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20套明代人物画名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20套明代人物画名品 故宫博物院

中新社香港9月4日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9月4日起展出“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展览第四期(即最后一期)共20套全新珍品,当中包括5件国家一级文物。

专题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是香港首个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展览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绘画瑰宝中精选了81套(97件)明代人物画珍品,涵盖约60名明代画家的存世作品,当中14套(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览大体按朝代的早、中、晚期分为三个单元,展示宫廷画家、文人画家以及职业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创作历程。展览旨在解析作品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展示明代人鲜活的生活图卷及其丰厚的精神世界,进而加深观众对中国传统绘画以及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展品分四期展出,每期时长为3个月,每次展示约20套名品。第四期展览于9月4日至11月30日举行。本期展品中有5件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仇英的《临萧照高宗瑞应图》、唐寅的《王公拜相图》等。

其他重点展品还有由晚明画工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大体沿用北宋张择端原作的构图与画法,但画中建筑、城郭、桥梁以及人物活动等皆有较多改动,或是融入了明代苏州城的部分实景,可说是后人了解明代江南风物的重要参考。


石守谦的个人著述

《风格与世变》(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绘画史》(台北:石头出版社,2010)。 〈盛唐白画之成立与笔描能力之扩展〉,《故宫学术季刊》2.3 (1985):19-43。 〈有关地狱十王图与其东传日本的几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6.3 (1985):565-618。 〈浙派画风与贵族品味〉,《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15 (1986):307-342。 〈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中国古代绘画名品》(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86),页141-147。 〈古代史籍中的画史与著录〉,《中国古代绘画名品》(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86),页148-152。 〈原迹、复本与画史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名品》(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86),页153-158。 〈汉代绘画〉,《中华艺术史纲》(台中:印刷出版社,1986),页326-334。 〈宋元绘画〉,《中华艺术史纲》(台中:印刷出版社,1986),页627-637。 〈南宋的两种规鉴画〉,《艺术学研究年报》1 (1987):7-39。 〈嘉靖新政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艺术学研究年报》2 (1988):111-139。 〈写实与绘画的宋元时代文饰〉,《中国历代文饰考》(台北:世界书局,1988),页196-207。 〈面对挑战的美术史研究──谈四十年来台湾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工作〉,《美术》254 (1989):26-29。 〈典范的创造与再生──中国书画艺术发展之轨迹〉,《中国文明的精神》(台北: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会,1990),页819-864。 〈探索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境〉,《当代》45 (1990):12-22。 〈无佛处称尊──谈黄庭坚跋寒食帖的心理〉,《故宫文物月刊》8.1 (1990):页18-26。 「干惟画肉不画骨」别解──兼论「感神通灵」观在中国画史上的没落,《艺术学研究年报》4 (1990):165-191。 〈有关唐棣 (1287-1355) 及元代李郭风格发展之若干问题〉,《艺术学研究年报》5 (1991):83-131。 〈钱选──元代最后的南宋画家〉,《故宫文物月刊》8.12 (1991):4-11。 〈石涛王原祁合作兰作图的问题〉,《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页491-511。 〈文化史范畴中画史五变之研究〉,收入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民国以来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组,1992),页159-171。 〈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2 (1993):427-467。 〈明代绘画中的帝王品味〉,《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40 (1993):225-291。 〈浪荡之风──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画〉,《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1 (1994):39-61。 “The Landscape of Frustrated Literati: The Wen Cheng-ming Style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ed.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Plaks, Ying-shih Yü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18-246.〈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07-332。 〈神幻变化:由福建画家陈子和看明代道教水墨画之发展〉,《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2 (1995):47-74。 〈中国文人画究竟是什么?〉,《美术史论坛》(韩国美术史研究所)4 (1996):11-39。 “Chinas Response to Wester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oward a New Framework of Asian Studies (Tokyo: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Tokyo, 1996), pp. 19-32.