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高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6日,通用汽车宣布将与加拿大锂矿公司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成立合资企业,开发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Thacker Pass矿场。
具体来看,通用汽车将投资美洲锂业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5亿元),其中包括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现金和1.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信用贷款,以持有Thacker Pass项目38%的股份,美洲锂业则持有剩余62%的股份。
锂 金融时报
受此消息鼓舞,美洲锂业的股价一度飙升22%。
“美企对锂矿最大规模投资
由此,通用汽车将其对美洲锂业的总体投资承诺从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亿元)提高到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3亿元),增长了45%,成为美国车企对锂矿项目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
该合作赋予通用汽车在Thacker Pass锂矿第一阶段生产长达20年的独家购买权利。此外通用汽车还签署了一份长达20年的包销协议,承诺购买Thacker Pass第二阶段最多38%的产量,并拥有对剩余产量的优先购买权。
该锂矿预计将生产足够供应80万辆电动汽车的锂。值得一提的是,该协议是在美国政府宣布向美洲锂业提供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3.9亿元)贷款后达成的。通用汽车表示,随着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预计作为电池原材料的锂将出现严重短缺。该协议将确保对锂资源的供应需求。
夺取中国领导地位?
同样在10月16日,通用汽车风险投资公司还宣布向专门从事原子层沉积的材料科学公司——Forge Nano投资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127万元),就通用汽车电池的潜在原子层沉积应用进行合作。
通用汽车投资Forge Nano 通用汽车
在加大对锂电供应链投资之际,通用汽车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从中国夺取电动汽车电池的领导地位”。
中国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在锂电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有意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不过,要想达成这一任务可谓颇为艰巨。韩国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5.1%。相较之下,没有一家北美地区的电池供应商跻身前十之列。
电动汽车亏损已见顶?
尽管如此,近来,通用汽车仍对其电动化战略进行了进一步变革。今年2月,通用汽车任命特斯拉前高管库尔特·凯尔蒂(Kurt Kelty)担任新设立的电池业务副总裁,并计划以更低的成本开发新的电池工厂。
尽管投资电动化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但在通用汽车的高层看来,其电动汽车业务的亏损已经见顶。
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CFO)保罗 · 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在10月8日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上表示,通用汽车预计在第四季度实现电动汽车财务业绩的正向可变利润,预计对电动汽车在2025年将减亏20亿至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5亿元至285亿元)。不过,雅各布森并没有透露2025年是否能实现盈利。
2021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参观位于密歇根州的通用汽车电动工厂 视觉中国
雅各布森称,对于预期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包括最近新上市的车型和现有产品降价后的版本。除规模效益外,美国联邦排放信用和《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也贡献了约一半的减亏预期。此外,电池和材料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抵消价格压力。
此外通用汽车还宣布,随着电动汽车业务的继续扩大,通用在北美不再使用“奥特能(Ultium)”作为其电动汽车架构、电池、电芯或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品牌标识,仅在其位于美国的合资电池工厂中保留奥特能名称。
近6米的车子能不停地跑1000公里?这新车听都没听过!
