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复牌了,交易还是没谈妥
“大润发会被大股东阿里卖给谁呢?”这个被传得沸沸扬扬的问题,在母公司高鑫零售复牌后,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
10月16日9点,停牌18天后,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复牌,开盘股价一度大涨25%。不过,一个小时后,又回落至12%左右。当天,高鑫零售最终收涨15.08%,每股报收2.06港元,总市值为196亿港元。
显而易见,资本市场对高鑫零售的信心后劲不足。这一切源于前一天的一纸公文。10月15日晚,高鑫零售发布公告称,于9月27日接获一名有意要约人发出的接触函,称其有意就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提出附先决条件的自愿有条件要约。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高鑫零售控股股东阿里巴巴方面,与有意要约人的讨论正在进行中,虽然交易还没最终谈妥,买主还不能公布,但强调与公司及公司任何关联人士无关联。
这意味着,阿里系的相关主体,被排除在外了。那么,这个蒙着神秘面纱的买家到底是谁?从公开信息来看,中粮、高瓴、润泰集团、KKR集团、德弘资本等,都是接盘高鑫零售股权的“绯闻”对象。
中粮和高瓴的呼声最高。面对市面上的各种声音,资深商超专家王正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太可能是中粮,这家公司专注于做贸易,如果进入流通环节,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那自己的产品怎么卖给别人?“高度灵活性的行业,需要灵活的管理方式。”
其实,对于大润发要被卖给中粮这个传言,大润发曾在今年3月进行过辟谣。那么高瓴呢?“可能性也不大。”王正坦言。尽管高瓴是知名的投资机构,曾投资过京东、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明星企业,但在王正看来,资本现在轻易不会押注重资产,“他们通常赚了钱就离场,怎么会去背这个包袱?”
跟资本市场一样,高鑫零售旗下员工也在等靴子落地。一名大润发员工告诉《财经天下》,“是被外资收购,卖了好久,一些条件一直谈不拢。是谁不能说,没公开。”这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财经天下》梳理发现,市场传言的买家当中,确实有一家叫作KKR集团的外资。
与高瓴一样,KKR集团擅长产业投资。不同的是,KKR集团是美国杠杆收购天王。“大润发是否被卖给外资KKR集团?”针对该问题,《财经天下》联系了大润发,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至此,阿里卖大润发已经卖了一年多。大润发“卖身”为何这么艰难?一则大润发的体量不小,市场上有实力的潜在买家不多;二则阿里在大润发上投入的成本很多,若卖掉,价格也要相对合适。至少,不能亏得太厉害。
对于此次要约收购,资深零售业专家王国平认为,阿里和大润发融合很深,两者的业务是否要切割,如何切割、交易价格的厘定,都是复杂的博弈过程,交易难度也增加了。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看上高鑫零售,并逐步控股这家公司的三年时间里,阿里前后斥资超过500亿港元。“阿里也不会随便将大润发卖给一个素人生手,其本意肯定是找一个具有丰富零售经验的买家。”王正向《财经天下》分析说。
曾经的大润发,对资本来说,是个抢手的香饽饽。而今,环球网报道,阿里巴巴估计能从出售高鑫零售73.66%股份中获得16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这笔交易上,阿里算得上是血亏。
02、第二次被时代抛弃了
大润发是中国台湾的大型连锁量贩超市,由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创设。1997年,大润发超市进入上海市场。
通过走精致量贩店的路线,以漂亮的装修和精选的商品,大润发很快捕获了消费者的芳心。在商超行业深耕20多年的张峰告诉《财经天下》,大润发鼎盛的黄金十年,是2005~2015年。那些年,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大润发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商品都是闭着眼买”。
叠加中国人口红利的大爆发,2005年,大润发第一次杀入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排进了连锁超市领域的前十,仅次于联华超市、华润万家、物美,以及农工商超市、家乐福。到了2009年,大润发以营收404亿元,取代家乐福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冠军。
2011年之后,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多年稳居连锁百强榜前列,并成为连锁超市上市公司中的扛把子,不仅被称为“最赚钱的超市”,在资本市场也备受追捧,引得阿里大手笔注资进入。但为何这样的高鑫零售,会走到艰难卖身的地步?这得从七年前,阿里入局高鑫零售说起。
作为高鑫零售最赚钱的大卖场,那些年的大润发,被春风得意的阿里寄予了厚望,它肩负着阿里创始人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打通实体商业和线上平台的重任。入主高鑫零售后,阿里主导了不少动作。
比如对大润发进行数字化改造。2020年5月,阿里还派了副总裁林小海,接棒当时的掌门人黄明端,推动高鑫零售与阿里全面“链接”。林小海的履历也算光鲜。他曾在宝洁中国工作了21年,于2016年加入阿里短暂担任过张勇的助理。
进入高鑫零售后,林小海发起过不少对大润发的变革举措。比如对线下大润发门店进行新零售改造;中小业态加速布局,以找到新增长点。在林小海接任的2020年,高鑫零售市值破千亿港元,位列中国超市百强榜首,成为线下超市之王,但这只是短暂地“辉煌”了一下。
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小海的努力,并没有让大润发打通新零售,公司反而陷入了阵痛期。高鑫零售2022财年首次出现亏损,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雪上加霜,创下年度亏损之最:收入725.67亿元,同比下降13.3%;年内亏损16.68亿元,亏损幅度2238.5%。
业绩下降的原因,是外部的竞争加剧,内部的转型阵痛。高鑫零售在财报中提到,2024年财年,大润发超市经营不力持续关店;中润发、小润发等新型业态超市转型,并未带来如期效果;M会员店贡献仍有限。
也因此,不少声音都在叹息说,“大润发第二次被时代抛弃了。”第一次是阿里入主大润发时。在张峰看来,时代大环境这个诱因固然存在,公司内部的弊病也不容忽视。“是体制的问题。若想干新零售,就要系统性换掉人。加入新鲜血液,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但什么样的管理者,什么样的管理方式,适合大润发这个传统商超?哪怕大润发走到艰难卖身后的今天,这个问题恐怕也没人能够知晓。毕竟,市面上走通新零售模式的企业屈指可数。
03、“做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在2020年之前,高鑫零售在管理层方面仍相对保持独立,公司的灵魂人物是黄明端。大润发很多老员工,对黄明端颇为爱戴和拥护。
不过,黄明端是坚定的新零售拥护者,曾成立电商平台飞牛网试图转型。虽然最终败给了京东阿里们,但新零售成为了黄明端的“执念”。也因此,尽管他执掌了大润发二十多年,但当阿里派来林小海替代他之后,黄明端并没有排斥。
毕竟,引入阿里这件事,他出了不少力。黄明端希望借助阿里的力量,完成他未完成的愿望。“未来属于互联网时代和新零售时代,谁能带领大润发走向另一个高峰,谁就应该是大股东。”黄明端如此说。
甚至于,在阿里成为高鑫零售绝对大股东的2020年,12月的大润发年会现场上,黄明端对所有员工高呼:“我们成为阿里一分子,大家开不开心?”大家齐喊“开心”作为回应。然而,大润发员工真的“开心”吗?
