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成流入美国公司 三季度39亿美元疯狂涌入 生成式AI融资热

智东西 编译 汪越 漠影

智东西10月21日消息,据TechCrunch报道,根据PitchBook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生成式AI初创公司筹集了超过3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29亿美元(超过70%)流向了美国公司。这一数据不包括OpenAI的巨额融资。这些被投公司涉及广泛的生成式AI技术领域,涵盖了企业级搜索工具、编码助手、文本和图像生成器等。

尽管生成式AI面临多个负面影响,例如内容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问题,以及巨大的算力需求导致的非可再生能源消耗和电力紧缺等问题,但投资热潮并未因此减缓。

据贝恩咨询公司报告,生成式AI将推动公司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是目前普通数据中心的5到20倍。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正在投资核能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试图缓解这些问题。

一、2024年Q3生成式AI创企融资超39亿美元,美国公司占主导

据PitchBook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资本(VC)在206笔交易中向生成式AI初创企业投资了39亿美元(这一数字不包括OpenAI的66亿美元融资)。其中,有29亿美元的资金流向了美国的127家初创公司。

第三季度融资较多的公司包括:编码助手Magic(8月融资3.2亿美元)、企业搜索提供商Glean(9月融资2.6亿美元)以及商业分析公司Hebbia(7月融资1.3亿美元)。Kimi智能助手背后的中国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在8月筹集了3亿美元,专注于自动化科学发现的日本初创公司Sakana AI则在上个月完成了2.14亿美元的融资。

生成式AI技术涵盖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编码助手等多个应用领域。尽管一些专家对其可用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特别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时。但投资者依然押注生成式AI能够站稳脚跟,并相信其长期增长不会受到当前挑战的影响。

Forrester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6年,60%的生成式AI怀疑论者将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这项技术来完成从总结到创造性问题解决等各种任务。这比Gartner年初的预测要乐观得多,Gartner曾预计到2026年30%的生成式AI项目将在概念验证阶段就被放弃。

PitchBook新兴技术高级分析师布兰登·伯克(Brendan Burke)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说:“很多大型客户正在推进与初创公司工具和开源模型相结合的生产系统,从而推动业务创新。最新一波的模型表明,新一代模型确实能够有效工作,并且在科学领域、数据检索和代码执行方面表现出色。”

二、为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微软、亚马逊等公司投资核能

生成式AI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其巨大的算力需求。贝恩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预测,生成式AI将推动公司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是目前普通数据中心的5到20倍。

▲为满足AI的算力需求,数据中心需求将显著提高。(图源:贝恩咨询公司)

数据中心的高能耗不仅对劳动力市场和电力供应链造成了压力,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摩根士丹利估计,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比没有生成式AI的情况下高出三倍。

为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已经宣布投资核能。今年9月,微软表示将从著名的三哩岛核电站获取电力。但这些核能投资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效。

尽管存在这些负面外部性,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投资依然热度不减。据报道,病毒式语音克隆工具ElevenLabs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同时,为X平台Grok聊天机器人提供图像生成服务的公司Black Forest Labs据说正在进行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谈判。

结语:未来数据中心成本或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关键竞争点

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投资依然热度不减。据报道,病毒式语音克隆工具ElevenLabs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同时,为X平台Grok聊天机器人提供图像生成服务的公司Black Forest Labs据说正在进行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谈判。

美国不仅是主要的数据中心运营商聚集地,还在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包括投资核能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目前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在10亿到40亿美元之间,预计五年后这一成本将上升至100亿到250亿美元。未来,科技巨头和AI初创企业们将在技术和资金上展开激烈竞争,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及措施

