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正在排练第21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式演出的景德镇市文化馆负责人马艳红收到一条来自抚州的消息:“演出成功!”她如释重负,回复:“破了43年的‘碗’,补成了!”
马艳红口中的“碗”,其实是景德镇采茶戏。上世纪80年代,随着景德镇市采茶剧团被撤销,景德镇采茶戏最后正式登台演出的时间也定格在1981年。
这个讲陶瓷故事、演陶瓷人形象的地方戏曲,沉寂多年后缘何“重生”?日前,记者赴景德镇采访后才知道,这背后是一群文化工为了使命情怀而奋斗的故事。
决定复原“消亡剧种”
故事缘起一次聊天。
2023年11月21日,景德镇市文联一次会议结束,马艳红与参会的同事袁德正和乐平市戏剧家协会顾问蒋良善聊起戏曲。
蒋良善提及参加第八届江西艺术节的经历,惋惜地说:“当时有个濒危剧种展演环节,剧目里却没有景德镇采茶戏。主办方说,景德镇采茶戏不是濒危剧种,而是‘消亡剧种’……”
原来,2017年12月26日,当时的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其中,景德镇采茶戏被列为“无任何演出团体,无艺人或有个别艺人,且无传承、无演出活动的剧种”。
马艳红心中冒出疑问,作为“千年瓷都”,具有其地方文化代表性的景德镇采茶戏怎么会“消亡”了?
于是,她萌生了复原景德镇采茶戏的念头,“保护地方文化是我的工作,这件事一定要做!”
“我来写剧本。”蒋良善写过赣剧剧本,自告奋勇揽下编剧工作。
“我父母都是原景德镇采茶剧团演员,我父亲还在世。”袁德正也“献出”自己87岁的父亲袁积健,“老爷子头脑清晰,能为复原工作出力!”
复排《补碗》困难重重
几天后,蒋良善登门拜访袁积健。听说要复原景德镇采茶戏,老先生十分高兴,这也是他半生的愿望。他拿出“珍藏”——一张原景德镇采茶剧团在1961年演出的节目单,上面有其妻子邵金兰表演景德镇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碗》的剧照。
“《补碗》讲了一个补碗匠和一个女青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积极面对的爱情故事。对整个景德镇陶瓷文化来说,缺失地方戏曲,就像一只豁口碗。我们把地方戏曲给补起来,也是一种‘补碗’。”蒋良善觉得,选择《补碗》作为景德镇采茶戏重返舞台的首演剧目,再合适不过。
然而,对景德镇采茶戏现状的摸底调查却不容乐观。当时,包括袁积健在内,原景德镇采茶剧团在世老艺人仅余17人,基本没有影像资料留存。
此外,没有资金支持、缺少主创人员、外界的不看好和质疑等,也是横亘在复原工作路上的“拦路虎”。
年后,马艳红到省里开会,遇到在南昌市采茶剧团从事导演工作的老同学李俊,她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成的导演人选吗?
有几十年戏曲工作经验的李俊却是第一次听说景德镇采茶戏,面对马艳红的极力邀请,他犹豫再三。“采茶戏不仅要演,还要‘唱念做打舞’。现在只有剧本,其他什么都没有,太难了!”
