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援藏三十年 跨越几代人的接力)
70多年前,英雄的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把红旗插上雪山,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西藏建设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传承“老西藏精神”。1994年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 对口支援西藏30年来,已有10批、近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
从“老西藏”到对口援藏,数以万计的祖国各族优秀儿女为了建设国家,远离家乡、远别亲人,和广大藏族同胞一起团结合作,共享甘苦,把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献给了那片雪域高原。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但是援藏的故事却是跨越了几代人的接力。
拉萨市实验小学原校长 叶静:我是1962年进去的,去的时候是19岁不到。8月15日离开上海, 我们到9月2日才到达拉萨。布达拉宫很高,远远看到的时候大家就很激动,我们要到了,大家就唱起来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就是我们的志愿。
我上音乐课,既没有音乐教材,又没有一台琴,体育既没有操场,又没有任何运动器材,连个沙坑也没有,我们就带着学生到拉萨河拉沙子回来,就从这个起步的。
这些学生是来自于西藏各个地区的,全部住校。因此我们去了以后既当老师也要当家长。
我给我父亲写的信就说,学生们都回去了以后,我会觉得很空荡。我父亲还回信给我,鼓励我,说这个很好,说明你已经融入了学生,希望我能够坚持。
那个时候没有航空信,他寄过来路上走两个星期,我再寄回去两个星期,一个月才只有一封信,他不管我有没有回信,他每个星期六肯定给我发信的。等我回给他的时候,事实上他已经不知道第五第六封信都已经出去了。
我到西藏才4个月,他就离开了,他人已经走了,信还在路上。我父亲像一盏灯照着我应该怎么做怎么走,这盏灯熄灭了。
我在西藏一共38年,西藏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4年7月20日至23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上海等15个省市重点对口支援西藏。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原校长 张阳:我是第五批援藏干部,上海市教委在日喀则重新建了一个上海实验学校,选派一位校长。
这所学校原来叫南郊小学,是整个日喀则市最差的一所学校。
就从这一刻起,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一定要把这个学校打一个翻身仗。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原校长 张阳:要想让孩子受益,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当时也邀请了上海各个区的老师到西藏来,把他们的经验教给西藏的老师。整个日喀则的教育水平要整体好才是好,我尽量多地把日喀则其他学校的老师,一起送到上海、山东去学习,几乎每年两次。
在2008年的中考的时候,西藏600分以上的有11个人,我们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占了9人,而且包揽了前三。
教育让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和平均海拔4米的上海,变得不再有差别,让不同环境的孩子,有了一样的起跑线。
山东省烟台市第八批援藏领队 田长青:我是2016年6月进藏的,当时在聂拉木县,可以听到五湖四海的口音,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共44个村子,其中有40个村子要拆掉重来,县城基本上80%以上的要拆掉重来。而且又面临着我们脱贫攻坚的倒计时,我们走了很多的乡村,脱贫攻坚要给老百姓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就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在争分夺秒的24小时不停地施工,我们整个的县城,就是一个大的工地,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在工地上过。
到2018年的教师节,我们的孩子们终于回到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们搞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大家都哭了。
山东省烟台市第八批援藏领队 田长青:在我们这一任之内,能够见到聂拉木(县)浴火重生,我们感觉也是非常光荣的。
我记得当时我们开县委常委会,大家提议灾后重建广场就叫人民广场,因为318国道的起点在上海人民广场,而我们聂拉木县是318国道的终点城市。两个人民广场,共同见证我们一同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总台央视记者 陈钰洁 李楠 梁志玮 宋建春 陈琴)
新疆建设者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 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 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 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 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 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 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大戈壁上。 )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 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 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 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 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朗读三个“只知道”,在每个“只知道”的句子后,加上讨论的“不知道”的内容。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 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思考思考,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 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 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 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 )许多边疆建设者离开了繁华的城市。 