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
吴龙,字在田,号云友,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歙县人,工画山水。汪洪度称其画与沈周相近,曾题云:“吾乡绘事,国初为盛,松圆老人后,僧渐江、程垢区、查梅壑、祝壮猷工山水,家璧人、汪无际工人物,而在田起与之颉颃,笔墨一出,宇内争相购求。”吴龙的山水细劲深秀,苍润爽利,得“吴门”笔韵,有多种面貌,与"新安四家"并称。
吴龙 仿梅沙弥山水图
199cm×74cm 年代不详
安徽博物院藏《仿梅沙弥山水图》,重峦叠嶂,林木苍郁,绝壁幽涧,房舍掩映,一高士策杖回首仰望,不胜奇景。画中山石施以披麻皴,得黄公望之清润松秀,文徵明、文伯仁之细劲爽利,而茂林深壑,苍浑郁茂,墨色四溢,变化丰富,则取自吴镇、沈周。构图繁而用笔简,疏密虚实,对比鲜明,抒发了幽娴淡远的情致,与同时期新安画家査士标、郑旼风格相近。画题:“绿树阴森好鸟鸣,雨余高涧杂风声。空山尽日无车马,一坞斜阳曳杖行。为巳恒辞兄,仿梅沙弥寒意,吴龙。”后钤“吴龙之印”“在田氏”白文方印。“梅沙弥”即“元四家”吴镇晚年自号,题“寒意”二字道出了清初遗民画家冷逸出尘的格调,恬淡瘦劲的书法从云林中来,与渐江、郑旼等一脉相承。
吴龙 草阁听泉图
89cm×50cm 年代不详
吴龙遍师诸家,风格多样,涉猎既广,而能独出己意,笔墨出自“吴门”,也不乏“浙派”蓝瑛意韵,故落笔纵横奇古,融合南北二宗,兼具行家、戾家气息。《草阁听泉图》,山石峭立,古松苍干虬枝,相映成趣,茂林之间儒士于草阁观瀑听泉,刻画飘逸生动,意态娴雅悠然,形神毕肖。图中山岩多施折带皴、乱柴皴,参以刮铁皴,笔法简劲硬朗,尖峭方折,敷以淡青绿和浅绛设色,清爽隽雅,墨色不碍,浓墨苔点提醒,疏朗精练,画面充满苍翠葱茏的生机。作品具有行家画的笔墨功底,又不乏文人画意韵,介于“吴门”、“浙派”之间,与仇英、蓝瑛风格相近。明末清初,由于“吴门”、“浙派”陈陈相因,或细碎孱弱,或狂诞不羁,缺乏创新,因此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派相互交融的绘画风格,蓝瑛、陈洪绶、“金陵八家”等,皆表现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画题“松柏森森一草亭,闲来趺坐听泉声。青峰秀拔云根静,仿佛蓬莱岭上情。丰溪吴龙”,后钤“吴龙”白文方印、“在田”朱文方印,起首钤“别一天”朱文长方印。
吴龙 绶带登枝图
235cm×97cm 1689年
吴龙以山水、人物著称,而花鸟作品稀有传世,画论中也鲜有记述,康熙二十八年(1689)作《绶带登枝图》,构图繁复,布局巧妙,设色妍丽,造型严谨,将工笔与写意,没骨与勾染融汇一体,运用自如。画中湖石玲珑剔透,石下鸳鸯双栖,周围水仙与盛开的红色月季形成鲜明对比;石后一枝老梅虬曲盘结,白色梅花布满枝头,两只绶带动静相宜,顾盼有姿,给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以墨笔勾染枝干,瘦硬苍健,翠竹、水仙双钩填色,花草枝叶勾廓写脉,淡彩渲染,线条细劲圆润,赋色清新明丽,温润沉着,又融入没骨法晕写湖石,鸳鸯、绶带羽翼用没骨画法结合勾染丝毫绘出,喙、爪以胭脂点染,取姿优雅,形象生动鲜活,笔墨潇洒脱俗,既有“院体”工致,又得“吴门”古雅,饶有风韵。石寿千年,喜上眉梢,有吉祥喜庆的寓意。画题“康熙己巳年春月,丰溪吴龙写”,下钤“龙”象形白文方印、“在田”白文方印。
