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助推经济蓄势而上

(原标题: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助推经济蓄势而上)

那些鼓吹“中国衰落”叙事并看空中国的人,恐怕将意识到这次又判断失误了。

三里河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目前,有将近一半增量政策已出台实施,其余增量政策也将加快出台。

5.3%、4.7%、4.6%,三季度过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量政策组合拳有望助推四季度经济画出“V”型反转。

从9月24日开始,五场重磅新闻发布会接连召开,谋划已久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果断打出,及时有力,在全球市场引起反响。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将改变中国经济运行曲线。

在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作用下,9月多项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尤其是消费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四两拨千斤,扭转了今年前期部分指标的下滑态势,全国乘用车零售量6个月以来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家电销售由降转升。

宣扬“中国不愿意增加消费需求”的中国冲击论者,未能把握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现实。中国通过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提振家庭和私营企业信心,有针对性地扩大需求。

提振资本市场的举措,不仅为了稳股市,更是希望其发挥财富效应,为促消费添柴加火,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稳定房地产市场举措,亦是瞄准于此。

投资也有向好表现。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提前下达。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实现今年4月以来增速连续下滑后首次止跌回稳。

“中国资产价值有目共睹,这是投资边际改善和回稳向好的底层逻辑。”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对三里河表示,前三季度全国投资完成37.9万亿元,在如此大的基数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下实现这样的成绩,不仅凸显了宏观政策的有力有效,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广阔潜力。

从10月一些先行指标来看,也能感受到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和积极变化。

国庆黄金周期间,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一倍,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增速超过出游人次增速。10月上旬50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有33种上涨、3种持平。

诸多令人鼓舞的信号表明增量政策措施正在奏效,而且在四季度有望发挥更大的效能。

三里河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接下来,还将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继续出台实施。比如,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推动降低贷款利率,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等。

一揽子增量措施是系统施策,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在速度、质量、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非常考验智慧。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已充分证明中国有决心、有谋略、有办法,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

盛磊表示,增量政策组合拳不仅在当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还明确表明了宏观政策对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心和执行力,有力推动了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的势能较快积聚。

三里河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

此外,一批改革举措在陆续推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研究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尽快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

增量政策未完待续。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将继续涌现,等待那些能够穿透迷雾的智者捕捉。


区块链国内计划是什么?

2021年了,未来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怎么样?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区块链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正在引领全球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甚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在今年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表明区块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必将为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带来强劲新引擎。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在发言中表示,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不断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合,推动我国由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迭代升级。 “重庆市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在多个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将继续加强区块链的研究工作,引领国家区块链发展的新风向。 ”

抓住风口:提升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本次峰会邀请了三位院士进行学术观点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表示,要抓住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风口,不断提升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创新能力,加速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建设区块链与新型智慧城市的融合运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正在链接未来,而未来正在发展链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在《站在全球视野高度谈谈大数据深度应用带来的挑战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里表示,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涉及每一个行业,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 从硬技术到软技术的转变是当今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

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在《基于区块链重新设计互联网服务》的主题演讲里说,“5G时代,共享数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的区块链就能帮助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做到网络就是我的计算机。 从网络计算机到我的计算机,这一个跨步是很大的,它能真正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模式、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生态和全新的商业等各种应用。 ”

联盟揭牌:成立联盟,就是一种“区块链”

目前,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布局的前沿科技产业,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加速打造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 据统计,我国从事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服务的企业接近1500家,围绕政务、民生、能源、金融、梁亩唤供应链等领域,披露的案例累计超过了1000例,全球领先。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科技局批复成立了重庆市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由联盟发起并主办本次峰会。

峰会上举行了联盟成立揭牌仪式。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雪,工信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为重庆市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文天平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重庆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授牌;相关领导为联盟单位授牌。

随后举行的中国区块链协会联盟战略耐迅合作签约仪式,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链”上签约。 签约文件同步存证于易保全电子数据存证保全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互联网法院等联盟区块链节点上,实现了司法机构同步公证与监督,即时固化内容,有效防篡改、防抵赖,保证签约文件的真实有效性。

