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华老师,你能不能全国巡剪啊!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让她理发,终于不是一场豪赌了。”
“出现了!听得懂话的理发师!”
“终于能笑着走出理发店了,能不能让她全国巡剪啊!”
这几天,一位“人民的理发师”——发型师晓华,温暖了无数被理发师伤害过的心,给再也不相信理发店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她手下,两边剪短就是剪短,绝不会给你剪成宛如头顶着一口锅盖;
打薄就是打薄,不会让你转头就能去凌云峰修行;
稍微修一点就是稍微修一点,马上让你理解“修”这个字的含义是修饰,而不是“回家我想一下怎么修补”;
在“老师,求你全国巡剪“的呼声中,这位理发师的直播间里,从榜一到榜十全是同行。
弹幕里,大家纷纷祈祷自己家的理发师能够学业有成,脱胎换骨。
毕竟,理发,可是世界上成本最低、伤害最直接的一种豪赌。
“21岁女孩烫发过年超级加辈变大姨”“被朋友追要红包”,和“大叔烫头后感觉年轻了一个辈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只能说,小小的理发店,展现的是技术的参差、友情的真相,人类的悲欢,原来真的并不相通。
不少“受害者”,在评论区大吐苦水:
“我烫完头,奶奶见了都得叫我一声老嫂子。”
“我说稍微修一修,理发师直接把我的齐肩发修成爱探险的朵拉。“
剪发和染发,只能算是物理变化,翻车的几率稍低,补救也相对容易。
但带来的伤痛也不会被轻易抚平
烫头,则是物理和魔法的双重攻击,事情往往会脱离控制、超出想象。
就像一段失败的爱情,从不知何时开始,一切都已变得不对劲,想要挽回却无从下手。
“开庭的时候记得带上你的工具。”
“托尼老师,您睡了吗?我丑得睡不着。”
理发,堪称“现代社会唯一被允许的赌博。”
当你精心保存了一百多张绝美发型,在各种款式和造型之间精挑细选;
又翻遍了本城所有理发店的评论区,按收费、评价、回头客数量反复排序……
最终确定了一款“适合自己”的造型,走进那家“理应不会踩雷”的理发店。
你不会想到,现在的你,在走进理发店,几个小时之后,你将走近科学:
“这真是碳基生物搞得出的发型吗?”
毁灭吧,赶紧的/图源:@鱼饼,已获授权
有多少人,极力嘱咐自己的托尼老师,不要太短,不要太卷,价钱到位,必须洋气。
但是,当冲水完照镜子的那一刻,你还是在镜子里看到了朵拉,或者步惊云。
注意,这只是把步惊云的脸换在了自己脸上,发型是本人原装的/@王语文,已获授权
可以说,连步惊云本人见了都要愣一下。
不过“步惊云们”内部,还是有细分的。
头发长一点,家庭聚餐、部门团建时,可以上场扮演迪克牛仔老师:
有多少烫头可以重来?有多少托尼值得等待?当头发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你可能想象不到,我老公每天早上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牛顿。”
头发稍短一点,就变成了罗文姬、李俊河母子,走在大街上能直接认亲。
你还有可能变身陈奕迅、于谦老师、隔壁邻居大婶……
反正和计划中的“青春靓丽的都市丽人”不沾边。
头发一烫,直接超级加“辈”/豆瓣@一条盐树枝,已获授权
运气好的,能和妈妈当上亲姐妹(你是姐姐);运气差点,上街去跳广场舞,都会被领队嫌年纪大。
不只是女生会遭遇理发滑铁卢,男生绝望地走出理发店的,同样不在少数。
俗话说: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
准备锡纸烫前,多少男生幻想过,自己将成为人见人爱的帅哥、迷倒众生的“海王”?
锡纸烫后,自己本不平静的人生,似乎又多了一缕阴霾。
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我咬紧牙关命令我发出这句话/豆瓣@明明就,已获授权
也有人想做一点洋气的细碎摩根烫,听上去高端新潮。
烫完之后,这不就是20年前的QQ空间选手?
