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赢口碑 好人 票房未能 爆款

北京好人

◎梅生

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多部电影中,宁浩、徐磊联合执导,葛优、李雪琴、吴磊等主演的《爆款好人》,不仅没有成为票房“爆款”,“好人”的设定也没能赢得观众的口碑。究其原因,大概是创作与生活的脱节。

票房

拼凑呈现生活的表象

没赢口碑

这部电影虽然被定义为“京派喜剧”,但只是用看似幽默讽刺实则老套乏味的手段,粗浅抓取、拼凑呈现时代的表象,与留在观众记忆深处的诸多经典京味喜剧相比,没能切实触及生活的痛处,也没能折射社会精神面貌的变迁。

《爆款好人》中张北京的形象,是对均由宁浩执导的《我和我的祖国》之《北京你好》单元、《我和我的家乡》之《北京好人》单元中同名人物的延承,并都由葛优出演。

《北京你好》中,张北京是个爱吹牛、好面子的北京的士司机,是经常令妻子、儿子觉得尴尬的丈夫、父亲,他原本想用一张意外获得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改善亲子关系,但这张门票最终被他送给了一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父亲的男孩;《北京好人》中,张北京的性格没有什么变化,但职业从“的哥”变成了酒店停车场的收费员,梦想着用多年积蓄买辆好车,以后当名专车司机,不过兜兜转转,买车款被他借给了来北京看病的表舅,而在陪表舅看病时,他与曾是老同学的漂亮护士相遇。

两部短片中的张北京以及由他的经历串起的其他小人物,生活方面各有烦恼,也各有小盘算、小心思,但均被具体的时代语境巧妙化解,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人性的善意与人情的温度。

到了《爆款好人》,张北京重操旧业,又干起开出租车的营生,但他的生活没有因为现实环境中出租车行业的不景气陷入困境,反而上了一个可能仅在创的想象中存在的台阶:作为老北京人,他不用为房子发愁,在胡同里有个独立的小院;虽然他的前妻改嫁土豪并带走了儿子,但他的日子并不孤独,当护士的老同学成了他体贴的女友,还有两个关系甚笃的老哥们儿不离左右。

他最大的烦恼,是即将到来的儿子婚礼上,儿子的继父会取代他发表家长致辞。不甘心当爹的权力被剥夺,但因为与儿子继父的身份相差悬殊而又无计可施的他,无意间将怒火发泄到渴望成为新北京人的单亲妈妈李小琴身上,而他与李小琴发生冲突的过程,又被路人拍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他因此成为网红“维权哥”。在MCN(一般指多频道网络)机构的助推下,他获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顺利实现流量变现,以为自己总算有了充足的资本,能在儿子的婚礼上顺利拿回身为父亲的话语权。

但是他走红的同时,作为他对立面的小琴,也成为被网友恶意攻击的对象。当得知小琴及其儿子在北京的生活举步维艰之后,他不再在乎能否在儿子、前妻等人面前挣下“爹面”,将内在的善良化为行动,通过一场自黑式的直播,帮助小琴母子渡过了难关。

不过张北京这次助人为乐的故事,不再像前两次般能引发观众共鸣。毕竟,全民直播、短视频当道、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瞬息万变的故事,既有宁浩上部电影《红毯先生》所讲的明星塌房,也有素人按照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提出的“15分钟定律”,一夕之间成为“网红”又迅速沦为“网黑”。当宁浩仅是将这种网络现象进行展示,没有剖析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时,观众自然不会买账。

闭门造车式的自我感动

纵观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风靡全国,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的京味喜剧,比如《顽主》《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甲方乙方》等等,展现北京话“又贫又损”的话风特点、新老交织的城市景观、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等之外,更用人物的踌躇与选择,用他们或踏实本分或玩世不恭的姿态,道出社会转型时期,“老理儿”与新规则的碰撞与交融,为观众留足思考生活、化解困惑的空间。

而葛优在《顽主》《部的故事》等影视剧以及冯小刚的多部电影中塑造的小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共性,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视为张北京的前身。他们表面上是有点吊儿郎当、有些不合常规,但因为本性善良为人豁达,常有利人不利己的举动,实际上是让观众觉得真实亲切的北京大哥、大叔、大爷。

但前身再好,也是过去的产物。当宁浩把京味喜剧里葛优惯有的形象,直接拿来套在张北京身上,放在篇幅短小的《北京你好》《北京好人》中还算合适,然而在长片《爆款好人》中,就显得颇为尴尬,属于强行书写时代注脚,好比片中那件由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创作的笑脸人雕塑,摆在MCN机构大厅可以看作网络狂欢的缩影,但出现在张北京家中就有些怪诞。

