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赵德春摄
芭蕾艺术,世界文明瑰宝之一。她的发展得益于各国文明的滋养,汲取了不同国家先进思想、文化礼仪、民族特色等,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艺术财富。
经过几代人耕耘,在世界芭蕾艺术丰沃基底上长出来的中国芭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中国故事、国际叙事为表达,拥有了自身鲜明特色和风采,也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承担起日益重要的角色和使命。
近年来,伴随着中外交往日益频繁,艺术人文的相融相通更显重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国际传播中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芭蕾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理应大有可为。
见证交流互鉴更实现自我发展
60多年来,中国原创了近百部芭蕾舞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芭蕾舞艺术家。芭蕾表演与教育事业均蓬勃发展。中国芭蕾无疑也为世界芭蕾艺术的多彩多姿增添了光辉。
芭蕾艺术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在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上有强大的优势,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就在几天前,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携现代芭蕾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上演,引起各方热烈反响。
舞团创始人鲍里斯•艾夫曼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与中国芭蕾的交流交往中,看到中国的芭蕾艺术和中国经济同步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芭蕾、爱看芭蕾。"
笔者和艾夫曼先生合影
中国芭蕾,舞向世界。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恰可以成为推动芭蕾艺术国际间合作交流、助力中国芭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佳平台。
以我参与的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60多年来,该剧目演出超过4000场。一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的壮丽巨作,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新时代舞台上展示了人民艺术的精湛!对中国芭蕾发展和世界芭蕾舞艺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外交流交往中,该剧目不仅见证着文明交流互鉴,更实现了剧目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
有幸,30年前我在《红色娘子军》剧中饰演琼花,有两次表演经历至今令我难忘。这两次巡演分别是1996年在美国近3个月的巡演和1998年在三峡库区近一个月的巡演。一个面向国外观众,另一个面向国内观众,两次巡演均受到热烈欢迎,也印证了中国芭蕾在推动艺术传播和文明互鉴中的独特魅力。60多年间,该剧也在一次次的公演中,吸纳各方建议,不断自行打磨完善,成为精品力作。
储备学理学术资源也架构人才队伍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走向世界舞台,中国芭蕾的审美风格已完全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世界芭蕾舞台上也由此问世了表现中国故事、中国风情、中国音乐、中国民族舞蹈语汇的全新芭蕾风格的芭蕾舞剧。
中国芭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思考平台、舞台,更要储备相关的学理学术资源,以及人才队伍。
有人说,《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学派的重要基点。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芭蕾学派的重要平台。绝大部分芭蕾师资都是中国教师,几乎所有中国芭蕾教材都是采用的中国教师编写的芭蕾教学法。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出版的芭蕾教学书目42部。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原主任孟广城教授在其2004年书作《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编写说明"中介绍:"这套教材的编写,已脱离纯粹的俄罗斯学派的教学体系,我们是在继承俄罗斯学派训练体系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各国芭蕾基训教学之精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我们结合了中国演员的形体特点,相互学习与交流,逐步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中国芭蕾舞教学体系。该教材是我院第一部大学本科芭蕾训练教材。"
2022年北舞教材《中国气派芭蕾训练》和2023年第一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文章《中国芭蕾学派之训练教学研究》直接提炼《红色娘子军》剧中中国舞蹈元素的芭蕾动作作为中国芭蕾教学基训内容。也可以说,该剧对作为发展舞蹈学派所需的编创、表演、教学、音乐、舞美和社会影响力等各环节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紧抓机遇融通中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芭蕾舞作为世界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属于她的春天。这也要求中国芭蕾紧抓机遇,有更开阔的视角和战略谋划部署。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世纪》剧照 时任摄
近年来,中芭在公演《红色娘子军》的同时,编创了大量新的中国气派芭蕾舞剧和舞蹈作品。中芭在14年来连续举办的"芭蕾创意工作坊",成为中国芭蕾编导、中国芭蕾作品以及中国芭蕾舞美、音乐、编剧、表演最活跃的舞台。以中芭为代表的中国各芭蕾舞团表演了近百个中国芭蕾原创剧目及多部世界经典芭蕾剧目,吸引和培养了世界上最大的芭蕾艺术观众群体。目前,国内已经有芭蕾中专学校13所,芭蕾大学本科学校4所。
