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亿!万达 向碧桂园付款了!

万达已向碧桂园服务支付31.42亿元的股权转让价款

10月16日,据澎湃新闻从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处获悉,万达已经向碧桂园服务支付31.42亿元的股权转让款。

9月25日,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以31.42亿元的代价出售持有的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万达商管公司”)1.49%的股权。出售事项完成后,碧桂园物业香港将仍持有目标公司约0.31%的股份。

碧桂园服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物业香港于2021年7月15日完成以代价32.30亿元(初始购买价)向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珠海万赢”)购买珠海万达商管公司1.79%的股份。

碧桂园服务提早退出且兑现了收益约定。根据买卖双方系列的协议,万达方应不晚于2024年12月31日,收购碧桂园物业香港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且要实现碧桂园物业香港税后年化内部收益率8%的收益。同时,收购目标公司须获得碧桂园物业香港的同意后方进行。

碧桂园服务要求交易的代价以美元支付。公告显示,自2024年9月27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万达方指定受让方以支付日的中国银行当日外汇挂牌价汇率,按人民币31.42亿元兑换等值美元向碧桂园物业香港以现金支付代价。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平顶山碧桂园和万达哪个好

碧桂园好。 1、位置方面。 平顶山碧桂园小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水库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配套方面。 平顶山碧桂园小区周边学校、医疗、购物等配套设施完善,生活便捷,平顶山碧桂园和万达相比,碧桂园好。

为什么碧桂园能一路高歌猛进?

曾经作为校招生在碧桂园服务了近五年,早已离职,虽然是基层员工,但我想我还是有点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手机码,纯文字,请凑合下。 首先,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战略(高层都务虚,是这个理吗?)。 在其他诸如管理、外因等可控范围内,战略比任何都重要。 碧桂园的战略包含了两点:一是坚持集中精力做地产,乘了国家发展(房地产繁荣)的东风,并且把握住了市场机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了大扩张,站对了风口。 君不见,恒大的多元化都已经失败了,万达的文旅也都是住宅在补贴才能过活,这年头,说到底还是住宅赚钱(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扯远)。 二是项目选址,做一二线城市市郊、三四线城中心的项目,这一点,保证了碧桂园的核心优势得以发挥。 只玩自己擅长,玩得转的,避免了失控风险,让其得以生存壮大。 还有一句,碧桂园的海外布局,契合了一带一路,产能转移的政策,造化弄人啊!短期内碧桂园的战略看不出有什么大的风险。 其次,公司的发展总归离不开管理。 碧桂园的管理说不上好,但也不是行业最差的,并且在持续改进。 分以下几点展开来说:1、率先实行合伙人制度:成就共享、旧项目激励、同心共享,大家有福同享,充分提高了员工(尤其是中高层)的主观能动性。 话说去年行情好,还有溢价奖,各个项目都在保去化的同时尽量提高售价;2、执行力:不敢说执行力多高,但由于中央集权以及内部对老板近似的个人崇拜(广东民企普遍),上层大领导推行的政策,过问的事宜基本都可以执行落地。 很多重要的政策,都由集团总裁亲自督导,当然会最终会由集团十几个中心内由对口的中心牵头推动落地。 当时二小姐管事的时候也亲自推行过某项管理;3、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不断规范,某些细分行业,从无到有,再到完善,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短短三四年年,走了别人一二十年的路,很厉害的(这里面逼死了多少人,心累啊!)。 碧桂园现在已经形成了每年一个主题用以修炼内功,比如成本年、大运营年,轮到的条线基本都会有更突出的地位,同时会有比较大的变革,今年是品质年,轮到要大力提升工程质量,客户关系、物业服务的品质了;最后一个同样很重要的因素:人!1、近年引进了少说有20来位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层,很多人的到来,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就如三斌里面,莫斌就任总裁,建立了三集管控,提升了工程质量;联席总裁朱荣斌,促进了一二线城市事业部的建立,之前不做的一二线城市中心也大力拓展,甚至某些地方能拿地王项目,为去年业绩贡献了不少力量;前CEO吴建斌,带来了大量低息债,内控也推行了三收三支;2、集团各条线高手大牛众多,是他们实际制定了各个专业的管控制度,实质性推进了推行了公司的管理不断优化;3、基层员工玩了命的付出。 外人真的很难体会碧桂园人的辛苦,一周40小时工作时长?大量基层可以轻松翻倍,这里面很多都是你们所唾骂的营销人员,深入街道小巷、高速路口、田间地头,内业人员也是通宵达旦。 离职或多或少都与不正常的加班有关。 多说一句,无加班费,除非法定节假日那几天。 马克思说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发家致富的,诚不欺我。 外人听我们自嘲民工的时候多半不理解,只有自己清楚可能连民工都不如。 一把辛酸泪!4、精准的人员需求:说个最明显的,校招的时候,碧桂园不是招最优秀的人员,而是最适合的,能接受融入公司的。 太优秀了待不住,容易跑,所以学霸们若去小碧面试被out不要觉得奇怪。 当然,近年来的未来领袖计划除外,简直浪费国家辛苦培养的人才。 第一次认真答题,说多了。 我这说了半天都是吹捧的话,可谁让题主问的是成功的原因。 其实,碧桂园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比如08金融危机差点倒闭;比如每年内部都有比对外公布的更高的目标大多没达成;比如每县一个碧桂园口号,比如劳斯莱斯项目;销售业绩遮百丑,光鲜亮丽背后呢?顺道说几点隐患吧:1、杨boss之后企业怎么办?2、孤岛效应;3、官僚主义;4、制度缺陷,中层及基层懒人不少,做得多错的多不如不做(参考华为员工被裁的文章,大企业通病);5、未来领袖;6、海外市场能否赚钱及现金流运转。

