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行业

尚福林 大模型

人工智能正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姿态渗透至人类的生产生活中。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AI+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金融行业已成为AI渗透率较高的领域之一,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已成为金融大模型热门应用场景。

大模型技术无疑将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但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背后存在的不透明、不可预知、网络安全风险仍需关注。

渗透率超过50%

“人工智能的能力,构成了各个基础学科的能力,构成了各个行业的能力,从而构成了各个国家能力的基础。毫无疑问,今后金融的发展必将被AI全面渗透并被全面改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道。

金融业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多维度、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被视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最优行业之一。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介绍,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渗透率超过50%,而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是现阶段金融行业最热门,也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AI大模型应用场景。

银行走在大模型应用前列。近年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展开试水,应用聚焦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多领域

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介绍了该行千亿级大模型体系建设与应用情况。他表示,针对金融行业知识专业性高、任务执行严谨、权限隔离严格等特点,工商银行打造适配金融行业的“1+X”工程化解决方案。“1”是指智能中枢,通过智能中枢的任务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等能力,实现金融复杂场景的应用;沉淀“X”可共享复用的范式能力,包含知识检索、数据分析、文档编写、智能搜索等多项金融即插即用的零代码工程化解决方案。

“目前千亿级大模型体系已实现各个业务领域规模化推广,覆盖20多个业务领域、100多个业务场景。”吕仲涛举例,在个人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在经营决策、营销执行阶段,支持运营人员通过自然语言方式完成圈客户、找产品、发布,有效降低活动部署门槛,面向一线营销人员,打造营销陪伴助手,提供产品知识问答、产品比对等服务,营销人员能够便捷获取产品信息。

需关注潜在风险

“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存在‘双刃剑’,大模型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生成伪造内容、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吕仲涛表示,要加强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不断深化运用大小模型协同应用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商业银行在安全可控情况下,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大模型的不透明、不可预知、网络安全风险也是金融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大模型具备不透明风险,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输出的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和追溯输出结果,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

大模型还具备不可预知风险,尚福林认为,人工智能工具是根据过去的数据进行训练的,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技术本身也可能会受到数据不可靠或前所未见极端情况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结论。

此外,在网络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模型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应用需要处理大量敏感的个人和财务数据,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和数据泄露的可能”。尚福林说道。

尽管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仍充满挑战,但通过算力、算法和数据的不断发展,应用空间仍然广阔。

尚福林介绍,数据显示,2027年全球在人工智能系统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的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而金融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将达到9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是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算力、算法、数据是金融大模型应用的基座。吕仲涛指出,“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体量,按照资源节约、资源集约共享复用、成本效益最优的准则,围绕大模型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三方面来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级技术能力的建设”。

目前大模型所涉及的算力、算法等相关核心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期,仍需增强多领域合作。吕仲涛表示,金融行业需加深与头部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合创新,持续保持资源投入,加速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研究和创新应用。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猛进!渗透率三年半翻6倍,吉利新能源何以进入爆发临界点?

—— “如何让用户买的安心?”

——“如何让用户用的开心?”

——“如何让用户开的放心?”

——“如何让用户用的省心?”

——“如何让用户坐的舒心?”

在8月3日的吉利银河E5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 CEO淦家阅(阿甘)发出“灵魂五问”,引发了强烈关注。

这是因为,阿甘的“灵魂五问”,道出了用户的心声,更是对造车者的灵魂拷问。

在发布会上,吉利汽车以银河E5的“五个一工程”作答。

那就是:安全标准同级第一、空间体验同级第一、舒适驾控同级第一、整车能耗同级第一、智能座舱同级第一。

“吉利不会只盯着对手,而是围绕用户需求来打造产品,让用户获得最佳品价比,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 ”在接受功夫汽车专访时,阿甘特别强调“品价比”。

“吉利要坚持做‘高质优价’,高品质是前提,同时要给用户更优的价格。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品价比。 价格不是越低越好,一定要把质量和性能做对比,如果性能很好,价格可能也会高一点点,是合理的,如果性能不好,价格很低,或者说价格也适中,就是品价比比较低。 我们要看分子,也要看分母。 ”

他巧妙地用“分子分母论”来做譬喻,在目前汽车业“卷无下限”的大环境之下,向用户展现吉利银河对高价值和高品质的追求“没有上限”。

在功夫汽车看来,从“灵魂五问”再到“分子分母论”,我们可以从中窥探三年多来,吉利4.0时代所展现的造车者底色以及赋予用户价值的成色。

事实上,吉利新能源渗透率在2024年上半年跃升至40.3%,三年半间渗透率足足提升了6倍多。 这主要得益于2021年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以及“智能吉利025”战略。