与此同时,芭蕾的美学追求是简洁、和谐、平衡、清晰、克制、一致和视觉舒适的比例,这对工程技术和产品设计,对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同样也是适宜的训练要求。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提出"ICCE芭蕾美育计划",并首先在清华大学启动,至今已经有大量学生参与。"芭蕾美育与芭蕾基训"课程至今已开设9个学期,每期课堂名额都是立即报满。
懂得欣赏芭蕾的大氛围,有力的人才队伍储备,有学理学术支撑,有源源不断原创作品的稳定输出,中国芭蕾高质量发展、舞向世界,大有可为。
(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 邹之瑞)
:邹之瑞
红色娘子军是古典芭蕾舞吗
红色娘子军并不是古典芭蕾舞。
一、中国芭蕾舞的代表作
首先,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舞的代表作,它是由中国的编导和舞者创造的,而古典芭蕾舞则是欧洲传统的芭蕾舞蹈。
二、舞蹈语言和内容不同
其次,红色娘子军的舞蹈语言和内容与古典芭蕾舞有所不同。 红色娘子军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和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情感,而古典芭蕾舞则更注重舞蹈技巧和表演的优美。
三、总结
因此,虽然红色娘子军受到古典芭蕾舞的影响,但它并不属于古典芭蕾舞的范畴,而是中国芭蕾舞的重要代表之一。
红色娘子军舞剧简介
一、革命现代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舞剧是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 该剧于1964年首演,并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
舞剧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芭蕾艺术领域融合了中西文化。 其中的音乐包括《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
二、故事梗概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讲述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海南岛,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长青的帮助下逐渐演变成一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
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一群女性为争取解放而流血牺牲的感人故事。
三、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一直上演着红色娘子军这同一出戏,各国政都在此观看舞台剧演出。 在那些特殊的历史时刻,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充当着奇妙的润滑剂,也成为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历史背景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
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文艺表达,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最高层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
《红色娘子军》片段入选2014马年春晚。
2018年12月5日晚,能容纳近千人的西班牙马德里卡纳尔大剧院内座无虚席。
当身穿红军军服的中国芭蕾舞演员剧终谢幕时,现场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欢呼——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带来的《红色娘子军》西班牙首演大获成功
红色娘子军舞剧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舞剧是我国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标志着中国芭蕾舞走向民族风格的一大步。 该舞剧诞生于1960年代初期,正值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受到了苏联艺术的影响,但这为我国芭蕾舞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按照周总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方向,我国芭蕾舞开始了第一次改革尝试,这部舞剧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在新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在文革期间作为“八个样板戏”之一广受欢迎。 舞剧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它浓郁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视频22分钟时,娘子军连队的操练场景,以及农民的慰问表演,都显然取材于现实生活。 舞蹈动作源自真实的军事训练,武打场景和舞台背景也贴近生活。 第二场中,娘子军连队的操练场景尤其令我难忘。 起初是民众的集体舞蹈,随后舞台上响起了熟悉的《娘子军连歌》旋律。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这首歌曲让人激动不已。 接着,娘子军连队登场,音乐由齐唱转为乐队激昂的演奏。 连长的独舞步履轻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操练舞步巧妙地将芭蕾舞与军队训练动作结合,展现了芭蕾的柔美与战士的刚毅。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原本是王公贵族的舞蹈,主题多限于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 然而,《红色娘子军》以革命战争为背景,开创了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的先河,这在世界芭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它的创作无疑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甚至有西方艺术学者认为,《红色娘子军》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