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从11月19日起连续六天,原版伦敦西区音乐剧《猫》作为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音乐剧·幕启新声”板块的又一重磅剧目,在北京艺术中心连演8场。
音乐剧《猫》谢幕照。摄影:张斯伟
对于许多音乐剧迷而言,《猫》可谓心中的永恒经典。1981年自伦敦西区首演至今仍火遍全球。此次原版伦敦西区音乐剧《猫》,让观众在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现中领略了该剧的不朽魅力。唱跳俱佳的演员们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每只猫的独特个性与内心情感。勇敢的英雄猫、骄傲的铁路猫、机敏的小偷猫、帅气的魔术猫、叛逆的摇滚猫等,更是现场“圈粉”。一曲经典的《回忆》,在魅力猫深情的歌声里依然感人至深。热情的踢踏舞、优雅的芭蕾舞、动感的爵士舞,演员们超高的舞技也是精彩绝伦。
令人惊叹的舞台构造出猫族的“游乐场”。超大型的废品桶、废弃汽车、巨型轮胎,还有牙膏管、可乐罐,舞台上的千件道具,全部按猫的视角等比放大,还原出了猫眼中的世界。全套250多套的华美服装,全部手工打造的30多顶精美的“猫”发,效果逼真。已经在自媒体上刷屏的“猫咪”互动同样出现在北京艺术中心。中场时刻,“猫咪”们出没在观众席,现场变成大型“吸猫”现场,让观众惊喜不已,沉浸体验感十足。
中场休息时间,演员与观众互动。摄影:张斯伟
音乐剧《猫》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杰作,改编自英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的童话诗集《怪猫故事集》。虽然没有复杂的情节,却以“杰里科猫族”的午夜狂欢,构建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大千世界,表达着爱与宽容的主题。这部音乐剧历史上的巅峰之作,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数次创下破纪录票房,并凭借其独特的剧情、丰富的音乐与舞蹈,以及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一举拿下7项托尼奖。
吴龙珍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猫创作及演出
1981年5月11日,音乐剧《猫》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次登台,由柯迈隆·麦金塔和安德鲁·洛伊·韦伯的真正好戏剧公司担任舞台制作。 崔佛·农恩担纲导演,吉利安·林担任副导演和编舞,约翰·奈普尔负责舞台设计,大卫·赫希负责灯光设计。 1982年10月7日,该剧在纽约百老汇的冬园花园剧院公映,最终在1997年6月19日以6138场的演出纪录,成为百老汇史上最长演的音乐剧,直至2006年被《歌剧魅影》打破。 《猫》在百老汇总计演出7,485场,伦敦则演出了8,949场。 1998年,官方推出了《猫》的音乐剧DVD版本,演员阵容包括Frank Thompson、Jason Gardiner等多位知名演员。
《猫》在欧洲的演出同样引人注目,1983年11月,奥地利维也纳河畔剧院以德语首演,随后在维也纳进行了两次公演,东德和苏联的巡回演出也大获成功。 1986年4月,德国汉堡市轻歌剧院开启了该剧的德国公演,持续时间长达15年,吸引了620万人次。 汉堡版的《猫》角色名字有所调整,如Jemima被改为Sillabub等。
日本版的《猫》在1983年11月11日首演,随后在日本各地长期演出,其中1995年在东京品川的演出长达两年。 2004年,该剧在日本的21周年纪念日上再次上演。 中国版《猫》中文版由亚洲联创与韦伯公司合作,严格把控每一个制作细节,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导演兼舞蹈总监乔安对《猫》有深厚的感情,将亲自执导中文版,使其在精神气韵和外形上接近原版。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猫》中文版在北京世纪剧场演出,本土化方面融入了北京特色,如翻译中的流行语和方言,以及富有北京特色的道具,如糖葫芦和鸟笼。 这一版本将《猫》的传奇魅力带到了中国,延续了其在中国的影响力。
扩展资料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现在,猫成为了全世界家庭中极为广泛的宠物。 猫头圆、颜面部短。 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 趾行性。 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大多能攀缘上树。 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捕鼠时不会惊跑鼠,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防止爪被磨钝。
猫—音乐剧的《猫》的简介
《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每周8场,星期一休息,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 《猫》在美国演出时间相加总长为16年零2个月,仅这一出戏在全球演出的总收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到2000年6月该剧正式宣布停演时,已在全球演出了6000多场。 该剧创作精良,表演水平精湛,36位出场演员各有各的绝活,片中的老猫格里泽贝拉由大家熟悉的依莲娜·佩吉扮(伊莲·佩姬)演,她被一些媒体称为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 音乐剧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表演艺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风格炯异的作品。 《猫》属于更靠近歌舞类的音乐剧。 由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改编谱曲。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 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猫格里泽贝拉以一曲《Memory》(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 《猫》中的角色:“领袖猫”。 