当然,上面这些都不是最惨的:至少钱花出去,咱看到了效果。
最惨的,是烫完之后,仿佛根本没烫,甚至像做了个拉直。
烫了,但没完全烫/豆瓣@断浪,已获授权
理发失败,就像不偏不倚落在新鞋上的鸟粪。只要经历一次,就会给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损伤。
这样的损伤,只能靠时间来抚平——长出新头发。
毕竟,如果对烫完的头发不满意,想回去修剪,反而可能更加失败。
网友:你好,建议每个理发店旁边都开一个派出所……
B站up主拉宏桑,曾经分享自己一次烫发经历——明明想要的是少年感,但是烫完之后:
变成了少年他妈。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做剪短处理。
然而剪短之后……
……好像辈分更高了。
这年头,烫发就像理财,当看到令人心潮澎湃的发型,跃跃欲试之时,千万记得提醒自己三遍:
理发有风险,入座需谨慎。
理发,尤其是烫发,给人带来的烦恼,不止有丑。
去理发店的整个过程,就像一次地狱难度的《智勇大冲关》。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造型改变工程,光是操作手法的名字,就足以让你眼花缭乱。
法式卷,羊毛卷,人鱼卷,梨花烫,蛋卷头……
纹理烫,摩根烫,锡纸烫,钢夹烫,烟花烫……
还有今年大火的韩式服帖烫/图源:小红书
好不容易决定了款式,托尼老师五分殷勤、三分引诱、两分担忧地向你扔来天花乱坠的术语:
“要不要试一试新的头皮护理?你发质不太好哦!”
“药水需要388的,688的,还是1288的呢?贵的药水不伤头发哦!”
“烫完头发质容易受损,要不要做一个养护套餐?”
高手过招,讲究一个预判/@papi酱
即使你提前做过功课,坚定地拒绝了自己不需要的项目,药水涂上,头发烫上,剪好吹干……托尼老师温柔的声音,又像引诱水手的海妖歌声一样,从耳边幽幽传来:
“最近充卡有优惠,需不需要办一张?”
此时头发显然成了次要的,刀光“剪”影间,与理发师的心理博弈,成了最大的难关。
“头皮看起来挺干的,还是做一点蛋白护理比较好。”
“办卡充2000赠1000,一年就一次机会,过了这次可就没有了。”
“加一百元升级成总监套餐的话,烫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我们都是从业十几年的老理发师。”
意志坚定的,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和托尼老师大战三百回合:
头发太干?所以我才来把它们剪掉呀!
办卡以后有优惠?不了不了,看你们挣钱不容易,不办卡让你们多赚点也好。
耳朵根软的,可能被喊一句“刘亦菲”,就败下阵来。
进门两手空空,出门钱包空空。
走出理发店,刚松一口气,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
离开了托尼的帮助,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只能靠自己去打理头发。
理发店这个地方,总是充满了被艺术之神眷顾的玄学。
一旦踏出它的门,你就再也洗不出理发店中的同款效果,也吹不出理发师的同款发型。
花了几小时精心弄好的头发,可能只是一次性的,洗次澡、睡一觉,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网友烫完一周后变成了这样 / 豆瓣@鱼蛋圆啊圆,已获授权
理发这件事,堪称步步惊心。
即便你再多次祈求托尼老师“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到头来或许还是不得不承认: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美发总监,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一次理发,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变美的手段。
在理发师们看来,却不亚于一场商战。
每一句寒暄、每一次问候、每一个推荐,可能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以烫发为例,很多理发店的烫发价格,都与不同档次的烫发药水紧密相关。
“咱选个什么价格的药水啊?有高档的、中档的,档次稍微低点儿的。”
从688、988,到1288、2088,不同档位的烫发价格差别悬殊,但是药水效果差别真的这么大吗?
