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简介: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科学家,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是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
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
一、如今的东亚教育
每个家庭都深受其苦
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总称为”SKY”,韩国最大规模企业的总裁们,70%是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来自这三所大学。
韩国孩子几乎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这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 教育支出庞大是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
为何东亚会有这样的教育体系呢?我觉得,是因为东亚国家在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的普鲁士的基因,再加上了东亚儒家和科举传统。而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以说又加上了苏联式教育的实用速成导向和思想灌输功能。
在十九世纪之前,教育其实是个类似手工业的学徒制,不管是东方的私塾还是西方的家庭教师。但是随着科目的增加和对受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出现了所谓的 K-12(也就是我们亚洲的普通中小学)教育制度。
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我们已经以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二、当代社会需要
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
这个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
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然而, 该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不过,在19世纪,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许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
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十九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但是,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
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东亚三国在19世纪末为了追赶西方列强而开始引进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时,又不可避免地由于自己的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而对这个制度作出了潜意识的扭曲和偏重。
三、教导学生考高分
是在浪费学生青春
东亚国家对大学入学考试,总是会和他们长期的科举传统混在一起。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
如果要和科举模拟的话,现在的对应物应当是公务员考试或者某些大公司的入职考试。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大学入学考试,目标则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的教育,这样的人要好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而科举考试得到的人员,则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窑瓷器,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此外,考试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古代的科举对人才的遗漏尽人皆知,而现代不管哪种考试,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哪些呢?即使是已经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举了代数为例子。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时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太空的动量;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拋物线的最佳路径,还可以为新产品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计算遗传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橄榄球赛中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在第四节发起进攻。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其视为亟待跨越的障碍。
所以, 虽然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必须能认识到考试的极大局限性,并削弱它在选材中的位置。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其一,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虑的诸因素中的一项,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其二,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
台湾和大陆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其一,联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其二,联考一年一度。
四、东亚学生的创造力
是怎样被扼杀的
2009年释出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这个“习”就是复习。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 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为例,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
至于数学呢,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何况,随着知识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德夫林《数学犹聊天》)。可见,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啊。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
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五、让孩子好好学习
反而是耽误孩子成长
很多对联考的辩解,都是说,虽然联考不尽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这是儒家传统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公平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压制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途径,那就很可悲了。
东亚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这种人才浪费的机会成本也是高得很难估量。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考试的竞争压力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长远的自我成长计划,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将会决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试上。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到了十七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15至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阶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 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六、东亚教育的悲剧
是在培养错的人
在二十世纪初,泰勒制(Taylorism)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泰勒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为此,他采取了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这就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人形容,在实行泰勒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泰勒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
现代最著名的泰勒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从报道中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厂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学校目标也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一分钟都要致力于得到最好的成绩。
所以批评这种教育体系的人经常说,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线的工业制品,或者说,学生是老师的童工,他们的成绩就成为老师的绩效,所以师生的利益关系经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
这并不是简单的激愤之词,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当然,因为东亚国家的勤劳传统,孩子们这么辛苦,如果确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有效性上。
这种教育上的泰勒制,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工来对待。对于体力工,因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可见的,所以工厂管理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而现代学生呢, 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 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七、东亚教育急需改革
却越发走向僵硬
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
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了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
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阶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伊斯兰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所以托福、SAT这些美国考试制度,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
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呢,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点类似苏联工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
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
这一点又有点像种姓制度。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蓝橡树少年日历2025】来啦!!!
专为8-16岁少年设计的一本 「人生日历」——启发中国少年。自我发现、认识世界、文化启蒙。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将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以名言金句的方式呈现出来。
赋予每个月独有的深度主题,回答萦绕在少年心中: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什么文化塑造我?什么环境影响我?……等一系列人生问题。
古今中外的名人作家用凝练的语句,点醒困惑中的青少年。每天撕一张,跟随日历成长,感受解惑人生的畅快。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父母和孩子一起记录下当天的待办事宜,当日的心情感悟,不啻是一种有趣的亲子沟通。
蓝橡树少年日历2025
思考人生问题,做有思想的少年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这部诺贝尔获奖小说:用一个小镇,三代人的命运,讲透了人生!
