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结束,不少人在回家的路上乘车或坐飞机时,总感觉路途格外漫长。
你在狭小的座位中艰难地扭动身体,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只觉得腰酸背痛,连刷手机都头晕脑胀,提不起精神,旅游的快乐心情也渐渐变得低落。
为什么旅游一趟,最累的反而是没怎么动弹的往返路上?
坐车坐飞机,这些繁琐的旅途转运,的确会带来生理上的疲惫。不用说平日里扎根工位的打工人,即便是身体强健的运动员,在短途出行后,也会明显感到路途上的疲劳,更可能遭受头痛的折磨、经历方向感的混乱[1]。
旅行往返途中,即便是窗外的美景也无法缓解人们感受到的身心疲惫 / Pixabay
论起旅途的糟心事,交通工具的振动感要第一个背锅。
当飞机起落,或是车辆在不平坦的路面颠簸前行、在十字路口转弯摇晃时,它们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可以通过腿部和臀部传递到全身[2]。你能够在行驶过程中维持较为自然的坐姿,全靠神经调动肌肉应对车辆的微小运动,对施加到肌肉或肌腱的振动进行反射性收缩,努力地把自己留在座位上[3]。
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还发现,在垂直方向的振动中,腰部和胸部的运动甚至超过了座椅的运动幅度[4]。随着车辆的左右摇摆、上下跳跃,运动的不仅是肌肉,你的脊柱也以相同频率发生着活动,这时候又需要更多的肌肉活动来稳定脊柱[4]。
在肌肉辛勤工作的同时,大脑的负荷也在增加,正在马不停蹄地忙着处理各种外界信息,和身体打好配合[5]。因此,尽管看上去只是岁月静好地坐着,但你的全身上下都没有空闲,而在默默为你负重前行。
车辆在经过减速带时发生颠簸,产生的机械振动带来肌肉的运动 / 图虫创意
旅游路上,除了体倦肢乏、浑身难受,你或许也会哈欠连天,不知不觉间已经打起了瞌睡。
实验发现,仅仅20分钟的振动就会导致困倦感显著上升、运动警觉性显著下降,并且随着时间持续,在1小时后达到顶峰[6][7]。你的困乏还可能和振动频率有关,以汽车旅行为例,车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为1-2赫兹,而低频振动、尤其是低于2赫兹的振动,恰是嗜睡的强烈诱因[8][9]。封闭的车厢、方寸的座位,就像不那么舒适的摇篮一样催眠。
肌肉酸痛、大脑过载,生理上的劳累难免让人疲乏犯困,加上车辆恰好的振动频率,看来旅途中昏昏欲睡,实在不能全怪前一天没睡好。
乘车过程中感受到的振动,不仅滋生困意,还会带来呼吸加速、体温升高等生理变化,对视觉反应能力和心理表现产生负面影响[10][5]。在伊朗德黑兰的一项实验中,大学生志愿者在经历了3-7赫兹的垂直方向振动后,视觉反应测试的回答正确率就显著下降[5]。
乘车时靠着车窗犯困,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车身的振动频率,更昏昏欲睡 / 图虫创意
除了车辆的起伏晃动,你还要忍受在逼仄的空间中僵硬久坐,两者都会导致人体血压升高[10][11]。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腿部肌肉活动相比站立时较少,座位还会压迫臀部和大腿区域的静脉,阻碍腿部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可能造成腿部肿胀[12]。
相比于地面交通,乘坐飞机旅行只会更加令人疲惫。首先,你面临着脱水的风险:客舱内的相对湿度往往较低,对你的身体并不友好,它会带来皮肤表面和呼吸道水分的流失,让你比身处地面时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13]。
再加上高海拔这个影响因素,身体更加不适应航空旅行。对运动员和随行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飞行3小时后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就会明显下降,平均看来低于正常数值[14][15]。缺氧进而限制了氧气被人体呼吸运输到肌肉线粒体的过程,降低肌肉和大脑的代谢率,加剧旅途的疲惫感[16]。
乘坐飞机旅行需要面对脱水、缺氧等可能的不适反应 / Pixabay
的确,舟车劳顿,坐飞机也不轻松,这些交通方式不但累身,而且累心。
车厢外,如果遇上单调重复的风景,缺乏视觉刺激,会产生无聊、倦怠的心理反应[17];车厢内,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陌生局促的环境给安全完成旅行带来一定压力,人们需要保持警觉,不能像在家闲坐那样自然放松。
长途旅行更需要做好心理建设,因为旅行时间越长,越可能激发出压力等负面情绪[18]。你只能忍不住地抱怨,这趟旅程怎么还没结束啊!
