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进入第二个月 波音计划巨额融资

美国波音公司 波音计划巨额融资 罢工

美国波音公司罢工工人15日在华盛顿州西雅图集会,就加薪事宜向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施压。这场罢工已进入第二个月。

数以百计工人当天聚集在机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国际联合会总部。路透社援引参与集会工人的话报道,波音近期宣布的裁员计划不会让他们停止争取更高薪资和养老金。

波音11日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约10%,涉及约1.7万个岗位,包括高管、经理和普通员工,同时涵盖工会成员和非工会成员。

裁员

波音西海岸工厂约3.3万名员工9月13日开始罢工,劳资双方迄今未就薪酬问题达成协议。罢工导致波音公司生产中断,消耗大量资金储备。

巨额融资

波音现金短缺之际,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波音计划从多家银行借款100亿美元。波音在另一场合宣布,有意三年内通过股票和债务融资250亿美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这250亿美元包括上述100亿美元借款计划。(新华社)


波音的机构组成

与麦道公司完成合并后的波音公司已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 新的波音公司由四个主要的业务集团组成: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波音联接公司和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 波音共用服务集团则对这些业务集团提供支持。 该集团主要为波音各业务集团提供公共服务和高效的基础性保障支持服务,以支持其集中精力保持利润增长。 此外,鬼怪工程部提供先进的技术研发,包括空中交通管理的先进理念。 鬼怪工程部帮助各业务集团发现技术需。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主要生产民用运输机,主要产品包括:波音707,波音717、727、737、747、757、767、777、787系列飞机,提供从100座级别到500多座级别以及货运型号在内的各种民用运输机。 全球同时在现役运营波音民用飞机有上万架之多。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已经开发出波音787系列飞机,已经于2009年12月首飞,北京时间2011年9月27日交付使用。 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 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 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为全球的国防、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大规模系统的“端对端”的服务。 这些大规模系统将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基于陆、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结合起来,提供非常广泛的国防和空间系统、产品及服务。 它设计、制造、改装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旋翼机、空中加油机、导弹及武器系统并提供相关支持,而且处于无人驾驶系统军事技术领域的前沿。 综合国防系统集团还支持着美国政府的数个重要国防项目,包括防御署的地基中程防御项目、国家侦察办公室的未来成像系统、美空军运载火箭项目,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等。 作为系统集成商,该集团承接了一些新项目,包括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美国国防部的先进超视距终端系列,以及美国运输部的爆炸物探测系统等。 波音金融公司(Boeing Capital),是提供资产融资和租赁服务的融资公司。 波音金融公司为全球融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任务是支持其他波音业务集团。 该公司与民用飞机集团和综合国防系统密切合作,负责安排、组织或提供资金,以促进波音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卫星以及火箭的销售和交付。 波音金融公司资产总额为100亿美元,融合了波音的融资实力、全球性业务、对波音客户和设备的充分了解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专家队伍。 波音联接公司(Connexion by Boeing),为飞机提供空中双向互联网及电视服务,把互联网直接接入到民航班机上。 波音联接公司是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为移动平台提供实时、高速的双向互联网接入功能,改变人们在旅行过程中联络、通信和娱乐的方式。 波音联接公司服务于三个重要市场:民用飞机用户及其乘客市场,包括私人和政府高层官员专机在内的公务机市场,以及海运市场。 乘客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DA)享受安全的高速接入服务,联接互联网、个人和公司电子邮件账号以及公司局域网。 他们还可以收发附件并观看娱乐节目--全部是以DSL速度。 波音联接服务不仅为乘客创造了价值,同时也为飞机用户带来价值,让他们可以利用波音联接的超级带宽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服务,增加安全性。 波音联接拥有全球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支持服务。 在美国,波音联接目前向包括私人和政府飞机用户在内的公务机市场提供服务。 国际上,汉莎航空公司在其跨大西洋航线上选择了波音联接的服务。 2003年第一季度,汉莎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民用飞机的乘客首次享用了上述服务。 除了该服务的启动用户汉莎航空外,全日空、中华航空、日本航空、大韩航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已宣布为他们的远程飞机机队装备波音联接服务的计划。 2004年5月,波音联接服务已在跨大西洋航线上全面启动。 波音共用服务集团为其他各业务集团在全球的运营提供基础性保障支持服务,以支持其专注于保持利润增长。 其业务范围从电脑、网络运行、电子商务、设施服务、员工福利和项目,到安全、运输以及产品和服务的采购等。 该集团还为波音雇员和客户提供安全、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指导,并通过波音旅游管理公司提供广泛的旅行和预订服务。 此外,服务集团还负责管理波音所有的地产。 该集团通过整合服务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以及精益流程和运营模式,同时更好地利用了采购能力,也使服务更方便易用。 波音在全球70个国家以及美国48个州共有雇员近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威奇塔和圣路易斯。 竞争对手波音公司在民航领域最大对手——空客(空中客车工业公司、Airbus)主要制造民用运输机。 由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四国的宇航公司共同组建,自1970年成立以来,逐步发展成为波音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波音公司在民用运输机的市场额份不断被空中客车公司蚕食,双方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面对面的定单争夺战。 双方在激烈竞争的同时,还不断的指控对方搞“不正当”竞争。 波音指控四个国家的政府为空中客车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以及为购买空中客车公司飞机的航空公司提供低息贷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而空中客车公司反过来指责波音及其承包商也获得巨额政府补贴。 从而引发了美国与欧盟政府之间贸易争端。 双方高层管理人员也在利用各种场合大打口水仗。

请问哪里有一些关于定向增发的比较经典的案例?