〈国内艺术通识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通病〉,《通识教育月刊》3.4 (1996):1-11。 〈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人文学报》15 (1997):1-29。 〈关于《溪岸图》年代与问题之我见〉,《艺术新闻》12 (1997):82-87。 〈由奇趣到复古──十七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故宫学术季刊》15.4 (1998):33-76。 〈古传日本之南宋人物画的画史意义──兼论元代的一些相关问题〉,《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5 (1998):153-182。 〈元时代文人画の正统的系谱──由赵孟頫到王蒙山水画的开展〉,《元时代の绘画──モソゴル世界帝国の一世纪》(奈良:大和文华馆,1998),页7-16。 “Positioning Riverbank,” issues of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Painting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1999), pp. 115-146.“Calligraphy as Gift: Wen Cheng-mings (1470-1559) Calligraphy and the Formation of Soochow Literati Culture,” in Character and Contex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N. J.: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pp. 254-283.〈隐逸文人の内面世界──元末四大家の的生涯と艺术〉,收入世界美术编集部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篇‧第七卷‧元》(东京:小学馆,1999),页151-161。 〈明清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个人的回顾与前瞻〉,《美术史论坛》10 (2000):71-90。 〈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以传董元《溪岸图》为例的思考〉,《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10 (2001):1-36。 〈悦目的图像──观看十七世纪中国绘画的一个角度〉,收入蔡宜璇执行,《悦目:中国晚期书画·图版篇》(台北:石头出版社,2001),页6-13。 〈冲突与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书画艺术〉,《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页202-219。 〈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收入论文集委员会编,《笔墨论辩──现代中国绘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2),页12-19。 “Die kaiserliche chinesische Sammlung und das Nationale Palastmuseum,” in Schätze der Himmelssöhne (Bonn: kunst- und Ausstellungshall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03), pp. 12-19.〈论丁衍庸与现代水墨的突破〉,收入高玉珍着,《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绘画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3),页186-193。 〈神幻变化──福建の画家‧陈子和にみる明代道教水墨画の展开──〉,《美术研究》382 (2004):263-281。 〈雅俗的焦虑:文征明钟馗与大众文化〉,《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16 (2004):307-339。 〈皇帝コレクションから国宝へ──中国美术と国立故宫博物院の创设〉,《うごくモノ──时间·空间·コンテスト》(东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2004),页109-124。 〈清室收藏的现代转化──兼论其与中国美术史研究发展之关系〉,《故宫学术季刊》23.1 (2005):1-34。 〈明清绘画史研究における重要课题──一个人の回顾と展望〉,《美术史论丛》(日本东京大学)22 (2006):79-100。 〈绘画、观众与国难:二十世纪前期中西画家的雅俗抉择〉,《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21 (2006.9):151-192。 テキストvs. イメージー:『图絵宝鉴』と十四‧十五世纪における中国絵画に対する日本の反应に关する诸问题,《日本における外来美术の受容についての研究》(东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2006),页13-25。 〈沈周(一四二七-一五○九)の応酬画とその鉴赏者たち〉,《美术史论丛》23 (2007):33-58。 〈洛神赋图:一个传统的形塑与发展〉,《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23 (2007.9):51-80。 〈隐居生活中的绘画──十五世纪中期文人画在苏州的出现〉,《九州岛学林》18 (2007.冬季):2-36。 “Wen Zhengming, Zhong Kui,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 ed. John Rosenfield et al. (Taipei: Rock Publishing, 2008), pp. 363-392.〈以笔墨合天地──对十八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新理解〉,《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26 (2009.5):1-36。 〈北京を拒绝する-雪舟入明时の苏州画坛-〉,收入东アジア美术文化交流研究会编,《宁波の美术と海域交流》(福冈:中国书店,2009),页127-144。 〈中国近代美术史研究的几种思考架构〉(韩译),收入洪善杓编,《东亚美术的近代和近代性》(韩译)(首尔:学古斋,2009),页251-272。 〈从夏文彦到雪舟──论《图绘宝鉴》对十四、十五世纪东亚地区的山水画史理解之形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81.2 (2010.6):229-287。

保利香港秋拍中国古代书画重点作品推荐

山水画作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隋朝开始,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 到了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 涌现了一批重要画家。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等。 至此山水画的历史地位确立。 此次秋拍,中国书画部推出清代界画第一人袁江所绘《雪桟行旅》,陈子和《松鹤延年》,刘度《秋林图》等一批优秀的山水画作。 人物画是中国最早的画科。 是次我们有幸征集到陈洪绶的《听松涛》和清代宫廷画家所绘《亲王肖像图》供大家甄赏。 另还有宋代写经,楷书《妙法莲花经》。 为不可多得的宋代写经卷。

