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以山海为远 中国援外医疗队助力非洲国家抗疟)
在非洲科摩罗,曾疟疾肆虐。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来到科摩罗,协助开展从源头快速清除疟疾的计划,经过一批批医疗队的努力,目前当地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大降低。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长生:我们当时到了科摩罗所有的医疗点,门诊病人60%是疟疾病人,住院病人有一半是疟疾病人。我们去的各个乡镇医院,走廊里躺的都是疟疾病人。
邓长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第一批前往科摩罗的医疗队员。2006年,他们看到科摩罗医疗条件落后,缺乏防治药品。一开始,当地人对来自中国的治疗方案和药品还不太了解,为尽快展开工作,医疗队想了不少办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长生:我们宣传是做到逐家、逐户、逐村,比如我们采取摩托车巡游,车辆张贴横幅、宣传画的形式,让当地政府、当地民众加以接受。现场我们中方团队以身试药,观察我们没什么反应,当地的行政长官、行政官员带头来吃,吃完之后,当地民众才一步一步去接受。
经过中国医疗队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来自中国的抗疟方案取得明显效果,科摩罗疟疾全年发病率下降98%,从控制疟疾阶段进入预消除阶段。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长生:之前科摩罗官方统计的数据,每一年的疟疾死亡人数超过了60人,经过我们这个项目实施,没有因为疟疾而死亡。
现在,科摩罗用的是第四代青蒿素复方,团队在继续巩固抗疟成果的同时,还在做大量临床数据研究,促进药物更新迭代。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长生:我们这个团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中国的疟疾消除成功经验,把中国的原创青蒿素复方的药品,能够跟这些疟疾流行国家的民众一起分享这个成果。
科摩罗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中国援外抗疟的步伐从来没停止。近些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陆续前往柬埔寨、越南等30多个国家开展青蒿素复方快速灭源除疟。90后的谭瑞湘在学校听了一场特殊的讲座后,决定投身于援外抗疟的队伍,成为年轻的援外队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谭瑞湘:当时听了讲座,我被这种精神深深打动,觉得他们做的事情特别伟大,也是我当初选择学医的初心,所以后来我义无反顾投入这里面。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精选范文3篇
把好故事讲好需要水平,好故事是有味道的。 下面,我为大家精选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范文3篇,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篇一:第136天
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我习惯性的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热线电话。 这一天,是2011年5月16日,这一天,是我从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回来后的第136天。 在北京的两年,我看到了很多大场面,以至于再次回到家乡,心里多少会有一丝不甘。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有时也会因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而心生抱怨。 但是在接到这通电话以后,我慢慢地变了。
来电话的,是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马院长。 她告诉我,学院里有一名叫曹月霞的女孩,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只是从进校的那一天,她就拄着拐杖,走起路来特别费劲。 而最近,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坐着轮椅去听课了。 按照学院的规定,曹月霞需要休学接受治疗,但她只是哭,就是不肯离校。 马院长跟我商量,希望这一次我能和她一起到这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这是一个叫做官亭村的小山村,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曹月霞是这里唯一走出来的女大学生。 出门迎接我们的是她的姐姐曹红霞,这个已经22岁的姑娘,看上去却只有七八岁孩子那么高。 红霞告诉我,她一生下来,就得了这种病,双腿日渐变形,最终没法走路了。 爸爸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还欠下了一身债。 更没想到的是,从初中开始,曹月霞也患上了和姐姐相似的病。 这一段崎岖的山路,别人走出去只需要个把钟头,可她一走,就是半天。
“田大哥,你看,这条路就是我梦想的阶梯。 初中的时候,我每天都要走,到了高中,每周往返一趟,而现在,我已经走不动了”。 曹月霞含着眼泪告诉我,有好几次走到一半的时候,她的脚就钻心地疼。 望着一望无际的大山,想着遥不可及的大学梦,她真想扔下拐杖,回去算了。 但是,一想到还在家里眼巴巴的盼着她回去讲新知识的姐姐,一想到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的妈妈,一想到两年来身患重病还在四处为她筹集学费的爸爸,她就再也没法退缩了。