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海南航空定向增发的例子。 海航换骨——“大新华”组建内幕独家调查海航集团正在操作的“大新华”集团一波三折,挂牌计划一推再推,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索罗斯是否还会大笔注资?海南航空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否即将易主?海南省政府为何在关键时刻拿出来15亿?“大新华”集团上市后,以陈峰为代表的海航集团的“老板”们,是否会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话?《新财经》记者两赴海南,通过与陈峰、王健、陈文理、李先华等海航高管的深入交流,得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我们大厦楼上的‘HNA(海南航空)’标识有些脏了,是不是应该清洗一下?”不久前,海航发展大厦的清洁工通过海航集团特有的网络办公系统,将意见直接提给了集团董事局领导。 “不用了,我们的牌子马上就换了。 ”海航的决策者回答。 文/陆 建 罗 威 众所周知,海航人正在实施一个很大的战略规划——筹建“大新华”集团。 可是,这个“大新华”同现在正在私募的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同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同海航集团有什么关系?“大新华”未来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就是在海航内部,很多人也说不清楚。 “海航现在处于再次脱胎换骨的准备期。 ”面对《新财经》的采访,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说,“未来5~7年,海航有两个目标:一是创造中华民族的世界级航空运输品牌,二是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世界级企业。 这有三个标志,一是机队规模;二是旅客认同度;第三是海航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目前我们正在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这是中国航空界一次重大的私募,为我们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 陈峰口中的“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正是业内所说的“大新华”概念。 在目前,因为还未完成注资计划,没达到《公司法》对于一家集团最低掌控五家子公司的要求,集团还不能挂牌,所以只能通过“新华控股”吸纳资金。 对此,海航已经谋划了很久很久。 海南航空从一个地方性航空运输单体企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截至2005年6月,拥有107架飞机,集团总资产430多亿元,员工多人——同他们一系列成功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 如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航发展战略研究组所说的:海航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成功进行资本运作的十年。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海航得到了速度,但却带来了高负债的问题。 而且,受到资本制约,海航业内老四的地位一时间难以再向前提升。 海航需要资金支持并且为数不小,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每一次融资,都带来海航资产负债率的下降,而后来都毫无例外地回到警戒线之上。 海航为筹措资金不遗余力。 “大新华”恰是海航人把发展目标和解决资金难题巧妙结合起来的战略。 陈峰在10月15日索罗斯基金入资新华控股的新闻情况通报会上明确表示,新华航空集团的成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募筹备期,私募总额约30多亿元,其中索罗斯的本次投资约占10%。 到今年底,根据私募的具体情况,募集约50亿元左右资金,并举行创立大会,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大新华航空集团计划在香港H股上市。 被逼出来的“上策” 2003年以前,海航一直具有再融资的资格,但是,缓解资金瓶颈,单纯满足“连续三年盈利”还不够,在中国低迷的市场环境和特殊的管理体制下,海航的直接融资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们每年都报材料,但每年都排队。 ”在海航高层中,直接负责资本运作的高管无奈地说。 据他介绍,由于2001年、2002年这两年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低迷,所以,证监会控制了上市再融资的节奏,无论首发还是增发,都严格限制,排队解决。 海南航空几乎每年都排在150名以外,2002年的时候,排位刚稍微靠前一点,大概是130名,结果2003年“非典”来了。 “在中国的各个行业中,‘非典’影响最大的就是航空运输业。 ‘非典’期间我到广州看了一下,当时白云机场有20多架飞机排在停机坪上,其中有五六架777,从这边往那边看过去, 20多架飞机整齐排列,那场面倒真是壮观,但我却感到很悲哀。 那时,民航业真的特别惨。 ”这位高管说。 海南航空在2003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受“非典”疫情影响等原因,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4.7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145.39%。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减少11.50亿元,为0.45 亿元,下降96.23%;而毛利率从上年的23.78%下降为8.43%,降低了15.35%,致使净利润为-12.69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32%;每股收益-1.74元,每股净资产1.53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0.80元,净资产收益率-113.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亿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8元。 “2003年的巨额亏损,意味着我们三年的营业业绩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再融资的资格。 那时我们感到很冤,‘非典’完全是外来的非人力可控的原因,并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经营发展战略出现问题,也不是企业的决策失误,我们的企业是好好的,但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企业无法保持连续三年盈利,造成海航股份公司未来三年都不能融资;而且,三年以后继续排队,批下来至少需要五年以后。 你说这合理吗?”海航一位高管如此说。 “这样的制度,意味着人为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很多民族企业在未来的五年失去了直接融资的资格,失去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发展的机遇,这是不公平的。 ”这位海航高层领导至今无法释怀。 当时,对于资金极度渴望的海南航空,一直努力向证监会陈述自己的理由,期望恢复直接融资的资格。 但证监会说这是《公司法》规定的,必须要找全国人大。 海航马上找了全国人大的法律委员会,法律委员会也表示了对海航的同情,认为这种现象不正常,但是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当时想,全国人大能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至少是为100多家因为‘非典’导致亏损的旅游、航空、酒店餐饮这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呼吁,这个事情要是破冰,意味着100多家相关企业都具备了融资资格。 我们当时是抱着这样的理念来做这个事。 但是从2003年‘非典’的下半年开始,我们的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谈及往事,海航的一位直接参与者还是一脸的无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虽然策划突破政策限制没有成功,但海航定向增发的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定向增发的时间差 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很多资本大鳄意识到,如若持有上市公司非流通法人股,只要鼓捣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对价”方案,就能取得上市流通的资格。 到那时,无论是持有还是拉高出货,主动权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更何况,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层监管者还放出话来,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企业,将优先安排融资和高层管理者持股。 一时间,非流通股成了香饽饽。 法人股交易十分踊跃,价格水涨船高。 就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里,国家有关部门批复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定向增发法人股。