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私有化失败影响,中国中药(00570.HK)股价一度暴跌44.5%至2.12港元,创2013年3月以来新低。最新收盘价为2.48港元/股。最新市值为125亿港元,一天跌超67亿港元。
中国中药上周五晚公布,国药集团拟私有化的计划告吹,因为其境外直接投资未获批准。私有化的计划先决条件,即境外直接投资批准于10月18日仍未得到满足,而先决条件最后截止日期并未延长。因此,私有化建议于10月18日失效。中国中药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不会撤销。
本次大跌此前已有征兆,中国中药17日盘初一度跌近12%, 主要原因是公告由于目前预计在先决条件最后截止日期,即2024年10月18日或之前,不太可能获得尚未获得的境外直接投资批准,要约人和控股股东目前正在寻求投资者集团同意以延长先决条件最后截止日期,但目前仍不确定能否获得投资者集团的该等同意。
中国中药18日继续下跌,不过跌幅收窄至3.29%。今日大跌主要受18日晚间公告影响。
今年2月份,中国中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中国中药私有化,对比2月7日停牌前的收盘价3.43港元,此次私有化价格溢价约34.11%。
国药集团持有公司约16.3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2.46%;控股股东以外的要约人一致行动人(即中信证券有关成员公司)合共持有3374.6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67%;其他计划股份由独立股东持有,涉及约33.67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6.87%。根据国药集团的相关持股比例计算,此次私有化的总代价约156.45亿港元。
2月22日复牌后,中国中药高开24.49%,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4.26港元,涨24.2%,成交额为28.22亿港元,总市值约214.53亿港元。
2月22公告私有化停牌之前,2月6日和2月7日分别放量上涨7.22%和9.94%。
在2月22日之后,中国中药价格长期在私有化价格之下徘徊,但与私有化价格相距不远。
但6月26放量大跌11.72%,次日盘中大跌9.21%,收盘下跌2.44%,不过7月31见底回拉,在10月2日创新高,达到4.46港元。
中国中药母公司为央企,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参与。
本次私有化,大股东一方持有股权比例较小,需要动用资金达到156.45亿港元。今日下跌后,私有化需要资金已远超中国中药市值。
过去10年,国药集团不断进行重组整合,2013年至2015年,并购盈天医药、同济堂、天江药业和一方制药;2021年,战略重组太极集团。
责编:陈丽湘
校对:陶谦
万达私有化什么意思
问题一:万达是公有的么,为什么回A股说是私有化现在上市的主体是万达商业,在2014年12月23日香港上的市,股东们认为公司市值在港被低估了,所以申请退市,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 通俗来说,就是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来,扩大已有份额,最终使这家公司退市。 为什么要回到A股,因为A股市场给的估值往往高于港股,现在万达在香港市场的估值为2390.44亿,PE不到7倍,来A股,地产股PE10P倍是个正常的数据,市值翻番了。 当然还有别的因素,如再融资、股权质押,国内市场的监管等。 问题二:知道万达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吗?万达商业地产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万达商业牵头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设立的9个投资实体,其中7个投资实体引入了包括杉杉控股、上海持睿、上海褚骅、中国中铁、平安保险、工银国际、渤海产业、国泰君安()等多家财团投资者。 涉及的上市公司都是相关概念股。 可以下载金贝塔App,向券商首席分析师提问相关问题。 问题三:万达私有化对万达是利好还是利空对万达公司长远发展是利好的 问题四:万达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国中水务 旷达科技。 。 。 。 问题五:万达私有化退市 王健林凭什么不出钱那就代表有人看好万达,帮他出钱啊! 问题六:万达私有化概念股之后还将有什么概念股发力泰达股份大股东出资10亿元参与万达商业私有化,国中水务以3.78亿元受让鹏欣集团在赛领基金的10亿元出资额,成A股唯一上市公司参股基金直接参与万达私有化概念股。 杉杉股份间接控股股东参与了本万达私有化总额的15.9%,皇氏集团旗下赛领皇氏基金参与万达私有化。 还有就是中航资本旗下中航资本国际参与万达商业私有化。 此外,红星发展、新华都、上海九百或成为万达商业借壳的对象。 问题七:万达私有化概念今天出来了,会复制360私有化的那种暴涨吗1、万达私有化概念股在上周末(2016年8月17日)已经出来了,至于是否会复制360私有化的暴涨则要市场的反应。 