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凭什么 营收不到2亿市值1900亿

连续亏损,股价却创新高,市值最高突破2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寒武纪发生了什么?

11月19日收盘,智能芯片巨头寒武纪股价461元,总市值1924亿元。2024年初,寒武纪的股价为136元左右,总市值570亿元左右。11个月时间,公司股价涨幅超240%,总市值增加了1300亿元。

二级市场火热,寒武纪的业绩如何?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营收1.8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寒武纪的1900亿市值?

业绩上,寒武纪2024年第三季度表现抢眼,营收增长285%,多机构对公司未来增长抱有极高的预期。

股东结构上,多只ETF基金跻身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且在三季度加仓。ETF是跟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完全跟踪某一指数,其原理是将资金按照指数内投资标的的分布权重进行投资。可以说,寒武纪是被ETF“抬上”股价和市值巅峰的。

前三季度营收1.85亿,11亿全年目标有望?

寒武纪,一个地质学的名词,指的是距今5.42亿年前生命多样性大爆发的时代。如今,寒武纪是AI明星股的名字。

寒武纪的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说,“我们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在人工智能时代有这样的寓意,可以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爆发。”

2016年3月,寒武纪成立,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AI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多毕业于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拥有计算机、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

寒武纪成立后,营收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4104.65万元、-11.79亿元。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上市当年,寒武纪营收4.59亿元,增速放缓至3.38%,归母净利润-4.35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寒武纪营收始终在7亿元左右,分别为7.21亿元、7.29亿元和7.09亿元,增速大幅放缓,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5亿元、-12.56亿元、-8.48亿元。

7年时间,寒武纪合计亏损约4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08亿元,同比亏损幅度缩窄。

根据寒武纪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的股权激励目标为,2024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11亿元。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85亿元,全年能否实现11亿元的目标?

国海证券、德邦证券等券商在研报中认为,寒武纪历史年份第四季度营收一般占到全年营收的较大比例,预计2024全年营收在14亿元以上。

不过,券商预计寒武纪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国盛证券预计寒武纪2024年亏损5.12亿元,2025年实现盈利。德邦证券预计寒武纪2024年亏损7.48亿元,2025年继续亏损,2026年实现盈利。

近几年,寒武纪的主要营收由第一大客户贡献,第一大客户变动频繁,未来业绩靠什么?

第一大客户“一年游”,业绩靠什么支撑?

寒武纪专注于智能芯片的设计和销售,而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其余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及其他加工厂商代工完成。

商业化模式来看,寒武纪主要产品分为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 授权及软件。自创立以来,寒武纪的商业模式经历过较大变动。

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分别771.27万元、1.17亿元和6877.1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和15.49%。

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大客户为华为海思,随着华为海思选择自研终端智能芯片,从大客户到竞争对手,寒武纪的业务结构开始改变。

2020年开始,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成为支撑寒武纪业绩的主营业务。2021年-2023年,该块业务收入分别为4.56亿元、4.59亿元和6.0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3%、63%、85%。

寒武纪的业绩主要由第一大客户贡献。2021年和2022年,寒武纪第一大客户分别是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分别为62.46%、60.81%。

2023年,寒武纪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的收入为6.05亿元,主要系公司成功在台州、沈阳实施智能计算集群项目。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分别贡献收入4.67亿元、1.37亿元,合计营收6.04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5.88%、19.34%。

年报还显示,公司与台州市黄岩置成物产管理有限公司履行了5.28亿元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合同,据此推算,寒武纪第一大客户为台州市黄岩置成物产管理有限公司。

不难看出,寒武纪的营收主要依靠第一大客户,且第一大客户频繁变更。2024年以来,寒武纪增长靠什么?

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总营收6476.53万元,其中云端产品线贡献6105.18万元,为第一大营收产品。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并未显示,根据历史财报,该业务的收入确认主要发生在下半年。

第三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84.59%,带动前三季度整体实现增长。在三季报中,寒武纪并未披露营收结构等信息,公司的各个业务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市值最高突破2000亿,被ETF“抬上”巅峰

寒武纪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末预付账款8.5亿元,环增加3亿元;同时公司存货规模也大幅增长,第三季度末存货规模10.2亿元,环比增长7.8亿元。

德邦证券认为,公司存货和预付账款的大幅增长是公司第四季度业绩的积极指引,伴随着存货与预付账款逐步结转至成本,公司收入放量可期。预计公司在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34.91亿元、50.03亿元。

业绩放量预期,是寒武纪股价表现的重要预期。回顾历史数据,自上市以来,寒武纪股价和市值波动较大。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一度飙升至295元/股,市值突破1000亿元。上市一年后,寒武纪股价跌至百元左右。整个2022年,寒武纪的股价长期徘徊在50-70元区间,最低跌至46元。

