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9日报道:在上海看音乐剧,返场时观众席里总会响起大合唱,有时甚至是法语或德语,得益于上海多年来的一幕幕精彩“大戏”,才能陶冶出时常令外国演员们惊叹的良好氛围。近日,由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的行知读书会迎来六周年特别策划——行知读书会“主题音乐季”,邀请到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钱世锦携新书《艺术留香:钱世锦自选集》做客,分享那些年那些“大戏”背后的故事。
跟随钱世锦的讲述,百年音乐剧的发展、流变从眼前划过。这位将《悲惨世界》《猫》《》等经典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在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一部引进上海的音乐剧为什么选择《悲惨世界》?在《悲惨世界》出现在上海舞台的背后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世界上有两个主要的音乐剧策源地,一个是美国百老汇,一个是伦敦西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间,是美国音乐剧大发展时期,诞生了《波吉与佩斯》《俄克拉荷马》《旋转木马》《南太平洋》《音乐之声》等佳作。20世纪60年代起,伦敦西区音乐剧异军突起占领百老汇,尤其是四大音乐剧名剧《猫》《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和《西宫小姐》四大音乐剧名剧,虽然上世纪60年代以后诞生的,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这些音乐剧还在那里演出。
钱世锦说,我们引进的第一步音乐剧是2002年《悲惨世界》,后来2003年《猫》、2004年《音乐之声》、2005年《剧院魅影》、2006年《狮子王》……每年一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上海大剧院。
“当时为什么选择《悲惨世界》作为首部引进上海的音乐剧?”钱世锦讲述说,我自己是学音乐的,对交响乐、芭蕾舞、歌剧比较熟悉,却从不知道音乐剧。改革开放后我被调去上海交响乐团做团长助理,有一次美国新闻总署邀请去美国考察学习剧团管理的机会,等到了纽约,有朋友跟我说,你到纽约不去看音乐剧,等于没有来过纽约。我拿着百老汇的节目单,看到一晚上就有几十台音乐剧在上演,《悲惨世界》小说电影之前都看过,就选了这部。结果这场的票子一年前就全部卖完了。
“后来到了洛杉矶,有一个剧场也在演《悲惨世界》,托朋友买到两张票。我非常清楚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看音乐剧,在三楼倒数第二排,山顶的位置往下看,台上人很小很小了,但那一次给我带来极大心灵震撼,从头到尾全神贯注,虽然英文我不是全部能听懂,但表演、灯光、节奏完全震撼了我”,钱世锦回忆说,快结束时我眼泪都要出来了,深深感动,这么好看的东西我们中国什么时候能看到啊?
钱世锦当时虽然在上海交响乐团任职,但想要引进音乐剧的种子已经埋下。“1994年上海大剧院打下第一根桩,我也调任到大剧院工作,市领导嘱咐我,让我负责开幕后演出的节目,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悲催世界》”。
1996年我以大剧院名义给《悲惨世界》版权方写了一封信,他们派了一位香港人过来跟我对接,钱世锦说,我就带着他在还是工地的大剧院脚手架下跑来跑去,跟他描绘未来这里是舞台,这里是观众席……“那时候引进音乐剧还很艰难,当时很多人反对,甚至在报纸上骂我们,说政府花这么多钱造一个高雅艺术殿堂,为什么要引进音乐剧这种不入流的演出。还好市领导鼓励我们,可以做,所以最后顶住压力,大剧院的开幕演出迎来了《悲惨世界》,也打开了上海音乐剧繁荣的大门”。
如今,钱世锦还在坚持“用经典打开音乐剧的大门”!他坚信,音乐剧的特性是故事,没有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不是讲好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看经典音乐剧,能让观众知道,什么是音乐剧,什么是好的音乐剧”。
为什么悲惨世界要拍成音乐剧的形式
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在音乐剧历史上非常出名和成功的作品,音乐剧作为一门完整和高度发展的艺术形式也有其固定的表达模式。 将音乐剧版的《悲惨世界》电影化,其实更多是拍给懂音乐剧又喜欢《悲惨世界》的人看的。 因为平心而论,这个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也不算差,但是哪怕它拍得再好,对于不懂音乐剧或不接受音乐剧形式的人来说,也都是不会喜欢的。 就像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说,为啥里面连一些对话和平常的说话也是唱出来的。 不觉得不自然吗?但那种表现手法就叫作宣叙调。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手法,如果熟悉音乐剧,就不会觉得大惊小怪,但如果不熟悉,肯定会觉得不习惯。
音乐剧《悲惨世界》为何能被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
麦金托什制作的四大名剧之一,就是根据法国19世纪雨果小说改编的同名音乐剧《悲惨世界》。 该剧由阿兰·鲍伯利作词,勋伯格作曲,特里沃·南与约翰·凯德合作编剧和导演。 最初的法语版本在1980年巴黎上演,麦金托什被其音乐所吸引,决定重新制作。 芬顿将歌词从法语译成英语,诗人赫伯特·克莱茨梅对其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现在的英语版。 自1985年伦敦首演、1987年百老汇推出后,已在全球33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以21种语言演出过54种制作版本,赢得众多国际大奖。
2002年6月,美国国家巡演团在中国上海的演出更是轰动一时。 广告中强调:“《悲惨世界》,首度在中国上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巨星康姆·威尔金森加盟,再次演绎冉·阿让。 美国国家巡演团倾力演出,上海大剧院献上震撼演出。 ”观众如潮,票务一售而空,剧场内掌声雷动,堪称上海文化盛事。 剧中,冉·阿让与警探沙威的逃亡与对抗,贯穿始终,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19世纪法国动荡时期人们的悲欢离合和英勇抗争。
《悲惨世界》以其写实风格独树一帜,舞台设计更是引人注目,流动的舞台、巨大的转盘和丰富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它与《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和《猫》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体现了其在戏剧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扩展资料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 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
世界上第一部歌剧是?
世界上第一部歌剧是达芙妮,世界上第一部歌剧《Dafne》由Jacopo Peri 作曲,于1598年在佛罗伦萨的贵族高尔西的宫中上演,获得了极大成功。
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当时被称为Melo dramma(音乐剧),保存下来的乐谱只有其中的四段,其余大部分均已失传。
三十年后的1627年,德国作曲家舒茨·海利西(Schutz Heinrich1585——1672)将已被翻译为德文的《Dafne》剧本谱曲并上演该剧,虽然乐谱已失传,但它被音乐家们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德国歌剧。
扩展资料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达芙妮”是一位居于山林水泽中的仙女,是专门供奉月亮和狩猎之神狄安娜的。
美男子阿波罗神爱上了她,然而,达芙妮拒绝了阿波罗的爱。 为此,阿波罗极为不满,常跟随她并用种种招术控制她,最后,终于设法将她变成了月桂树。
歌剧在16世纪末,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生,而韩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风骚。 而黄金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意大利的写实主义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