万达概念股之一的泰达股份在8月21日晚间发布股票异常交易公告,否认公司参与万达商业私有化事宜,公司股票8月17日至8月1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从目前万达概念股来看,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暴涨。 2、8月15日晚间,万达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当天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以88.49%的的赞成票通过了万达商业向香港联交所撤回H股上市的决议。 同一天的股东大会上,万达商业还以超过99.45%的赞成票通过了延长A股公开发行有关事宜的有效期。 公告称,万达商业将稳妥推进后续退市工作,同时继续推动内地A股上市,在保证股东利益前提下,不排除采用各种可能的上市途径。 万达商业()15、16日晚间连续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申请于9月20日起撤销H股在港交所上市。 这也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A股市场又将增添一个“巨无霸”。 与之相关的股票也在近日被市场热捧。 3、万达私有化概念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与万达私有化的上市公司;另一类是市场认为可能被万达商业借壳的上市公司。 问题八:万达商业私有化后流通股东怎么办般来说,私有化进程会受到部分中小股东抵触,核心问题是私有化价格偏低,部分股东会认为不划算。 但大股东的表态往往会影响到中小股东的选择。 目前形势来看,中国人寿和科威特投资局的支持,将成为万达私有化退市的重要砝码。 但根据条例,交易获得通过需要75%以上的赞成票,而10%的反对票就可使交易流产。 一旦被否决,则12个月内不得再尝试。 而万达商业第三大股东贝莱德或许将成为万达商业私有化中的最大阻碍。 据悉,贝莱德的持仓多数于2015年第二季度建立,而当时,万达商业的股价为78港元,贝莱德买进的平均价格超过58港元每股,如果万达商业按照目前的方案每股52.80港元进行私有化,那么贝莱德在这次私有化中的亏损数额显然是其不愿接受的。 同时,荷兰APG基金方面也表示,每股52.80港元的报价没有吸引力,所以“对这个私有化计划有顾虑”,其还透露,APG目前尚未决定如何就这笔44亿美元的交易进行投票。 万达商业的大部分股权并未流通,主要掌握在王健林和他的旗舰公司大连万达集团手中。 在香港上市流通的股权约占股权总额的14%,而这14%的股权中,有一半掌握在包括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 Group LLC.在内的11家股东手中。 王健林提出的收购万达商业的交易,一旦做成,将成为香港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私有化交易,规模将超过阿里巴巴集团香港上市子公司2012年25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 问题九:万达私有化概念股是指哪些股票?你好,万达商业私有化概念股也出现井喷行情,与之相关的股票被市场热捧,截至收盘,泰达股份、国中水务涨停,杉杉股份、皇氏集团涨幅在5%以上。 曾与万达商业传出借壳绯闻的红星发展、新华都、上海九百等表现亮眼。 可以这样说,凡是出现这个名称的时候,都是兑现利好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些股票,不要轻易买入。 1、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 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 2、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 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其有具体的名称,事物题材等,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保险股,期货概念等都称之为概念股。 简单来说概念股就是对股票所在的行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问题十:中航资本国际参与万达商业私有化是什么意思私有化指的私有基金。 万达商业私有化,招商银行香港和大连分行提供270亿港元融资,中金公司香港提供37.8亿港元的融资,私有基金以自有资金60亿港元参与私有化,招行和中金的的贷款融资,主要是提供给私募基金参与私有化,同时,私募基金以所获万达商业股票抵押给招行和中金借款。 三者加总的资金已经是367.8亿港元,超过了私有化所需要的344亿港元。 万达这次私有化的买方团里有不少都是国内的大佬,层层穿透之后,目前看买方团里有中国平安、中铁、杉杉、工银国际、渤海产业基金、国泰君安、上汽等。
王健林退出房地产的原因王健林宣布退出房地产万达告别房地产