作为东北区的储备干部,大润发员工冯勤告诉《财经天下》,公司整体的执行力很厉害,尤其是领导传达的指令,体现在大到项目小到陈列的整改之上。但不少员工,其实干得不开心,比如宋科。
令宋科备受苦恼的是,总部经常轻飘飘的一个邮件,底下的员工就忙坏了。一会儿一个方案,摊上勤快的课长,还会带着一起干,要是碰上不勤快的,那全是导购员工弄。甚至于,“小海哥(林小海)在的时候出去巡店,被巡的门店都得提前一个月开始整改装修,其他门店还得支援不少人”。
李强对此也深有体会。他是大润发华南区的一名员工,这些年,李强最怕的也是上面有公司领导前来视察。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李强和同事们有时候通宵达旦工作。谈及到此,李强向《财经天下》抱怨的情绪颇为浓厚,“做不完的检讨,写不完的报告,实操没有。总部不按实际去调整,每个地方的顾客,喜好和消费能力不一样”。
这也成为大润发在探索新零售的路上,走了不少弯路的原因之一。这些年的阿里,“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张勤不无遗憾地向《财经天下》总结道。
以大润发处理数据的系统为例,入驻高鑫零售不久之后的阿里,将大润发用了很多年的系统,换成了一个全新的自研系统,“尽管初衷是好的,但所有人都要重新适应,而且bug不断,要不停查漏补缺。”大润发东南区前员工小雅说。
这些年,大润发也推出了小润发等一些新型业态,这也是在拥抱时代的变化。对此,小雅认为,“初衷也是好的,但这么多年来,其实产品结构并没有太多变化,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反正大润发大卖场是这样”。
在大润发工作过几年的小雅,是陪伴大润发一起长大的,她很清楚大润发的变化。要知道,她的父亲也在大润发工作了二十多年。对此,跟大润发长期打交道的张峰也表示认可。“大润发门店管理风格,产品结构以及订货方式,还是延续传统的方法。”
比如,大润发也更新产品,大概14~15天换档一次,但它更新的是满大街的常规品,“他们的加工品几乎没有更新,日配品也几乎没有更新,就连服务理念也没有更新。”张峰补充道,但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是商超活下来的关键。
公司内部管理的弊病,人才、技术的短缺,再加上新零售概念虽火,但线下业务成本高、整合难这一事实,使得大润发这头“大象”转身极其艰难。即便如此,大润发也并没有躺平。
04、大润发,困兽犹斗
这两年来,大润发以及高鑫零售在全方位降本增效。比如大润发关闭了三十多家经营不善的门店,高鑫零售这两年优化超过两万人。《财经天下》了解到,大润发人员目前仍在变动中。一则不少员工主动辞职,比如江苏苏州的大润发门店里,有一些储备店长、资深课长,跳槽去山姆和Costco了。
二则大润发对人员的优化动作仍在继续。小雅的父亲在今年年初的优化中离开了。李强所在的大润发门店员工也少了一大半,“留下的都是经理科长。一个经理管三个科长,一个科长管一个员工。”李强透露说,招临时工多,现在入职后,转正式职工很难了。
另一边,为了提升业绩,大润发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救。比如自主发展电商业务。《财经天下》发现,大润发全国各地的很多门店,都在抖音上开启了直播业务。10月16日晚上11点左右,大润发旗下的抖音账号,比如大润发优鲜小时达,以及大润发(江小发)等仍在直播当中。
其中,大润发(江小发)是今年7月新开的号,目前粉丝只有7127人。当天晚上,直播间只有20多人在线的情况下,主播仍声嘶力竭地吆喝卖货。这或许是新任CEO沈辉上任以后,大润发拿得出手的自救态度之一 。
今年2月,高鑫零售发布人事变动公告,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CEO,沈辉接任高鑫零售CEO。沈辉1999年以门店部门经理身份加入欧尚,参与欧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筹建工作,后历任经理、店长、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
沈辉在2016年2月,开始担任欧尚大卖场总经理。2017年,沈辉从欧尚离职,担任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副总裁,后创业并担任独立咨询顾问,为大型企业提供教练服务。欧尚跟高鑫零售渊源颇深,其是高鑫零售的原子公司,后被更名为大润发交给大润发接管。
在业内看来,沈辉是黄明端为大润发寻找的值得托付的下一个接班人。是的,即便今年已经69岁了,黄明端仍然是高鑫零售的董事会主席,他对大润发仍放不下,也走不开。
重点是,在阿里系逐渐淡出高鑫零售时,除了自救外,沈辉的工作重心放在哪里?“集团正在快速行动,回归零售本质,回到大润发建立的初心和立根之本,重塑价格力心智,重回营收增长。”沈辉曾在公开场合透露称。
薄利多销的大卖场,是沈辉想主导的“回归之旅”。之所以说“回归”,是大润发早年间的产品,给人的印象是经济实惠。阿里接手后,“给大润发定的方针是走高端化,选品和定价就没有那么亲民。这跟最早的经营理念有差异。”小雅告诉《财经天下》。
为此,上任后,沈辉花了很多时间调整商品。“比如说,自有品牌商品的定位,我们在重新调整。”沈辉曾对媒体说。几个月下来,大润发推出了大拇指“超省”系列自有品牌商品,超低价格引人注目:1.9元的洗洁精、2.7元的护手霜、5.2元的洗面奶等。
由此可见,沈辉正在走的,正是他所说的“薄利多销”的大卖场路线。不仅如此,沈辉还认为,“大卖场肯定是有很大的机会”。无论如何,在沈辉和黄明端的全方位努力下,高鑫零售最近总算迎来一个值得碰杯的好消息。
10月15日晚间,高鑫零售还向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发布了正面盈利预警:预计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六个月税后溢利约为1.5亿元至2.0亿元,而上年同期税后亏损额为3.78亿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高鑫零售表示,预期税后溢利改善主要得益于同店来客数企稳,同店销售额实现正增长;以及降本增效快速推进,成效显著。但这并不代表大润发就能够完全化险为夷了。
毕竟,时代的洪流仍滚滚向前。大润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文中人物王正、张峰、小雅、冯勤、李强、宋科为化名)
| 易浠
| 吴跃
2019年,实体店铺会消失吗?
