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 从 长津湖 必须用香港导演 为什么拍抗美援朝 到

电视剧《上甘岭》开播后,口碑超乎预期。

历史战争题材最难拍,《上甘岭》可谓难中之难。还原历史、重现战役就非常难。上甘岭战役跨度时间长,这次用20多集的容量装进来,确实可以让编剧和导演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述,但是如何铺排那些战争场面?虽然号称斥资2.5亿,真想拍到位,还真不一定够。

毕竟有珠玉在前,《长津湖》大场面的爆裂程度有目共睹,一部电影前前后后可是砸进去13个小目标;陈凯歌的《志愿军:存亡之战》正在热映,同样耗资不菲,电视剧和电影都不在一个维度上怎么比?

所以才说《上甘岭》的口碑超乎预期。翻看了一下豆瓣评论,好评占比至少超过七成。

有打五星的网友确实和《长津湖》比了,但写的是“这部电视剧弥补了电影《长津湖》时长太短的遗憾,它拥有电影般的质感,制作极其精良,延续了《长津湖》的风格。”

还有评论同样在夸质感好“有电影质感,节奏很快不拖沓,之前对香港导演执导内地主旋律影视心存疑虑,目前来看观感不错。”

也有观众称赞电视剧“讲了很多战术上的考虑,不那么胡乱打”,“刘伟强靠谱。”

我也觉得《上甘岭》好看,好看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有非常好的观感。

追到第五集,觉得很爽利,叙事好、节奏好、大场面铺陈好。

刘伟强确实以电影的节奏和影像风格来创作这部剧,尽量摒弃了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比如第一集没有任何铺垫就是双方交火、遭遇空袭。后面每一次转场剪辑都很紧,大部分的作战准备,基本都省略掉了,说打就直接开干,甚至作战计划还没说完,战争场面就压着字幕上来了。

刘伟强还尽量规避水词儿、减少煽情、省略不必要的文戏。这部剧看完前五集,除了王雷和黄轩饰演的秦基伟、段显峰交代人物前情和人物背景外,其他角色一概没有。同题材中常见的亲人离别、牺牲送骨灰回家乡、互通家书等煽情桥段一概没有。

很典型的一次处理,是第四集邱少云牺牲,如果放到其他作品里,大概率会专门给邱少云从告别家乡参军、到奔赴朝鲜前线来一整条人物线,然后大肆煽情一番,但这次《上甘岭》就一场戏,完了就完了。

大场面和细节的铺陈,《上甘岭》也相当到位。2.5亿制作成本,能拍成这样算很良心了。所有近景、特写的爆炸、射击都拍到位,特效妆也很带感。战争工事也很给力,第五集的战争触目惊心,联合国军300多门火炮持续袭击,一口气打出三十万发炮弹,花岗岩的山体都被削低了两米,我们的战士能抵御住这么强烈炮火攻击,是因为提前挖了四横八纵的地下坑道做好准备。

于是剧组就完整搭建了坑道,可以说,观众跟着镜头看到多少,剧组就准备了多少,一点也不含糊。

小的道具细节上也很到位,之前有一位网友给我们留言,称赞《上甘岭》道具真实、演员用心,说“军官的手枪终于配枪绳了,有实战意识!”

真实感还来自于其他小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潘斌龙饰演的胡满仓,用做菜比喻作战,接地气。还有副司令视察坑道时,问到了排烟和上厕所的细节、武器和粮食的储备等等。

当然,也有露怯的地方,从第一集开始,航拍俯瞰战场,所有的航弹爆炸都很虚,特效痕迹明显,这要宽容看待,毕竟《上甘岭》说到底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其次,《上甘岭》有深层次的好看,让观众透过表象看本质。

电视剧讲清楚了战场上,战士们流血牺牲的意义。

《上甘岭》叙事上双线推进,一边是前方战场,一边是后方谈判,谈好了可以不用打,但只有打赢了,谈判桌上才有优势。尽管觉得冯绍峰在里面画素描有那么一丁点儿画蛇添足,但电视剧确实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了。

电视剧还讲清楚了“人是打胜仗的关键”。

联合国军两个小时射出的炮弹,可能就比十五军整个部队储备的炮弹还要多。他们有机械化部队、有坦克、有福特汽车、有飞机轮番空袭、侦查,但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是我们?这一点电视剧也讲明白了。我们的战士抢着上前线,美军的战士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们的将军关切战事、担心战士吃不下饭;美军的将军抽雪茄、喝咖啡,《上甘岭》的剪辑真好。