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包括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73—1975年石油危机、1987年美国股灾、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 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经济、挽救国家。 (一)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美国经济“大萧条”起始于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盘,10月29日被抛售的股票就达1638万股,当月美国股市市值便有260亿美元化为乌有,损失比“二战”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多5倍。 3年间,美国股市暴跌85%,失业率高企,平均为18.8%。 期间,美国GDP呈下降趋势,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间下降了24%。 消费价格指数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对经济大萧条,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后,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一是罗斯福的新政从整顿金融入手,加强金融立法。 在被称为“百日新政”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 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是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罗斯福政府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救济工作。 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机在美国,石油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业生产下降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 固定资本投资共缩减23.6%,企业设备投资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业和银行倒闭均创下“二战”后的历史纪录;失业率高达9.1%,失业人数达825万;道琼斯指数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达41.9%。 与危机相伴的则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74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面对石油危机,美国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国内石油政策,大大加强了对石油资源、生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国际上,美国倡议召开石油消费国会议,决定成立成立国际能源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其成员国建立应急石油储备或称战略石油储备;协调突发事件引起石油供应中断时成员国之间的石油调配问题。 (三)1987年美国股灾 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指出下跌508点,跌幅为22.6%,当日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 这一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美国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损失5600亿美元,是1929年“大萧条”时跌去市值总额的两倍。 美国政府为抵抗“泡沫”崩溃的洪流,刺激经济增长,一是开始实施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扩张财政政策,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刺激经济增长。 二是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使大量资金流入美国。 (四) 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指出不断下滑,网络“泡沫”危机全面爆发。 当年9月21日,纳指迅速跌至1088点,创下3年来的最低纪录,与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峰相比,跌幅高达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来,美国已有100多家网络公司宣告倒闭,造成近万余人失业。 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从2001年到2002年,互联网业的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 许多通信企业股票下跌,盈利状况恶化,纷纷宣布裁员,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为重灾区。 为了避免网络“泡沫”危机拖累美国经济,美财政当局和美联储当时采取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制造业、房地产为龙头的产业很快重新带起经济这匹“马车”。 所以,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并未受到太大冲击,振荡下跌之后较快恢复了生机,2003年年初开始触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复到之前的繁荣。 (五)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标志着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开始。 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4月24日,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由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全面爆发。 截至2008年年初,美国次贷市场规模大约8500亿美元。 针对次贷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联储2008年初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 二是采取降息政策;三是采取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即定期招标工具,并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四是美联储联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租金,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五是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