名品

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珍品

顾恺之

Lot 659 袁江 雪栈行旅 立轴 设色绢本

cm. 约7.3平尺

HK$ 600,000 - 1,200,000

笔承宋元,楼台山水故园韵

界画的起源很早,是中国绘画极具特色的一个门类。 历代界画能手有很多。 如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宋代的郭忠恕,元代的王振鹏,明代的仇英,至清代便是本幅的袁江。 《雪栈行旅》所绘冬日雪山中,商队行旅的情景。 在构图上采用宋人绘法,以高远取势。 画中山石轮廓的用笔方折、劲硬,重峦叠嶂,主次分明。 远景。 高山耸立,气势磅薄。 中景山涧云雾缭绕,隐约能看到群山中的城镇。 一只商队正在艰难的前行在山间的栈道中,马不停蹄的赶着路。 而近景则是又一支商队在通过两山之间的桥梁。 桥梁的画法充分体现其界画的功底,兼工带写。

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图屏》与本幅作品对比

人物廖廖数笔却勾勒出丰满的形象。 山脚下的碎石也是一笔勾勒。 随意为而,却不突兀。 画家通过此作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艰苦的认可。 也充分表现了商品经济已在扬州繁荣发展。 画中雪山的画法与范宽的《雪山萧寺图》(传)极为相近。 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袁江《山水图屏》(十二条)中的雪景一屏,与本作的构图和技法极为一样。 《雪栈行旅》不论是从笔墨、意境还是构图上,都属于袁江艺术成熟时期的精品佳作。 对于研究袁江的绘画风格和当时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Lot 660 刘度 秋林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一六四二年作

cm. 约2.9平尺

HK$ 100,000 - 120,000

刘度,字叔宪,明末清初时浙江杭州人,蓝瑛弟子,擅山水,尤善青绿界画,精工秀润不在蓝瑛之下。 刘度早年追随蓝瑛习画,后又追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工界画楼台。 画作款书壬午长至日,仿李成秋林图。 全图仿李成秋林图,为北宋典型够图,以高远取势,笔力沈稳。 山头运用卷云皴,绘山石奇峰的变化。 画中部故作留白表现云雾缭绕的意境。 山石间树木叶子的画法秉承师学,用色淡雅清新。 青绿、朱砂,冷暖色相辅相成。 画中人物刻画细致。 虽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人物丰富的动态。 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 大明王朝刚刚经历一场大劫难。 松山之战明军大败,总督洪承畴、总兵祖大寿等被俘降清。 至此明朝尽失辽东之地。 关内李自成的起义军也屡破明军。 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摇摇欲坠。 而江南富庶之镇亦还是祥和一篇。 文人骚客亦诗亦画以此交友畅谈。

画家

Lot 661 陈子和 松鹤延年 立轴 设色绢本

.5cm. 约15.4 平尺

出版:《艺林月刊第七十九期》,第八页,一九三六年七月。

HK$ 400,000 - 800,000

出版物封面及内页

Lot 641 陈洪绶 听松涛 立轴 设色绢本

.5cm. 约5.7 平尺

HK$ 1,000,000 -1,800,000

明末画坛,陈洪绶无疑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 其山水、花鸟、人物皆长,且尤以人物为最。 其所绘人物,大多体格高大超逸,衣纹细密清楚,细条流畅有力。 论及表现技法,又可见灵活多变之妙,如用粗枯之笔表现好汉壮士,用细润之笔表现文人佳丽,用游丝之笔表现高古逸士等,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技法。 自雍正以来,一变王树谷,再变华新罗。 任熊、任颐崛起,师法老莲,风靡一时。 直到现代,灵笔出章侯的谢稚柳、程十髪更把陈老莲发扬光大。 陈老莲的艺术不但名躁海内,还蜚声域外。 很早就受到朝鲜人和日本人的珍爱。 毛奇龄在《陈老莲别传》中记载,朝鲜兀良哈,日本撒马尔罕乌思藏购老莲画,重其值。 有人用竹筒装陈老莲两幅画到日本,日本人重酬一口袋宝珠,可见当时陈老莲的画价值之重。

此件《听松涛》刻绘细致,赋色雅丽,有古法渊雅,静穆浑然的格调。 画中松树挺拔而立。 山石侧靠在松树旁,高士侧卧,神情恬静。 高古奇骇。 边听着松涛声边沈思,好不惬意。 画面右侧,折枝梅、竹并插于古铜瓶之中,瓶身可见纹饰。 瓶内梅花枯干中裂,配以双钩竹叶一丛。 画中题写五言诗一首,这是在陈洪绶画作中比较少见的。 整幅画面景物与人物浑然一体,高士闲情雅趣,整幅画作恬静安逸。 作品不仅体现了晚明文人生活之写照,也寄托着老莲遗世独立的人生追求。