碧桂园资产负债率高的原因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政策逐渐回暖,但很多民营房企仍有下蛋的危险。 曾经耀眼的地产明星纷纷陨落,资本市场更是“崩盘模式”的灾难。

恒大、融创、世茂、华夏幸福,民营房企巨头此起彼伏,房企在刺骨的风雨下艰难生存。

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昔日的辉煌已经过去。 回顾中国房地产24年的货币化历程,碧桂园绝对是分不开的。

[实际或虚假负债]

众所周知,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出现问题的房企基本都被堆积如山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负债水平如何决定房企的健康。

但是,中国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都是期房。 按照会计准则,商品在交付前是计入负债一栏的,所以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需要更细致地拆解,这也是为什么要用“三条红线”进行行业监管。

截至2021年,三条红线中,碧桂园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负债率为74%,高于70%的红线;净负债率,碧桂园为45.4%,略低于保利地产;短期负债率2.3倍,足以覆盖短期偿债需求。 一步上线,所以碧桂园还在“黄档”范围内。

四年来,碧桂园的财务结构不断优化。 首席执行官莫斌表示,碧桂园的总债务规模不会增加,他有信心在明年年中之前“从黄档转向绿档”。

“三条红线”代表的是房企的真实负债水平,融资成本反映的是这些资金的成本压力。 去年碧桂园借款成本为5.2%,同比下降36 BP。 虽然和中海、保利、万科比还有一些差距,但在民营房企中也是优秀的。

“降成本就是保利润”,融资成本降低。 对于有息负债超过3000亿元的巨型房企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房地产严厉调控后,优秀房企逐渐展现经营韧性,“剩者为王”的戏码上演。 除了地产央企,近期不断出台政策扶持优秀民营企业。

5月16日,碧桂园、龙湖、美的地产被监管层评选为“示范房企”,可在信用保护工具加持下发行人民币债券。

4天后,碧桂园成功发行5亿元“22必迪01”债券,票面利率4.5%。 这一方面说明了监管层对优秀房企的认可。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融资回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销售端的造血能力。 由于国内绝大部分房屋都是期房,在房屋交付之前,销售金额和预付款(定金)会在后期计入合同负债。 这部分属于房企业绩的“粮仓”,一般在2-3年后转为营收和利润。

因此,“合同负债”不仅应被视为“风险闪光点”,还应被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价值”。

业绩储备方面,2021年碧桂园合同负债高达7092.55亿元,房企中只有万科能与之匹敌,是华润置地的3倍多,招商蛇口的近5倍。

2021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额5580亿元,同比下降2.2%,回款5022亿元,连续6年回款率超过90%。 在百强房企下滑3.5%的背景下,碧桂园保持了一定的抗压能力。

该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房企100强销售额同比减半,仅有碧桂园、万科、保利超过千亿元。 其中,碧桂园1-5月销售2011.9亿元,同比下降43%,仍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整个房地产行业还在寻找底部。在寒冷的天气里