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公司意欲效仿,却再也没有一家取得成功。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唯一一家在今年取得定向增发资格的上市公司。 海航的定向增发,初步打算是28亿元,这远远大于在A股市场上增发获得的几亿资金。 海航人如何做到这一点?这里面,自然充满故事。 但却没有人给出答案,这也许是市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局。 对于坊间的各种传言,海航的高级管理者不置可否。 他们只是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海航股份的定向增发能够成功,是因为证监会的批文是在中国管理层决定解决股权分置之前。 “如果是在此之后,可能这个事情又会有变数。 ”海航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如实相告。 其二,这个决定表明,党和政府对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是支持的。 创新能力、改革意识都是非常强的。 得到了好处的海航人对决策者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增发后的海航股份,是否会通过资本市场变现,从而获得溢价?对此,海航的高层表示,新华控股即使成为海航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即使获得流通权,也不意味着海航集团的法人股有出让的打算。 “大新华”水落石出 那么,海航股份的定向增发与海航集团正在操作的“大新华”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层面。 ”一位海航高层告诉《新财经》,目前正在筹建的大新华航空集团,是2004年1月5日中国民航总局批准设立的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升级版本。 (民航政法函[2004]5号文件《关于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问题的批复》)。 当前,海航的舵手们利用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义进行私募活动,今年年底,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将直接注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定向增发的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资金将用来收购海南航空集团其他的航空公司,包括中国新华航空有限公司、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公司,组建世人瞩目的“大新华集团”。 据知,这四家航空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实现合并运行,效果非常好。 按照海航的计划,这次资本运作完成后,海航集团航空运输主业的核心资产和品牌概念都将被“大新华”所取代。 一个摆脱了地域概念的新航空集团形象将浮出水面,这便是陈峰口中“脱胎换骨”的真正内涵。 对于“大新华”的组建细节,海航的一位高层领导解释说,海航三年连续盈利的业绩没有了,资本市场上直接再融资的路走不通了,可是,很多投资资金打算入股海航,“仅仅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就无法吸纳这些资金;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就可以随时入钱,这是一个明显的悖论。 ” 当时,证监会的相关部门告诉海航,我们这种限制主要针对公开发行股票,因为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但私募是愿打愿挨,作为战略投资者,他自己就会对这个项目进行审慎评估后再作决定。 监管者的态度让海航人看到了事情的转机。 经过艰苦的争取工作,国家有关部门终于同意海航私募非流通的法人股。 为什么只批了一家?海航的一位高级管理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所作的实验。 “但是没有想到,我们海航刚刚拿了批文以后,有关部门决定,要首先解决股权分置这个困扰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这100多家因为‘非典’导致亏损的企业有没有再融资的问题。 只有股权分置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国家才可以发展。 所以,在两利相较的时候,就取了大利。 ” 海航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自然见仁见智。 但海航的定向增发资格,让海航有了更大的想法。 海航股份目前是单一的上市航空公司,海航决策者打算把海航股份有限公司同其余几家旗下航空公司(新华、山西、长安)一起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能够共享、统一运行的平台。 据海航执行总裁李先华介绍,按照民航总局现行规定,每家航空公司都有各自的航线经营权,相互是不能“串飞”的,要变通,就要签协议,租哪家公司的飞机才可以飞哪家的航线,资源无法共享。 比如,夏季的时候,海南是淡季,北方新疆、西安非常火,而海航的运力没有办法调配到北方去飞。 冬季是海南的旅游旺季,冰天雪地的北方是出行淡季,飞机却无法调过来。 海航收购了三家航空公司,但还是一个个独立运行的企业,失去了收购的意义。 “收购的意义在于把这四家航空公司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平台,资源共享,能够取得1+3>4的效益”。 在李先华看来,未来的“大新华”就是把这四个航空公司组织到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平台。 30多亿元资金的背后 据《新财经》调查,到目前为止,新华控股募集到的资金有30亿元左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5亿元;(2)海航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出资11.5亿元;(3)索罗斯出资2500万美金;(4)正在洽谈中的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基本落实的资金有10亿元左右,意向资金不低于几十亿元。 每一笔资金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在海航集团提供的资料中,有如下表述:“经海南省委省政府决策,海南省投资管理委员会表决通过,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向新华控股投资15亿元人民币,目前15亿元资金已到位。 ” 而据《新财经》了解,这短短的几十个字背后,也蕴涵着很多故事。 作为海南省最大的企业之一,省委省政府对海航的扶持自然不遗余力,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介入地方企业的行为越来越谨慎。 对此,李先华这样解释:刚开始我们也没有考虑省政府入资,当时很多国内大企业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购比较踊跃,我们当时测算了一下,融资几十亿不成问题。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国内投资机构大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入资存在政策上的障碍,投资其他行业,要受到国资委严格审批。 换句话说,国有企业投资其他行业,目前基本上行不通。 当然,也不排除国资委批准个别企业数额不大的投资,这样,外资股占的比重就很大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当前的航空业,外资股的比例不得高于49%。 而且,外资投资者还表示,全部资金马上到位都没有问题,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要求,比如总部的位置问题。 很多海外投资机构认为,就海航的未来发展而言,海南已经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了,未来的航空集团的管理公司是不是应该设立在北京,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答应,但也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 ” 海南省政府对海航的关注与支持,这些年没有动摇过。 这一次的问题,海南省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海南省通过自己的发展控股公司——海南发展控股注资15亿到新华控股。 既缓解了外资比例超标的问题,也将海航踏踏实实地留在了海南这片土地上。 《新财经》了解到,这次政府出资,虽然最后皆大欢喜,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是一波三折,其中,协议就签订了很多份。 这也许就是海航领导口中“没有海南省政府,就没有海航今天”的真正含义。 海航第一大股东即将易主 海航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海航集团及关联公司将向新华控股投资11.5亿元人民币,目前5亿元人民币已经到位,其余投资将于10月份内到位。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海南股份有限公司中,海航集团作为海南航空发起人之一,2003年末只拥有7.3%的海南航空股份,当时具有索罗斯量子基金背景的美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08亿股,以14.8%持股比例为第一大股东。 但自去年以来,海航集团增持迹象极为明显:海航集团受让光大集团所持有的海南航空4.5%股份,并增持了670万股A股流通股,使其持股比例达到11.85%,持股比例仅比美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低2.95%,位列第二大股东。 