“成立联盟,就是一种‘区块链’”。 目前联盟已集聚优势区块链企业100余家,加速推动重庆区块链产业发展,在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取橡凯得了积极的成效。

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林表示,重庆2017年率先发展区块链,在西部地区处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 据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而整个西部地区占据71%的国土面积,GDP仅占全国的20%左右,西部地区发展空间越大,机遇更多。

成果发布:重庆区块链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县长贾晖,就地方政府在区块链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发表了主题演讲。 垫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100天内“换道超车”,已取得瞩目成效。 100天内,破零实现600多家辖区企业同上一张网、3万多台设备同上一朵云;采集140余万条工业数据,为数据资源化打下了有利基础。 重庆垫江,这块数智实验田,值得企业和资本的深度关注。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在峰会上发布了《2020年中国区块链发展现状与展望(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报告》《2020年中国区块链典型企业名录》《公有链、联盟链安全技术指南》。

2020年以来,多地印发了区块链专项扶持政策,探索区块链产业发展路径。 截止到2020年6月底,已有湖南、贵州、海南、上海、北京、南京、长沙、广州、福州、宁波、泉州、重庆等12个省市印发区块链专项政策。 重点省市区块链产业竞争越发激烈。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新成立企业8000余家,分布于四大聚集区:环渤海聚集区、长江三角洲聚集区、珠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及以重庆、四川为主的湘黔渝聚集区。

具有投入产出的企业303家,同比增长274.07%。 其中北京、广东数量不相上下,以300多家企业位居第一梯队;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四川、重庆企业数量超40家以上,属第二梯队;其他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量明显较少,属第三梯队。 上半年仅8家获得投融资,初创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依旧突出。

对下半年区块链发展趋势展望,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认为,在新基建背景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与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趋势渐显,有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深入。

我国区块链发展整体方向是什么?

按习?大?大说的,一是区块链技术核心技术突破。 区块链技术是目前我国和欧美差距最小的技术,所以习?大?大强调在这个新兴领域我国要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 二是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强的扩张性,或者叫侵略性,它的规则或者话语权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区块链,区块链项目是在慢慢落地,现在长沙高新区这边已经正式有区块链项目落地了,叫中芯区块链服务平台。 是一个政企服务平台,跟长沙银行、迪安司法等合作,现在是征集企业上链的阶段。

区块链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区块链应用实体经济,弱化区块链在实体金融的投入。

2.动能转换,链接价值:结合区块链技术落实传统动能向新动能转换,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

3.产融共识,建设生态:在区块链的支撑和推动下,产业融合已成共识,未来将从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秩序互联网“三部曲”中实现生态共荣。

4.互联互通,命运共体:通过代码把加密程序绑定写入代码底层,构建无需第三方信任的去中心化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记录,实现区块链命运共同体。

链改不会是一次性的工程或实践。 通过链改,将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动能转化,达成产融共识,激活经济创新能力,重新调整生产关系,实现各方互联互通,最终赋能实体经济。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 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区块链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定能助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第一批部署的任务,重点专项包括:、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区块链、工业软件等。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目标为导向,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其中,区块链重点专项拟围绕3个技术方向先期启动7个指南任务:1.区块链基础理论、2.区块链系统构建共性关键技术、3.区块链安全监管与治理技术。 旨在开展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生态。

将“区块链”重点专项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部委政策文件指示,同时也是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布局的需要,对后续区块链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国家部委和各省市也制定并发布了支持“区块链”发展的相关政策,全方位吸引区块链专业人才,推动区块链技术研究,加快区块链产业布局,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易保全从2014年起,就已开始深耕区块链的底层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基于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保全,推出了区块链电子签约领域的君子签、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微版权、区块链互联网司法领域的仲证宝等多个品牌。 未来,易保全将继续深耕区块链底层研发,推进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优化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帮助更多企业通过“区块链+”快速完成转型升级,为数字经济释放发展新动能。