从次贷危机的角度浅析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丙戌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折叠本段产生原因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 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 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废品债券。 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 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折叠本段爆发过程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宣布业绩,并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达70亿美元,合共105.73亿美元,升幅达33.6%;消息一出,令当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777点,跌幅4%。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 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 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 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 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 折叠对美国经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 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开始许多分析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 根据最新数据公布,美国已是第二季度GDP下降,且降了百分之零点五,这已宣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预计美国经济还将继续低迷。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 折叠对全球经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 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 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 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 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 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2008年10月,英格兰银行的金融稳定报告估算,当时欧美的金融债券产品按照盯市价格计算,遭受损失已经高达2.8万亿美元。 200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损失最终高达2.2万亿美元。 截止2009年1月初,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已报告信贷和市场风险损失共计1万亿美元(7400亿美元在银行业,2600亿在保险业)。 2008年,由于全球资产市场下跌所造成的财富损失(股票、债券、房市等)加起来在50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全球一年的GDP总额。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事件,事态的发展已持续一年之多,并恶化成为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不断导致数家国际知名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受到巨大损伤,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危机。 事件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不仅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甚至损伤到整个经济层面。 一、次贷危机到次级债危机的衍变过程 1.次贷的含义 所谓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也即“次级按揭贷款”,主要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其服务对象为债务与收入比率较高、信用低、发生违约概率较高的贷款购房者。 按照传统的信贷程序,这类人群是申请不到优惠贷款的,只能在次级市场上寻求贷款。 各式各样的“次级贷款”产品使即使收入不高的人群也具备了还款能力,即使利率调高,还不起贷款,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幻觉——只要将房子出手,风险也是“可控”的。 因此,自2001年以来美国每年的次级抵押贷款额呈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美国住宅自有率也迅速提升。 2.次贷衍变成次级债的过程 次级抵押贷款新产品深受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的追捧,而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贷款机构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的审核,即向“次级信用”的人借出大量贷款,但对于华尔街的精英来说,风险是可以转移出去的——把风险分散给那些愿意承担不同程度风险的机构。 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向这些贷款机构买下贷款,然后将它们打包成一笔债券,债券再由信用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给予债券评级,之后再到债券市场上把它们卖给基金、商业银行或保险公司,或者推销给全球的商业银行和其他的投资者,这种债券产品是基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被华尔街称为“次级房贷债券”,即我们所说的“次级债”。 由此,“次级贷款”也就衍变成为了所谓的“次级债”。 3.次级债危机的产生 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及次级债各参与主体的图示可以可出,一场原本单纯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衍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实际上是参与主体共同造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收益和风险链条环环相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传导就会受到影响。 次级抵押贷款,只要房价继续走高,所购买的房产就会升值,就会有还款来源,这就是次级债的收益所在。 但当房地产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波动时,房屋升值速度减缓,加上美联储连续的提息,使许多次级贷款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出现了大量违约现象,利率风险加上违约风险使资产质量的恶化导致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降低,价格大跌,市场迅速冷却,而此时的债券债权人则迫使贷款机构拿出出现问题的抵押贷款,引爆点出现——贷款机构在面对债权人催债的情况下而无法收回贷款,进而出现此后大量贷款公司被收购甚至倒闭的现象,恶性循环继续加剧,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次级债的持有比重中,银行占了大部分比例,银行通过利用表外工具避开监管者,发行房产抵押等债券失去控制,而又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另外,自身资本不足而导致杠杆率过高,所持不良资产太多,且这些资产在短期内出现大幅贬值,结果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 在此次危机过程中,对冲基金也损失严重,其多涉及抵押贷款支持的组合证券等产品,充当风险的吸收者,运用较高的杠杆比率,获得数倍的收益,而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其损失也将是数倍放大的,过度的亏损引发全局资金链断裂,从而在根本上导致多加对冲基金宣布亏损甚至破产。 