太古是个地方,它位于宇宙的中心。
它由四个天使守护,它拥有城镇和森林。
它简单的如同你我生活的地方,复杂的如同你我的生活。
太古,是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太古和其他时间》里的世界。
在的书里,太古是个充满神话般的原始村庄,而实际上,它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现代性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永恒冲突的寓言。
故事开始于1914年,一直延续到如今。 而小说用小标题的方式,章节化的展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图景。
格诺韦法是第一个登场的人物,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小磨坊,本来可以生活无忧,但因为战争,丈夫离家参战,生死未卜。
奥尔加说: 战争是第一灾难,其他的灾难将随之而来。
格诺韦法的人生悲剧,就是由战争引起的。 在丈夫失踪的日子里,她从最初的等待,到绝望死心的过程中,爱上了年轻的小伙埃利,正当两个人爱的火热,难舍难分时,格诺韦法的丈夫,米哈乌回家了。
格诺韦法选择回到米哈乌身边。
小说里,她和埃利的一段对话,看的让人心疼。
她对埃利说: 你走吧,只要我看到你,我就没法儿入睡。
埃利说: 而我看不到你,就没法儿活。
格诺韦法说: 一切都迫使我们分手,你年轻,我是老太婆,你是犹太人,我是波兰人,你是自由之身,我则身为人妻。 你不停地在移动,我却恒久停留在一个地方。
回到米哈乌身边的格诺韦法,彻底断绝了和埃利的联系,开始了平凡人妻的生活。
爱情潜藏在她心里,她浸泡在柴米油盐里。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她亲眼看到曾经的爱人,犹太人的埃利,死于德国军官的枪杀中,她痛苦到跌倒在地上,从此,再也无法依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
从此,她只能一天一天萎缩下去,活着和死去,变得没有槐念分别。
埃利曾对她说,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死去,但是,如果爱人死了呢?
小说里,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传铅宽困统的,和非传统的。
以格诺韦法,和她的女儿米霞为代表的女性,展示的是传统女性的生活境遇。
而以麦穗儿和她女儿鲁塔为代表的女性,展现的是非传统路线的女性,她们的探索和出路。
最后,所有人,殊途同归。
因为,正如所言: 上帝在关注,时间在流逝,死亡在追逐,永恒在等待。
米霞在父亲米哈乌的宠溺中长大,父亲无微不至的呵护着她,母亲,也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长大后的米霞,爱上了贫穷木瓦匠,老博斯基的儿子帕韦乌。
帕韦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看巧塌不起无能的父亲,讨厌手脚和长相都粗笨的姐姐们。 他信奉的人生真理,像极了我们大多数普通人。
帕韦乌说: 人总得活着,得养育子女,得挣钱,得受教育,得往高处走,得向上爬。
他热烈的追求米霞,因为米霞出生一个非地主,却很富裕的小康家庭,是他努努力,可以够得上的家庭。
他将米霞比喻成小巧精致的瑞士手表,而手表,是男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然后,故事的发展,和很多故事没有差别。
帕韦乌通过努力,投机取巧,攫取了大量的财富。 然后中年出轨,和米霞感情破裂。 米霞,像所有中年女人一样,因为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身体走样,变得笨重粗糙。
但两人的关系,因为家庭,深深的联结在一起。
小说里有一个情节,当女儿生病时,米霞焦虑不安,绝望无助,而帕韦乌从黑市买来药,治好女儿的病,那天夜晚,米霞睡觉时,紧紧的抱住了她。
对于年轻女孩来说,爱情是了不得的事情,而对于中年女人来说,男人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爱情,还是家庭重担和责任的分担者。
他可以是不合格的丈夫,只要他能做成合格的爸爸。
米霞的妥协,何尝不是大多数女人的妥协。她可怜吗?
也没有,童年父亲给予了绝对多的爱,她一生都在享受自己的人生,在我们看来,丈夫的行径让她的人生很可悲,可是,也许自从有了孩子后,丈夫也不再是她人生的重心呢?