在吉利新能源进入爆发临界点之际,银河E5上市,将进一步按下“银河时代”以及吉利新能源的“快进键”。

(1)厚重分母,“质优”底色

分母厚重,分子成色才会出众。

从2021年以来,吉利一直坚定践行两个战略,构建汽车行业最全面、最领先的电动化、智能体系力。 这两个体系力构成了吉利智电时代造车的“分母”。

阿甘称,吉利在三电技术、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卫星互联、智算中心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构建了汽车行业最全面最领先的科技生态网。

在备受关注的 AI领域,吉利也已经发布了吉利星睿AI大模型,而且是汽车行业第一家获得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组织的可信 AI 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工作,获得4+评级。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星睿AI大模型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开发,云端总算力扩容到102亿亿次每秒,持续保持中国车企算力第一。

“所以,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AI大模型最终还是要用于解决用户的场景痛点、增加爽点。 ”阿甘展望道。

而在智能架构领域领域,作为“架构世家”,吉利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吉利银河E5,就是在全新的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上打造而来。

GEA架构是全球首个“硬件、系统、生态、AI”四位一体的 AI 智能架构,实现了空间设计、智能能源、全域安全、AI智能、驾控性能“五大不设限”。

另外,在智能能源体系上,GEA架构支持混动、纯电、增程与绿色甲醇多种能源形式。

可以说,吉利所打造的“一网三体系”—— 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智能能源体系、智能架构体系、智能服务体系,赋能包括银河系列在内的吉利新能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大幅度提升吉利在新能源时代的“站位”。

在阿甘看来,只有把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到极致,才是对用户的负责任。

“安全就是吉利的基因,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李传海如此道出了吉利造车的“底层密码”。

因此,安全成为了银河E5最大卖点。

首先,银河E5采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将车身与电池系统高度融合,实现了整车强度和刚度的提升,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还提高了安全系数。

更关键的是,在电池安全层面,银河E5首搭载吉利自研的“神盾短刀电池”。

该电池主打安全可靠,此前神盾短刀电池已经顺利通过了中汽中心的“8针同刺”试验,持续1小时后仍然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在面对5.8mm的实弹贯穿试验时,同样不起火、不爆炸。

此前,吉利银河还拆解了一台验证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它的电池包依然拥有90.5%的健康度,且电池包内没有灰尘异物,电芯也没有任何变形。

在发布会上,一个引人关注的细节,也足以体现吉利在安全领域的功力。

针对当下一些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事故后打不开车门的现象,阿甘宣布,将向同行开放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解锁的相关核心技术,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向上。

“为什么是吉利把‘门把手遇到碰撞自动弹出’的专利研发出来?可能就是‘老师傅’和‘新手’的差距。 ”阿甘打趣道。

功夫汽车认为,正是凭借着“老师傅”厚实的功力,“造车者”吉利在智电时代造就了厚重的分母,“质优”的底色。

(2)分子成色,决定“品价比”

如果说分母决定了高品质,那分子则决定了“品价比”。

淦家阅认为,银河E5要想在市场上成功,不能对产品力有所取舍,必须要将它打造成一款全是长板的精品车。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将银河E5定义为“六边形战士”。

作为出自“架构世家”吉利所打造的GEA架构,银河E5在安全、耐久、性能、驾控、空间……等方面都是强项,从而为用户带来高价值。

譬如,得益于GEA架构的高继承性,吉利银河E5拥有了同级第一的空间体验。 “银河E5的得房率达到67.2%,座舱得房率做到84.22%,是真正的A级尺寸、B级空间。 ”

在大空间的用车场景方面,范峻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银河E5有很多女性消费者购买,她们就说有了这个空间,买了菜哪怕是湿的也可以放。 所以用户喜欢银河E5,说明它符合纯电SUV用户的场景和需求。 ”

在车机上,吉利银河E5这一次交出了令用户相当满意的答案。

新车搭载了在领克身上备受好评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还同时标配了性能比8155更出众的龙鹰一号芯片。

这意味着吉利银河E5在车机交互方面的体验,对比同价位车型已经有了代差。

“龙鹰一号芯片,本身也是基于全球标准开发,在功能、安全方面可以满足欧标的要求,我们会在相同的平台上持续开发。 ”李传海表示。

在智驾方面,银河E5在泊车方面做到国内顶尖水平。

就此,阿甘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就是:“泊车最难的场景就是‘断头路’,银河E5的泊车方案超过了国内95%新能源汽车的水平。”

当然,在10万-15万元区间,用户对价格敏感度较强。 定价成为银河E5的市场“胜负手”,也是影响“分子”的关键所在。

在阿甘看来,领先的产品技术,不一定成本高。 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本质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和产品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成本和成本的竞争,最终是技术能力的竞争。 如果有超强的技术能力,在设计产品的最初阶段,就把前端设计做好,才能做到价值最优。

“我们在设计银河E5的时候,应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等很多好的新技术,结构更安全、性能更可靠,也确实做到了价值更优。”

功夫汽车认为,由于GEA架构面向全球市场开发,所以架构的覆盖面足够大,同时神盾短刀电池、龙鹰一号芯片、Flyme Auto车机系统等都是吉利自研。 吉利过去三年多来技术革新的成果,将令吉利可以通过规模优势,为“降本”留下足够空间。