为了使次级债得到更大范围的接受,为债券提供担保,保险公司通常以信用增强方式向发债人提供担保,以增强发债人的信用。 保险购买人为标的资产池的违约风险购买保护,并定期向保护的出售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保护的出售方则在标的资产发生意外时提供补偿。 当大量违约现象出现时,保险公司所应承担的责任远远超过其实际承担能力,深陷危机。 二、次贷危机的原因 此次次贷危机的形成及恶化是受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处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房贷机构草率放贷 次级按揭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存在其他的负债,无力偿还房贷、违约是较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即使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卖出即可。 因此,大量的贷款机构放松了贷款流程,甚至主动向资信等级较差的群体放贷,以至于使次级贷款的规模达到约1.5万亿美元, 约占美国2007年GDP13.64万亿美元的11%,草率的放贷机制,大量次级贷款的放出,为危机埋下大量潜在的隐患。 2.美联储助长泡沫 为防止高科技泡沫破灭和“911恐怖事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长期实施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流动性泛滥、次级房贷市场泡沫。 同时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起了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但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的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从1%提高到4.25%,2006年8月则达到了5.25%,此番利率的调整标志着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 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美联储的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货币政策,在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也使泡沫达到极点而最终爆破。 3.金融机构违规操作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美国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进行违规操作,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加大。 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了负首付现象。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就向其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 贷款机构、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其自身的种种违规行为则为此次危机的爆发添加了更多的道德风险。 4.资信评级公司推波助澜 自从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就一直给予次级抵押债券最高信用评级,这大大促进了次级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 此时的评级机构在结构性融资的设计中,不再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负责评级工作,而是亲自涉足到金融工程中,设计出可以达到AAA评级的复杂结构。 凭借AAA的评级,次级债券就立即变身投资产品中的优质产品,吸引大量的投资者。 然而从2007年春季开始,各评级机构开始将新发行次级债的评级调低,这也就成了次级债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数据显示,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业务相比,评定同等价值的次级债券,评级公司所得到的费用是前者的两倍,评级公司通过自身参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清楚了解所谓“AAA级证券”的本质,而大量的投资者却被蒙蔽。 评级机构评级过程的不透明,以及其过度的利益追求,使得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成为危机爆发的基本“工具”。 三、结语 次级债的风暴还未结束,从次级贷款到引发的次级债危机所暴露的是整个次级债链条和系统出现的问题,每个环节都有错误。 金融创新为次级债市场带来活力,但当新产品的复杂程度到了监管当局无力计算风险,转而依赖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手段时,整个市场在失去控制的状态下运行着,危机便随时可能爆发。 如何重新认清金融产品的作用及其本质,如何加强对其的有效监管,以及如何应对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透过此次危机而进一步认真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辛乔利:次贷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冯博: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法律监管[J].商业时代,2008(29) [3]孙倩: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J]商业时代,2008(7) [4]谭根林:次贷危机的原因、发展及其结果[DB/OL] 从次贷危机的角度浅析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投资银行产生于经济发展中资本性投资需求的初始阶段,成长于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阶段,成熟于证券市场的发达阶段。 投资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投资银行是指那些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机构。 一般来说,关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由广到窄可分为四类:第一,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金融市场业务;第二,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第三,投资银行业务仅限于证券承销、交易业务、兼并收购和资产管理等业务;第四,投资银行业务仅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第二个定义。 因此,投资银行就被定义为是那些以资本市场业务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机构。 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引发了强大的连锁反应,投资银行首当其冲。 国际上收入和资产规模占据前十位的投资银行分别是: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摩根大通、花旗、瑞银、瑞信和德意志银行,其中七家为美国企业。 继今年3月,先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之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申请破产保护。 前后仅半年时间,世界十大同时是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 次贷危机中,前十大投行按照损失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伤、重伤和危重三个级别。 属于危重级别的,除贝尔斯登、美林、雷曼之外,还有花旗和瑞银,这两家均由于巨额减记资产陷入了季报甚至年报亏损的困境。 受次贷打击最大的是花旗集团,其减记和损失分别高达551亿美元,其次美林减记518亿美元,第三就是瑞银,也达到442亿美元。 