日前,Nikola公司宣布推出一款新能源皮卡概念车——Badger,并且发布了一组关于新车的效果图。 中国消费者应该对这个公司比较陌生,Nikola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初创公司,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利用零排放的氢和电池驱动的汽车来撼动卡车世界,公司正朝着10亿美元的筹资目标取得进展,使得其技术走上正轨。
同时,Nikola公司还在电动车传动系统、汽车零部件以及能源储存系统和加氢站都有一定的建树,目前有超过1.4万辆卡车已接受预定。
Nikola公司在几年前就开始推出新能源产品,但主要在卡车领域发力,同时,Nikola被认为是特斯拉纯电动皮卡Semi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随着Cybertruck以及悍马纯电动皮卡的推出,纯电动皮卡再一步细分化市场,分为商用领域、民用领域,甚至分出不同级别的皮卡,面对这个皮卡市场蓝海,Nikola公司不愿落后,推出Badger新能源皮卡概念车。
根据官方公布的图片来看,Badger整体使用了双色的涂装,黑色的车顶跟SUV和轿车的悬浮式车顶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增强本来以工具属性为主车型的个性化。 全LED灯组以及大尺寸的日间行车灯是其车头的亮点之一,并且在牌照架附近还增加了补光灯,增加车辆在夜间的视野。 由于是纯电动产品,所以该皮卡不需要像传统皮卡一样预留出大尺寸的进气格栅,使得车头可以预留给设计师更多的空间。
车身侧面黑色轮拱以及下方饰条上也有LED光源装饰,使得车辆更具有科技感,如无意外,根据车辆的需求不同会配备不同的轮胎方案。 Nikola公司在车外设计了一个15kW的外接电源口,方便其他用电器取电,对于越野来说,外接电源相当重要,可以给露营的各种用电器供电。
尾部造型跟车头使用同样的设计风格,黑色的后排板上镶嵌着车辆的logo,并且将英文logo强调自己的身份。 长条形的尾灯跟车头的日间行车灯一致,也增强了车辆的一体性。 车辆的车身尺寸为5900/2160/1850mm。
既然是初创公司,在内饰设计上更加趋向科技化、简洁化,这跟特斯拉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尺寸的全液晶仪表加上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是车企增加车辆科技的一种办法。 但随着内饰设计的进步,悬浮式大屏已经不算吃香了。 官方公布了两张设计图,两者都是使用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在其他细节上设计有所不同,但整体风格相似。
动力方面,官方称新车将推出氢燃料电池版本和纯电动版本,两者都搭载160kWh的动力电池,能为车辆提供300英里(大约483公里)的续航里程,而氢燃料电池版本车型在纯电模式的基础上,氢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实现更长的续航能力,达到600英里(大约966公里),也就是说,氢燃料电池版本是在纯电动版本的基础上增加氢燃料电池系统而来,保证车辆有足够长的续航里程。
Badger的动力系统由四台电机组成,每个车轮对应一台驱动电机,实现电四驱模式,四电机可以提供给车辆最大676kW的功率,1329N·m的最大扭矩,0-60英里的加速时间为2.9秒。 对于皮卡的车型来说,电机给予皮卡的加成相当可观,不仅仅是因为在面对越野路况是电机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扭矩输出,在城市道路使用的时候也可以解决由于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比起特斯拉Cybertruck,Badger更加趋向于传统皮卡的设计风格而不是特斯拉那种超现代化的设计,相信Badger更加符合主流的审美,并且氢能源电池供电技术也是Badger的亮点,能够实现比Cybertruck更加长的续航里程,不过Cybertruck由于特斯拉背景,能够吸引不少极客性格的用户,而且交付时间也是Cybertruck的优势。
Badger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于交付时间以及产品的量产化问题,我国的新势力造车对此深有体会。 相比起特斯拉,Nikola公司剑走偏锋,将目标瞄准皮卡市场,由于全球市场对于皮卡的政策不同,导致了皮卡产品无法大规模销售,例如在中国,纯电动皮卡的政策因素尚不明朗,电动皮卡在中国市场还有一段距离,在美国这种成熟的市场,电动化皮卡才更有吸引力。
这家百年车企曾经破产倒闭!如今却扛起了新时代的大旗?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社长今天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汽车品牌,能坐拥百年的造车历史?
三五个?六七个?十二三个?都不对。
正确的数字,是25个。
而这其中的5家,都属于同一家汽车集团。
但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家伙,却面临着好几次生死存亡的境地。5很有可能会变成4,变成3,甚至变成0!
这家车企,就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车企,通用汽车。
通用辉煌过。
自从199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以来,通用就一直牢牢占据着榜单前十的位置。甚至在1997年-2000年,还连续4年成为全球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没有之一!
诸如沃尔玛、美孚、壳牌之类的顶级行业巨头,都被通用按在地上疯狂摩擦。
通用能够成功的因素,就是“多生孩子好打架”。 这种战术虽然简单,但有效。
通过大量的联合和兼并,通用先后整合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庞蒂亚克、沃克斯豪尔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再通过品牌之间不同的产品定位,分散生产不同档次的汽车。
这样一来,购车的消费者们,可以从性价比最高的雪佛兰开始买起,几年后置换成别克,最终换成总统座驾——凯迪拉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当时的通用,花起钱来做宣传,可是比一次发布6款新车的恒大阔绰多了:
举世闻名的泰坦尼克号,通用汽车和白星航运公司合作建造的!