多地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区块链+”蓄势展身手

【中亚财经】近日,河北、贵州、湖南、北京、广州、赣州等多省市发布区块链发展行动规划,对区块链平台建设、促进企业“上链”方面进行规划,国内区块链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区块链技术已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落地,未来或将在新基建、产业链改造、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展身手,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防疫期间,北京市民马先生喜欢上了网购。 他最近收到一箱安徽砀山酥梨后,发现包装上有一个写有“区块链溯源”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这箱梨的销售电商名称、正宗原产地位置、产品特色、所属的品质联盟等“身份”信息一目了然,甚至连扫码次数都被清晰地显示出来。 马先生说:“看到这么详细、精确的产品信息,我对产品质量更有信心了。 ”

区块链技术在网购上运用,是各地近年来主动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活跃,在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承担实际业务的新产品;在电子存证和公益慈善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医疗服务、政府管理、交通物流等领域开始探索。

在此背景下,国内多省市近来接连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 在规划中,建设区块链开放创新平台,促进重点企业“上链”成为各地下一步工作重点。 例如,北京市7月初印发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率先形成区块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北京方案”;贵州省5月初印发的《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将建设3至5个区块链开放创新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100户以上成长型区块链企业;湖南省在4月底印发的《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3万家企业上链;广东广州、江西赣州也提出将培育一批区块链重点企业,并推广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疫情期间,进各地“加码”区块链技术发展。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创新和软硬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幅提升,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链和政务治理的技术性改造等方面潜力更为凸显。

“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并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后,更坚定了进行数字化改革、积极‘上链’的决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防疫期间,区块链技术在信息管理、应急物资和食品安全追溯以及身份认证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 对于数字经济或者区块链技术来说,此次疫情是一次发展机遇,在疫情催生大量数字化需求之后,区块链将在生产与供应链协同、公共安全预警、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出更大能量。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南康家具“虚拟工厂”,进行赣南脐橙产品溯源……近年来,赣州区块链企业不断涌现,涉及的数字证照、数字票据、防伪溯源、备案公证、版权保护、数字金融等业务也越来越多。 为此,当地近日成立区块链服务大厅,确保这些业务集中办理。

有专家表示,从全国范围看,这种进行区块链服务模式创新,破解区块链技术与民生、实体经济结合难的尝试正在逐渐增多。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科研、落地等方面同样面临诸多难点堵点,包括技术方面,区块链加密技术面临被推断乃至追溯等技术风险;落地方面,存在应用领域有限、产业集聚效应低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缺少专业人才等瓶颈问题。

多地发布的行动计划也瞄准了这些难点堵点。 例如,《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4项重点任务:创新引领,打造区块链理论与技术平台;需求带动,建设落地一批多领域应用场景;集聚发展,培育融合联动的区块链产业;要素保障,建设领先的区块链人才梯队。

受疫情影响,一些行业下游工程项目账期变久,上游中小供应商的压力随之增大。 这一度让一些小企业主很焦虑,碰上大单子也不敢接了。

如何打通商流、物流和资金流,让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转”起来?浙江的做法是打造区块链应收款链平台。 该平台将供应链沉淀的应收账款上线为“区块链应收款”,解决了传统应收款融资难以防范的造假风险。 上游供应商收到供应链企业在线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后,当天就能向银行转让变现,省去以往核保核签、见证确权等繁琐手续,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板结”资金被盘活了。

目前,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早期、小众和试运行阶段。 随着5G技术落地,市场数据量提升以及技术问题改进,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应用案例。

专家表示,区块链技术要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其中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实现技术安全性、去中心化、可延展性等问题,这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其次要及时通过立法保障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同时严厉打击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赛迪观点:“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块链发展重点及趋势有什么?