海航集团的实际控制地位,同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份十分不般配,这是海航集团一直要扭转的事情。 而如果此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海航集团无疑将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对此,海航的高管在接受《新财经》的采访时,也间接证实了这个断言。 此外,据海航直接负责融资的高层管理人员透露,目前,很多投资者正在就入资条件和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每一笔都是大资金。 ”一位海航高管如是说。 据《新财经》调查,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很多外资同海航的谈判都已经到了“收官”阶段。 “到年底为止,新华控股私募资金和向海航股份定向注资的活动将同时结束。 ”陈峰说。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新华控股,也就是未来的大新华集团第一阶段的私募工作将告一段落。 到底海航能募集到多少钱?这个很有意思的猜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海航“大新华集团”理想的根基到底有多大。 整体上市与高管持股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来不缺资本运作的高手,也从来不乏挑战政策边缘的经典案例。 当年TCL整体上市,就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先例,成就了李东生的传奇。 今日的海航谋划的“大新华”概念,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打算重复演绎TCL的故事。 陈峰表示,未来的新华集团,将在香港H股上市。 虽然资本市场上的事情,没有人能下结论,因为变数实在太多。 但陈峰的计划,还是从海航另一位高管的口中得到了证实。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问题多多,股权分置问题能不能在两年内解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由于在美国市场发行ADR(信用凭证)效果并不好,因为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不够透明,管理效率低下,也许这是偏见,但却造成了市场上交投清淡的现实。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在美国上市,其维护成本相当高,大致每年需要数百万美元,往往得不偿失。 “从目前看,香港还算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各方面符合‘大新华’上市的要求。 ”可见,海航的管理者不仅考虑到上市的问题,也早早就考虑好了如何上市和到哪里上市的细节。 TCL整体上市,让李东生一夜之间暴富。 那么,海航的“大新华”上市计划呢? “在以前,关于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 ”海航集团执行总裁李先华表示,“但是后来,国家叫停了这项激励措施,我们就没有再动心思。 ” 他同时指出,我们永远不会用某些办法,让海航的高管或者一部分人变成富豪;我们作为海航的决策者,从来就是将公平放在了首位。 海航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管理层要作出牺牲,比如海航从成立之时起,技术岗位的管理人员工资比行政管理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的干部要高。 很多年,机务维修人员的工资都比我高,更不用说飞行员。 在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之前,我们在房子的分配方面,都是飞行员首先挑,技术人员第二挑,我们管理层是第三挑选的,我住过很多海航的房子,可以说都是很普通的。 李先华对《新财经》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在海航除了拿工资,年底根据我的绩效,董事局给我打分,还有一份不高的奖金,加上公司给我买了一份保险,此外我再没有其他的。 作为海航的管理者,我们现在更多考虑的是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 我们自己经常想,一个人一顿饭还能吃两斤米饭,睡觉还能睡两张床吗?所以,我们对高管持股并没有很强烈的愿望。 ” “我们绝对不会通过本次资本运作将海航的高管成为富豪,绝对不会这么做!”李先华的回答掷地有声。 李先华认为,在任何一个团队中,任何分配制度都可能存在不够公平的因素,或者你觉得公平,人家觉得不公平。 对于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他也同时表示,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不能说有一个案例没有做好,就搞一刀切,这是要命的。 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团队干得那么好,高管无法持股,结果没有正路可以走,就走了歪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同时,他认为舆论也不应该对这些事情太苛刻,不应该将所有的资本运作都看做损公肥私的行为。 “海航的资本运作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实业在做支撑,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很好的实业,光靠讲故事是不行的。 讲故事可以骗一次,但骗不了长久。 大新华集团会成为中国航空业最出色的企业,不信,你走着瞧。 ”李先华说。 海航历次融资一览 直接融资 >> 海航的第一次直接融资是从海航的股份制改造开始的。 1993年海航以重新评估的1334万元国家股与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海南分行、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海南航空进出口贸易公司等17家法人单位为发起人,组建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万元,总股本为万股。 形成的股权结构,国有股1334.0552万股,占5.33%,法人股.9448万股,占74.67%,并在STAQ系统上市。 内部职工股5000万股,占20%。 企业总资产为12.4亿元,资本的长期负债率66.3%。 1994年海航的分红方案确立为每10股送2股,共送红股5002万股,总股本增至万股。 第二次直接融资是1995年向美国航空责任有限公司出让1亿外资股股份,每股价格为0.2449美元,共获得2500万美元股权转让金,折合人民币2.079亿元,占当时总股本的25%。 第二次直接融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航对外汇的需求,而且使海航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提高了海航在国际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同时为海航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方式。 引入外资股后,美国航空责任有限公司在董事会9个席位中只占有2个席位,海航的总股本增至4亿股。 其中,国家股占4%,法人股占56.01%,个人股占14.99%,外资股占25%。 从总体上看,海航的中方股东仍占大多数。 第三次直接融资是海航发行A股和B股,转为公众公司。 1997年海航在境内发行外资股B股71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0.47美元,公司取得募集资金333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万元,其中7100万元转做股本,其余扣除发行费用后转为资本公积金。 发行B股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71亿元。 进一步解决了公司的外汇需求,平衡了公司的股本结构。 1999年,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总股份为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6元人民币,募集资金近9.4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外,万元转做股本,其余转为资本公积金。 A股发行后,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76亿元。 股东权益增到20.26亿元,公司总资产达到66.02亿元。 到1999年为止,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为万股,其中国家股占2.37%,境内法人持有股份占33.14%,内部职工股占8.87%,境内上市外资股占10.5%,外资法人持有股份占14.80%,社会公众股东占30.32%。 间接融资 >> 企业股本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且也意味着企业间接融资有了更多的信用担保。 1993年,海航初次募股集资2.5亿元后,以这笔资产做抵押,初步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6.48亿元,购买了两架波音737客机,随后又以这两架飞机做抵押,从美国租购了两架波音737客机,组建了海航机队。 此后,海航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树立了市场信誉,陆续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银企协议,获得大额长期信贷,并在美国三次成功地发行共计4.34亿美元的债券。