所谓“高档位”的烫发药水,许多理发店宣传的内容,无非是“大品牌”“作用好”“不伤头发”等。
实际上,无论是热烫还是冷烫,烫发药水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让头发中的蛋白质变性。
先破坏头发中的二硫化物键,使得头发软化。
继而借助烫发杠子、加热等,使得头发建立新的二硫化物键,以此起到长效打卷的效果。
换句话说,只要是遵循这个原理的烫发药水,就不可能不伤头发。
消费选择是个人自由,但为了不存在的功效买单,着实有点亏。
不同药水成本上的区别,也并没有特别悬殊,一般也就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在确定一家店的理发师技术靠谱、药水来路正规的情况下,烫发药水选便宜点的就行。
理发,没有选择药水的烦恼,可大半理发师都会对顾客下一句诊断:“发质受损。“
不过不用担心,为了“拯救受伤的发质”,店里“特别推出”了蛋白护理,要不试试?
这些服务名字上或有不同,比如精油护理、蛋白矫正、生长因子等等,但总归来说,都属于蛋白护理的范畴。
蛋白护理真的有必要吗?修复发质是可能的吗?
烫发后发质确实会受损,化学药水会让蛋白质变性,并且难以避免。
同时,头发自身也有寿命,尤其是已经长出来很久的长发,会自然而然因为水分流失,变得干燥,也会产生蛋白质变性。
问题是,蛋白质变性,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所谓“蛋白护理”,更多只是在受损头发的表面增加油性物质,辅以阳离子表活,使得头发变得柔顺光滑。
但在根本上,发质修复是无法完成的——想修复蛋白质,那就相当于让熟鸡蛋重新变为生鸡蛋,基本不可能。
且蛋白矫正膏可能会含有甲醛或者甲醛的衍生物/图源:西部决策 cr:科普中国
况且,想要达到柔顺的效果,自己购买发膜、护发素等,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天花乱坠的蛋白护理,完全可以拒绝。
如果你实在无法接受发质受损,又想让自己的头发起到打卷的效果。可以用卷发棒、夹板等,自己烫发。
这样烫发,只是在物理层面短期改变了头发的造型,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头发的损害少得多。
不过,保持的时间也比较短,也不是人人都有一双“化黑长直为韩式大波浪外加微微卷曲的空气刘海”的巧手。
理发,终归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
既想要时髦的发型、(视觉上)充足的发量,又要担心发型满不满意、被商家套路,还得面对烫染之后受损的发质。
能总结我们与理发之间爱恨情仇的,或许只有那句歌词了:
晓华老师,你能不能全国巡剪啊!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阿拉蕾:4岁赚钱养弟弟,在没爱的环境带泪成长,懂事得让人心疼
喜欢看综艺的朋友一定知道阿拉蕾这个小可爱。
想当初,阿拉蕾因为上了第四季的《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阿拉蕾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可爱的萌娃形象,奶声奶气的 搞笑 金句频出,让她圈粉无数。
节目结束后,阿拉蕾在 娱乐 圈可谓是爆火了一段时间,此后还与孙红雷搭档,与成龙合作,小小年纪年入百万。
很多人都表示羡慕,但阿拉蕾曾自爆说自己上节目是为了赚钱“养”弟弟。
这样一句话从一个四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不禁让人唏嘘。
小小年纪就要离开父母穿梭于各大片场的她,早已没了童年该有的模样,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如今,她的现状也引起广大网友们的担忧和心疼。
1.因一档综艺4岁火爆全国
阿拉蕾原名崔雅涵,2012年出生于广东惠州一个普通家庭,爸爸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是个妥妥的10后。
她的到来不仅为这个家增添了欢声笑语,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再过几年就会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
都说两三岁是孩子最可爱最好玩的时候。
随着一天天长大,圆圆的脸蛋,又大又圆的眼睛,阿拉蕾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小宝贝,每每碰到路人都会对着阿拉蕾一顿猛夸。
等到阿拉蕾三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也萌生出了让孩子往童星的路上发展的想法。
最开始,父母只是找一些广告商,姿孝看能不能接一些宝宝模特的拍摄工作,没想到,这条路走得异常顺利。
圆头圆脑的阿拉蕾很受到大众的喜爱。
2016年,《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组找到了阿拉蕾的父母,表示希望能让孩子参加这档综艺。
如果是别的综艺还会稍作犹豫,但偏偏是《爸爸去哪儿》。 当初《爸爸哪儿》第一季播出后反响巨大,同时节目中的几个孩子也都一一被捧红。
阿拉蕾的父母觉得这个机会不容错过,在当下这个综艺顶了 娱乐 半边天的时代,如果女儿能够在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没准真的就成为了“童星”。
有了这个念头,阿拉蕾父母很快就接受了节目组的邀约。
就这样,四岁的阿拉蕾第一次上了综艺。
圆圆的小肉脸,带着个圆圆的黑边全包镜框,扎着两条俏皮的马尾辫,崔雅涵的出场形象酷似二次元的阿拉蕾,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阿拉蕾。
与往期节目不同,这一期的《爸爸去哪儿》阿拉蕾则是和“实习爸爸”董力组合成为“父女团”。
在节目中,阿拉蕾除了形象可爱圈粉之外,她的嘴巴还特别的甜,时常蹦出几句“金句”,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哭笑不得,并且表演欲极强。
让人最为难忘的大概当属她的成名之作《秋裤之歌》吧!
