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可怕的 搞错了这几件事 养普娃

前段时间写了《》,一下子留言特别特别多。

那天有娃上了小学的家长,纷纷表示“懊悔”学龄前啥也没做,也有不少学龄前家长疑虑,大J不是反对鸡娃,也不赞成啥都提前学么,那英语启蒙不算提前学么?拼音写字计算这些到底要不要做?

我在大家的留言里看出了一点问题,那就是咱们对“启蒙”“提前学”等等一些概念,是有点混淆或者想不明白的。

当然,这特别正常,我当年也是模模糊糊走过来,现在回头看才清晰了。

其实几岁开始学,学什么,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家长对教育本质的底层思考一直混乱不清,延续到小学阶段,那就是挺可怕的事了。

所以今天就再来一篇掏心窝。

启蒙要做

但启蒙不是“提前学”

每次谈小学后的学习,总会有类似的留言说:我倒是不会被自媒体弄焦虑,但现在小学的教学情况,真的必须提前学。我就是后悔了,没让孩子提前学写字、拼音等等。

而大部分情况下,留言里提到的“我家没提前学的东西”,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应该是正常幼童 启蒙要做的事。这是我第一个想和大家说的,别把“启蒙”和“提前学”混为一谈。

启蒙是什么?就是孩子心理、大脑发展本来就到了这个阶段(专业说法“窗口期”),那么咱们顺势而为提供环境,帮助他们像“海绵一样地吸收”。

启蒙和“提前学”最大的区别是, 启蒙的主体是孩子,我们父母提供环境,遵循孩子的节奏,没有非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

而“提前学”的主体是课程/教材,比如,上小学前必须会写400个字。必须学会多少英语单词,会做100以内加减。

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目标,核心 是任务,不是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启蒙需要提供的最基础的环境:磨耳朵和空间感知能力。

语言磨耳朵,中英文的亲子阅读,童谣,动画片等等。这些其实一点不难,本来就要给孩子互动,融在日常压根没有压力。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 学龄前大量的听说浸润,哪怕孩子没有提前学过拼音、认字、自然拼读、没有背过单词,上学后稍微了解一下规则,立马就能掌握。

怎么做,看这里:

但很多父母的逻辑是反的,没做磨耳朵,一到幼儿园大班甚至上小学了,恶补拼音和自然拼读,结果父母孩子都累得半死,孩子学得还是磕磕巴巴,还要得出结论,就需要提前学。

再说说空间感知能力,从人生的第一套积木,到后面的搭建类玩具,都是在帮助孩子启蒙今后理科学习最关键的空间感知能力。这个也就是多提供这类玩具,多陪着玩,就好了。

我也可以拍着胸脯说, 从小空间感知能力好的孩子,长大后数学成绩一定好。

旧文重温

但这里又有很多父母的逻辑是反的,小的时候买玩具非说,这个孩子不爱玩,就不买。到了幼小衔接和小学了,那孩子学不会不爱学,咱们又非要逼着学。 那为啥不从“玩”的时候适当多陪伴,让孩子爱上“玩”,不是更容易嘛?

了解形状↓

解构3D到2D,2D搭建到3D,也是关于立方体的关键。当年我自己做的一些教具,如下图:

小D 小的时候,我很爱说“静待花开”,但这些年我不说了,我感觉这个词好像也被大家带偏了。

所谓“静待花开”还有前面半句,“默默耕耘,静待花开”,不能把“静待花开”变成了什么都不做的惰性。

启蒙,尤其学龄前启蒙,一定要做。上面提到的两个是最基础的,如果还有余力的,可以系统去了解一下启蒙的框架。

(这个专辑里的内容,打开可以收藏下来一篇篇看:

启蒙最关键的是把土壤准备好, 孩子这个阶段的海马体还没发育完善(大脑中负责记忆力的部分),所以“提前学”意味着, 花费额外气力让还没准备好的大脑做目前不擅长的事。

但却忽略了这个阶段大脑真正擅长的窗口期: 比如孩子的 具象思维、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内驱力,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

在还没有成绩考核,没有KPI内卷的学龄前,按照自己和孩子的节奏一点一点去培养土壤,这绝对是收益最高的亲子互动了。

警惕“精细化”启蒙

说完了启蒙要做,我要反向提醒一下,警惕过于“精细化”的启蒙。

拿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就能发现,哪怕到大学,学的都是普及型的大类,一般来说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才会有很多学科的细化。

那你们说,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不到几年的小不点,怎么光启蒙就那么多专项,这件事是不是逻辑不通啊?