她一生为家庭,为孩子劳碌,充实而踏实。 她死后,所有人都不习惯,最先垮下去的,再也站不起来的,是帕韦乌。
米霞依赖他而生存,他何尝不依赖米霞而生活。
很多家庭,表面看起来,是在外面赚钱,威风凛凛的男人是家庭支柱,而其实到最后才能发现,女人,才是一个家庭的支撑。
她的女儿回来后,只带走了米霞的小咖啡磨,那是米霞的父亲赠予她的,米霞的一生,无论多么繁忙,都会给自己留出喝手冲咖啡的时间。
那是她为家庭奉献之后,留给自己的快乐时光,那是女儿唯一带走的,未来将在女儿生命里,延续的东西。
小说里,米霞的父亲米哈乌,是个让人感动的人物。 他一早看穿了女婿的居心,却挡不住女儿的自愿,所以,为了拖延婚期,也为了让女儿婚后居住的舒服,他用了三年时间,为女儿建了整个太古,最大最舒适的房子。
和他形成对比的,是帕韦乌的父亲,老瓦木匠博斯基。 他因为未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对生活境遇不满,就将所有愤怒都发泄在女儿身上。
当得知米哈乌为女儿建立大房子后,虚荣心作祟的他,非要在旁边也为自己的女儿建立一座房子。
一座明亮,一座背光;一座温暖,一座背阳;一座高大,一座低矮。
当有不明来历,但英俊富有的男人,追求自己女儿时,他想不想就立刻同意了。 后来这个男人,抛妻弃子,四处游玩,不问家庭。
对于老博斯基来说,女儿只是为她挽回尊严的工具,一定程度上,他促使了女儿后半生的悲剧。
所以,父母们,不要担心孩子以后生活的不好,要担心在她还很小的时候,你给的爱不够,不够多,不够纯粹,不够支撑她怡然自得的度过余生。
麦穗儿,在小说中,代表了那一类非传统女性。
她是人们心中的荡妇,居住在森林里。 因为和一种叫做欧白芷的植物交合,生下了女儿鲁塔。
年轻时的麦穗儿,叛逆而特立独行,年老后的麦穗儿,却洞若观火,知悉一切生活的困难,发自内心的同情每一位无助的人。
弗洛伦滕卡,是个悲剧性的老太婆。
她的丈夫喝醉酒掉进河里淹死了,她的9个子女,死了7个,她一次一次流产,因打胎差点死去,她幸存的一儿一女,离她而去,消失在世界的某个地方。
老太婆在不知不觉中发了疯,她在夜里失眠,头痛不已,明亮的月亮妨碍了她的睡眠,她认为是月亮诅咒了自己,自己的人生,才会陷入不幸。
小说里有一段关于她的描写,也代表了很多过去女性的生存境遇: 女人越是强壮,生的孩子就越多;生的孩子越多,女人也就变得越发虚弱,到了生命的第四十五个年头,弗洛伦滕卡的身子,才从不断生育的圈子里解放出来,自行达到了不育的寂灭境界。
可是,此后,新的人生灾难在等待着她,她深陷过去的痛苦之中,无法走出来。 她每天和月亮吵架,诅咒月亮的狠毒。
如果不能将愤怒和不满,发泄给月亮,她能发泄给谁呢,上帝吗?那是渎神。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疯子,只有麦穗儿理解她。
她给老人讲了个故事,告诉老人,月亮托梦给她,让她替自己道歉,因为自己老眼昏花,智力昏聩,犯了很多错误,导致老人一生凄苦。 并说,月亮为了补偿她,让麦穗儿做她的女儿,麦穗儿的女儿鲁塔,做她的孙女。
老人听后,慢慢释然了。
她的人生充满坎坷和痛苦,她只是想要命运,给她一个解释,一个道歉。
而深陷在过去的人,容易抑郁疯狂;沉迷于未来的人,容易焦虑迷茫;只有生活在现在,才能享受平静的生活。
原谅命运,放下过去,没有未来的弗洛伦滕卡,以后过着最为安逸而静谧的,此时此刻的生活。
第三代人物,以麦穗儿的女儿鲁塔,和米霞的弟弟,也就是格诺韦法的儿子,伊齐多尔为代表。
