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伊拉克塞马沃10月15日电 通讯|“托起当地战后教育的希望”——访伊拉克的“中国学校”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回到教室,热闹的天井重归平静,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中国企业承建的示范学校正托起伊拉克战后教育的希望”,走在伊拉克穆萨纳省胡达尔高级中学崭新的校舍内,校长马哈茂德·亚西感慨万分。
这是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拍摄的当地学生。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在伊拉克,连年战乱冲突严重破坏了当地教育体系和教育基础设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伊拉克办事处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伊拉克有近320万学龄儿童失学。
为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伊拉克政府2020年决定在2030年前新建8000所学校,首期招标项目共1000所学校,其中10个省份的679所学校由中国电建集团承建。
这是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拍摄的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胡达尔高级中学新校区占地3500平方米,可容纳约1200名学生。承建方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今年9月正式向伊方交付该项目。
亚西告诉记者,胡达尔高级中学1962年建校,原有校舍年久失修,中企承建的新校区显著改善了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这是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拍摄的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据中国电建伊拉克示范学校(穆萨纳省)项目经理李传松介绍,该公司负责穆萨纳省53所学校的施工建设,目前已实现整体完工,完全交付后可为超过5万名当地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当地民众将这些功能完备、质量优良的新建校舍称为‘中国学校’。”李传松骄傲地说。
刚刚搬进新校舍的15岁少年穆罕默德·贾巴尔欢呼雀跃,和同学们一起围着前来进行维护和回访的中方技术人员鼓掌。“以前的校舍老旧拥挤,伊拉克夏季气温高达50摄氏度,课堂上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如今搬进了新学校,我和同学们从未想过能在如此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会好好学习知识,长大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贾巴尔说。
10月8日,当地学生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内上课。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回访时,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郭雅冬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回想着项目建设期间付出的艰辛,他不禁感慨道:“在伊拉克,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发展的迫切需求,希望通过示范学校项目为改善当地教育事业、促进本土人才培养贡献中国力量。”
10月8日,当地学生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内上课。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伊拉克内阁秘书长哈米德·加齐视察项目现场时曾表示,示范学校项目顺利完工体现了中国企业精湛的施工技艺和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对改善伊拉克战后教学条件意义重大。穆萨纳省教育局副局长萨阿德·贾西姆说:“如阿拉伯格言所云,‘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而今,伊拉克学生搬进‘中国学校’,让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也为伊拉克战后长远发展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10月8日,在伊拉克穆萨纳省一所中企承建示范学校,当地学生与前来回访的中国工程师合影。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
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 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事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
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了进攻。 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 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
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 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 时间就是生命。 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
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 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
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 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 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
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 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
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
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 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 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
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扩展资料:
人物荣誉:
为表彰黄继光视死如归、无畏惧的伟大精神,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与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 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 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
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基座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2018年9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并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一则革命英雄的故事
