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来看最新解读。
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CPI、PPI同比表现均弱于市场预期。
分析认为,这表明目前有效需求恢复仍不稳固,需要政策加力显效。不过市场机构也认为,考虑到后续还有一批增量政策在路上,加之各项政策举措将逐步落地生效,工业品价格上涨动能仍有望进一步恢复,10月乃至整个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非食品价格拖累CPI涨幅回落
“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其中,非食品中能源价格降幅扩大、服务价格涨幅回落均为拖累因素。
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刘星辰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9月CPI低预期运行,与非食品价格弱于季节性有关。9月非食品价格环比降幅明显低于过去五年环比均值0.2%,与服务价格超季节性回落、成品油价格跌幅扩大、消费品持续降价促销有关。
数据显示,从环比看,CPI持平,上月为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与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输入性因素有关,同时也部分受9月极端天气扰动居民出行影响,但总体上反映出居民消费恢复偏慢,仍需要后续稳增长、稳物价政策进一步发力。”刘星辰谈道。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9月份体现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降至0.1%,创近43个月以来最低,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各类商品和服务供应稳定,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振,菜价的短期冲高无法改变这一局面。这意味着一揽子财政政策在支持地方政府化债、补充大行资本金后,接下来在促消费方面也会进一步发力。
民生银行研究报告认为,从外需看,近期欧美制造业放缓、中欧贸易摩擦加剧,叠加前期贸易保护措施相继生效,集装箱运价指数连续回落,外需开始走弱;从内需看,今年以来我国节日型、脉冲型消费特征明显,叠加7月的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民消费信心有望得到提振。近期政策也释放了加力促消费的积极信号。
PPI环比同比表现分化
9月份,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从环比看,P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支撑PPI环比走势。董莉娟介绍,9月份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先降后涨,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同时,受政策提振预期影响,9月下半月钢材需求显示恢复迹象,但全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仍下降3.3%,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
不过受基数和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同比降幅扩大。9月份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3%,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
刘星辰表示,9月PPI同比回落,与基数抬升、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输入性影响有关,预期差在于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预测。尽管从数据层面看,9月中旬以来大宗商品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由于PPI调查日期设定为每月的5日和20日,并未完全反映出当月价格运行的全貌。
董莉娟介绍,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1.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0.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5.1%,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4.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6%,上述八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04个百分点,超过总降幅的七成,对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扩大0.74个百分点。
机构看好PPI同比降幅将收窄
PPI通常被看作CPI的先行指标,即PPI一般先于CPI表现出价格变化。刘星辰认为,考虑到9月末以来,超预期宽松政策的推出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叠加近期中东地缘冲突推升油价,预计四季度PPI降幅有望收窄。
程琳看好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程琳认为,9月下旬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对工业品需求预期有所提振,这可在9月24日之后的铜、铝、钢铁等商品价格冲高中得到体现。考虑到后续还有一批增量政策在路上,加之各项政策举措将逐步落地生效,工业品价格上涨动能仍有望进一步恢复,尤其是钢铁、有色等对政策反应较为敏感的商品,10月价格环比有望回正。同时,受国内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中东局势紧张以及墨西哥湾飓风等因素影响,10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反弹,对国内PPI的拖累效应将有所减弱。由此,程琳也认为,尽管上年同期基数保持稳定,但在工业品价格上涨动能有所恢复带动下,10月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不过,程琳强调,后期PPI同比降幅能否较快收敛并实现回正,将主要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和财政增量政策的影响最大
责编:何予
校对:刘榕枝
数据宝
9月CPI涨幅创近28个月新高,物价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
9月CPI涨幅创近28个月新高,物价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 整体来看,国内物价整体压力不大,CPI破3时间延后,但对货币宽松影响有限,大宗价格下降更多反应的是国内需求不足,货币宽松仍需继续,稳定经济增长。
9月物价数据出炉, 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CPI环比略有涨幅,环比上涨0.3%。 9月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同比上涨0.9%,环比降幅收窄。 9月物价基本符合预期,CPI同比上涨主要是食品项目拉动,主要是猪肉价格和果蔬价格影响。 猪周期再度启动,需求季节性回升,猪肉价格9月平均上涨5.4%,本轮猪周期由于前期去化率不足加上政府管控涨幅相对有限,果蔬价格由于天气影响带动价格上涨。
PPI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到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链涨幅下降,煤炭上游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黑色产业链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也在下降,基建相关产业降幅收窄。 整体来看,国内物价整体压力不大,CPI破3时间延后,但对货币宽松影响有限,大宗价格下降更多反应的是国内需求不足,货币宽松仍需继续,稳定经济增长。
还有其他网友的看法:猪肉价格暴涨,不得不令人警惕。 要注意到国际社会通货膨胀,猪肉饲料进口之后,也拉高了我们内部的猪肉养殖成本。 再加上冬天来了,人们吃的猪肉要增加了消费量上去之后供不应求,猪肉价格就暴涨了。 有关部门还是需要采取足够的措施,如果猪肉价格一下子降不下来的话,要增加鱼肉和鸡肉鸭肉等供应。 牛肉羊肉等的多上市。 毕竟我们的牛肉羊肉主要是吃草的,而这些草料我们国内是自己可以产出的。 价格还是可以适当控制的。
9月CPI、PPI涨幅略低于预期,货币政策是否可以优先考虑提振内需?
9月CPI、PPI涨幅略低于预期,货币政策当然需要优先考虑提振内需,因为只有促进内需才能够促进生产。
一、9月CPI、PPI涨幅略低于预期
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的CPI指数和PPI指数涨幅都略低于预期,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人所谓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在我国出现,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涨幅整体处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这种现象表现出来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更多人则是想着货币政策目前是否应优先考虑提振内需。
二、货币政策需要优先考虑提振内需
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货币政策当然是需要优先考虑提振内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不少的人都在考虑着消费降级,这也就是能不消费就不消费,能低消费就低消费。 这种想法对于个人提高抗风险能力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促进生产来说却并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意义,所以一旦把钱从央行放出去,最好就要优先让不少的人的消费能力提升上来,只有消费能力提升上来了,生产端才能够接收到信号并进行积极生产,最终能形成健康内循环。
三、目前松紧有驰的货币政策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目前的货币政策不能完全说是宽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我们的生产力以及需求根本就跟不上,目前我们的需求还是远远要高于我们的生产力的,这也就意味着假如一下把水放得太多,这注定会让不少的人突然间会感到不适应,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松弛有度的优先最好。 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国家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让自己的生活过好,而是应该让自己工作得更好获得更多的报酬,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未来当中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事实。
ppi下降cpi上升意味着什么
1.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降通常表明生产环节的成本降低,而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升则意味着消费环节的价格上涨。 2. 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供需关系的变化、成本转嫁的不均衡,以及可能的政策影响等。 3. PPI下降反映了原材料、中间品等生产成本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原材料价格下跌或产能过剩等原因。 4. 然而,CPI上升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可能是由于需求增加、供应链问题、零售环节的加价行为或货币政策等因素。 5. PPI下降与CPI上升并存可能揭示了价格传导机制中的某些梗阻,导致生产环节的成本节约未能完全传递给消费者。 6. 在此情况下,零售商或中间商可能会利用市场地位提高价格,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7. 此外,这一现象也可能反映了不同市场部门之间竞争状况的差异,或者是政策调控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8. 综上所述,PPI下降而CPI上升的现象是复杂经济动态的一种体现,需要深入分析具体的市场条件、政策环境以及价格传导机制中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