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2024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再谈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

——从“系统—生活世界”二阶社会构想出发

摘要: 为了对后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病理学诊断,哈贝马斯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探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危机?如存在,其表现形式是什么?这关涉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问题;二是探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根源何在?这关涉生活世界殖民化问题。撇开第一个问题不谈,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系统—生活世界”二阶社会构想,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蚀和控制,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的关键;基于交往合理性重建生活世界合理化,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的目标。因而可以说,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为考察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根源,但也具有片面性与某种无能为力性;而且,基于交往合理性重建生活世界合理化的努力并没有成功,甚至还有为后期资本主义社会辩护之嫌疑。

王凤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自然与自由之间的鸿沟与过渡

——重审《判断力批判》导论的基本问题

摘要: 康德哲学中,关于自然立法与自由立法的关系,研究文献往往认为,前两部批判遗留下的是一个道德相关的问题,是道德关切迫使康德在导论中去讨论两种立法间的鸿沟以及沟通。事实上,前两部批判并未遗留下这样一个问题。第三批判导论中鸿沟与沟通问题所关涉的是:道德法则规定给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否有可能在自然中实现出来,而这个问题在第二批判中已经在“至善的可能性”这一名目下通过神的存在而解决了。而终极目的在自然中的可实现性之所以在导论中被提出来,并不是作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等待着被回答,而是提供了一个考察的着眼点。在此着眼点之下判断力及其先验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可以显露出相关性,从而联结起自由法则与自然法则。只有从康德对系统性的关切出发才能理解第三批判导论中的基本问题。

范大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北京100084)。

共情的概念谱系及其伦理新义

摘要: 18世纪以来,情感哲学和心理学研究始终关注着共情这一人类最原初的情感纽带,对共情现象的哲学探讨也被20世纪胡塞尔一脉的现象学研究视为解决主客体间问题的关键。尽管胡塞尔试图用“移情”调和与“他者”的矛盾,但其研究仍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背离了“真正的”共情关系所要求的平等与尊重。当下,互联网“多节点”的拓扑结构将“关系”拔擢到本体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重审以身体与感觉为前提的对主体间性的讨论,即其如何在“去身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建立新的共情支点。虚拟空间中的交往虽然取消了面对面交流的实体性,却依旧凭借其结构和技术优势保留甚至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因而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在互联网的“多中心”模式中找到了新的表达。尽管如此,共情在网络资本驱动的运行机制下也面临着被异化乃至被操控的危机。面对传统社会中囿于地缘与亲缘的“蛛网”状人际网络演化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流动之网”,如何在变动中寻求作为交往规约的“不变的流动体”,成为当下所亟须解决的问题。

刘超,南京大学文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李雁玲,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哈耶克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再读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

摘要: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曾与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一起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睿分析。尽管哈耶克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作品《价格与生产》在后来被经济学界大多数人所遗忘了,但在多次研读这本著作后笔者认为,这本著作不仅有着永久的经济学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应与凯恩斯的《通论》一样,被视为一本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经济学著作。

韦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张嘉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道德向后,科学往前

——19世纪经济学功利主义转向的二重性

摘要: 在经济学的学科史研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9世纪从“斯密传统”向“穆勒体系”的演进,特别是这一过程中经济学的功利主义转向,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19世纪兴起的功利主义对当时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在规范性层面上,功利主义的道德学说促成了“道德退居幕后”的局面,为经济学基于“利益”概念的分析提供了扎实的道德基础;二是在实证性层面上,功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科学走向台前”的基础,帮助经济学建立了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行为分析模型。19世纪经济学的功利主义转向,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这门学科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新古典经济学”演进的必然性,也揭示了现代经济学在学科发展中做出的选择及付出的代价。

王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3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

