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骁龙峰会即将到来,新一轮的行业AI创新即将开始,我们应该期待什么?
| 包永刚
| 王川
金秋十月,各大消费电子公司轮番登场,展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智能体成为了新主角。
vivo展示了手机智能体 PhoneGPT可以在了解需求后自动在餐厅订座,联想AI智能体联想AI Now可以化身老师给学生出题。
随后,荣耀跨应用开放生态智能体的个人化全场景AI操作系统MagicOS 9.0将推出,OPPO ColorOS 15系统也将AI从单点功能升级到系统集成。
手机和PC普及智能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强大AI处理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端侧AI的领导者, 高通也为端侧智能体的落地做好了技术和产品的准备。
2023年高通骁龙峰会,高通展示了一系列基于第三代骁龙8的手机AI应用,结合手机摄像头和位置信息的前瞻应用终端侧AI助手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2月份,高通在MWC巴塞罗那展示了全球首个在Android手机上运行的多模态大模型(LMM),以及基于骁龙X Elite平台运行的70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LMM),为智能体在手机和PC上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10月22日将举办的2024骁龙峰会,高通将展示最前沿的终端侧AI新应用。让人期待的是, 高通将发布首款集成了定制高通Oryon CPU的新一代骁龙8系旗舰移动平台 ,CPU和AI性能的提升会有多惊人?基于更强大的AI性能和不断进化的AI软件栈,高通将激发出包括智能体在内的新一轮AI应用创新。
混合AI已成共识,智能体时代到来
在进一步探讨智能体以及未来端侧AI的发展前,不要忽略混合AI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以及轻量级的生成式AI模型性能足够好的前提。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是在2022年后迎来爆发,生成式AI一系列超越想象的功能,最初都是基于云端千亿参数的大模型的能力。
《高通AI白皮书》中提到,每一次基于生成式AI的网络搜索查询,成本是传统搜索的10倍。
生成式AI要普及,需要成本能被大众接受,并且体验不差,混合AI是理想的选择。
所谓混合AI,就是在需要即时感知即时处理的情况下使用设备上的AI模型,在需要更多计算能力、任务更复杂时使用云端的AI模型。这让混合AI兼具性能、成本、时延、隐私等优势,已经成为巨头押注的方向。
无论是今年微软Build大会推出的全新的PC品类Copilot+ PC(Windows 11 AI+ PC),还是谷歌I/O宣布将AI嵌入到了安卓操作系统,以及苹果Apple Intelligence重视使用户数据在本地完成处理,减少对云端的依赖, 都表明混合AI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高通早在2007年就启动首个AI研究项目, 一直主张以终端为中心的混合AI, 也就是让终端充当锚点,云端仅用于分流处理终端无法充分执行的任务。
大谈智能体的手机和PC厂商进一步利用和延展以终端为中心的混合AI,用智能体为终端AI带来体验的革新。
荣耀以用户日常“取消APP自动续费”需要经过7步人工操作的步骤为例,展示了拥有荣耀AI智能体的MagicOS 9.0后,用户只需要一句话即可完成复杂操作。
荣耀CEO赵明将荣耀AI智能体形象地比喻为手机内的“自动驾驶” ,并表示最大化实现用户价值呈现的AI智能体,应具有自然语义理解和计算机视觉、用户行为习惯学习和场景环境感知、意图识别及决策能力、应用内及跨应用操作四大核心能力。
联想也有相似的AI智能体核心理念,联想表示要实现横跨多个设备、横跨多个生态系统的无缝、安全的AI体验。
基于这一核心理念,联想发布了联想AI Now智能体。
要实现跨应用、跨设备甚至跨生态的智能体,多模态大模型是基础。
就像人类需要利用各种感官学习,多模态生成式AI模型可基于一系列模态进行训练,包括文本、图像、语音、音频、视频、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数据,让生成式AI模型更加智能。
多模态大模型已经成为AI发展的方向, 行业领先的OpenAI GPT-4V、谷歌Gemini在云端使用不同模态的数据训练多模态大模型。
集成了各种传感器和丰富本地情境信息的手机和PC是理想的多模态大模型落地的载体。搭载高通高性能AI骁龙平台的终端设备,能够带来更高的隐私、安全性和更好的个性化体验,以及对多模态大模型的支持。
高通的多模态AI先行一步
高通AI研究在今年2月展示的全球首个在Android手机上运行的多模态大模型, 展示的是一个超过 70 亿参数的大语言和视觉助理大模型 (LLaVA) ,可以接受包括文本和图像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并生成关于图像的多轮对话。
