定下四大战略目标:即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月产能达到10万片、科创板上市、三厂启动以及企业盈利。 不难看出其对实现盈利的重视。

但是,参考近三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并未看出晶合集成的亏损有明显好转趋势。 更有行业人士称,“由于每年设备折旧费用可能吃掉大部分利润,收回成本可能要历时数年。 ”

技术研发依赖“友商”

毋庸置疑,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除需大量资本运作外,对研发能力要求也极高。 可以说,研发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来说,半导体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通过研发费用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研发人员占总人员比例、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评判。

首先,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 近年来,尽管一直“入不敷出”,但晶合集成的研发投入总额依然保持着较快上涨。

报告期内,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1亿元、1.70亿元及2.45亿元。 然而,鉴于营业额的更快速增长,其 研发投入占比则出现持续下滑,分别为60.28%、31.87%及16.18% 。

不过,目前晶合集成的研发费用率仍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因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收入规模较可比公司相对较低,但研发投入维持在较高强度。

其次,在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报告期各期末, 晶合集成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分别为119人、207人和280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为9.47%、15.16%和16.81%。

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研发人员分别为2335人、未知、697人,占总人员比例分别为13.5%、未知、7.7%。

由此可见,晶合集成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已知的中芯国际和华润微,但在研发人员总数量上仍逊色不少。

另招股书显示,晶合集成现有5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蔡辉嘉(总经理)、詹奕鹏(副总经理)、 邱显寰(副总经理)、张伟墐(N1 厂厂长)、李庆民(协理兼技术开发二处处长)。

然而,根据背景信息介绍, 5名核心技术人员全部为台湾籍人士,而且除了詹奕鹏外,其余4人均曾任职于力晶 科技 。 这说明晶合集成的核心技术研发极为依赖力晶 科技 。

另外,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晶合集成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共计54项,境外专利共计44项, 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共71项 。

在行业可比公司方面,中芯国际仅2020年内便新增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布图设计权总计991项,新增获得数1284项;累计申请数项,获得数项;

华虹半导体2020年申请专利576项,累计获得中美发明授权专利超过3600项;

华润微2020年已获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1711项,其中境内专利1492项、境外专利219项。

可以看出,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拥有的专利均超过了1000项,大幅领先于不足百项的晶合集成。

当然,对成立较短的半导体企业来说,这是必然会遭遇的问题之一。 但要加强技术专利的积累及实现追赶,晶合集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募资百亿转型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持续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人工智能、消费及工业电子、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成长,带动了全球集成电路和晶圆代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为抓住产业发展契机及进一步争取行业有力地位,晶合集成自2020开始便积极谋划在科创板上市,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 而这一时程较原计划提早了一年。

台积电或在欧洲建更多工厂

具体而言,本次科创板IPO, 晶合集成拟公开发行不超过约5.02亿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5%,同时计划募集资金120亿元。 据此,公司估值为480亿元。

截至6月11日,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已达575家,其中仅9家公司拟募资超过100亿元。 也就是说,晶合集成的募资规模已进入科创板受理企业前十。

在用途方面,公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项目。 该 项目总投资约为16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55亿元,流动资金为10亿元。

如果募集资金不足以满足全部投资,晶合集成计划通过银行融资等方式获取补足资金缺口。

根据规划,二厂项目将建设一条产能为4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 其中,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整合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芯片(CIS)等,主要面向物联网、 汽车 电子、5G等创新应用领域。

在图像传感器技术方面,晶合集成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90nm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开发,未来将进一步将图像传感器技术推进至55nm,并于二厂导入量产;

在电源管理芯片技术方面,晶合集成计划在现有90nm技术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开发BCD工艺平台,辅以IP验证、模型验证、模拟仿真等构建90nm电源管理芯片平台,并于二厂导入量产;

在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方面,晶合集成已在现有的90nm触控与显示驱动芯片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艺制程能力,将技术节点推进至55nm。

招股书显示,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的项目进度为:2021年3月,洁净室开始装设;8月,土建及机电安装完成及工艺设备开始搬入;12月,达到3万片/月的产能。

此外,2022年3月,即项目启动建设一周年,达到3万片/月的满载产能。 同年, 晶合集成还将装设一条40nmOLED显示驱动芯片微生产线。

德国政府

未来,随着项目逐步推进建设及产能落地,晶合集成将继续坚持当前的战略规划:

依托合肥平板显示、 汽车 电子、家用电器等产业优势,结合不同产业发展趋势及产品需求,形成显示驱动、图像传感、微控制器、电源管理(“显 像 微 电”)四大特色工艺的产品线。

结语

依托台湾技术团队及合肥的国有资本等,晶合集成成立仅五年就成为了全球重要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厂商,并且剑指显示器驱动芯片代工市占率第一桂冠。

这样的成就对国内半导体企业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但长年押宝在“一根稻草”上,晶合集成的经营发展无疑潜在较多重大风险。 同时,行业的激烈竞争及国际形势变化等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