相比危重级别的损失惨重,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则幸运不少。 但9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宣布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 并且,巴菲特、三井住友分别投资高盛50亿和28.3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则向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出售20%股权,与三菱日联缔结战略联盟关系。 而这都是为了增强现金流,一来通过足够的现金流通过危机,二来安抚投资者,让他们重拾信心!据最新消息,高盛在截至11月28日的四季度中可能将亏损高达20亿美元,这也将成为其1999年上市以来首次季度亏损。 由此可见,时至今日没有投行幸免于难!相比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两个轻伤员,虽然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和瑞信蒙受的次贷损失尚未达到危重级别,但亦较为严重。 此外,为了应对经济恶化,资本市场混乱及资产价值缩水问题。 各大投行纷纷裁员,截止目前,花旗集团目前裁减人数已达7.5万名。 并且花旗集团称,其裁员的最终数字,将占全球37.5万名雇员的20%。 摩根斯坦利在主要业务部门机构证券部门裁员10%,并将把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裁减9%。 高盛开始裁员10%,近3300人。 据有关部门统计,该公司自2007年中以来已经裁员约4800人,而此间全球各地有超过10万的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被公司裁退。 在此次次贷危机中,世界各大投资银行都伤痕累累!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令以往于美国华尔街呼风唤雨的投资银行于瞬间消失,即使逃过被收购及破产的命运,但仅存的两大投行高盛及摩根斯坦利亦被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投行年代终划上句号。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回到商业银行的怀抱,不仅于此,从美林最为体面的并购到最后成为待宰羔羊的雷曼,都以投入商业银行的怀抱而告终。 这也意味着,银行经营历史再度循环,由分业经营模式,再次转变为混业经营模式。 至于银行业的分业和混业,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早期的经营模式是自然分离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证券市场日益繁荣和膨胀,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投机、包销等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各自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地向对方行业扩张业务,这是金融业最初的混业经营。 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混业的弊端暴露无遗。 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控制,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界限。 随后,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形成了西方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 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技进步与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推陈出新,金融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力度逐步加强,原来的分业经营与监管的机制阻碍了金融业务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各国金融当局如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纷纷进行了已打破证券和银行业界限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形成了现代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活动加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融合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并购潮风起云涌。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跨行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加快了国际银行业向混业经营迈进的步伐。 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4日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法律上取消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跨界经营的限制,以此为标志,现代国际金融业务走上了多样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重新联姻。 投资银行凭借着其独有的业务模式迅速成长起来,出现了诸如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业界巨擘。 上世纪末,投行业务逐渐萎缩,美国最赚钱的投行业务开始走下坡路。 为了追求高收益,华尔街投行纷纷将主营精力集中到了自营身上。 由于美国投行既不受美联储监管,也不受相当于中国的《基金法》的《投资公司法》约束,便开发出了大量衍生品。 投行自有资金有限,于是冒险使用金融衍生品。 1992年华尔街投行平均杠杆水平在10倍,但到2007年年初达到了30倍。 去年开始,高杠杆泡沫破灭,由于美国投行互为交易对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雷曼、贝尔斯登等少数几家公司出事,便引发了骨牌效应,导致华尔街独立投行的全线崩溃。 “华尔街投行的覆灭是他们的宿命,命系自营让他们走进了死胡同,次贷危机不过是导火索。 ” 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如此表示。 华尔街投行的崩溃并不能说明是传统投资银行模式的失败,因为美国大量跨国企业巨头都是依靠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而不断发展壮大的,这其中投资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美国金融危机终结了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神话,华尔街投资银行模式似乎走向终结,美国正重回混业经营时代。 但是,美国投行并非简单的重回混业经营时代。 重回混业模式后将有四个新变化:一是监管将更加严格,包括将接受传统上监管商业银行的美联储的监管;二是杠杆比例将大大降低,去杠杆化是首要任务;三是衍生品交易将大大减少,相互间对手交易也将大幅缩水;四是此前的高薪待遇体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诚然,混业经营不可能是银行业的避风港。 银行业不可能因为混业经营而从此免除金融风浪的击撞。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混业经营本身具有一些分业经营模式所缺乏的优点:第一,混业经营增强了银行业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从业务开发来看,全能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为银行的金融产品创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极大的增强了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第二,混业经营通过银行内部之间的业务交叉,提高了服务效率,特别是针对中小客户时,成本降低更为明显,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第三,混业经营可使银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谁能帮我把本次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详细地给兄弟解释一下!

