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增长保卫战 腾讯阿里想打赢

图源:网络

腾讯找到自己的节奏

我们之前写过腾讯一季度就发现腾讯的业绩越来越稳了,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达到1611亿元,要知道一季度腾讯已经同比增长6%了,这说明腾讯正在稳定增长态势。而(Non—IFRS)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53%,连续两个季度保持50%的增速,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可谓是相当不容易。

但却有声音认为这样的成绩主要是“降本增效”的结果,可持续性差不看好这份炒高净利润的财报。 笔者认为不能把“降本增效”当成筐啥都往里装,“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当下的标准动作,但各家大厂却有不同的效果,低质量的“降本增效”一般不具备可持续性。腾讯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就已经呈现了一轮相当明显的V型复苏,腾讯毛利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超20%,24年一季度54%净利润的增速已经达到了过去十年历史最高水平。

图源:网络

“降本增效”更像是一种静态观察概念,无法判断主体的趋势变化,也难以了解是否是有质量的增长,正确的废话无助于我们理解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如果就这样去点评一家企业实在有失公允。

总的来看,二季度延续上一季度的趋势,拆分业务来看,增值服务、在线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分别实现收入788.2亿、298.7亿、504.4亿,同比变动值分别为6%、19%、4%。无论是从绝对值来看还是从增速来看,在线广告业务依旧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如果只是说腾讯加速平台广告货币化,就会忽视其中一些亮眼变化。仔细拆解财报的数据,会发现这一部分增长核心动力,来自剧集长视频和视频号短视频的双轮驱动。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17亿,同比增长13%,会员的增长意味着用户的认可,广告收入的增长,则意味着广告主的认可,击壤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平台自招商的前十剧集中,腾讯视频占比就达到了50%。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腾讯实现了品牌和IP良性互动,实现了双向赋能形成了增长飞轮。而这样的趋势一旦出现就不是短期能够逆转的,这样的变化就可以称为腾讯高增长的代表作。

这次财报中,腾讯提到,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显著增长。视频号的发展,带动了广告业务以及毛利润的增长。此外,得益于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的收入及云服务的稳步增长,企业服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图源:网络

虽然腾讯财报没有披露视频号具体数据,但从2023年视频号数据不难看出呈现了极强的增长能力。在用户数据层面,从2020年初开始内测,到2023年,视频号的日活和月活用户量,紧追抖音,已经超过了快手。根据国海证券的调研报告, 2023年视频号MAU(月活用户)为9亿,DAU(日活用户)为4.5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54分钟,主要竞争对手抖音MAU为11亿,DAU为7.6亿。而快手财报显示,2023年底MAU为7亿,DAU为3.74亿。

从财报来看,视频号近年来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3年视频号GMV相比于2022年实现近13倍增长,实际支付GMV为1300亿元-1500亿元之间,订单数量增长超过244%,商品供给数量增长约300%。虽然这一数据跟抖快还有相当大差距,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但有了稳定的用户群体之后,建立自己的电商生态就不再是梦想。正如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如果你错过了几年前的公众号,那一定不能错过现在的视频号。”

笔者认为眼下的腾讯更像是在打赢一场“防御性增长战役”。“大水漫灌式增长”以抢市场为第一目标的时代过去了,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组织较大规模膨胀,烧钱补贴也是最夸张的时候。 但风口总会过去的,对于大公司来说重要的不是踏中每一个风口,而是“固本培元”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并寻求业务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企业需要增长,但不是什么样的增长都能接受。如今疲软的经济基本面和消费降级潮,是不太支持企业做出大规模投资和业务布局的,防御性增长就成了眼下比较合适的选择。防御性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追求平稳增长,业务确定性比开拓性更重要。二是有稳定现金流、如果能有良好的利润表现就更好。三是企业杠杆率要低,烧钱换增长的行为要尽可能避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腾讯眼下的动作比较符合防御性增长的定义,以健康经营为第一要务,但也不至于不投资未来增长业务。至于腾讯一两年之后,战略会不会调整,这是不太可能在眼下预见到的,腾讯这样的大公司高度跟宏观经济相关,在未看到明显好转信号之前,“打好过冬的粮食更为重要。”

阿里拒绝“无效内卷”

01. 卷不动就应该掉头

阿里在“防御性增长”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转弯虽然带来阵痛但依然态度坚决。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前段时间宣布弱化“五星价格力”模式,今年淘宝考核的重点转变为GMV(交易金额)、AAC(平均消费金额),而不再追求由低价带来的高DAC(订单量)。

阿里应该向拼多多学习,这是过去两年网上呼声最大的声音,甚至也是阿里不少内部人士的共识。

事实上,从手淘APP内天天低价、淘宝好价、限时秒杀等以低价为主打的频道,到专门为低价而生的淘宝特价版,再到推出百亿补贴、多人团等玩法,消费者都习惯了“淘宝越来越像拼多多”。

一位阿里人士表示,在淘宝天猫已经好几年没在618和双11这两个大促中见到百分之十几的增速。多位阿里员工和行业人士分析,淘宝天猫的增长是因为发放了比往年更多的大额券和品类券,在美妆护肤、运动户外等抖音优势类目砸下很多钱,并加大了百亿补贴等栏目的投入。