通过全栈AI优化,LLaVA能够在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参考设计上以实时响应的速度在终端侧生成token。
高通同时展示了搭载骁龙X Elite的Windows PC上运行超70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可接受文本和环境音频输入(如音乐、交通环境音频等),并基于音频内容生成多轮对话。
能够率先支持多模态生成式AI模型,离不开高通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生成式AI爆发后不久的2023年初的MWC,高通就展示了全球首个运行在Android手机上的Stable Diffusion终端侧展示。
2023年底,骁龙移动平台运行的AI大模型的参数从10亿陡增至100亿,运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速度从年初的不到15秒缩短至1秒以内,提升幅度和速度惊人。
2024年初,高通推出高通AI Hub,为骁龙和高通平台提供丰富的经过优化的AI模型,开发者只需通过几行代码即可在搭载高通平台的云托管终端上自行运行这些模型。
高通也已经先行一步,推出了高通AI规划器(Qualcomm AI Orchestrator),为智能体未来成为手机和PC上的亮点奠定基础。
高通AI规划器利用存储在终端侧的用户情境信息,如喜欢的饮食、锻炼习惯、常用联系人和消息、过往偏好历史等作为个人知识图谱,以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
通过理解与本地情境信息相融合的个人偏好,高通AI规划器能够将这些知识整合进生成式AI助手中,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个性化回复和行动,提供更快响应速度的同时还能增强隐私性。
借助多模态模型,高通AI规划器支持多种终端交互模态,包括文本、视觉和语音。
雷峰网了解到, 高通AI规划器将成为高通AI软件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应用和AI框架及runtime之间。
集成高通AI规划器的高通AI软件栈将更将强大,能够最大化降低AI开发的门槛,更关键的是高通AI软件栈支持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
完整且易用的高通AI软件栈运行在高通强大的AI硬件之上。
去年发布的第三代骁龙8搭载的高通AI引擎,CPU性能提升高达30%,GPU性能提升25%,Hexagon NPU性能更是翻倍。而拥有高通定制Oryon CPU的骁龙X Elite的NPU性能高达45TOPS,树立了AI PC的标杆。
高通AI引擎是高通多年全栈AI优化的结晶,自2015年高通推出第一代AI引擎之后每年更新,如今 搭载包含CPU、GPU、NPU等异构架构的高通AI引擎的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25亿, 涵盖手机、XR、汽车、平板、PC、机器人等,是高通推动端侧AI发展独特的优势。
小米14 Pro、OPPO Find X7 Ultra、荣耀Magic6等一系列搭载第三代骁龙8的旗舰手机,发挥了高通AI引擎的能力,率先落地了图像扩充、智慧成片和智慧创建日程、AI消除等A I功能,这些手机的热销充分说明了消费者的认可。
骁龙X系列平台是支持包括微软Surface Pro和Surface Laptop在内首批Windows 11 AI+ PC的独家平台,这让高通成为移动计算领域领导者的同时,其NPU的强大实力也得到了认可。
将于10月22日-24日举办的2024骁龙峰会,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将再次焕新,CPU和AI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全新一代骁龙8,会带来哪些AI新玩法?
高通一直是全球为数不多兼具连接和计算领导力的公司。 去年,骁龙峰会上骁龙X Elite一亮相就惊艳全场,凭借着高通的自研Oryon CPU,以及包含NPU的异构AI引擎,性能超越同级别的苹果M系列处理器以及x86处理器
今年即将发布的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将首次搭载高通Oryon CPU。以去年骁龙X Elite上Oyron CPU的惊艳表现预计,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CPU性能或将实现飞跃式进步。
加之可能进一步升级的GPU和NPU, 新一代骁龙8的AI性能将令人瞩目。此外, 结合集成有高通AI规划器的高通AI软件栈,未来手机和PC厂商的智能体应用将有望获得更好体验。
但更让人期待的是,在轻量级生成式AI模型快速迭代时代,结合对AI技术发展敏锐和准确的洞察,高通能够充分利用基于强大骁龙8平台以及全球领先的5G Advanced、Wi-Fi、蓝牙连接技术,带来一系列前瞻的端侧AI应用,这将包含哪些惊喜?
