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没有壶盖的水壶吗?今天,请你欣赏一件古代的“高科技”产品—— 清康熙茄皮紫釉桃形倒流壶 。此壶高14.6厘米,底径9.7厘米,外观呈一寿桃形,生动形象,是清代景德镇窑瓷器中的精品。同时,内设机关,构造巧妙, 一壶藏千机 。
倒置注水,颠覆常规
告别常规,这壶不走寻常路。注水时,需轻轻倒置,壶底小孔成为秘密通道,孔上通一根管状的芯子,芯子细长至近壶顶处,注满水后,将壶放正,水被芯子阻挡不会流出。同时,壶流细长,壶流根部连接于壶身较低处,倒置时流根则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倒注水时则不会从流口流出。因其注水时需倒置,故称为倒流壶、倒装壶或倒灌壶。
因内部构造较为复杂,制作时需分步进行,先将各部件单独制作完成,再依次将各部件粘连起来入窑焙烧,这对细节上的要求又远高于一般瓷器。
科学原理,艺术呈现
倒流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种无盖倒装的设计使得壶密封得更严实,灰尘不易落入壶内,也就更卫生。
历史回响,技艺传承
倒流壶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陕西耀州窑的产品。辽、金时期北方窑口也仿造耀州窑生产有不少倒流壶,明代磁州窑亦生产倒流壶,而清代倒流壶则存世量较大。
五代 青瓷提梁倒灌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
辽 白釉黑彩鸡形倒流壶
辽宁省博物馆 藏
一般认为倒流壶的奇妙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加酒宴时的乐趣,是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不过也有学者指出:早期的倒流壶多为提梁壶,体积也较大,这种壶式便于外出携带,因此当时创烧提梁式倒流壶很可能有功能上的考虑,即壶无盖,携带外出时,酒水晃动也不易洒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期的倒流壶则不再是提梁式,其用途则更多是酒宴上助兴和文房雅玩之用。
倒流壶的设计巧妙,结构奇特,尽显匠心独运。想不想亲手感受这份古人的智慧?不妨尝试自制一个倒流壶,有趣又有挑战性。
供稿:冯慧
:何瑶
审核:胡雪峰
终审: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