结果是什么,我们在二季报上已经看到了,淘天集团收入为1133.73亿元,同比下滑1%;大文娱集团收入为55.81亿元,同比增长4%;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65.49亿元,同比增长6%;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162.29亿元,同比增长12%;菜鸟集团收入为268.11亿元,同比增长16%;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为292.93亿元,同比增长32%。可以说除了淘天集团都在增长,拖累整体表现的是直营零售,季度收入下滑 9%;客户管理收入虽增长 1%,但因为低毛利商品拖累佣金率,导致收入增速不及交易额。

学拼多多首先要面临拼多多的直接竞争,鉴于拼多多在C2M模式上已经做到了行业极致,跟拼多多打价格战绝对不是明智选择。一位抖音电商内部人士表示,尽管他们一季度完成了多个价格力系列目标,但始终无法做到与拼多多比肩的低价,很多商品实际价格依然高出10%-20%。

就算是“低价王者”拼多多也已经跑不动了。继淘宝、抖音电商之后,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调整了业务重点,从追求商业化和“绝对低价”,转向将GMV增长重新作为第一目标。

有媒体指出,企业正在从传统的竞争时代慢慢进入到了品牌时代。谁能给用户创造价值,谁能洞察用户需求,谁能发自肺腑的尊重用户,谁才能真正建构起在用户心智当中的壁垒——也就是品牌。

笔者认为这样的判断过于乐观,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在经济下行期,虽然会出现一些抗周期的品牌,但普遍具有特殊性,要么是市场处于早中期,要么是高溢价创意驱动的产品,或者是供需相对紧张的市场。指望大家在这个阶段学习做品牌是不现实的。

淘天如今不想卷根本原因在于:发现其在标品价格上竞争不过拼多多和京东,因此战略转移到发挥其擅长和优势的女性类目如鞋服、个人饰品、家居饰品、美妆个护等。在缺少合理的低价循环体系时,过度追求低价是暴露自己的缺点补贴对手的行为,相反价格战只会便宜头部源头工厂和流量平台。阿里最擅长的是非标品运营,而非标品价格的影响权重并没有那么大,让他们去卷价格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2023年,新一轮价格战开启,各大平台纷纷亮出低价这一“战略性武器”。但卷价格并不一定意味着真低价。一方面,各平台参与低价活动的商品名目各异,消费者很难对同款商品进行比价。另一方面,补贴玩法花样繁多,“要补贴没价保”等套路层出不穷,消费者想找到真正的性价比好货反而比过去更难。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确定性和简单粗暴“真低价”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强烈。

所以淘天要走出不一样的路,不是嘴上喊喊不要低价。据了解,淘天集团用商品体验指数(PXI)取代沿用多年的卖家服务评价体系(DSR)。据了解,DSR用于评价店铺的情况,是消费者判断店铺是否可靠的标准。PXI则更多建立在商品体验的维度上,涵盖了商品、物流、服务等方面。这些评分会影响到商家能够享受的权益,例如,是否能够报名双11、618、百亿补贴等活动,以及商品曝光度高低等。

02. 阿里云技术降本的典范

有意思的是在如今注意力重点都在价格战乱局的时候,阿里云相关业务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二季度云智能收入为265.49亿元,同比增长超6%;经调整EBITA利润达到23.37亿元;公共云业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了三位数增长。

有媒体将增长归结为,阿里云打价格战凶猛。2月29日,阿里云官网率先大幅降价,降价涉及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平均降价20%,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客户流入阿里云官网下单。另一方面,阿里云对9款主力大模型大幅降价,从而激发了阿里云AI产品的使用量。财报披露,阿里云AI平台“百炼”的付费用户数,比上一个季度增长超过200%。

但从结果来看,阿里云并没有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这就需要企业有技术降本的能力了。

阿里云表示,这一增长主要由于其专注公共云战略,并提升了运营效率。此外,旺盛的AI需求也对公共云服务提供了一定支撑。

阿里云不仅不保守,相反在PAI等AI基建产品规模也在迅速增长,据国际研究机构 Gartner 发布的2024年《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平台魔力象限》,阿里云跃升至挑战者象限,并成为报告中唯一入围的亚太厂商。

阿里的防御性增长,其实跟腾讯殊途同归。一方面要拒绝过度比价无效内卷,帮助组织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发挥其特长继续扩大特长优势,巩固其市场地位。

写在最后

低价虽然是绝大多数行业的“重要武器”,但是如今面临不确定性极高、下行的经济趋势,比起“攻城略地”,先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阿里和腾讯深谙此道,因为不约而同选择一条防御性增长道路,稳着走慢点走才是要做的事。

参考资料:


抢占金融云市场,腾讯、阿里再对决

近日,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的消息刷爆了金融圈。 在配售基金开始发售后的第二天,参与战略配售的5只基金已经有2只售罄,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蚂蚁集团冲击IPO的同时,它的老对手腾讯也在金融领域持续加码,在深圳和兴全证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在金融 科技 领域的生态布局。 不过,目前在国内金融云市场中,腾讯还是逊色于阿里。

而在数字化浪潮下,国内的金融云市场开始迅猛增长,这在给金融 科技 领域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的同时,也让金融云市场的竞争加剧。 这样的情况下,腾讯云能否抓住数字化经济的机遇,在金融云市场的博弈中追赶阿里,就值得期待了。