格诺韦法,和麦穗儿同一天生孩子。
格诺韦法,生了一个脑水肿的儿子,叫伊齐多尔。 他比米霞小很多岁,医生说他很可能活不久,也很难正常发育,所以,即使米霞出嫁后,也一直带着弟弟生活,将弟弟当作自己的孩子养。
而鲁塔,跟着母亲麦穗儿,生活在森林里。
机缘巧合,伊齐多尔和鲁塔,相识相恋。 伊齐多尔教鲁塔识字,鲁塔教伊齐多尔认识大自然。
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军队入驻太古,鲁塔遭到玷污,倔强热烈的少女,不再可能嫁给伊齐多尔,她表达爱的方式,是告诉他自己所有的秘密。
后来,她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富商,只是为了可以穿漂亮衣服,她也想过,要去爱这个男人,但这个男人,不想得到她的爱,只想控制她。
男人打心眼里,看不起她。
大胆的鲁塔,离开了太古,逃到了古巴,成为第一个离开太古的人,也成为了伊齐多尔,永远思念的人。
在小说里,被认为是发育障碍的伊齐多尔,是唯一一个思考人的出路,生命意义的人。
而思考最透彻的人,是地主波皮耶尔斯基。
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过富裕,也经历过战后苏联重建,他的全部财产被充公。
面对人生的波谲云诡,他起初感慨: 我生得太晚了,世界正在走向尽头,一切都玩儿完了。
最后,他发出质疑: 世界上的恶是从哪里来的?上帝既然是善良的,为什么允许恶存在?莫非上帝不是善良的?
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有心理学背景,但是她的小说主题,似乎涉及一个更为庞大的哲学探索,和神学研究。
小说的核心人物,始终在人生真正意义的探索中,蹒跚着前进,而宗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
神学家声称,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世界,他把光与黑暗分开,天空与水分开,然后创造了陆地、植被、行星和动物,以及人,第七天他休息了。
科学家却很迷茫,因为他只相信,显微镜和望远镜里的世界。
普通人更迷茫,他们在经历了生活的欺骗后,发出了地主波皮耶尔斯基的质问,上帝真的存在吗?
上帝存在,恶也存在,痛苦也存在,战争也存在,绝望也存在,那么,上帝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现实世界里,波兰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波兰无从幸免,战后又在德国和苏联的夹缝里苟活,所以小说里,上帝的形象,遭受了重创。
但这不是一部讨伐宗教的书,它更有趣,更现实,因为关于上帝和人类的关系,给了另一重猜想。
在《圣经》里,上帝将人类逐出伊甸园,上帝抛弃了人类,可是,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不是上帝将人类,从一个完美世界,赶到一个荒凉,贫瘠,痛苦的世界,而是,人类主动离开了上帝,远离了上帝,乐于去追逐一个没有生命景象的世界。
否则,如何解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呢?
