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优评先过程中,是否可以借鉴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给学校和教师少一点压力多一点空间呢?
| 王辉庆 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沿溪完小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围绕这一主题,各地开展表彰活动,一批批“优秀教师”“十佳教师”“最美教师”脱颖而出。此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另一方面则发挥了优秀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这些教师往往师德师风高尚,同时教学成绩也不差。
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进入高原期,为尽快实现突破,评价的指挥棒更多指向了教学成绩。
比如,将教师评优评先与其执教年级学科的教学成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以中考和小学联考成绩为依据,按照排名先后顺序确定优秀人选。
在此种评价标准下,优秀者多是班级学生成绩在这两项考试中排名靠前的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参加这两项考试或者在这场竞争中不幸败北的教师则与各类“优秀”无缘。
其实,一线评优评先标准的改变与上级考核评价方针调整息息相关。国家对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导向始终持否定态度,但因为种种原因屡禁不止。而这种评价导向不仅在教师评优评先中存在,一些地区也蔓延到对学校的考核中。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每年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内容涉及各个年级多个科目,关注教育教学整体质量情况。此举是为了给后续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但某些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却视其为彰显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学校排名、进位上下功夫,在对学校的考核中加大抽检年级学科成绩的占分比重,致使一些学校重新走上唯分数的老路。
某地一次暑期市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有些老教师就因为当年的年级抽考科目成绩未排到前几名,一年来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成果被一票否决。相反,一些学校学生的成绩排名靠前,虽然鲜少开展教研活动,荣誉却纷至沓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单一评价体系的导向下,基层学校和教师抓学生成绩的积极性提升了不少,然而弊端也开始显现,不少学校和教师重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老路。
一直以来,无论大会小会都强调“五育”齐头并进,管理部门平日对学校和教师的过程性检查也如此要求,可是在开展阶段性评价时却只见成绩不见其他。倡导与评价两张皮的情况下,是遵从国家层面的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目标要求,还是屈从现实的利益导向卷成绩?是坚持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践行教育家精神,还是死磕学生成绩一途?
这种以成绩排名确定学校和教师优秀与否,不考虑成绩取得的过程与方法的管理方式,导致苦干、蛮干、挤占课时和学生休息时间抓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走上评优评先领奖台,“三好”变“一好”现象重新抬头。
在我看来,如此“优秀”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所做努力也与国家倡导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一直是热门话题,指向的是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将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对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优评先过程中是否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和方法,给学校和教师少一点压力多一点空间呢?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 【关注】 & 星标 & 【转发朋友圈】
| 皮皮兵不皮
1.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校长,你将如何应对?
发展机遇:1、国家重视,政策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的重视。 2 、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逐渐增长。 教育不仅肩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 资料显示:2001—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据统计,2001—2010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公共财政预算部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教育已成为我国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我国这一比例略低于美国,高于法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 为如期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的“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在增加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投入的同时,通过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措施,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有力支持,相信我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3 、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践之以行,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需要经济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撑,国力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就相应增大。 民众日益富裕,步入小康后,人民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关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日趋增长,占家庭消费支出非常大的份额。 据2011年度《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4%。 教育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反映了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面临挑战:1、城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及教师待遇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教育均衡任重而道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强,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区,给城乡教育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方面,城区在未做好教育规划与布局之际,进城上学的学生急剧增加,出现师资紧缺,校舍紧张,大班额等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骨干教师,也不得不把本应用于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经费侧重于投入到城区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上。 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生源大量减少,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学生的流失。 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的经费投入,优越的城市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攀比心理和“要求上好学”的优秀生源的输入,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越均越不平衡了。 2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师资配备不到位,体美音等艺术专业教师紧缺。 “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这一现象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我校84名在编教师中50岁以上的30人,占教师总数的35.7%,45岁以上的44人,占教师总数的52.4%,教师平均年龄约近46岁。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青春的事业,可由那些并不青春的教师来勉强维持,对学生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学科普遍缺少专任教师,要开足开齐上好课程难度极大。 3 、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沉重压力。 我国城乡有45万多所中小学校、9万个左右农村教学点,有12万多所幼儿园,有2亿1千万中小学生和2200万在园儿童,其中近80%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隔代抚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09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5800多万。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出门在外,小孩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爷爷奶奶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使得家庭教育近乎空白,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卫生及心理发展等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4、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但从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的方向来看,主要的资金都用在发展高等教育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大,重视不够,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 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现出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但我国目前则恰恰相反,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使得中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经费错置、基础教育薄弱,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失衡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极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且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只提供少量的补助。 