抢占金融云市场

随着数字化浪潮来临,国内金融云市场硝烟再起。 腾讯、阿里、网络、京东这些巨头,纷纷在金融云市场发力,使金融云市场的战火也越烧越旺。

9月份,京东数科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和蚂蚁集团争夺金融 科技 IPO第一股;网络旗下的度小满金融与北京新发地市场合作,打造了农业与金融 科技 合作的新生态;阿里也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动其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变革。

从这些巨头频频布局金融云市场也不难看出,金融云市场已然成为了云计算厂商新的战场。 而对于一心想要追赶阿里的腾讯而言,在金融云市场取得相对优势,对其至关重要。 一方面,腾讯借助微信强大的社交网络用户,推动基于微信生态的微金融渠道、云景开放金融平台等渠道的解决方案的实施;另一方面,腾讯也跟飞虎 科技 等 科技 公司合作,以 科技 推动数字化升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从业务布局来看,腾讯依然把微信作为流量入口,以技术推动其在金融云领域的布局。 另外,腾讯也将微信的社交势能,作为其在支付领域布局的重要屏障重点发力,并以此迅速扩展其整个金融 科技 业务的规模。

而在腾讯迫切扩展其金融 科技 生态的背后,跟它在金融云市场的尴尬地位不无关系。 一方面,支付宝平台不断扩展的生态让腾讯受到了正面的挑战,使其不得不加速布局。 另一方面,网络、华为、京东数科这些对手频频发力,也迫使腾讯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前有劲敌,后有追兵

在巨头角逐激烈的金融云市场中,BAT三家之间的较量一直都未停止。 但在三家的竞争中,阿里云始终居于金融云基础建设市场、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的首位。

据IDC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金融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中,阿里云以19.4%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而在金融解决方案市场中,阿里云也以12.1%的市场份额领先行业,腾讯则以7.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三位,紧随其后的网络占据着6.2%的市场份额。

对比之下,腾讯和阿里在金融云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相差4.9%,而腾讯领先网络的市场份额也仅有1%,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从市场份额不难看出,腾讯在金融云市场的地位十分尴尬,前有阿里这个强劲的对手,后有一直追赶的网络,它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不过,BAT三家在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相差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腾讯仍有机会追赶阿里,而对于位居第四位的网络来说,同样也有赶超两家的机会。 而对腾讯来说,尽快扩大其在金融云市场的优势,才能在和网络的博弈中奠定更大的优势,同时缩小与阿里的差距。

而腾讯自然也清楚它在金融云市场的地位,因此不断推进其金融云业务的升级,以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和证券企业合作外,腾讯还启动了金腾计划,以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向金融云市场进发。

开启新生态博弈

随着国内金融领域C端市场日渐成熟,C端市场格局也渐渐趋于稳定。 这样的情况下,高度分散的B端市场就成了云计算厂商拓展业务布局的关键,而腾讯也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今年举办的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发布了金腾计划,通过技术、资金、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的金融生态,进而推动金融机构全面数字化转型。 在这次会议上,腾讯金融总经理胡立明表示,腾讯云将联合咨询公司、中小型产品公司、大中型ISV等多领域企业,共同加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业务布局来看,腾讯发布金腾计划推进金融生态的建设,对其推进B端市场的发展大有裨益。 不过,在腾讯加速金融生态布局的同时,它的老对手阿里、网络也在频频发力,这就使得金融云市场的博弈更加激烈。

9月18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的数据技术总监王赛表示,目前阿里将开放行业数据模型、数据化运营、数字化转型咨询领域,以技术推动其金融生态建设;网络也与建设银行合作,扩展其在金融领域的布局。

从网络、阿里的布局来看,两家都垂涎着金融云这个亿级市场。 而在阿里、网络两家先后发力的情况下,腾讯也在不断加码金融生态建设,以全面丰富的金融生态建立壁垒,来进一步增强其在金融云市场的竞争力。

能否再造一个“朋友圈”?

在战火猛烈的金融云市场,云服务厂商之间的博弈也异常激烈,但各家在布局方面的优势却不尽相同。

阿里以支付宝为中心,构建了强大的多场景全品类生态系统平台,并广受C端用户的欢迎;网络以AI、云计算技术为核心,和金融、传媒、 游戏 等行业的企业合作,推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腾讯则以微信平台为入口,以数字化支付、小程序生态和多个领域的企业共同推进其金融生态的建设。

另外,数字化经济也推进了银行行业“上云”,这也进一步加强了银行和云服务厂商的合作,这对腾讯推进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银企合作提供了契机,对加深其在支付领域的生态布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方面的生态布局下,腾讯在金融云市场开始积累了不小的势能。 但在巨头云集的金融云市场,腾讯的生态布局能否真正建立壁垒,还是个未知数。

在金融云市场前路未知的情况下,腾讯却在不断加码布局,也从侧面体现了腾讯对金融云市场的重视。 不过在云计算市场,虽然腾讯云增势迅猛,但和阿里云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潜力无限的金融云市场,自然就成了双方志在必得的新战场。

不过在短期内,腾讯想要赶超阿里,还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因而从总体竞争层面来看,未来两者的长期博弈仍将持续下去。 接下来增长迅猛的腾讯云,如何继续在金融云市场展开厮杀,阿里云又如何防守值得期待。

斗了快20年,阿里和腾讯为什么突然不打了?