联邦监管机构

美元贬值的奥秘

全面揭露美元贬值的奥秘美元贬值的奥秘一、顺差:美国人的吸星大法二、储备外汇:输掉600个甲午战争三、结症:央行汇率对民间汇率的僭越四、热钱:图的就是一毛不拔五、金融组合:对废纸的进一步稀释六、次贷危机:侵略中国所得的福利七、股市与房市:美国人的抽血站八、通货膨胀:美国人印刷了中国一半的货币九、用储备换石油十、中国价值观一、顺差:美国人的吸星大法从中国发一个集装箱到美国,要5000美金的运费,从美国发过来,不到300美金,因为集装箱都是空的。 很多年了,中远公司的人每次开船回来,只知道找不到东西压舱,却没想到,整个中国,是在给美国人白白奉送。 打赢一场战争,战利品用车子运了三天三夜,那是大胜利!可美国人把我们的东西运走,是用船,昼夜不息,运了三年!还是刚刚开始! 美国人一边美美地享受中国人送过来的免费午餐,一边还要假惺惺的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指控”,说“顺差是政治问题”。 其实,美国人是故意的,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才故意关闭自己的生产能力,故意制造顺差,用免费的中国货。 他们假惺惺“反倾销”,其实是为了吊中国人的胃口,指控,但不绝杀,才能让中国死心塌地给他们提供持续的顺差。 二、储备外汇:输掉600个甲午战争 中国积累顺差,以为挣到了美元。 殊不知,美元的购买力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接受美元,但他们都不储备美元,他们拿了美元,立即去美国兑现。 美国才是美元购买力的最终实现地。 从货币学的角度来看,美元是美国央行开出的借条,是它的债务。 理所当然,这个债务的承担者,只能是美国。 既然如此,那么美国人只要关闭出口,美元就会买不到东西。 不管中国积累多少顺差,美国人只要吭一声,把出口关闭,你的美元立马变成废纸,顺差立马变成白干! 美国人早就算好了这一招,美元贬值的核心奥秘,就在这里! 美元贬值就是针对中国,因为只有中国储备美元。 其他国家都不储备美元,他们不怕美元贬值。 其他国家要去美国买东西,美国人会把好东西拿出来,因为东西不好人家不买。 但中国如果要去美国买东西,他们就会拿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出来给你。 8000万件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4000元一吨的可口可乐泡泡水,你爱要不要。 你不要更好,那你的美元就是废纸。 2004年石油价格从25美元一桶猛涨到70美元一桶,就是针对中国。 因为同期用欧元表示的石油价格没有变化。 等美国人巧取豪夺,把中国的外汇储备消耗完了,没有美元了,美元立即又会坚挺。 这样可以继续骗人,可以让中国再积累二十年顺差!美国人持有美元,美元坚挺,能买到东西。 中国人持有美元,美元疲软,等同废纸。 这就是买卖。 买卖很残酷。 美国人清楚得很,收发自如。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东西。 不象中国,只想到钱,不想到东西。 让中国积累顺差,美国人得到了东西。 让美元贬值,让中国买不到东西,美国人还是得到了东西。 美国第一次海湾战争,花费是600亿美元。 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5000亿美元,因为美国人控制石油价格上涨,让中国的储备丧失了一半的购买力,相当于遭受4次海湾战争的打击!现在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5万亿,还会往上涨。 美国人通过关闭出口让美元贬值,将可以让中国遭受40次海湾战争甚至100次海湾战争的打击。 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输掉甲午海战,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 可储备1.5万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用700吨纸张换走1500亿两白银的财富,足足相当于600个甲午海战的损失!相当于自满清政府垮台以来,我们每两个月就输掉一个甲午海战!李鸿章割地赔款,我们说他是卖国贼,他老人家从此一病不起。 可我们每两个月输掉一个甲午海战,连续输了一百年,倒若无其事!问题的结症在哪里?中国为什么会积累顺差,储备外汇?结症在于,中国的汇率制度有缺陷!三、结症:央行汇率对民间汇率的僭越挣到了美元,干什么?回答这个问题。 买东西。 南航说,美元给我,我去买飞机。 中石油说,美元给我,我去买石油。 那么给谁?谁出的价高,就给谁。 南航出价8元一个美金,先给南航,中石油出价7元一个美金,后给中石油。 你们拿了美金以后,赔还是赚,自己负责。 但是,如果,南航,还有中石油,都出不起价钱——8元一个美金,没人要。 7元一个美金,还是没有人要。 6元一个美金,还是没有人要——怎么办?那你就5元一个美金,4元一个美金,3元一个美金……让人民币升值!一直到美金有人要为止!如果1元一个美金,都没有人要,无论人民币怎样升值,都不能从美国买到东西,怎么办?那出口商就自动关门。 别再给美国生产东西。 因为你赚到的美金,不能给中国带来福利,你赚的美金没人要。 这就是汇率机制。 出口商所赚来的每一分钱外汇,都应该由民间确认其价值,由民间进口商根据外汇的进口购买力,来决定以什么价格(汇率),购买出口商手中的外汇。 这个交易成功,出口商的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 在这个汇率机制下,巨额顺差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顺差(出口大于进口)会导致出口商赚来的外汇买不到东西,如同废纸。 出口商很快就会被憋死,无法再生产。 既然人民币的汇率机制能够自动防止资源流失,自动防止巨额顺差的出现,那这个机制又为什么失效了呢?是因为央行的介入,开动印钞机强行收购美元进行储备,导致了自动防止资源流失的汇率机制,失去作用。 央行储备美元,人们就无法即时认证、并实现这每一笔外汇的购买力。 哪怕美金已经变成了废纸,没有丝毫购买力,人们也无法发现。 央行储备外汇,是对进口商认证、并实现外汇购买力这一权利的僭越。 在进口商不要美元的情况下,你开动印钞机强行储备,你就违背了国家利益,形成了吞噬国家资源的黑洞。 央行不介入,汇率就是真正的“民间汇率”。 