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2020年上任,曾在宏碁股份、力晶 科技 和力积电等公司任职。

对此,晶合集成近年来正致力于推动企业转型,并制定了详细的三年发展计划。2020年7月,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接受问芯Voice采访时,曾透露了公司的具体战略规划:

2021年:目标是营收要倍增至30亿,公司必须开始获利赚钱,同时要完成N2建厂、产品多元化以及科创板IPO上市;

2022年:目标是N2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公司营收突破50亿元大关,并维持稳定获利;

2023年:目标是单月产能要达到7.5万片,公司营收达70亿,并且开始规划N3和N4厂房的建设。

但在清晰的目标背后,晶合集成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挑战。

比如现阶段半导体代工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晶合集成要如何扭转劣势或突围?在现有企业规模及相关储备下,其多元化战略是否还能顺利推进并攻下市场?

此外,由于客户主要在境外,公司要如何真正提高关键国产芯片的自给率?

基于此,即便科创板上市成功,晶合集成还需要克服诸多问题及困难,其中包括改善盈利、升级工艺、募集资本、招揽人才、推进多元化及应对行业竞争等等。

至于本次募资的12英寸晶圆代工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业绩,以及相关战略未来是否能卓有成效落地,从而改善当前的系列问题,促使晶合集成进一步壮大乃至真正崛起,且拭目以待!

华为芯片惨遭断供,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大变,但我们还是只能靠自己

芯片,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最关键的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关系到经济 健康 发展甚至安全。 芯片及半导体产业本来是全球化分工、协同最好的领域,但是近几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震荡,几乎让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感受到了危机。

危机已来,格局调整也已开始。

全球主要芯片及半导体产业玩家都开始了行动

中国现在已经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在加速芯片及半导体产业的提升,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等传统的芯片及半导体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也都没有闲着,一场全球性芯片产业革命大潮即将到来。

据三星电子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官员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正考虑在德州首府奥斯汀投资170亿美元建设一个新的芯片工厂,将可创造1800个工作岗位。 新工厂将为外部客户生产先进逻辑设备。 预计该工厂将在今年二季度破土动工,2023年三季度投入运营。 甚至还有其它消息称,三星该工厂将可能生产最先进的3nm制程工艺芯片。

而早在去年5月,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就已宣布,有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并运营一座先进晶圆厂,将直接创造1600个高 科技 就业岗位。 2021-2029年期间,台积电将为此工厂支出约120亿美元。

此后一段时间没什么大的进展消息,但已有报道台积电董事会已于去年11月份拍板35亿美元晶圆代工厂美国设厂计划。 台积电规划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设置一座12英寸晶圆厂,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生产5nm制程产品。

接二连三的一系列消息证实,全球芯片玩家已经全部上阵,这意味着什么?这个行业要发生大事了。

当前越来越集中、高度垄断的全球先进芯片生产布局,将要彻底打破了

目前全世界高端芯片竟然只有二个大厂,这多少有些让人感觉意外,毕竟芯片制造可不是个小的行业。 数万亿美元的产业,即便是高端制造也达到上千亿美元规模,这么集中的产业模式,风险巨大。

在全球市场氛围融洽,各方能紧密合作,能充分发挥市场调整机制及资源分配优势之时,确实这样的全球化提供了极高的行业效率。

但是现实却不会一直这么理想,风险已不期而至。 去年华为被美国恶意打压、断供芯片就彻底打破了这个产业的“理想”模式。 要知道美国的几十家芯片企业,还是代表着全球芯片的最高水平,全球对其都有很大的依赖性。 而众多各类企业设计的先进芯片的制造,更是集中于少数工厂,台积电、三星就是二个仅有的先进芯片代工厂。

美国的英特尔目前还是IDM模式,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芯片,但是近几年英特尔也碰到了巨大的技术障碍,已经大大落后于台积电、三星的技术,有消息称英特尔也将逐步开始委托台积电生产了。

未来的芯片(及半导体)产业格局将会是台积电、三星全球开厂,当然本地化以后,肯定会受当地政策的制约。 中、美、欧、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全面开花的格局,原来的差别化的地区分工、协同模式将会减弱,也就是全球化程度将会退步。 而且在此期间, 一定会发展出一批中国、欧洲的新的先进芯片工厂 。

如此,会大大降低台积电、三星的垄断地位,消除这个产业的风险高度聚集特征。 从长远看,对全球产业有利,对台积电、三星其实是负面影响的。 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来说,进入第一集团根本靠不上外部支撑,几乎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打造,但这却是必选项。

台积电、三星去美国开厂,对美国并无重大意义,反而还有副作用

台积电、三星(被催着)去美国开了工厂,算是美国的芯片产业回流计划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这 对美国有什么重大意义吗?其实意义并不大!