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却负担着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 这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处境越来越困难。 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排名靠后,所以,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偏低,当地政府能提供的用于教育的财力十分有限,欠帐较多,导致农村中小学老化的教学设备因资金短缺而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教学硬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就和城市学校差了一大截,教学质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5、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踟蹰前行,举步维艰。 在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仍然是围绕着“分数”在运转,虽然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并且很多学校也曾努力尝试过,但很多学校和教师迫于上级的“唯分论”考核及家长要求高分的主张不敢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仍羞涩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6、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与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这一现象形成强烈反差,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责难和怨言越来越多。 很多家长观念阵旧,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也非常的深刻,但是,他们认为家庭只提供衣食住行,满足孩子的温饱,而教书育人就完全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他们分不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他们不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把小孩在学习,生活、品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全推给学校和教师,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去反思和总结,而是一味地去指责和埋怨学校和教师。 应对措施:1、加强宣传,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无疑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原来红艳丰韵的好政策从上到下不停地缩水和瘦身,最后落实到基层时已是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了。 所以,作为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校长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政策的到来,要及时地去学习、了解、宣传政策,去主动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去主动要求和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政策,用好用足政策,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学校、教师互援互动机制。 教育不均衡是通过教育在设施、师资、教学、管理、教师待遇、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体现出来的,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在城乡学校存在,并且在同一乡镇中,中心学校与村小和各教学点中也同样存在。 因此,要实现教育均衡,首先要缩短同一乡镇中,中心校与村小和教学点之间的差距,让同一乡镇的学生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在乡镇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所以,要建立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之间,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在教育投入,课程开设、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福利待遇等方面要趋于一致,要让城里和乡下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同等的教育,让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教师和城区的教师一样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待遇,让他们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区都能体验无差别的公正与尊严。 3、稳定教师队伍,充实优质师资,巩固农村基础教育阵地。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优质师资资源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关键。 因此,目前城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乡村缺少大量的优秀骨干教师。 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年轻教师少,专任教师特别是体美音等专业教师短缺,课程开设不能按标准开足开齐等因素,是农村富裕家庭子女舍近求远去城区就读,农村学校生源锐减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选聘年轻教师充实基层,加大对艺术专业教师的引进,确保所有课程开足开好。 4、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客观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新标准。 虽然现行的教师评价涉及到了德能勤绩等方方面面,但其核心却仍然是与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业绩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事关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由于受到教育评估机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共同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业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以考试成绩为重要依据来评估学校,学校和家长也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只要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考得好,“分数论成败”,只要业绩突出,便“一俊遮百丑”,业绩优秀便可以成为邀功请赏的骄人的资本,便可以抹杀一切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优劣的重要依据,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如果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目的,就会容易使人误入歧途,偏离方向,因此,积极构建具有导向,激励、监督、反馈作用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5、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能足额及时到位。 尽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总规模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教育投入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从相对数来看,按照衡量教育投资规模的国际指标———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和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教育投资规模:我国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由“六五”期间的2.77%下降至“八五”期间的1.95%,而与此相对照,这一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为3.6%,中低收入国家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5.2%,高收入国家为5.5%。 从平均数来看,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支出,但由于各类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却以更大幅度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人均GNP的比重仅为11.2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发达国家超过20%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用有限的财力来办大教育,想一步到位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对教育的投入应逐年增加,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通过教育的发展,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大国。 教育经费在国家和地方预算后,要按计划及时足额划拨到位,很多基层学校都在“等米下锅”,拖欠,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6、密切家校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发挥家校社联动共管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电话、短信,家访,制作家校联系单,开好家长会,或构建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沟通,形成互信共识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与村居社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取得它们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丑遮百俊:三国名将于禁死后为何被曹丕赐谥号“厉侯”?