如果不是因为意外,这艘全球最大的远洋客轮,很有可能会在通用的博物馆里终老一生。
硬实力就更不必说了:
全球第一款封闭式车身,全球第一台概念车,全球第一款硬顶敞篷车,通用出品;
全球第一套四轮刹车,全球第一套独立前悬架,全球第一款液力变矩器,通用出品;
全球第一款V8发动机、全球第一款V16发动机、全球第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通用出品。
当时的通用,就是大马力、高性能、豪华和个性的代名词,市占率一度达到51%!
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做到如此辉煌的成就。
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让通用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通用不得不推出车身更加紧凑、排量更小的经济型轿车,来应对市场变化。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沃土美国加州,由于长时间受到光化学烟雾的困扰,还要求车企必须制造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才能获得在加州出售汽车的许可。
要么走人,要么认罚,要么去造电动车。
不过这时候的通用,敏锐地发现了新的商机:
我们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造出一台惊世骇俗的电动车呢?
于是,用3.5亿美元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电动车,通用EV1诞生了。
在137马力的交流感应电机加持之下,EV18秒的零百加速性能,甚至能够快过当年的性能钢炮高尔夫GTI!
环抱式的数字面板和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键和飞机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从科技感上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不过在1996年的时候,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还没有现在这么迅速。
EV1只能用上重达533kg的铅酸电池包,重量已经和现在100度电的三元锂电池差不多了,容量却只有16.5kWh。
所以要想提升续航,就必须在细节上想尽办法。
EV10.19Cd的超低风阻系数和低矮车身带来的0.367m?超低撞风面积,即使是现在的特斯拉,也完全不是对手。 铝合金的车身框架、复合材料车门甚至是轻量化的镁铝合金轮毂,也把除了电池包的重量控制在了一吨以内,比采用全铝车身的蔚来早了20多年。
最终,EV1的续航里程达到了97km,百公里16kWh的电耗甚至并没比现在的新车高很多。
在改款后换装了更大容量的镍氢电池组之后,续航里程甚至能达到230km!
这一水平,足够让20年后的国产新能源车汗颜了。
通用EV1,不只是奠定了现代电动车电池、电机、电控的三大基本架构,还向人们展示了新能源车不仅仅是排放法规下的产物,而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当时思想前卫的社会名流,包括《阿甘正传》的主演汤姆·汉克斯,就对这种没有噪音、没有污染、驾驶感受又十分出色的车赞不绝口。
不过也正是因为EV1的深入人心,触动了某些巨头们的利益。
短暂的6年之后,以美孚为主的石油企业联合起来,对EV1进行了全方位的扑杀。
花了重金质疑电动车的环保价值不说,甚至不惜借美国汽车工业协会之手,阻止在加州新建充电桩,并动摇电动汽车法案的合法性。
最终,迫于多方面的压力,通用放弃了研发12年之久的电动车产业。 1117台EV1,也被通用集中回收销毁。
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EV1,却在时代的长河中悄然落幕。
通用遭遇第二次危机,却是在2008年。
在这一年里,多品牌高杠杆、疯狂生产的营销策略,把通用推下了无尽的深渊。
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不仅把美国,也把通用的骄傲轰得连渣都不剩。
在全世界人民都在节衣缩食、节省成本,只为了能够活下去的时候,通用擅长的大马力、高性能、豪华和个性,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由于其高昂的售价和高油耗带来的高使用成本,通用汽车在一夜之间变得无人问津。
各种品牌巨量积压的库存,把仓库变成了大型汽车坟场。
更加悲哀的是,这些车就和资本主义倒掉的牛奶一样,即使当废铁卖都卖不掉。
2004年还能有28亿美元盈利的通用,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血亏387亿、309亿,直接创下了全球汽车公司最高年度亏损额的记录!
