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手工伞在傣族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日常遮风避雨的工具,也是节庆时载歌载舞的道具。傣伞由绵纸和竹子手工制作而成,伞面需用油进行处理,当地又称为“油纸伞”。2005年,傣族传统制伞工艺被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傣伞制作主要分为伞架和油纸两个部分,而制作一把傣族传统手工伞所需原材料众多,制作工艺复杂。其中,制作油纸时需要准备:构树皮(制成棉纸的主原料)、灰、裱浆、染料和籽麻油等材料,而看似简单的伞架在制作时也对每个部分有着特别的要求,比如:龙竹用于制作伞骨和竹弹簧,金竹制作为伞把,棉线用于固定伞骨,之后还需要经过裱浆、染料、上油、晾干等过程,一把傣族传统手工伞才算制作完成。为了更精准、更快地制作傣族传统手工伞,聪明的傣家人在长期的制伞过程中发明了许多自制工具,利用自制纸模、蔑刀、臼杵、木直尺、木弧尺等,提高了制伞的效率。
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的重视和保护,传统手工制伞以非遗文创的新形式重现在游客面前。每逢节假日,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落里,随处可见手持傣伞、作傣家人装扮的游客,他们或在竹林木楼下打卡拍照,或与当地村民欢快起舞,沉浸式体验傣家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