人间不如天堂,但也是宜室宜家的地方,但人类主导了生灵涂炭的战乱,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悲剧。
是人类,抛弃了上帝。
两百多页的书,七十余年的时光,我们跟随着太古人,见证他们经历了: 房屋建成后倒塌,家庭团圆后离散,得到之后失去,战争后和平,和平后战争。
鬼魂游荡,尸体腐烂,上帝注视着一切,在时间的长河里,世世代代,生生世世,不断轮回。
有人说,这部小说像极了《百年孤独》,但是,《百年孤独》的结局,当古老家族的最后一个人丁,也从世界上消失后,说,这样的家族,世界上不会再出现第二个。
可是,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小说里,跟任何地方一样,人们参与了,包括痛苦、疾病、死亡,爱和黑暗的激情,人生的起起伏伏。
他们不是英雄,没有特异功能,但是他们会生存下去,不管有多难,因为他们是永恒的,连绵不断的,他们就是我们。
现实中的波兰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被占领;中国人何尝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两次被占领。
谁的血泪史,会比谁的多,谁的苦难,又会比谁深刻。
但民族一代一代的血脉,依然延续着。
一同延续的,是不变的生活轮回。
有人迷恋金钱,有人享受自然,有人听从上帝的旨意,有人寻求人生的意义,有人纵情声色,有人沉迷书籍和游戏。
然而,只有一件事是确定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会走到尽头,即便世界没有尽头,时间没有尽头。
你也许能够逃离某个地方,但你被困在这轮回之中,你可以选择如何度过剩下的日子,但你无法决定,你可以拥有多少时间。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这本小说,是一部关于时间的书,整个人类的历史,也不过是一部时间的历史。
一切都在消逝,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上帝也老了,唯有时间永恒。
圣经上有一句话: 有播种和收获的时间,有生育和死亡的时间。
换言之,人类的一切悲剧,都在于没有好好利用时间,没有正确的对待时间。
所以,小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出现了家用电器,代步的小汽车,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变老的循环,丑态百出的生活,依然笼罩着每一个人。
一代人正在死去,另一代人正在接管着充满失望的生活。
时间在流逝,死神在追赶。
在时间的循环里,在现在和未来的交汇处,人类还没有找到,好好度过这一生的办法,或者他们太笨,或者他们,自作聪明。
总之,他们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生命。
如果说,神学家,关心我们的信仰;道德家,关心我们的良知;科学家,关心我们的正确认知;心理学家,关心我们的自我意识。
那么作家,就是所有领域的安全阀,他要确保,当这些领域发生争论时,人们不会陷入疯狂,不会陷入极端。
一定程度上,作家要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认知更全面。
这也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提出的[整体观],作家的[全局观]。
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时,她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教会了她,如何看待整个宇宙,如何带着丰富的想象力,去拓展人类认知的极限。
然而可悲的是,现实世界,现代世界,却不断的损耗人类的想象,不断的禁锢人类的眼界。
当互联网兴起时,人们以为,这为所有人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资讯和知识的机会,将为人类带来智慧,但相反的是,我们看到了日益分裂的部落主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逛各种电商平台时,平台会根据我们的浏览历史,只推荐相似的东西;我们看新闻时,网站会因为我们的阅读喜好,只推荐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最后,我们以为的世界,就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我们只想看到,他们也只让我们看到的世界。
我们彼此隔阂,深陷部落,滋滋窃喜。
我们嚷着真实,嚷着自我,可是,局部真实,是否是全部事实,不自知,不正确的自我,是否也是你真正想要坚持的自我。
我们,在迷失和孤独中四处游走,被不可理解的命运所束缚,被轮回的主要力量所玩弄,我们的灵性在消失,变得狭隘和肤浅,沦为各种简单力量,金钱,地位,声名的追随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样的世界里,活着的人,和僵尸有何区别?
托卡尔丘克认为,这场危机,源于阅读,也应该从阅读开始解决。
她建议所有叙述者,用【第四人称】的方式,也就是跳出来,用一种可以看到所有角色的视角,去讲述故事。
只有具有全局观,才能让读者产生整体感。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发文,经常有读者读完一篇长文后表示,究竟想表达什么观点?