而彼时通用汽车的市值却只剩70亿,还不到箭牌口香糖的一半(还不如雅诗兰黛的市值高),完全无力承担自身市值十几倍的亏损。
背水一战的通用,想尽了一切办法。
先是通过关闭或部分关闭旗下多达28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裁撤上万名员工、白领降薪30%、放弃旗下1100家经销商等动作,意图削减10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但这对于年亏损300亿美元的通用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随后,通用下定决心放弃此前的多品牌策略,把不赚钱的品牌通通卖掉。 连零部件子公司ACDelco,也不能幸免。
但这种亏损的品牌就像烫手的山芋一样,根本卖不上价钱。
通用开始寻求银行的帮助。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次贷危机下的银行只用了一句话,就把通用搪塞了回去: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通用还尝试过和另一位同样挣扎在破产边缘的难兄难弟——克莱斯勒抱团取暖。 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进一步缩减成本、增加营收。
但当时通用账面上的钱只剩162亿美元,只够亏损半年——
强行并购的后果肉眼可见:更加恶化的现金流无异于刀口舔血,只会加速通用汽车的分崩离析。
无奈的通用,甚至要靠变卖总部办公大楼——位于底特律的复兴中心勉强度日。
美国政府关键时刻的174亿美元有条件贷款,也并没能给通用换来明日的朝阳。
提交重组方案,驳回;发行新股偿还债务,拒绝;单是一个季度的净亏损,就是60亿。
通用扛不住了。
在苟延残喘半年之后,无力偿还270亿美元到期债转股的通用,放弃了挣扎:
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了破产保护。
前一年还在《财富》500强榜单上赫然在列,转过年来,居然成就了美国制造业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时代的转变如此之快,快到让通用来不及反应。
一位名为戴瑞尔·克莱姆(DarylKlemp)的通用汽车工人,在采访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原本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制造商,所有人都想买我们造出来的大排量汽车。 但这一切就好像梦境中的泡泡一样,伸手一碰就全都消失了。 ”
雄踞全球汽车行业77年的龙头老大,就此陨落。
2009年7月9日,通用得到了美国财政部600亿注资。 摇身一变,成了一家美国国企——新通用汽车公司。
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之后,通用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品牌不是越多越好,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通用最需要的,是profitability,盈利性。
只知道找通用汽车伸手要钱的品牌,比如萨博和悍马,该出售的必须出售,该停产的也必须停产。
除此之外,通用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业务。不赚钱的欧洲和东南亚地区,通通砍掉!
2010年,关闭比利时零部件工厂;
2012年,关闭德国零部件工厂,出售法国输电业务;
2015年,全面退出俄罗斯市场,在印尼停止生产;
2017年,非洲业务打包卖给五十铃,欧宝、沃克斯豪尔和通用金融(欧洲)打包卖给标致雪铁龙集团,在印度停止生产;
2018年,关闭韩国组装厂,在越南停止生产;
2019年,全球7家工厂关厂,裁员1.4万人,停产6款轿车车型;
2020年,宣布霍顿停产,泰国工厂打包卖给长城。
总之,通用新的目标,是只留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和GMC四家盈利的核心品牌,并且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中国、南北美洲两大核心区域中。
盈利和现金流双双回正,行将就木的通用,从泥沼里走出来了!
死而复生的通用,开始重新思考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生死存亡之间练就了强大感知能力的通用,这一次终于走对了路:
这条路的名字,叫做电气化。
通用先是在2011年推出了增程式的雪佛兰Volt,探索汽车电气化的未来。
这也是继百年之前保时捷推出增程式轮毂电机车型之后,第一台量产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比宝马i3、奥迪A1e-tron早了整整2年。
一经推出,就直接拿下2011年度车型、2011年度最佳创新奖、2011年度环保风云车等多个奖项,还荣获了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的称号!