王健林退出房地产的原因,王健林宣布退出房地产,万达告别房地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恒大会不会像万达退出房地产市场?老实说,很难,目前来说基本无可能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的20年,恒大从房地产这个超级赚钱的行当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清楚,赚大钱的日子过久了,你让他过点赚小钱的日子,怕是有点难。 昨天全网盛传的恒大负债高达8000多亿,已被证实是谣言,恒大目前自称银行现金余额2000多亿。 2000多亿是什么概念,说老实话我真的没概念,只能说钱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万达退出房地产市场是有其自身原因的。 王健林是深知商业规律的,任何一个商品都不可能无限制的上涨下去,国内的房地产已经过了那种粗放式的上涨期,后期再想赚快钱,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再加上自身的债务,激流勇进退出民生房地产项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万达退出针对个人的住宅商品房市场,但并没有放弃商业地产这一块。 毕竟商业地产现金流来的块,属于轻资产投资,不像住宅市场开发周期长,占用资金大。 万达不做房地产了,是否意味着房价会降?今天估计又被万达刷屏了,1月29日万达官方平地一声惊雷,腾讯控股(以下简称“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这将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和实体商业巨头之间最大的单笔战略投资之一,腾讯、京东、苏宁、融创无论哪个拿出来都是大咖,此番强强联合,携手万达,打造商业管理巨无霸,利用各自优势,打造线上线下消费新格局,可谓是一大壮举。 去年,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签订转让协议,融创以总额631.7亿元接手万达集团13个万达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 最后富力横空出世,来了个三人行,但目测万达并未如预期轻装上阵。 万达抛售文旅项目进行瘦身,饱受市场质疑,2017年可谓是它的多事之秋。 资本市场,没有筹码怎么玩下去。 当时万达商业在香港上市,说实话表现是so so,真的很一般。 最高价到过78,最低31.1,真的是跌破发行价啊。 万达自己也觉得市值被严重低估,于是去年退市,准备A股上市。 去年很多中概股开启私有化,掀起回A热潮。 分众传媒,聚美优品、陌陌……一大批正在路上。 很大原因就是股价被低估,融到的钱钱少了,没人愿意。 本来一块钱的苹果,在你这卖8毛,我去路口说不定卖2块,于是万达跟港股say goodbye.私有化过程需要大量现金流,万达虽是以房产著称,但近年来逐渐将重心转到文化电影娱乐,甚至放言出完大配套住宅,不再拿建筑用地。 加之万达开启n个文旅项目,动辄就是就几百亿,甚至很多都是刚开始建设,花钱如流水一点不为过,背后肯定需要大量的财务支撑,自己前期钱不够怎么办?贷款呗。 此次投资就是收购当万达H股退市时候的投资股份。 此次还有一个重磅消息,就是万达宣布彻底告别地产,房子可以说是现在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此前万达进行一系列的瘦身计划,目的就是轻装上阵,谋求A股上市。 中国房产开发商负债率普遍都很高,12亿的项目,2亿就开工,贷款和预售获得流动资金,至于利息和盈利自然是客户买单,房价上涨决定了只赚不赔。 越是激进,摊子铺得越大,负债率越高。 成熟的企业肯定有自己的风险把控,万达作为行业中的翘楚,自然不在话下。 万达私有化中39.7亿美元(约310亿港元)用作万达商业股私有化的资金,除此以外,万达集团还有10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未偿还债券,将在2020至2024年到期。 而万达文旅项目大部分都未建成,前期投入浩瀚,仍需要大量的现金来维持运作,承受巨大资金压力,大家说可以继续贷款啊 。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去年流传出各大行提示万达债券风险,建议对万达债券做减持清仓处理。 万达紧急出来辟谣,总有刁民想害朕,万达运转良好,希望大家理性。 各种是非曲直难以判断,但是现实就是万达股债遭遇双杀,多只债券被机构疯狂抛售,闪崩。 万达影业也遭了池鱼暴跌,在即将跌停之前,宣布停牌。 市值瞬间蒸发近70亿,word天,这是多少个小目标。 2017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几次下调过大连万达评级。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单纯从经营层面来看,公司确实存在持续的投资性现金流缺口,年约400-600亿,但暂停资本开支的情况下公司在账现金和经营性现金流入能够勉强覆盖筹资性现金流出。 ”据说是因为当时万达在伦敦买了块地,监管部门为防范大规模资本外流带来不可控风险而要求银行系统对海外投资金额较大的企业进行排查,银行自主采取了避险措施,导致万达债券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抛售,甚至上演雪崩式的债股双杀戏码。 短期来讲万达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但是大量的未尝还债,文旅项目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甚至不可预知的风险,都是前在潜在事实。 