刚刚过去的一周,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席卷整个华尔街。 一家接一家大型金融机构轰然倒下,美国政府史无前例地动用万亿美元生死大救赎,各国央行空前一致出手救市,投资者的心随着股指剧烈波动而上下起伏。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危机?发展中的中国资本市场该从中汲取怎样的教训?日前,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 祁斌表示,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激进转变、美国金融市场过度自由的监管和发展模式以及过于廉价的信用,是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三座冰山。 他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研讨华尔街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借鉴其教训,但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要看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的不同。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海面下的三座冰山祁斌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只是海面上的浮冰,是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源自隐藏于水底的三座冰山,其最早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 第一,美国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度投机和过高的杠杆率使得投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大量从事次贷市场和复杂产品的投资,投行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的对冲基金。 例如,高盛公司在近年内,直接股权投资和其他投资所获占到其总收入的80%左右。 出于竞争压力,其他投资银行也在做类似的转型。 在对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投行赚取了大量利润,例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两家投行在过去十几年中每年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高达20%左右,远远高出商业银行12%-13%的回报率。 但同时,这些投行也拆借了大量资金,钱不够就借,杠杆比率一再提高,从而积累了巨大的风险。 雷曼兄弟宣布进入破产保护时,其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负债权益比是6130∶260,美林被收购前负债权益比率也超过20倍。 过高的杠杆比率,使得投行的经营风险不断上升,而投资银行在激进参与的同时,却没有对风险进行足够的控制。 一方面,由于杠杆率较高,一旦投资出现问题会使其亏损程度远远超出资本金;另一方面,高杠杆使得这些投资银行对流动性要求较高,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货币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便是因此遭挤兑而倒下。 同样,评级公司降低雷曼兄弟的评级,也是其彻底崩盘的重要因素。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一家对冲基金倒下,就掀起了金融市场的轩然大波,而现在这么多投资银行实际上在变相从事对冲基金的业务却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潜在的风险可想而知。 第二,美国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的发展模式走到了极端,衍生品过度泛滥,监管长期缺位,直至出现系统性的崩溃。 摩根斯坦利亚洲区前主席曾表示,在全球所有金融市场中,东京和纽约的金融市场可能是两个极端。 东京市场是全世界最没有创新的证券市场,而纽约市场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场。 他说,两个市场迥然不同的原因可能非常小,那就是,在两个市场上对证券的定义有所不同。 在东京市场,证券被定义成为Stock or Bond--也就是,股票或债券。 如果一个金融产品不是股票或者债券,上市之前政府的审批可能长达两年。 而纽约是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Anything Under the Sun--太阳底下的任何东西,只要你能想到,上午一包装,下午就能卖出去。 所以各种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在美国非常多,金融机构不停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复杂产品,通过柜台交易(OTC),不需要论证,也没有监管,只要有对手方买,能够成交就行,当然这些对手方大都也是金融机构。 这种模式使得金融产品极大地丰富,但有时候容易走过头了,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衍生品过度泛滥。 一旦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时候,危机就来得很快。 第三,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信用体系越来越廉价,不仅透支了未来,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这从申办信用卡可见一斑。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概半年后才能拿到第一张信用卡。 但到九十年代末期,一个刚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周之内就会收到几张信用卡,甚至在机场飞机刚落地就有信用卡公司主动给他办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人透支未来的消费习惯愈演愈盛,而透支的利息高达17%左右,信用卡公司为了追逐这个高额利润,就疯狂地到处寻找下一个客户,甚至主动给毫无信用记录的人邮寄信用卡。 同时,17%的利润,也使得信用卡公司能够承担较大比例的坏帐,所以大量信用卡公司也疏于控制信用卡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风险,出现了问题就轻松地将其作为坏帐撇掉。 但如果某一天这17%的高利润不能延续,风险就来了。 很大程度上,次贷的发生就和廉价的信用相关。 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不断降低利息,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使得美国众多银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贷款条件不断放松,以至于没有任何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很差的居民也可以申请贷款。 这些低质量的贷款随后通过美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包装被销往全球,然而,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漫长的销售链条,导致投资者看不到贷款质量的高低,与此同时,风险可以得到分散但却不可能消除,等到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这些风险就会像埋藏的定时炸弹被引爆。 深刻反思华尔街危机的教训此次危机不会是华尔街最后一次金融危机。 华尔街不断地发生这种危机,历史上已发生过很多次,这次只是又发生了一次而已。 祁斌认为,华尔街的发展历史中,大大小小的危机出现过上百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生危机、不断进行修正的过程,只是这次危机是最新的一次,并且在很多人看来,其涉及面之广和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他表示,我们应该深刻分析华尔街危机的成因和教训,并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是要对美国投资银行运作模式的缺陷深入分析。 近年来,投资银行纷纷开始由传统上以服务为主、靠赚取佣金的业务模式转向以资金交易为主的经营模式,大量涉足衍生品交易、对冲基金这些风险较高的领域,变相成为对冲基金,而在这一过程中风险控制又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其纷纷陷入困境。 华尔街金融机构过度强调短期回报的激励机制也是危机产生的诱因之一,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没有与机构的风险管理、长期业绩相挂钩,形成了较高的道德风险,促成管理层短期行为倾向较重,为迎合追求利润的需要,投资银行不断设计复杂的产品以至于其自身都难以对这些产品的风险加以判断,也就难以进行风险控制了。 此外,此次危机暴露出投资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和运营模式的缺陷。 未来,全能银行是否会成为投行业务的唯一宿主?独立的投行还会不会有存在的空间?如果有,如何修正现有的投行的经营模式,是否需要对投资银行的资本金设定更加严格的要求?是否应该考虑将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剥离成为独立子公司?高盛和大摩申请成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意味着投资银行业务的结束,可能更多的是投行业务管理模式的转型,以及对过去一段时期激进风格的修正。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管理模式。 但与此同时,并入或转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如何切实做到有效监控风险?与商业银行的文化冲突如何协调?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第二,美国九十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市场曾出现过数次较大的危机,美联储多次采取注资、降息等方式,这在当时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也许是对未来的一种过度透支,暂时把问题掩盖下去,最后问题暴露的时候,变得不可收拾。 