因此,吉利银河在智电时代具备了更主动的定价权,这也正是银河E5“价优”的底气。

阿甘认为,吉利做产品不是看对手,而是看用户的需求。 “要解决用户的痛点,增加用户的爽点。 ”这也与吉利银河价值主张——为美好生活而来,可谓“如出一辙”。

(3)银河提速,吉利新能源“爆发临界点”到来

“银河E5上市会让‘银河速度’更快。 ”阿甘对银河E5寄予厚望。

事实上,自去年2月发布,银河系列前8个月销量就突破10万辆,成就了“银河速度”。

今年1-7月,吉利银河累计销量达辆,同比大增超397%。 截至目前,银河累计销量已突破18万辆。

随着吉利银河E5的上市,吉利新能源也将进入到爆发的临界点。

一组渗透率数据的对比,足以体现出吉利新能源在这三年半来的市场张力。

在2021年渗透率只有6.7%,2022年提升为24.7%,2023年达到33.2%,2024年上半年已经高达40.3%。

三年半间,渗透率足足提升了6倍多。 而今年上半年,吉利销量同比增长41%,达到95.6万辆。

正是得益于半年销量猛涨,吉利将原定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5%,从190万辆提升至200万辆。 这也是今年第一家上调全年销售任务的车企。

对于下半年走势,阿甘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是吉利产品大年,下半年吉利会陆续推出几款新车,从而推动销量增长。

除了银河E5以外,吉利品牌后续还有一款紧凑型的纯电SUV,年底可能还会有一款混动SUV上市。

领克品牌第一款纯电车型Z10,会在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初上市,另外年底会有一款全球的精品SUV车型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银河E5上市将提速银河速度,开启吉利下半年猛进的新征程。

(4)功夫拍案

“‘技术革新’永远在路上。 我们一定坚持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成本领先。 ”三年多来,阿甘及其团队对“技术革新”的追求,迎来了收获期。 这不仅体现在“银河速度”及新能源渗透率的大幅度跃升上,而且带给用户在智电时代给最主流的用户造好车,银河E5就是最新的样本。

“吉利一直秉承不简单地打价格战,而是打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品质战和企业道德战。”

在功夫汽车看来,正是得益于这三年多的转型与革新,吉利在新能源时代底气更足,后劲跟强了。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爆发临界点到来,那个我们熟悉而犀利的吉利,又回来了!

强化发卡管理、治理息费乱象 信用卡业务告别“跑马圈地”

强化发卡管理、治理息费乱象 信用卡业务告别“跑马圈地”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专家表示,《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对信用卡发卡管理、信用卡息费乱象等业务明确监管要求,将推动信用卡业务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阶段迈入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规范息费收取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在便利群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经营理念粗放、风险管控不到位,存在损害客户利益等行为。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和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以及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导致客户难以判断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

为此,《通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订立信用卡合同时,对收取利息、复利、费用、违约金等条款、风险揭示内容应当严格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并以明显的方式向客户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对信用卡息费收取做到定价合理、信息披露透明。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表示,一方面,要按市场化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信用卡息费水平,降低客户息费负担;另一方面,息费收取应做到提前告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此外,要不断创新信息披露方式,多元息费通知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准确知悉息费收取信息。

按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正全面加强分期业务的规范管理,将息费项目、年化费率和息费计收方式等关键信息,通过清晰、显著的方式向客户进行展示,帮助客户准确理解使用成本。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对信用卡息费水平的科学制定,为满足条件的优质客户提供了信贷价格优惠,降低了客户息费负担。 下个阶段,该行将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精细化定价水平,促进信用卡息费水平合理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分期业务息费,《通知》专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在分期业务合同(协议)首页以明显方式展示分期业务可能产生的所有息费项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费计算方式;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为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审慎设置信用卡分期透支金额和期限,明确分期业务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 分期业务期限不得超过5年。 客户确需对预借现金业务申请分期还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者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期限不得超过2年。 “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展示分期业务资金使用成本,不得诱导过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户息费。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强化睡眠卡管理

睡眠信用卡管理是《通知》的亮点之一。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睡眠卡率红线的出台,对各家银行的经营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峰表示,一方面,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精准发卡、精准定位潜在用卡客户的能力,在市场发卡前端分析客户需求,尽量把对的卡配发给对的人,避免客户卡片过多又疏于管理,避免银行卡片在制作与后续管理方面的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银行需要提升自身精细化经营能力,在客户维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数据、模型辨识不同客户的差异化经营点,做好客户使用中卡片的动态管控,有效监测,管控措施不可缺失,避免因为管控疏漏出现的睡眠卡风险。

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用卡业务快速普及发展,使用信用卡的客户越来越多。 为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确保客户用卡安全,避免盗刷或丢失风险,《通知》对睡眠卡率制定了监管红线。 同时,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滋生了无序竞争、资源浪费、过度授信等问题。

