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新”政策加速落地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干字当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开栏的话
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干字当头、众志成城,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本报今起开设“干字当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专栏,记者沉到一线,奔工地、入园区、走企业、进车间……实地感受各地干部群众“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记录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生动实践,传递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心。
长江中游武汉港,操作员坐在屏幕前,双手轻推手柄,像“抓娃娃”一样远程抓放集装箱。
“这是最新改造升级的远程控制系统,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两台龙门吊,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这几天,一批港机、船舶设备“上新”,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负责人周薇格外忙碌。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连着供需两端,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用好政策,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加大设备更新力度,目前已上报“两新”项目18个,总投资57.79亿元。
“设备更新,成本也会增加。比如将一艘老旧燃油船更新为电动船,费用要增加三成以上。”周薇坦言,一开始,企业确有顾虑。
政策送来“及时雨”:湖北出台举措,将工业领域重点项目生产设备购置额补贴由8%提升至10%,设立200亿元省级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发挥省级供应链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作用,对在规定期限内更新营运类车船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旧设备回收这一难题也迎刃而解:打开湖北船舶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船东、船厂、回收商三方信息一目了然。
“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让废钢铁、机电设备等再生资源得到集中处置。”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超风介绍。
政策红利迅速传导至供给端。
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智能制造设备、电动汽车电池智能制造设备等订单量明显增加。“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我们积极对接客户设备更新需求,加快开展技术研发。”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文介绍。
设备更新,产能升级,还需消费端同时发力。
“用燃油车置换,可以享受2万元的补贴,划算。”在武汉一家汽车销售服务店,市民付铭宇购置了一款新能源汽车。
湖北启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行动后,近期又出台《湖北省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工作方案》,将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由原来的约10亿元增至66.66亿元。
截至今年8月,湖北八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投资2517亿元,同比增长22.2%;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惠及消费者近80万人次,带动新车和家电销售额近200亿元。到今年底,湖北力争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分别达到4.5万辆、12.5万辆,家电以旧换新170万套。
“生产、回收、服务全链条发力,我们将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努力将经济存量优势转化为拉动内需的巨大能量。”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黎东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01版)
事关下半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多部委负责人集中发声
祝嫣然 ▪ 段思宇下半年经济工作具体怎么干?央行、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主要负责人近日密集发声。 8月9日,央行行长易纲就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作出了最新表态。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 不仅是易纲,根据第一财经统计,近日来,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主要负责人也密集发声。 这是上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后,中央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对于具体工作部署的集中发声,传递出重要信号。 从部长们透露的信息来看,在下半年的具体工作中,相关部委将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智慧零售、在线教育、汽车家电将成为下半年提振消费的重要领域,发展县域消费则是这次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推进“两新一重”、公共卫生、交通能源等领域补短板是稳投资的重要着力点,而促进民间投资的恢复成为了下半年做好稳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 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怎么走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 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财政部部长刘昆8月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7月29日,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省级财政部门已细化下达1.5万亿元,市县财政部门已细化落实到项目1.29万亿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减税降费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 截至7月30日,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 为使新增财政资金坐“直通车”,直抵市县基层,惠企利民,财政部建立起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构建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并开发联通各级财政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监控。 他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将重点围绕落实“六保”任务发力,其中,保居民就业,即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保基本民生,即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和退休人员的重点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保市场主体,即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保存量、保资金链、保就业岗位。 以及,保粮食能源安全,即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即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支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补上“断点”,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 保基层运转,即: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易纲在8月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会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 这已是一周之内央行对货币政策的第三次表态。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央行采取了“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的金融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在全球实现了率先复苏,二季度我国GDP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反弹,GDP同比增长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易纲表示:“总的看,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复苏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在经济增长持续回暖之下,前期总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出现调整。 