这是一个即将揭晓的答案,从 高通即将展示的前沿、新鲜用例中将可以窥见AI手机和AI PC新一轮的应用创新。
汽车、XR等业务也是高通重要的产品线,高通去年介绍了Snapdragon Seamless功能,展示了搭载骁龙平台的安卓手机和PC间进行协作和文件传输,这一功能今年是否会进一步拓展到汽车和XR等更多终端,带来全新的智能体体验?
从高通战略的前瞻性、AI技术的领导力和产品业务的广泛布局,可以看到高通在生成式AI时代保持领先,未来高通将会把AI带到更广泛的终端中,成为混合AI时代的重要推动者。
PC新格局形成,高通+Windows 11 的AI PC如何领先苹果?
高通CEO罕见与英特尔、AMD同台,AI或将重塑PC市场
面向中国 XR 开发者,高通的「秘密武器」不止芯片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手机?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又到了新一轮变革的时候。
继苹果、华为之后,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在昨天的Bixby中文版发布会上,也首次对外公布了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并宣布明年2月份将推出Galaxy AIUX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三星S8的Bixby与荣耀Magic方向一致,未来肯定会是所有厂商努力的方向。 ”Gfk通讯事业部研究总监金瑞兆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
荣耀Magic
荣耀Magic于2016年底推出,它搭载了让人耳目一新的Magic Live智慧系统。 它是基于人工智能为用户更好的处理日常问题为理念设计而成。 它的智能之处体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便利,也就是俗话说的“想你所想”。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在各大手机厂商的发布会上我们就经常听到“AI引擎”、“AI美颜”、“AI人像”等,人工智能算法早已逐步加入到了手机常规的系统应用中。
“摄像头大战、全面屏大战都是很低端的提法,现在,AI将会改变智能手机行业,智能手机将进入智慧手机时代。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此前表示。
AI手机标准不统一
如同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转变的那个时代一样,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走热,正在推动着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到来,可能叫AI手机,也可能叫智慧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AI手机?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今年另一个大热的词是“新零售”,但实际上各大电商平台的打法都不一样。 AI手机也是如此,各大手机厂商的打法都不相同,主要分为两派:云智能和端智能。
云智能指的是采集后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由云端进行计算后,再将决策发回前端设备执行。 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其实就算是云智能的一种应用体现。
与云智能相对应的是端智能,又称端侧智能,指的是数据的采集、计算、决策都在前端设备进行。 和云智能相比,端智能的优势在于稳定、时延小,同时能够保护用户隐私等,缺点就是存储计算力没有云智能强大。
高通
苹果公司已经把移动设备视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平台,这与芯片巨头高通的想法不谋而合。 高通副总裁兼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本月也公开表示,智能手机将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平台。 高通更关注的是终端侧的人工智能,而非云端,沈劲给出了3个理由:
第一,我们有隐私方面的需求,不愿意把很私密的数据都传到云端;
第二,要可靠性。如果数据不远万里传到云端,再下载到手机,或者在我们的空调、冰箱当中,这个过程当中万一有什么差错,就会形成一个不可靠的应用;
第三,要实时。 为什么手机到目前包括今后的一两年都是设备端的人工智能?因为实时的处理必须要通过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才能够完成。
在上周召开的2017凤凰网科技峰会上,vivo软件研发总经理周围透露,目前vivo正在和高通、MTK等公司定制2019年的人工智能平台,包括它们的计算能力以及芯片等设备。