“未来银保监会还将动态调降长期睡眠信用卡比例限制标准,不断督促行业将睡眠卡比例降至更低水平。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出台《通知》对加强信用卡业务管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部分商业银行信用卡经营管理过度经营指标化。 从战略角度出发,近年来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向零售转型,信用卡作为资产类业务被普遍作为切入点和重点。 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单纯以发卡量、客户量等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势必导致信用卡业务短期化。 目前信用卡业务往往是各行投诉的“重灾区”,一方面和该业务客群广、交易量大有关,但另一方面因为关键要素不突出、合作行为不规范、管控不到位、催收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也造成了容易被客户投诉。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卡外部合作行为,《通知》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逐步厘清权责边界。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本机构联名卡的经营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联名卡合作双方在所有信用卡相关业务环节平等呈现各自品牌,不得直接或者变相由联名单位代为行使银行职责或者用联名单位品牌替代银行品牌。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联名卡业务,《通知》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由联名单位直接或变相代为行使信用卡业务职责,联名卡合作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联名单位宣传推介及提供其主营业务领域的权益服务。 应当持续加强对联名单位经营风险、声誉风险和其他不利影响的分析和监测,严格防范风险向本机构传导。

试点线上业务

目前,银行间市场尽管已有丰富多样的支付工具和借贷产品,但信用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换挡和金融严监管的双重背景下,银行传统对公业务面临瓶颈,许多银行纷纷进行零售转型探索新发展模式,而信用卡业务正是商业银行零售转型中的重要一环。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存量达到8亿张(人均持卡量达到0.57张),同比增长2.83%,从2015年以来,发卡量接近翻番。 信用卡作为各家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基础工具之一,是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

“2021年人均持卡量达到0.57张,相较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近4张信用卡,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低的。 再考虑到一人持有多张信用卡的情况,实际上我国信用卡的普及率还有待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煜表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居民缺乏透支消费的手段,因为近年来涌现了一些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且一定程度上与支付活动形成关联,构成了对传统金融机构发行信用卡的补充。

然而,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与信用卡相比的差异在于:一是信用卡开卡通常要到银行网点线下办理,而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所有的交易程序都是在线上完成的;二是作为持牌机构发行的信用卡准入门槛较高,审批较为严格,而互联网消费信贷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覆盖面更高。 罗煜表示,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信用卡的使用便捷程度不如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二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诱导超前消费、引发过度负债等不规范现象,风险防控存在一定的隐患。

对此,《通知》明确提出将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 高峰表示,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发生重要变化,营业网点到客数量日趋下降。 随着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客户服务不断完善、使用成本不断降低,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的重要尝试。

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的关键环节在于远程面签。 远程面签是提升客户体验、提升银行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 高峰认为,试点开展线上信用卡应做好目标客户的筛选、远程视频技术支持和线上业务流程的管控。 一是在目标客户选择方面,可优先考虑存量借记卡客户,以及消费场景内有真实消费需求的客户等。 二是在远程视频技术选择方面,为避免音视频带来风险,可将运营操作锁定在银行端APP上等。 三是在线上业务流程方面,借力人脸识别和联网核查的同时,辅助必要的人工客服(远程柜员)与客户线上进行办卡意愿和身份的核验等。

今年初,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拓展线上渠道,丰富服务场景,推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案例分享】某银行用这20件事,实现数字化转型

【案例分享】某银行用这20件事,实现数字化转型

1.项目背景

随着银行各业务的精细化运营,经营活动从批量式逐步向互动式、个性化、场景化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银行都在运用数据来构建自己的精准营销渠道和场景,某银行零售事业部在此潮流之下希望能够尽快突破现状,建立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竞争和客户流失。

2.痛点分析

某银行零售事业部现在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方面是来自客户的,另一方面是来自竞争者的。

客户对银行的期望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银行能够实现定制化的服务,提高服务的协作性、便利性、一致性以及控制性。

与此同时,竞争者正积极利用数字创新重新定义价值创造,以便更好地满足被忽略或未获满足的客户需求。 这就出现了同一区域的不同银行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抢占本地客户的现象。

另外,该银行零售事业部的高管存在对数智化理解不多的情况,对如何实现银行的数智化转型缺乏认知,甚至束手无措,即使花费了大量的钱也没有获得想要的效果。

3.解决方案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该银行牵手国云数据一起为该银行零售部定制应对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国云数据通过对该银行全面的调研,帮助其打造战略、业务、需求、应用、算法、数据等六大地图,从而帮助其找到问题症结。

图片

第二步:在确定完战略地图后,把战略转化成能执行的20件事情,做好这个20件事情意味着转型基本成功,让事业部有明确的目标感。

(1)建设新零售数字化中台。打通个金、互金、CRM、数据仓库及外部购买三方数据、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

