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欧洲的汽车行业正在关闭越来越多的工厂。”法国《费加罗报》5日报道称,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当天宣布将关闭其位于法国西部的两家工厂,法国总理巴尼耶表示“不同意米其林的决定”。同样在5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表示将裁员4700人。几周前,法国汽车品牌标致的制造商斯泰兰蒂斯预告今年利润将减少。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的一篇文章分析称,欧洲汽车行业正转向以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未来,但该行业正面临着来自亚洲、美国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5日,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绍莱,米其林工厂入口。(视觉中国)
“法国就业遭遇‘黑色的一天’。”法国《费加罗报》报道称,5日,拥有135年历史的轮胎制造商米其林管理层宣布将关闭位于法国绍莱和瓦纳的两家工厂,这将影响到超过1250名员工的职位存留。米其林方面表示,将被关闭的两个工厂“受到乘用车、轻型卡车和卡车轮胎市场结构转型以及欧洲竞争力恶化的严重影响,尤其是通胀和能源价格上涨”。米其林去年宣布关闭两家德国重型卡车轮胎工厂,并于上月下调了年度利润预期,原因是今年第三季度汽车市场的放缓幅度超出预期。
一名工会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米其林绍莱工厂拥有955名员工,5日晚些时候,该工厂的员工投票支持罢工,以抗议工厂关闭。法国总理巴尼耶在国民议会发言时表示,他对米其林的决定感到遗憾,并表示必须尽一切可能帮助受影响的工人。巴尼耶称,欧洲汽车行业处于困境,这一状况不仅仅是在法国出现。
《费加罗报》称,米其林关闭工厂是法德汽车工业面临问题的又一例证。与美国和亚洲相比,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已经处于劣势。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俄乌冲突爆发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已趋于稳定,但由于在此前签署的合同中支付了高昂的成本,欧洲大量钢铁、玻璃和汽车制造商表示结构性更高的能源成本正在触及他们的底线。
德国汽车供应商舍弗勒5日表示,将减少部分工厂的运营,共有近5000名工人将面临裁员,其中约2800个位于德国。该集团在55个国家的250多个基地共拥有约12万名员工,是全球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法兰克福汇报》等德媒报道称,集团重组的一个原因是舍弗勒集团与此前收购的一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整合,导致管理部门岗位减少。此外,工业部门需求低迷,尤其是欧洲需求疲软导致该部门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和利润出现下滑。
舍弗勒集团并非德国首个宣布大规模裁员的汽车供应商。德国《时代周报》5日报道称,汽车供应巨头采埃孚在德国未来几年内将裁员1.4万人,该公司在德国共拥有约5.4万名员工。在几个月前,德国另一大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就已在谈论裁员7000人的事项。 “舍弗勒、大陆、博世:汽车危机正在扩大”,德国电信新闻网6日报道称,管理咨询公司Horváth在今年第二季度向50家汽车供应商询问了未来商业计划,60%的德国企业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适度裁员以降低成本。报道称,如果大型制造商对未来摇摆不定,对德国经济、对整个行业的生存能力来说都是个坏消息。
降薪、裁员、超150家工厂停产,全球汽车业至暗时刻
降薪、裁员、超150家工厂停产,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幸迎来模没史上最大危机。
让人永生难忘的2020年一季度,全球各大产业链均遭遇惨烈暴击,作为制造业代表之一, 汽车 业更是处于风暴中心。
一季度全球 汽车 业到底有多惨?来看数据:全球车市一季度销量仅1742万辆,同比大跌26%。
这只是个平均数,受冲击最大的欧洲车市,3月销量直接创下38年来的新低。 其中,英国下降44%,西班牙下降69%、法国下降72%,意大利暴跌85%.....
没人知道危机何时结束,但当前情况表明, 汽车 业这场危机传导的深度、广度已超越以往任何时候。
“德国 汽车 教父”费尔迪南德就悲观预测:全球 汽车 市场需要10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刀光剑影背后,整个 汽车 业的百年辉煌,就这么结束了?
壹
每旦历纳次危机中,裁员、停工降薪都是企业的自救法则之一,这次也不列外。
整个一季度,全球车市冰封之际,车企们早就降薪、裁员、停产,上演年度比惨大戏。
3月14日,法拉利跑车宣布停产;
3月17日,大众集团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停产;
3月19日,美国 汽车 三巨头福特、通用、菲亚特克莱斯勒宣布全面停产;
3月27日,通用 汽车 宣布对旗下6.9万员工,临时降薪20%;
3月28日,底特律北美国际 汽车 展被迫取消,场地被改建成方舱医院...