一方面确实可能给美国增加了几千人的就业问题,但这也只是区区两家工厂而已,所需员工就这么点儿。 其次,美国原来很多高端芯片由台积电、三星在美国之外代工的模式有什么重大安全隐患吗?然并卵,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你听说过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曾经威胁过要给美国芯片断供吗?所以根本不存在通过芯片制造回流美国,以提高美国芯片产业安全这个事。

而且, 芯片工厂开到美国去还存在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反而提高了美国芯片的制造成本,从而将会导致美国芯片涨价,反而降低其竞争力!

当然为了所谓产业回流美国,适度涨价、降低市场竞争力美国可能也愿意承担。 不过这可就苦了美国芯片企业和全球供应链了。 价格高了,自然会有一部分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战胜美国芯片,也就是抢走美国芯片的市场份额。

台当局官员称

当然对于不可替代、必须从美国买的芯片,那还是没办法的,仍需从美国采购,涨的成本也就只能由全球供应链承担、消化了。 但是,经历了产业动荡后,全球都明白了依赖于美国芯片的高风险,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大芯片研发投入,新的可以替代美国产的芯片必定越来越多,以后美国独家垄断的芯片一定会是越来越少。

这或许并不是美国搅乱全球芯片产业格局而希望出现的结果。 但是没办法,曾经的全球化很难回去了,行业大玩家相互之间减少依赖性,将是必然的趋势。

欧洲会成功实现芯片自主吗?

台积电

说句实话,这事太难了!

欧洲几十个国家,欧盟的松散决策及运作、管理方式,以及内部贫富差距的高度分化,欧洲想团结一致搞大事真心太难。 伽利略导航就是个明证。 好好的一把牌,起步早,有技术实力,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最终被中国北斗反超,就是欧盟内部瞎折腾、一团糟的结果。

从技术角度讲,欧洲科研和工业基础当然雄厚,集中力量和资源搞个芯片工厂,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障碍,芯片产业比起中国的基础条件来说要好。 欧洲的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很多厂家本就排名全球前列,补补生产上的短板,欧洲芯片产业加速提升是有希望的。

加上全球唯一的高端光刻机(特别是EUV光刻机)制造商ASML就在欧洲,欧洲发展芯片制造,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恰恰问题就出在这个团结一致上。 我们很难相信欧洲能办成这个大事。 但毕竟欧洲是看到了芯片产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市场趋势,就在当下还无法克服的 汽车 芯片短缺,也给了欧洲一个重重地敲打。 目前19个国家达成一致行动,芯片提升一定会有一定效果的。

到时候应该可以削弱对美国的技术性依赖,以及减小对台积电、三星的生产依赖。 这对中国也不是坏事,毕竟欧洲芯片技术起来了可以制衡美国,削弱美国对全球芯片技术的控制力度。 而且欧洲技术取得突破、做大了产能,那就更需要市场了,中国恰恰就是最大的市场,所以这必定会给中国芯片供应链提供更多选择,减轻美国那边的压力。 我们期待欧洲尽快进步。

中国将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强大汇聚地,不但在规模和数量上,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会有全面的突破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经济一直在持续、高速发展中。 但之前中国一直是芯片需求大国,可谓一直是高、中、低端芯片全球大采购, 2020年芯片进口金额将连续第三年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 !2019 年我国芯片的进口金额为 3040 亿美元,就已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额。

我们不但高端芯片严重依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甚至连中低端芯片(如各类 汽车 用芯片)都需大量向国外采购。 中国 汽车 用芯片依赖进口的比例达到惊人的90%以上,每年金额达到千亿元以上。

中国的芯片产业自主性极差,不但需要直接大规模全球采购芯片成品,更是 没有一点儿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还缺乏高端芯片生产的关键设备(如EUV光刻机)、原材料(如光刻胶、晶圆等) ,存在太多的芯片及半导体产业短板。

目前我国最先进的中芯国际芯片生产最先进的也才是14nm制程工艺,而去年台积电早已实现5nm量产,并在研发3nm、2nm技术。 我国最先进的光刻机企业上海微电子最先进的光刻机才达到90nm水平,与ASML的差距好几代以上。

这才是美国能对华为断供的根本原因,被卡脖子的地方太脆弱。

但是未来这一切将会彻底改变。 在中国芯片制造赶上全球先进水平后,中国全球工厂的地位更加强大,大量的芯片将会在中国研发、制造。 到那时我们当然不会封闭,但会与美、欧、日、韩形成良性的市场关系,既有采购,也会有大量向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 这才是一种更合理的市场布局。

芯片产业的赶超,难度很大,这几乎就是一次工业化水平的整体赶超。 三、两年肯定不够,三、五年也很难实现全面超越。 但是我们其它没路可走,必须一个个攻克难点。

芯片生产企业得加把劲了,华为的麒麟9000芯片以及还在研发中更先进的芯片,还在等着国产制造呢,时不我待!

21独家 李仙德等光伏大佬现身 钟宝申 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
北京大兴区加速建成世界级氢能应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