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 “迷人猫”,剧中成熟女性的代表,全剧舞会高潮时她是领舞者,在青蓝色调的光线下,惟有她的红色皮毛洋溢着温暖;“过气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 一曲《Memory》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 还有“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 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 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 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 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 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和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 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首乐曲组成。 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 当初,在《猫》首演前夕,导演对整部剧的音乐仍感到不甚满意,认为还缺乏情感高潮,缺少一个核心唱段。 当晚,韦伯回家苦思了一夜,终于写出了这首此后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歌曲之一的《回忆》。 第二天一早导演回忆说,他(指韦伯)说:“看看这个怎么样?”当时,我们正在排演室开会,就在那儿将乐曲演奏了一遍。 然后,我对大家说:“记住这个日子,这个时刻,因为你们刚刚听到了一首绝妙非凡的歌曲。 ”更与众不同的是,当时这首歌还只有旋律,没有歌词。 离公演只剩最后几天了,导演来到他乡下的房子里,自己动手写出了歌词:“夜深了街上弥漫着寂静,月儿寻找着梦境,留下孤独背影……回忆,始终伴随月光,只有梦中昔日的美景,仍旧光彩照人。 眼看东方微明,我要迎接旭日东升,开始崭新的生活,决不屈从命运。 ”(薛范译)从此《Memory》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经典歌曲,并被前后录制了600余次并多次获奖。 《猫》的舞台也极精彩。 它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 观众可以从自己坐的座位角度看到一个废品场,上面堆放着1500多个牙膏皮、碎碟子、坏信用卡、可乐罐、废弃的汽车等等各式废品,全部都按照猫眼中的尺寸放大。 台上还有一座重达5吨的天桥,供猫儿上下戏耍,演出时桥下有三个工作人员躲在里面控制烟雾、灯光、变出“魔术猫”。 《猫》的服装全按各个猫儿的形象特征来设计,共有250多套,上面逼真地绘出了不同年龄、性别的猫的肤色和皮毛花纹,每个演员都被画成了一个与其身份相符的猫脸,再配上30多个不同色泽和质感的假发,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
求音乐剧猫的赏析
《猫》是音乐剧史上最成功的作品。 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每周8场,星期一休息,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 音乐剧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表演艺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风格炯异的作品。 《猫》属于更靠近歌舞类的音乐剧。 由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伟铂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 S 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改编谱曲。 《猫》的故事: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着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 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猫格里泽倍拉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 《猫》的歌词由特拉维·拿恩(Trevor Nunn)改编。 它的故事来自T·S·艾略特(T.S. Eliot)在1939年出版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Old Pusso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这一部诗集,事实上是艾略特写给他的教子的。 大部份的歌词是从诗集里原封不动拿出来的。 只不过,因为要和谱出的曲子相和,拿恩在诗词上作了微小的改动,比如杰里科之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里就多了八行歌词的重复。 此外,楔子、The Marching Song of the Pollicle Dogs和 Grizabella 的故事,是从艾略特未出版的故事里找到的。 而最有名的一首《记忆》(Memory),是拿恩根据艾略特的另一首《风夜狂想曲》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改编的。 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首乐曲组成。 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 《猫》的诞生:《猫》的剧本取材于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斯.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的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这首诗作是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所以诗句比他的其他诗作都要简单易懂得多。 诗作完成于1939年10月,而音乐剧《猫》的创作却开始于1977年,两者相差了38年。 著名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于1977年开始着手为《擅长打扮的老猫经》编配音乐,他完全是源于对小时候读过的这首诗的浓厚兴趣。 一开始韦伯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散曲,完全没有创作音乐剧的念头。 因为这首诗没有戏剧情节,更没有戏剧张力,不具备创作为音乐剧的条件。 而后来,韦伯和导演特雷沃尔.努恩(Trevor Nunn),在剧中解决了许多人们认为无法解决的戏剧问题。 还有舞蹈设计是吉莉安.莱尼(Gillian Lynne),她在观察了《猫》之后,发现猫具有孤癖,冷淡,多情,充满柔韧性与神秘感等特征,于是他将这些特征融进《猫》中,创作出了富有新概念和充满能量的舞蹈。 还有著名服装设计师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他于1980年11月开始了他的设计并设法创作了一个猫儿们聚集一堂的场景。 他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结合了猫和人类的因素,为每一只猫设计了服装。 绝大多数的服装都是柔韧而易于移动的,而且带有强烈的舞蹈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