而央行一旦介入,汇率其实就是由央行随便吆喝,我们姑且叫这个汇率为“央行汇率”。 因为央行把握着印钞机。 他喊高了,外汇供过于求,印刷钞票接受,就变成储备;喊低了,外汇供不应求,收拢钞票购买,就成了外债。 在中国,央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其实是一体的。 巨额储备,直接证明央行介入了外汇交易,而且主导、决定了汇率,剥夺了进口商认证、并实现这些外汇储备购买力的权利。 这一点无可申辩。 因为储备的本身,就是失误的证据。 四、热钱:图的就是一毛不拔巨额顺差,是央行开动印钞机,无条件收购美元,进行储备,所造成的。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第一,根本的解决办法,央行及其所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不再开动印钞机政策性接受美元。 外汇交易由进口商与出口商直接对接。 美元由民间进口商决定是否收购,收购价格(汇率)也由民间决定。 这是最绝的解决办法。 进出口商直接对接,进口商买不到东西,出口商的外汇就没人要,顺差一天都不能持续。 现在央行规定的人民币浮动区间,是3‰-5‰,这个浮动区间远远不够。 这么小的浮动,大家肯定都直接跟央行交易,而不会自己相互交易。 要理顺汇率机制,浮动区间必须扩大100倍!卖出美元,8,买进,6,甚至5。 这么大的区间,才足以让进出口商自己直接交易。 第二,如果不触及“央行退出主流外汇交易,让进出口商直接对接”这个根本的汇率机制,那么至少——应该让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从8个人民币换1美金,升值到只需要5个人民币换1美金,那么出口一辆400元的自行车,在美国的标价就从50美金涨到了80美金。 这一涨价,就会让中国的出口减少。 同时中国的进口商品会更便宜,进口会增加。 这一减一加,顺差就可以扭转。 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会减少,进口会增加,这对中国是一种福利,三岁小孩都会知道。 但人是经不起忽悠的,美国人一忽悠,说日元升值对日本打击大,怎么怎么的,很多人就迷失了方向。 于是,人民币升值这个三岁小孩都搞得清的事情,在大人们那里却久拖不决,以致贻误时机。 本来,如果央行不介入外汇交易,有顺差,会导致外币买不到东西,立即贬值,本币立即升值,这是自动自发的。 但我们的汇率机制,有央行的参与,而且僭越了民间汇率,所以反应就迟钝了。 这一迟钝,导致热钱大量涌入!两年之内,中国的外汇储备从5000亿美元暴涨到亿美元。 这其中估计有至少有8000亿美元是混进来的热钱,是假出口,不是真出口。 这些钱进来干什么呢?美国人想,中国面对巨额顺差,如果采取第一种对策,央行不再入市政策性接受美元,那美国人就不能再从中国弄走一分钱东西。 中国如果采取第二种对策,让人民币升值,美国人同样要遭受损失。 怎么办?赶紧行动,趁着中国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升值,趁着中国的央行还在政策性收购美元,赶紧,把美元换成人民币!8000亿美元热钱涌入,美国人不再害怕人民币升值了。 因为,中国两年的出口收入,都已经被他们提前换成了人民币。 升值只能管到两年以后的事情,美国人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动自己的生产机器,摆脱对中国进口的依赖。 相反,美国人甚至要求人民币升值,以便他们迅速回购美元,套走中国的外汇储备。 热钱涌入,即使中国采取第一种应对办法,美国人也不那么害怕了。 即使中国的央行不再接受美元,那么已经进入到中国境内的8000亿美元,已经建了一个6万亿的人民币仓。 加上在股市和房市的斩获,这个仓可能达到10万亿人民币!占中国居民储蓄的一半!这笔由美国人控制、归美国人所有的钱,可以代替中国央行,入市接收中国出口商所得到的美元。 在这10万亿人民币耗尽之前,美国人依然不需要付出一分钱的资源,就可以完全免费接受中国所提供的顺差!等到这笔钱耗尽,美国人同样赢得了2年以上的宝贵时间,来开动自己的生产机器!而中国央行所储备的1.5万亿美元,只要美国人不卖东西,就可以完全变成废纸!主动权完全由美国控制!热钱的目的,图的就是这个一毛不拔!热钱进入,轻松化解了中国面对顺差,而可能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只要中国的汇率制度不改革,只要中国的央行还继续入市接收美元进行储备,热钱对中国的攻击就不会停止。 因为中国拿了美元,变成储备,变成纸。 不去验证,更不去实现这些纸张的购买力。 而美国人拿了人民币,立即可以换到中国房产、股票等实体财富,并顺利转化为中国的顺差。 中国的决策者,拿到美金,还以为赚到了钱。 殊不知,人家拿了人民币,立即换成东西,你拿的美金,变成储备,是纸,铁定贬值。 五、金融组合:对废纸的进一步稀释美元进入中国,最怕的是中国拿着美元去买东西。 他们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把中国的外汇储备转换成美国国债;第二,忽悠中国投资公司,把外汇储备直接送给美国人去搞“金融组合投资”。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血汗钱。 给美国人提供商品,赚得美元;把房地产卖给美国,赚得美元;把股票卖给美国,赚得美元;把中国的银行、优质国有企业和民族品牌卖给美国,赚得美元……美国人拿走1.5万亿,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中国得到什么?也是1.5万亿,但却是700吨重的纸张!这700吨纸张的购买力本来就已经被美国人锁定,现在,还要把它送给美国人搞“金融组合投资”!货也没了,钱也没了!金融组合投资的目的在于,把中国流动性最高的美元资产,控制在美国人手中,降低对美国实物的购买力。 这样,热钱进来就安全了,永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这样,热钱就可以持续地进来,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回购中国出口商所得到的美元,支持中国的顺差。 当把中国的资源全部抽干的时候,中国会积累1万亿亿美元的顺差,得到1万亿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同时,这1万亿亿美元的购买力,也会在美国印钞机的稀释下,在美国关闭出口的情况下,缩水一万亿亿倍!