长期来讲出手这些项目也算是明智之举,且不论万达商业重心并不在此,此举避免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债务,减缓了资金压力,给万达带来现金流。 此番彻底告别房产,应该是一个信号,于是这一个时代的终结。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同世界经济一样开始复苏,但金融危机后强势的经济刺激也留下一些风险,而金融地产业首当其中,央行期待的是经济体系的稳定,任何极端的措施都是不适合的,而当前经济也不需要过激的措施,因此只要政策不变,房价不会有太大变化,暴涨?我们不吹泡泡。 李嘉诚退出房地产,为何王健林也急抛售房产,是为了转型吗?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企总是能最先捕捉到楼市的走向信号。 先说结论吧,也不能全说是为了转型,主要还是响应中央的的号召。 房住不炒、限购、调控依旧是现阶段的主旋律,在加上房地产税出台、取消预售制、空置税的声音不断,楼市调控的周期还要多长并不好说。 有数据统计,李嘉诚近3年卖掉了800亿的资产,尤其是内地的资产,目前李嘉诚在内地的房产几乎不剩下什么了。 去年7月,王健林把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卖给了融创,其实有数据显示,王健林已经卖掉国内近8成项目,国内轻资产的目标持续前进中。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房地产商们的动作。 融创行政总裁曾表示,2018年融创将成立专门的文旅集团,与地产分开,10月29日晚融创中国发布公告,将持万达文化100%股权。 潘石屹从2014年以来售出旗下资产套现236亿元,现在更是整天以摄影师身份自称,给各个企业家拍摄人物照,办办影展。 最近很多地产公司暴雷,难道地产行业的好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宁可不接工程,也不要为了业绩而承接工程,经营口对准市政、基建、财政项目,房地产项目要慎之又慎”!公司高层会议的记录里的领导讲话如是说。 在工程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见证了行业的兴盛和繁荣,也目睹了行业的没落与惨淡。 去年340家开发商宣布破产,郑州春节期间新房交易20套。 刚过春天,地产却进入了寒冬,建业地产结构调整,死不承认裁掉了61%的员工,名门地产简单粗暴放假3个月。 高周转的时代已经到来,如同郁亮所说,地产进入了黑铁时代。 毫无信心的需求者郑州去年春节销售销售了16万套,最高的2016年销售了33万套,不是房子太好卖,而是需求太旺盛。 反观现在,市场冷静得可怕。 或许是大家“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或许是疫情经济双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尽管中央出台降准、降息,地方也纷纷出台限跌令,可没有信心的需求者,让楼市成为了一潭死水。 随便问一个人,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得到最多的是:“房价还会继续跌”。 而有些地方又存在着房价腰斩、膝斩、脚斩,跌倒吐血的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法拍房纷纷出现。 焦虑不安的供给者去年年底,我负责项目的甲方董事长莅临现场,对进度十分不满,但他仍然没有改变一贯的强硬姿态,当着我的面训斥他们的高管,又是力度不够,又是执行力差,总之我们的进度不利,就是他们的管理不够强硬。 而他最务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担心我们拖欠的那一点点工程款,我手里有十几个亿的资产,你们不要有顾虑,只管推进就可以”!是的,放在前几年,正在进行的工程约等于钱,而如今却变成了烫手山芋,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本来成本增加,利润下滑,但利息却在持续攀升。 无奈之下只能降价变现,越降价越没人购买,走进了死循环。 惴惴不安的下上游在这样的背景下,谁会再投资增加供给,增加了供给没有需求,又有谁来承建、谁来供应材料。 年前和一个长期承接恒大精装修项目的老板吃饭,联系材料供应商,业务很难达成。 喝了一口酒,他慢吞吞的说到:“以往,这些供应商听说我接了恒大的活,纷纷上门,表示愿意垫资,如今他们只想不接到我的电话”。 同样的,我们集团下属的商混站也实行了现金交易的制度。 你如何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从王健林到李嘉诚,大佬们为何纷纷“告别”房地产?2018年全国各地方政府土地交易收入达到65,096亿元,年增长25%。 而2018年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7,905亿元,年增长7%;由此可知,地方卖地收入占整个地方财政比重达66.48%。 房地产对于地方财政来说何其重要!而201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达9.5%。 但商品房销售额达到近15万亿元,增长12.2%。 可以说开发商的表现在2018年还是十分惊人的。