本人居住的小区里有一条200米长的步行街,两侧都是商铺。 在过去几年,这些商铺一年的租金只需要几千元,位置好的才能达到一万元。 到了2018年之后,这些商铺的更换速度加快,租金快速上涨,经常有店铺装修完三四个月就不干了,总共三十余个商铺至今还有几个空置。 到了2019年,商铺换人的速度明显加快,并且经营项目开始集中,本来一开始只有两家卖水果蔬菜的,结果到现在开了四五家。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商铺基本以生活服务为主,很少与网购商品重合。 便利店、蔬菜水果店、快递、美容、美发、海鲜、房产中介、烘焙、小儿推拿、社区门诊,这就是全部了。 同样的场景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实体店生意不好做,租金过高侵蚀了太多利润,对于多数亏损的店铺来说,关店是唯一出路。 房价上涨带动了租金上涨,实体店经营者为了盈利就只能提高商品售价。 一件衣服成本价30元,网上包邮50元可以卖,但是放到实体店往往售价就会高达80元甚至超过100元。 正是因为实体店价格虚高,养房东的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造成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买房、养育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层层重压下,能省尽省,网购也是无奈的选择。 网购可以全国比价,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更加方便,无非等上两三天,何况还有无数做优惠活动的商品,性价比更高。 蔬菜水果是刚需,对保鲜要求高,正因为重量和保鲜的制约,给线下商铺留下了足够多的空间。 生日蛋糕同样难以运输,这就是烘焙店铺存在的基础。 但是对于其他零售商品来说,网购价格要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消费者自然会做出理性选择,除非是不喜欢网购的消费者。 实体店从业者数量高达数千万人,解决了大量就业,方便了国民生活。 可以网购性价比更高的可以网购,但是很多东西不适合网购,实体店依然必不可少。 正如前面提到的,受网购冲击的实体店关店会持续,但是一些提供服务的店铺生意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只要用心做好服务,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实体店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2019年及今后几年开店已经不再是好的选择,除非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否则仅房租一项就能轻松压垮一家新店。 但是在商业领域, 科技 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经济自然会向成本低的一方去靠拢,如果电商后面自己作妖,也可能把自己给玩死。 不管品牌溢价多么高,附加值多么高,成本永远是做生意的关键。 日本人之所以能在80年代崛起,很大原因是日本的各大公司,把控制成本作为竞争力的关键。 电商当年能够势如破竹,打的实体行业找不到北,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 在网络上不用付任何的租金,不用请太多的人工,也不用缴纳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 把价格直接拉到了批发价的水平。 实体店怎么可能打的过?目前的实体店主要是餐饮类的,这种电商暂时不可取代的。 我了解目前餐饮每年的淘汰率是80%,而电商的不盈利的部分公司,也是80%。 这个巧合说明实体店和电商在各自定位中,淘汰率是相近的。 那么换个说法,电商卖流通品的成本和实体店卖服务的成本是相近的。 既然电商成本已经跟实体成本差不多了,那么目前能活下来的实体店也不会消失。 因为20%的实体店活的还是挺好的。 实体的“阵亡”,归根结底两个原因,高昂的地产成本,以及高利润低品质。 前者是房地产开发把实体店害了,越来越高的地产成本转嫁到了实体店的产品上,竞争力自然变低。 后者是实体店从业者自己作妖,我还记得读大学没有电商的时候,出去逛街买衣服,那爱买不买的态度,20元成本的衣服敢叫300元。 问价不买的话,还在后面把你骂一顿。 电商一口一个“亲”,不满意无理由退款,把实体店一下就给“整爬”了。 现在实体店已经用高品质,高服务重新召唤“用户”了。 也是自己作妖自己吞了苦果了。 不过电商最近也有点作妖的迹象了,电商平台的入驻门槛越来越高。 某猫,某东的门槛成本已经提升到几十万了(押金加货款),跟开实体店没区别了。 竞价也越来越高,流量大的越来越有实力买流量,流量小的拼命砸钱提权重。 为什么某多多一上来就获取了这么多的商家和用户,就是因为他现在还“很便宜”。 如果实体店能够持续改善自己,电商反过来继续作妖。 那么很可能若干年后,实体店比电商更吃香。 我认为实体店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迎来一个春天。 1网购的人大多数是80/90后,的消费群体,当然也可以带动一部分60/70后,而这时代掌握经济实权的人大多数还是在70/80后手里,而他们这一代人注定是要接受这种新鲜事物的冲击!经过一个时间段的磨合,如果网购平台的优势全占明显上锋的话,网购取代实体店的时间就会缩短,反之则会变长。 在这种持观望状态下,实体店把传统服务做好,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反击。 仍然会占据一定的消费比例!2019年实体店商铺不会消失,但是洗牌和转型还将持续。 受到同业竞争、电商冲击、房租价格上涨等影响,未来实体店铺关店的比例会相对提高,但又有一批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优质的实体店,比如各种便利店、社区店等将会脱颖而出。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实体店铺不会消失,反而会面临转型契机,会越来越壮大呢?首先,实体店与电商的竞争各有特色。 实体店能直观、有体验,比如你去商店买东西,能直观的看到这个商品品质优劣,而且商铺就在你家附近,买了东西不好可以马上退换。 而电商主要是价格低廉,而且送货直达家中,更加方便一些,但没有商品使用体验这一场景。 事实上,实体店还是有自己的一些优势,这是电商平台取代不了的。 比如小区周边的蔬菜水果店、美容、美发、海鲜、干洗店、咖啡店等这些都电商平台所不能取代的,现在电商对实体店冲击的主要是标准化日用商品。 网上可以买,网下也可以买,网上买的价格更便宜,大家就都选择在网上购买了。 再者,过去电商的低成本优势明显,而实体店铺的租金太高,实体店铺无法真正与其竞争,只有关店是唯一出路。 但是,随着电商平台规模壮大,进入门槛的加高,流量成本的提升,也随之而来。 电商隐型的“店租”也在逐年上涨,电商们在成本上的优势在逐步削弱。 所以,电商现在要想完全颠簸实体店,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次,实体店在前些年与电商比拼当中连吃败仗,现在也总结起经验,准备重新再战。 对于大型商场来说,营造各种场景,才能比电商更具有吸引力。 比如,小夫妻俩个晚上到大型商场看电影,看完了电影再去餐馆吃夜宵,然后再到时装店里挑选衣服,然后到商场里的书店看一会儿书,这样商场制造的场景,能够尽可能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这就能比单调乏味,只知道购物的电商更有吸引力。 最后,现在是电商抢着要在线下布局实体店,而实体店往往争相要到网上做电商的业务。 未来物联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各种商业场景的融合。 比如,王小姐在网上商店买了一套时装,并且将自己身材尺寸给了电商,但是王小姐发现快递员送来的新衣服稍微有点偏大些。 电商就可以通知她,可以到离家最近的实体店去换一套尺寸更合身的衣服。 这样实体店可以弥补电商在体验方面的软肋。 2019年有一部分电商和实体店因经营不善而消失。 但是电商和实体店之间未来将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将是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在一起的结果。 从表面上看,电商平台的出现对实体店的生存构成压力,其实真正导致实体店生存艰难的还是同业竞争,以及高房租。 而经过大浪淘沙之后的实体店,要么与电商进行差异化竞争,得以生存。 要么做O2O模式,将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电商与实体店铺共同发展。 2019年,实体店铺不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店铺迭代的速度会更快。 实体店铺的生命力毋庸置疑,但是零售商家对市场的适应就不一样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去年我搬到一个城中村居住。 小巷子里面七拐八拐,但是店面更换也非常频繁。 同一个位置,一年过去起码已经换了10家店,从餐饮、汉堡、烧烤、水果店等,各个业态轮番上演,可惜平均下来生存不到2个月就立马撤走。 不到50米的小路,下个月过来时优势另一番景象。 实体店铺肯定有其优势在,最起码实体店基于位置优势,有基本的客流在。 不想网店,一旦不打广告,会被消费者彻底忽略。 但是来往经过门店的客流都是实体店的潜在消费机会。 为什么经营不下去呢?