身心的双重折磨相互叠加,难怪坐着不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了。
路途终于抵达终点,你抖抖发麻的双脚,从座位中摇摇晃晃地站起,只能期盼着前往神往已久的目的地或者回到舒适的家中,能弥补一下这一路的身心俱疲。
参考文献
[1] McGuckin, T. A., Sinclair, W. H., Sealey, R. M., & Bowman, P. (2014). The effects of air travel on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elite Australian rugby league players.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14, S116-S122.
[2] Zarei, S., Dehghan, S. F., Vaziri, M. H., Gilani, M. A. S., & Ardakani, S. K. (2022). Assessment of semen quality of taxi drivers exposed to whole body vibration.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17(1), 16.
[3] Mester, J., Spitzenfeil, P., Schwarzer, J., & Seifriz, F. (1999). Biological reaction to vibration-implications for sport.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3), 211-226.
[4] Baig, H. A., Dorman, D. B., Bulka, B. A., Shivers, B. L., Chancey, V. C., & Winkelstein, B. A. (2014).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requency and muscle responses of the lumbar and thoracic spines of seated volunteers during sinusoidal whole body vibration.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136(10), 101002.
[5] Jazani, R. K., Saremi, M., Kavousi, A., Monazam, M. R., & Abedi, M. (2012). The effect of whole-body vibration on vehicle driver’s reaction time and 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workload.Annals of Military and Health Sciences Research,10(4).
[6] Azizan, A.,Fard, M., Azari, M. F., Benediktsdottir, B., Arnardottir, E. S., Jazar, R., & Maeda, S. (2016).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on seated human drowsiness.Industrial health,54(4), 296-307.
[7] Zhang, N., Fard, M., Bhuiyan, M. H. U., Verhagen, D., Azari, M. F., & Robinson, S. R. (2018).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vibrat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drowsiness.Ergonomics,61(9), 1259–1272.
[8] 张建莉, 陈榕峰, 姚岢. 公路路面不平整度对汽车振动的影响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19, 36(11): 129-133.
[9] Kimura, H., Endo, M., Koseki, M., & Inou, N. (2010). Sleep-inducing factors in mechanical environments.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5(2), 275-286.
[10] Fliegel, V., Martonka, R., & Petřík, J. (2010). 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n humans.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12(3).
[11] Paterson, C.,Fryer, S., Stone, K., Zieff, G., Turner, L., & Stoner, L. (2022). The effects of acute exposure to prolonged sitting, with and without interruption, on peripheral blood pressure amo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ports Medicine, 1-15.
[12] Seo, A., Kakehashi, M., Tsuru, S., & Yoshinaga, F. (1996). Leg swelling during continuous standing and sitting work without restricting leg movemen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38(4), 186-189.
[13] Zubac, D., Buoite Stella, A., & Morrison, S. A. (2020). Up in the air: Evidence of dehydration risk and long-haul flight on athletic performance.Nutrients,12(9), 2574.
[14] Leatherwood, W. E., & Dragoo, J. L. (2013). Effect of airline travel on performa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7(9), 561-567.
[15] Kobayashi, M.,Fukuda, S., Takano, K. I., Kamizono, J., & Ichikawa, K. (2018). Can a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of 95% to 96% help predict further vital sign destabiliza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Medicine,97(25), e11135.
[16] Calbet, J. A., & Lundby, C. (2009). Air to muscle O2 delivery during exercise at altitude.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10(2), 123-134.
[17] Thiffault, P., & Bergeron, J. (2003). Monotony of road environment and driver fatigue: a simulator study.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35(3), 381-391.
[18] Morris, E. A., & Guerra, E. (2015). Are we there yet? Trip duration and mood during trave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33, 38-47.
为什么旅行路上坐火车或者飞机时明明身子没有动,但是特别累呢?