2013年3月底,春分刚过没几天的杭州仍有些微凉,一个名为“华夏同学会第20次会议”的活动在阿里总部举办。

这不是普通的同学会,参会者都是在长江、中欧商学院学习过的商业圈大佬,无一不是手握大量顶级商界资源。

在外界看来,这是个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泰山会、江南会 (后两者已经关停) 并列的、颇为神秘的圈子。

那次会议,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王健林、冯仑、李东生等悉数到场,大家在马云的带队下参观了阿里,见证了电商凶猛的发展势头后,进入到了谈笑风生环节。

期间,马化腾陷入回忆,开始述说第一次来阿里的往事:

马云马上接过话头,笑着纠正道:

马化腾没有再纠缠破车新车的问题,话锋一转,说起了淘宝刚办起来时,他本有机会投15%,但当时没有投,现在都悔死了。

还没等马云接话,众多意气风发的大佬纷纷加入进来,一言一语,谈起了各自曾经的“错过”。

事实上,马化腾所说的那次投资淘宝的经历,是“二马同槽”的唯一机会,但二马都是枭雄,注定不可能愉快合作,他们也远没有那次会上所表现的那么融洽。

刚开始,阿里和腾讯像两个独立积攒沙子的沙漏,彼此间没什么交集,也没有竞争的意愿。

可后来,他们把沙子扬的到处都是,不可避免地掺杂在了一起,在电商、社交、支付、文娱、出行等各方面全面争夺,之后更是陷入了存量搏杀。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合作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一样,变得毫无可能。 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外部的力量。

决定巨头互斗的四个法则

马化腾曾公开表示,和马云的竞争多到了自己都困扰的地步,他还曾冥思苦想何以至此。

说是这么说,但到底怎么回事,Pony马还是很清楚的。

从表面看,腾讯主要是圈用户,阿里则主要圈电商,各自栽种着自己的参天大树,井水不犯河水。

但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特殊魔力就在于,它存在于一个虚拟的无限空间里,不管是做电商、社交还是搜索,能够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四大法则:

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梅特卡夫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

规模效应是最基础的,互联网的规模效应本质上跟传统行业没什么大区别,只不过效率更高,在网上增加一个客户几乎没有成本。

协同效应源于品种增加所带来的的收入,以前的百货大楼也有这种效应,大楼建成后,入驻的商家越多,大楼利润越高。

同样的,互联网能把这种效应成倍放大,腾讯建设和维护微信的成本是固定的,微信上一旦承载更多服务,电商、广告、 游戏 、支付、理财、银行等,并且各项服务的供应商越多,腾讯效益就越好。

梅特卡夫效应相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

这个节点不单纯是指用户,而是能互动的活跃用户。

举个例子,新浪微博就在用各种话题千方百计促进用户互动,虽然每个人并不因此而付费,但他们的积极参与却能让微博触及更多人,在上面投放的广告也就更值钱。

而双边市场效应指的就是淘宝、美团、滴滴那种,消费者之间互动很少,但供需双方互动强,供给者越多,产品成本越低,越能吸引消费者,从而正向循环。

四个法则运用得好,互联网公司就发展得好,甚至指数级增长。

反之,就像ofo和摩拜那样,没有网络效应,没有什么互动,互联网只是工具,本质上还是传统商业模式。

因此,不管哪一类互联网巨头,拼到最后都被这四个法则驱赶到了同一角斗场,都追求更多品种,更多节点。

这种情况下,即便再追求和气生财的商业大佬,也会跟同行摩擦不断。

作为行业前二的阿里和腾讯,更是首当其冲。

战火率先在电商领域引燃

虽然Pony马对阿里、腾讯之争颇为疑惑,但率先点燃火药桶的,还是他自己。

二马最初都有全面接管中国人网络生活的野心,都对对方的领域有想法,但迫于无法多向出击,只能先稳固自己阵地。

2004年初,腾讯的注册用户突破了3亿,并且在港交所完成上市,大本营壮大了的腾讯一改之前独守社交这一隅的作风,开始采用江湖独门绝技“吸星大法”进行多领域出击:

推出QQ空间迎战人人网、开心网;

用QQ 游戏 挑战北京联众、网易、盛大;

用弹窗的腾讯新闻奇袭新浪、搜狐和网易。

坐拥几亿用户的腾讯这“三大战役”打得非常顺手,让对手无可奈何,于是腾讯开始染指电商。

开打之前,马化腾参加了他回忆中说的“西湖论剑”,当时是2005年9月,马云、丁磊、马化腾、汪延 (新浪前CEO) 和张朝阳“江湖五大高手”齐聚西湖。当主持人问,除了自己公司还看好谁时,大家沉吟片刻,随后:

马云选了丁磊,丁磊选了马化腾,马化腾选了汪延,汪延选了马化腾,张朝阳选了丁磊。

看起来,四面出击的马化腾才是更多人的目标,他当时可能也是随便指了一位,因为两天之后,他就向Jack马宣战了。

腾讯推出了拍拍网,附带着还有功能类似支付宝的财付通,再次用“吸星大法”复制了淘宝的模式。

马化腾笃定地认为,相较淘宝,拍拍依托于QQ,能让买家卖家更多聊一聊,体验会更好。

拍拍正式上线后,不久就有了900万注册用户,这让电商No.1阿里非常着急。

接下来,拍拍还从阿里挖人,搞出了“挖人风波”,不仅如此,当时淘宝正在尝试向卖家收费,而拍拍宣称3年内免费。

在阿里看来,免费这一招相当诡诈,淘宝当时就是在易趣收费时扛起了免费的大旗,然后暴打易趣,拍拍这样不仅有一定破坏性,而且相当具有侮辱性。

两相一对比,很多淘宝卖家开始抵制,最后竟发展成数千人的罢市。

产品经理出身的马化腾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在拍拍设置了卖家信用度“一键导入”功能,方便卖家搬迁,而且“开业送红包”。