不客气地说,张北京近两个小时的折腾,还不如脱口秀演员十几分钟的段子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脱口秀演员常以拿自己开涮的方式,干脆利落地直击生活的要害,张北京经历从“维权哥”到“戏精哥”又回归普通人的身份变化之后,只得出了“都是浮云,平淡是真”的直白结论。

或许,一切可以归结于以《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电影奠定行业地位的宁浩,在功成名就后,内心深处不再“疯狂”。由片中李小琴反复强调的“底层逻辑”,看向宁浩的创作逻辑——那不再是用多线叙事的技巧、黑色幽默的笔调、匪夷所思的情节剖析社会现实,反而变成了用矫饰的温情,主动完成与生活的和解。

但问题在于,张北京等老北京人,或许能通过在鼓楼附近的家门口约上两个老哥们儿,边吃火锅边扯闲篇的方式,纾解心中的郁闷;李小琴等新北京人,却很难借助一场直播所得的收入,为自己及后代在现代的繁华都市找到一个真正的家。

创如果不去直面普通人真实的生存处境,而是依据网络怪象与既有观点,营造新旧融合的假象,完成的创作必定是闭门造车式的自我感动,很难让观众共情。


为什么《县委大院》没能像《人民的名义》那样成为爆款?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会成为当时的爆款神剧。

《人民的名义》作为当时的爆款剧,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表现出色,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追捧。 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探究,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会成为爆款剧。

首先,剧情紧凑,引人入胜。 《人民的名义》以检察机关的反腐剧情为主线,叙述了某省市反腐斗争的经历,其中涉及多个案件剧情,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每一集都有新的剧情亮点。 同时,《人民的名义》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感,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其次,演员阵容强大,演技出众。 《人民的名义》不仅有大咖白鸽、吴刚等老前辈演员,还有黄志忠、巍子、老梁等实力派演员。 而这些演员在剧中表演自然、贴近人物,让观众感受到如同亲历剧情的般饱满、真实。

爆款

然而,光有剧情和演员还不够,制作团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的名义》的制作团队不仅从人物设置到故事情节都非常精细,而且对场景布置和音乐配乐也十分考究。 特别是,制作团队凭借出色的营销手段,在播出前就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宣传、造势,提前创造话题感,吸引和拉动观众的注意力。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变革。 以往只能通过电视等有限渠道进行播放,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视剧逐渐向网络播放过渡,使得观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看方式,这也为《人民的名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观念的变化也是影响《人民的名义》成为爆款剧的原因之一。 无论国际社会还是国内民众都在积极探索更进步,更开放的社会,这对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消除了过去人们对于文化审查体系的恐惧,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开放与透明。

综上所述,《人民的名义》之所以成为当时的爆款剧,不仅在于剧情紧凑、演员精彩、制作精良等基本要素,还在于社会背景与宣传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借助了信息与观念的变迁大背景。 可谓是一个多方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凭借着优秀的制作水平和精彩的剧情,未来市场上也有更多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能像《人民的名义》一样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爆款。

那么《县委大院》和《人民的名义》有什么区别呢?

1.这两部剧的选题取向不同。 《人民的名义》关注的是反腐斗争的现实情境,探讨了官场的权力斗争以及人性的背叛和挣扎。 而《县委大院》则更关注历史背景下地方领导班子的内部斗争,不仅包括了政治军事斗争等方面,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社会制度等问题。

2.两部剧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民的名义》采用了非常紧凑、紧张的剧情安排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可信性,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官场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而《县委大院》则更多地采用了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让人不断地产生喜剧效果,但也能够从中感受到政治斗争的涟漪效应。

3.两部剧之间的受众层次也不同。 《人民的名义》在剧中展现出的反腐斗争主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使得观众不仅限于专业领域或者官场人士,更受到了普通人的广泛关注。 而《县委大院》则更着重于社会故事的表现和观众情感上的关注,使得观众群体相对较窄,注重观众对于故事人物的认知和亲近感。

总的来说,这两部剧虽然都以权力斗争为主线,但在题材、表现方式和观众层次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人民的名义》在剧情紧凑、演技出众、制作精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了当下电视剧的典范和标杆,《县委大院》则更侧重于社会故事、情节幽默以及历史沉淀的特点,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了充满干货的情感交汇。

那么为什么《县委大院》没能像《人民的名义》那样成为爆款?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选题的社会关注度有差异。 《人民的名义》的选题非常亲近现实,反映了反腐斗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正好符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点。 而《县委大院》则比较关注历史背景下地方领导班子的内部斗争,难以紧密地联系现实社会和观众关注点,从而制约了其社会话题度和观众覆盖率。

2.在制作方面,两部剧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民的名义》在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真实感的塑造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从视听效果到剧情构建都具有较高的水准,使得观众深受其吸引。 而《县委大院》在制作中的廉价、粗糙和拍摄造假等问题均被网友批评,导致其制作质量得到公众质疑,使得观众无法完全沉浸其中,影响了其收视和口碑表现。