孩子越小,效果最好的启蒙就是和人互动,尤其是和孩子最亲的人。 当然,我也不反对大家实在没时间精力互动的话,花钱去报班。

但一个大原则,也是屡试不爽的试金石, 越小的孩子报的班越该是咱们大人一眼就看的明白的班。

幼小衔接阶段很多人疑惑要报思维训练课,可以看这篇:

我反对故弄玄虚的班,什么天赋启蒙班,潜能开发班,我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人都不能立马理解这是怎么回事,我是无法相信老师们能把小小娃教明白的。

当然,你真去深究,这些班做的事情也就是精细运动、语言表达、感官开发等,但弄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溢价就高了。

我也反对特别专项的班,什么思维班,口才表达班(注意这里针对的是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

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最有效的启蒙就是全面开花, 在亲子阅读中锻炼思维,锻炼表达 ;在表达讲故事中锻炼思维;在聊天中锻炼思维; 在玩积木中锻炼表达

这个阶段就是从0到1的过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哪里有什么内容需要精细到额外“训练”?这种专项课,无非就是营销概念,创造需求,让新手父母觉得, 呀,这是我家里忽略的,我也不懂的,那就买吧。

“精细化”启蒙是我个人很痛恨的,这不仅仅是多花钱的事,它无端地让很多父母产生焦虑,总觉得自己怎么学也”不够“。

我真心觉得, 最好的启蒙,就是要让父母觉得,原来 认真地、带着脑子地、用心地 和孩子互动,很多启蒙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这句话不是鸡汤,但现在太多商家包括自媒体,都为了流量和卖货,不再说了。

学会独立思考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借由学龄前这段时间,家长要学会认识自己,更要学会独立思考。

这句话看似是有用的废话,但作为小学高年级妈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能在学龄前掌握这句话,或者至少开始修炼,真的可以对抗很多很多大环境的焦虑 (当然,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相信我,孩子进入托班开始,就会有各种声音告诉你,报个这个班,买个这个玩教具,这本书特别好,要学这些东西。

哪怕你做了再多的功课,就像我还特地去学了早期儿童教育,还是会买错,花冤枉钱。

但不要就只是停留在“及时止损”的层面上,而是尝试去复盘两件事:

1.当时听到什么,让我下决心下单了?

2.现在回头看,到底哪里买错了?

第一个问题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会害怕焦虑担心的点在哪里。

其实家庭教育没有绝对对错,如果此刻我们做了这件事,哪怕我们知道对孩子没好处(肯定没坏处),但能让自己的焦虑缓解,我也支持下单的。

但关键是,我们要有对自己的觉察: 到底在为什么而买单,解决的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自己的心理问题。

我见过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其实是背负着父母自己的焦虑,但大部分父母却没有觉知,这个现象是很可怕的。

第二个问题是帮助我们独立思考,到底什么叫“买错”,这个问题很关键。

因为在未来孩子的求学路上,我们要面临很多很多选择,而一个好的决策,就是从我自己有评判“对错”的能力开始。

就我个人而言,孩子不喜欢不代表就是买错了,反而是 没有开放性,没有启蒙而是灌输,没有符合孩子年龄的,才叫”买错“。

这个标准很个人,但我们需要自己去思考。 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自己评判标准,就不会那么容易被 “别人说所影响。

看似这些是讲给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父母的掏心窝,其实这三点,换个场景,换个语境,学龄后高年级父母也同样适用。

现在总有人爱拿“教育信息差”说事,对我来说,我反而觉得,现在我们都不缺信息,相反还信息过载。

我们真正缺乏的,就是看了信息,吸收“和我相关,为我所用”的养分,然后坚定地行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洋洋洒洒一大篇,本质还是那句古话,知行合一,最关键。

正在团

欢迎阅读我的新书

解锁思维模式,做个有能量的“自己”

搜索历史文章

更先进封装 内存 18 12GB 芯片 苹果 iPhone
纯粹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得罪人也要说 这12个地方完全不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