上市5年间,就轻松达成了10万台销量的优秀成绩。
在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之后,通用更加坚信不疑:未来,将会是纯电动汽车的时代。
于是没过多久,定价仅有3万美元、续航200英里的经济型纯电动车,雪佛兰Bolt来了。
上市第二年,就步入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单前十名。
(图源:盖世汽车)
位列世界百强女性排行榜第五名的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通用汽车将会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型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
人们慢慢发现,这艘机械时代的巨轮,开始改变航向了。
但只是嘴上说说远远不够。
同期的特斯拉,从濒临破产到一年交付30多万台,从无情做空到市值飙升至3000亿美元,只用了十年的时间。
特斯拉摧枯拉朽的屠杀速度,更是震惊了全世界。
只有做出实际行动,才能才能真正带领通用向正确的方向转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得先有钱。
在今年3月4日的EVDay上,通用正式宣布:在2025年之前,要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200亿美元,平均每年投资超过30亿美元。
反观2019年通用的营业利润,是46.99亿,几乎把赚来的钱,全部都投了进去。
钱有了,下一步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在通用位于沃伦的全球设计中心,一共有2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
从事电动汽车开发工作的员工比例,从几年前的20%,一跃升至了60%!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计出更优秀的车型,让消费者对通用的电动车更加满意。
通用心里很明白,只有把车造好了,才能实现业务盈利,才能赚钱。
钱也有了,人也有了,下一步是研发。
此前的雪佛兰Bolt,就因为零部件都是供应商制造的,被很多人抨击说,通用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无非就是一个贴标的组装厂。
即使通用在研发和指挥供应商生产方面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被人们选择性忽视。
这次,通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下场自己干!
和被政策推着走的其他传统厂商不同,意识到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通用,很早就开始了模块化的电动车平台的设计。
简单来说,就像拼乐高积木一样,用同一套汽车架构和尺寸相同的零部件,就能完成从小型车到SUV、甚至是全尺寸皮卡的生产!
积木的材料,也包括电动车的核心——电池包。
通用和LG化学共同研发的的Ultium电池,并没有采用主流的CTP技术,而是沿用了软包电池的方案。
通过对6/8/12个模组进行水平放置,可以达成50-100kWh的容量。 对于耗电量更大的皮卡来说,直接堆上2层积木,就能轻松达到200kWh。 比起特斯拉的圆形电芯,效能也会更高。
不过这款电池包在材料的选择上,和全球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路线产生了分歧。
我们知道,现在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要么是NCM镍钴锰酸锂电池,要么是NCA镍钴铝酸锂电池。 根据配比不同,有高密度的811电池,也有712、622、523等等。
其中第一个数字代表镍的比例,越高电池容量越高,性质越不稳定;
第二个数字代表钴的比例,越高电池容量越低,性质越稳定。 不过钴属于稀有金属,在锂电池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但通用的Ultium电池,创新性地在NCM电池中加入了铝,也就是变成了NCMA四元锂电池。 其中镍的比例,更是接近90%!钴的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这种四元配方,高镍大幅度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钴直接降低了30%的成本,达到了100美元/kWh的标准。 添加的铝,则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稳定性。
但这种高镍低钴的电池,由于高密度和高充电倍率的原因,发生热失控后会很难控制,极易发生爆燃。
这就对制造精度和电芯一致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还必须配合更加强大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才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NCMA电池并没有被主流厂商所采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通用的最后一步棋,是产品。
在金融危机中被迫停产的悍马,以零排放的电气化身份王者归来了。 和电动悍马一起的,还有一款全新的纯电动SUV,凯迪拉克Lyriq。
单从账面上看,凯迪拉克Lyriq完全不输特斯拉ModelY:
车身尺寸比较接近,300英里的续航相差无几,接近L3的增强版SuperCruise也同样提供了按需变道功能。
但最出彩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屏”:
中控33英寸的OLED曲面显示屏,显示色彩高达10亿种,并且不是简单的分屏设计,而是一体式的整体屏!
这种集成难度,比起普通的分屏设计要高得多,也说明通用真正用上了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
而后排座椅上的双屏设计,还可以独立播放不同的节目,再也没有了“抢电视”的烦恼。
带AR功能的HUD抬头显示,在和通用旗下的高精度地图联动之后,更是营造出了酷炫的导航体验。
用通用自己的话说,没有了内燃机的阻碍,设计师们可以尽情放飞自我,引领汽车设计的潮流。
最终,用最好的产品,积极迎接这个全新的时代。
写在最后
社长想给大家讲一个冷笑话。
从前有两个人,在森林里肩并肩行走。 但不巧的是,他们遇到了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
其中一个人想都不想,扭头拔腿就跑。
另一个人十分不解:“你跑有什么用啊!难道你还能跑得过老虎吗?”