而三星方面,Bixby先行之后,其实也在布局人工智能处理器。 三星在今年8月大手笔投资了中国初创公司深鉴科技,这家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网络压缩技术和神经网络硬件设计,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移动芯片。
AI芯片+AI算法
不难看出,人工智能手机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比拼的是计算能力和算法,即芯片级的比拼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比拼,要求的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有了量身定制的硬件,才能更好地去服务机器学习算法。 芯片级的人工智能目前只有两家走在前面,那就是苹果和华为。
A11 Bionic芯片
苹果推出的是“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的A11 Bionic(仿生学)芯片,在iPhone X的人脸识别上有很好的应用;华为则是“神经网络单元”(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的麒麟970人工智能芯片。
麒麟970具备独立的NPU芯片,相比四个Cortex-A73核心有大约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的优势,可以大幅提升手机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让手机“更懂你”。
麒麟970
除了此前推出的华为Mate 10系列,目前有消息指出荣耀新一代的旗舰产品荣耀V10也将搭载麒麟970这款芯片。 荣耀手机官方微博前段时间发布了一条视频,写着:“Hi, I am AI”,致更懂你的未来。 短短10秒的视频中未来科技感十足,星空、手机、宇宙、AI、机器人元素齐聚。
再联系之前荣耀总裁赵明微博中,关于“爱”、“AI”的暗示,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在为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手机荣耀V10预热。 进一步的曝光消息指出,这还是一款全面屏产品。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此前的荣耀Magic的智能引擎打头阵,这一次加入麒麟970人工智能芯片的荣耀V10才更加值得期待。 有AI芯片的手机才是真AI手机,AI芯片及算法代表了厂商的真正技术,拥有真正的自学习能力,将给用户带来更多更好体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NPU的加入到底对智能手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新潮电子》在其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做了很浅显易懂的解释:
“CPU就好比是数学系的老教授,能够解决各类复杂数学问题,但单纯去做求解数值的函数运算显然费时费力;这时候,NPU就好比是一个科学计算器,你不能用它来直接解题,但由它来专门应付题目中需要求解函数数值的部分,显然要得心应手。”
也就是说,NPU的加入并不会明显提升CPU、GPU的性能,但它的出现,却能明显改变端侧的运算环境——而非简单的提升运算能力。
正如在前文提到端智能对比云智能可以让大量识别性的学习操作不需要再过分依赖于云端,而是直接在本地即时高效的处理。 硬件级AI能力在手机中的加入,如果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还能够带来极大的想象和扩展空间。
结语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略高于第二季度,但低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约为1%。
相比显得有些枯燥的数据,聚焦在市场发展趋势上,IDC中国研究经理金迪表示:中国手机厂商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但在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发展,以及智能化移动生态的部署仍有很大欠缺。”
他认为,今年智能手机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有所建树,但实际应用与服务提升并不显著。 中国手机厂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与精力,着力解决用户在移动生态中的痛点问题,结合生态伙伴的技术优势,开发应用服务,并且考虑AI手机的核心应用布局,以及结合AR行业应用,探索在2018年后逐渐落地发展的路径。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在移动终端市场已经是不可逆的大势所趋,已经布局端侧智能的厂商无疑抢得了先手优势。 这两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开始洗牌,在智能手机转AI或者说智慧手机的这次变革中,势必又将洗掉一批掉队者。