近日,赛迪发文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块链发展重点及趋势。 发展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平台创新国推动区块链应用创新和场景落地国创新监管体制机制。 发展趋势:“新基建”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块链有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赋能数字经济;区块链应用将更加成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区块链监管体系将持续完善,进一步规范区块链生态建设。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加密可溯源等显著优势,可以很好地保证上链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一旦被篡改或伪造即可被发现,同时,由于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即使删除个别节点上的数据,其他节点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数据,保证整个区块链存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基于以上优势,区块链天然适用于电子数据数据存证。 引入区块链存证,可以有效解决电子证据真实性、合法性问题,使电子数据存证过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赖性。 未来的行业趋势将会基于“区块链+”的模式发展。 易保全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子数据从产生、存证,到公证、举证等全链路可信问题:上链时,利用区块链保障存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链后,利用保全链上的各司法节点保障数据的可信性与安全性;诉讼时,证据直通互联网法院提高维权效率。

鲲鹏展翅 蓄势腾飞 甘肃数字经济正在崛起

每日甘肃网讯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5G、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抢抓新机遇的基础保障,鲲鹏计算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计算产业生态,为城市新基建提供可靠算力,支撑全 社会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为探讨甘肃数字经济新可能,推进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在甘肃的发展,2020年11月19日,金城兰州将举办“鲲鹏展翅兆侍芹九霄 共赢数智时代”——2020年数字经济产业峰会暨甘肃鲲鹏生态伙伴大会,届时,政府嘉宾、行业精英、学术专家和产业上下游的伙伴将齐聚金城共商、共议甘肃鲲鹏计算产业的发展,助推甘肃数字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甘肃的数字产业正在崛起

数字经济,“无问东西”“不论出生”“不分先后”,谁抢先一步,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当前,我国存在东部算力资源紧张与西部算力需求不足的情况。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宇南表示,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在有力保障东部地区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将在中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有助于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甘肃省将充分发挥本地能源和算力资源优势,结合上海、深圳两地数字经济产业优势,定向承接算力需求。

可以说,“东数西算”产业联盟的成立,其意义堪比“西电东输”战略工程。 正如“西电东输”背后是全球领先的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东数西算”的底层支撑则是全栈全场景的算力底座。 作为计算产业多样性算力的代表,鲲鹏计算也势必将在“东数西算”发展大势中释放巨大的动能,以鲲鹏技术为底座,充分调动和聚合上下游产业伙伴甚至东部数字产业经济优势,助力打通这场东西部计算资源交互的洪流。

这足以令具有厚重 历史 文化底蕴的甘肃,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一带一路”的数字经济高地,也足以令兰州等西部城市,成为中国“计算产业名城”。

鲲鹏计算在甘肃将有大作为

在这之前,甘肃的数字产业已然在路上谈渣。 目前,甘肃省已经确立了数字化在发展全局中的引领地位——数据信息产业已是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一大重点。 201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43亿元,同比增长12.97%;

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提出加快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全省奋力打造的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中,技术、信息两个制高点直接聚焦 科技 创新和数字经济。

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方面,甘肃相关金融机构加强了与鲲鹏计算产业的合作力度,让金融服务的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对象更准。

2019年7月,甘肃银行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化建设、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紧接着,华为融合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成为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其首批成果——甘肃银行融合数据平台已正式投产上线。 据了解,甘肃银行融合数据平台搭载了鲲鹏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多核计算、高并发、低功耗等特点,有效提升了甘肃银行的数据资源能力、数据存储加工服务能力、数据管控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目前,甘肃银行已基于该数据平台建立了“海川”采集平台、“镇海”大数据平台、“补天”数据仓库、“问道”数据分析平台等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客户营销、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为该行发展智慧银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不仅仅在智慧金融方面,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数字世界的方方面面,鲲鹏计算产业也将为甘肃数字经济发展发挥其指数级的能量。

甘肃将成为数字中国的“算力粮仓”

其实,两个数字经济的 历史 机遇已经为甘肃数字经济的腾飞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间回到两年前。 2018年,甘肃印发《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抢抓“一带一路”最大 历史 机遇,以及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族毕机遇,加快数字甘肃建设。