易纲称,下半年,央行将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对记者表示:“从总量层面来看,适度的货币政策要拿捏宽松的力度,不能搞大水漫灌。 实际上这本身是延续货币政策二季度以来的操作,即流动性投放缩量、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维持稳定。 在这一基调上,稳货币将贯穿下半年。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亦对第一财经称:“货币政策要看经济运行趋势,在国民经济逐步改善并逐步走出通缩的情况下,将延续6、7月的政策趋势,货币政策不会过于宽松,仍将以稳为主,8月降准降息概率较低。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支持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573亿元。 “当前仍有5427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将陆续发挥作用,相对而言定向降准落地的概率较小。 ”明明说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结合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下半年央行下调MLF招标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等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下降,但包括企业一般贷款利率在内的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仍会保持较快下行态势。 稳外资外贸、扩内需在研判下半年外贸形势时,商务部部长钟山近日称,“下半年主要任务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促进国内消费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滑对需求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外贸企业生存压力仍然很大。 要在稳住外贸主体上下功夫,稳住产业链供应链,稳住全球贸易大国地位。 “商务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出台和落实出口退税、外贸信贷、出口信保、出口转内销等系列稳企纾困政策,让政策惠及更多外贸企业,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激发企业活力。 ”钟山说。 “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相信聪明的外商一定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钟山说,下半年商务部将从三方面着力,重点在稳定外资存量、扩大外资增量上下功夫,保持利用外资大国地位。 下半年发力扩内需,钟山称,要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下功夫,包括提升城市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发展服务消费。 扩大内需战略如何推进?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我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场空间广阔。 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消费政策,引导消费方向,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宁吉喆称,下半年,我国将加快推动智慧零售、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推动汽车和家电消费转型升级,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汽车购置限额,放宽新能源汽车限购,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等给予适当补贴。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消费从线下走向线上,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直播带货、门店到家等新型消费开始走红,不仅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刺激消费回补,还深刻地影响着产业形态、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业内分析,新型消费是消费领域新的突破点,将是拉动消费回升、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循环更加顺畅的一大利器。 新型消费的作用在于在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体验、加快消费速度等渠道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服务,从总量上看呈现出消费增加、消费升级等现象。 比如,智慧零售要求零售从根本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背后是物流、互联网和科技等领域的共同提升和深度配合,一旦智慧零售得到较快发展,意味着消费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减少,反过来会刺激消费增长。 汽车和家电消费转型升级也将为提振消费注入活力。 上半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推出配套政策“组合拳”。 例如,《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逐步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等。 地方解绑限购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北京自8月1日起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等。 “还有一点,要发展县域的消费聚集区,是这次扩大内需的重点,也是消费发展很有潜力的地方。 比如说县城里步行街的改造,应当给予贷款的支持,还可以发行一些企业的债券,来支持这种改造,使得中国的消费不仅有大城市的消费,有中等城市的消费,也有县城消费。 ”宁吉喆说。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城镇化的推进将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发掘出中国长期增长的最大潜力。 长远来看,必须十分坚定地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吸纳与培养新市民,持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吸引民资进入“两新一重”等新领域投资方面,宁吉喆表示,要有效扩大投资需求,推进“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交通能源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实施城市更新,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宁吉喆强调,要把国家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里用于投资的钱落实到项目上,直达企业和项目,资金跟着项目走。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近60%,是稳投资的重要力量,也是下半年做好稳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 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稳投资包括稳定民间投资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二季度民间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6个百分点。 湖南、浙江等11个省份民间投资实现了正增长,山西、云南等5个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超过8%。 但与整个投资相比,民间投资增长仍然相对滞后,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重大投资领域向民企放开是激发企业活力、挖掘民间投资潜力的重要一环。 近来从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民资进入“两新一重”领域。 宁吉喆强调,下半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支持民间投资进入新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在“两新一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民间投资刺激政策频繁落地是我们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预示着属于民间投资的春天已经到来,而在这其中,“两新一重”则是突破口之一,未来也会成为民间投资大展身手的关键领域。 盘和林表示,从客观条件来看,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资金负担有所加重,用民间投资来分担一些政府投资的重担势在必行。 而从投资效果来看,民间投资往往受行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投资效率会高于政府投资效率,其对经济带来的刺激效果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