这是一个命远多舛的家庭,但这又是一个坚强的家庭。 面对贫穷,他们不等不靠,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变着全家的现状。 姐姐红霞,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了用双手走路,学会了洗衣做饭,天资聪颖的她,更是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妹妹在教室里读书,她便蹲在窗外跟着读,妹妹在灯下写作业,她便一页页的翻看着书本。 就这样,她跟在妹妹身后,一点一点的学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她,早已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我悄悄地问曹月霞,为什么当初不愿意接受大家伙的帮助。 她说不好意思,也不希望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自己。 因为在她最自卑的时候,是姐姐一双双的绣着鞋垫,托爸爸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换点零花钱交给她。 还告诉她,贫穷不丢人,别人的`眼光没关系,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短短的四个字,很快打开了曹月霞的心结。 她告诉我,梦想,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 她希望用责任来支撑起这个家,像姐姐那样,用乐观的心态去实现真正的梦想。
是啊,真正的梦想。 作为一名记者,我的梦想不也是如此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需要我,我要用笔和镜头精准地报道她们的生活,把她们的故事传播得更远。
几天后,我的这期节目《姐妹》播出了。 短短一周的时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就达到了多元。 我们还报送省级媒体播出,通过微博、网站不断转发,让姐妹俩的故事飞向了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同行与我们展开了爱心接力,一篇篇报道讲述着更多山区孩子们的故事。 城里的老师来了,在校大学生来了,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都来了。 大家带着暖暖的爱心汇聚在一起,娃娃们的眼睛亮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在我们的持续关注下,曹月霞的病情稳步好转,并且顺利的完成了论文答辩,带着满满的感恩回到村子,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而姐姐红霞也用自己的乐观感动了邻村的一个小伙。 2013年,他们收获了爱情,今年教师节那天,他们有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贫穷从来不是独行者,总是与老少边穷相伴,与老弱病残同行。 越走进偏僻的山村,就会发现更多触动人心的故事。 两姐妹的故事告诉我,穷并不可怕,最怕的是落后又落志。 把志气扶起来,把智慧立起来,有了这种精气神,梦想总会扬帆启航,贫穷迟早会远离而去。
从北京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已有136天,我知道未来的路就在前方,与基层走得更近一些,与人们的心贴得更近一些,汇聚你我的力量,共同帮助,像曹月霞这样的贫困家庭与全国的老百姓一样共圆小康梦,一个也不掉队。
篇二:在非洲的一千零一夜
去年夏天,埃博拉如洪水猛兽般,突然袭来。 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先后进入紧急状态,西非大地,成为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辆辆救护车呼啸而过,西方游客、医生大批撤离,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恐惧。
那是我在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工作的第三年,距离任期结束还有100天。 得知中国新一批援助物资运抵西非,我立即请缨,冲向疫区!从南非出发,辗转20个小时,我终于抵达塞拉利昂。 下了飞机就开始采访。 因接触感染者而被隔离的中方医务人员见到我激动地说:“人民日报记者来看我们,太好了!” 在医院门诊采访时,只见一名当地男子神色慌张地冲进来,大声喊:“埃博拉,我感染埃博拉了!”
街边、码头、电信营业厅……我走入紧急状态下几乎要瘫痪的当地生活,不知道身边谁是感染者,谁是下一个倒下的人。 为了便于深入采访当地人,我不管那么多就钻进一个又一个小村。 我能做的就是以笔和相机为武器,马不停蹄地战斗,把疫区的最新情况报出去。 8月中旬,人民日报专门开了两个专栏,讲述中国与非洲国家同心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
中国医疗队员王煜是一个14岁孩子的父亲,他曾接触塞首都第一例感染者。 21天的隔离期刚刚结束,他又扎进了病房,“与死神擦肩不是退缩的理由”,他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十几天前,塞拉利昂最著名的医生不幸死于埃博拉,在金哈曼路医院,20岁出头的护士穆苏一边为之流泪,一边毅然穿上了中国援助的防护服,“我的父亲不让我来上班,但是我是一名护士,我要和中国医生一起战斗。 ”
一起战斗,一起争取生的希望,一起保卫这片家园。 这是抗击埃博拉的所有人的心声,也是鼓舞我在疫区奔波的强大动力!算一算,塞拉利昂是我走过的第十八个非洲国家,我在非洲度过了整整1001个日夜。 我经历过战火洗礼,与疟疾、黄热等疾病擦肩而过,可这1001个日夜,我同样被称作兄弟、唤作朋友,见证友谊与合作,被奋斗的力量和发展的希望一次次感染!