Lot 640 佚名 亲王肖像图 立轴 设色绢本

cm. 约18.3平尺

HK$ 700,000 - 1,000,000

说明:北美私人旧藏。

此幅作品画幅宏大,通体绘画极为精细,经过仔细比对,发现此件亲王像与北京保利2013年秋季拍卖LOT6465号拍品亲王吉服像所描绘的主体对象实为同一人,这种肖像画通常为用于祖先崇拜或祭祀所用,具有非常强的写真纪实性。 巧合的是,北京保利曾拍卖的一幅清康熙年间《亲王吉服像》与本幅绘画风格一致;腰部所携香囊等物装饰同异常繁覆,地毯等织物的花纹也与本幅相似,甚至近乎相同。 据推测,此件画作极有可能为爱新觉罗济尔哈朗(顺治十二年卒),即和硕郑亲王的宫廷画像。 我们亦大胆推断这两幅作品应当是由同一位宫廷画师完成,是难得一见的亲王常服画像。 图录亦着重由二者面部特征、冬吉服冠,腰间佩饰、人物配饰、人物坐姿以及地毯织物六个方面做尽可能细致的比对,以求证肖像画主人公与画师的身份,期待于预展期间与广大藏家一同探讨。

Lot 682 佚名(宋) 楷书妙法莲花经 手卷 水墨纸本

cm. 约4.6平尺

HK$ 350,000 - 650,000

按语:此经简称《法华经》,也被称为成佛的妙法。 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关键词妙法莲华。 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此经为其中第二十八品。 以普贤菩萨神通誓愿不思议的普贤愿行,劝发弘通法华,作为本经的结束。 此经,书法功力深厚,极具唐人写经严整的法度。 线条饱满舒展,结构严谨,毫无懈怠之笔。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颇有唐人书碑的味道。 为不可多得的宋人写经。 藏者可宝之。

《韩熙载夜宴图》领衔历代人物画展

461

2019年是紫禁城建成599年,2020年则是紫禁城的百岁诞辰。 澎湃新闻从今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发布会获悉,故宫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底的数十项展览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020年5月,“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将展出。 据悉,故宫博物院藏有《挥扇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采薇图》、《萧翼赚兰亭图》等重要作品,该展览将以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一段)

3月4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发布会上,公布了从2019年下半年持续到2020年底的数十项展览将分布在故宫博物院各处展厅,包括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 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也详细介绍部分展览的内容及展览项目筹备进度等。 单霁翔称,从2019年下半年起,故宫将逐渐推出大家期待的展览,彼时,将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各方面展现600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魅力,这一系列持续到2020年底的展览,将丰富展示故宫的历史遗存。

《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领衔,多场展览将亮相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2019年9月,故宫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举办“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文物特展”,展览以院藏设色观赏性的花木植物文物为主,包含绘画、器物、织绣、图书等门类,突出花木的自然属性、艺术属性与人文属性。 展览举行之际,正值秋高气爽,天朗气清,届时将在宫中举办各地花卉展览。

2019年11月,故宫博物院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举办“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大展”。 作为世界上收藏明代御窑瓷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近年来院观众每年都可以在故宫博物院观赏到“五大名窑”系列展览和“明代御窑瓷器”系列展览。 此次展览总计展品约500件,创历年之最,将为观众全面呈现明代初期宫廷手工业的生产水平,以及这一时期御用器物的特殊风貌。 故宫建筑群创建于明永乐时期,该展览将明初御用器物与宫殿建筑群相结合,更好地呈现出紫禁城创建初期的宫廷文化面貌。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形象

2020年5月,“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 该图在人物画技法和构图上都十分精妙,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杰作。 人物画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画科之一,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先,在绘画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故宫博物院藏有《挥扇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采薇图》、《萧翼赚兰亭图》等重要作品,在人物画收藏上有突出优势。 该展览将以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

李唐《采薇图》(局部)