那个人头也不回地回答到:“当然有用了!我只要跑得比你快不就行了吗!”
其实这则冷笑话,就像现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现状。
这只老虎的名字,叫做电气化时代。 一开始,你只要跑得比别人快,就能活下来。 反应最快、体格最棒的特斯拉,就是撒丫子跑得最快的那个;但长远来看,只有比老虎跑得快的人,才有资格活着。
所以通用拿出全部身家Allin,誓要成为一家科技型汽车公司;
大众集团豪掷600亿欧元,集体转型电动化;
奔驰、丰田、日产、福特……纷纷拿出了数十款电气化车型的计划;
国内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也在尽全力追赶着特斯拉的步伐。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追逐中,跑得不够快的,都会被蚕食到连渣都不剩。
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的车企们,可是真的要小心了。
通用、福特、特斯拉全撑不住了!自动驾驶风口变泡沫?
裁员潮汹涌而至,许多站在风口上的行业和企业都难逃厄运。 最近几个月,一直被视为资本宠儿的自动驾驶行业,成为了新的灾区。
7月初,福特和大众投资的Argo AI宣布裁员150人,原因是为未来的增长计划做筹备;6月份,特斯拉位于加州的自动驾驶部门近200个岗位被裁撤,马斯克在邮件中宣布全公司裁员10%的决定;将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宣布解雇近8%的员工,其中包括极为重要的激光雷达工程师团队……
在裁员潮背后,自动驾驶行业研发成本高企、赛道过于拥挤以及商业化遥遥无期等深层次矛盾也愈发突出。 而特斯拉等头部车企带头瘦身,或许能给市场发出一个全新的信号:自动驾驶行业需要回归理性经营、告别烧钱增长,狂热的资本也应该冷静下来别再盲目鼓吹泡沫。
然而,节省成本不是自动驾驶企业最大的难题,赚钱才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它们迈向盈利的最后一道坎。
7月7日,自动驾驶技术企业Argo AI宣布裁员,涉及约150名员工。 官方发言人表示,Argo AI此次裁撤人手是为未来的增长计划做筹划,不得不“谨慎调整现有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Argo AI目前在全球拥有近2000名员工,本轮裁员比例并不算高。
公开信息显示,Argo AI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匹兹堡,两位创始人Bryan Salesky和Peter Rander分别为谷歌自动驾驶项目硬件开发总监和Uber高级技术集团工程主管,拥有极强的技术背景和自动驾驶行业人脉。
而Argo AI专攻的虚拟驾驶员系统、传感器、软件、计算平台和高精地图等技术领域,也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刚需,拥有极高的投资潜力。 因此,从成立之初Argo AI就是资本的宠儿,福特和大众两大车企则是其坚定支持者。
2017年2月份,成立不到一年的Argo AI收获了福特的10亿美元注资,成为当时美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获得的最高单笔投资。 2020年,大众强势入局,为Argo AI注入26亿美元资金。 这轮注资之后,大众和福特分别拥有Argo AI 40%的股权及2个董事局席位,成为该公司幕后东家。
在巅峰时期,Argo AI的市场估值接近75亿美元,较完成首轮融资时翻了接近三倍。 Bryan Salesky还在去年出席The Information的自动驾驶 汽车 峰会时透露,Argo AI有2022年上市的初步计划。 彼时,Argo AI正在进行新一轮私募融资,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谁能料到如今也陷入了裁员漩涡之中。
不过在价值研究所看来,Argo AI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并不让人意外—— 这不过是自动驾驶行业大环境恶化的缩影,最近陷入裁员泥淖的远不止Argo AI一家 。
上一个因裁员传闻遭到外界热议的,是新能源车老大特斯拉。 6月份,彭博社报道称特斯拉计划裁撤位于加州圣马特奥的自动驾驶系统部门,涉及近200个岗位。
早在6月初,马斯克就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宣布了裁员10%并暂停全球招聘的决定,但没有人想到一直颇受重视的自动驾驶部门也会进入裁员名单。 据外媒爆料,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被裁的员工主要负责系统数据标注工作,这是检验摄像头和传感器捕获效果的重要环节。
不过和核心研发团队相比,这部分员工的可替代性相对更强,不少车企也会选择将数据标注工作交给外包团队负责。 因此,在成本压力下特斯拉首先对该团队开刀,也是常理之中。
相比之下,向激光雷达工程师等核心岗位动手的通用,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今年5月份,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也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裁员消息,约8%的员工遭到解雇,人数约为140人。 虽然Cruise声称为了保障被裁员工及公司的权益,不会公开具体裁员人数和涉及的岗位,但路透社还是扒出了不少内幕。
据悉,部分被裁的员工来自Cruise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的工程师团队,该团队主要负责激光雷达的研发工作。 众所周知,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最核心的技术之一,也是识别周围环境、智能测距的基础,对一辆自动驾驶 汽车 来说必不可少。 而如此重要的技术团队遭到裁撤,可见Cruise这一轮裁员有多“狠心”。