当然,众所周知,这其中的平衡是很难把握的。 第三,如何对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监管值得我们反思。 此次危机表明,在证券化产品风险充分暴露前就进行大规模推广存在一定问题,也不符合审慎监管的原则。 全球化和金融混业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如何强化监管部门对创新产品的主观判断和裁量的权利,同时又能保证这种裁量的科学性及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如何建立一个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市场的有效金融监管体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四,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如何防范或有效阻断金融风险的传递需要深入研究。 此次危机表明,在国际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在各个不同的子市场及全球市场的传播更为迅速、更为广泛,如何对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有较为有效的预警措施?如何有效阻断金融风险的传递?如何建立起不同国家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辩证看待华尔街危机华尔街发生的危机,在我国也激起了广泛的讨论,这对于我们更加科学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发达市场发生的风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疑惑,虚拟经济的利与弊、金融创新的风险与回报、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等,都成为讨论的焦点。 要进一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经验和教训,还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华尔街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发展模式的不同。 祁斌表示,这场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观察和反思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和方向的机会。 他认为,需要仔细比较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异同点,才能准确解读次贷危机。 不认真研究和汲取华尔街危机的教训是不负责任的,误读华尔街的危机也是十分危险的。 在发展阶段上,美国市场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中,如一些传统的投行业务,已经达到一定的饱和期,发展速度也明显放慢了。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此次危机对其金融体系有很大的打击,但美国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市场。 美国市场的金融产品高度复杂,甚至近年来高度泛滥。 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初级阶段,国民经济对于资本市场提供的服务还有巨大的需求,同时,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效的支持。 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处在发展的早期。 两者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而停止我们发展的步伐。 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汲取美国市场的教训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能因为美国市场犯了错误,我们也停下来,那将使我们错失良机。 世界金融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从发展模式来看,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一个自下而上、自我演进的模式。 其间有过一次重大调整是在1929年前后。 两百多年前美国资本市场萌芽时,完全是放任自流的状态,政府不介入,在前100年里甚至对上市公司没有信息披露的法律要求,134年里都没有证券监管机构。 到1929年股市崩溃,政府不介入不行了,才进行修正,成立了监管机构,制定了证券交易和监管的法律法规,试图寻找到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点。 随后,这个过程也一直在不断地反复和摇摆中。 近年的一个例子是,1998年,美国的长期资本公司造成美国市场崩溃后,很多人士都呼吁对对冲基金(hedge fund)实施监管,但是到现在美国监管机构还没有这样做。 总体来说,美国反对政府干预的力量非常强。 相信这次危机以后,要求加强对hedge fund监管的声音又会高起来。 而我们则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从市场发展早期开始,一直是政府和市场力量来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应该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管制,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此次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从过度的自由化向中间点回归。 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管,推动市场化改革一直是大方向和主旋律。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评论,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多的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生活水平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提高,正是由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才使得中国经济成为了全世界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但是这一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也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把握节奏,不断找寻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合理的平衡点,以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此次美国的危机提供了一个过犹不及、自由化泛滥、整个社会也为此支付了高昂成本的经典案例,对我们很有警示和帮助作用。 同时,此次危机也再次证明,虚拟经济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就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 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出现本意,是将这些贷款在证券化市场上进行分拆、打包、定价和交易,为广大投资者所持有,进而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过于复杂,销售链条过长,同时出于对高额利润的盲目追求和竞争的压力,所有参与这些过程的金融机构都忽视了必要的风险控制。 加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纯粹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参加到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创设、交易和投机中,使这些业务变成了纯粹的金钱游戏,使得很多复杂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交易与其分散金融市场风险的初衷差之千里,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危机的最终降临成为必然。 但是,尽管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剑走偏锋的情况出现,我们不能由此否定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历史反复证明,资本市场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依然还是当今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真正的华尔街是什么?华尔街实际上不光是指它物理上的含义和它作为一个金融市场的代表,它其实还是指美国金融服务业的一批专业人才,这批人大概有30万,如果说每天傍晚,所有的这些人群都退去的时候,华尔街只是一座空城。 他表示,由于华尔街发生大规模的动荡,大量训练有素的金融专业人才失去工作,一部分华尔街的金融人才特别是我国留学生可能为我国金融机构所用,使我国资本市场在金融人才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祁斌表示,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资本市场要屹立于世界之林,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为此,我们要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快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被李彦宏泼冷水 类Sora大模型入秋 十年难见收益 访问量骤
关于具有山西省户籍在外省普通高中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山西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