对此,淘宝网CEO孙彤宇判断:

但知道有人搞鬼又如何?当时是争夺地盘阶段,一直在烧钱,但淘宝只能泣血跟上,继续免费。

马云还被迫写了一封2000字的道歉信,发在淘宝论坛里。

随后,“二马”还亲自下场,在网上展开了高阶别的互怼。

互怼之后是付诸法律,腾讯告淘宝上便宜售卖QQ号和Q币,此时深圳警方也给腾讯送上了一记助攻,打掉了一个盗号团伙,他们称是通过淘宝销赃。

腾讯“暗笑”,但还没高兴多久,就有律师称,“虚拟财产交易”目前还没明文规定。

腾讯入主电商,引起了阿里的强烈反扑,在虚拟的互联网空间荡起层层波澜。

然而,阿里这个对手太强,在一轮轮的过招中,腾讯没有找到一招制敌的方法,而且腾讯的业务线太长,无法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上面,拍拍网逐渐陷入颓势,在2014年转到了京东旗下。

与此同时,腾讯占据了京东上市前普通股的15%,隐藏在幕后继续用电商牵制着阿里。

全面升级的无线战争

阿里、腾讯在电商领域展开攻守战的同时,中国正在大踏步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腾讯率先觉察到了,张小龙率领团队在2011年1月底上线了微信。

腾讯有了一把撬开“无线时代”的利器,马化腾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马云却失眠了。

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想,如果消费者开始习惯用手机购物,阿里还会是电商老大吗?

毕竟,微信上线两年就有超过3亿用户了。 而阿里一直想做一个叫“来往”的社交软件,却像没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一开始是PC端和移动端各有一个BBS,后来又转型先上版Facebook。

与此同时,“电商之心不死”的腾讯还时时刺激着这头庞然大物——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一封内部邮件中提到,电商的移动化相对比较滞后,被颠覆的程度没有那么高,这反而给腾讯带来一定的机会。

言外之意,彼可取而代之。

这让Jack马彻底慌了,一个礼拜之后宣布All in无线战略!

他在内部论坛上说了一段狠话:

“来往”也被拉出来重新包装,仓促搬上战场 (看着跟微信有些像) 。

马云还从腾讯研究院挖来了超级QQ的产品负责人邹孟睿,为了规避同业禁止协议,邹先去雷军投资的YY语音当了半年产品顾问。

来往跟微信相似度能达到九成,其他一成就是增加了一个类似QQ群的“扎推”功能,可以通过兴趣来交友。

这是用实际行动回敬了Pony马一次:模式都一样,谈不上谁抄袭谁。

为了推广来往,马云甚至发动商界好友帮忙推广。

绿城在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他曾号召员工多买绿城的房子。 如今阿里要推“来往”,绿城要求员工们都使用“来往”。

此外,一些天猫和淘宝的商家,为了跟阿里的“小二们”搞好关系,也要求员工必须注册“来往”,否则不给发年终奖。

阿里还要求员工每人给来往贡献100个注册用户,否则没有年终红包。

一顿猛虎操作下,来往一个月就有了一千万用户,但这跟微信几亿、还源源不断增长的用户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其实这场仗,双方不仅是在社交领域打局部战争,而是在整个移动无线领域打全面战争。

马云被传找到好友史玉柱,打算合作进军手机 游戏 市场,在来往放上 游戏 功能,攻入腾讯大本营。

腾讯利用公众号又做起了电商,触动了阿里敏感的神经。

于是,对于阿里来说,一场防御战迫在眉睫。

阿里随即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微信随后反击,将导向淘宝网站的流量渠道关闭,这就造成了之后两家互相跳转变得像从朝鲜去韩国一样麻烦。

两家也互相拉拢,所谓自由的市场变成了一个站队 游戏 。

跟微信太像的来往的结局跟拍拍差不多,最后渐渐陷入颓势,反而是阿里为中小企业打造的钉钉在社交板块狠狠切了一块,到现在用户都超过3亿了。

腾讯对钉钉并非没有展开阻击,据说在腾讯内部的一次大会上,马化腾发狠话称要“像干掉来往一样,干掉钉钉”。

但差异化明显的钉钉却能逆势生长,成为阿里阻击腾讯社交的最后一块堡垒。

战况激烈的支付大战

无线大战中,阿里腾讯战况相当激烈的就是支付这块。

“二马”都对本土化相当熟络,一个搞了“双十一”,硬生生造了个节,而另一个则把“红包”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2014年春节前夕,微信财付通系统推出红包功能。 当年除夕夜,微信红包开始病毒式传播,参与数达到482万人次,总共抢到的金额差不多达2.4亿。

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微信红包“一战成名”,让沉寂多年的财付通咸鱼翻身,在阿里用支付宝占据的领地上豁开了一道口子。