吴心来
吴心来,字田生,号望穭子、白里,歙县人,吴龙子,善画山水、鞍马、人物,承家学,摹赵松雪尤可乱真,山水宗王蒙、沈石田,仕女与唐寅相仿佛。
吴心来 临案绘扇图
51.5cm×38cm 年代不详
安徽博物院藏《临案绘扇图》,图绘高士斜坐于椅榻之上,右手执笔,左手抚案,神态悠然。几案近小远大(古代中国画透视与西方绘画的差异,或是审美情趣的不同),分别陈设砚墨、蕉扇,案前一仕女作唐妆,梳高髻,着长裙,两眸凝神,面相丰润,以粉晕染,色调浓润不失清丽,秀媚古雅,吸收唐代仕女画法,有唐寅、仇英笔韵;衣纹线条运用兰叶描、琴弦描,圆韧流畅,转折合度。而高士的画法采用“江南法”,面部用淡色勾勒出五官,赭色微晕,有凹凸立体感,发须勾线精微细腻,深浅浓淡富有层次;衣纹顿挫宛转,风姿飘逸,突出含蓄儒雅的个性,有禹之鼎“院体”之风。画面布局简练,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得吴龙人物画精髓,是画家生活写照。画题“望穭子吴心来制”,下钤“心来”白文长方印。
吴心来 人物鞍马册之一
21.5cm×30cm 年代不详
吴心来 人物鞍马册之二
20cm×30cm 年代不详
另有《人物鞍马册》,山石运小斧劈皴、马牙皴,方折峻利,人物衣纹使用折芦描,遒健劲爽,而胯下马匹则使用李公麟白描法,结构精准,骨格体状富于精神,仅鬃毛以及转折处略施淡墨晕染,人马劲健。画题“仿李晞古”,即南宋“院体”画家李唐。另有“仿松雪道人”《御马图册》,以赵孟法绘制人物、鞍马,造型精确,线条凝练,古秀俊雅,多得李公麟笔韵。吴心来曾中武举,鞍马题材以及硬朗爽利的山水衬景也反映了他豪放凛然的个性。
吴心来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
57cm×33cm 年代不详
吴心来的山水画亦承家法,多有元人意韵。《仿黄鹤山樵山水图》,尺幅不大,构图别致,奇峭幽深。山岩坡岗用短披麻皴与牛毛皴绘出,厚重苍浑,树石结构严整,笔墨清润,施以焦墨点苔,有王蒙繁茂苍郁的面貌;近处则施以荷叶皴,屈曲纷披,寓刚于柔,在石涛、渐江绘制的黄山胜景中多见,各种皴法信手拈来,苍中毓秀,表现山岩自然剥蚀的肌理效果。湖心溪桥曲径,浮渚之上两位文人雅士指点山色,沐松风,听泉声,悠闲自在。底部又作奇花怪树点缀衬景,曲尽章法开合之妙,平添雅趣。画题“望穭子仿黄鹤山樵画”,下钤“田生父”白文长方印。
吴心来 三台松石图
216cm×110cm 年代不详
《三台松石图》为祝寿作品,图绘苍松铁骨挺拔,盘根错节,遒屈多姿,松针勾写精到,颇显功力,松下巨石兀立,层次斑驳错落,厚重奇峭。树石皆用马牙皴,落笔以侧锋重按轻出,轮廓与皴写交搭浑化,随廓随皴,密密麻麻犹如雨点,南宋的李唐、马远多用此皴法表现山体的坚实雄健。石下有小溪长流曲折婉转,笔势爽利劲健,晕染得法,疏密有致,虽稍显刻露,工稳而不拘泥,又不乏元代水墨苍润洒脱之至,显示出南北兼具的画风、沉稳又具奔放的个性,在新安画家中独树一帜。画题:“三台松石,写祝履翁先生六秩荣寿,望穞子吴心来”,下钤“田生”、“望穞子”朱文方印。
撰稿:刘畅
:何瑶
终审: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