记得去疫区的时候,捏在手里的是一张单程机票,没想到返程成为更大的难题。 疫情蔓延,航班缩减,陆路或海路离开疫区希望渺茫,不知何日是归期。 疫区的采访经历,让我被很多国家视为“危险分子”,拒绝入境。 不得已,我在国际航线辗转60个小时,回到北京。 我把怀揣了半个多月的结婚戒指递给未婚妻,她喜极而泣,悄悄地告诉我,父母这些日子里每天都是一大早起来等新出的报纸,等我的消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有情者,跨越天涯手牵。
600多年前,郑和率远洋船队四访东非,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的中非友谊薪火相传。 半个世纪前,一位喀麦隆留学生在人民日报上说,“在喀麦隆,人们一谈到独立,就想到中国,因为中国过去和我们现在的命运一样。 中国就是自由,就是劳动,就是快乐,就是友谊……”半个世纪过去了,69名中国同胞长眠在坦赞铁路的专家公墓,两万四千名中国医疗队员救治了超过两亿七千万人次当地患者。
独行快,众行远。 我们迎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同心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时代。 中非合作论坛都15岁了,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中非2014年贸易额比1960年增加了2000多倍。 手牵手,中非永远做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真、实、亲、诚的故事写不完,这是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上高高飘扬的旗帜,人类外交史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回国快1年了,但我经常是三句话不离非洲,被同事、朋友们称为“小非哥”。
夜深人静的时侯,我会时常想起非洲,想起在那片热土上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记录友谊的同事们,想起坚守在疫区,以及非洲其他地方的外交官、医务人员、维和士兵、中资企业员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中国和非洲,永远做可靠的朋友和真诚的伙伴!
篇三:我想跟你拥有同样的信仰
我是个90后,参加工作4年,当时政记者才满2年。 今年7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龄3个月。
选择入党的原因和我采访过的一位老党员董福财有关,他改变了我的新闻观,甚至重塑了我的价值观。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董福财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 2013年的一天,我接到了任务,去北甸子村采访董福财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事儿。 当时我心里有点儿不情愿,作为一名最关注美景、美食的90后,当时我觉得新闻也应该好看、好玩儿,毕竟现在是眼球经济、收视率为王啊!可一个老头儿在沙坨子里栽树的事儿,能吸引多少眼球呢?再说北甸子多远啊!同事说那是辽宁省的最北端,传说中的不毛之地。 我就不明白了,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嘛!
可真到了北甸子,我却发现这里树木成林、庄稼连片,环境似乎没有同事说的那么糟,我把这个疑问提给董福财,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我们带到了北甸子村和科尔沁沙地的边界。 刚下车,我一脚就踩进了沙坨子里,董福财面对这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科尔沁沙地告诉我,过去北甸子也是这样,粮食亩产不足200斤,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块钱。 就连1996年国家工作组考察时认为北甸子村不适合人类居住,曾建议整体搬迁!可董福财竟然拒绝了,他开始带着村民在这片沙坨子上不停的种树,这一种就是18年。
听到这里我就更疑惑了,“能离开这个鬼地方还能拿国家补偿为啥不搬呢!”
董福财却说,科尔沁流沙南侵的速度是每年5到12米,而北甸子村离省会沈阳也不过只有150公里!沙子撵着人走,啥时候是个头?
听完这句话,作为一个以提问为职业的记者,我第一次为自己的提问感到了羞愧。
接下来的采访中我陆续了解到,在他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18年里,北甸子村成活了300多万棵树,形成了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3公里的林带,森林覆盖率从几乎为零提高到了48%,把辽宁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足足推进了13公里。
当初董福财担心树苗栽不牢,活不了。 他就一棵一棵的亲手检查。 这300多万棵树几乎每一棵都留下过他的手印。 我再一次疑惑了,老书记你图啥呀?
