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 政策解读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流动,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以5G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截至8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404.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相关事项的通知》,对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协同建设进行了部署。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形态不断丰富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络、骨干网络、国际通信网络、卫星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用算力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量子信息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

当前,我国已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络,算力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融合应用加速向行业渗透,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发展和应用普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态会更加丰富多样。”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意义重大,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新形势新技术带来新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类型更加多样,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趋势更加凸显。在融合过程中难统筹、难融合、不协同、不平衡等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之间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层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和区域分化现象也逐渐显现,设施的安全和绿色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通用目的技术的发展,可能形成新的基础设施形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牟春波表示,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属于一类新的基础设施,而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则需要智能计算中心等设施支撑。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新要求,促进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升级,甚至更新换代。“例如智能网联汽车对网络覆盖、连接速率、处理时延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促进5G网络向5G—A演进,同时加快了卫星互联网发展。”牟春波说。

牟春波认为,适时顺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面向各类设施加强协调联动,能够真正实现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普惠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撑,降低新技术使用成本,促进各行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协调发展

通信技术

如何统筹各方力量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知》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协同建设为重点方向,提出了“1统筹6协调”等7方面主要工作。

“1统筹”强调从全局视角优化为全国提供服务的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布局。对于全国骨干网络设施、国际通信设施、面向全国或区域服务的算力设施、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设施,加强全国顶层统筹规划,从整体效率效益、安全、需求、均衡发展等角度,进行战略性布局、整体性建设。

“6协调”强调加强区域均衡普惠发展、跨网络协调联动发展、跨行业融合共享发展、跨部门政策协调,并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

牟春波认为,要在国家层面,做好优化布局和重点项目推进;在区域层面,解决城乡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专业领域层面,推动补齐短板弱项,通过政策支持,加快国际通信、卫星互联网等相对滞后领域的发展。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凝聚合力,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体布局、完善系统功能、改进发展模式,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0日 03 版)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
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政策解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视为国家数字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石,安全保护条例对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密码法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标志着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策全面实施。 2021年7月30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公布,9月1日起施行。 条例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供了专门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提出了保障和促进措施。 一、制定《条例》的目的是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维护网络安全,采取措施预防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在公共通信、能源、交通、金融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导致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 三、条例规定了保护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制定安全规划、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预案、指导运营者做好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处置和定期检查检测等。 四、条例提供了保障和促进措施,包括避免泄露、提供信息、禁止非法侵入和干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鼓励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 五、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应考虑网络设施的重要程度、数据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和行业领域的关联性。 六、运营者需承担安全保护责任,同步规划、建设、使用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保障安全运行,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风险评估。 七、条例明确了法律责任,对运营者、保护工作部门、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中的不当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和处分措施。 八、各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根据具体国情和安全需求定义,条例全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进行了全面规范。 九、条例强调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采取综合协调、分工负责、依法保护的措施,强化运营者的主体责任,共同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十、条例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总则、认定、运营者责任、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形成了全面的法律框架,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中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哪五个?附详细解读

中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详解:创新与协调并进的未来之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区域布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中国逐步形成了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它们分别是:区域梯度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这些战略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经济版图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区域梯度发展战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理论,指导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内陆地区。 如今,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领先,如北京、上海等地均进入高收入水平。 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城市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预计到2023年,中国将整体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共享发展成果为了缩小区域差距,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旨在均衡发展,让全国所有地区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2020年,中国成功实现全面脱贫,这是国际公认的伟大成就。 3. 主体功能区战略:绿色发展与空间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开发区域,强调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已设立大量自然保护区,旨在构建城市化、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平衡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4.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国家大框架的构建从西部大开发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构建了四大板块、三大城市群和两大经济带的区域发展布局,这些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均衡增长。 5. 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强调以人为本,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造宜居、绿色的城镇格局,形成城市群的协同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总体来看,中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出一幅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的壮丽画卷,引领着国家经济持续稳健前行。 未来,这些战略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上要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在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上,关键要做好政策落实、资源配置、风险防控以及创新引领等具体工作。 首先,政策落实是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导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例如,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需要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向这些领域集聚。 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各类主体能够充分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其次,资源配置是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手段。 要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国家战略实施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得到有效保障。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能力。 同时,要推动资源配置向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风险防控是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可能影响国家战略实施的各类风险挑战。 例如,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国家战略实施的安全稳定环境。 同时,要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 最后,创新引领是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核心动力。 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活动,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和支撑。 例如,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需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时政现场说丨六尺窄巷天地宽 基层治理新路径
处处好 秋收正当时 丰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