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守正创新(人民观点)——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③)
坚持守正创新,既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生机勃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今年暑期,航空市场上,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航班受到旅客的追捧。目前,C919已累计获得全球订单1000余架。
打造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政府部门有效引导、组织统筹,全国20多个省份、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约30万人协同作战,大飞机研制带动我国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的集群式突破。
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大飞机梦”的历史性突破,凸显了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改革红利,也让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一个道理:“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对于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同时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既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生机勃勃。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增加“继续”二字,蕴含着实践的接续、时代的新景。《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体现出鲜明特点,是坚持守正创新谋划和推进改革的生动体现。新征程上,要写好“实践续篇”“时代新篇”,就要砥砺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提振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落实。
守正,就是要守住方向、守住原则、守住立场、守住根脉。新时代以来,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1万亿元,规模实力明显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才能将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就是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立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大胆闯、大胆试,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开事业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快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面向未来,坚持好、运用好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必能让“中国之制”的优越性不断凸显、“中国之治”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3日05版)
如何理解六个必须坚持
六个必须坚持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1.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一种价值观和原则,它强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应该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福祉,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并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需求。
2.自信自立
自信自立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原则。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主动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3.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关键。 我们应该坚守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同时也要积极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守正创新要求我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同时勇于探索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4.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问题导向要求我们以实际行动和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5.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指我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事物。 我们要认识到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发展的综合性。 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具备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推动发展。
6.胸怀天下
胸怀天下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我们要超越个人利益和狭隘的观念,关注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胸怀天下要求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为构建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个必须坚持的实践要求
六个必须坚持的实践要求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转化为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深刻认知,实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确证、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把握。
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把握历史主动。 自信自立不是夜郎自大、主观臆想,而是从大历史走来的坚毅与从容,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实践基础、文化根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主动。
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化为中国实践叙事。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两者辩证统一,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蕴含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
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变世界”的理想抱负转化为美好生活实践。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普遍联系”转化为生动辩证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观念已经成为我们党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把人民情怀转化为立己达人的精神境界。 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人类作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凸显兼顾“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的思想精髓。
“六个必须坚持”的意义:
“六个必须坚持”的意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新的飞跃来看,“六个必须坚持”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持续地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成为两次新的飞跃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思想智慧和理论精髓。
坚持好运用好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什么坚持守正创
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1.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2.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3.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4.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 5.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6.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