你看,我们的读者,已经习惯了新媒体,传递一个观点,但其实任何写,不只是传递观点,更重要的是,唤醒思考。
也许,这个世界,没有上帝,但每个人,可以努力培养上帝视角。
你看到的越全面,你活得越真实,你越有资格,谈论自我,坚持自我。 越容易,在时间的轮回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Google
揭开生命的底层逻辑,是冷冰冰的物理定律(三)
我们一直以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东西,“灵魂”才是生命的核心,但是灵魂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观念层面也无法被挑战,反而阻止了我们对生命的科学探索。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的这本《生命是什么》总结出生命的三个基本点:物质、能量和复制。
第一,物质:没有物质生命无从谈起 。 解剖过人体,我们从未发现知识、智慧、灵魂这种东西存在,只有细胞组织,而将渣裂明细胞继续分解到最后,不外乎就是碳、氢、氧、氮四大元素(占生命元素的95%以上)。
第二,能量:不能利用外部能量在体内形成“负熵,生命就无法持续 。 第一篇提到的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不吸收外界能量,生命体就会不断熵增,直到熵增最大化了就是死亡。 为了对抗熵增定律,生命必然需要不断吸收外部能量,在生命体内形成有序的运作。
第三,复制:通过复制实现演化和改进 。 我们传承着几十亿年前原始生物的基因,这些基因在每次复制中,都在不断地变异和重组,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命。
三者相互关联:物质是基础,获得能量则让物质排列变得有序(熵减),复制可以改善获得、使用能量的效率,这就是生命,基于的是妥妥的物理结构和性质。
下面是我对生命的 10 大感悟,我感叹生命如此精彩,但却归于简单的物理定律和常识(化学的底层还是源庆物理)。
1、最好的原料一定会被用上
最终,那些最普通、最多的东西,都被我们的生命用上了,这就是演化中冥冥注定的东西。
2、生命物质并不特殊,是可以自然形成的
1952年,米勒在烧瓶中模拟了原始地球海洋环境,在几天内就发现了生命的重要组织:氨基酸。 我们曾经以为组成自己的物质多么特殊,本质上也不过是自然合成的东西。
3、能量的消费,演化出了一个货币系统
人类生命的主要能量是葡萄糖,葡萄糖就如你养的一头羊,如果去买个午餐,用羊去换就浪费了,这种原始的“物物交换”十分不便,因此生命神奇地“设计”出了 ATP 这样的能量通用货币,生命要使用能量,先要将葡萄糖的能量转变为 ATP(变成现金),然后通过 ATP去消费,这样,我们的运动、呼吸、心跳、分泌激素、思考等需要消耗能量的场景,就可以按需向 ATP 索取能量。
我们看到: 我们人类设计的各种合理机制,生命早就演化出来了!
4、生命能量的转换,竟然与现代的抽水蓄能电站原理相同
如果去研究葡萄糖转化为 ATP 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个机制竟然与工业时代的抽水蓄能电站雷同,蓄能电站的水从高往低走,将重力势能转变为电,而 ATP 合成酶,则利用带正电荷氢离子浓度差的化学势能,生产出了 ATP,这都是纯粹的物理性质。
沿着这条线索,科学家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假说,原来,在海底热泉口,其特定的环境造就了天然的氢离子浓度差,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利用这个天然的离子浓度差获取了能量, 这个细胞内的“抽水蓄能电站”是生命诞生留下的印记 !
5、降维编码中的玄机
DNA 展开是碱基分子的一维如告(线性)结构,而蛋白质是各种氨基酸分子通过复杂折叠形成的三维结构。
生命为什么不是直接复制蛋白质,而是先复制 DNA,再按照 DNA 记录的信息密码去造蛋白质?这个答案很简单,复制一维的信息更加可靠简单,就如你去抄袭一座大厦的设计,当然是抄袭一维的大厦设计方案,比看着大厦的三维结构去抄袭更加精确和简单。
更有趣的是,为了复制,DNA 对蛋白质形成了最佳的编码机制,组成 DNA的碱基分子有 4 种(A、T、C、G),而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分子组成的,氨基酸有 20 种,那么,4 种碱基分子是如何表达 20 种氨基酸的呢?下表是对应的可能性:
事实上,生命恰好演化出 “3 个碱基分子来表达 1个氨基酸分子”的编码设计,这即能满足 20 种氨基酸的表达(64>20),又不显得浪费,演化总是符合最简单、高效、不浪费的原则。
6、鸡和蛋的终极解决方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悖论问题,科学家发现:DNA 需要各种蛋白质协助才能做到复制,而蛋白质则需要 DNA 的密码才能生产,蛋白质和 DNA 就存在这个”鸡和蛋“的问题。
结果,科学家发现了第三种物质 RNA,生命的复制其实是把 DNA 转录为 mRNA(信使 RNA),再根据 mRNA 记录的信息去生产蛋白质,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诺奖得主沃特·吉尔伯特提出了合理的假说:
原来,RNA 才是生命开始的中心,相比 RNA,DNA 的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出错率更低,蛋白质又是更好的生命活动催化剂,在后续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明确分工的 DNA 和 蛋白质,RNA 因为效率而被“去中心化”了。
你看, 去中心化并实现分工合作的优势,这个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原理在生命的底层就这样出现了,“鸡和蛋”的难题,只不过是无知的我们瞎操心而已 。
7、“共生”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奇迹
生命演化中,形成有机物,形成“抽水蓄能电站”,形成 DNA 都不算什么,有一个极其艰难的终极时刻:复杂生物(真核细胞)的诞生!