日用而不觉:基础性秩序与治理资源开发

摘要: 以“日用而不觉”的方法,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存在两种秩序:基础性秩序和强制性秩序。基础性秩序是社会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秩序,其基础性在于本原性、基本性和支撑性,具有大众性、日常性、内在性和稳定性特点。社会秩序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的依赖关系形成的是身份秩序,物的依赖关系形成的是契约秩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构成基础性秩序。任何秩序都要通过治理加以实现。基础性秩序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在长期历史上,传统中国的基础性秩序蕴含着丰富的治理资源,只是处于“日用而不觉”的状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运用“日用而不觉”的方法,构建基础性秩序架构,对于开发传统治理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三重张力与

中国超大城市治理创新的未来改革

摘要: 我国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张力,突出表现为制度创新与机制配套间的不衔接、政策网络中的协同困境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控制权配置难题。这三重张力相互缠绕、互为强化,对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产生了复杂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多重张力的组织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和丰富系统改革观的内涵与政策着力点,指出未来改革需以连续的历史主义视角来看待治理创新,推动制度与机制间的协同变革;以激励兼容和流程再造为切入点,打造更具整合力的社会政策网络;以更为精细的上下分工为原则,推动整体布局下的多方共治格局。

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嵇欣,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20)。

民族治理中的国家节点

——在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之间

摘要: 民族是国家构建的基础,国家是民族发展的保障。在民族发展变迁中,国家成为民族治理变迁的历史节点与政治节点。基于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双重视角,可以发现,国家对于民族治理的整合及其内在规定,为民族治理的多元性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伴随着国家的地理边界、政治边界与身份边界形成的全过程。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地区构成国家的治理单元,也意味着一体多元的治理转向。具体而言,民族走向国家的“多元一体”过程,蕴含着国家治理与民族治理“一体多元”的逻辑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强调了国家在各民族共同性、共通性中的规范作用,并为民族治理的差异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姚尚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1620)。

知识生产:概念与方法

老年权利话语的法律知识生成

摘要: 对于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而言,在开阔的历史和比较视野中探察老年权利话语演变,在制度和文化、规范和价值的矛盾运动分析中阐释法律知识的生成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近代以降,传统中国的“伦理老年”意象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近代中国的老年权利话语,无论是作为具体的人的权利,还是作为特殊群体的权利,抑或作为某种回应社会问题的权利主张,始终存在知识体系上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秉持的革命老年观及其内含的功益标准,对作为劳动者、公民、群体成员和普遍人生际遇的“老年”加以权利话语上的整合与创新,创设了连贯一体的法律知识逻辑。通过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道德权利的证成及其向法律权利的转化,方有更为稳靠的知识论基础。

廖奕,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县域: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范式构建的新空间

摘要: “县域”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是缺失的,这不仅体现在“领域”和“方法”的缺失,也表征为作为“环境”构成与分析上的缺失,以及学术范畴的空缺,造成了对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和话语权建构不足。由此,“县域社会工作”范式的提出尤为必要,该范式从县域社会工作的方法变革、功能价值、概念定位、分析维度、现实指向展开论述,指涉知识的实践、关系的实践、治理的实践三个分析范畴。县域社会工作作为方法路径具有本土性价值,作为领域空间具有生态性价值,是对以往社会工作分领域、分方法、分对象发展演化的一种视野补充和范畴丰富,是进入中国传统和现时实践的知识生产新转向。县域社会工作尚需从价值伦理、实践原则、理论方法、实践技术等方面不断建构,以完善其学术范畴和理论体系。

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上海200237);李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7);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上海200237)。

“感觉结构”的恒定与嬗变: 近期小说中

繁密的浮世绘画卷与精神叙事的潜力

摘要: 对于世俗生活作繁密的浮世绘式描绘是张楚的新作《云落图》的醒目特性,鲜明体现了当今国人根深蒂固的“感觉结构”。它体现了自古以来儒道互补的思想观念,无法容纳超越现实的精神性叙事。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聚焦手术失利的医师傅睿的精神拯救之路,但最终他寻觅到的只是暂时的超脱。而格非的《登春台》对主人公周振遐精神顿悟的展示要丰富、详尽得多,整部作品臻于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大圆之美,成为“中国式诗意”的范本。艾伟的《镜中》与《登春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世人提供了一条貌似可行的精神拯救之路。但要孵化出新型、富有震撼力的中国式审美经验,还需要作家不懈的探索。