5月份的Cruise,6月份是特斯拉,7月份又轮到Argo AI,头部车企纷纷加入裁员大军,不禁令人对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增添了一丝担忧。 对此,价值研究所就认为, 自动驾驶行业研发成本高企、赛道过于拥挤以及商业化遥遥无期等深层次矛盾,是裁员潮背后的根源。
连头部车企都难堪重压,成立时间尚短、资本实力并不雄厚的中腰部初创企业们,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一场席卷自动驾驶行业的裁员潮,或许也是一次行业大洗牌和优胜劣汰的开始。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仍然成为过去几年最热门的创业风口,诞生了大量初创企业和明星独角兽。
以国内市场为例。 截止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拥有40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独角兽。 仔细一看可以发现,在榜单中名列前茅的独角兽的业务,大多集中于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芯片、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不俗的增长前景。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并未包括各大巨头尚未分拆的自动驾驶业务,比如网络Apollo——而Apollo当前估值可是高达400亿美元。 如果将Apollo等加进榜单,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的估值规模可能比数据里展示的更加强大。
然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自动驾驶独角兽们,普遍逃不过烧钱、亏损的命运。
自动驾驶行业很烧钱,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早在2012年,自动驾驶研发先驱谷歌就对外宣称,一辆L4级别自动驾驶 汽车 的生产成本高达30万美元,是当时热销的特斯拉Model S起售价的6倍有余。
虽然随着产业链的日渐成熟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生产、研发成本已经有效降低,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仍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这一批新玩家能在市场上立足,靠的是资本的慷慨输血。
零壹智库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赛道股权融资总额超过700亿,红杉中国、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等大鳄,“蔚小理”和吉利、比亚迪为首的头部车企,还有腾讯、阿里、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根据ICVCity研究院统计的数据,2021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共有46笔,中、美两国合计占据44笔,包揽整条赛道90%以上的融资,是名副其实的资本热土。
但资本的馈赠从来都是明码标价的: 拿了融资的独角兽们必须不断加速研发进程、扩大市场份额,以推高估值。 随之而来的,则是人力成本和研发成本的飙升。
去年6月份,小米以高达数亿的股权+超高薪待遇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下场之后,自动驾驶优质工程师、研发人员供不应求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抢人大战则导致市场薪资水平水涨船高。
翻看各大头部车企的官方招聘信息以及猎聘等第三方招聘网站可以发现,诸如车载系统研发工程师、计算加速平台研发工程师、自动驾驶架构师等热门职位,薪资水平都相当恐怖。 其中,滴滴和美团为系统开发工程师提供了40K月薪和15薪的基础offer,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工程师岗位薪资普遍在20-40K之间。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之所以变得如此狂热,独角兽一边亏损一边拼了命推高估值,和背后的资本有很大关系。 但长期亏损经营,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不是好事,过去两年新消费、社区团购等赛道泡沫破裂,就是最好的证据。
过去一年,、Starsky Robotics等一大批烧钱严重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相继退出 历史 舞台。 曾经的融资之王Zoox寻求卖身并聘请独立投行Qatalyst Partners物色潜在买家,更是给仍在苦苦支撑的同行们敲响了警钟。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巨头们带头收缩业务、转入理性经营模式,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转变的信号——它们正试图让狂热的资本冷静下来,不要再盲目投资、吹大泡沫。
事实上,一级融资市场的风向已经悄然生变,资本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或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及重塑竞争格局。