为什么最终是关店收尾?这也和实体店自身的局限有关。 门店开业第一天客流往往最多,因为开业往往有大酬宾的活动,巨大的优惠力度吸引了众多客人进店,说实话,这时候已经决定了这波顾客是否还会再次进店。 小店面商家往往经营也多数存在“小气”的现象,就是不愿意多付出去服务顾客。 开业第一天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产品品质、性价比直接决定消费者对你的映像、二次进店的决定。 有些店主因为顾客多便放送对服务的要求,就能流失大量的顾客。 但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营销力度几近于无。 开业当天是因为尝鲜和高额优惠,顾客愿意前来体验,一旦周边服务竞争大,商家后续又没有推出其他的活动来营销,那么顾客就流失的更快。 实体店的经验商家多数偏传统,对于新型营销活动的了解与掌握不如电商商家,对于客流的掌握就更差了,成本就难以回收。 坦白讲,实体店不会消失,但是小商家多数会受伤,被那些大型商家吞并或者驱逐,这是这场变革中最先受到波及的一批。 实体商家只有自身适应市场,掌握新零售的玩法与运营方法,落地实际,才不会面临淘汰的困境。 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实体店不管在现在还是将来,一定不会消失,尽管目前互联网对传统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实体店的优势是互联网永远无法改变的 实体店铺虽然不会消失,但是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传统实体经济正在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 在未来,实体经济将以社交和用户体验为大前提来服务客户,而店铺周边的社群将成为每家实体店铺核心客户群,如何做好店铺周边社群是每家店铺的首要功课。 在这十年间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让实体店铺受了不少打击,但是当所有人的注意力放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的赚钱效应将愈发的减少,C端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进入零和博弈的状态。 近两年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这点。 市场永远是少数人可以赚钱,这和炒股的性质是一样的,当你发现某个股票被炒的很火时候,你也想买这支股票去分一杯羹,结果自己却成了接盘侠。 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互联网的当下,互联网红利早已被消磨殆尽,此时线下店铺就有了破局的可能。 实体店铺和互联网关系并非是你死我活,而是互补的关系 。 在目前我认为这种线上结合线下模式做的最好的就是马云的“盒马生鲜”。 马云的盒马实体店即可用做仓库来储存生鲜又可用作超市供线下消费者购买货品,最后在支付的环节通过盒马App打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通过线上影响力带动线下消费,覆盖实体店的成本甚至盈利,而线下增加用户的消费体验,形成一个良好的商业闭环。 在这个时代,谁看的更远谁就更有机会赚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2019年,实体店不仅不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一.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商品交换,有交换就会形成市场,而实体店就是商品交换的重要载体,它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实体店属于商品流通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也是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所以实体店不仅不会消失,而且是受国家大力支持的。 三.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减轻国家就业负担,国家每年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就业,实体店为国家分忧,解决了很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假如实体店消失了,全国有多少人要失业。 四.近几年一方面是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间接影响了实体店的经营,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商的脱颖而出对实体店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实体店经营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虽然实体店的经营进入了低谷期,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是不会失去的。 纵上所述,实体店是不会消失的,仅仅是实体店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由于实体店数量庞大,分散经营,各自为阵,未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实体店也正处于转轨时期,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实体店必将重新崛起。 实体店铺怎么会消失呢?2018年,我相信大家都记住了天猫搞的无人超市,号称打通线上线下的最后一公里。 结果很快撤店,再也没有踪迹。 跟随的投资的都亏了。 为什么呢? 第一,购物体验不好。 无人超市必须在你对所有产品绝对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购物,包括产品布局和用途。 没有人的帮助,你将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机器。 最简单的售货员服务,告诉你某个产品在哪里,也足够你省很多时间。 售货员只要告诉你,这种产品很好用,你就会有尝试一下的心态。 无人超市都带不来这样的体验,结果只能铩羽而归了。 第二,成本居高不下。 付费和监管这一整套的系统投资高昂,而且后期维护的人工成本不低,远远要比节省的售货员费用要高的多。 卫生保洁、物流运输、商品上架仍然一样不能少。 唯一少的就是一个收钱环节,没有多大作用的。 除非未来各种成本降低,人工智能能够更高效,通过全息投影或者机器人服务的方式,或许才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但是距离现在很遥远。 第三,无人监管下的人性。 当人面对着人都会有不自觉的限制,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放纵。 比如有的无人超市爆出,有的大妈躺在里面乘凉。 实际上这在很多超市都是很明显存在的现象,但是毕竟有人来人往的服务员,或多或少的都有收敛。 但是当无人超市彻底无人的时候,人们的自我约束可能就更低了。 总体而言,实体店永远不会消失,它不仅能够带动大量的就业,而且是人们必须的生活条件。 我是爱笑的刘佳佳,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不止是在19年,29.39.49……99年实体店都不会消失,他们只是会换一种形式出现,并且反而会迎接他们的“春天”。 最近几年网购市场已经开始慢慢的饱和,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虽然说这两年的“618”“11.11”的销售数据逐年增长,并且幅度还不小。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网购市场已经全然覆盖实体市场。 就拿我们平时我们的生活事例来说超市逐年增加 在很多地方,都能明显的看出兴建大型超市比如:大润发、苏宁易购、王府井等,这就标志着实体店铺在扩加。 同时可以从生活中看出,一些大型超市每天的人流量都是巨大的,通常像晚上就是人流量的顶峰期。 “新零售”兴起 前阵子“新零售”这个词语火爆网络,很多的公司就开始做起了新零售,如无人超市、美团、饿了么的模式就类似于新零售的开端。 随着世纪联华、大润发被阿里巴巴的收编,也表明着阿里巴巴也要从“新零售”这一块切入。
“一铺养三代”沦为“一铺坑三代”,商铺投资彻底凉了吗?