荣耀80 Pro评测:骁龙8+/1.6亿主摄,AI影像/系统应用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荣耀手机在中高端市场的核心产品线,数字系列保持着一年两更的节奏。 在时隔6个月后,荣耀80系列也是如期而至。 可以说,荣耀80系列的升级点,基本是针对当下用户的痛点打造。 除了性能升级,在1.6亿像素超清主摄的基础上,加入上线AI Vlog视频大师,进一步强化用户的拍摄体验。
外观
两款新机继续采用了双镜设计,意在凸显1.6亿像素超清主摄的存在感。 不过为了区分,这里融合了不同的数学和几何元素,荣耀80 Pro横过来可以看到无穷大的符号“∞”,荣耀80则是经典的两圆相交,呈现经典的“8”字。
舒适的手感同样是不错的印象,荣耀80全系升级4800mAh电池。 而在电池增加300mAh的基础上,重量和厚度还降低至188g和7.8mm(荣耀80 Pro)。
独特的手感还来自新的精刻工艺,相比一般的AG磨砂玻璃,荣耀80系列碧波微蓝配色采用的3D复合精刻工艺,在0.55mm的玻璃表面雕刻80多条波浪纹理,最终呈现出光影流动的梦幻美感,同时凹凸的纹理还带来别致的触感。
这次随荣耀80系列发布的,还是有荣耀Earbuds 3i无线耳机。 作为一款主动降噪耳机,荣耀Earbuds 3i最大降噪深度达到32dB,32小时的超长续航,优秀的音质表现与荣耀80系列妥妥的一对影音娱乐CP,当然在同价位段中也拥有相当的竞争力。
120Hz/1.5K/10bit屏幕
接着来看看屏幕,荣耀80系列两款新机都采用双曲面的柔性OLED,同时都有120Hz智能刷新率、高频PWM调光、10bit色深特性。 主要区别是荣耀80 Pro屏幕尺寸为6.78英寸,分辨率达到1.5K视网膜级,刷新率模式有智能/120Hz/90Hz/60Hz四档。 荣耀80屏幕尺寸为6.67英寸,刷新率模式有智能/120Hz/60Hz三档。
两个机器都支持sRGB和P3色域,每个选项都可以单独调节色温。 个人建议切换到标准使用,系统根据内容自动适配,而一般使用sRGB对眼睛的负担更小。
↑默认设定下,荣耀80 Pro显示效果较为舒适
实际显示效果来看,荣耀80 Pro这块屏的色彩比较偏向自然还原的调焦,对色彩丰富的影片呈现比较到位,但没有一些OLED屏那种高饱和溢出的感觉,整体观感比较舒适。 如果想要更饱满的色彩表现,荣耀80 Pro也提供了视频画质增强。
护眼这一块,荣耀80系列依然是全系1920Hz PWM调光,这个模式不需要用户干预,是全时工作的。 全局高频PWN调光,对于频闪敏感用户来说尤为重要。
↑1/2000快门下,屏幕调至低亮度,荣耀80 Pro的屏幕没有出现大幅的明暗交替
影像能力
影像体验是荣耀80系列升级的重点,这里包括硬件和创造力两部分。 硬件上,荣耀80全系标配1.6亿像素超清主摄,其中荣耀80 Pro的超广角还升级到5000万像素微距,为夜景拍摄、HDR视频、主角模式等提供性能基础。
新机主摄基于1/1.56英寸大底传感器打造,支持f/1.8光圈,单像素尺寸为0.56μm,通过十六像素合一技术,等效像素尺寸为2.24μm。 在光线条件允许下,拍摄高像素照片,可以获得更好的细节。
当需要拍摄近距离特写时,荣耀80 Pro会自动调用超广角微距镜头。 其实这也是很多大底手机常用的策略,不过受限于一般超广角微距镜头的素质不高,拍摄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在荣耀80 Pro上这个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像素为微距拍摄带来了更多的细节表现力。 另外,主摄和微距的自动切换,在视频拍摄时同样有效,也就是说荣耀80 Pro也具备了微距视频的拍摄能力。
除了硬件升级,荣耀80系列还得到了HONOR Image Engine计算影像平台的加持,包括照片和视频,都是实现了端到端的全链路AI影像计算。 日常经常碰到的逆光和夜景场景,分别加入了Super RAW HDR 2.0算法和Super AI RAW夜景算法,增强这些场景的成效效果。
影像玩法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最主流的视频拍摄工具,几乎打开就可以拍。 特别是主打影像的手机,视频功能在画质防抖方面大多表现不错,4K/60FPS的高清视频也是标配了。 但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怎么拍好看好玩才是最大的痛点。
针对这个问题,荣耀80系列新增AI Vlog视频大师,通过AI场景感知视频计算摄影技术,可以实现六大视频拍摄场景智能识别秒级推荐,搭配Ai一键大片,视频小白也能拍出有趣的VLOG视频。
这里使用荣耀80 Pro进行实拍,可以看到在开始拍摄前,AI就会识别当前场景,并且推荐对应的模式。 想要获得不同的效果,只需要点击弹出的推荐模式按钮就可以了。
↑检测到人脸推荐人像模式,开启后可以获得带虚化的人像视频效果
↑暗光下自动推荐夜景视频模式,打开后可以获得更明亮的画面
除了日常场景,这个主角模式也很有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拍摄旅行VLOG,相机有一个功能是人像跟随对焦。 荣耀80 Pro更方便一点,就是在拍摄中,可以指定一个主体对象。 拍摄中,除了一个标准拍摄画面的素材,还能自动拍摄一个主体的特写素材。