以此为背景,则是另一个 历史 机遇,计算产业也在发生变革。 数据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的生产资料,爆炸性增长的数据量和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又使数字世界需要更为澎湃,更多样性的算力支撑。

2019年8月,甘肃与华为展开战略合作,围绕鲲鹏的应用适配,以及大数据应用等软硬件项目,构架形成鲲鹏产业生态体系,并以此带动半导体、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的产业生态链发展。

根据战略协议,鲲鹏将与甘肃产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等合作,联合培养鲲鹏计算、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等领域国产化技术人才,提供技能培训及职业认证,而这将成为甘肃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生动力。

同时,华为也将联合甘肃高等院校建设多所鲲鹏产业学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为 社会 、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可以看出,甘肃对于构建鲲鹏计算产业,投入相当坚决,思路更是相当清晰。 其并非只想通过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来成为数字中国的“算力粮仓”,而是希望这座“算力粮仓”超乎想象。

甘肃输出的是算力,聚合的是生态,沉淀的是产业,其希望依托鲲鹏,将相关生态企业“请进来、留下来”,并以数字产业化,支撑“东数西算”等一系列战略落地。 同时,甘肃还将以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服务甘肃本地企业,并辐射服务西北五省的行业数字化转型。

致过去的2020:蛰伏蓄势 借力上青云

暖春三月,春光明媚。 埋册迟熬过了疫情大考之后的安防企业陆续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比想象中平稳。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跟前,以蛰伏蓄势之姿,向未来积极展望。

上半年“蛰伏” 下半年猛进

相较于半年报的整体低糜情况而言,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市场回暖,企业三四季度的业绩普遍增长较为迅速,年度业绩基本都回升到正向增长。 部分企业的年度报甚至远超出预期,总营收和净利均翻番,比如高德红外、达实智能。 不过,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2020年总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较往年均有所下滑,除疫情原因外,企业自身经营性因素占主因。

截止3月12日未公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的企业不在列

年度业绩的构成,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所专注的行业领域的项目周期,一般而言,政府类及大中型公共类项目周期都比较长,如雪亮工程、新基建或消防、水利、应急等项目,需要1-3/5年周期不等。 中小型项目周期稍短,但也需3-5月的时间跨度。 企业营收一般以项目验收回款金额作统计,因此,较长的项目周期对企业当年营收统计有较明显影响,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持续且较稳定的增长率是考验一家企业真正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这方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行业领军企业依然不负众望,稳中求进,续写大厂风范。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多年的深厚积累,海康和大华本身拥有强大的资源底座,包括软硬件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渠道网络、成熟的市场拓展经验等,这些资源也持续驱动着企业大者恒强。 加之对市场的敏锐洞察,积极在创新领域进行尝试和部署,使得两大巨头不仅持续弯李保持着在安防市场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借深厚的视频AI技术、大数据服务及AIoT平台能力拓展了更多垂直应用领域,完成了从单一智能安防厂商朝综合性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型,业务市场进一步拓宽,企业盈利能力多线并举。

从多家企业2020年期间发布的Q1、Q2 、Q3 、Q4经营报告来看,过去的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尤其对上半年而言,疫情使得各类项目进展中断或延后。 所幸到下半年,市场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在新基建、行业数字化升级等机遇下迸发出新的活力,不少企业也通过灵活的调整经营方案,结合企业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在某些行业领域做细做深,为艰难的2020年贡献了大部分业绩,比如捷顺姿磨 科技 和达实智能。

凭着在智慧停车领域的深耕细作,捷顺 科技 如今已成长为智慧停车行业的一家标杆性企业。 2019年正值捷顺 科技 以智慧停车、平台解决方案、城市停车为代表的新业务收入开始规模化兑现之年,2020年疫情的出现稍微延缓了这家公司创新业务的快速进程。 不过,疫情逐渐缓解后,庞大的复工群体和出行消费也加速了停车业务的需求,疫情还强化了 社会 对人行、车行出入口管控的力度,并促进管理方式上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 这些都为捷顺 科技 的智慧停车业务以及人行解决方案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业绩增长。