其实硬要说“一铺养三代”变成“一铺坑三代”也不完全对。 我家17年年底就入手了一个商铺,一百来万,还是二手的,开发商包租,一年租金七万左右,算下来比存银行要划算很多。 而且地段比较好,周边有高架,地铁1000米以内,在未来两年内,还有一个地铁站,距离500米以内,周边还有一个大型超市大润发,甚至周边房产也很多,不缺人流,我个人感觉还算可以。 我个人觉得选商铺要考虑一下几点: 1、交通通达度 交通是决定人流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如果你考虑入手商铺,你首先就要看周边是否有地铁、有轨电车以及公交多不多。 2、人口密集度 所谓人口密集度就是周边居民小区、工厂人口多不多,以及是否有大型超市等带动人流。 3、是否处于黄金地段 说到黄金地段,处于地铁口、医院公交车站台边的店铺一边人口流量就会比较多,风险比较少。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商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沿街居民楼转换而成的商铺,这种商铺不仅可以开店还可以作为住房居住,第二种是百货商场里的商铺,只能作为店铺形式存在。 如果要买商铺还是选择第一种比较好。 “一铺养三代”是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经验,但是到了今天,由于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我们自己偷换概念,它变成了“一铺坑三代”了。 1,铺子就工作,尤其是家传的老店铺。 2,铺子是商业地产。 今天的人主要看中的就是第二条,好像买了一个商铺,就能收房租养三代人了。 今天由于房租不够高,投资商铺的收益不足以还贷款。 同时,由于房租太高,店家做啥都不赚钱,有的三年后退租,有的半年内关门。 其实,如果商铺买下来自己开店,即使房价下滑,成本上升,恐怕一家人也不会饿肚子。 今天的小女孩都不逛街了,大家都网购,中午叫外卖。 于是商业地产的价值下滑,房价下跌。 原先单纯投资商业地产的人,不仅没有收到超额收益,反而资产损失点点,这就是“一铺坑三代”的由来。 商业地产需要跟着商业环境变化,很多商业面积都从卖商品,变成了新产品体验店,另外还有很多健身俱乐部, 养生 文化馆等新商业店家出现。 但是这样的商业,未必需要沿街底层房产。 投资收益有个大致范围,其中有三个参数: 1,一般行业收益率 2,风险溢价 3,市场供需折价一般投资收益是多少? 大概在3%~30%变化,平均在10%左右。 不过这个不同行业不好界定,笔者认为可以用 社会 上无风险收益比对。 无风险收益就是国债收益率,和余额宝的收益率,今天大概是3.6%左右,我们记为A。 民间一般投资的收益多在2A~4A变化。 风险溢价。 也就是高风险应该高收益。 单纯的房产投资没有多少风险,所以它的收益到不了2A。 以前商铺的租金收益大概是6%多一点,与银行借贷利率接近。 大概相当于1.5A。 今天如果还是用1.5A计算,那么店铺的年租金应该是房产价值的5.4%。 市场供需 由于网店冲击,商家对店铺的依赖下降了,再加上经济环境不好,多数店家也没有要扩张的欲望,反而有缩减的需要。 但是店铺的存世量还很多。 尤其是前几年时间,大量新建了很多店铺,而且还是高价出售的。 供需矛盾,造成现在店铺的租金要打折,有的地方租金只有房价的3%。 从交易上看,如果市场租金下降,那么商业地产二手房出售时,新接手的房主还要维持1.5A的出租价值,则要降低购入价格。 如果新房主用6折购买,则他将来的租金收益又回到5%以上。 这就是租金涨跌对房价涨跌的影响。 目前的情况其实是好的商铺投资门槛越来越高了,再也不是闭着眼睛随便买的时代了。 也许好的商铺不能够像以前一样“一铺养三代”,但是“一铺养一代”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差的商铺目前有许多,沦为“一铺坑三代”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投资商铺要擦亮眼睛,看准地段,看好回报率,看好未来的投资前景进行布局! 以我自己投资的两套铺子来看,我认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中心,以及满足7%以上回报率的铺子才是合格的好铺子!道理很简单,商铺本来就是一个看回报率的投资,而不是看产值的升值率,因为商铺的买卖手续费昂贵注定了升值的收益偏低,所以看租金回报率才是投资的价值所在! 而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一般能够达到6.4%左右,而通货膨胀为7.5%左右,所以商铺的投资回报率必须保持在7%以上,接近或者超越通货膨胀才是勉强及格的!! 1.必须能够重餐饮,因为现在电商冲击很大,但是餐饮和体验类消费还是离不开实体,所以能够重餐饮的铺子将直接决定了你出租率和租金回报率的因素!2.一楼沿街的底商,从出租率和租金回报率来看,地段好的铺子都会比相对较差的铺子更受到欢迎!买商铺不比买房,有时候差十几米,甚至差一个楼层的价格都是天壤地别的! 3.不要买包租形式的商铺,里面的猫腻太多! 4.买离自己家近的商铺,这样一来管理起来更方便,有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到达! 5.尽量不要买商场类商铺,如果一定要买记得买大品牌,有实力的!要不然很容易成为“鬼城”! 我认为没有,就拿我所在的上海来看吧,在街上的门面商铺几乎都是满租的状态,如果有一部分的商铺还是处于空租的,那么一段时间后出租掉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实体干掉电商的,所以电商的冲击虽然强劲,但是不可能取代实体的地位。 十年前电商打击了实体,谁又保证10年后实体不会卷土重来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有一定的资金储备,有一套比较合适的,好的商铺放在面前,是可以进行投资的!因为投资的本意就是:这样哦东喜现在大部分人看不起,觉得不值钱,但未来大家都会觉得它很值钱,在此之前你就得先学会布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商品缺乏的原因,不管是工厂产品还是日常所需,对于商品的需求量呈现“爆发”骤增的状态。 在当时,沿街店面成为了“抢手货”,更有“抢到即是赚到”“一铺富三代”之称。 当然,这也得益于特殊的时代,日常生活需求量骤增的背景。 特别是生意人,没有一间店面,很难妥善经营自己的生意往来。 而到了二十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切却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深入每家每户,而电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认知,“足不出户买遍全国”成为了焦点。 当然,这种新鲜的模式也在冲击着店面的生意以及店面的价值。 原来购买商品,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购买者要自己亲自去店面购买,要么就给请人帮忙购买。 所以,在那个年代,人口聚集地点、客流量最大的低点,商铺的价值也就越大,甚至一年就能够赚回一间商铺。 所以,在巨大的生意利润面前才有了“一铺养三代”的说法。 虽然电商深入人们的生活,店铺生意开始从“顶峰”回落,生意逐渐被电商所分摊。 而这种网购的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喜欢,甚至弄出来一个“双十一”购物节。 单身节变成了剁手节。 在电商“足不出户买遍全国”甚至现在发展为“买遍全球”的背景下,店铺的实际价值、作用性越来越低。 原来的“一铺养三代”,也逐渐的被投资商铺的投资者改为了“一铺坑三代”。 那么,商铺投资,彻底凉了吗? 个人的观点,商铺仍旧有机会,但要以投资为目的,就需要谨慎为之。 一、商铺的价值性虽然降低,但依旧有着价值。 商铺的价值在电商时代到来以后,确实被消减了很多,特别是很多客户已经习惯了网购,减少了商铺的成交量,缩减了商铺的生意。 但是,为什么商铺生意在经历了20年的电商时代的到来,依旧有着诸多的店面存活下来呢?是因为,一些商铺的特性价值,是电商所不能代替的。 当然,在这种背景下,先是雷军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后来当马云再讲“新零售”的时候,得到了普遍认可。 就是将线上数据的优势融合线下体验的优势,融合线上线下,提出“新零售”改变。 所以,商铺的价值性虽然在电商时代的到来被消减、降低,但是,依旧存在着价值。 而这种价值,是电商无法达到的。 比如,电商的优势具有快速、足不出户、呈现、信息、简单体验、数据等优势,但并不具有体验优势。 而商铺呢?直观、可体验、有交流的优势。 而商铺的优势,具有价值性。 既然有这价值性,要说商铺投资彻底凉了,就不成立了。 重要的是怎么融合线上数据、信息,然后结合线下商铺的体验,更好的呈现品牌与服务。 所在的城市为一座三线城市,通过了解,现在市场中的商铺100平方米的总价格约为200万至500万,地区不同价格也就不同。 但是,100平方米的商铺租金回报率约为2%-5%。 而市场理财产品中低风险等级的年收益率是多少呢?3.5%-5.5%水平。 也就是说,现在投资商铺的年回报率其实与市面上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差不多。 那么,未来房产价格是涨是跌呢?从我国房产价格规律的角度看,未来三五年,房产价格很难有大幅上涨的情况发生。 房产价格规律个人总结为“快速上涨,长久高位横盘”。 怎么讲呢?2009年、2010年房产价格大幅上涨,随后限购限贷来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产成交,缩减成交量、减少需求。 当然,这种办法也是奏效。 2011年至2015年间,房地产市场价格并未出现很大的波动,呈现着“高位横盘”。 2016年、2017年间,房产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上涨,开始于二线城市,最后席卷全国。 当然,限购限贷来袭,再一次降低成交量,减少需求。 并且一方面增加房产供给,另一方面增加公租房、共享产权房。 在多重影响下,2018年房地产市场价格走稳,呈现着“高位横盘”。 要是从房地产价格走势特征规律的角度讲,未来三五年房产价格很难有着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 更大概率则是“高位横盘”。 