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伊朗媒体人看到新疆传统乐器 和我们的很像

新华社新疆库车10月16日电 “新疆的手鼓等乐器和我们伊朗的很像,这充分说明新疆在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中国同西亚文明交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今后,‘一带一路’合作会进一步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伊朗迈赫尔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迈赫迪·拉赫马提在中国新疆参观时不无感慨地说。

前来参加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的拉赫马提日前在参观位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的龟兹文化乐器展示中心时,看到展出的新疆手鼓后,兴奋地掏出手机,给大家展示伊朗民众拍着手鼓载歌载舞的视频。他说:“看,这是伊朗的手鼓,样子和这里的手鼓很像。”

加依村是新疆特色民间手工乐器制作传承地,其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制作的手工乐器达十多种,包括弹拨、击打、弦乐等多个乐器种类。

在看到新疆地区流行的都塔尔琴等多种乐器都和伊朗的乐器很相似后,拉赫马提更是情不自禁地“客串”讲解员,给一道参观的媒体同行讲解起乐器的演奏方法。拉赫马提说,文明的交融与共鸣使他很享受这次参观。

古时,驼铃相闻,舟楫相望,沿着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和古波斯文明远行并拥抱。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和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共绘共创文明对话、民心相通的时代画卷。

10月12日至17日,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新疆举行。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家主流媒体、政府部门等机构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500多名代表参会。与会的外国媒体人士深入新疆多地参访,近距离领略“大美新疆”的魅力和风采。(记者:韩冰、徐海静;视频:王玉珏)


请问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现在还流传吗?

现在还流传箜篌: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 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现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 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文献记载: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送给前凉政权的一部伎乐中有这种竖箜篌。 竖箜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以及埃及、希腊等十分流行的一种叫做竖琴的乐器。 现在,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 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 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 在古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理想。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 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 汉代流行这种乐器,在诗词中亦经常用到,如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史记.封禅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诏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候琴瑟自此起。 ”唐代杜佑《通典》载箜篌是“汉武帝使乐人候调所作,以祠太一。 或云候晖所作。 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 ……旧说一依琴制。 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说的就是种属于琴瑟类的卧箜篌,卧箜篌虽然与琴瑟形似,但其长形共鸣体音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相异的主要特异。 辽宁辑安(今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所弹之乐器即是卧箜篌。 卧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丽乐中,以后在我国日渐销迹,至宋代后失传。 但卧箜篌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成为今日的玄琴。 在日本卧箜篌因由当时的百济国(高丽、百济都为朝鲜古称)传入,称为百济琴。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 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 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 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 唐德宗(78O~805)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 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 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20世纪80年代初由沈阳音乐学院张琨设计、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承制了箜篌新品种--雁柱箜篌。 1981~1984年又先后设计并制成可转7个调的雁柱箜篌和全转调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借鉴了竖琴的弦列设计,吸收了韩其华(沈阳乐器厂)的“双排弦压颤”结构原理,共鸣箱为立体式双面琵琶形,采用筝式柱马,琴弦有72根(两弦同音),按C大调音阶排列,音域由A1~a3,达 5个八度,音色明亮、与古筝相似,泛音效果犹如古琴,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琶音、和弦及复调旋律,演奏揉、滑、按、颤音效果更佳,从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响效果与民族风格。 最适于独奏、重奏、为歌舞和其他乐器伴奏或加入民族管弦乐队演奏。 雁柱箜篌是我国民族乐器改革中的成功之作,它标志着我国古代乐器箜篌不但复苏,而且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81~1984年又先后设计并制成可转7个调的雁柱箜篌和全转调雁柱箜篌。 全转调雁柱箜篌是一架大型弹弦乐器,高2米,宽90厘米、重42公斤,双排尼龙琴弦共有88条,音域由bB2~“#C4,达六个八度零两个音,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性能优越,既可演奏古今民族乐曲,又可演奏一切竖琴曲。 由于左右两排弦同度,等于两架竖琴。 弹奏泛音效果尤其显著,它的揉、滑、压、颤等音响,可完美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这是古代箜篌和现代竖琴所无法解决的。 它还可以左右手同时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区弹奏出旋律和伴奏,这也是其它乐器在目前还未能达到的。

乐器唢呐原自以哪个国家的乐器?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 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 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 在他《纪效新书o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 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 今民间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 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 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 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 沁阳一带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 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 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 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 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 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箜篌的类型介绍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 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 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竖箜篌

最早是对胡箜篌的别称。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 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送给前凉政权的一部伎乐中有这种竖箜篌。

竖箜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埃及、希腊等十分流行的一种叫做竖琴的乐器。 如今,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

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 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 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 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 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印度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 唐德宗(780~805)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 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高”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 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卧箜篌

卧箜篌与琴瑟相似,但有品,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 在古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理想。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 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 汉代流行这种乐器,在诗词中亦经常用到,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史记.封禅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诏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候琴瑟自此起。 ”《史记·孝武本纪》:“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唐代杜佑《通典》载箜篌是“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以祠太一。 或云侯晖所作。 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 ……旧说一依琴制。 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说的就是种属于琴瑟类的卧箜篌,卧箜篌虽然与琴瑟形似,但其长形共鸣体音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相异的主要特异。 辽宁辑安(今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所弹之乐器即是卧箜篌。

卧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丽乐中,以后在我国日渐销迹,至宋代后失传。 但卧箜篌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成为今日的玄琴。 在日本卧箜篌因由当时的百济国(高丽、百济都为朝鲜古称)传入,称为百济琴。

小箜篌

小箜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 又称角形箜篌。 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 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 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历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于古代猎弓,具有古代乐弓向古代乐器发展的最初型式。 自东汉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后,曾在历代宫廷中应用,隋唐用于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丽乐和印度乐中。 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器乐演奏家们“竖抱于怀中”、用“双手齐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乐弓的痕迹,只是加粗了向上弯曲的共鸣槽。 不仅拴弦方法简便,琴弦的数目也多为八弦。

双排弦箜篌

双排弦箜篌,是我国新型弹拨弦鸣乐器。 在箜篌流传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沿袭着传入时的结构和外貌,但这种现象,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变了。 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在箜篌领域中首先创制成功双排弦箜篌,不仅使箜篌的结构和演奏技法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使箜篌的外观焕然一新,在音响效果上,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已用于音乐实践中,并首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箜篌。

1958年,沈阳乐器厂民族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开始了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乐器遗产——箜篌的发掘工作。 他先后查阅有关史籍和资料七十余件,收集箜篌图样五十余幅,走访与调研了国家文化保护科技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乐器研究所等三十多个单位和老一辈音乐家、乐器制作家,从而对箜篌的历史状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 因雁柱作导音体而得名。 是我国继双排弦压颤箜篌之后,取得的又一个箜篌研制新成果。 沈阳音乐学院高级实验师、钢琴调律维修专家、民族乐器改革家张琨,与音乐界、乐器界专家合作,采用立体式双面琵琶形共鸣箱和筝式雁柱,借鉴竖琴的形式和弦列设计,吸收韩其华的“双排弦压颤”结构原理,设计并制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乐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世界乐坛。

转调箜篌

转调箜篌,新型弹拨弦鸣乐器。 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

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鉴定并移交教学使用。 在鉴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讲师张爱兰用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乐曲,颇富特色,尤其可以用来演奏复调性音乐作品。

武汉江边惊现20米长木制沉船 初步判定为…… 官方
探索朱子文化时代价值 第三届考亭论坛彰显文化性和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