达实智能2020年也迎来了大丰收,其年度总营收同比增长46.62%,净利润同比增长更高达189.79%,成绩亮眼。 如此成绩很大程度上也源自达实智能前瞻性的业务布局,通过在智能物联网行业的持续深耕,达实如今形成了以可复制成体系的 AIoT 管控平台为核心,以自主研发的专项智能物联网终端产品为支撑,为多市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智慧社区、智慧建筑等)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形态。 在当下物联网时代大潮之下,并伴随着行业市场数字化升级的风潮,达实可谓处于大运之年,并且可以预估,只要正常经营,在利好市场环境之下,未来几年业绩可期。

企业财报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市场的变化。从目前已公布的企业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样一些变化:

行业数字化升级带来新商机

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的时候,一场关于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变革便已经拉开了帷幕。 AI赋能,数据和业务上云,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和重塑业务流程为导向,帮助政府、企业端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这大概是数字化最基本的定义。

从多家企业具体的业务概述中可以发现,当下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行业从公共部门如警务、消防、应急、司法、水利等到能源、制造、园区、校园、社区、医院、文旅、零售等大型行业领域都一一覆盖。

随着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的到来,传统的运营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AIoT架构的解决方案成为驱动业务数字化的必要措施。 顺应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浪潮,智能安防企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垂直行业市场,TO G、TO B业务也迎来了新的增长。

长尾市场虽零碎也不可小觑

而除了大中型的行业市场在进行数字化升级之外,剩余的很多超级零碎的智能应用场景也爆发出了对AI技术的应用需求,它们形成的长尾市场虽然高度碎片化,但总体规模也不容小觑,从中也能挖掘很多新的商机。

比如公共场所戴口罩智能预警、高空抛物检测、电瓶车禁入电梯、小区废品分类智能监控、小区岗亭值守、秸秆焚烧检测等中小场景方案。 面对客户不集中、项目单价低以及标准化难度高的问题,考验的是企业平衡规模化和定制化的能力。

部分厂商通过推出开放性的平台,为这些用户提供简易场景、标准应用、快速响应、交付简单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聚沙成塔,这一块的业务也不容忽视。

企业研发投入普遍逐年递增

当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活下来并活的滋润的企业无不经历了创新技术的层层考验和通关。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没有一家企业还原封不动的死守传统的安防业务,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完成从传统安防向AIoT业务的拓展。

接近10%的研发投入占比并不是个例,据行业 历史 数据来看,智能安防行业的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占比大部分保持在4.5%-10%不等。 随着AI、IOT 等新技术落地推动安防产业步入智能时代,更高的技术门槛使得研发投入比也在逐年上升。

软件价值凸显,软件业务逐年上升

而随着行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抬高,在目前智能解决方案落地的项目中,多家企业反馈后端占比越来越高。

大华股份在近期的投资调研访谈中即表示软件的受众程度达到了 历史 的高点。 大华股份阐述这主要源于软件在产业的价值发生的变化:早期属于物联数据在线的逻辑,软件服务于物联感知,用户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看到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但实质软件的能力并未得到用户的重视;而现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技术已经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助推着更便捷、更迅速的物联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数据应用。 这些新的应用突破与分层解耦的趋势,成为软件在安防行业的重要推手,让软件的价值开始清晰。

在越来越讲求服务的商业市场,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对接用户端的动态需求,并且对于企业而言,软件相较于硬件具有超高的可重复利用率。 搭建统一的软件技术架构,构建大系统软件支撑能力也成为行业共识。

展望2021

当下市场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各类项目需求在陆续放出,且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基建、数字经济无疑成为重点。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业态依旧是政策力推的方向。 整体市场环境向好,商机无限,期待众企业明年此时也能收获一份更满意的答卷。

骑车重走丝路 感受非凡华夏 东游记 荷兰教授的
欧联杯积分榜 曼联三连平排21 费内巴切14 拉齐奥 热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