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表现看:碧桂园以7280亿排在第一,可高周转也让碧桂园焦头烂额;万科、恒大、融创、保利排在其后;而以超高层商业地产为主的绿地以3800亿排在了第6;可曾经与绿地起名的万达跌到了第52名,销售额只有547亿。 甚至还不如同有商业地产的华润和龙湖,这两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额都超过了2000亿。 王健林和李首富加快退出国内房地产业,但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在退出房地产业。 从2018年的销售业绩看,大部分开发商还是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让这些开发商离开房地产又能做什么?只不过是房地产业已经达到了顶峰,未来企业要发展必须拓展新的产业。 这也是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第一要务。 现在的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转折期,改变经营方向是当务之急。 如果不能做到及时转型升级,或者接下来的就要面临的更大的困境。 本月中旬,在香港股市中的地产股票特然暴跌。 如佳源国际控股跌幅超过80%;阳光100,跌幅达到6成;仁天科技控股跌幅则是73%。 真是惊心动魄、变幻莫测。 房地产股票的不景气也就是对房地产业的未来迷茫,融资成本也会跟着上升,房地产企业囤地的财务成本也会增加,因而会导致利润的下滑,收益率自然也就下降了。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截至2021年9月30日,有赞公司员工为4358人,其中技术及产品开发人员占比达到近40%。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1
近日,有传言称“有赞裁员比例高达70%”。 有赞方面表示:“规模被夸大了,实际调整比例是20%左右。 ”
关于网传的具体涉及哪些部门和未来规划,有赞方表示“受经济形势、疫情影响,把中后台做了成本优化,集中资源聚焦关键目标。 保证更多精力和资源来支持给商家更好的服务,面对商家的产品研发和服务能力并没有减少。 ”
最近两天SaaS服务商有赞被多家媒体曝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网上甚至还传出了有赞工牌被凌乱的放在纸箱、成排的电脑被整齐的码放在办公桌上的照片。 看上去十分震撼。
对于这个消息,有赞目前并没有做出回应。 但有赞在今年3月25日曾发布一份《盈利警告》公告,他们预计公司在2021年的净亏损将达到大约32.9亿元,经调整年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扩大至9亿元。
这将是有赞公司连续第9年亏损,且此前8年里,他们从未亏损过如此之多。 在此之前,有赞曾在2019年亏损过5.92亿元,是过去8年里最多的一次。 2021年亏损32.9亿元又刷新了他们的亏损额度纪录。
对于2021年的巨亏,有赞在公告中也解释称有3个原因导致:
第一、商家服务现金产生单元因为受到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互联网行业环境和意外延长的疫情影响,导致业务表现未达预期。 公司预期对相关商誉及资产确认减值约为21.8亿元,该等减值皆为非现金性质。
第二、为了促进本集团的`销售业绩并配合本集团门店SaaS业务发展,销售开支增加幅度约为23%,该等开支增长虽未在2021年达到明显收入效果,但对于本集团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三、为了丰富及完善本集团的产品组合,2021年度投入了研发支出的增加幅度约为30%。
也就是说,互联网大环境和疫情影响了有赞的商誉,同时2021年他们在销售和研发支出分别增长23%和30%的情况下,在收入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刺激增长的情况。
这的确是非常尴尬的处境。
有赞在公告中明确表态,他们已经在2022年更加严格且精细化地进行费用管控、科学地安排销售和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将提升人均产出、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及优化经营结果列为2022年之首要经营目标。
也正是在这份《盈利警告》公告发布之后,有赞再次传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其实在2022年1月份,有赞就曾传出过裁员1500人的消息,当时甚至有传闻称有赞把 “人员优化” 写入了 2022 年的OKR中。
对于这些传闻,有赞曾回应表示并不属实,相关调整“只是在做事业部化调整,将前台业务拆分成社交电商、新零售、美业、教育、Allvalue五大事业部”。
而3月底的这波传闻中,据猎云网报道,有赞的新零售部门裁员50%,教育部门则是全员裁撤。
有赞的创始人为白鸦(朱宁),他在2012年创办了有赞的前身口袋通,2014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有赞。 2018年4月有赞在港交所上市,2019年4月和8月有赞先后获得了腾讯1亿港元和网络3000万美元投资。
