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出品的原创环境戏剧《》,以其场所的生活化和舞台的灵活化,为观众在演艺新空间中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观演新体验。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概念,演艺新空间以城市中心、特色演艺和业态复合为主要特征,近几年在上海、成都等地发展迅速。《如梦令》对演剧市场的新探索,为济南这座城市带来了一股朝气蓬勃的戏剧力量,它体现了戏剧演出样式的创新,同时就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这种创新模式又包含着对中国古老戏剧的致敬和回归。
该剧演出地点位于济南市青年东路12号,一个城市中心的闲置院落。它的周边不乏购物广场和旅游景区,人流量大,而且以青年人居多,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这样的地理位置,为实现该剧演艺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和旅游场景提供了便利。创非常智慧地利用了院落中原有的断墙残垣,在精心布置的灯光和看似随意的条幕映衬下,把因陋就简演绎成了风格独具和特立独行。那个象征穿越的大门,具有年代感的窗户,与剧情完美契合,就像是专门为该剧而制作。庭院里的道具设置和氛围营造,更是别具匠心,起着以少胜多、画龙点睛的作用。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的塔罗牌,起源于古老的西方,却常被当下年轻人用来占卜事业、爱情、婚姻,女巫把它拿在手中,成为沟通剧中人与观众的道具,这显然迎合了年轻人的趣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梦令”咖啡屋提供的咖啡和蛋糕,亲切而温暖地包裹了每一位进入演艺新空间的观众,为这座传统内敛的城市平添了几分时尚气息和青春意象。
剧中舞台形式灵活多变,几个简单的表演支点把3个相对独立的剧情串联在一起,观众在行进中不断变化着观演视角,体验着参与的快感和互动的快乐。变换场地的过程遇到熟人,互相交流着和这场演出相关的话题,边看边评,又是另一番惊喜,另一种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新体验。整个演出空间是演出的场所,也是熟人社交的平台,这也正是演艺新空间复合性功能的新体现,它超越了传统剧场单纯作为戏剧空间的功能,形成了“演艺+”的新模式。这种独特的感官体验,对于青年群体更具吸引力,也更有利于促进文旅融合和城市文化消费,拉动济南夜经济。就目前戏剧发展的多样性、探索性来看,济南在省会城市中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更急需像《如梦令》这样的先锋实验戏剧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和使用效能。
如果从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这种创新模式也包含着对中国古老戏剧样式的借鉴,主要表现在撂地演出以及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等方面。《如梦令》中3段故事的男主人公均由1位演员扮演,这种处理手法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戏剧精神的致敬和回归。
当然,这种庭院内的行进式演出会分流观众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甚至走不进剧情,仅仅满足于现场的热闹气氛。如何通过更密切的互动引导观众更深入地思考,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从故事创作之初就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看,这种创新性的演出还应该更多地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地方文化的辨识度,从而更具有吸引力。
总之,《如梦令》演出的成功,意味着人们对作品的接纳和欣赏,更意味着济南演剧市场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为未来山东戏剧创作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能够持续打造和提升这一演出空间,它对周边商业、旅游的引领带动作用将会不断显现。就像很多人每年10月都会拥向乌镇,那是为了戏剧而去。期待这种品牌效应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出现在济南。
(:周爱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