2020年9月,“《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展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举办。 风俗指的是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 风俗画作为人物画的一个分支,是以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比较客观的视角,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 在故宫博物院数以万计的古代绘画作品中,风俗画占有相当比重,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民俗风情。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该展览将使观众们能够清晰地欣赏到古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2020年12月,“康、雍、乾瓷器大展”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举办。 该展览选取500余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陶瓷器及相关文物,按朝代选取典型文物,结合相应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营造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展览氛围,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览体验的同时,了解清代瓷器的发展脉络、瓷器于康雍乾时期的发展高峰及其背景与意义。

文华殿、武英殿、神武门等各殿展览修缮计划

发布会上,单霁翔院长也预告故宫各殿将承办的展览:

在文华殿,2019年5月的“乾隆皇帝的文人会”展览集中展示乾隆朝君臣书画活动;2019年11月的“藏传佛教文物展”,着重展示班禅额尔德尼与中央政府的长期密切往来的文物,扎什伦布寺在佛教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汉藏团结的历史进程;2020年5月的“海上四任书画特展”,展示清末活跃在上海画坛职业画家任熊、任薰、任颐、任预的艺术风貌。

在武英殿,2019年3月有“千年文脉 大美雄安——雄安新区历史文化展”;2019年7月有基于考古发现的“良渚玉文化展”;2020年6月底完成武英殿陶瓷馆升级改造,系统展现中国陶瓷发展史。

浙江德清中初鸣遗址出土玉器(成品、半成品、残件)

神武门作为重要的外国引进展展厅,2019年8月举办“穆穆之仪——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来自俄罗斯克林姆林宫的最为重要的宫廷仪式上的物品,展现了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时期的诸多方面,展品包括沙皇华服、沙皇军装、装饰物品、档案文件、印刷品和照片,是在俄境外举行的此类物品的首次全面展览,在世界上同类展览中独一无二,具有独特的历史、纪念和美学意义。

在斋宫、诚肃殿,2019年3月举办“龙凤呈祥——故宫博物院藏龙凤题材文物展”,带观众了解历代龙凤造型和纹饰的发展演变脉络,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祥龙瑞凤的华彩与意蕴。 2019年7月举办“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大展,展示包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世界顶级博物馆收藏,并集中了包括中国境内各地的窖藏、沉船等遗址出土的龙泉青瓷,以及日本、韩国、印度、伊朗、英国、阿联酋等世界上重要中外贸易点所发现的龙泉及仿龙泉青瓷,以立体化地展现宋元以来陆上及海上陶瓷之路的兴盛发达。 对于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理解,有助于广大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缘起。

在景仁宫,2019年11月的“故宫文房特展”,展出清宫旧藏的文房用具,其中既有宫廷造办处砚作所制各式歙石砚等,又有徽州进贡的徽墨、毛笔、宣纸,极具地域文化特色。 2020年4月的“清代漆器特展”,大规模展示乾隆朝漆器的工艺特色和卓越成就。 2020年9月的“乾隆玉器展”,从院藏近件(套)清代玉雕、翡翠艺术品中,遴选100件(套)精品,以玉器功能为经,材质、工艺、造型、纹饰、内涵、包装为纬,立体展示清代乾隆玉雕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延禧宫

延禧宫计划2020年改造成外国文物馆。 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外国文物类别丰富,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国别五花八门,分别有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日本、朝鲜等国家。 其来源主要是清宫旧藏,也有部分为民间征集或个人捐赠。 其时代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不等,而以18、19世纪居多。 展览通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外国文物,展现所属国家的文化风貌,反映出中国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

体仁阁迤南庑殿、迤北廊房、弘义阁及迤南廊房经过改造用于仓储式展示《大藏经》等书版,“《大藏经》及书版展”是以故宫博物院藏《大藏经》经版及其他书版为主题的专题展览,重点展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刻藏、蒙、汉、满四种文字的《大藏经》经版文物藏品及其他题材的各类雕版藏品,同时对照展示大藏经印刷品、手写本,并辅以佛像等文物。 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首次以仓储式陈列方式向公众大规模展示经版类文物藏品,是一次“展藏合一”的有益尝试。 该展览将展出多达24万块书版,除书版文物外,展厅中将有沉浸式场景展示并设置互动体验区,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展览位于太和殿两侧及宁寿宫区南侧,其中甲库、北鞍库将用于展示《大藏经》雕版,弘义阁、戏衣库则主要展示其他雕版文物。

永和宫2019年4月举办“宫廷御医药展”,展览遴选的文物,既有道地的中药药材,又有精心炮制的中成药,还有来自异域的外国药物,以及种类多样的医疗保健器具和各种名目的档案簿册。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揭示清宫医疗的历史状况,进而窥见清代宫廷生活一斑。