碧桂园在市场上开疆拓土,在广阔的三四线土地上开花结果。 曾几何时,模仿者更是跃跃欲试。 阳光城、索尼??行业中的黑马不断涌现。

经历了黄金期和白银期,在地产的“黑铁时代”,碧桂园能长期遵守金融铁律,是其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相比于深陷债务深渊的房企。

碧桂园13年来净负债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下,这让它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周期性波动,它可以轻松应对行业的低迷。

碧桂园前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向杨国强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净负债率不得高于70%。 在这个更能反映房企健康状况的指标中,碧桂园总能坚守底线,做到屹立不倒。

此外,隐藏在冰山下的“表外负债”将众多大型房企拖入深渊,恒大、HNA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会中,碧桂园表示,2018年以后,公司对所有融资成本都做了非常严格的控制,所有融资都在报纸上披露。 此外,对于商票,将进一步压缩商票余额,力争从100亿向零靠拢。

房产在sturmunddrang已经不现实,碧桂园在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提前布局。 杨国强曾说,“做多了不伟大,做11%才伟大。 ”

无论规模论成败,碧桂园都将在稳、远、深耕的大背景下,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追求项目的“10%成功”。

[多样化的轮子]

郁亮在今年年初指出,房地产行业将进入“黑铁时代”。

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非常疲软。 尽管受到疫情的反复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未来的想象空间并不大。

是多元化房企的共同选择,也是很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进入物业、商业或者跨界至物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碧桂园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建造、智慧餐饮、新零售、现代农业等。 子公司博智林聚焦建筑机器人,今年2月底,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使用,覆盖25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350个项目。 不仅和碧桂园地产业务相互协同,更能为工程建筑赋能,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智慧餐饮赛道,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可以提供从中央厨房到冷链运输到整个店面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并能适应景区、学校、医院等多样化场景。 千玺机器人还是北京冬奥会媒体中心智慧餐厅服务商,服务期间,智慧餐厅成为主媒体中心新晋“网红”,国内外媒体纷纷打卡。

在现代农业领域,碧桂园农业通过无人驾驶、智慧农业和智慧农场布局科技农业,并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的建造者,打造出大型无人化农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今年春耕期间,碧桂园农业大展拳脚。 在佛山三水区南山镇万亩智慧农业园,碧桂园农业一台无人机器一天最多完成800亩作业,比人力提高40倍;再加上1台无人收割机、4台无人机以及十几套复式农机具,春耕进度大幅提升。 碧桂园的“无人化农场”模式正在向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

2018年,碧桂园中期即提出“提质控速”,放缓扩张速度适应市场节奏。 2019年杨国强又将碧桂园重新定位为“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可以看出碧桂园做强主业及多元化发展的决心。

总的来看,相比其他激进多元化的房企,碧桂园多元化投资较为克制,并非盲目跃进而是和地产主业相互协同,且碧桂园财务指标还在持续优化。

在地产政策逐步回暖之际,地产江湖大洗牌后,碧桂园仍旧值得一看。

相关问答:碧桂园负债率多少 2022

碧桂园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8.5%,净负债率为49.7%,现金短债比为2.14倍。【拓展资料】碧桂园集团,即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采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业务包含物业发展、建安、装修、物业管理、物业投资、酒店开发和管理、以及现代农业、机器人;碧桂园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切合不同市场的需求。各类产品包括联体住宅及洋房等住宅区项目以及车位及商铺,同时亦开发及管理若干项目内的酒店,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升值潜力。除此之外,同时经营独立于房地产开发的酒店,2019年全年销售金额7715亿元,居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位。碧桂园于2007年4月2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不但为集团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也迈出了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一步。碧桂园在上市后备受市场认同——于2007年9月1日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标准指数成份股,于2007年9月10日晋身成为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及恒生中国内地流通指数成份股(现为恒生中国内地100)。加入成份股标志着资本市场对碧桂园作为香港股票市场重要部分的肯定,并强化肯定了碧桂园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碧桂园自创立以来,一直受惠于中国日趋兴旺的经济发展,并逐步走出广东省,拓展至全国其他经济高增长地区。截至2015年 12月31日,除广东省外,碧桂园已于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多个策略性挑选地区拥有物业开发项目。自2011年12月,碧桂园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拥有开发项目,策略性的拓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碧桂园于广东省的市场领导地位。而且发展了其他区域的业务,加强了品牌影响力。并充份体现了碧桂园的项目执行能力及开发模式的可复制性。展望未来,碧桂园将围绕地产业务核心,通过金融化手段强化或整合地产产业链上的各项社区相关业务,完善覆盖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充分释放集团内资产价值,继续巩固并加强在行业中的地位。创始人杨国强手书《碧桂园是什么》和《我梦想中的碧桂园》,书中既提出了碧桂园的发展纲领,也展现了碧桂园的企业形象。

相关问答:万达减债2158亿元,负债率降到60%,而其他房企负债率均超过80%,你怎么看?