赞英雄 董存瑞 英雄董存瑞, 战场显威神。 爆破称元帅, 勇气更堪钦。 肉身为支架, 打开胜利门。 隆化埋忠骨, 光彩照后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董存瑞的英名永远不朽。 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新中国不惜献身的精神也成为一代代人民战士的榜样。 生平 ■入伍两年多便立大功3次、小功4 次,荣获过毛泽东勋章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 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 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 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 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隆化战斗打响前,在比武中夺得 “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 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 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 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 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 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背景 ■兵团司令程子华战后视察隆化中 学时,奇怪地发现许多战士在哭泣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 请董存瑞的父亲登上天安门城楼 参加国庆观礼 ■董存瑞的母亲收到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 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 董存瑞是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孩子,从儿童团长、民兵一直成长为主力部队的班长、战斗英雄,所走的正是千千万万农村根据地的革命青年共同的道路,也就是在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下追求解放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 党通过给农民土地,引导他们打倒地主老财,打倒帝国主义,从而唤发起冲天的革命精神。 董存瑞恰恰是其中光辉的代表。 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 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 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集会时,静默3分钟以示悼念。 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 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请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他。 朱德也为其纪念碑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的母亲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 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董存瑞》时,片中的董存瑞高喊出时代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不过,据当时掩护董存瑞炸碉堡并亲眼目睹他最后时刻的郅顺义回忆,不记得他喊过这句话。 据电影《董存瑞》编剧赵寰说:“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处于大反攻阶段,党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了新中国’那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 虽然文艺作品中有加工的成分,但是烈士的确倒在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进攻中,他用自己的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铺平着道路。 故事 ■英雄没有留下遗体,爆炸后的现 场只找到一只鞋,棺材中只好装 入一块写有名字的木牌 突击隆化中学,董存瑞的爆破组共用了100公斤黄色炸药,用麻布和麻绳捆扎成均匀的7包。 董存瑞托举的炸药包所含药量在15公斤左右,威力能将桥形暗堡炸开。 事后,战友们在现场搜寻他的遗体,只确认了一只鞋是他的。 四周一些血肉模糊的零散残骸只能和其他烈士的遗骨一同收殓。 1957年春,整修烈士陵园的时候,县里曾组织人挖开烈士坟,因分辨不清哪块遗骨是董存瑞的,只好请木匠做了一个四尺长的棺材,选了一块楠木,用朱砂写下了“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的木牌,藏于棺内。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长留人间。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场上,涌现出许多董存瑞式的英雄。 如解放锦州时,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10连的战斗组长梁士英,用身体堵住了塞进敌地堡的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锦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锦州西北门命名为“士英门”。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身上,也闪动着当年董存瑞的影子。 ■他是个性很强的人,因批评连队 干部“吃了猪心,失了人心”,险些 入不了党 据战友们讲,董存瑞是个性很强的人。 他乐观开朗,爱说爱唱,打仗勇敢机灵,勇于承担责任,是个不可多得的战斗骨干。 同时,他也爱向领导提意见,为此还一度差点影响了入党。 有一次,连里改善伙食,炊事班杀了一头猪,用猪心另炒了个菜,给连部送去。 恰巧董存瑞看到此事,马上觉得干部搞特殊化不应该,便在民主会上尖刻地批评连队干部是“吃了猪心,失了人心”。 支部大会讨论他入党的时候,有人就说他对领导不尊重,缺乏阶级感情。 连长却十分嘉许他的耿直,做了自我批评:“过去条件艰苦,干部还能与战士同甘共苦;现在形势好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 战士们能吃苦,我们干部为什么就吃不得苦呢!”连长说了这番话后,党支部终于同意吸收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急求2012暑假生活指导。看清楚,是2012年的。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封面有个女孩坐在草地上旁边还有个鸟。
p14 7(1)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2)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1)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2)雨后春笋 风雨飘摇 风雨同舟(3)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4)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P15 (二)瀑布此诗中瀑布形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 (三)《天净沙 江上》是一首写景之作。 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 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天净沙 秋思》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四)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p16二(1)有群雓周围鸣。 忽晨风过吾等上,吾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 已而有乌来,与子同啄。 吾视之,兄弟也。 与之上下,甚驯。 乌忽衔吾子飞去。 吾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首先是一个概念的偷换另外就是提出一个两难的问题楚王不杀侍卫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楚王通过侍卫的一番话认识到不死之药不能保不死,人会有很多方式失去生命。 不该杀则基本把侍卫定义为一个忠臣,直言进谏之类博取支持。 p18(一).在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 答案: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 1.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分) 答案示例:“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 ”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轻快的音乐雨”,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概括写出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 (2分) 答案: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3.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的“梦境”?(2分) 答案:这是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4.