↑主角模式下,点击拍摄的主题,可以同时拍摄多一个竖屏或横屏的特写镜头
最后就是产出自己的Vlog短片了,选择拍摄好的片段,荣耀80 Pro可以自动匹配BGM、滤镜、转场特效、创意贴纸及边框,输出15秒左右的短片。 当然,有需要也可以进行手动调节。 另外,因为采用了性能更好的骁龙8+旗舰芯片,导出影片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相当的提升。
↑相册选择喜欢的片段,一键生成Vlog,不喜欢AI推荐还可以自己选模板和BGM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荣耀80 Pro也提供了完整的短视频创作工具
性能
说到性能这块,荣耀80 Pro搭载了性能和口碑都不错的高通骁龙8+旗舰芯片,当然少了还有老朋友GPU Turbo X。 荣耀80 Pro游戏实测的表现不错,《原神》在极限画质下,跑图平均帧率可以达到58FPS。
↑荣耀80 Pro《原神》帧率曲线
吃鸡和王者已经分别支持90帧和120帧模式,其中吃鸡平均帧率接近满帧,王者帧率抖动也很少,平均帧率也到了119帧。
↑荣耀80 Pro《和平精英》帧率曲线
↑荣耀80 Pro《王者荣耀》帧率曲线
发热方面,尽管荣耀80 Pro机身已经很紧凑,但还是放入了VC液冷均热板和石墨材质组成的散热系统。 游戏中这个散热系统也发挥了不错的作用,《原神》30分钟也没有超过43℃。
至于续航,荣耀80 Pro内置4800mAh电池和标配66W快充,这个组合满足日常通勤没啥大问题,毕竟骁龙8+的功耗控制不错。 这里主要看看游戏方面的续航表现,在连接Wi-Fi,亮度200nit,音量适中的状态下,连续运行三个大型游戏,各一小时。 荣耀80 Pro剩余电量超过40%,如果单纯玩王者的话,连续5小时没有太大的压力。
在体验荣耀80 Pro的同时,这里也同步上手了荣耀Earbuds 3i,这样搭配进行游戏的效果。 荣耀Earbuds 3i采用了10mm的喇叭单元,声音的细节不错,重音方面比较有劲。 打开主动降噪后,游戏的沉浸感明显提升,即使是地铁这样嘈杂的环境,游戏过程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
系统
荣耀80全系都搭载了MagicOS 7.0,新系统除了保持流畅和便捷的操作外,更着重强调了智能化体验。 除了前面体验过的Ai一键大片,新系统还和多个应用打通了AI主动推送服务,另外针对工作效率也加入了更多功能优化。
↑荣耀MagicOS 7.0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系统
↑系统服务基本完成卡片化
一般APP的服务需要通过用户进行操作,包括上班打卡、扫码进地铁、搭乘航班等等。 MagicOS 7.0通过行为记录,能在YOYO建议上进行AI主动推送服务。 例如日常通勤,上下班打卡偶尔也会忘记。 MagicOS 7.0可以主动生成考勤打卡提醒卡片,点击即可一键直达打卡页面,便捷打卡。 目前已经支持钉钉和WeLink,学习过程大概1~2周。
↑AI推送服务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你的生活习惯
除了AI加持,MagicOS 7.0在工作效率方面也做了强化。 其中荣耀笔记加入了听录功能,无论是网络会议还是现场采访,都可以边录音同时转为文本。 实用来看识别率不错,还能自己添加标点符号。 录音结束后,文档可以直接,而且能够直接按文字跳转到录音指定位置,对于打工人来说简直是生产力神器。
在MagicOS 7.0里面,文字提取的能力也得到了强化。 在相册的每一个照片中,用户都可以进行直接的文字复制、翻译。
↑文字识别效率很高,包括造型字都没有问题
更实用的还有表格提取,通过相机打开智慧视觉,荣耀80 Pro可以识别出表格。 并且一键将表格,转换为常用的Excel表格。 这样在一些表格的转录工作上,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除了可以一键提取表格,还可以提取试卷
篇幅所限,关于更多荣耀MagicOS 7.0系统的新特性,就留给大家深入探索了。
点评
作为荣耀数字系列的老用户,从荣耀50系列到荣耀80系列几代机器体验下来,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产品线越来越趋向成熟,并且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在硬件性能越发强劲的后智能手机时代,荣耀数字系列更强调用户的获得感。
这一点在荣耀80 Pro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搭载骁龙8+旗舰芯片通过自家技术调优为用户提供充裕的性能输出,同时优化的重点更多还呈现在大家关心的发热和功耗上。 因为在用户实际使用中,除了要求各种应用流畅,也同样不希望手机发烫和充电找电宝。
同时,荣耀MagicOS 7.0系统的加持,则在AI服务维度上给用户带来更全面的服务。 新系统和多个主流APP打通,通过桌面卡片提供服务。 而这些体验并不需要用户太多的设置和干预,而是在日常使用中掌握用户的习惯,实现无缝的接入,这种体验相信也是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大方向。
联想Z5Pro和荣耀10GT哪个好?