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433);方铁,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200031)。

互文视角与苏轼作品的准确阐释

摘要: 苏轼研究存在准确解读文本的问题,传统“内证”“外证”之法有其局限性,需要引入“互文”视角。苏轼作品的重要互文体现在苏轼不同作品之间、苏轼与苏辙之间、苏轼与同时人之间、苏轼作品的多媒介文本之间;加上苏轼与前代文献之间、后世和域外对苏轼作品的吸收和改写,则苏轼作品的“互文性”共有六种关系,其中第一种属于“内部互文”,后五种属于“外部互文”,苏轼的创作因而成为一种“对话式”写作。通过举例分析证明,当前的苏轼研究要有自觉的互文意识,对苏轼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解构与重组,在互文性的语境中展开对话,才能解决疑难问题,作出准确阐释,如此将催生新的问题意识,极大拓宽文本的意义空间。从互文视角阐释苏轼,也符合其本人读《诗经》之法。

李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回流与交融: 论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回流现象

——以日本《左传》研究为中心

摘要: 中日两国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书籍成了维系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典籍流传到日本之后通过抄写、刊刻、注释、阐释、引用、摘录等方式融入日本文化,成为日本化的中国学。大量的汉籍如日本刊刻的《左传》等又通过遣唐使、商人贸易、公使携带等方式回流到中国。传入中国的日本汉籍,不仅编选进了中国的丛书,被图书馆、藏书家所保存,被学者们引述、化用,而且还补充了因战乱等而散佚的宝贵文献,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促进了清代、江户时期考据学的繁盛与交融。这种文化回流现象,促使中日两国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中形成正向、反向交织的文化传播,建立了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更有意义的文化互动与融通。

毛振华,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教授、新型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12)。

文明兴替与国家治理研究

说“类族”

——兼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诸族交融

摘要: 《易传》所讲的“类族辨物”,是上古时代诸族交往交融的必要前提。但对其本义的解释,却历来多歧,其中将“类族”释为“审异而致同”,将“类族”的“族”解释为氏族、宗族之族,是诸种解释里较为妥帖的一种。辨析相关的氏族,求同而存异,此种“类族”的事情早在五帝时代就已经进行,相传舜的时候就曾“别生(姓)分类”。禹的时候又曾依据氏族的德行而赐土、赐姓。商代类族的情况主要反映在关于“比”的卜辞里。周代的类族趋于深入与精细,对于维持宗法社会秩序、强化宗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上层贵族注重“属籍”,社会下层劳动群众则渐渐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些都有“类族”的影响。“类族”是上古时代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理念与方式。通过先秦时期“类族”的历史发展,可以说明其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诸族交流、融汇的认识。

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5)、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甘肃兰州730070)。

清季士人的察弊、治心与济世

——以《治心免病法》传阅为中心

摘要: 甲午之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译介的《治心免病法》一书在清季读者中引发了关于“国家身体”的想象和感知。经由士人之间错综的交往网络,《治心免病法》的传播与阅读带来了思想及观念的流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意义论争,对读者产生了深刻影响。戊戌前后,该书因契合晚清士人“挽劫救国”的诉求,成为吁求变法,追求社会进步的思想资源。士人对《治心免病法》的阐释多使用“附会”方法,文本与概念经历“转译之转译”,意趣万殊。总的来看,该书经历了“知识书”“启蒙书”“思想书”的递进阐释。“治心免病”之论为时人融通中西、解决体用之难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在士人眼中,往往将一己之病与国家危亡相联系。这一话语上承传统“疗疾救国”体系,下启清季“生病的中国”等相关论述。“治心免病”隐喻以一种内在超越的方法实现对外在之“体”的征服,通过祛病除疴来挽救危局。

蒋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200433);汪宁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乡村共和”:辛亥前后的共和潜流