金融领域

(2)建立新零售用户,建立产品、网点等数据资产池,建立新零售数据组织,实现数据自助分析和提升,大大提高运营效率,让数据看得见、用的到,

(3)建立数据驱动运营体系;

精细化运营:用户分群;重点客群画像:中老、商贷、亲子等不同客户的不同运营策略和方法;

存量运营:代发工资用户贡献提升。对代发工资用户做用户画像,智能交叉销售

(4)产品推荐:建立客户分层差异化营销服务体系,定位和聚焦重点战略客群

(5)提升客户经营服务能力,深度经营实现价值提升,提升流失客户挽回能力,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高效的客户流失预警体系,实现流失预警、提示、催促提前挽回、自动挽回

(6)建立客户画像。建立网易贷获客模型和风险模型,自动智能筛选个贷客户白名单

(7)建立客户裂变系统。通过客户推荐客户的方式实现客户高质量裂变,画出主推客户的画像以及主推客户的关系链,实现一键推荐,推荐有奖;

(8)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实时监控竞争对手及竞品的动态,帮助更合理更实时的定价调价、制定营销策略、爆品调整、产品组合推荐策略等;

(9)理财用户。 做大理财用户规模、精准获客模型,做强财富管理,加速扩张信用卡,丰富财富管理产品线。 利用技术模型实现精准获客模型,给一线员工精准推荐财务管理潜在白名单,通过给财富管理客户建立实时动态画像,让一线员工提供定制、贴身、以咨询为导向的营销服务模式;

(10)推动精细化销售管理体系,建立总-分-支常态化检视督导,实现军事化目标管理;

(11)打造新零售总部数据化运营和指挥系统:以战略目标为导向,梳理业务详细关键指标,全链路闭环运营,实现精细化运营实时动态管控;

(12)实时预警:调整分行零售总行数字化管理系统、根据总行策略,实时可下发任务系统;

(13)网点画像:实现网点数字化、经营状况、健康指数分析,基于网点画像指导网点优化,对不同网点进行排名、相互学习、经验分享;

(14)推动线下渠道优化:建立网点选址系统提供个性精准的选址方案、建立网点周边白名单用户精准推荐系统,根据内外部数据精准获取用户并让网点精准;

(15)对销售一线人员实现数字化客户管理;

(16)迭代创新线上渠道:建立手机银行端到端的客户行为追踪系统,从用户登陆到转化每个环境,指导手机银行优化,提供转化率;

(17)基于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推荐:将结果推荐手机银行,客服中心转型为重要的线上渠道,承接营销和客户经营职能,成为半利润中心;

(18)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线上精准定位高潜客户并向线下推送,线下网点引流客户至线上虚拟店,从单一、各自孤立的渠道向融合渠道转型;

(19)前线赋能系统:利用数据分析、客户推荐和销售激励实现自动化过程管理,并建设高产能,专业化前线团队实现数字化绩效,让每个员工知道今天的动作,动作换来的收入,以及收入状况;

(20)数智化用户管理系统:让前线员工清楚的看到自己客户的动态、实现复购提醒、自动定制方案等方案。

第三步:基于这20件事情,快速帮助该行零售事业部构建了该部门数字化平台,包含数据中台、智能营销云平台等,并和该银行的科技部无缝对接,一方面快速满足了零售部的需求,又避免了过去投入大而效果不明显的状况,用20%的预算完成了既定目标。 同时针对银行零售部的高管、中层人员等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课程培训,帮助他们迅速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方++及相关实现路径和产品。

4.最终效果

通过数据中台构建,解决了该银行因传统方式反复重建,每个烟囱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无法快速响应业务等方面的问题。 帮助银行深化客户经营、丰富产品服务、推动综合营销、加速渠道转型。 新客获取成本比以往降低了5个百分点,同时挽回了上万个流失客户,实现不同渠道间轻松转化,年度初步统计降低投入及人员成本500万。

5.关于国云数据

国云数据集团是由原阿里数据团队建立的以独创的“数字化转型合伙人”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公司,也是一家能为客户提供“战略+技术+人才”三位一体全方位、高标准数字化转型落地综合服务的供应商。

国云数据独创数字化转型方++指导客户数字化转型落地,该方++最近已衍生为《数字化转型方++:落地路径与数据中台》,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为公司创始人马晓东,该书现在已全面发售。 《数字化转型方++:落地路径与数据中台》是一部从战略、技术、人才和管理4个维度全面阐述企业数字化转型方++的著作,是国云数据服务7万余家企业的经验总结。

2021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附17家银行优秀案例)完整版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客观分析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现状,包括宏观背景、市场供需变化、政策驱动、移动端用户规模、未来市场空间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数字化的定义、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情况;第三部分主要呈现和分析面向五大指标维度的调研数据结果,包括机构调研、消费者调研以及第三方数据监测等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是部分银行机构在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优秀案例;第五部分是调研总结与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建议。