襄樊之战,曹操派于禁和庞德率军去支援曹仁,结果遇到洪水,被关羽军围困,庞德宁死不屈,而于禁则率军向关羽投降了。 因为这事,于禁倍受诟病。
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后,叹息说:“我和于禁相识三十年,怎料在危难时刻,于禁反而不如庞德!”
东吴军占据荆州后,于禁得以释放,与孙权乘马并行。 虞翻举鞭大骂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家主公并马而行!”随后,孙权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乐曲伤心流泪,虞翻又公然指责于禁是装可怜,演戏给人看。
黄初二年,于禁回到曹魏,再度遭受无穷无尽的嘲笑和极大的舆论压力,愁苦得连胡须和头发都变白了。 但曹丕仍然不想放过他,表面上曹丕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却在于禁去拜谒曹操陵墓时,提前命人在陵墓边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图。
于禁见到曹丕用来羞辱自己的图画,羞愤难当,一病不起,黯然逝去。 但曹丕连死人也不放过,在于禁去世后,又赐于禁谥号“厉侯”。
在古代,“厉”是一个很不好的谥号。 谥法云:“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于禁死后被赐谥号厉侯,可见曹丕对于禁的评价极差。
裴松之注《三国志》,谈到于禁被赐谥号厉侯的原因时说:“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 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
这段话,裴松之提到了于禁杀昌豨的往事。
建安十一年,昌豨反叛,曹操派于禁与夏侯渊征讨之。 夏侯渊攻下昌豨的十余座据点,迫使昌豨只能举手投降。 按道说,昌豨应该向夏侯渊投降,但他却选择向于禁投降,因为他与于禁是旧交。
昌豨如此选择,显然是希望于禁能看在旧交的情分上绕他一命。 而于禁却不念旧情,把昌豨杀了。
于禁准备杀昌豨时,曹军诸将都认为,昌豨已降,应该将他囚禁起来送曹操处置。 于禁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曹公的命令吗!在被大军包围后才投降的人,是不能赦免的。 遵行和执行法令,是事奉君上的气节。 昌豨虽是我的旧友,但我岂可因此而失节!”于禁最终还是听从主将的意见,挥泪斩昌豨。
杀昌豨这段往事,被裴松之认为是于禁“杀戮无辜”和“暴虐无亲”的罪状,成为了于禁被赐谥号厉侯的原因之一。
于禁被赐谥号厉侯,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治军太过严苛,导致许多士兵都不喜欢他。
《三国志·于禁传》说:“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 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意识是,于禁治军严谨,但凡有缴获财物,从不中饱私囊,对将士的赏赐都很公平。 然而,于禁喜欢以法规来统御部下,因此不太得将士之心。
率部攻打参与劫掠的青州兵,是于禁以法规统御部下,治军太过严苛的一个典型例子。
建安二年,张绣复叛,向曹军发起突然袭击。 曹操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丢下军队狼狈逃走。
在被曹操丢下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青州兵。 青州兵的主要成分其实是黄巾军,当初曹操在青州打败黄巾军,收编十万人,组建青州兵。 这些青州兵,平时有人约束,还能循规蹈矩,但在曹操自己都亡命逃走的情况,青州兵贼心又起,马上干起了他们的老本行,一路逃命一路劫掠。
曹军大乱之际,于禁率数百部下且战且退,途中遇到青州兵劫掠,大怒,率军向青州兵发动攻击,并严厉惩罚了参与劫掠的部分青州兵。
待曹操收拢军队后,青州兵将士向曹操控告于禁。 有人劝于禁说,人家青州兵已向主公告你的状了,你应该赶快去向主公说明情况。
于禁却认为,曹军眼下最急迫的事是做好准备抵御张绣的追兵,向曹操辩白并非是当务之急。 就这样,于禁一直等到指挥完曹军立好营垒,做好防御准备之后,才去见曹操,向曹操说明情况。
总之,正因为于禁喜欢以法规来统御部下,不近人情,所以才会被认为“杀戮无辜;暴虐无亲;愎狠无礼”。 加之在襄樊之战中于禁向关羽投降,构成了“扶邪违正”。 所以在于禁死后,才会被曹丕赐谥号厉侯。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一俊遮百丑”,但到于禁这里,却变成了“一丑遮百俊”。
我们上面提到的于禁杀昌豨,曹操当时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是叹息说,昌豨为什么不来向我投降啊,而去找于禁投降。 对于禁率部攻打青州兵之事,曹操不仅没有批评,反而给予了于禁极高的评价,表扬于禁临危不乱,胸怀坦荡,有古代名将之风。 曹操当时的原话是:“将军(指于禁)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由此可见,无论是于禁杀昌豨,还是于禁率部攻打青州兵,这些在后来曹丕看来都是问题的问题,在当时的曹操看来其实都不是问题。 若往好处说,于禁甚至还能因此获得公正无私、治军严谨、有古代名将之风等等好名声。
真正让于禁由“一俊遮百丑”变成“一丑遮百俊”的,是他在襄樊之战中投降了关羽。
于禁向关羽投降,曹操无法理解,曹丕更无法容忍。 在曹丕看来,不管于禁之前为曹魏出生入死立下了多少汗马战功,只要向关羽投降了,就是不忠不义,就是不可原谅的。 所以,即便于禁羞愤而死,曹丕也要冠以“厉侯”的谥号,让他遗臭万年,为后人所唾弃。