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他们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六)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车上望着车窗外“出神”,是因为他想到自己。 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话是这样说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这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 这一点是他希望的。 因此他很欣慰。 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七)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八)理解《白杨》的中心思想。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中心思想:1.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种答案是最准确的。 因为第一种只写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写出的写作目的。 第二种没有讲课文中的什么事,只写了的写作目的,好像还不全面。 而第三种讲的是最全面、最准确的,它把课文的写作目的与主要内容结合在一起。 )六小结: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不仅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也是课文的中心。 课文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学完课文,白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杨的精神可贵,边疆建设者们的精神更可贵,他们为了改变祖国边疆的落后面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深信: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一定会在边疆象白杨一样,迎着困难成。 同时,我们还深信,这儿的几十棵“小白杨”也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迎着困难茁壮成长。 希望你们也像小白杨一样迎着困难,茁壮成长,明天会属于你们的人民铁道报乌鲁木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领导,先后到奎北铁路、兰新铁路乌精二线、精伊霍铁路、南疆铁路吐库二线等铁路建设工地考察,亲切看望并慰问节日期间坚持施工的铁路建设者。 王乐泉强调,全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铁路建设,早日建成贯穿天山南北、向外延伸的钢铁大动脉网络,造福新疆各族人民。 两天里,王乐泉先后穿越戈壁、翻越天山,实地考察了奎北铁路奎屯河特大桥、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南疆铁路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的施工工地,给辛勤奋战在深山大漠、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铁路建设者送去慰问品,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疆各族人民,向铁路建设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边疆建设者的故事
设者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 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出现。 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不后悔,也不后退。 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管是严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你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 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 石油工人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 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他们一到了这些荒原、野地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创业劳动中去。 机器声、人声、歌声、欢笑声,打破了这儿的寂静。 哪儿洋溢着建设的足音,哪儿就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不管烈日炎炎让人心悸,不管冷雨飘飘令人寒蝉,祖国建们总是在为辉煌蓝图激扬色彩!哪儿洋溢着建设的足音,哪儿就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不管烈日炎炎让人心悸,不管冷雨飘飘令人寒蝉,祖国建设者们总是在为辉煌蓝图激扬色彩!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 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出现。 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不后悔,也不后退。 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管是严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你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 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
新疆建设的小故事
一、粟家二兄弟
四年没回家,在终南山下,有一对“党员二兄弟”一直奋战在“第一隧”一线。 哥哥粟政荣,35岁,退伍军人,依维克汽车司机;弟弟粟政洪31岁,也退伍军人,管道工。 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大家亲切地称他们“党员二兄弟”。
中铁一局五公司家属院在宝鸡。 “党员二兄弟”的父母亲都在宝鸡。 哥哥上了工地,妻子和女儿都留在了宝鸡。
终南山离宝鸡不是很远,虽然开车,粟政荣与妻子和女儿平均3个月才能见上一次面,每次见面相聚的时间也仅仅是一个夜晚,都是借回宝鸡给单位办事在家里小住一个晚上。 兄弟俩4个春节都是在工地度过。
最令记者震撼的是,弟弟粟政洪,2002年6月在儿子满月时,妻子带着孩子到南方打工,直至2006年6月时,他们一家人才首次团聚。
4年中,政洪每天给妻子打一次电话,夫妻俩靠电话维系感情。 4年中,政洪每天给儿子打一次电话,给儿子说说话,最让政洪难受的是,儿子有很多次在电话里叫爸爸请假,爸爸不答应儿子,儿子不理爸爸。
4年后再见儿子,头一天,儿子面对这个陌生的爸爸,一声“爸爸”也叫不出口。 有一个细节令人难忘,政洪的窗头有一个卡通娃娃形象的闹钟,采访中他始终抚摸着这个“娃娃”。 哥哥说,这是弟弟特意请人进城给买的,在妻子与儿子离开工地以后。
哥哥说,隧道通车后,他最想说的话是:媳妇,老公回来了!妈妈,儿子回来了!女儿,爸爸回来了!