不仅仅现在的年化收益率较低,未来几年还没有涨价的概率与空间。 所以,要是以投资为目的购置商铺,就需要谨慎了。 如果是自己需求、使用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商铺投资依旧是很好的选择,毕竟是自己使用,能够实现最大化利用。 首先,我们先分析下一般的商铺出租给谁了? 商铺出租给的企业一般有几种,服装店、餐饮店、便利店等等,这几种门店也是电商冲击最为严重行业。 比如:我们最早在天猫、淘宝购买的就是衣服,后来包括外卖等等,基本上跟互联网关联很紧密的这些企业活的都比较累。 商铺出租最多的企业就是这样的企业,然而随着这些企业的经营困难,收入减少自然面对高昂的租金将无以为继,所以这也是很多商铺不好租(租金低)的原因。 很多人把电商和互联网的冲击作为生意不好做的理由,很长时间以来我也在在困惑,真的是这样吗? 个人觉得其实电商和互联网只是把我国一些传统企业的一些弱点给无限扩大了而已 ,试想下如果没有电商和互联网你会知道一件衣服可以比实体店低一半吗?你会知道原来可以七天无理由退款吗?知道可以先评价在付款吗?不可能!!! 只能说互联网和电商把我国很多企业(主要是一些小零售企业)过去的一些经营弱点给放大了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小企业在这个新的环境下无法适应,自然很多就出现倒闭或者经营不下去的情况。 目前来看 很多城市的商铺用来投资,想要用租金来弥补房贷的情况是很难实现的。 简单计算一下,以普通的二线城市为例,目前二线城市的商铺房价为3万左右,那么100平米的商铺需要300万,除去首付50%就得150万,则需要贷款150万,那么按照基准利率(商铺贷款十年)需要月还房贷.61元左右。 而 二线城市的商铺租金基本是150元/平米左右(也有更高的),计算下基本可以满足房贷,但是前提是得租出去。 第一、大部分城市商铺空置率挺高的,有数据显示大部分二线城市商铺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了30%以上。 也就意味着说除去成熟的商圈外将后至少30%的商铺出租不出去,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商圈想要成型得有3年左右。 第二、就像住房投资一样,商铺投资也需谨慎。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刚需和自己有需求的可以购买,至于投资就不建议了。 一铺养三代放在今天,只不过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宣传语,也是房地产商给大家挖的一个坑,跳进去,你就被坑了。 据统计,我国的房地产总值已经达到6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50万亿,比美国,日本,欧洲房地产的总值还要多,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如此巨额的财富是怎么来的呢?完全是炒出来的,毫无含金量可言。 房地产已成为人们为数不多的投资标的,一堆堆砖头瓦块,竟然奇妙地成为了金融工具,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房价之高,泡沫之大已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蒙了,居者有其屋已成为许多人的梦想。 尤其是商业地产,由于其更适合投资,更具有炒做性,房价更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于此同时也刺激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加大投资,导致商业地产严重过剩。 许多倾其所有买商业地产的人被套了进去。 一铺养三代变成了一铺坑三代。 主要原因如下: 1.商业地产严重过剩,导致房租越来越低,投资和收益极不相配。 2商业互联网代替传统商业,使得传统商业经营困难,商铺很难租的出去。 3.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人们的收入普遍降低,导致消费受限,商铺就更难租出去了。 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结束不得而知,65万亿美元的地产也许需要两代三代,甚至四代五代来消化,一铺可能坑的不仅仅是三代!一、线上代替线下,商业价值严重缩水我认为商铺并不是完全没有投资价值,只是投资风险很高。 如果是黄金地段,人流量大且商业氛围非常浓厚的好地段的商铺,我建议大家长期持有,因为每月的租金是杠杠的,一个好的商铺等于一个退休老师的退休金了,而且长期给你提供租金,好地段不愁租啊。 而且商铺虽然说只有50年使用年限但其实和房产是一样了,核心地段50年后就不存在了?比如上海南京路!南京的东街口等等。 但其实好地段的商铺有价值的区域早被有识之士买光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因为这都是中心区域好区域的商铺早就建好了。 但为什么商铺风险大呢,就是看地段现在好地段的商圈早被瓜分完了但商业地产的开发是持续的,且不断往城市周边扩建,而这些地段的商铺的价值是打问号的,如果你买了个很难租的商铺在人流量不大的新的商圈,这基本就是吃螃蟹的人,一旦这块商圈租不出去,你除了每月要缴纳物业费外什么收入都没有,资金全部套死在这里,而且这样的地段的商铺很难升值。 基本就成了接盘侠了。 而且现在受网购影响新的商圈更难发展起来了要慎重。 好地段的优质商铺如果有闲钱有好的价格是可以买着收租的,也是不断的资产保值的策略,如果被限购不能买房的话。 “一铺养三代”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但是还不至于“一铺坑三代”。 不过商铺投资却类似买股票,赢面不是很大,不可能包赚不亏了。 其时代背景乃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以及发展壮大,这是谁都无法先知先觉的事情。 电子商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殃及到商铺投资。 而开放商建造的大批沿街或者地铁商铺,稀释了商铺的含金量,使之像A股市场的新股一样供大于求。 可惜的是,A股市场的新股,还有一批投机资金在炒作一波行情。 但是,新建好商铺却未必能够马上租的出去;各种开发商承诺的“包租”开始几年可能还好。 如果所在地的商业环境发生负面变化,附近建造了新的城市综合体等等;或者因为城市规划削弱商铺的市口,投资者或面临出租方面的麻烦。 然而,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会遇到天花板。 现在电商独角兽公司,正在把目光转向线下销售;面对面的传统商业还是有其独到的生命力,这在全球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投资商铺宜将单纯投资,升级为租赁与合伙并行;或者购买单间独户的那一种商铺,以防整个商场都租不出去,集体连累个人。 未来的商铺投资,更加考验投资者的眼光;看其有无事先了解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规划。 对于投资者的思路以及格局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平时多做功课了解市场行情,商铺投资还是可以淘金。 最后提醒投资者,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的。 比如拆迁、城市改造引起的商铺贬值等等,犹如买股票踩到一个业绩地雷,运气不好也没有办法,所以投资者对于各种风险务必要有心理准备及承受能力。 (满满的干货看过来~)首先要说的是,商铺和商业地产是不同的概念。 商铺一般指临街铺面或商业市场内的物业,而商业地产还包括写字楼,车位委托经营的物业,如商场物业, 旅游 地产等。 而两者与住房不同,多属投资性质的物业。 由于电商和经济的影响,曾经饱受追棒的商铺,终于凉了下来。 想必当过租户的老板都知道,签合同的时候,起码季交,还要转让费保证金约定每年上涨率,转让的时候要房东同意一一转让费分半,否则你成千上万投资打水漂。 更有恶心的商场,眼红生意好的老板,三五年合同到期,舍不得攒下的人气,要继续经营,续签合同时白白再交转让费,否则退铺反正不愁租不出去。 年年上涨的租金,真的一次投资终生不愁,一铺富三代”并非空穴来风。 江阳老板娘陈收房抵债,88年买大山坪50平米铺子,不足两万元,三年拿回本钱,到2010年已市值300万了,还不算每年近I0万租金。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相比有刚需支持的往房,商铺投资遇冷。 尤其三四线城,扎堆而起的贸易中心,XX大市场,造成供大于求。 定位有误消费水平低,明明小县城,偏偏要建几万平米的商贸城,号称某省最大,而通常情况下,有钱人都上市里或省城购买。 开发商急功近利,使劲手段才不管以后有没有生意,一个劲地炒作。 买商铺不是买白菜,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需资金量大,而且是50%首付。 很多中小投资者,由于第一次置业,缺乏相关经验,以为买房比存款保险,殊不知其不同于存款,国债保险类,属风险投资要求高着呢。 在房价高涨的日子里,买到就是赚,而一旦市场疲软降价,在开发商忽悠下的买房者,苦日子开始了。 尤其是贷款较多的,一旦租不出去,或租金缩水,还贷就压力山大了。 (别以包租省心,里面的坑更大) 买铺人面临着卖不脱,(很多连体商铺产权纠纷复杂,临街小铺好些),租又租不出去,贷款利息高,压得喘不过气来。 多年辛苦积攒换这么个苦逼局面,也算是一铺坑三代了。
家乐福一年收入300亿,为什么48亿就卖给了苏宁?