到了2023年,ChatGPT的爆火催暖了寒武纪股价,2023年4月涨至271元,市值重回1000亿。

2023年下半年,寒武纪创投股东苏州业园区古生代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位股东清仓式减持。

根据历史公告,清仓减持的股东减持价最高价均低于270元,近日寒武纪最高价突破500元,此前清仓的股东错过一轮行情。

2024年2月,寒武纪股价跌至百元之下。在算力市场高增长预期下,寒武纪股价不断突破,市值突破2000亿元。

这意味着,近半年加仓寒武纪的股东,实现了不错的盈利。

在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有4只ETF基金股东,均在第三季度加仓,目前4只基金股东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8.25%。可以说,寒武纪被ETF“抬上”市值巅峰。

综合来看,AI浪潮下,寒武纪业绩存在放量预期,在ETF基金加仓下,公司股价和市值实现了突破。寒武纪业绩能否如券商预期的快速增长,将是影响二级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

未来,寒武纪业绩和股价表现,我们将保持关注。


寒武纪半年营收1.7亿 拟定增26.5亿加码先进制程等芯片研发

近日,寒武纪发布2022半年度财报。 财报显示,寒武纪在2022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91.14万元,同比增长24.60%。

其中,云端产品线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551.90万元,同比增长190.85%。 整体来说,云端产品线业务增长迅猛,主要为本报告期内以MLU290和MLU370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销售量增加。

通过 Chiplet(芯粒)技术灵活组合产品

财报指出,基于寒武纪思元370智能芯片技术的MLU370-X8加速卡在发布后,凭借其优异的产品竞争力,与部分头部互联网客户的部分场景实现了深度合作,寒武纪云端产品在阿里云等互联网公司形成一定收入规模。 此外,部分客户已经完成产品导入,正在进行商务接洽。 在金融领域,寒武纪与头部银行、行业知名企业深度交流OCR等相关业务及产品应用,同时就新的业务场景(如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进行了深度技术交流,部分企业正在进行业务试行。 在服务器厂商方面,寒武纪的产品也得到了头部服务器厂商的认可,实现了合作共赢。

MLU370-X8 搭载双芯片四芯粒思元 370,集成寒武纪 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主要面向训练任务,在业界应用广泛的YOLOv3、Transformer等训练任务中,8卡计算系统的并行性能平均达到350W RTX GPU的155%。

与此前发布的 MLU370-S4、MLU370-X4 相比,MLU370-X8 定位为训练加速卡。 三款加速卡均基于思元 370 智能芯片的技术,通过 Chiplet(芯粒)技术,灵活组合产品的特性,根据不同场景适配出符合场景需求的三类子产品,满足了更多市场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公司已推出的产品体系覆盖了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其加速卡、训练整机、处理器 IP 及软件,可满足云、边、端不同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开展智能驾驶芯片业务 与 既有的云边端产品线紧密联动

基于前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寒武纪还成立了控股子公司行歌科技,研发车载智能芯片。 智能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任务,除了车载智能芯片外,还需要在云端处理复杂的训练及推理任务,也需要边缘端智能芯片在路侧实时处理车路协同相关任务,在统一的基础软件协同下,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 寒武纪是行业内少数能为智能驾驶场景提供“云边端车”系列产品的企业之一,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行歌科技进行了独立融资,引入了蔚来、上汽及宁德时代旗下基金等战略投资人。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日,行歌科技已有超 100 名员工,约 85%为研发人员。

同时,在近日与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寒武纪表示:行歌科技根据汽车市场对人工智能算力的差异化需求,规划了不同档位的车载智能芯片产品。 规划中面向高阶智能驾驶的车载芯片将采用寒武纪在研的第五代智能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支持寒武纪统一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芯片从设计到最终量产出货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汽车行业更注重功能性、安全性等特点,因此设计符合车规级要求的芯片还需要一定的研发周期,目前各项研发和产品化工作均在有序稳步推进中。

寒武纪 拟定增募资不超26.5亿元 加码先进制程等芯片研发

而在不久前,寒武纪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将用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的实施将增强公司先进工艺设计能力,提升高端智能芯片的技术先进性。 高端云端芯片性能的提升与制程工艺和封装技术的升级紧密相关。 采用先进制程工艺,可以提升单位面积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从而提升芯片计算速度并降低能耗;发展多芯片模块化集成、混合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则可以降低芯片成本、提升芯片良率和可扩展性。 该募投项目将加大在先进工艺领域的投入,突破研发具有更高集成度、更强运算能力、更高带宽支持等特性的高端智能芯片,有利于保障公司产品在功能、性能、能效等指标上的领先性,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2)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的实施将增强稳定工艺设计能力,提升成本优势。 鉴于边缘智能芯片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广泛、应用场景多元化、应用需求差异化,其需求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加上应用场景对芯片产品体积、产品和功耗等方面较为严格的限制,芯片设计企业需要综合考量性能、功耗和成本的最佳组合。 该募投项目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多样化工艺平台下的芯片设计能力,有益于公司在性价比敏感的边缘智能芯片市场中获得更佳的竞争优势。