因为最原始的生命(原核细胞)----细菌/古菌诞生以后,足足演化了 20 亿年都无法突破单细胞生物(对比:最早的哺乳动物隐王兽只花了 2.25 亿年,就演化到了人类这样的高智商),这是因为原核细胞在物理上遇到了能量的天花板[4]。
直到有一天,一个细菌偶然进入了一个古菌的体内,结果二者竟然没有冲突,而是实现了共生,甚至二者的 DNA 也重组在一起,寄生在古菌中的细菌,演化成为了细胞内的“线粒体”,线粒体专门制造能量货币 ATP,当线粒体原来越多的时候,细胞内能量开始富余,真核细胞就这样突破了“能量天花板”,人类这样的复杂生物才有可能出现。
面对这个等了 20 亿年才等到的奇迹时刻,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感恩一下 ?
8、我们“看见”,是因为物理和化学的作用
眼睛是神奇一样的存在,科学家发现:视网膜上密布着感光的细胞,感光细胞上有能够吸收光的蛋白质,它们记录了光线的信息和位置,说到底,这些感光细胞真的和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一样,把光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传入大脑。
9、大脑不是看见,而是“感知”
你可能会发现,我们闭上眼睛后,是说不清楚图像细节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并不存储每个像素,而在大脑中,有的细胞负责感知朝向,有的细胞负责感知形状,有的细胞负责感知色彩......,这些感知经过几次聚合后,就形成我们看到的世界,这个过程,就是“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也是感知图像的最高效实践!
如果没有生物学对大脑的研究成果,不知现在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什么时候才能发明出来。
下面这张图证明了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个思维:你到一定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压在四个小圆形之上,而事实上,中间的正方形并不存在,这图不过是四个缺了角的小圆形。
10、神秘的学习不过是神经细胞的物理变化
关于学习,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赫布发现了“赫布定律”,即“在一起活动的神经细胞将会被连接在一起”。 原来, 神秘的学习并没有什么灵性,不过是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产生新的连接 。
两个神经细胞的间距最终会停留在 20 纳米这个恰到好处的距离,这个间距保证了电信号可以被后面的神经细胞捕捉到,同时也保证了两个神经细胞相互独立,而发生在这 20 纳米界面的微小变化是学习的本质,可能是突触内部信号传递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是信号接收端的灵敏度提高。
这下就容易明白为什么习惯难以被改变的原因了,因为神经结构发生了物理变化,并不那么容易被改变回来!
以前,我们会认为我们比其他动物聪明是神的关爱,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不太站得住脚了,科学家找到两个重要线索:
生命中的那些精彩,如果你仔细去感悟,在发现很精彩的同时,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就如一套魔术被揭穿一样, 当奇迹破解后,我们看到的是平凡和简单 !
当然你非要质疑:为什么会是人类的基因发生了这些突变? 我只能解释为那还是神的意志和关爱!
注1:相关示意图来自王立铭的著作《生命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王立铭,《生命是什么》 [2]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 [3] 仇子龙,《基因科学20讲》 [4] 尼克·莱恩,《复杂生命的起源》,文中解释了为什么原核细胞有“能量天花板”,原文内容如下:
扩展阅读:[1]、揭开生命的底层逻辑,是冷冰冰的物理定律(一) [2]、揭开生命的底层逻辑,是冷冰冰的物理定律(二)
求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前14课复习提纲。 和九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政治前两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世饥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搜贺返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 因此,拍搏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 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 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 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 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 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 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 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 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5、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 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 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 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 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 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解体时间:1991年底。 (1922——1991年)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 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 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 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 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