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秋有关的神话传说里,“嫦娥奔月”应该是流传最广的那个。
在正版故事中,后羿是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救百姓于水火的大英雄。嫦娥则是后羿的妻子,美丽善良,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
一个偶然的时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凡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但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仙药的事很快被后羿的徒弟——逄蒙知晓,逄蒙是一个善于射箭但品行不端的小人,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时间来到八月十五,后羿带弟子出门,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夜里,逄蒙手提宝剑,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了避免仙药落入贼人之手,嫦娥只好一口吞下了仙药。
吃了仙药的嫦娥,轻飘飘地飞到了月亮上,和后羿隔空遥望。
乡亲们想念嫦娥,在院子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为她祝福。 自此,每年八月十五,也就成了人们盼望团圆的中秋。
月亮
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年,人们对中秋的情愫也愈加浓厚。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定型于唐朝,由天子祭月、秋社、赏月和传说等汇合而成。
最早的时候,古代天子是在秋分祭祀月亮。例如《周礼·春官宗伯·典瑞》郑玄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但因为秋分的晚上不一定有月亮,有月亮也不一定圆,于是民间渐渐把秋分祭月改到中秋。
发展至今,中秋节已经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中秋节还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样一个隆重的节日,民间传统的庆祝方式包含拜月、赏月、吃月饼、猜谜等。往细处看,各地的庆祝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湖广一带,人们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当地的中秋燃灯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
在广东,中秋节流行“树中秋”,即将灯彩高竖起来。到了晚上,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
在江西,不少地区还有“烧塔”的习俗。塔高1到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或砖块砌成,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极为壮观。
中秋节不止热闹在中国,同样风行海外。
在越南,中秋节是儿童的一个节日。家长会送给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和零食,越南孩子在中秋夜还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预示长大“跳龙门”。
在马来西亚,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当地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不仅舞龙舞狮,还能看到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
此外,在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也都有不同方式过中秋。
看下来不难发现,无论古今中外,中秋都少不了一个元素: 月亮。
“嫦娥奔月”的神话,正是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本质上,中秋就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它的所有习俗几乎都和月亮有关:祭月、赏月、吃月饼、团圆……
在江西安远的农村地区,中秋节还有个“请月姑”的习俗。据说每逢中秋月圆,月姑便会下凡,为人们排忧解难。在台湾新竹,人们则在月下设案焚香,并供上瓜果祭拜,这叫“拜月华”。
尊崇月亮的也不止中国人。印度人认为月亮是种子的持有者;大洋洲岛屿上的土著认为稻神居住在月亮上;在苏美尔文明的神话谱系里,天父之神和地母之神生下了最高神——恩利尔,最高神生下了月神和太阳神。其中,月神位居太阳神的上位。
神秘而遥远的月亮,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想象。
美酒
中秋的经典意象,除了月,还有酒。
古代人们祭祀拜月的时候,便会拿酒供奉神明,祈求风调雨顺。在先民们看来,酒本就是粮食酿造而成,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再到后来,中秋饮酒渐成习俗。唐代已有登台观月、饮酒对月的活动;《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也记载,“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不醉不归,这是属于北宋人民的快意。
纵观历代文学作品,和中秋饮酒有关的佳句数不胜数。
苏东坡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辛弃疾说,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赵鼎则云,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姜特立豪迈,有清诗千首,美酒如川。中秋月,从今屈指,更借一千年。
黄庭坚感慨,由来白发生无种,岂似青山保不磨。胜事只愁樽酒尽,莫言争奈醉人何。
张孝祥则有点落寞,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在这月下,在这酒里,多少文人墨客直抒胸臆,多少曲折故事藏在杯中!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中秋的酒和月亮一样,是一种连接的媒介。想象一下,中秋之夜,月光皎洁,丹桂飘香,与家人与老友喝上一杯,岂不美哉?岂不快哉!
这一刻,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柔情,所有的感动,都在酒里。
团圆
往深处看,无论是月还是酒,都是人们对团圆的寄托。
纵观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半时节的满月,给人圆润丰满的感觉。而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亮,中秋节也被赋予团圆庆贺的核心文化内涵。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秋的那轮圆月,承载着思念与祝愿,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月亮,就如同回到了家乡。
而酒,是情绪的催化剂。李白月下独酌,苏轼欢饮达旦。借着酒劲,他们邀请月亮来家里做客,不负良辰,不负美景。
2024甲辰中秋来临之际,人们对月与酒的期待也来到了顶点,很多优秀的创意产品也陆续涌现。例如茅台文旅发布的“传统中国节·中秋团圆季”文创套盒就很好地融合了这两个经典意象。套盒里面有两瓶53%vol 200ml贵州茅台酒(甲辰中秋),还有一套醉月观辰镜。
茅台的酒无需多言,它已经是一种现象,其酿制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张香飘世界的“中国名片”。作为茅台的主打产品,飞天茅台在市场中一直很抢手。
这醉月观辰镜也颇有意思,光这镜筒就由五段组成:
第一段,标牌由茅台经典斜线标与飞天、玉兔、桂花、圆月等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金桂浮云半遮月,广寒宫里舞嫦娥”的精美画面。
第二段,由茅型瓶与中国传统四方连续纹有机结合,既具有茅台文化特征又富含传统文化底蕴。
第三段,采用经典如意纹,象征称心如意。
第四段,双龙抱月图,巧妙地呼应了中秋的主题。
第五段,物镜部分的月光掠影造型,更加增添了产品的中秋属性。
这样一款醉月镜,不仅具有望远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增倍镜、镜架的组合用来赏月。这个中秋,月亮不再遥远,它就在你的眼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一刻,这种感觉变得格外浓郁和清晰。
想象一下,中秋那天,一边饮酒,一边观月,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嫦娥奔向月亮的那个夜晚。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出怎样的意向
这首诗虽然说“对影成三人”,主要还是寄情于明月。 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在幼小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 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 《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 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 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 青年时代他在四川时曾游历过峨眉山,峨眉山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为人所传诵。 他晚年在武昌又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是为一位四川和尚到长安去而写了送行的。 诗里说他在三峡时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万里相随,陪伴他来到黄鹤楼;如今又遇到你这峨眉来的客人,那轮峨眉山月一定会送你到长安的;最后他希望这位蜀僧“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乡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静夜思》中,才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乡四川来了。 明月,对于李白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 《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在另一首题目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诗里,他又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简直是以儿童的天真在看月的。 更有意思的是,当他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写了一首诗寄给王昌龄,诗里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带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龄一直走到边
举杯邀明月礼貌用语是什么
举杯邀明月礼貌用语可以参考以下:一种可能是“敬请光临”。 这个词语表示邀请客人来访,表示尊敬和欢迎。 举杯邀明月就是邀请月光降临,所以用“敬请光临”来表达礼貌用语。 另一种可能是“赏光”。 这个词语表示感谢客人的到来,表示荣幸和感激。 举杯邀明月就是希望月光照耀,所以用“赏光”来表达礼貌用语。 还有一种可能是“久仰”。 这个词语表示对客人的敬仰和期待,表示敬佩和尊重。 举杯邀明月就是对月亮的仰慕和期盼,所以用“久仰”来表达礼貌用语。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什么意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的意思是:举起酒杯向着天空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起酒杯向着天空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 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 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 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 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