3.演员阵容也是两部剧的差异之一。 《人民的名义》中汇聚了众多实力派演员,如黄志忠、吴刚、巍子等,演技精湛,对于人物角色的把握非常到位;而《县委大院》则因其选角上较为单一,很少引进知名演员,因此演员的表演和形象不够饱满和真实,难以符合观众的想象。

4.宣传策略的不同,也对两部剧的口碑和收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民的名义》在影视宣传、明星热度等方面投入较大,借助电视、微博等各种方式来宣传和打造舆情,让观众关注度高涨;而《县委大院》的宣传相对比较保守,宣传力度不足,使得观众对于后者的关注度不够高,也未能形成口碑优势。

国产恐怖片口碑票房双双跪地,为什么还是层出不穷?

葛优

反观国内其他惊悚片的境遇和表现却并不乐观,大部分国产惊悚片不但难以复制“京城”系列IP的成功,还要面临一面井喷一面边缘化的尴尬。

有业内人士透露,“从2014年第一部《京城81号》大火之后,国产惊悚片基本上维持每周上映一部,有时甚至一周两部,而单一类型数量急剧增加,同时质量低下,这是票房下滑很重要的原因”,这也是大多数国产惊悚片在上映后并没有造成什么声响、不得不沦为炮灰的原因,也更突显了两部“京城”系列成为爆款的不易。 一边井喷一边边缘化,国产惊悚片的“悲欢岁月”。 在《京城81号》之前,内地惊悚片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小成本电影“横行”的时期,也就是惊悚片“以小搏大”的阶段。 而依靠宣传物料上的的色情和恐怖元素吸引观众则是惊悚片的惯用伎俩。 曾有那么一些时日,惊悚片的票房奇迹不大不小地上演着。 2008年的《荒村客栈》以300万元投资博回2000万元票房,2009年《午夜出租车》以300万元成本收获1800万元,一时间“低成本高收益”的案例在不断刺激着这个行业,似乎谁都能拍出最能挣钱的那一部。 再看一下惊悚片的口碑,近十年来,国产惊悚片豆瓣评分普遍集中在3.0-5.0分之间。 票房最高的《京城81号》豆瓣评分也不过4.9分,续作《京城81号2》评分更是低至4.1分。 可见,口碑也是此类题材的硬伤。 为什么国产惊悚片会落得票房和口碑双双失利的地步?在文创资讯看来,国产惊悚片真正的天花板不是票房有多高,而在于影片的质量。 以文创资讯所见,短期内应该不大可能。 要知道,内地并没有太多的知名导演愿意长期停留在到这个仍然被认为“有些low”的类型片,而只有更自由的创意空间出现时,这个电影类型才有机会真的丰富。

所以,这样的可能至少在2017年依然看不到希望。 即便在曾经相对宽松的互联网娱乐内容方面,尺度和审查的红利有可能完全消失,涉及惊悚片的内容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现在的喜剧为什么总是出不了爆款?

记得童年时难得的假期,黑白电视上循环播放的周星驰电影,吱吱作响的电风扇,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闲适的午后。 那时看过的许多喜剧已经成为经典,多年后再次重温,在大笑之余还有了别样的感悟。 但可惜的是,如今我们用上了更高清的液晶电视,可以做出更精彩的特技效果。 但有诚意的优秀喜剧作品,却越来越少。 究竟是观众的口味变得难以满足,还是喜剧市场过于急功近利。

冯小刚

喜剧片暴利的时代正在远去,电影市场进入重工业时代,喜剧影片获得20亿甚至30亿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依靠低成本而获得30亿票房的爆款影片毕竟是极少的个案,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而更多1到2亿的成本的喜剧电影其票房回归到8到10亿元将是一种正常的利润空间,而卖到10亿+已经算是暴利。 在未来,这类暴利喜剧电影的出现也会变得越来越少,以后的喜剧电影也将回归到正常的投资,要不走向重工业化获得更高的票房,要不中小投资带来10亿以下的票房。

以前依靠喜剧明星或IP作品带来爆款也将不断消退,喜剧作品也正在回归到内容本身,如何创作出有口皆碑的作品也更越来越考验着国内的电影人的能力。 在电影市场进入口碑驱动票房的时代,国产喜剧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曾经我们物资匮乏,技术有限,但导演和演员却为我们呈现出满满的诚意。 一部作品是否用心,观众都可以辨别。 好的口碑比夸张的宣传,虚假的流量更重要。 现在社会不缺有才的导演,不缺优秀的剧本,更不缺出色的演员,但缺乏的是诚意和追求。 相信只要剧组愿意用心去打造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赢得好的观众口碑同时,自然也可以赢得不错的商业价值。

身份焦虑与硬科幻的排异反应
努内斯 我想赢得欧冠冠军 这是我最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