二、难圆婚礼梦
从秦岭1号铁路隧道建设,到“天下公路第一隧”建设,中铁一局在终南山下驻守了14年。 14年中,许多职工为了这些重大工程建设,一再推迟婚期。 在这次大会战中,就有3对新人领了结婚证,至今未能举行婚礼。
李雪峰家在农村。 父母督促小伙子结婚。 婚礼原本安排在2006年“五一”举行。 其爱人李旭一在工地工程部工作。 领导班子安排司机帮他们选购了新婚用品。 但由于“五一”公司下达了“大干100天”的动员令,两人主动推迟了婚礼。
李雪峰与李旭一从恋爱到领证,至今已经3年多,小伙子至今没有见过岳父岳母的面。 27岁的姑娘田晶娟原在中铁一局四公司工作。 她在大学里与同学陈刚恋爱。 小田和陈刚在双方父母督促下,领了结婚证,准备举行婚礼。 工地天天在“抢工”,举行婚礼的日期一直定不下来。
小田的外婆急了,对小田说:“婆求你了,婆把你叫婆都行,只要你回来让乡亲们把喜酒喝了!”小田的外婆已经86岁高龄,人几次要来工地“跪求”领导准假,搞得全家人都为老人操心。
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地,还有一对有情人也领了结婚证,却一再推迟婚期。 他们是工程部部长马俊峰和长安姑娘刘慧妮。
三、多少艰险路
在秦岭终南山隧道采访的4天4夜里,是记者最难忘的一次艰苦采访。 秦岭山区的气温比西安城里的气温平均要低3到5度,最低时要低9度,采访中,这里到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
不小心摸到了铁家伙,手就被沾在上面。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由于地热现象,隧道里平均气温在28度到38度。
中铁一局首家进入施工,在建设“第一实验段”时,洞里的气温最高时达51度。 记者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极限工作温度”,恐怕只能用“火山温度”来比喻。
“第一隧”的建设者,即便是在大冬天里,也要光着身子在里面打眼放炮、装车运料而他们平均的工资仅仅1800元。 记者在工地采访,受到的是“贵宾”待遇。 有4点让记者难忘:这里买不到牙膏牙刷。 在这里要解决方便问题得下楼穿过一个院子,下段小坡,到一个公共旱厕去解决。
有一天早上,突然“抢工”,早饭先让工人吃,到记者吃饭时,4个大男人,只剩下3个小馒头。 工地的艰苦状况可想而知。 记者在采访工嫂戴丽时,请她说出自己在“天下第一隧”通车后的三个心愿。 戴丽说:“第一是见儿子。 第二是见儿子。 第三还是见儿子!”
四、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在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这项“世界级”工程的领军人物中,最年轻的指挥长才33岁,最年轻的总工程师才28岁。 为了隧道早日建成,有3对领了结婚证的新人一再推迟婚礼,有位28岁职工4年没有和妻子、儿子见过一次面,有的职工12年没有逛过西安。
指挥长累得天天挂吊针, 年仅33岁就承担了“世界级”工程施工的指挥长他正躺在床上挂吊针,除了一脸的疲惫,这位被称为“少帅”的领军人物,看上去与常人无异, 少帅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节假日,劳累过度,瘦了10多斤。
前期施工,隧道里供氧不足,空气污浊,司军平每天在隧道里要工作10多个小时,患上了眩晕症。 每天要打一瓶吊针。 所有人员每天都要在洞里奋战12小时以上,经常饭刚吃了几口,来了任务,放下饭碗就上阵。
五、
针对“一地两师”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三年来,辽宁省投入援疆资金4.5亿元改扩建学校63所,建设教学和生活用房及运动场22万平方米;选派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干部876人赴辽宁省挂职培训;
选派370名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市骨干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送教进疆”;选派108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在受援地长期支教,通过“一带三”“观摩课”“公开课”“听评课”等方式传授经验,使“一地两师”2.3万余名师生从中受益。
2016年,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一中学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突破10人,托里县第二中学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历史性突破。
针对受援地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在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29所省属优质高校,安排落实了2215个汉语言、民语言、双语班对口支援定向招生计划,“十三五”期间又增加临床医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对口援疆招生计划60个,为“一地两师”储备了高层次实用型专业人才队伍。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将投入教育援疆资金4.92亿元,助推“一地两师”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