仅仅能买到4斤大米!中国资源耗尽,亡国灭种。 再缕一下思路:顺差——靠央行储备美元的支持,而积累——储备美元的汇率制度允许热钱无限进入,导致央行储备暴涨,导致美国人在中国境内持有巨额人民币仓,形成回购美元,支持美元价值和持续顺差的能力——为了降低中国储备对美国的风险,忽悠中投公司搞金融组合投资,降低中国美元的流动性,让热钱可以安全、持续进入,从而支持中国的制度性持续顺差——最后,中国的资源榨干了,中国的极巨额(现在已经是巨额)外汇储备突然贬值,一根鸡毛也买不到,中美关系破裂,中国政权垮台,被彻底宰杀。 中国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一样,沦为动乱、贫困、饥饿与艾滋病的天堂。 顺差、储备、金融组合,这就是美国人“用废纸换财富”的战略路线。 六、次贷危机:侵略中国所得的福利给明显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发放住房贷款,然后变成烂帐,收不回来,这就是“次贷危机”。 格林斯潘这帮人,是老狐狸,老江湖。 花旗银行,几百年历史了,金融掠夺是祖传的手艺,玩了十几代人。 他们会冒然给一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发放住房贷款?这个事情很蹊跷。 一开始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发给他们贷款并不是冲着住房,美国人的住房问题早就稳定了,沉淀在那儿,搬不走。 以住房“抵押”贷款,目的就是为了让美国人购买免费的中国货。 所谓的“抵押”,形式而已。 中国把极其廉价的商品一船一船运往美国,让美国人享受,美国人拿着贷款就可以购买大把的中国货。 这种消费性的贷款,一开始就没想着让他们还的。 次级贷款是美国政府为享受免费的中国货而发给每一个公民的福利。 次贷危机的含义,就是美国政府给的钱花完了,这些美元都流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怎么办呢? 搞“金融组合投资”,让中国人把得到的美元再发放给美国人,让美国人再拿着这些钱,继续购买免费的中国货!美国人不断欠债,不断花钱;中国人不断干活,又不断把赚来的钱借给美国人去花……不要以为美国人欠我们很多债,是个好事。 美国人在金融掠夺方面有着臭名昭著的信用记录。 欠少量的债好办,如果欠多了那就麻烦了,轻则政治讹诈,重则搞垮你的政权,把所有债务一笔勾销。 七、股市与房市:美国人的抽血站 股市与房市暴涨,主要是热钱支撑。 储备1.5万亿美元外汇,等于给美国人发放了10万亿人民币。 或者说,美国人以1.5万亿美元作抵押,在中国发行了10万亿人民币的钞票! 中国居民储蓄由2005年的不到10万亿猛增到20万亿,这个增量,基本上是由美国人(及其代理人)印刷持有! 美国人用这些钱抢购中国所有值钱的东西,股市、房市怎么能不暴涨? 我们现在不难理解了,中国的股市是热钱构成的,根本上不健康。 它的作用就是为热钱建仓,并成为抽取中国居民储蓄的抽血站。 请注意这么一个数字,美国热钱10万亿,占到中国居民储蓄的一半多。 即使中国全部居民储蓄都进入股市,也无法与热钱这个主力相抗衡。 把10万亿中的1%拿出来,就是1000亿,写一篇文章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家媒体全部搞定,1家媒体可以分到10个亿!10个亿拿到手里,你听不听话? 热钱的力量,完全可以控制股市的涨跌,并控制所有关于涨跌的舆论!庄家要你涨多高你就可以涨多高,要你跌多少你就得跌多少,他比神还厉害,他怎么能不赚?你是散户,你是被控制者,你怎么能不输? 把中国的居民储蓄都抽入股市,转到美国人口袋里,这是操盘者的唯一目的。 股市涨得越高,能抽取的中国居民储蓄就越多,热钱的仓就越大。 热钱的仓越大,能买的中国货就越多,能收购出口商的顺差美元就越多,能从中国抽走的资源就越多! 八、通货膨胀:美国人印刷了中国一半的货币 通货膨胀是美国人印刷钞票,抢购中国货所造成的。 挽救这场通货膨胀的唯一办法,是中国拿到这1.5万亿美元,去美国进口东西,把被美国人抢购走的东西进口回来。 可美国人早就算好了这一招。 第一,中国央行没有进口力,它储备美元的本身,就导致了储备购买力的萎缩;第二,美国人已经把值钱的东西都收好,中国拿了美元买不到东西! 即使去掉这两个限制条件,要靠进口挽回损失,也是难以想象的。 你想想,1.5万亿,还是美元,用船从美国运货,只运出来,不运过去,让你免费运三年!需要多大的力量?这可能吗! 美国人就是算好了这些,才拼命往中国输入热钱的! 如果不改革汇率制度,那么两年以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达到12万亿美元,导致居民储蓄暴涨到100万亿,而其中90万亿归美国人及其代理人持有!股市这个抽血机则会冲到点! 在新增货币的刺激下,实体财富的存量会略有增加,但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总量,如石油、煤、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总储量,不仅不会有丝毫增加,而且会急剧消耗!在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的情况下,美国人通过持有这些通货的90%,就能够占有到中国90%的资源。 造成中国这次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顺差,是这次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央行印票子,收购出口商的美元进行储备,出口商拿到了票子,把货物却给了外国人,而向外国人进口货物的这个债权,却由央行储备持有!但央行却没有进口能力!于是导致了顺差!票子发给了出口商,实物出口给了外国人,进口补给又卡在央行不能实现,当然导致物价上涨。 第二,热钱,是物价上涨的第二个原因。 储备美元并放松资本管制,让热钱得以大量输入,美国人用人民币通货抢购中国的商品,导致物价上涨。 而中国拿到美元通货,却变成了储备,变成纸,变成“金融组合”,根本无法进口。 通货增加,实物没有增加,物价当然上涨。 第三,美国减息,我们加息,这个利息差,让热钱进入稳赚不赔。 所以加息不仅没有抑制通胀,反而恰恰促进了热钱进入,加剧了通胀。 顺差与热钱,都是美国人在中国发行货币,运走东西。 顺差是已经运走了的东西,热钱是采购到了美国人手中尚未运走的东西。 