房地产负债率高,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目前万达之所以把负债率降到60%,因为最近几年万达抛售了大量的资产用于还债,其目的就是为了转型走轻资产发展道路,因为王健林不看好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情况。

房地产一直是一个资金导向型的行业,资金就是房地产的命脉,通过高负债高杠杆一直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技能,所以最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一直处于高负债的状态,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平均负债率大概是在80%左右。

而排名前列的房地产开发商负债更是惊人。

截止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5的开发商有息负债高达亿元。 其中,中国恒大6762亿元,碧桂园2945亿元,万科集团1794亿,融创中国2098亿元,保利地产2251亿元。

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将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

过去几年我国房价迅猛发展,开发商也赚得盆满钵满,也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开发商不断的去加杠杆,不断的去负债。

但目前我国楼市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房价不可能像过去几年那样迅猛发展,甚至部分地区房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在楼市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很多开发商的债务却纷纷到期。

当前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为19.2万亿,规模最大的是房地产开发贷,其次是委托贷款、信托融资、信用债、并购贷、海外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为9.6万亿、2.8万亿、2.4万亿、2.2万亿、0.6万亿和0.3万亿。

这么高的债务是压在房地产开发商头上的一块石头,弄不好就把自己的脚砸到了,未来4年将是房地产负债兑付高峰期。 2018 下半年到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6.1万亿、5.9万亿和3.4万亿,2023年及以后总计仅0.9万亿。

而这几年估计也正好是我国房地产转型以及改革的一个重要时间段,如果按照目前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开发商想像过去那样高负债高杠杆开发,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寻找资金过冬,通过降价促销,尽快回流资金,另外还通过发行高息债券来融资。

比如前段时间,恒大就以13%左右的利率发行了18亿美元的债券,其中许家印自己就认购了10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行业融资很困难。

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开发商都在纷纷寻找转型之路。

万达集团负债率降到60%,转型初见成效

2017年的时候,万达负债超过4000亿一直是个热点新闻,当时王健林被称为中国的负债大王。

而为了降低债务,最近几年万达一直在出售各种资产用来偿债。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近两年万达出售的一系列资产清单:

2017年7月19日,万达与融创、富力上演了一场世纪交易:万达将77家酒店卖给了富力地产,交易价格为199.06亿元,以438.44亿元将13个文旅酒店项目91%股权卖给了融创,合计金额为637.50亿元。

随后万达相继清空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多处海外资产,并将大多数业务移回国内。

比如以约为万欧元出售了马德里竞技俱乐部17%股权;以3.15亿出售澳洲黄金海岸项目及悉尼项目。

今年9月18日,万达集团又出售位于芝加哥的摩天大楼,10月29日,万达又将万达文化管理100%股权出售给融创,融创的代价是支付62.81亿元。

通过这一系列的资产处置,万达集团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回笼了将近2000亿的资金,大大减轻了还债的压力。

王健林和万达的转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首先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王的眼光和魄力,这几年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很多开发商都纷纷在扩大版图,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开发商都是高负债,高杠杆。

但就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这几年,王健林却在谋求转型缩减房地产业务,而且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我们以2017年万达各项业务收入为例:

2017年万达集团收入总共是2273.7亿元,这里面商业地产收入1125.4亿元,文化集团收入637.81亿元,影视集团收入532亿元,金融集团收入321.2亿元,网络科技集团收入58.6亿元,其他业务130.7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跟房地产有关的业务收入只占到万达集团的50%左右,另外的50%是由新业务贡献的,而房地产业务当中,租金又占了一部分,所以目前万达集团非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业务收入大概是64%左右,这个比例要远远高出其他房地产开发商。

所以尽管目前恒大的规模比万达大,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一定比万达好。

现在回过头来看下王健林出售各种资产用于偿还债务,降低企业负债压力,走轻资产道路是一个很明确的选择,至少他看见了未来中国房地产的道路不是很明朗。

第一个赛季! 崔永熙 篮网官方晒出小崔定妆照 8号
湖南的胖东来 能成 步步高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