最后,李俊还是带着团队接下了这项工作。“如今各地的地方戏曲都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马艳红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保护传统文化,勇气可嘉,我很佩服。”
用“感情牌”请来导演团队,马艳红又从景德镇市文化馆紧巴巴的经费中挤出资金,用于创编、作曲和购置道具服装等,复原工作正式立项。
没曲谱怎么办?马艳红把袁积健请到办公室,老先生坐在沙发上一句一句地唱,导演团队中负责作曲的王欣欣拿着纸笔认真听,一句一句记下曲调。
在文化馆内部“海选”中,有京剧功底的鲁昕云和刘庆获得导演团队的一致认可,成为《补碗》的男女主角。
靠着“东拼西凑”集齐导演、乐队和演员,《补碗》剧组总算是成立了。
齐心协力重返舞台
第一次排练李俊就发现问题:“演员跨了剧种跟外行没两样。”
“京剧和采茶戏的唱腔完全不同,一个用小嗓子唱,一个用大白嗓‘喊’,还要边唱边做动作……”刘庆转岗做了10多年行政工作,唱功和基本功都有些生疏。其他演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什么捷径可走,演员们只能在工作之余拼命加练。
演员练,乐队也要练。乐队10名成员中,60岁以上的就有6个。大提琴手占彦群年龄最大,今年75岁。但他们没有怨言,每次都积极到场排练。
4月27日,《补碗》剧组迎来了第一次完整彩排,袁积健也来到现场观看。演员们刚唱完,袁积健就激动地握着剧组成员的手连声感谢:“就是这个味道,40多年了,我又听到了景德镇采茶戏。”
5月24日,在全省文化馆展演景德镇专场中,《补碗》首次复演。
7月10日,鲁昕云参加江西省第五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时演绎《补碗》,在评比中名列前茅。
10月14日,在抚州市文昌里剧院,《补碗》亮相2024年“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现场掌声热烈。
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东风,景德镇采茶戏正一步步从被遗忘的角落重新登上舞台,成为“千年瓷都”又一个闪亮的文化符号。(记者 陈双双)
出生率首次跌破1%,出生率低、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连续几年来,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人口的出生率越来越低,结婚率也是越来越低的。 连续几年的数据都是这个样子,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越来越低,对于结婚的欲望也比较低。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是因为当代社会压力比较大。 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孩子,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当下生育孩子和结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有很多家庭,很多年轻人都承担不起结婚的成本,结婚的成本承担不起,那么养育孩子的成本就更承担不起了。 因为现在结婚,普遍都是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高质量的婚姻。 包括生育孩子也是,普遍的家庭都追求培育高质量的孩子,这样的培育成本就比较高。 所以年轻人们宁愿选择自己单过,也不愿意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还有结婚的成本。 因为这个成本太高,承担不起,所以也就选择自己单过了。 这有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当代的年轻人普遍是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 但是无数的例子表明,婚姻只会降低一个人生活的质量,并不能够给一个人真正的带来幸福,同样生孩子,也有无数的例子证明,生育孩子降低了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年龄大了,也不一定能够沾到子女的光,所以为了维持个人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就选择不结婚或者是不生孩子。 这个可能是由于当下物质条件比较好,导致年轻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多数的年轻人在观念当中不是非结婚和非生孩子不可,反而他们对于婚姻和生孩子是有所恐惧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可能全国的结婚率和出生率就比较低了。
中国最后一个大师启功,却娶了自己的姐姐
终身一世一双人,是很多人心中朝思暮想的爱情;终身只爱一自个,老婆身后30年未娶,那就是书法家启功的爱情。
01浪漫的爱情,始于一场包办婚姻
他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家道中落,但妈妈依然敬畏从前显赫的家世,保藏着年年祭祖的典礼。 那一年祭祖,妈妈叫来了一个姑娘帮助。 撑着油纸伞,从雨巷中走来,可她却不是幻想中的“丁香姑娘”,穿戴有点土,身段也不袅娜。 但妈妈通知他,这是老一辈们替他选好的媳妇,名叫章宝琛。
包办婚姻,正本就不情不肯的,仅仅计划将就着过日子。 她长他两岁,他叫她一声“姐姐”,心下却只当家里多了个保姆。
左一启功,左二章宝琛
有一次他的画被人看中,可人家嫌他的字丑不让他落款,气的他把自个写的字都扔到了院外。 她却捡起他的字,跟他说:“你的字现已有很大前进了。 ”启功满是不屑:“你一个乡间女性懂啥?”章宝琛就从抽屉里拿出自个保藏的曾被启功抛弃的字:“你的书画我都藏着,比比看才干有出息呢。 ”
宝琛的话让启功如沐春风。 日子久了,他也越发觉得老婆尽管仅仅没啥文明的家庭妇女,却憨厚温顺。 妈妈病倒,都是她上下忙活,端屎端尿;家里大事小情,她从不让启功忧虑;家里经济窘迫,她便日夜补缀做活补助家用,只为给他一个放心写字作画的环境。 人心都是肉做的,启功本来很感动。
家里艰难时,启功想出去卖画,但在门口犹犹豫豫总迈不出那一步,暗骂自个舍不下文人的体面。 宝琛心里早理解了:“你只管画吧,我去卖。 ”大雪天的黑夜,宝琛还没回来,启功心里着急,就去找她,等看到她时,眼泪一会儿就耀眼而出。 漫天大雪,她坐在小马扎上,浑身是雪,看到他,便快乐地挥舞着手:“卖得差不多了,就差两幅!”