我们坐车时,因为车在保持匀速态,所以我们相对于车保持平衡,但我们的重心一直在变。 而让我们身体保持平衡的是我们的前庭器官,所以在坐车过程中,前庭一直在工作,对我们的重心进行微调,也就是脑部一直在工作,所以,长时间坐车后人会很累。 空气不流通我们都知道无论乘坐火车、长途汽车,或是飞机,都属于封闭的,而且空气不是很好,尤其是长途汽车和火车。 若我们长期处在空气不太流通的环境里,如车内有人抽烟、车内本身味道,易造成大脑缺氧,加之我们乘车时因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无法通过活动身体来让大脑脑休息,所以会疲劳。 而飞机上虽然没人抽烟,但有不少人脱鞋,空气也不太好,且普通舱位的位置狭小,身体就不能达到舒适的程度。 长期不运动我们坐长途汽车时,身体一直保持一个姿势,那么,我们的脊柱也是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脊柱的小关节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使脊柱两侧的软组织过于紧张,导致分泌乳酸,使得软组织紧张,最后血液不循环,乳酸无法代谢,只能在积聚肌肉中,所以坐完长途车全身酸痛。 这和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玩手机、看电视是一个道理的。
为何中国人旅游总是很累,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为什么中国人旅游总是很累?原因不外乎这3点,最后一点很现实!
如今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不想总是把自己闷在家里,要是工作和生活都能协调好,手上刚好又攒了点闲钱的话,都会给自己制订一个比较合适的旅游计划,有时候“去哪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在业余时间给自己的身心好好地放一个假,让自己能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可是很多人都反映,有时候一趟旅游下来,不仅仅没有给自己放松,反而更累了,回到家之后啥都不想做,只想往床上一躺呼呼大睡。为什么中国人的旅游总是会让自己感觉到累,而国外游客们旅游的时候看上去总是精力充沛呢?其实原因不外乎以下3点,尤其是最后一点,很现实!
一、旅游方式没选对
其实这里所说的旅游方式不是说你选的是组团还是自驾游,而是说在旅游过程中的节奏有些许偏差。 有时候自己的计划比较多,时间比较赶,就会导致一个地方还没有好好看够、玩够,就要奔赴下一个景点,如果是组团,你基本上要按照团的安排来,这样肯定很累,如果是自驾游全靠自己安排,又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计划不周全,要么就是去了很多不必去的次要景点,要么就是时间全花在路上,这样当然让人身累心更累。 所以建议大家在出游前不要一味追寻“说走就走”,周详的计划能帮你在旅途中节省很多时间,最好是制订多套方案,这样也有前后进退的更多空间。
二、口袋里的经费有限
说实话,虽说我们出游总是会提前准备好一笔钱,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全豁出去的决心和资本,中国人都是会精打细算的,不可能因为一趟出游就让自己之后吃饭成问题,旅游只是消遣,还是要有度。 正是因为有“度”的限制,让我们在出行方式、居住环境,甚至是饮食方面的选择上都有所克制,“能省则省”貌似是多数人的原则,而很多优惠价格的交通、旅店等也都会打乱你的行程,有些朋友会优先考虑钱的支出问题,把舒适度作为次要考虑的内容,这当然会要更累一些。 不过,只要选择了适合且符合意愿的行程,哪怕辛苦一点,也会很开心吧?
三、时间真的很赶
时间这一方面是真的很现实,在中国,很少有人会抛开所有,无顾虑地去游山玩水,毕竟假期只有这么长,大家只是趁着放假的时间让自己活动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心情,等玩好了还是要回归到日常之中,该上班就上班,该带孩子就带孩子,我们是有顾虑的,哪怕身在旅途的路上,心里也牵挂着事业,牵挂着家人,牵挂着自己在乎的人和事,很难说会撒开了玩。 也正是因为我们有所顾忌,有所限制,才不会玩得那么轻松。 短短黄金小长假一晃就过了,好像都还没过足瘾就要继续忙活了,说实在的,其实就是那根弦难以完全松懈,这也是我们国人责任心所在吧。
旅行是为了放松身心,中国游客出门旅游一趟却说比上班还要累,这是为什么?
旅游是许多人都会在闲暇的时候选择了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通过旅游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也能够欣赏到各个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以及优美风景。 但是对于许多中国游客而言,其实外出旅游一次,甚至有可能比平时上班还要累。
首先是到了节假日的时候都会出现拥堵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所以在旅游的时候总会选择一些网红景点,而这些景点每逢节假日就会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 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许多的人头。
到了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堵车的现象,这样在路上其实就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而且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排队,因此真正游玩的时间并没有太多。 在真正进入了景区的时候,面对众多的游客,在走路的时候也是摩肩接踵。
其次就是对于行程的安排过于紧凑,为了想把每一个旅游景点都去到,所以将去每一个景点的时间都缩短。 这样的确能过去工作的地方,但是去没个地方的时候都相当于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 并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去欣赏风景,反而像是完成任务一般。
最后一点就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有喜欢拍照,或者说是录视频。 而这个过程当中也并没有静下心来的去欣赏风景,更多的是为了发朋友圈。 所以许多人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旅游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