联想Z5Pro介绍:联想Z5Pro搭载了一块6.39英寸三星SuperAMOLED屏幕,分辨率为2340×1080,显示效果清晰细腻,拥有100万:1高对比度。 此外该屏幕支持高达600尼特最高亮度,即使在阳光直射下,用户可能够轻松操作手机。 联想Z5Pro采用滑盖式机身设计,在手机“一张一合”中,轻松切换形态满足用户多方面使用需求。 联想Z5Pro采用了双螺旋滑轨搭配六位制导结构,可最大程度的抵消偏转,使滑盖与主机连接更紧密,不易松动,官方称该机拥有远超30万次的滑轨寿命,这完全能满足用户日常滑动频率所带来的损耗。 在手机性能上,联想Z5Pro也丝毫不逊色于市面上同价位或是售价高出自己的手机,它内置高通骁龙710AIETurbo处理器,该芯片采用10nm工艺制程、Kryo300系列CPU、Adreno600系列GPU、Spectra250ISP,Hexagon685DPS以及X15LTE基带。 联想Z5Pro搭载索尼双主摄镜头,参数分别为2400万高清像素摄像头(SONYIMX576传感器),搭配1600万高清像素摄像头(SONYIMX519传感器),拥有1/2.6英寸大尺寸,1.8μm等效大像素,F1.8大光圈。 另外联想Z5Pro还支持屏内指纹识别,搭配上ZUI10系统,用户在成功录入指纹后,日常使用手机时,可享受到0.2s极速解锁体验。 荣耀10GT介绍:荣耀10GT采用了变色镀膜工艺,利用不同波长光在折射时偏转角度不同,控制光线在每一层镀膜上的传播路径,最终得到丰富的、无穷变化的幻影色。 荣耀10GT全新搭载的GPUTurbo技术,是一种软硬协同的图形处理加速技术,它在系统底层对传统的图形处理框架进行了重构,使得GPU图形运算整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在全新升级GPUTurbo后,荣耀10在画质、性能提升的同时,能耗下降,该技术应用在重度游戏场景下,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拍照是荣耀10GT的另一亮点,它搭载2400万+1600万双摄,双F1.8大光圈,支持双核相位对焦,支持22类标签、500+种AI场景识别;支持图像语义分割,智能识别图像内容,对画面的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调优。 AIS手持超级夜景也应用于荣耀10GT手机上,这项技术是基于麒麟970芯片的计算能力实现了软硬协同,通过AI手持检测、AI光线检测、AI防抖处理、AI图像合成,大大提升了手机夜拍效果,让用户告别三脚架,手持就能拍出夜景大片。 核心配置上,荣耀10GT采用5.84英寸刘海屏,搭载麒麟970处理器,配备6GB内存,提供64GB和128GB两种存储,电池容量为3400mAh,运行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EMUI系统。 总的来说,联想Z5Pro和荣耀10GT相比,选择哪款手机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如果你想体验新颖的滑盖手机,那就选择联想Z5Pro。 如果你,但小编更推荐荣耀10GT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