其实当年除夕前,支付宝也推出了一个抢红包的活动,但总金额只有不到2000万,远远不及依托于6亿人社交的微信。

2015年春节,红包大战继续。

支付宝红包先被微信封杀,后用红包口令突破封锁。 开发商家红包后台,中文口令走红品牌营销。

不过,这一年,腾讯趁胜出击,与央视春晚合作,微信摇一摇总次数为72亿,峰值8.1亿次每分钟,送出微信红包1.2亿。

虽然春节过完后双方都宣布了自己的胜利,但腾讯显然更胜一筹。

之后,支付宝斥资2.68亿拿下了2016春晚红包合作权,2017年又拿到了一次,后面是淘宝拿下了一次,网络拿下了一次,直到近两年,BAT流量增长见顶,才变成了快手、抖音等新兴互联网巨头。

很多年里,春晚都是阿里、腾讯支付系统的必争之地,用一年来备战,决出胜负只在一夜。

其实,支付大战背后指向的是互联网金融入口的争夺,而互联网金融又是双方构建生态圈的重要一环,两大巨头酣战十年,已深知不可能把对方打趴下,只能在互搏中快速勾勒自己的生态圈,与对方维持一种均势,才能进入下一轮竞争。

在线上的支付入口争夺达到白热化时,双方在线下的争夺也随即展开。 线下场景分散、渗透难度大,决定了这样的争夺是一场硬仗。

除了用鼓励金、代金券等推动用户在线下用自家支付系统消费,拉拢商户用自己支付系统收钱外,争夺线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

扶植代理人的投资大战

2014年,腾讯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89亿、238亿,阿里分别为525亿、234亿,但刚刚叩响纽交所大门的阿里,市值更高。

这一年前后,两个巨头开启了更激进的投资,既是为了快速补足自身生态圈,参与到更多互联网 游戏 中,有更大话语权,又是为了获得更多线下支付入口。

两大巨头的大战又加上了扶植代理人战斗这一环。

最典型的就是网约车之争,阿里和腾讯分别扶持快的、滴滴。 之前两家打车软件早有厮杀,但进入2014年后,被资本重新武装起来的两家公司,分别扯起两个阵营的大旗,猛烈发力。

双方你来我往搏杀,背后的巨头也源源不断提供弹药,一个礼拜就能烧掉上亿。

一旦烧起来,简直停不下来,在滴滴的内部推演中,如果滴滴一个月不烧钱,而快的烧钱,那跟快的的市场份额就会变成3:7,反之也差不多。

所以补贴一定要跟得上,而且还要比对方烧的更狠。

两家公司也分别打上了巨头的烙印,快的能利用阿里的资源,在电商领域快速找到默契的合作伙伴,培植用户对其品牌的忠诚度;而滴滴能够利用强大的移动社交,形成病毒式推广。

巨头也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援,补贴大战斗到中盘,滴滴的40台服务器扛不住,腾讯连夜支援滴滴1000台服务器。

这种情况下没有赢家,滴滴、快的以及背后的腾讯、阿里感觉不能继续烧下去了,而且网约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于是双方默契地降低了补贴,并渐渐停止了补贴。

事后滴滴、快的双方共计烧掉24亿人民币,让巨头付出了极大地博弈代价,而用户和司机的收益也是丰厚的,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互联网巨头对决,也实属罕见。

除了网约车之争,巨头的投资大战还蔓延到了文娱、生活服务、共享单车、线下零售等各大领域。

比如,他们在摩拜、ofo之战中不断下注,使其演化成另一场烧钱大战;在O2O零售领域也各有扶持,虽然腾讯称之为“智慧零售”,阿里称之为“新零售”;在“千团大战”中,最初阿里支持美团,腾讯支持大众点评,也杀得相当惨烈。

2014年是阿里、腾讯发展史上最烧钱的一年之一,阿里动用60—70亿美元,投资或收购了36家公司,腾讯动用70—80亿美元,投资或收购了44家公司。

但到了2018年,仅仅用了半年,阿里、腾讯就分别投出了1000亿元和1200亿元人民币。

两家巨头在任何可能竞争的领域都掀起了一阵阵风暴,众多实力强劲的独角兽都被他们纳入麾下。

在去年的《胡润2020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在全球一共586家独角兽公司中,腾讯投出了将近1/10,高达52家;而阿里系 (阿里、蚂蚁、云锋) 投资了44家。

相比之下,谷歌只投资了7家独角兽,而亚马逊只投资了2家,苹果的身影更消失不见,尽管榜单上美国的独角兽公司高达233家,超过中国的227家。

而对于脆弱的创业公司来说,几乎逃不出AT的射程范围,一旦踩到他们的根据地,再怎么努力和创新也不能左右自身命运。

这次只是开始的开始

开头提到的四个法则,能让互联网企业有着超乎寻常的效率,但也有个负面作用,那就是垄断。

当腾讯与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规模越做越大,甚至所掌握的资本能量已能与一座大城市比肩时,曾经令人感动的开放、共享原则也几乎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利益追逐下的“封杀”“杀熟”“烧钱”等。

黄奇帆对此进行了很全面的概括:

一是拼命烧钱扩大规模,打败对手取得垄断。 此举形成的效果在一个领域中几乎是零和效应,没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增值效应。

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设计产品,打擦边球,扩大流量,吸引眼球。

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垄断地位,采取不对等的措施,采集客户、采集老百姓的信息,甚至侵犯隐私。

四是互联网杀熟,杀熟的过程是被杀熟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价格不同。

《失控》的凯文·凯利曾称:

2010年时,奇虎360与腾讯QQ引发了“3Q大战”,腾讯曾以“二选一”要挟,装360就自动卸载QQ,引起了 社会 对腾讯垄断的质疑。

两年后,马化腾与凯文·凯利进行了一场对话,凯文·凯利说出了以上那番话,可能大大宽慰了马化腾。

然而,凯文·凯利说这话时后面还有一句,也是个前提——那就是垄断要有利,给用户带来好处,这样人们才会耐心地等待一个更新、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或 科技 来取代。

然而,真正麻烦的问题是,当巨头掌握了市场的入口,它们可能滥用这种力量,去高筑壁垒、拉帮结派,从而破坏竞争、损害消费者福利,这还能让谁有耐心等着“天降奇才”来将其带走。

而等着巨头自己来改变,更像是让他们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一样毫无可能。

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借助于外部的力量。

这种外力的关键是讲究力道,反垄断反的应该是“二选一”“封杀”等侵害用户利益,搅扰创新的行为,而不是这种结构,因为更集中的市场意味着市场更整合,更有效率,这本身是没问题的。

这次阿里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只是开始的开始,最终还是要回到真正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上来,监管也会成为一种常态,如果还保持封建领主一样的领地意识,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阿里的困局:曾经与腾讯齐名,如今却渐居下风,难以和腾讯对抗

1998年,毕业不久的马化腾,在深圳创建了腾讯。

1999年,辞去英语老师的马云,则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

从此,中国互联网界的两大巨头开始诞生,它们一直相爱相杀着,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多年里,有许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折戟沉沙,辉煌不再,比如曾经与腾讯,阿里同称为“BAT的网络。

但是腾讯与阿里,却一直齐头并进,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界的双子 星座 。

然而,时至今日,阿里似乎也在逐渐步入网络的后尘,在各个方面渐居下风,已经越来越难以和腾讯对抗了。

阿里与腾讯,多年来一直齐头并进,双方虽然有时略有差距,但是却极其微小。 然而时至今日,阿里却渐居下风,越来越难以和腾讯对抗。

阿里的渐居下风,主要体现在 商业市值 , 竞争现状 以及 负面影响 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商业市值方面,阿里已经离腾讯越来越远。

腾讯上市比较早,在2004年的时候,腾讯就已经到香港上市了。

当时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手持腾讯20%的股份,算得上是腾讯的大股东了。

然而后来李泽楷不看好腾讯,卖掉了腾讯的所有股份。 如今的腾讯,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港股之王”,李泽楷早就悔不当初了。

而阿里的上市相比于腾讯,就相对较晚了。

2014年9月19日,创始人马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阿里巴巴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股票代码“BABA”。

同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又在香港上市,其总市值超过4万亿元,登顶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

当年的阿里,其市值力压腾讯,跑在了腾讯的前头,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优势。

然而,2020年12月24日的一则消息,很快就打破了这种局面。

2020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被国家立案调查。

在短时间内,阿里巴巴的股价马上应声暴跌,一天市值就蒸发掉超过4300亿港元。 同一时间,腾讯的股价顺势而起,很快就比阿里巴巴多出4400亿港元。

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在商业市值上和腾讯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 截止2021年3月7日,阿里巴巴的港股市值为4.91万亿港元,腾讯的港股市值则为6.51万亿港元。

腾讯足足比阿里巴巴多出了1.6万亿港元的市值,换算成美元,大概为2061亿左右,相当于两个网络的市值。

阿里与腾讯的市值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是竞争现状,阿里已经深陷腾讯众小弟的包围之中。

阿里和腾讯在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对抗战争,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比如2014年快的与滴滴的打车大战,2016年小黄车与摩拜的单车大战,还有美团与饿了么持续不断的外卖大战等等。

在各个领域的大战中,阿里往往是败多胜少,而腾讯则往往是大胜而归。

由于腾讯的主业是社交和 游戏 ,所以阿里持续想要入侵腾讯的社交和 游戏 腹地。

在社交领域,阿里连续推出了来往,钉钉,支付宝圈子,而且还投资了陌陌和微博。 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对腾讯的社交霸主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在 游戏 领域,阿里2016年的时候正式入局,成立阿里 游戏 ,通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做到了全国第四的位置,可是和腾讯 游戏 还是相距甚远。

因此,阿里对腾讯社交和 游戏 腹地的入侵,一直以来都没有成功。

然而,腾讯对阿里电商腹地的入侵,却可以算得上是颇有成效了。

2014年,腾讯投资电商巨头京东;2015年,腾讯入股团购霸主美团;2016年,腾讯又扶持了电商新秀拼多多。

这三家公司犹如三头恶狼一样,持续不断地围攻阿里的电商主业,将阿里这头猛虎滋扰的不胜其烦。 而阿里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被调查一事,也是因为与这三家公司竞争而导致的。

如今的阿里,已经深陷腾讯的众小弟包围之中;而腾讯却一直安然无恙,阿里对它的进攻,完全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阿里与腾讯,已经难以平起平坐,齐头并进了。

最后是负面影响方面,阿里已经掉入了舆论的漩涡。

先是2020年10月24日的时候,马云在上海外滩演讲言辞激烈,后来被国家媒体点名批评,然后其所主导的蚂蚁金服上市被上证叫停。

后是两个月后,也就是2020年12月24日,一则重磅消息再一次将阿里巴巴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阿里巴巴被国家立案调查。