一个是毫无带娃经验的运动员,一个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的小萌娃,两个人刚开始也是极其的不适应。
甚至节目刚播出几期,网友们纷纷质疑董力完全不会照顾孩子,没有将可爱的阿拉蕾照顾好。
但对于董力而言,他也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在阿拉蕾是个比较独立的孩子,性格也活泼开朗,不管是一同录制的其他小宽芦伙伴还是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对她十分宠爱,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团宠。
在一次与董力一起出任务期间,阿拉蕾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但为了完成任务,小小年纪的她不得不克服恐惧,主动上前去为陌生的叔叔表演节目。
正在大家都担忧的时候,阿拉蕾表演完了还不忘让这位陌生的叔叔夸她表演得好,一下子让大家为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宝贝哈哈大笑。
随着一天天的相处,阿拉蕾与董力之前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人虽然不是亲生父女,但一路下来,却也和亲生父女无异。
“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听着阿拉蕾的玩笑话,董力觉得又好笑又温暖。
而阿拉蕾也因此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
“太可爱了!”
“好希望自己也能生出来一个这样的女儿。”
“这么可爱的孩子是怎么生的!”
一时间,迹巧稿热搜都被阿拉蕾“霸占”,说是一夜爆火一点儿也不为过。
随着阿拉蕾的爆火,节目组一些幕后花絮也逐渐流出。
其中有一个是节目组人员扮成灰太狼的样子,遇到阿拉蕾就问她“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呀?”
也许是看到“灰太狼”害怕了,阿拉蕾一个没绷住张嘴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要赚钱养弟弟,妈妈又给我生了一个弟弟。”
此话一出,身后的董力和其他嘉宾,连节目组工作人员都被她逗笑了。
就连网友们也纷纷表示,阿拉蕾太懂事了,自己跟她这么大的时候只知道玩泥巴。
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却说,当初看这一幕的时候只觉得好笑,事后深思却觉得可悲。
阿拉蕾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教导,她又怎么会知道自己需要赚钱养弟弟呢?
阿拉蕾的父母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的顶端。
2.成“赚钱机器”缺少家庭关爱
继《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播出后,阿拉蕾也彻底成为了当红“小明星”,不少节目组、剧组、广告商都主动找到阿拉蕾的父母。
此后,阿拉蕾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工作,虽然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童星”,但失去的却也是整个童年。
在一期《极限挑战》中,阿拉蕾作为嘉宾,第一次见到孙红雷的时候有点没进入状态。
孙红雷以为是自己长得太凶吓到孩子了,于是笑眯眯地蹲在阿拉蕾的身前。
为了和阿拉蕾套近乎,孙红雷决定以孩子最容易触动的“父母”作为切入点,他笑呵呵地问她爸爸在哪里?自己喜不喜欢自己的爸爸?