报告总154页,受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

【完整版报告领取方式见文末】

大纲目录

第一章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

1.1 国民经济良好运行奠定行业发展基础

1.2 监管完善驱动消费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1.3 消费金融移动端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渗透率

1.4 未来五年市场增长空间近11万亿元

第二章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情况评价

2.1 数字化定义与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2.2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情况评价指标体系

2.3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评价情况

2.3.1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情况的整体评价结果

2.3.2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五大维度指标评价结果

第三章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调研情况

3.1 消费金融用户画像

3.1.1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近 60%,收入多在5千至万元区间

3.1.2 数字用户以年轻客群为主,35岁以下占比超8成

3.2 数字 科技 战略布局及资源投入情况

3.2.1 银行持续加大 科技 投入

3.2.2 数字 科技 战略布局走向纵深.

3.2.2.1 75%的受访机构设置了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3.2.2.2 业务情况分化明显,数字化仍面临挑战

3.2.3 部分机构的数字 科技 战略及实践

3.2.3.1 全国性银行数字化战略及金融 科技 创新实践

3.2.3.2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战略及金融 科技 创新实践

人工智能技术

3.3 数字化产品及用户评价情况

3.3.1 消费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3.3.2 用户对产品的喜爱度评价

3.3.3 用户对移动端产品的感知评价

3.3.3.1 超 7 成用户常用 APP 获取服务

3.3.3.2 查账还款是微信银行最常用功能

3.3.4 用户对产品的品牌印象情况

3.4 业务流程数字化及用户评价情况

3.4.1 银行等机构消费金融业务流程数字化情况

3.4.1.1 线上服务渠道已成标配,亦是获客的重要阵地

3.4.1.2 积极 探索 数字风控技术,智能化提升服务效率

3.4.2 业务流程数字化重塑消费者的体验感知

3.4.2.1 超 9 成功让用户在线完成授信评估

3.4.2.2 近 7 用户对线上办理效率评价在 8 分及以上

3.4.2.3 超 8 成用户了解套现将降低信用额度

3.4.2.4 超 6 成功让用户通过手机银行还款

3.4.2.5 移动端成为用户使用消费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3.5 场景生态建设及用户评价情况

3.5.1 银行等机构不断拓宽消费金融数字场景生态布局

3.5.1.1 餐饮和购物是目前数字场景生态布局的重点

3.5.1.2 场景化的数字营销助力获客与获客

3.5.2 多元场景与丰富权益进一步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3.5.2.1 数字用户在出行、支付等场景应用渗透率超 10%

3.5.2.2 近 8 用户对场景丰富度满意,评价集中在 9 分

3.5.2.3 用户偏好短信、微信、短视频等线上营销触达方式

3.5.2.4 费率折扣是最具吸引力的营销策略

3.6 用户对产品及服务满意度情况

3.6.1 近 7 用户对产品满意度评价在 8 分以上

3.6.2 超 6 成用户对服务满意度评价在 8 分以上

3.6.3 用户整体满意度评价集中在 7 至 9 分区间

3.6.4 超 8 成功的用户愿意推荐他人使用

3.7 社会 责任履行情况

3.7.1 持续开展公益活动,主动承担 社会 责任

3.7.2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3.7.3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员工人文关怀

第四章 优秀案例

4.1 工商银行:推进“第一个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建立数字生态运营体系

4.2 建设银行:强化 科技 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运营质效

4.3 农业银行:从平台搭建到运营服务,做最“用心”的数字化银行

4.4 广发银行:以 科技 驱动业务的蜕变,以 APP 连接场景化经营

4.5 浦发银行:全面升级“全景银行”战略,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

4.6 广州银行:客户经营和渠道创新,打造精品数字化银行

4.7 中原银行: 科技 赋能获客与风控,信用卡业务逆势增长

4.8 盛京银行:坚定“市民的银行”定位,提供有温度的客户体验

4.9 上海农商银行: 科技 赋能信用卡业务,打造特色普惠金融服务

4.10 吉林银行:质量与效益并重、发卡与分期并行的进阶之路

4.11 民泰银行:数字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风控为业务保驾护航

4.12 齐鲁银行:以敏捷组织模式,践行“小而美”的数字化转型

4.13 长安银行:数字化运营助力弯道超车,融合区域文化构建特色产品

4.14 兰州银行:全面布局智慧运营,推动信用卡业务数字化转型

4.15 汉口银行:启动信用卡战略提升项目,打造线上全流程服务体系

4.16 齐商银行:数据驱动业务发展,金融 科技 助力精细管理

4.17 日照银行: 科技 投入五年翻倍, 探索 数字化转型之路

第五章 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建议

5.1 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调研发现

算法

5.1.1 全国性银行战略特色鲜明,区域性银行战略目标有待细化

5.1.2 数字化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各机构多发力移动端产品建设

5.1.3 各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存在差异,风控领域转型步伐较快

5.1.4 场景生态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全面建设开放银行任重道远

5.1.5 各机构数字化转型得到用户认可,以客户为中心成效初显

5.1.6 人才短缺是数字化转型瓶颈之一,机构多以内部培养为主

5.1.7 机构积极承担 社会 责任,以数字化转型成果反哺 社会 发展

5.2 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建议

5.2.1 拆解数字化战略目标,全面推动转型实践

5.2.2 打造数字化拳头产品,强化用户品牌感知

5.2.3 精细化分层目标客群,数字营销高效触达

5.2.4 科技 与业务加速融合,切实提升客户体验

5.2.5 提高数字场景渗透率, 探索 前瞻领域布局

5.2.6 加强数字化团队建设,搭建人才培养体系

结 语...............................................................