同期声:【“为了北甸子村全体村民平安幸福!”】
从前听到这样的话我会觉得是喊口号,可在那片茂密的林带前,我听出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采访结束回到单位后,这句话一直压在我胸口,沉甸甸的。 让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经过慎重的思考,我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并且此后我的镜头里多了这样一些身影:有20年骑坏19辆自行车,跑诊57万公里的乡村医生陈志刚;有骑马37年,走乡入户为乡亲们排除用电故障的马背电工葛春;有从业19年,巡视里程可以绕地球六圈的护林员庄守军…
随着这些身影越来越多,我脑海中有些东西越来越清晰。 我知道自己当初申请入党的选择是对的。
今年3月初,我再次去北甸子村采访时,董福财因为肝癌晚期陷入昏迷,已经不认得我了。 他的老伴儿告诉我,2002年董福财带领村民修路时,意外受伤摘除了脾脏。 这10多年来,他一直拖着少了脾脏的虚弱身体,起早贪黑带着大伙儿种树、修路、搞养殖,如今村里粮食亩产近千金,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可他自己家的砖头上却还是砖头压着油毡布。 十几年的过度操劳让他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肝病。
我虽然震惊,却不再疑惑他图啥,因为这一次我明白他的信仰。
2015年3月21日,董福财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村民富了,我才富。 这句诺言,最终只兑现了一半。
董福财的事迹被阜新广播电视台最先报道后,在辽沈大地乃至全中国迅速传开,他先后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追授为辽宁好人·时代楷模,省道德模范,并被提名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今年七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宣誓仪式上,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董福财的身影,老书记我希望你能看到,作为一名记者、一名党员,我将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和传播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的人。
因为这份信仰正在被我们更多的九零后,继续传承!
;100 年以来,哪些人成为了中国的「脊梁」?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袁隆平院士是从始至终的“农民本色”——瘦小的身躯,微驼背,小平手,再配上条纹衫、棉麻裤,一身简单朴素。 而就是这样的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荣誉。 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为了这两个梦想,在90多岁高龄时,他仍在海南基地里坚守岗位。 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舍得一生,不畏艰辛险阻,解决了大半个中国的温饱问题,国之重器当之无愧!2、“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青蒿素的发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967年,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 当时实验设备陈旧,且科研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然而在屠呦呦的夜以继日的坚持下,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100%的青蒿提取物,并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而为了确保青蒿素的安全性,屠呦呦甘当“小白鼠”,以身试药。 对于她的选择,丈夫李廷钊既心疼又理解:“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屠呦呦教授舍小我,为的是万家幸福。 3.“特种水泥专家”李运北:舍得一生,只为国家做好这一件事特种水泥专家李运北,也是“国之栋梁”中的一员,最近全网刷屏的正能量大片《以舍得敬舍得》就为观众呈现了他的舍得故事。 50年前,我国的建筑业水平比较落后,市面上尽是外国人的发明。 “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呢?”李运北带着这份不甘,投身基建领域的研究,经过40多年风雨无阻的兢兢业业,重复成百上千次的数据推算,他终于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助力我国基建技术在短短50年里,赶超最发达国家水平。 李运北舍得一生,只为让中国特种水泥生根、发芽、结果。 正是因为有袁隆平、屠呦呦、李运北等科技先锋恪尽职守,为祖国为人民舍得一生的安逸,才换来了如今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局面。 这份舍得,十分难能可贵。 而作为《以舍得敬舍得》短片的制作方,舍得酒业也在身体力行地践行“舍得精神”,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 数十年来,舍得酒业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造生态酿酒工业园,时至今日,终于建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酿酒生态工业园——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 园区占地面积650万平方米,园内有近400万株植物,绿化率高达98.5%,绿色自然的生态环是最适合酿酒微生物繁衍生息,为打造高品质老酒奠定扎实基础。 迄今为止,舍得酒业已经在“生态酿酒”路上坚守了40多年,而这也成为其最广为人知、最为重要的品质和品牌基因之一。 同时舍得酒业这一举措,还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学习样本,推动行业蓬勃发展。 正是一代又一代舍得人不计回报,不断奋进,用使命担当的力量支撑起国家的脊梁,才换来了如今崭新天地的无边辽阔。 是他们,守着信仰的光,不负韶华,奔赴山海。 而他们的“舍得精神”,终成时代中的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林占熺简介
林占熺,1943年12月出生,福建连城人。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菌草技术发明人。
林占熺于196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后下放福建宁化水茜公社杨城大队插队;1970年调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
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林占熺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人物评价
林占熺献身科学,创新路上敢为先;一心为民,唯有奉献见赤忱;披荆斩棘,敢教大漠换披绿装;不辱使命,为国争光闯五洲;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奋斗不懈,用发明创造和无私奉献践行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的忠贞诺言,身上散发出的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之光。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 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 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