老话说,患难与共,这些年跟了启功,没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宝琛从没叫过一声苦,她变卖了随嫁的首饰,尽可能地留下一点钱给启功买书用。 启功既羞愧也欢欣,他恶作剧说:“这旧式婚姻就像狗皮膏药,黏得很呢。 ”
02姐姐逝世,留下终身之赌
启功被划为“右”时,她冒险把他多年的书画埋在了后院,直到病重才通知启功。 沉痾床头,宝琛跟启功说,我对不住你啊,三代单传到你这儿断了。 启功握着她的手:“姐姐啊,这些年,我就像你的孩子相同要你照料,如今,你也是我的孩子,我们有互相,就足够了。 ”
弥留之际,宝琛叮咛启功:“我身后,你必定要找自个照料你,别孤苦伶仃的。 ”启功说:“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再跟我?你好起来吧!”宝琛摇摇头:“我们能够打赌,我自傲必赢。 ”末端说,“你要好好照料自个,替我看看这国际的改变。 ”
宝琛心里想的是启功如安在没她的日子里活好,而启功想的是,这么也好吧,假如我死在你前面,你又得怎样悲伤呢?
1975年,章宝琛逝世。启功久久没有说话,一世夫妻,缘分至此已尽了吗?
启功配偶成婚后43年一向仰人鼻息。 比及有了新房时,宝琛却现已不在了。 启功来到宝琛墓前浇了一杯酒,回家在桌上摆上两个碗,等了良久,才理解那个动筷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他趴在桌上痛哭,作了《痛心篇》二十首。
成婚四十年,历来无喧嚷。 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
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 尽管两自个,只要一条命。
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 我剩钱买书,你甘愿喫苦。
今天你先死,此事坏亦好。 以免我死时,把你急坏了。
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 你再待两年,我们一处葬。
——启功:《痛心篇二十首》
03尽情书画,30年终老未娶
十年存亡两苍茫,不思量自难忘。 宝琛逝世后,他把双人床换成了单人床。 孤身的30年间,他拒绝了他人不断的介绍伴侣,也从不去游览,由于会想起宝琛从未和他游山玩水过。 假如有来世,他会赌上全部,让她美好。
孤苦伶仃的他寄情书画、教学、公益,在他人眼里,他是一个和蔼的老头儿。 本来他更喜爱的身份,却是宝琛的“小丈夫”。
他跟亲友们说:“生同衾,死同穴,我身后,必定要把我和宝琛合葬在一同。 ”他这30年,从未忘掉她,每年清明都要在安葬宝琛的当地坐上好久,讲一讲国际的改变,讲一讲曩昔的人和工作。
2005年,启功安定离去,如其所愿,和宝琛葬在了一同。 他这一辈子,遇见了一个交给终身的至交,便也沦陷于只此一份的爱情。 有人问启功,你是怎样过这30年的,没有儿女,没有老伴,不会孤单?他笑了笑:“宝琛在我心中。 ”碌碌一世,他只守这一人。 他说,你看元稹的诗写得多好: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为爱情。
李时珍的成就
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 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 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 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 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 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 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 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 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 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 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 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 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 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 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 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 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 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 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 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 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 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 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研究它。 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 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 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 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 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 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 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 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 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 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 ”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 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 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 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 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 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 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 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 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 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 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 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