放到10年前,家乐福都是优质资产,卖个100亿不成问题;现在跌价跌了一半,那是因为家乐福本身就不值钱。
根据苏宁方面披露的数据,家乐福虽然2018年创造了高达300亿元的营收,但实际亏损了4.12亿元,2017年亏损额更高,达到了10亿元。 由于连年亏损,家乐福直接亏成了“资不抵债”——其净资产为-22.5亿元。 所以,仅仅是从账面来看,给48亿元已经是高价了。
下表,即为家乐福中国的财务状况:
家乐福一直想要甩卖中国资产,之前它和腾讯、永辉的财团,一直眉来眼去。 最初的说法,是永辉去收购家乐福,毕竟永辉的卖场形态和家乐福最为相似,但后面永辉并没有出价,估计也就是嫌弃家乐福的卖价太高。 既然腾讯、永辉都不愿接手,那家乐福就更卖不起价钱了。
最近10年时间,大型商场关门的消息,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家乐福同样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整体经营效率在不断下滑。 2018年,家乐福的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5.9%,第四季度的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了6.2%。
对苏宁来说,花了48亿收购家乐福,是“划算”的。 因为按照营业收入/股权价值这个指标,家乐福只有0.2倍,是所有同行当中最低的。 (如下表所示)
当然,苏宁收购“资不抵债”的家乐福,看重的是家乐福遍布全国的210家大卖场,还有家乐福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尤其是生鲜等冷链,是苏宁比较垂涎的。 在收购家乐福之后,苏宁可以迅速从“家电卖场”进一步转型为综合型的商家。
家乐福,曾经在大陆混得如鱼得水,分店开得到处都是。 截止2013年12月,在大陆一共开了236家家乐福超市,雇佣的员工超过了 38 万!但是,在这次外资撤离的大潮流中,家乐福也终究是坐不住了,在巨大的账面亏损迫使下,逼不得已“卖身”出局。
家乐福度过了景气周期,在迅速的扩张之后,潜在的问题还是越发严重和突出。 苏宁的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在6月23日这一天拟以 48 亿的金额收购家乐福中国高达 80% 的股份。 在这一次的交易顺利完成后,苏宁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最终的控股股东。
2018 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营收额达到了 300 亿人民币,这个数额甚至远远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如此可观的营收情况下,为什么家乐福仅仅出价 48 亿卖身呢?按照常理来说不是一个稳赔不赚的买卖吗?
要是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营业收入并不能完全代表、概括一个公司的经营盈利情况,净利润走势情况才更加至关重要。
2017年家乐福的净利润为负的10.99亿,到了2018年其净利润虽有改观,但仍旧是负数!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难堪的财务数据。 证明其盈利能力日迫西山,甚至在各大连锁超市诸如大润发、永辉、华润万家、屈臣氏等围剿之下,已经没有了还手的余地。
更令人瞠目的是:截止2018年12月,归属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用大白话说就是: 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 本就是负资产的公司,愿意出 10 个亿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有人愿意出 48 亿,那还不赶紧出手?
1、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已经不再具备优势 。 线下有大润发、华润万家、全家等等之类的超市、便利店,抢占客户资源;线上有淘宝、京东、拼多多在逐鹿天下。 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传统的零售公司和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
2、成本因素的急剧攀升 。 这个年代不论是人力、物价、租金、油费都在以超出常理的速度在增长,超市经营的成本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显著提升。 为什么很多外资公司都逐步从苏州、无锡、天津等地撤离了?成本的提升是很大的因素。
3、净资产为负,资不抵债,迫于无奈卖身走人 。 都已经资不抵债了,还能怎么办?继续经营下去很可能负债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堆越大,最后演变成无法挽回的地步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倒不如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早点脱身走人,还能卖个好价钱。
苏宁此次收购家乐福中国,究竟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不过就浮云君个人而言,这笔买卖似乎还是值得的,可以有所期待的。
评论员门宁:
苏宁花了48亿现金购买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实际给家乐福的估值是60亿。 300亿收入的家乐福中国,为什么48亿就可以卖80%给苏宁,家乐福是不是傻?家乐福当然不傻,家乐福每年的收入虽然有300亿,但是并不赚钱,而且亏损严重。 家乐福中国去年亏了5.7亿,前年亏了11亿,现在不卖身,只会越亏越多。
家乐福中国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国有200多家门店,平均每家店的年营收应为1.4亿元人民币,每月收入约为1200万。 零售业本身的毛利率很低,多数产品的毛利大约为20%,1200万的营业额大约有240万元毛利,看似不少,但超市面积大、员工多,支付完房租、工资、水电费后基本就没了。 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商品损耗,这也要计入经营成本里,想要盈利太困难。
并且最近10年电商发展迅猛,对线下实体店造成了极大冲击,压缩了线下商超的成长空间,套现离场实际是明智的做法。
而苏宁的主战场本身就在线下,收购家乐福中国能够进一步完善线下布局,可以增强苏宁的线下优势,因此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是一件共赢的事。
最近,有媒体报道,苏宁花了48个亿现金购买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实际给家乐福的估值是60个亿。 于是家乐福“卖身”苏宁已尘埃落定。 实际上,被收购的不仅仅是家乐福中国,英国乐购就被华润万家收购了全部业务,易买得、乐天玛特两大韩国零售巨头也出售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实际上,家乐福一直想要甩卖中国资产,之前它和腾讯、永辉等财团,都有过密切磋商。 最初的说法是永辉去收购家乐福,毕竟永辉的卖场形态与家乐福最大相似,但是后来永辉没有出价,估计是嫌家乐福的卖价太高。 既然腾讯、永辉都不愿意接手家乐福,那家乐福就更加难找接盘侠了。
从表面上看,家乐福中国2018年的营业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位居连锁超市排名前十。 但实际上,家乐福中国2017年净亏损10.99亿,218年亏损5.78亿元。 如果家乐福中国还是继续自己运营下去,未来大概率还是会持续亏损,然后不断关店,最终价值接近于零。 到那个时候,不要说48亿,4.8亿都没有人要接盘.
家乐福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呢?家乐福中国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国有200多家门店,平均每家店的年营收应为1.4亿元人民币,每月收入约1200万,但零售业本身的毛利润很薄,多数商品的毛利润只有20%。 看似不错,但是超市面积大、员工多,支付完高房租、职工薪酬、水电费后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在经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商品损耗,这些也要分摊入经营成本中,要想赢利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电商的迅速崛起,对线下实体店造成了巨大冲击,很多人都选择在网上购物,压缩了线下商超的成长空间,像家乐福中国这样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其净资产是-22.5亿元),若能早日套现离场,实际也是明智之举。 最近10年时间,大型商场关门消息不断传来,家乐福又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能够卖身给苏宁,至少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既然家乐福连年亏损,扭亏无望,那么苏宁为啥还要收购这“资不抵债”的家乐福呢?一方面,苏宁看中了家乐福中国的资源。 家乐福中国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这是苏宁最为看重的资源。
此外,家乐福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尤其是生鲜冷链,这都是苏宁比较垂涎的资源。 而在收购家乐福后,苏宁从原来的“家电买场”一跃转型为综合型商业集团。
另一方面,收购家乐福的股权后,苏宁就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苏宁完全可以让家乐福的资源与6000家苏宁小店进行融合,以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完善的配送体系,更强大的议价能力,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有望将来在收购之后,扭亏为盈。 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宁仅以48亿就打造了自己超强的商业王国,还是很值得的。
家乐福之所以要“卖身”苏宁,主要是因为其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自己扭亏已无希望。 但是对于苏宁来说,他看中的是家乐福的全国销售网络,以及拥有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这样对于苏宁将来的业绩拓展极为有利,同时,苏宁在收购了家乐福后,因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采购、配送等各方面的成本,这样家乐福如果到了苏宁手中,有可能慢慢扭亏为盈,实现正增长。
房价如果短时间下跌80%,那么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选择弃房断供,因为这时的房子已经成为负资产,未还清的贷款都已经能再买两三套同样大小的房子了。
家乐福中国2018年的营业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位居连锁超市排行前十。 那么,48亿元出售80%的股权真的就是亏了吗?不是的。