摘要: “共和”取代“帝制”为近代中国之一大变局。一般认为,这一巨变的动力,是源自西方的共和观念,而较忽视中国本土长期日用不知的“乡村共和”经验。晚清以来,时杰曾借地方自治和立宪运动,尝试将其融入现代政体。在民初中央政治层面混乱不堪的情况下,正是“乡村共和”治理经验的创造性地转化,让共和体制在中国社会基层扎根。或可以说,“乡村共和”是辛亥前后的另一种共和样态。相较于中央层面的共和,“乡村共和”虽为潜流和低音,但却是近代中国走向共和的重要历史基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

王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05)。

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西安事变后

《申报》记者对毛泽东、周恩来的访谈

摘要: 1937年4月《申报》曾派记者俞颂华、孙恩霖“秘密”访问延安,并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但是,俞颂华回到上海以游记形式发表见闻时,却遭到国民党上海新闻机构的干扰,有关与毛、周谈话的内容完全被删节,相关情况因此湮没不传;所幸同年6月俞颂华受上海海关俱乐部乐文社邀请发表演讲,公开陈述了采访毛、周的过程,演讲稿随后刊载于海关内部刊物《关声》中,从而为人们今天了解西安事变后毛泽东、周恩来的思想和活动提供了珍贵史料。从种种迹象判断,《申报》记者“秘密”访问延安可能与中共的积极推动有直接关系。

马忠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学术评价

心理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

(2009—2018年)

——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摘要: 2009—2018年间,我国心理学学科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学科经费增加,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产出量质并举,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其众多二级学科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学科整体转向自然科学的趋势明显,同时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愈加兴盛,但理论心理学等细分领域研究力量仍亟待增强。面对新现实、新范式、新技术和新危机带来的挑战,心理学学科建设宜平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种取向,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立足中国需要,关注中国议题,融合会通古今中西文化资源与多元化路线,深入广泛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实现其理论与实践的自我主张,构建中国自主心理学知识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与发展。

王波,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0);刘明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图书馆馆员(北京100101);蒋柯,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教授(浙江温州325000);冯永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00);张巍,中国地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4);李抗,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河南周口466000);阎书昌,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0);卫垌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图书馆馆长(北京100101)。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张国清主要论文

张国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哲学与公共政策,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 早期,他发表了如“和谐:一种提倡兼容的公共哲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深入探讨了公共哲学的兼容性理念。 接着,他在“在原则与政策之间”(《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一文中,分析了原则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视角。

2004年,他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发表了“在善与善之间”(《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探讨了善的多元理解和实践问题。 同时,他也在“如何挽救他者事业”(《复旦学报》,2004年第4期)中,关注他者权益,提出了应对公共问题的策略。 在“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他将视角从理论转向实践,讨论了学科之间的转换及其影响。

他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理论探讨,还涉及实际问题,如在“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中,他讨论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1998年,他发表了“真理、自由和反讽”(《学术月刊》,1998年第4期),对核心哲学概念进行了独特解读。 在90年代,他的文章如“罗蒂和西方基础主义文化观的终结”(《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以及“罗蒂:再现论、反再现论和当代西方哲学主题的转向”(《哲学研究》,1994年第7期),显示了他对西方哲学流派的深入分析。

扩展资料

张国清,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河南省罗山县灵山镇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9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韩立新人物介绍