这次两会有没有关于教师工资的内容?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赵仁伟、张晓晶、刘宝森)去年以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争议不断。 如何让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平稳实施,成为参加全国两会的教育系统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不能简单地以教学成绩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考核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绩效改革不能简单量化为成绩排名2009年1月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开始实施。 根据这一制度设计,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其中,绩效工资包含基础性和奖励性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另外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自主分配,主要体现工作业绩。 “往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就提过实施绩效工资、提高班主任津贴方面的建议,现在很高兴这一政策逐步变为现实。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烟台二中教师郝翠娟告诉记者,“中小学校教师都按职称拿工资,这种‘大锅饭’应该打破,在学校里有的教师一周上20多节课,有的教师只有四五节课,但收入差不多,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记者调查了解到,教育系统普遍对绩效工资改革持欢迎态度,但因为具体操作难度较大,因此争议颇多,各地进展状况也不一致。 “绩效工资改革不能拿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来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等于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说,以前学校都是以升学率来评价一个老师的优劣,这个操作最简单、看似最公平的办法,却违背了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 实施绩效工资,免不了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办法不科学,就会打击教师积极性。 目前,这一评价机制许多学校处于摸索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陈德展认为,绩效的“绩”是比较难界定的。 谈到成绩就需要用标准衡量,标准就需要量化,而量化的结果很可能又与升学率、考级率等联系在一起,进而导致教师急功近利,这又走到了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老路上。 对于教师的工作而言,许多内容是无法量化的。 教师评价应该以何为“绩”?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部分教育界代表委员告诉记者,学校对教师评价考核在相当长时间里重教书轻育人,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而育人被忽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教师评价一直是个难点。 “指标有师德表现、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所教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等,其中师德怎样评?工作量怎样算?考勤,备课,作业,上课节数这是能看到的,看不到的工作量呢?”郝翠娟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高并不说明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多做几套题就能提高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张淑琴认为,必须探索素质教育模式下对教师的多元化评价,增加过程评价,而不仅仅是看教学成绩。 “目前对过程评价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很多时候教师付出了许多,但并不一定能反映到好成绩上。 比如,转化一个后进生,进行家访帮助一个特困生,这些花费的精力远远要高出上几节课。 是转化一个后进生更有价值呢,还是多上几节课更有价值呢?”她说。 陈德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制订一种相对公平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以及学生成才作为重要评价项目,让教师的教学成绩能够尽量多的体现民意,终归“民心所向”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应破题部分教育系统的代表委员提出,对教师的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应试教育泛滥的情况,与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和办法有关。 一些地方对教育的考核两眼只盯着升学率,升学率高学校和教师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关注没有了。 不尽快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考核办法,不给校长、教师松绑,素质教育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山东自2008年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关系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山东教改方案把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都纳入对教师的评价视野,对教师的评价从以分数为主转向了以全面育人为主。 “通过对教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从而使广大教师主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这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陈德展说。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的重要指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