(3)面对行业新兴业务场景,芯片设计企业除了能够研发出更高算力、更高能效的通用型智能芯片外,还需要根据新兴场景特点对处理器微架构、指令集等智能处理器底层核心技术进行针对性开发与优化。 该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提前布局面向新兴场景市场的处理器研发,以应对新兴场景带来的未来市场增长点,抢占发展先机。

寒武纪表示:公司本次拟实施的募投项目是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研发创新、产品化、业务深度拓展的必然选择。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企业相应产品虽已逐步在市场普及应用,但高端先进产品的市场份额距离行业龙头企业还有显著差距。 对于以AR/VR、数字孪生、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场景,全球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的科技巨头均积极布局,抢占新市场的技术引领高地。

寒武纪作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核心技术优势,自研的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持续迭代升级,较好地支撑了公司芯片产品的性能和功耗表现,加速实现技术的产品化落地。 面对未来人工智能芯片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寒武纪有能力且有必要在不同制程工艺、应用场景及差异化需求下,实现高端智能芯片设计的技术突破以及产品在性能、能效指标上的领先性;以及在性价比敏感的边缘智能芯片市场中,增强稳定工艺设计能力,实现产品在体积、成本和功耗的最佳组合;同时积极布局新兴场景的技术和应用,抢占发展先机。

因此,寒武纪需要不断加大先进工艺和稳定工艺平台的投入,研发具有更高性能、更具成本优势、面向更多新兴场景的各类智能芯片,以保持公司产品在功能、性能、能效等指标上的领先性,赢得长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为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芯片产品。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从2017年到2021年,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5年,合计亏损28.6亿元。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1

4月15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年报。 2021年全年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亏损8.25亿元,2020年亏损金额为4.35亿元,亏损扩大89.66%;扣非亏损金额更是高达11.1亿元。 芯片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高特入特点,高昂的研发投入使得寒武纪自身盈利能力堪忧,近五年累计亏损超过28亿元,且还将存在持续亏损风险。

寒武纪不计成本投入,研发平均薪酬超60万

对于2021年亏损扩大3.9亿元的情况,寒武纪指出了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在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2021年,研发投入达11.35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47.8%,研发投入占营收收入比例157.5%。

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可以看出寒武纪不计成本搞研发,其研发人员薪酬更是惊人。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应付职工薪酬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41.75%。 需要指出的是,寒武纪在职员工数量是1497个人,平均薪酬12.8万元,但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则超60万元。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寒武纪研发团队规模为1213人,占总人数比例81%,研发人员的薪酬合计为7.38亿元,平均薪酬达60.88万元,2020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45.27万。 因芯片设计人才稀缺,为吸引行业高端人才,稳定研发人才队伍,导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上年同期提升34.48%。

当然,高昂的研发投入是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是其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1年营收同比大增五成。

营收增长强劲背后,单一客户营收占比超六成

营收看似增长强劲,遗憾的是,背后依赖单一客户。 2021年,寒武纪来自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39.9%,占总收入比例六成以上。 而这个营收主要来自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2021年12月,寒武纪与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合同,合同含税金额为5.089亿元。 主要提供含智能加速器、计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软件等软硬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为寒武纪贡献了4.5亿元,占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的 63.19%。 换一句话说,一个客户支撑起了寒武纪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板块,也是支撑整个公司营收核心。 且其他业务板块营收规模并不亮眼,尤其云端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其他业务营收面临下滑尴尬局面。

要知道,寒武纪所处的芯片赛道上,汇聚了英特尔、英伟达、ARM等芯片大厂,与这些芯片巨头相比,寒武纪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等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英伟达是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导者,全球科技巨头都依赖于英伟达发展AI技术,包括微软、谷歌、Meta等全球科技巨头们均依赖于其GPU来训练AI,带动市场对英伟达AI的需求激增,在超大规模和云扩展的推动下,使得英伟达数据中心板块营收不断创纪录,且有望成取代游戏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英伟达在云计算、企业和边缘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等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对于寒武纪来说,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