这其实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章标题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拍抗美援朝,总用香港导演?《长津湖》用了徐克和林超贤,这次《上甘岭》则是刘伟强。这部剧的品质充分说明了,香港导演,靠谱。

在这里插播一条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八卦。

刘伟强到底有多强?他这些年其实一直在被四处指派,承接各种艰巨任务。

想必很多人已经知道,不论是《长津湖》还是《上甘岭》,都属于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往往不是片方自发想拍,而是接到的任务。

徐克、刘伟强、林超贤、邱礼涛为代表的香港导演经过多年的历练,都是难得的电影人才,尽管随着市场变化、技术发展,内地电影创作在器材和技术上,已经完胜香港本土电影市场,但人的能力和经验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的。香港导演速度快、效率高、出品质量稳定,而且往往能拍出比投资预算更好的效果。

基于此,当需要拍一部《长津湖》时,就钦点了当时已经年近七旬的徐克。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拍摄中断。而接到拍摄任务的刘伟强,又因为赶着拍《中国医生》而不得不放弃这个项目,于是才组成了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的导演阵容。

那为何《长津湖》和《中国医生》都信任刘伟强?是因为刘伟强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调研采访、到筹备拍摄,直至《中国机长》以最短的时间最终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加上《中国医生》,他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出品水准。

该来的总会来,没拍成《长津湖》,这次拍了《上甘岭》,刘伟强又一次没让片方和观众失望,还没开始看的可以看看了,入坑不亏。


冯小刚其实很早之前就想拍《长津湖》,为何最后导演却是陈凯歌?

冯小刚曾经成为《长津湖》的第一位导演,但是没有想到,随着韩国的撤资,《严寒十七日》正式宣布流产,美国不拍了。 美国都不拍了,那我们是否还需要拍摄这部电影呢?正赶上那个时候冯小刚因为范冰冰的问题,《手机2》都未能上映,《长津湖之战》导演的位置,自然也要让出去。

《长津湖》打破多项记录

《长津湖》海报院线电影是商品,是要拿来卖钱的,就票房来看,《长津湖》无疑是成功的,打破了中国电影史上好多项历史记录。 但是一部电影票房的高低并不单单指电影的质量问题,这与电影前期的宣传,后期的发行以及上映的节点,也就是说外部环境的影响都有极大关系。

电影《长津湖》的成绩电影《长津湖》的亮点是演员选角和导演分工联合,段奕宏,张涵予,胡军,吴京清一色的硬汉影帝级老戏骨形象,即便少有的小鲜肉,其实演技也是非常在线的,这恐怕与那些老戏骨的带动、鞭策和几大知名导演的调教不无关系。但是整部电影看完总觉得还是像欠点什么,可能导演阵容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吧!

导演阵容强大,唯独没有冯小刚

《长津湖》的导演阵容也很强大,不仅有之前合作过《中国机长》的刘伟强,这次包括陈凯歌、徐克、刘伟强、林超贤共四位导演,比有3位导演的《金刚川》还多一位。

这样的导演阵容非常顶配了,三位拍过主旋律电影的香港导演,刘伟强从《无间道》到《中国机长》,徐克从武侠片到之前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都是一次次证明过自己实力的大导演。

再加上担任《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的陈凯歌对总基调的把控,应该是很稳的。 略遗憾的是,曾经拍过《集结号》,很早就公开请战想拍这个题材的导演冯小刚,虽然此前被很多网友期待能够拍摄这个题材,也被认为是拍摄这个题材的最佳导演人选,但这次并没有出现在导演名单上。

冯小刚缺席的原因

这部电影叫《长津湖》,为什么选择拍摄这么一部电影,而不拍摄更为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源于美国一部电影的立项,这部电影叫《严寒十七日》。 冯小刚主动请缨,表示想要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原因非常的简单。 因为自己曾经拍摄过战争片《集结号》,有着非常丰富的战争片拍摄经验,而且自己很早之前就有拍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想法,冯小刚表示:

“像这样的电影,黄宏,我先给你报名。 我在《集结号》已经训练一把了,我也想过长津湖之战,的确值得拍。 而且现在这些经过抗美援朝的人还有一些在,在晚拍,第一手的这些人就没了。 ”于是冯小刚就成为了这部《长津湖之战》的第一位导演,但是没有想到,随着韩国的撤资,《严寒十七日》正式宣布流产,美国不拍了。

美国都不拍了,那我们是否还需要拍摄这部电影呢?正赶上那个时候冯小刚因为范冰冰的问题,《手机2》都未能上映,《长津湖之战》导演的位置,自然也要让出去。

《长津湖》:当时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为什么影片中没出现一个朝鲜军民?