据统计,到4月初全球停产的 汽车 厂商已超150家,停产的零部件企业超3000家。 国内上汽、北汽等10多家车企扎堆降薪,最高的多达70%。
3月底,美股在特朗普精心庇护、美联储疯狂灌水后上演绝地反击,一举结束史诗级暴跌。 但全球 汽车 业就没那么幸运了,进入4月反而更惨。
数据显示,4月全球车市继续暴跌,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流市场销量均出现超10%跌幅。
尤其是欧洲各国车市,4月跌幅继续扩大:法国新车销量跌89%、意大利暴跌98%、英国暴跌97%,创1946年以来最低水烂盯平。
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也没抗住,4月新车销量触及1991年以来最低水准,大众、戴姆勒纷纷求助德国政府,以提振 汽车 需求。
但4月最惨的不是欧洲,是印度,因为印度全国范围内封锁,工厂、经销商展厅关闭,4月 汽车 销量竟然为零。
目前印度 汽车 产业链养活了近4000多万人,对国家GDP贡献超8%,对政府税收贡献超15%。 所以这次对印度绝对是巨大打击。
这里必须说一句印度阿三属实太坏,自己被疫情摧残了,竟然学欧美向我们叫嚣索赔,这什么逻辑?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车企这一通卖惨、喊穷,当然不会白喊。
目前,各国政府已相继出手救助。 美国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里,将有大量资金救助主要 汽车 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 汽车 经销商。
法国政府表示愿提供约3000亿欧元贷款,以拯救雷诺、雪铁龙两大 汽车 集团。
德国那边,因为大众等车企股价大跌,为避免德国制造的骄傲被外人收购,政府将拿出约1500亿欧元援助车企。
我认为,眼下全球确诊超365万,疫情依然肆虐欧美,那边的老百姓虽然急着复工复产,但消费欲望是在显著降低的。
再刺激, 汽车 也是大宗消费品,短期内恐无法逆转颓势。
称这次危机为全球 汽车 业最大难关,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疫情爆发前,全球车市就已尽显颓势。
贰
百年一遇的疫情,确实是 汽车 业突然冰封的导火索,但从深层次来看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如今惨状。
首先是全球车市不可逆转的下行周期。 2017—2019年,全球车市销量一路下行,从9566万辆,锐减到9506万辆、9030万辆。 作为全球最大 汽车 销售市场,中国销量为2576万辆,同比下降8.2%。
为什么没人买车了?一是保有量太多 ,据统计,目前我国 汽车 保有量已达到惊人的2.4亿辆,平均每6个人就有一台车。放眼欧美发达国家,保有量只会更多,而且 汽车 不再像以前那么稀奇,车满为患,谁还买车?
二是全球经济低迷,去年有个有趣的现象:超模盛宴“维密秀”取消了。
2001年,维密秀首次在ABC电视台播出,创下124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轰动全美。 爆火20年后,2018年的维密秀,只剩330万美国人观看。 收视低迷,只能黯然谢幕。
经济学上有个“短裙效应”:女人裙子越短,经济越繁荣,裙子越长,经济越低迷。
维密秀就像个风向标,它的取消也印证了全球经济低迷的事实。这种背景下,大家连看美女的欲望都没了,更别说买车了...
所以,早在过去两年全球车市已步入下行周期,车企裁员、降薪的新闻像连续剧一样此起彼伏。 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往伤口上撒了把盐。
其次,新能源浪潮下,传统车企自身质量都没保证。 这几年新能源车不断分割蛋糕,传统车企这边自己却频繁掉链子,日系丰田、日产,德系大众、奔驰等相继在全球范围内召回问题车,一次又一次伤害消费者的信任。
以奔驰为例,虽然号称百年车企、德国制造明珠,但产品把控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2019年,西安奔驰女车主大闹维权,因为车还没开出4S店,发动机就漏油了,还诱导车贷、强收不知用途的服务费。
到了2020年,问题更奇葩了。 1月4日,外媒报道奔驰将在美国召回约75万辆车,包括2001年—2011年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C级、E级、CLK级和CLS级共4款车型。
原因竟然是这些车的天窗有问题,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分离并飞走,这品质也是没谁了。
在中国,奔驰则创下了4个月9次召回的纪录:
2月25日连发两条召回信息,召回奔驰C级、E级等1万多辆车,一次因为安全带有问题,一次因为减震器可能断裂。
3月20日又召回4800多辆,因为遮阳板问题。
4月奔驰又在中国多次召回旗下车辆,召回原因也是层出不穷,橡胶材料、前门线束、天窗....
至此,奔驰在开年前4个月内召回9次,车型还涉及S级、G级等顶尖豪车,旗舰车型尚且如此,要是普通款,品控、售后服务堪忧啊.....
对任何行业而言,外部环境不好时,都要拼质量。一边是新能源追击,一边是疫情暴击,传统车企再不注意点品控,如何熬到下一个春天?
“蒋东文”点评:
内外交困下,车企的未来在哪?
在新能源,目前全球各国禁售燃油车已经提上日程,德系三巨头BBA去年在裁员时,也都表示要把勒紧腰带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电气化、数字化技术研发中。
百年 汽车 业,无疑要变天了。 而且,新能源也是中国 汽车 产业链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
汽车 产业链为印度贡献了8%的GDP,在中国在同样举足轻重,庞大的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与税收,但国产车毕竟竞争力有限,好比手机中的山寨机。
新能源车一来,全行业必然会有一次洗牌升级,它将让全球 汽车 业从传统步入智能化、数据化,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革命。
当年中国引苹果产业链入华后,国产山寨机纷纷倒闭,只剩小米、OV、华为等巨头,如今仅有的几个巨头站在一起,就有了和苹果、三星叫板的可能。
参考智能手机的进程,中国现在大力引特斯拉入华,就是倒逼国内 汽车 产业链全面升级。
巴菲特在2020年股东大会上曾说,不要白白浪费一次严重的危机,所以,危机总是与机遇共生的。
只要中国像当年引进苹果产业链一样,稳稳抓住这次 汽车 智能化机遇,未来我们又将见证一次重大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