目前推出了云端推理思元270、边缘推理思元220、云端训练思元290,还有推训一体思元370等芯片。 其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已与包括阿里巴巴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的多个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入合作。

在云端产品中,寒武纪推出了思元370,凭借7nm制程工艺和最新智能芯片架构MLUarch03,思元370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并推出3款加速卡(MLU370-S4/X4/X8),在视觉、语音、图文识别等场景的适配性能表现超出客户预期,部分场景已经进入小批量销售环节。

在金融领域,MLU370-X4在招行多个业务场景的实测性能超过竞品,能够大幅提升客户的效率。 只是寒武纪云端产品线表现低迷,2021年营收为8023万,同比下降6.98%。

增速最快的板块是边缘产品线。 2021年,思元220智能芯片及边缘智能加速卡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75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741%,且是寒武纪第一款年度出货量近百万片的产品。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2

4月16日消息,A股上市公司寒武纪在4月15日发布2021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寒武纪实现营收7.2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589亿元同比上涨了57.12%;全年净亏损为8.24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4.345亿元同比扩大89.86%。

从主营业务来看,寒武纪的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贡献收入2.15亿元,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实现收入4.56亿元。

不过从2017年到2021年,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5年,合计亏损28.6亿元。

寒武纪还在财报中分析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的3个原因:

第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寒武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长幅度较大,2021年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为11.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3%;

第二、寒武纪2020年底及2021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导致本报告期按归属期分摊的股份支付费用显著增加。 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69.97%。

第三、寒武纪积极发力市场推广及生态建设,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聚品牌效应,销

售费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增幅为58.98%。

2021年,寒武纪在3项业务上都在持续推进:

硬件方面,他们发布了基于第四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的推训一体思元37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软件方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优化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日臻完善;同时,新一代产品及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也在有序进行。

2021年,寒武纪还设立了控股子公司行歌科技,开展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 这家公司在进行独立融资时,还曾获得蔚来、上汽及宁德时代旗下基金等机构的战略投资。 截至 2021年12月31日,行歌科技已有超过80名员工,其中约90%是研发人员。

2021年共有超过200名资深专家和年轻员工加入寒武纪,截至2021年底,寒武纪共有1213名研发人员,与2020年同期的`978人相比增长24.03%。

同时寒武纪也表示因芯片设计人才稀缺,为吸引行业高端人才,稳定研发人才队伍,2021年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较上年同期也有所提升,从2020年的平均年薪45.27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平均年薪60.88万元。

也就是说,寒武纪的研发人员,在2021年里,平均月薪超过5万元,达到5.07万元。

其中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天石的年薪为103.19万元,COO王在的年薪为154.4万元,副总经理刘少礼的年薪是133.86万元,CFO叶淏尹的年薪是126.36万元。 这些高管中年薪最高的是公司前CTO梁军,他在2021年的年薪高达395.85万元。

不过遗憾的是,梁军在2022年已经离职。

梁军是在2022年3月14日晚间被宣布离职的,他在2022年1月份递交辞职申请,寒武纪曾尝试挽留,但最终没有成功。

寒武纪在2020年7月20日登陆A股,上市首日开盘曾上涨近290%,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当天收盘价为212.4元。 但目前其股价仅为56.26元,已经跌破发行价,当前市值也仅有225.5亿元。

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未来的亏损能否缩小并最终实现盈利,是他们面临的终极考验。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3

2022年4月15日,寒武纪()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1全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2%,综合毛利率为62.3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营业收入中,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贡献收入2.1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1.01%。

另外,报告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报告期内毛利总额为44,989.46万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49.94%。

新产品方面,报告显示,思元370是寒武纪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台积电7nm先进制程工艺,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

思元370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同时,思元370芯片支持LPDDR5内存,内存带宽是思元270的3倍,可在板卡有限的功耗范围内给人工智能芯片分配更多的能源,输出更高的算力。

思元370智能芯片采用了先进的Chiplet芯粒技术,支持芯粒间的灵活组合,仅用单次流片就达成了多款智能加速卡产品的商用。 公司目前已推出3款加速卡:MLU370-S4、MLU370-X4、MLU370-X8,已与国内主流互联网厂商开展深入的应用适配。

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寒武纪顺序

由远及近顺序是寒武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2亿年前—4.85亿年。 前一个纪是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后一个纪是奥陶纪。 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 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 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寒武纪顺序按从前到后依次是寒武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寒武纪是5亿7千万年前到5亿1千万年前的三叶虫时代。 三叠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的时代。 朱罗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盛行的时代。 白垩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的时代。

冯傲大爆发 广东男篮63分大胜!名师拿到开门红 后卫新星19
关于AI幻觉!周鸿祎 李彦宏唱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