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答案: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 p37雪碧:Obey your thirst百事可乐:THE choise of a new generation雀巢冰淇淋:TAKE time to indge耐克运动鞋:JUST to do其他英语广告词:雀巢咖啡:THE taste is great百事流行鞋:ASK for moreC:勿折花木:DONt harm the flowers来宾登记:VISITORS please reaister请勿践踏草坪:DONt trample on the lawn请随手关门: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勿乱扔废弃物:NO littering p55 遣唐使 遣隋使 鉴真东渡 从清末说起,鸦片战争时期日本吸取中国经验,在国内开始改革,一些人提出了脱亚入欧的主张,对于中国的态度从一直以来的重视学习逐渐变化。 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根本上变化了,开始用支那称呼中国,蔑视态度强烈。 开始对朝鲜半岛和台湾进行军事行动。 之后是与西方其他列强一样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与俄国争夺东北以及蒙古地区,集中表现在铁路的修筑权上。 当矛盾激化时,在中国领土上日本与俄国展开日俄战争,某种程度上说日本获胜,在双方的条约签订上占了较大的便宜,获得了在中国的一系列权利。 之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国,原属德国的势力范围转给日本,中国代表在对方压力之下拒绝签订条约。 之后是日本与袁世凯、段祺瑞等政府的交涉,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二十一条的签订了,袁除了第五条其余接受,而段是全盘接受。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其高层基本上都是日本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溥仪访日,与日建议姻亲关系等等。 1937,全面侵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的组成部分。 战后,40年代中期中国原本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等被撤销,其开设的一些工厂利权等收回国民政府手中。 50年代两极化世界,中日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日本成为美苏之间争夺的前哨阵地之一。 70年代中日建交,到现在整体缓和,存在诸多问题。 现在则是经济合作为主。 p59 大国力量的变化.中国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力提升,英国国力下降,而且马岛海战后它需要调整海外殖民地政策.还有清政府曾与英国签约租新界99年,1997年到期,历史机遇摆在面前.不能忽略的还有邓小平,他的外交才能与维护主权的信念,一国两制策略推动了香港问题解决 1.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2.港澳人民渴望回归祖国3.共产党的正确领导4.国际舆论的支持 p63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标志着:1、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3、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6、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9、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p64问题:1.吐鲁番盆地哪些地方适宜修建坎儿井?2.为什么要在吐鲁番盆地修建坎儿井?3.去西藏旅行应携带哪些物品?4.下面是同学们在西藏高原旅游中的描述,你觉得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1)列车经过格尔木后,旅客们开始人工补充氧气。 (2)透过车窗,成群迁徒的藏羚羊、牦牛和遍地的油菜花,令人心旷神怡。 (3)列车抵达唐古拉山口,纷纷扬扬的飞雪跃入我们的眼帘。 (4)在西藏牧区,热情好客的藏族小朋友给我们披上了洁白的哈达。 5.你了解哪些西藏的独特民族风俗? 最佳答案:一、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达1200多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 二、吐鲁番为中国陆地最低点,四面环山,终年气温高,修建坎儿井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与当地的环境气候相符合,很适合当地的农业人民生活所需。 三、所需物品: 1、太阳镜 2、太阳帽 3、防晒霜 4、雨衣 5、防寒衣物(羽绒服、毛衣、毛裤、手套……) 6、换洗衣物(内衣、袜子、外套……) 7、手电筒或头灯 8、瑞士军刀 9、打火机或防水火柴10、蜡烛 11、相机、镜头 12、唇膏 (必须带,如果你上过高原你就知道不带这个的后果) 13、腰包 (一定要带,很方便) 14、手表 15、现金、信用卡,信用卡在很多地方不能刷卡(西藏只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绿卡) 16、身份证 17、笔记本 (写日记用) 18、笔 (写日记用) 19、通讯簿 (或记在手机中,有些电话是很管用的。 万一。 。 。 ) 20、指南针21、书(路上解烦用) 22、铝饭盒 .可以盛物、吃饭、做炊具……] 23、水壶 24、高能食物(巧克力、牛肉干、压缩饼干、红牛饮料)25、尼龙绳10米.晾衣、捆绑……用途多多] 26、哨子27、备用眼镜 .如果你戴眼镜] 28、随身听.最好能录音,可以口述日记、记录下美妙的声音] 29、地图.西藏自治区地图册最佳] 30、洗漱用品 .不用多说了吧] 31、手机 32、备用电池 .尽量携带统一电池型号的用电器] 33、.盘或存贮硬盘 34、口香糖 .没有条件刷牙时可就派上用场了,不过一定要注意环保啊] 35、湿纸巾 .软包装的比较好,随着纸巾的减少占用体积也减少] 36、大小可封口的塑料袋若干 .某些物品的防潮防尘用,也可用普通塑料袋.橡皮筋代替] 37、护照袋 .随身(贴身)携带证件细软等重要物品] 38、小锁头 .防君子不防小人] 39、小背包 .你不想闲逛时也背一个大包吧] 40、汤匙、筷子 .什么,你习惯于吃手抓饭?那就算了] 41、卫生纸 .不只是方便时有用] 42、拖鞋 .洗澡、涉水,凉鞋更好] 43、睡袋 不管你是否打算去露营都要带上、可取暖用。 44、扑克牌 .便携的娱乐工具] 45、望远镜 .有用,但携带不方便] 46、药品 .详见下面] 47、能够装得下这些物品的大包 备进藏药品: 1. 抗感冒退热类: VC银翘、百服宁,速效伤风胶囊等; 2. 抗高原反应: 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诺迪胶囊,主要成份是红景天25元一盒(20粒),口服一次1-2粒,一日三次,不错,在此推荐。 安茶碱.安定的效果非常显着. (进藏前三天前服用为佳) 3. 抗菌类: 先锋、土霉素;扑尔敏,心得安,施尔康。 4. 头痛药:着重推介必理通,高原反应头痛欲裂时,这东西非常有用! 5 创可贴 6. 沙布包扎伤口所需 7. 云南白药(止血用) 8. 防止拉肚子,消炎的药 介绍一种有效的预防高原反应的方法:上车前将一粒阿斯匹林同一粒乘晕宁同服,效果及佳。 另外,如果患感冒,千万不要马上进藏,一定要等身体痊愈后再出发。 提前两个月加强室外活动,体育锻炼大有好处。 或者用粉状葡萄糖一路泡水喝,可防高反。 四1、不对,应该是“是列车开始给车厢送氧气了”。 2、藏羚羊的迁徙以及油菜花的生长都是有很强的季节性,况且藏羚羊不可能天天都在铁路旁边悠闲。 如果是夏季,油菜花倒是处处可见。 3、唐古拉山上并非每天都是下雪的。 4、藏族确实热情好客,但并不可能对所有外来游客敬献哈达,除非你身份特殊。 五、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 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 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 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 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 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 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 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 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 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 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 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 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其他答案1:1.盆地边缘和绿洲2.缺水3.防晒霜,保暖衣 p67 D1晚乘车赴蓬莱。 D2早抵蓬莱,游蓬莱阁,蓬莱水城,宿蓬莱。 D3早赴威海,游刘公岛,甲午海战博物馆,韩国服饰城,宿威海。 D4早赴青岛,游青岛市内,栈桥,八大关景区,五四广场,东海路雕塑一条街,乘船海上观光,海滨浴场,宿青岛。 D5崂山风景区、龙潭瀑、八水河、太清宫,下午返 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