谁知话音刚落,阿拉蕾转身肆无忌惮地大哭起来。
这让孙红雷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来,在与工作人员聊天时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阿拉蕾因为“工作”原因,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原本一直都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放在心底,刚刚孙红雷对着镜头三连问,让阿拉蕾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憋不住心里的委屈才放声大哭。
后来,在拍摄图中又下起雨,小小的阿拉蕾只有和大人们一样穿着雨衣在雨中继续做任务,继续拍摄,没有一丝怨言。
除此之外,阿拉蕾还要赶各类商业通告,要参演各类影视剧,一年的收入已经达到百万。
2017年,阿拉蕾更是凭借电影《营救汪星人》参加了戛纳电影节,成为最小的红毯女嘉宾。
戛纳红毯是多少女明星梦寐以求的,而年仅5岁的阿拉蕾却能在上面走得轻松自如,由此可见当年的她到底有多火。
但是成名的背后,阿拉蕾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四五岁的年纪,本应该在父母的怀抱里被哼着摇篮曲哄睡,本应上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本应在父母的陪伴下茁壮成长,而这些,阿拉蕾都没有。
只有5岁的她,为了“赚钱养弟弟”,不得不离开爸爸妈妈,一个人独自在外,一年12个月,有11个月她都是在剧组和赶通告的路上度过的。
就连孙红雷都表示这个小女孩太不容易了。
小小年纪的阿拉蕾甚至连基本的睡眠都不能够得到保证。
在赶通告的路上,阿拉蕾经常在工作人员的怀里就睡着了;在剧组里,阿拉蕾经常困到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有时候甚至睡了还不到十分钟又马上会被工作人员叫醒继续拍摄工作。
碰到夜间的戏,有时候整晚上都没法睡觉,阿拉蕾有时候熬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别看阿拉蕾年纪小,演起戏来一点也不含糊。
电视剧《追球》里的哭戏就让人代入感特别强。 那种在陌生环境下找不到妈妈的慌乱和绝望,被阿拉蕾撕心裂肺的眼泪诠释到了极致。
这部戏的哭戏对阿拉蕾来说算是比较多的。
据说有一场戏,导演正在给同剧组一个小男孩讲戏,为了能让对方尽快入戏,感受更强烈,原本可以出戏的阿拉蕾一直站在旁边哭,一直到导演讲完,她才擦干眼泪,而此时,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早已哭红了。
年仅四岁的阿拉蕾风光无限,可是她真的快乐吗?
原本应该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可她为了“赚钱”完全从父母的爱中剥离了出来。
别的小朋友受委屈哭了有爸爸妈妈抱,而她只能含泪独自面对和消化。
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父爱母爱和快乐的童年作为交换的。不禁让人感慨,真的值得吗?
3.如今的现状引发无数网友担忧
阿拉蕾越是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她的父母就越饱受争议。
这不是偶然,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林妙可这个前车之鉴。
顶着“奥运女孩”出场的林妙可,当年何尝不是风光无限、一时两无?
她的父母甚至辞去工作专心当起了女儿的经纪人。可是结局呢?
当初这个灵气的小女孩儿,如今眼里全然没了星光,演戏戏不行,学业也被北电拒之门外,最后两手空空,除了当年的名利,什么也没捞到。
正是因为有这个例子,看到如今爆火的阿拉蕾,网友们不禁担忧起来,生怕阿拉蕾会走上林妙可的老路。
其实网友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童年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
童年不仅影响着孩子长成后的脾气、性格,更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心理发育是否健全。
四五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烂漫、无理取闹的时候,而阿拉蕾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阿拉蕾在《爸爸去哪儿》节目花絮里哭着说自己要赚钱养弟弟,四岁的小孩儿却要担负起养家的责任,着实让人心疼。
而此后在一些活动中阿拉蕾和其父母的表现,更加让网友担心阿拉蕾的父母是牺牲阿拉蕾的童年在“赚钱”。
因为节目需要,阿拉蕾必须吊威亚,看着一袭白衣“飞”在半空中的阿拉蕾,微笑着看着观众,而观众却笑不出来。
专业人士都知道,吊威亚是一件非常危险且辛苦的事情。
虽然有机器的协助,但是人被吊在半空,没有支撑点,身上会被勒得生疼。
大人如此,何况小儿呢?
阿拉蕾这个年纪,连骨骼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怎能不让人心疼?