这两项加起来,美国人足足印刷了1.5万亿美元,十多万亿人民币!占整个居民储蓄的一半多!为什么物价上涨?为什么老百姓日子难过? 因为,美国人动了我们的财富!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一个硬币的两个反面,但不是同一回事。 通货膨胀是掠夺,物价上涨是反掠夺。 通货膨胀的操,是印钞人;物价上涨的操,是买卖人。 印钞人是受益者,买卖人是受害者。 九、用储备换石油 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公司成立,我向胡锦涛主席写了一封信,说巨额外汇储备,是我们上当的结果。 美国人既然让你上当了,绝对不可能把资源还给你,所以“金融组合投资”在理论上就行不通。 要解套,唯一的方法,是“用储备换石油”。 中国积累顺差,把资源都献给美国人,变成钞票,是上了大当,倒了血霉!现在唯一的挽救方法,就是用这些钞票换回石油这样的“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的,一律不要。 我接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时候,他说,资源不重要,因为有资源的国家,经济成就都不好。 诺斯先生也许没有想到,我就是一个资源学家。 在资源学家的眼里,经济系统只不过资源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学不过是物理学的分支。 他糊弄我,差远了。 07年10月17日,我接到电话,说我给胡主席的信被批示给了中投公司。 之后的一个多月内,石油价格猛涨。 面对飙升的油价,美国人慌了。 出于对中国“用储备换石油”的恐惧,热钱拼命撤退。 房市瞬间崩塌。 一万六的房价,转眼跌至五千。 股市崩塌。 瞬间跌落1000点,仓位急剧收缩。 热钱迅速退出,转向银行,准备撤退。 股市崩溃,房市崩溃,美国人虽有斩获,但肯定不是获利最大。 美元在7.6的汇率跑进来,7.1跑出去,获利0.5。 但如果搞“金融组合投资”,等于中国将得到的美元直接烧掉。 而已经进来的美元(纸张)将全部转变成美国人的实体财富被出口运走,获利7.6,与热钱撤退仅获利0.5相比,多出14倍!显然,如果不换石油而搞金融组合,那热钱本来是可以慢慢坐下来,慢慢享用中国资源的。 人民币升值,让热钱获利以后撤退,是无奈之举。 热钱不是省油的灯,如果不让他们获利,更麻烦。 十、中国价值观 中国进口石油,惹了很多麻烦。 美国人把轰炸机开到了中国家门口,航母要求停靠香港,台湾局势也变得异常敏感。 这些政治讹诈的雕虫小技都被他们使了出来。 中国9000亿美元买了美国国债,美国人时时刻刻都在找借口想赖掉这笔钱。 面对讹诈,中国需要忍,不能翻脸,但也不能完全任人摆布。 美国人用废纸换财富,有三个关键的环节: 第一,顺差。 美国人一开始就是为了顺差,后来热钱进入,房市、股市升温,也还是为了顺差! 第二,储备。 是因为中国储备美元,才导致了顺差;也是因为储备,才接受了热钱的进入;为了持续储备,需要降低储备对美国的购买力和流动性,才有了“购买美国国债”和“金融组合投资”! 储备,导致通货发放;顺差,导致货物流失;通货发放与货物流失之后,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才产生物价上涨! 第三,美元贬值。 只要中国积累储备和顺差,美国人通过举手之劳,关闭出口,就可以让美元贬值变水,让中国的顺差变成白干!然后在美元贬值到极低的情况下,巧取豪夺回收美元,完成“用废纸换财富”的决定性飞跃。 要扭转危局,有三项决定性措施: 第一,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汇率浮动区间扩大100倍,买进美元3-5,卖出美元8-10。 央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不再入市政策性收购美元,已经收购的也不吐出。 外汇交易让进出口商直接对接,汇率也由他们自己决定。 这样顺差受阻,热钱亦无法再输入。 第二,对于已经进入到中国境内的热钱,可以通过关闭资源型出口,让其变得无利可图,在所持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忍痛从央行撤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不制造”,这是抵御美国侵略的致命要点! 因为,美国进入到中国的10万亿人民币热钱,控制的都是生产性领域,可以不断增殖,不断吮吸中国人的血汗,这笔钱耗尽,可能不是2年,而是20年!如果不关闭出口,20年内美国人不需要付出任何资源,就可以用印钞机不断从中国获得无偿的资源供应!不逼退他们,怎么行? 如果认为关闭出口会造成经济危机,那么中国需要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来矫正畸形的出口结构,以捍卫国家资源,避免毁灭。 第三,对于已经锁定的美元,全部交给中投公司进口石油。 中投公司只能进口石油,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要。 如果把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都用来补贴进口石油,那么,不管国际石油价格如何上涨,中国的石油价格都可以不涨价,从而抵消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为了避免冲突,中国应该努力向美国输出“中国价值观”,这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哪怕饿死,也不去偷去抢。 美国人自己的资源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走下坡路那是天意。 侵略和掠夺,太危险,核武器时代,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就是全人类毁灭,这不好玩。 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资源消耗,才是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肉鸽元素steam新游 玩法独特的旋转塔防 全新demo上线
V5 Max 鸿鹄画质引擎下的震撼视觉 华为智慧屏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