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已经将马云和阿里巴巴推入了舆论的漩涡,难以自拔。

人们谈到马云和阿里,就是资本家,垄断这些负面词汇,网上对他们的口诛笔伐更是不绝于耳。

许多人对马云和阿里的观感,已经完全从正面变成负面的了。 这对阿里巴巴的影响,可以说是严重而深远的。

反观腾讯,除了其 游戏 产业常年遭人谩骂之外,一直以来都是四平八稳。

不管是腾讯误伤老干妈的神奇操作,还是微信与抖音的多年官司纠葛,这些负面消息,都没有造成腾讯的重大公关灾难,一直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腾讯的公关和法律团队,真的不是一般的强。

一方面是阿里深陷负面影响难以自拔,另一方面是腾讯长期以来四平八稳。 双方此消彼长,阿里已经远远不是腾讯的对手了。

因此,时至今日,阿里在与腾讯的竞争中,已经渐居下风,难以再与腾讯平起平坐,齐头并进。

曾经与腾讯齐头并进的阿里,现在却已经不再是腾讯的对手了,难复当年辉煌。

为何当年笑傲江湖的阿里巴巴,如今却发展乏力,渐居下风了呢?我觉得,这可以从 主业属性 , 投资策略 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说说主业属性,这几乎决定了腾讯和阿里的发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腾讯的主业是社交和 游戏 。那么,这两个主业到底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呢?

腾讯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社交霸主,其qq和微信早已风靡全国。 特别是微信,截止2020年,其月活人数已经达到了12亿。

社交的最大属性和特点,就是它是互联网的流量起点。 人们每天使用完微信后,总要找点事情干,这个时候腾讯就可以引导流量有目的性的流动了。

因此,腾讯依靠社交主业的优势,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流量地主,流量对它来说唾手可得,它需要的是广泛的变现渠道。

而腾讯的另一主业 游戏 ,其最大的属性就是暴利吸金。 腾讯把自家的社交流量引流到 游戏 上,很容易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除了自家的 游戏 产业外,腾讯还将社交流量引流到它所扶持的众小弟身上,加速它们的发展。 比如京东和拼多多,它们在微信上都有着一级入口。

因此,腾讯依靠着流量起点的属性优势,一方面靠自家 游戏 产业赚钱,一方面将流量导入给自己入股的众小弟身上,腾讯也因此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而阿里的主业则是电商,那么电商到底有什么样的属性和特点呢?

阿里是中国的电商之王,其淘宝和天猫成为了中国人最常用的两款网络购物软件。

电商的最大属性和特点,就是它是互联网的流量终点。 互联网企业聚集再多的流量,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变现,而电商则是变现的有力渠道。

因此,阿里缺的不是变现渠道,而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流量。 这也导致了,阿里的各种投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商产业增加足够多的流量。

然而,互联网领域,流量为王。 只要有了流量,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变现渠道。 增加流量和变现渠道相比,显然增加流量更为困难。

所以阿里选择的电商主业,显然比腾讯的社交+ 游戏 主业,路显得更加的难走。 阿里在长时间的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也就很正常了。

其次说说投资策略,腾讯的投资策略比阿里的投资策略更成功。

从腾讯的众多投资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采取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投资策略。

比如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等,腾讯不仅入股这些公司,给它们提供发展资金,而且还将自己的社交流量开放给它们,扶持它们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腾讯从来不干涉这些公司的“内政”,准许它们独立运营,只需要按时分红给它就行了。

你想想,如果有一位大哥,他不仅给钱给人,还不干扰你自己的战略和决策,你会不会非常欢迎它?你的公司会不会发展得更好?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被腾讯投资的公司,大多数发展得都比较好。 像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等,都已经对阿里的电商主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而阿里的投资策略则偏向于强势掌控,大多数情况下,阿里更喜欢全资收购。

许多公司被阿里收购之后,阿里都会换掉原来的创始团队,派来自己的嫡系部队进行管理。 因为这样做,阿里可以更好地掌控公司的战略以及决策,让这些公司为自己的电商主业提供流量。

但是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

其一是被收购的公司,已经完全无法按照创始人的规划来发展,严重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这些公司发展得好不好,其实阿里并不在意,只需要它们给阿里提供源源不断的流量就行了。

其二是阿里这样做,给自己在投资界带来了很不好的观感和名声。 许多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正是因为不想自己的创业心血被阿里毁于一旦,才拒绝被阿里收购或者入股的。

比如美团的王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美团最开始是阿里投资的,后来王兴因为不满阿里的做法,才转投腾讯,成为了阿里的死敌。

如果你是一家要被入股或者收购的公司创始人,相信你也会更加欢迎和青睐腾讯吧。

因此,腾讯和阿里在投资策略上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公司的日后发展。

当然,阿里逐渐落后于腾讯,其原因还有很多,篇幅所限,我在此也不再赘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加以补充。

如今的阿里,已经不复当年辉煌,在与腾讯的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 这是阿里的困局,也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新思考。

可以预料的是,如果阿里无法在后续的发展中积极转型和改变,它就很有可能会与腾讯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也会走上网络的老路,和腾讯严重掉队。

各位朋友,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踊跃评论。

上映第8天 异形夺命舰 沈腾新片9小时票房仅513万 丢了冠
iPhone16系列相机曝光 全系引入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