前面有说到,阿拉蕾自《爸爸去哪儿》之后,知名度暴涨,几乎“工作”不断,小小年纪“被迫”与父母分离。
哪怕好不容易妈妈有时间陪自己参加活动,阿拉蕾因为过于疲惫在车上歪着头扭成一团睡着了,而一旁的妈妈却自顾自的玩手机。
她说“在爸爸妈妈心中我就是永远的小公主。”
一句话瞬间打破了坊间爸爸妈妈不知道心疼与爱护自己的孩子的传闻,看似毫无破绽,但细细想来,更加让人心疼吧!
与那些星二代不同的是,他们参加综艺节目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童年生活和经历,但是普通家庭出生的阿拉蕾却在把这些当做是“事业”在做。
小小年纪的阿拉蕾,甚至从来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 旅游 过。
不知道这是不是阿拉蕾父母想要的,但却不是广大观众们想要的。
网友们甚至把很多阿拉蕾在片场忙碌的小身影、累到睡着的照片都扒了出来,并表示希望阿拉蕾的父母能多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不要让孩子的童年利益化、物质化,更加不要让孩子过分早熟。
也许是阿拉蕾的父母扛不住网友们的指责和质疑,也许是她们觉得网友们说的也很对,应该让女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如今已经10岁的阿拉蕾,开始褪去稚气逐渐长开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
虽然没有小时候可爱了,但还是美的。
从她的社交账号里发现,她也会为了作业而头疼,课余时间也会陪妈妈一起过母亲节,好像逐渐地放慢了脚步。
现在的阿拉蕾,一有时间还是会接戏赚钱,小小年纪,担负着赚钱的责任,很是让人心疼。
别人的童年都是玩耍、学习。
她的童年是学习、赚钱。
或许对于阿拉蕾来说,回归校园才是本质,如果她真的热爱表演,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后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希望以后再看到有关阿拉蕾的新闻,不管她有多忙碌多辛苦劳累,也希望她能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女神也有发怒的一面”,刘诗诗怒骂婆婆上热搜,当一个泼妇能有多爽?
你是否还记得当时刘诗诗公布孕期时,吴奇隆母亲惹出的闹剧吗?当任何人都是在急着送上祝愿时,她却对媒体说“之前外界都传诗诗生不出来,给了他们很大压力”:为了帮儿子澄清“生不出来”的谣言,轻描淡写的就把锅甩给了儿媳妇。虽然吴妈妈爱子心切,可能是无心之失,但仍让很多共行婚姻生活中的女生为刘亮前尺诗诗觉得愤懑不平:女人在婚姻中,凭什么要过得这么委曲求全?
太懂事的女人,通常没有好下场刘诗诗的一部新电视剧《如果可以这样爱》,里边的一段“打斗片”真是不必太爽。 事儿的原因是,剧里刘诗诗的老公,不久前跟外遇的小三自尽了,家婆悲痛欲绝,好坏不分把一切义务推给刘诗诗。 刘诗诗往惜昔日恋人,积极舍弃老公的财产,只要想回自身的房屋。 谁预料到,恶婆婆把孩子所有的银行卡冻结了,还逼着刘诗诗搬离如今的房屋,让她无家可归。
更气死人的是,恶婆婆把前任老公全部的财产拿走了,唯有把负债所有交给刘诗诗,还美其名为“夫妇一同担负”,性子再好的刘诗诗从此忍不住了,因此便开演了一场怒撕家婆的狗血剧。
还记得《生活大爆炸》里有句经典台词:你太善良,这世界将将你啃得尸骨无存。 你需要搞清楚,这世界不一直温婉和恰当的。 你的善解人意会促长恶人的气势,你越发容忍,他人越会贪得无厌。 你需要了解,太听话的女人,一般没有不得善终。
你给我一尺,我就还你一棍奔驰女车主大吵大闹汽车4S店一事闹得议论纷纷,也是以一人之力打开隐藏在黑暗之下的销售市场内情。 有些人说她很可恨,蛮横无理,汽车4S店都同意退车退款,还蛮横无理缠着别人,非得打坏别人的工作。 她可恨吗?要不是恶人相逼,她又何必变为另一个恶人?