因为长津湖战役史实就没有。 那些拿审核说事的,去你的吧,《三八线》不仅有朝鲜地方同志,还有南朝鲜特务,咋过的审核?史实上,长津水库附近地区是朝鲜半岛最为苦寒之处,也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 1950年这里冬季白天最高气温只有零下20度,晚上能掉到零下50度,日均气温大约零下30度,比西伯利亚还极端。 这种鬼地方地方能住几个人脚后跟都想象得到。

《长津湖》剧情主要展现的是志愿军人物和故事,以点带面

突出了战场的残酷,所以没有必要交代故事的全部背景,如果交代反而会破坏大环境+小格局的基本框架。 长津湖所处的战场在东线,属于人迹罕至的地区,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如果引入反而会引起观众对常理的怀疑。 当时战场的条件恶劣,冬季平均温度在零下三十度,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民众根本不了解也不太支持我们志愿军,所以加上这个桥段也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显得赘余。 朝鲜军在志愿军投入战场前就已经被打散了,没有完整建制,无法配合作战。

谁没事愿意跑到青藏高原大雪山里,来一次荷枪实弹的“旅游”体验?

谁没事,在零下40-50℃的大冷天,跑到青藏高原大雪山里,来一场真枪实弹的“沉浸式体验”?如果不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后世子孙的安宁生活,你愿意去吗?相信99.99%的人都不愿意去。 将这样的情况放到朝鲜军民身上,也是相同的结果。 就拿国庆假期北京等北方地区,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气温骤然下降来说,很多来北京旅游的人在小红书吐槽,以后都不来北京了,太冷了。 而我在北京生活了三年也冷得不要不要的,要知道现在才10℃左右,就很多人受不了,可想而知《长津湖》战役的艰难程度。 非常人难以忍受。

因为朝鲜的地形

朝鲜在东线有一个巨大的狼林山脉,这个狼林山脉基本上没有人烟,也就是说长津湖战场基本上是没有人烟的”。 《长津湖》不是全景式、历史交代的电影,而是跟着人物走的。 就像兰晓龙曾经说过的,剧本写的是人物,要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东线的地理环境很恶劣,导致人烟稀少。 中国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语言不通,沟通上存在极大的困难。 那一年是朝鲜50年难得一见的严冬,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四十度以下,严酷的气候条件导致人迹罕至。

《上甘岭》重拍审核通过,你觉得哪位导演能拍出当年的壮烈?

曾经我们看的最热血的电影应该就是《上甘岭》了,这一场战役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可以说是最艰苦,也是最伟大的。

美军的轰炸机不断的在这里轰炸,将这个地方的土地都削平了一点,但是我们的战士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坚守,在坑道之下坚守,坚决打退美帝国主义。

为取得最后的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强大的坚实基础,我们学习的那篇文章最可爱的人就是出自上甘岭这场战役。

而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抗美援朝的战争电影也是多了起来,去年的电影《金刚川》就是抗美援朝之中的一个故事,为了一座桥,可以向前进的桥,志愿军战士们英勇牺牲,都是为了胜利。

而且还有拍摄中的《长津湖》,还有张艺谋导演拍摄中的电影《狙击手》都是讲诉抗美援朝的故事,也是令我们非常喜欢的故事。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怀念那艰苦的岁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敢与美帝国主义斗,就更加不用说现在了。

也是这样的国际形势,促使我们去拍这样的电影。

但是我们依然会崛起,因为我们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而是现在的中国。

要说《上甘岭》这部电影要由谁来拍,我认为还是应该管虎来拍这样因为管虎导演的电影可以说是最有血性,也是最能够拍好战争故事的。

他之前拍摄的《八佰》《金刚川》这些战争题材类的电影,都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所以管虎导演拍这样的战争场面,也才能够拍出好故事,并且拍出当年的壮烈,当年的艰苦岁月,当年我们是怎么打倒这些敌人的。

当然像是《长津湖》一样有三个一起的导演,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也是更加好的。

8场同时开球 浙江战泰山 影响争冠保级 央视直播!申花对深圳
价格战 大扩张的瑞幸还好吗 瑞幸上半年净利暴跌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