家乐福中国2017年净亏损10.99亿,2018年亏损5.78亿元,其实与房价短时间大幅下跌一样,已经成为负资产。 家乐福中国如果继续自己运营,未来大概率会持续亏损,然后不断关店,最终价值无限趋近于零。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48亿了,4.8亿有没有人要都成为问题。
近年来实体店生意不好做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大型商场关闭的新闻屡见不鲜,财智成功认为有如下原因:
1、国内房价持续上涨二十年,场地租金成本一路飞涨,侵蚀了过多的利润空间;
2、员工为了能租得起房买得起房也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薪资要求,进一步推高人力成本;
3、国内消费者为了降低生活成本,纷纷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网购,线下客户被大量分流;
4、产能过剩在诸多行业发生,商铺在不停地推出市场,新的商场和超市也在不断涌现,大型超市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
5、消费升级确实在发生,高收入人群纷纷到海外 旅游 购物,或者选择海淘,低收入人群则努力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大型超市已经不再是购物首选;
房价上涨不仅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零售业同样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被收购的不仅仅是家乐福中国,英国乐购就被华润万家收购了全部中国业务,易买得、乐天玛特两大韩国零售巨头也出售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至于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是否划算,则需要时间来检验。
收购家乐福中国控股权,有助于完善苏宁销售网络,充分结合苏宁“智慧零售”体系,加强与6000家苏宁小店的合作,以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完善的配送体系,更强的议价能力,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有望实现利润增长,最终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和公司市值并不能划等号。 有的企业营业收入大于公司市值,比如京东的2018年营业收入4620亿元(约合672亿美元),但最新市值只有440亿美元。 也有企业市值大于营业收入的,比如腾讯控股最新市值3.36万亿港币,而2018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只有3120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市值的1/10。
据家乐福2018年在华营业财报,全年收入约为300亿元人民币。 但是虽然营业收入这么高,但却不是很赚钱,2017年净利润,只有仅仅3200万元。 2018年的数据没有找到,但也不可能太高。
更要命的是,家乐福在华账面净资产竟然为负数,也就是俗称的资不抵债。 根据苏宁的公告,家乐福2018年归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27亿元。 作为一家负资产的企业,能卖48亿已经相当不错了。
一家深耕中国市场24年的跨国企业,竟然一夜之间就被迫卖身,改姓苏,也是不得不让人叹息。 家乐福成立于1959年,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 进入中国早期,家乐福没有竞争对手的冲击,因此很大程度的享受了市场的红利。
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就突破了100家,成为外资零售超市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是中国市场上名副其实的大卖场巨头。 随着国内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华润、苏宁、国美等国内零售企业快速成长,家乐福的业绩开始出现衰退。
2009年家乐福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被大润发超过,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量被沃尔玛反超。 2012~2017年家乐福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从55.83亿欧元下降到46.19亿欧元,降幅达到17.27%。
2018年,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国美、苏宁、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位居全国前5。 家乐福则被挤出全国前10,位居第12位。 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降至3%。
收入300亿元,是指家乐福一年的销售额是300亿元,而不是指家乐福的资产或者利润达到300亿元。 家乐福48亿元卖给苏宁,对家乐福来说,是解除不良资产的好手段。
根据家乐福官网发布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2到2017年6年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份额从55.83亿欧元下降到46.19亿欧元,下降9.6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44亿元),降幅超过17%。 其中,2016年最为惨淡,家乐福在亚洲地区亏损达58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54亿元)。
家乐福中国虽然2018年创造了高达300亿元的营收,但实际亏损了4.12亿元;2017年亏损额更高,达到了10亿元。
据家乐福集团提供的未经审计的管理会计报表,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5.16亿元。 但根据苏宁的公告,家乐福的账面净资产为负,其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27亿元。 所以,仅仅是从账面来看,给48亿元已经是有极大溢价。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后,采用国际先进的超市管理模式,致力于为 社会 各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4年,家乐福(中国)被国内媒体评为在华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但伴随中国市场的发展,包括本土连锁卖场的日渐壮大,以及网络购物的冲击,家乐福江河日下。 对于家乐福来说,能够将这样的资产卖出48亿元,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因为减少了亏损,甩掉了包袱。 如果继续经营下去,不知道家乐福还要亏损多久、还要亏损多少钱。
这么高溢价,对于苏宁来说,主要是看中家乐福终端布局,给苏宁带来的扩张便利。
家乐福中国这个价格被卖其实也不亏,而且与其任由家乐福继续亏损、勉强支撑,还不如卖身电商,这或许还是变相拯救家乐福中国的一个办法。
纵观这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家乐福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 一是增速停滞。 2012年开始,家乐福中国业绩增长停滞,当年被沃尔玛超越,此后数年,开店速度也急刹车,2014年-2015年甚至出现业绩大衰退,2018年家乐福关掉不盈利的门店19家。
二是持续亏损。 根据家乐福财报集团提供的财报数据,2017年家乐福中国亏损了10.99亿元,2018年家乐福中国亏损了5.78亿元。 尽管亏损正在大幅度收窄,但还是在亏损。
三是,家乐福的市场地位下滑。 目前,家乐福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一路下滑至第五名。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家乐福以2.8%市场份额排在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之后。
家乐福的衰落不止是因为电商,更关键的病症实际上在内部,集团内部思维理念、市场认知、策略转变的落后,让家乐福转型的步伐总是慢于竞争对手。
比如,当2014年大润发上线飞牛网,心情沉痛地希望可以赶上最后一班车之时,家乐福还在不紧不慢地开始着手线上措施,一年后才上线了“家乐福网上商城”;2014年沃尔玛已经拥有了国内20个物流配送中心,而家乐福在2015年才开始有所动作,数量也仅有寥寥几个。
所以说,苏宁收购家乐福,是商业规律使然,即使不是苏宁也会有其他公司。
收300亿,但是支出也可能是300亿。 而且纯收入还在下降,稍有不慎就会亏损。 所以苏宁接手之后,应该还会有调整,最大的可能是收缩,把一些效率不高的店淘汰掉,再接合自身的优点,把线上与线下,以及最后一公里解决好。
从目前的财报来看,花48亿的苏宁可能会遇上麻烦,之前还可以通过出售阿里的股票,把最近的投资补回来。 现在阿里的投票已经全部出售,留给苏宁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另外,很快国美的黄光裕就出来了,到时肯定还会有一番比拼。 不知道苏宁是否准备好了弹药。
家乐福,以及外资企业最近都败走中国,首要的是他们不了解国民的真实需求,比如亚马逊最后的打折,才发现原来提高销售还是这么简单。 所以近年,阿里的双11与京东的618都变成了电商的正餐。
收入不等于利润。
我们选择一个参照物,永辉现在沪深市值接近980亿,沪市市盈率21.78倍,深市市盈率66.14倍,家乐福本次出售80%股份作价48亿,总体估值60亿,永辉市值约为其16.33倍。
家乐福这些年营业收入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而可见的成本如人工、房租等却处于上升阶段连续两年呈现出亏损状态,已经无法用行业市盈率比较其价值,这次收购的价格更多是对于其现有净值以及品牌、现有团队价值体现。
持续两个财务年度的亏损不仅预示家乐福等传统以一站式消费体验的大卖场在面对电商行业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无法根据新环境调整自身运营模式,仍遵循老的经营理念,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形的组织结构的老化导致执行力下降,更多的非必要内耗成本降低了原有股东以及新入场接盘买家对其的估值。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为什么苏宁愿意以这个价格接手,原先家乐福更倾向于腾讯系资本的入场接手,最终随着经营态势持续亏损,终于放弃和腾讯系接触而选择了估计估值报价更高的苏宁。 苏宁张总对于苏宁目前市场份额一直是不满足的,但是这几年苏宁的业绩也差强人意,自身组织已经缺乏有效扩张的张力,只有通过这样整天的接盘来实现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并试图通过整合实体卖场前置店形式,来摆脱过去苏宁过去强于电器类的形象,并形成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降低整体周转率提升服务配送时效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