一开始,她也是怀着解决困难的心理状态跟市场销售沟通交流,第一次同意退款,第二次同意车辆置换,但是另一方竟然贪得无厌,再度改主意了称只有拆换汽车发动机。 别人是善解人意,并不是二愣子好么?因此,别人立即上到汽车4S店去闹。 假如汽车4S店现场把解决问题了,压根不容易有后边的事儿,但是她们或是没有。
既然这样,快给我一尺,我也还你一棍。 历经互联网的发醇,等了20来天敬高的女车主,总算看到了汽车4S店的最大领导阶层。 接着一段当场录音的曝出,女车主和汽车4S店女高管中间的会话也是使你拍手称快。
可以说,女悔尺车主步步紧逼,在逻辑性和大道理上没送另一方留一切空间。 一开始女高管喊着官腔跟女车主致歉,但是另一方并不接纳,并持续抛出去好多个难题让另一方无言以对。 她不会再把重心点放到退车退款上,反倒咬到另一方违反规定违反规定实际操作这件事情上,她清晰一旦事儿被戳破,不良影响将无法预料。
每一点都打在另一方的七寸以上,你能听见录音最终,汽车4S店的领导阶层基本上是无言以对。 最终,女车主还明确提出了八个需求,从规定调研车子来源于,到规定对车子开展检验,再到规定得出一个宣布的致歉和说明。
八个需求,一环扣一环。 你不是说致歉吗?那除开退款退车,这种难题大家难道说不用向我表明?每一点需求有理有据,令人无法拒绝。 为何消费者维权一直这般艰难,由于顾客是一个人,而公司是一个集团公司。
但本次女车主起先大吵大闹店面提升事儿的认知度,让别人和相关部门添加进去,随后曝出当场录音,向大家强调另一方存在的问题,逐层推动,一招制敌,积极还击,真可以说为顾客打过一个好看的翻身仗。
看到没,这就是手段。 我好说话,不代表我好欺负。 我善良,不代表我没有手段治你们。 有一句话说得好,内心温柔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态度,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模样。 恶人便是恶人,她们不容易由于你的软弱忍让、随处豁达而对你网开一面。 应对恶人,你就需要比恶人凶。 你可以不与人为恶,但你必须要有保护自己的雷霆手段。 所谓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必须要长出锋利的牙齿。
“林生斌事件”前因后果详细梳理:我真的彻底被这个人震惊到了
“林生斌事件”前因后果详细梳理:我真的彻底被这个人震惊到了 做了自媒体后,经常追热点,所以对于很多事件的接受度比以前高。 这次的事件确实彻底震惊到了我。 在林生斌深夜发出微博后的第二天上午,我发了一条视频,那时候我在试图理解他。 虽然我能理解网友的愤怒, 但是我还是愿意善意地相信一个极度痛苦的人,渴望通过另一段感情去自我疗愈,是有可能的。 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曝出, 开始我是不愿信的,毕竟互联网上信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但是再后来去回望整件事,我不得不承认,他震碎了我的三观。 果然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 之前我评论人性凉薄,可现在我觉得用“人心险恶”更适合一些。 我们一起梳理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2017年6月22日 时间拉回4年前, 一场大火,四条人命,轰动全国。 人们对保姆是如此之恨; 对四条失去的生命是如此惋惜; 对林先生有着滔滔不绝的同情…… 这张林生斌仰天痛哭的照片,击碎了无数人的心,也包括当时的我。 后面我们就带着美颜滤镜去看待这个男人,而忽视了种种可疑细节。 如今回望,令人错愕。 在惨剧发生的次日,林生斌发了条朋友圈,精选了九宫格,配文 “老婆孩子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痛苦,爸爸永远爱你们,晚上六点,蓝色钱江。 ” 图片上孩子笑意盎然,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心碎? 所以人们只沉浸在当时的同情中,而忽视了这件事的可疑性。 得有一个多么强大的心脏,在刚刚发生了这件事后,就能精选照片发圈?并且配文中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要知道从心理学上来讲,悲剧刚发生的时罩孝候,人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会否认和崩溃的。 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的! 这种事但凡有一丁点的带入,想象成发生在自己身上,都觉得得疯、得彻底崩溃,仅仅一天就能如此冷静理性?做不到的。 