钟粹宫2019年4月举办“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是故宫博物院开设的第一个古琴和与古琴相关的器物展览,除展示院藏唐、宋、元、明、清古琴标准器各一把外,还将搭建古琴与明清帝王的生活展区,展示琴墨、琴式盒等生活类器物。

奉先殿将恢复奉先殿原状及供奉明清帝后的场景,计划2020年9月向公众开放。 奉先殿位于东六宫南端,是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 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按太祖之制建奉先殿于乾清宫东侧,以作为家庙祭祖。 清顺治十四年重建,后经康、乾两朝改建形成了现在的奉先殿建筑布局。 建国后,奉先殿经改造,先后作为文物库房及专题展厅,目前祭祀原状无存。 为了丰富故宫博物院展示内容,将通过展览的形式复原前堂后寝的祭祀场景,展示清代祭祖场景。 前殿9间拟恢复原状7间,陈设清高祖努尔哈赤至嘉庆朝宝座、供案、祭器。 工字廊拟陈设清代奉先殿的祭祀程序、祭品说明,以便观众了解奉先殿的祭祖程序。 后殿靠墙部分按道光时的陈设恢复:“中室列龛三,奉太祖、太宗、世祖;左一室龛二,奉圣祖、高宗;右一室龛二,奉世宗、仁宗。 昭穆仍旧制,余四室分列八龛焉。 ”拟恢复5间11室原状陈设。

奉先殿

御茶膳房建成“瓷器仓储展”,以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为主,涉及藏品约15万件。 该展览以故宫博物院文物库房的文物保管与整理工作为核心,旨在通过改善文物库房的存储条件,更加方便库房工作人员对藏品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同时为预约观众提供近距离观摩该类藏品的机会。

南熏殿始建于明代,旧为陈列历代帝后御容画像的场所,距南大库不远。 南熏殿将建成“明式家具馆”,成为常设展馆,与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览”一同构成明清宫廷家具展示的完整系列。 届时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的家具文物数量将再创新高。

养心殿项目保护性修缮前,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撤陈

养心殿计划2020年10月研究性保护竣工并开放,以原状展览为主,同时于西配殿举办“养心殿项目保护性修缮成果展”。 养心殿区域的原状展览从上世纪70年代直至现在,已经展出了40多年。 目前养心殿区域古建筑正在修缮,在古建筑修缮期间,故宫博物院对养心殿所陈文物根据内容加以整理,在各地的博物馆进行展览,使得更多的观众都能深入了解养心殿以及建筑背后的历史知识,并有机会欣赏到养心殿的精品文物。 从2016年9月至今,养心殿展览已经在首都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南京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进行了展出,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原状展和专题展两大部分。 原状展主要是将养心殿正殿明间、西暖阁、东暖阁、三希堂、佛堂的陈列进行复原,专题展主要展示了政务处理、清宫造办处、宫廷生活等方面。

毓庆宫是皇太子宫,将以扎实的研究为基础,以宫殿原状展览形式呈现。 将前殿恢复为光绪时代,主要展示其作为幼帝、少帝“典学之所”的状态;将后殿恢复为嘉庆时代,主要呈现其作为帝王“几暇临幸之所”的风貌。 同时划分了每间屋室的功能与展呈重点。 通过原状展览,为观众展现更加真实的清代宫廷生活与更加丰富的时代艺术。

咸福宫计划2019年举办“我在故宫修文物”常设展览,展示故宫博物院数十门类的文物修复成果,并以多媒体形式向观众展示文物修复技艺与过程,设置非物质遗产展示和观众互动。

人物画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有多场赴国外、港澳地区的展览。 其中2019年3月,赴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举办“18世纪的东方盛世及清高宗乾隆皇帝”展览。 2019年3月,赴美国史密森学会赛克勒博物馆举办“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展览。 2019年12月,赴香港科学博物馆举办“故宫文物修复成果展”。 2019年12月,赴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 2020年5月,借予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80至100件明永乐及万历年间的宫廷收藏,用于举办“壮丽河山:透过两位皇帝看中国明朝”展览。 2020年3月,赴英国举办故宫钟表专题展览。

藏在你家的卫生间里 睡眠杀手
悬疑小说 女字旁 所有女孩都值得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