CTO王海峰谈百度AI的2020: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加速产业智能化

转眼间,2020已经接近尾声。 这一年,有很多变化,也有许多不变的信念与坚守。 12月30日,网络发布《网络AI的2020》,以一篇万字长文回顾与总结过去的一年。 CTO王海峰总结网络AI在2020年的三大特色:持续 探索科技 前沿、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加速产业智能化。

王海峰表示:“世界的2020,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局之年;中国的2020,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希望之年;网络AI的2020,是坚定信念,拥抱变化,践行“ 科技 为更好“的实干之年。

回望2020年,抗击疫情中,网络AI第一时间贡献了 科技 抗疫、保护生命安全的温度和力量;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中,网络AI是促进创新、构建新格局的新动能;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AI在你搜索的每一条信息和知识里、在地图导航的叮咛声中、在国际会议的同传字幕上、在工厂的无人质检设备上、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持续拓展的里程上……网络AI在我们身边每个角落,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便捷。

2020,网络AI的实干之年继续自己的特色之路:持续创新突破, 探索科技 前沿;自主可控、开源开放,夯实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使能行业,赋能生态,加速产业智能化。”

一些关键的数字可以窥见网络AI的成绩:在 CVPR、ACL、ECCV、NeurIPS、INTERSPEECH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和权威竞赛上,网络AI问鼎冠军30多次,论文收录260多篇,持续彰显AI技术领军实力;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网络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中国第一位;今年,网络再次入选《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50家聪明公司”;截止目前,网络共获得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媒体等多方机构颁发的100多个奖项,例如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

除了这些最直接的数字,《网络AI的2020》还全面展现了其在AI新兴基础设施、产业智能化、AI服务 社会 和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进展和成果。

AI 新型基础设施

2020年,网络AI的四个剪影,描绘出AI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坚实的AI基础设施。

第一个剪影,网络大脑6.0勾勒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2020年,网络大脑核心技术突破“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场景。 另一方面,网络大脑“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升级为AI新型基础设施,更高效地支持AI工业化大生产,帮助产业智能化发展提速。

第二个剪影,网络飞桨持续创新,繁荣的开源生态支持产业发展。 飞桨是中国首个开源开放、功能完备、自主可控的产业级深度学习 平台。 飞桨开源框架V2.0RC版本,带来“编程一致、动静统一”的全新开发体验,硬件生态伙伴达到20家,适配或者正在适配的芯片/IP型号29种,提供自主可控的坚实底座,加速AI产业生态构建。 飞桨凝聚超过265万开发者,训练34万个模型,服务10万家企业。

第三个剪影,前沿技术描绘的未来蓝图。 网络发布了国内首个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量易伏Quantum Leaf,提供QCompute等量子开发套件,缩短量子编程全生命周期,实现量子工具链闭环。 网络超级链拥有链内并行技术、立体网络等425项技术专利,实现单链8.7万TPS 的行业领先网络性能,并作为国内首个项目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网络人工智能还与生物计算和病毒研究相结合,网络开源了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可将此次病毒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 此外,网络推出的全球首个mRNA疫苗基因序列设计算法LinearDesign,能在16分钟内大大提升疫苗设计的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有效解决了mRNA疫苗研发中最重要的稳定性问题,加速疫苗研发速度。

第四个剪影,云计算铺设的智能经济“高速公路”。 今年,网络智能云在业内率先提出AI-Native的云计算架构,发布新一代基础架构网络“太行”,自主研发的云原生数据库产品网络智能云Gaia(盖亚),便捷高效支持产业的智能应用。 此外,混合/专有云平台ABC Stack全部支持国产化服务器和操作系统,ABC Stack行业版和企业版重点加持网络自研昆仑AI芯片,实现真正的国产化智能云。

四个“剪影”交叠,“网络AI新基建版图”逐渐清晰。 网络正在依托包括网络大脑、飞桨、智能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型AI基础设施,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

AI 描绘“万物智能”,产业智能化更加澎湃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让 社会 各界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等新兴 科技 的重要价值。 网络AI一方面通过搜索、地图、输入法、小度、Apollo等产品和平台服务大众,让生活更简单、更便捷;另一方面通过网络AI to B的重要承载者和输出者——网络智能云,为各行各业大规模输送网络的AI技术成果与平台能力,支持产业智能化升级,加快智能经济的到来。