韩立新韩立新,1966年生。 内蒙古赤峰市人,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92年10月赴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留学,硕士和博士课程期间师从日本著名的黑格尔和马克思专家学习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哲学,于2000年获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 2003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哲学系讲师,2009年升任哲学系教授,2011年任“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等奖励。 代表作《〈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201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3年)和“中华外译文库”(2015年)。 还出版了《环境价值论——环境伦理: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2005年)和《生态学和马克思》(日文,时潮社,2001年)等专著,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哲学、新MEGA,“日本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等。 中文名:韩立新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赤峰职业:教师毕业院校:一桥大学代表作品:《《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性别:男人物经历1983年——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1992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资料室工作1992年10月——2000年3月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留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2002年8月日本东京HIAS教育研究所工作研究员2003年3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讲师2003年12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副教授2009年12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2011年11月—“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新MEGA)、文本解读、日本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环境伦理学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建设主要贡献主持项目2014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英文版)(批准号14WZX007,50万)2013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批准号为13KZX002,18万元)2013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特殊项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12JFCG040,2万元)2010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70万元)2010年获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40万元)2009年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资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等(10万元)2009年获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新MEGA《德意志意识形态》电子版的工作(5万元)2006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7万元)2005年获日本住友财团亚洲研究基金资助:美国的环境伦理在日本2005年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资助: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2004年获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资金”:生态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9月获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2003年5月获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资助主要作品【代表著作】编译《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环境价值论--环境伦理: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エコロジ_とマルクス》(环境思想和马克思)、日本时潮社、2001年,全文241页。 博士论文(日文):《マルクスの__概念とエコロジ_》、一桥大学,2000年3月。 【翻译著作】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全书610页佐佐木毅等:《地球环境和公共性》,(第一译者),人民出版社,2009年。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修订版),(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岩佐茂、刘大椿编集:《环境思想の研究》(日文),日本创风社,1999年。 【学术论文】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学术月刊》,2019年第4期。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以望月清司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为中心,《日本学刊》,2019年第2期。 黑格尔伦理国家观的矛盾及其解决——个人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国家的创建者,《河北学刊》,2018年第6期。 “物”的胜利——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货币章》为中心,《哲学研究》,2017年第12期。 客观性哲学的重建及其意义——以黑格尔、鲍威尔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哲学动态》,2017年第10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费尔巴哈》章编译上的根本问题——写在新MEGA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正式出版之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研究,《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站在时代高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光明日报》,2016年8月17。 政治经济学是把握当代中国的有效武器,《天府新论》,2016年第3期。 劳动所有权与正义——以马克思的“领有规律的转变理论”为核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李文堂《人文经典导读》,漓江出版社,2015年。 流布版「フォイエルバッハ」章中国语_(1995年)の根本问题、大村泉ら编著『新MEGAと「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の现代的探求』、八朔社、2015年、271_293页。 论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清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87-95页。 清华大学“服部文库”的建立及其特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5年创刊号。 TheLiterature-basedResearchonParisManuscriptsanditsSignificance.(2015年2月26日至3月2日,在东京参加由日本东北大学举办的“MEGA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MEGAandMarxianDiscoursesonEconomicCrises)”论文)中国における『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翻_史の概要(修订版)、研究年报『__学』(东北大学)、74_1号、2014年3月,1_9页。 “日本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像,《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卷》编译说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异化、物象化、拜物教和物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2期。 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4年第7期全文。 “巴黎手稿”:马克思思想从早期到成熟的转折点,《哲学动态》,2014年第7期,20-27页。 中国における『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翻_史の概要、研究年报『__学』(东北大学)、74_3号、2014年3月。 交融与交锋:关于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韩立新发言部分,不知道算第几),《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8-9、10页。 