而同样是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林生斌实名注册了微博,开始在网上发布深情款款的悼念文章。 涨粉无数,也引得粉丝眼泪连连。 2017年7月12日 惨剧发生了20天,林生斌发文称,他将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 当时网上的反应是:泪目、大爱、太善良、好人终将有好报。 而如果联想到稿胡当时他在跟绿城提出天价赔偿金的事,就可以理解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建立基金会,会让天价的索赔显得更加合理。 而现在随着网友的各种深扒,有一位网友自称前绿城员工,称自己并非为前公司说话,事情原委是: 事情发生后,林生斌第一时间找营销公司和公关公司制造舆论,因为绿城是做口碑的,没有办法才会出高额封口费,这位网友还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男人,在自己妻儿出事后能在一个星期时间里将利益最大化…… 当然物敬稿我们也不能确定这个绿城员工就是真的,但结合当时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感觉这样解释得通。 事发后,网上就流传出了林生斌借此事件向绿城提出“一个孩子一个亿”的赔偿要求。 而当时绿城物业服务集团也通过官方微博对遇难家属的质疑做出了回应,并且强调最终未达成善后的原因是因为与家属的要求“差距过大”。 随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林生斌“明码标价,讹诈绿城”的言论。 面对指责和质疑,他通过《局面》节目,正式做出回应。 节目中他胡子拉碴,面容憔悴,这样的形象多么能博得同情!现在看来好讽刺。 采访的过程中,林先生始终都在强家人在他心中是无价的。 他表示拿到赔偿,自己也一分钱都不会花。 愿意全部拿出来筹建“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 可是现在网友追问的是, 这个基金会哪去了? 最终绿城妥协了,支付了巨额赔偿款,具体是多少不得而知,网传一个亿。 当然现在网友因为朱小贞家人的微博,质疑这些钱林生斌一分都没有给朱小贞的父母。 这个从爆出来,我就感觉是不可能的,后来律师出面澄清,称当时三原告 均已获得和解款。 但是网友并不买账,称赔偿金是赔偿金,遗产是遗产,赡养费是赡养费。 朱小贞家人微博中所提到的内容,更多可能是朱小贞遗产的分配问题。 毕竟,现在林生斌所有的收益和他现在的流量,都是失去的朱小贞和三个孩子给他带来的。 所获收益,于情于理都应该分一部分给朱小贞的家人。 而最先在网上爆出来赔偿款已经分配好的,不是林生斌,而是他公司的助理小乐。 小乐是谁? 网友深扒后发现,她很可能是林生斌的现任妻子。 网友透露两人在一起很多年,“杭州保姆纵火案”事发一年后,小乐便参与到林生斌的公司运营当中,第二年更是空降至公司当高管。 小乐为林生斌的店铺拍摄过模特照,还与林生斌一起直播带货。 而网友扒出的林先生2018年年初牵手约会照片中的女子,也确实神似小乐。 而之前在网上跟林生斌深情互动,被人网友认为是林生斌的现任老婆的“白开水ann”也在一夜之间,清空了所有微博。 虽然这些证据也是真真假假,但是能看出,这个林生斌确实不简单。 我们把他当成完美深情的好男人,显然太过一厢情愿。 至于那个新出生的孩子,有的说已经出生好几个月了,有的说这已经是二胎了,我们不去考究她究竟多大。 但可以确定无疑的是,她现在已经出生了。 而 十月怀胎,也就意味着,当林生斌在网上深切怀念亡妻,说着“忙完这一生,我来看你们”的时候,新妻子早已经怀孕了。 虽然拥抱新生和缅怀过去并不矛盾,但是网上打造深情人设,私下早已经娶妻生子。 这样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怒和不能接受。 而现在他已经清空了店铺所有产品,清空了社交平台上的所有视频。 而网友疑似曝光了林生斌的朋友圈,他算是回应了网友们的种种质疑。 看似是准备要全身而退了。 这个生意做了四年,下半辈子够花了。 而这段发文中,林肯的这句话颇为经典: 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部分时间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这就是历史。 改编一句鲁迅的名言,结束今天的文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性,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转自头条@ Tina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