2019年初,有赞曾经在年会上宣布实行996工作制,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白鸦曾回应称“几年后回头看,这次绝对是好事,因为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了有赞文化”。
2020年7月,有赞白鸦的一个举动又引发争议,他认为公司产品体验部设计的图片标识太丑,怒将体验设计部改为“审美缺失部”。 白鸦当时还曾放话:“一个月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解决掉这个部门。 ”
可惜白鸦的这些强势的职场举措,并没有带领公司实现盈利,他们在2019年到2021年这3年里分别亏损5.92亿、2.95亿和32.9亿元,合计亏损41.77亿元。
2021年有赞的股价从年初的2.68港元跌到了年底的0.54港元,一年之内跌去了近80%。
面临公司巨亏与股价大跌,有赞的确已经到了调整的关键时刻了。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2
SaaS服务商有赞()再度传出裁员。
“有赞不赚钱的部门都裁掉了,产研裁70%,其中教育产研裁100%,微商城和零售的产研裁30%,中台技术裁79%。 ”据红星资本局援引有赞内部人士消息。
3月28日,有赞教育COO黄晓鸣就裁员一事回复界面教育,“没这么夸张,产品维护团队、客户服务团队和销售团队都在正常运行。 ”但对方未回复有赞教育的裁员规模及余下员工数量。
有赞于2018年11月推出教育业务线,有赞教育以私域运营为核心,为教培机构提供解决方案,涵盖直播班课、教务管理、学员管理和督学互动的产品功能。
相比资金、人力资源雄厚、能自建线上化团队的教培巨头,中小机构对SaaS服务商的需求更为迫切。 有赞官网显示,其服务的商家覆盖亲子早教、兴趣教育、留学游学、职业技能等多领域,包括积木宝贝、菲动武道体能、水孩子等教培机构。
去年12月底,黄晓鸣在界面教育采访时称,未来,有赞教育将重点布局素质教育,尤其是美育和体育领域。
2021年5月,有赞1.3亿投资校管家,后者主要服务于教培机构的后端教务管理。 此外还投资了职业教育平台“职前职后”,持股5%。
1月20日,有赞启动一轮大裁员,涉及人数超1500人,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此轮裁员涉及的大部分员工的确是技术开发岗位。
大规模裁员之外,该公司还面临高管出走。 去年12月,有赞公告显示,曹春萌、闫晓田、谷嘉旺、徐燕青等多名董事会董事集体离职。 据新浪科技报道,有赞副总裁陈锦晖已于2021年10月离职。
常年亏损也是有赞身上的一座大山。
据该公司近日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亏损约32.9亿元,其中预期商誉及资产减值约21.8亿元,销售开支增幅23%,研发支出增幅30%。
2018至2020年,有赞经营亏损分别为7.72亿元、9.95亿元、5.63亿元;总负债从27.99亿元攀升至75.82亿元,负债率从41.88%增至62.09%。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有赞公司员工为4358人,其中技术及产品开发人员占比达到近40%。
天眼查APP显示,有赞共获六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停留在2020年4月的1亿美元,投资方未披露。 此前的投资方有高瓴资本、普华资本、经纬创投等。
快手曾是有赞极为重要的增长引擎。 2019年,快手为中国有赞贡献的GMV占比高达40%,而去年上半年占比降至20%。 2021年11月15日,快手电商还宣布对有赞执行第三方断链操作,不再支持直播间挂有赞的第三方商品。
资本市场的有赞也颇为坎坷。 去年2月28日,有赞发布公告称,其已向联交所申请旗下有赞科技股份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但在快手断链后不久,有赞于2021年12月21日公告称,不再进行中国有赞的私有化,有赞科技亦不会进一步推进上市申请。
截至3月28日,自2021年2月股价至最高点后,有赞市值已蒸发799.88亿港元,股价跌去约96%。 目前有赞市值32.79亿。
有赞回应大裁员:优化比例20%3
近日有传言称,有赞大幅度裁员,裁员人数高达2000人,有网友称教育部门被全部裁撤。 对此,有赞对蓝鲸教育回应称,教育部门尚在,裁员人数在1000人左右。
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认证为有赞科技员工的网友称,公司裁员2000多人,而自己也在其列。 另外,有网友表示,其中有赞教育部门被全部裁员。
针对以上消息,有赞向蓝鲸教育表示,全公司裁员比例大概在20%以上,人数1000人左右,且教育部门被全部裁员不属实。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有赞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1年亏损约32.9亿元,其中预期商誉及资产减值约21.8亿元,年度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约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