环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曲德林、杨舰:《能源与环境——中日能源与政策的反思与展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回到赫斯”——赫斯和马克思的关系研究史回顾,谢地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2辑,20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我与《教学与研究》的二三事,《教学与研究》部组编:《与共和国同命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新MEGA“《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新进展————纪念新MEGA第II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出版工作的结束,《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2期。 劳动价值论中的自然问题——对汉斯?依姆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批判,《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29-35页。 被CSSCI和CNKI收录;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3年第6期全文劳动价值论中的自然问题,聂锦芳:《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贯彻环境正义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理论视野》,2013年第6期从“人伦的悲剧”到“精神”的诞生——黑格尔耶拿《精神哲学》草稿中从个人到社会的演进逻辑,《哲学动态》,2013年第11期,5-14页。 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4年第2期全文。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学术月刊》,2012年第3期第58-68页。 (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5期论点摘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2年第6期,获第八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青年优秀论文奖)从个人到社会的演进逻辑——以《精神现象学》中的“物象本身”概念为核心,《哲学动态》,2012年第10期第13-22页。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1期)中国における『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翻_史の概要、『マルクス?エンゲルス?マルクス主义研究』第54?55号(2012年7月)我与《教学与研究》的二三事,《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7期。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孙蚌珠《首都经济学家》(第2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自由主义和地球的有限性,《中国环境哲学20年》,2012年。 中国的“日耳曼式”发展道路(上),《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第5-17页。 CriticismofTheoryof“CivilSociety”ofChineseScholars: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PrivatePropertyandDifferenceofWealth,InternationalJournalofDecisionEthics,.133-149.“我们是否真地需要‘回到赫斯’——赫斯和马克思的关系研究史回顾”,《哲学动态》,2011年第3期。 第5-15页。 日本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兼论《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意义,《日本学刊》,2011年第4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韩立新,曹峰:“日本哲学”(2008-2009),韩震《国外哲学发展年度报告(2007-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韩立新,《六十年代生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聚焦点”,《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第35-37页。 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全文从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剖析性交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4日第6版。 对象化和异化是否同一,《吉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49-59页。 被CSSCI和CNKI收录;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5期全文何谓马克思的“正义”?(王广著作序言),《正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本哲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是“日本马克思主义”还是“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定位的对话(上,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25日第6版、4月6日第6版。 被CSSCI和CNKI收录;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全文MarxismandEcology:Marx’(ed.),Eco-socialismasPolitics:RebuildingtheBasisofourModernCivilisation,?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B.V.2010.p.15-31.回到黑格尔——由“国外马克思学论丛”的出版所想到的,《晋阳学刊》,2010年第5期强者承担责任,弱者得到补偿——日本治理环境的经验对中国环保的启示,《绿叶》,2010年第4期,第90-94页。 「_外された__」と「_外された交通」、岩佐茂编集『マルクスの构想力——_外论の射程』社会评论社、2010年、第42-65页。 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论争”——兼论《穆勒评注》对重构马克思异化论的意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 第31-40页。 被CSSCI和CNKI收录;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5期全文韩立新、盛福刚编译:涩谷正“《德意志意识形态》各种版本情况介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31日,第6版。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郇庆治:《重建现代文明的根基——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62页。 日本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翻译总序,俞可平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60年》,重庆出版社,2010年。 韩立新,曹峰:“日本哲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从日耳曼共同体的解体看城市化的作用——对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一种研究,《世界城市与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第1-9页。 “‘日本马克思主义’:一个新的学术范畴”,《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第50-58页。 “日本的MEGA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9),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2-448页。 “从相互性到人性:环境伦理的一条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25日第11版。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新解释”,《现代哲学》,2009年第4期,第19-25页。 “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3-25页。 “日本对MEGA第II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3日第3版。 序言“文化建设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何庆著《21世纪人类〈健康文化〉的建立与战略构想》,第1-5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热点聚焦:《巴黎手稿》研究的新阶段”,《中国哲学年鉴》2009,哲学研究杂志社,2009年,第176-181页。 「中国の市民社会论批判——私的所有_の确立と社会格差の问题」、『一桥社会科学』第6号、2009年3月、第73-102页。 “关于‘个人所有制’解释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第25-30页。 “环境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张再兴、赵甲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214-21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研究中心”,《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第14-24页。 「『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研究の新段阶」、『情况』、2008年9月号、第183-199页「『自然の支配』と『物质代谢』:エコロジ_的视点から见たマルクスの『__过程』における二重の论理」、『季报唯物论』第105号、2008年8月、第71-87页:“热点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题”,《中国哲学年鉴》2008,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年,第14-24页。 “第4章环境伦理学”,卢风《应用伦理学概论》,第214-24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学习时报》,2008年5月19日第3版。 『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の文献学と日本の学界による广松版への评_——广松编_『新编集版ドイツ?イデオロギ_』の中国语_出版を记念して、『情况』、2007年5月号别册、第8-37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第80-83页。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对象”,《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第21-26页。 第3章丸山正次:“环境政治学在日本:理论与流派”,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第48-73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题”,《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2日第9版。 “《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第1-15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四个问题”,《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第65-73页。 “对经典著作研究的意义及其进路的一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第81-84页。 《资本论》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光明日报》,2007年4月10日第11版。 “《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第114-123页。 “从市民社会到自由人的联合”,《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12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第40-51页。 “论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理论与探索》,2006年第3期,第26-29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与日本学界对广松版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23-33页。 “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对立”,李志祥:《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华龄出版社,2006年6月,第202-214页。 “美国的环境伦理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及其转型”,《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第43-45页。 「重农主义」、「エコ社会主义」、「リ_ビヒ」、尾_周二等编著『环境思想キ_ワ_ド』、青木书店、2005年。 “中国的循环经济选择”,《财经》,2005年第24期,第100-101页。 “论人对自然义务的伦理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第19-25页。 “环境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吗?”《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第98-102。 “循环经济的道德与社会文化体系”,谢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第6章,第150-164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循环、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中国环境报》,2005年7月5日第3版。 “环境问题上的代内正义原则”,《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21-27页。 “人对自然有义务吗?”,《现代水利周刊》,2004年10月30日第1版。 “新发展观和环境哲学”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自由主义和地球的有限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36-41页。 “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挑战”,万俊人《清华哲学年鉴》(2003),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129页。 马克思的“自然的支配”——兼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先行研究,《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9—14页。 「中国における环境伦理の动向」,日本科学者会议编《环境问题资料集成》(14),旬报社,2003年。 “论辛格理论的优生主义危险——从〈辛格事件〉所想到的”,《求索》2003年9月,第5期,156—160页。 “环境保护视野中的马克思”,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创刊号),2002年第2期,72—78页。 「マルクスの物质代谢概念と共生」、吉田俊杰编『共生思想の探求』青木书店、2002年9月,72—90页。 “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6—13页。 「环境问题との_わりでいまマルクスの思想をどう见るか?」『一桥论丛』2001年8月号,第126卷,172—189页。 “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的一个探讨”,《哲学研究》2000年增刊号,83—86页。 「『____说』とエコロジ_」(“劳动价值学说”和环境保护)、日本唯物论研究协会编『暴力の时代と伦理』、1999年11月。 “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和环境保护思想”,刘大椿和岩佐茂《环境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マルクスの__概念とエコロジ_」、『环境思想の研究——日本と中国で环境问题を考える』创风社、1998年8月。 【翻译论文】翻译小林一穗:“第一篇费尔巴哈章的文献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校对:大谷祯之介:关于《资本论》第2部和第3部的撰写时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第1卷,201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 校对:大村泉等:新MEGA第II部门第12卷“恩格斯用稿”的和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2期。 翻译:双重的颠倒,《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被CSSCI和CNKI收录;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3年第5期全文,获第三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 翻_:マルクスの「个体」と「连合体」概念、『マルクス?エンゲルス?マルクス主义研究』第54?55号(2012年7月)翻_:ロシアの2007年新版『共产党宣言』、『マルクス?エンゲルス?マルクス主义研究』第54?55号(2012年7月)翻译:大村泉“新MEGA在亚洲的可能性及其课题”,《理论视野》,2011年第8期翻译:望月清司“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哲学动态》,2011年第9期,第5-12页。 翻译:村上俊介“望月清司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哲学动态》,2011年第9期,第27-29页。 渡边宪正:“共同体和共同社会理论”,《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373-383页。 涩谷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第73-

方旭东的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哲学家和议题上?

方旭东的学术论文概述:

方旭东的学术论文涉及元人思想、叙事学、现代思想史、跨文化比较、诠释学、儒家哲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广泛涉猎和深度探讨。扩展资料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2001)。 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思想、道德哲学。

身临其 云走读 径 湾区历史文脉
淮剧之乡建湖有大戏!向千亿之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