同样来自ICVCity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国内自动驾驶赛道超40%的融资被地平线、Momenta和文远知行三家头部企业获得。 在美国,Cruise、Waymo和Nuro共获得128.5亿美元融资,占全行融资总额的90%以上。 其中,光是Cruise就在2021年完成了三轮融资。
如今,就连Cruise都在裁员瘦身,自动驾驶行业挤泡沫已是无可避免。 但节省成本不是Cruise们最大的难题,赚钱才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它们迈向盈利的最后一道坎。
在自动驾驶技术最完善、 社会 接受度也最高的美国,商业化已经被不少头部车企提上日程表。
从Alphabet(谷歌母公司)分拆出来的自动驾驶企业Waymo过去两年就进行了多轮商业化 探索 ,包括在菲尼克斯推出无人驾驶打车服务以及对部分试点出行服务收取服务费,并开始着手制定定价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Waymo也是全球第一个在没有安全员的情况下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企业。
在国内,网络、滴滴、文远知行也先后开始商业化 探索 。 其中,滴滴和AutoX先后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打车业务,小马智行则在多个城市上线Robotaxi服务。 网络Apollo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也加紧跑马圈地,目前已经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面铺开。
然而,从目前的运营效果来看,Waymo们的收费业务依然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色彩,尚未具备全面推广的基础。
总的来说,合规化和场景化,是摆在自动驾驶企业面前的两道难题。
在合规化方面,无论国内国外,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都仍在不断修改、完善的阶段,距离监管全面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7月5日,深圳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 汽车 管理条例》,对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准入等环节提出了全面规范。 这当中,对于L3等级智能 汽车 的事故责任划分规定表明有关部门对自动驾驶 汽车 上路仍然相当谨慎。
缺乏商业化场景,则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另一个痛点。
自动驾驶想在各个道路场景普及,就需要先完成足够的路测,收集大量测试数据。 兰德智库曾统计过一个数据:在美国,一个拥有100辆路测 汽车 的自动驾驶团队,需要24小时不间断测试近百年,才能积累到场景化普及所需的170亿英里里程测试数据。
起步最早的Waymo,当前积累的测试里程不过2000万英里,距离兰德智库的标准相去甚远。 如果说2000万英里和170亿英里之间的距离,就是自动驾驶行业和全面商业化之间的距离,那有多少企业能等到商业化那一天?相信答案不会太乐观。
都说2021年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但在现在看来,Robotaxi等商业模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 考虑到现实条件,比起大规模普及及全面商业化的勃勃野心,落地于专属场景,或许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
目前,自动驾驶主要在高速干线、末端配送、矿区等有限场景应用,在道路系统复杂、人流及车流量大的城市道路场景,还停留在试验阶段。 上汽和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就重点开发放特定商用场景,前者和洋山港区推广 探索 智能驾驶重卡,后者则和Nuro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末端配送车。
自动驾驶商业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每往前走一步都十分艰难。 只希望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能让处于困境中的自动驾驶企业们活下去。
马斯克在今年6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过自动驾驶对特斯拉的重要意义:
今年二季度,由于交付量环比大跌18%及再次出现大规模召回,特斯拉股价也从万亿美元的高位回落至如今的约7800亿美元。 市值和股价的滑坡,给马斯克带来了沉重压力,自动驾驶则是他缓解压力的最后法宝。
除此之外,马斯克近期也再次强调,会在今年年底前让100万人加入FSD Beta测试项目,该测试结果将为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提供参考。
可以肯定的是,在特斯拉、大众等头部车企的严重,自动驾驶技术 汽车 行业最重要的风口,也是它们不可能舍弃的增长点。 而当前的裁员、降速,更像是为未来积攒实力,厚积薄发。
特斯拉如此,通用、大众、福特们相信也会如此。 围绕商业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难题,相信它们会尽快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