网络AI助力 搜索体验持续优化,更好地连接信息与服务。 网络移动生态是中国领先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移动生态,在AI技术的加持下,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三大支柱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内容和服务接入平台。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音、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能力,网络搜索也在持续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网络地图让出行更简单。 2020年,网络地图坚守AI优势和创新能力升级出行服务,上线熟路导航模式、车道级导航功能、AI室内通和红绿灯倒计时等,已成为国民信赖的权威出行平台。 目前,网络地图90%以上的数据生产环节实现AI化,全景地图覆盖全国95%以上的城市,覆盖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语音交互场景也实现迅速增长,网络地图智能语音助手用户量已破4亿。

网络地图AI室内通

AI 全面赋能输入法,市场份额与活跃用户量跃居行业领先。 网络输入法市场份额与月活跃用户量增势迅猛,目前月活突破6亿;多项AI功能取得重大行业突破,其中语音输入能力持续突破,并成为业内首个日均语音请求量破10亿次大关的输入法产品,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8.6%,同时实现离线中英自由说升级突破,网络输入法目前已成为语音输入渗透率最高的第三方手机输入法;手写输入持续升级,手写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

小度“破圈”,拓宽智能助手的应用边界。 小度今年发布了搭载网络鸿鹄芯片的小度智能音箱2红外版、主打在线少儿教育的小度教育智能屏和小度智能早教机、以及超高性价比的智能屏入门级产品小度智能屏Air、随身场景首款新品小度真无线智能耳机和满足每一位家庭成员更多元细分需求的小度智能屏X10,让小度在更多场景和人群实现了“破圈”,加速人工智能硬件的市场普及,拓宽智能助手的应用边界。

Apollo 自动驾驶超过十项中国第一,技术实力领跑行业。 网络Apollo不断刷新智能出行领域的“高难度”。 在“万物智能——网络世界2020”大会上,网络完成全球首次全无人驾驶直播,即人工智能系统在没有车内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独立驾驶。 网络先后在长沙、沧州、北京开放Apollo G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智能车联产品 Apollo小度车载已进入上百万辆智能 汽车 。 网络发布了国内外首个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ACE 交通引擎”,扎根中国智能交通新基建,目前已获近20个城市的智能交通新基建订单。

壮“智”凌云,网络智能云加速产业智能化。 2020年在疫情、全球经济局势变化的背景下,以 科技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质量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关键。 网络智能云融合了云计算、网络大脑、大数据等网络核心技术,发布“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的全新战略,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成为新基建大潮中加速AI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

网络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在北京海淀、重庆、成都、苏州、宁波、丽江等10+省市落地应用;智慧金融服务近200家金融客户,构建了超过30家的合作伙伴生态,跻身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领域第一阵营;网络智慧医疗“灵医智惠”已经服务300多家医院和1500家基层医疗机构,辅助数万名医生,惠及超过千万患者;智能制造覆盖14大行业,100多家企业,30多个合作伙伴,触达50多类垂直场景,在3C、 汽车 、钢铁、能源等行业已规模落地;网络智慧能源已覆盖电网、发电、新能源、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等场景,携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化升级;发布企业智能应用“网络如流”,构建 AI 时代办公流水线,打造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

服务 社会 与人才培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网络AI第一时间加入抗疫防疫的战斗中。 网络AI出现在中国疾控中心,助力10个小时就完成了北京四个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出现在地铁高铁等公共场所,解决佩戴口罩及帽子情况下的体温检测;出现在基层随访的电话中,智能外呼平台一秒呼出1500个电话辅助排查及通知,让基层防控人员有时间坐下来吃一口热饭;AI问诊每日调用近万次,机器人战疫解决方案落地30多家医院、机构,网络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实时路况平台为国家防控部署提供参考,发热门诊地图、疫情小区地图、核酸检测机构查询等功能,从不同角度帮助抗疫防疫更快速、更便捷。

网络秉承“ 科技 为更好”的理念,践行企业公民的 社会 责任。 网络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寻人,截止到2020年12月,网络AI寻人已经累计帮助了近个家庭团聚。 网络AI持续支持文化保护、动物保护,例如网络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推出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击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的平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智能化浪潮加剧了全球AI人才的紧缺。 面向高校,网络提供了全套教学资源包、实训平台和亿元算力支持,并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目前已举办13期高校师资培训班,培养了1800多位AI教师,支持200余所高校开设AI学分课。 前不久,网络飞桨的“大航海”计划公布,其中的“启航”部分面向高校AI人才培养:未来三年,网络飞桨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与高校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

面向未来

2020年,世界格局不断变化。 正如网络CTO王海峰所言:“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理念建新格局, 科技 创新是关键。 网络AI的2020,与时代共前行。 ”

基金投顾规模大涨 试点五年
打假 剑南春 电商平台白酒销售乱象有待治理 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