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朝鲜半岛

【导读】朝鲜炸毁韩朝边境部分道路 韩国军方进行警告射击

中国基金报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朝鲜半岛传来大消息!

朝鲜炸毁韩朝边境部分道路

韩国军方进行警告射击

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消息,朝鲜于10月15日中午12时左右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炸毁连接朝韩的京义线、东海线部分区间通路。在朝鲜炸毁相关道路后,韩军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应对射击。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朝鲜当天的活动未对韩国军方造成损失,韩国军方在朝鲜行动后进行射击作为回应。联合参谋本部称目前韩国军方正密切关注朝鲜方面的行动,并在韩美协作下加强警备应对。

目前,朝鲜对此暂无回应。

此前,韩国军方消息人士10月14日曾透露,韩军方通过监视设备观察到朝鲜疑似在进行炸毁朝韩间道路的准备活动。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10月9日发表声明称,朝方将从9日起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公路和铁路,并进行防御设施要塞化加固工程。

无人机渗透事件事态升级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10月14日称,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事件由韩国军方主导。金与正还表示,如果核保有国的主权被美国驯养的势力侵害,那么其主人(美国)应当负责。

此前,金与正10月12日曾就韩国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并散发传单一事发表谈话,认为“韩国军方难以推卸作为重大主权侵害挑衅主犯或共犯的责任”。

据朝中社13日报道,朝鲜国防省发言人说,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已指示朝韩边境的部队进入射击准备态势。

朝鲜国防省发言人10月13日表示,“由于韩国对朝鲜首都平壤的挑衅行为,军事紧张事态一触即发。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已于10月12日发出作战预备指示,要求前线朝鲜人民军炮兵联合部队和承担重要火力任务的部队做好全面射击准备。如果确认韩方再次挑衅,必须立即对其予以打击,这可能会导致武装冲突扩大,各级单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不同事态发展。”

当地时间10月11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韩国在10月3日、9日和10日使用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上空,散发了无数反朝宣传单。

朝鲜外务省声明称,谴责载有反朝传单的韩国无人机侵犯朝鲜首都平壤领空,称此系严重犯罪行为。韩国国防部方面随即表示,韩军方没有向朝鲜发射无人机。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相关人士表态称,需要确认无人机是否为韩国民间团体发射。

当地时间10月14日,就朝鲜所说“韩国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并散发传单”一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韩国当局应该严肃对待朝鲜提出的警告,停止以自己的挑衅性行为造成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晨曦 综合)

:舰长

审核:木鱼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把朝鲜半岛收入版图

中国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感兴趣的历史要追溯到隋朝,隋炀帝曾经三征高丽,但是都大败而归,到唐朝时唐太宗征高丽,但是也没有完全征服,只是向唐朝称臣纳贡,到了元朝,是蒙古人第一次完全征服了朝鲜半岛,但是元朝太短命了,到了明朝,朝鲜半岛也是向明朝称臣纳贡,到了清朝时,清朝完全征服了朝鲜半岛,并一度把朝鲜的国王赶到釜山附近的海边,但是到了近代,满族不争气,完全放弃了对朝鲜的控制,正式承认朝鲜独立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利益,如果近代中国强大的话,朝鲜现在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朝鲜半岛危机的由来与对策

1、由来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 朝鲜半岛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埋下了南 北双方冲突的种子。 美国为了对付所谓的“威胁”而在南方布置核武器,其矛 头所向,路人皆知。 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 的。 北方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而建立了自己的核设施。 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 其一,在国家安全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 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 最初,朝鲜被指责开发核武器,朝方只承认其核计划是为和 平建设目的,而美方则担心,这种开发随时都有可能用于另一种目的并构成对美国国家 安全的直接威胁。 这是美国极力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关键所在。 后来,朝美关系紧张 时,朝鲜称自己有权拥有核武器,无疑是希望得到美国方面的更大让步。 目前朝核问题 的僵局在于,朝鲜将美国给予安全保障作为放弃核计划的前提,而华盛顿则将平壤首先 放弃核计划作为展开谈判的关键。 而在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下,朝鲜同时也希望获 得能源、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 美国认为这是勒索,而朝鲜则认为这是自己做出重大让 步之后美国就应给予的回报,是美国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施舍。 2、对策(一)建立应对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朝鲜半岛事务在中国周边外交布局当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外交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设有专司朝鲜半岛事务的机构,还设有专门的六方会谈代表团和朝核问题大使。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处理朝鲜半岛日常事务,其缺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足够有效的制度协调。 有关部门应当及早建立应对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制定各种预案。 一旦爆发紧急情况,该机制应当能够有效组织情报搜集、政策咨询、决策处理、支援保障、媒体宣传等各个环节。 该机制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之处在于组织协调能力,当情报部门、决策部门(包括咨询与决策)、支援保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的具体部门,如商务部、财政部、国防部等)、信息管理部门(政府信息发布机构、新闻部门等)等面临突发性事件之时,其能够快速反应、合力而为,从而为中央高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并保障相关政策的最终有效落实。 (二)加强媒体沟通并保持通讯渠道的完全畅通长期以来,中韩之间由于媒体报道的不准确性,一度招致诸多误解。 媒体报道具有引导社会公众的巨大效用,其对国家间关系的塑造和引导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中韩两国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地规范主流媒体的报道活动,进一步增强相关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避免各自媒体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使危机事态进一步的升级。 针对突发性事件等敏感问题,更应当杜绝虚假报道,避免片面的具有煽动性的报道,其表态要慎重、语言要平和、基调要准确。 由于韩民族的性格使然,媒体必然成为其发泄情绪的有力工具,对此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除了媒体之外,中韩、中朝之间应当保持通讯渠道的完全畅通。 危机时期往往是各方相互猜疑、极端不信任的高峰时期,笼统模糊的言行容易增加对方的极度猜疑,而具体明确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表明诚意,引发更多的善意回应。 这方面,我国已经做出积极的努力,其向朝鲜方面提出“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 中国作为沟通朝鲜半岛国家的重要桥梁之一,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当不断加强。 (三)倡导建立各方参与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朝鲜半岛事务牵扯各方利益,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不只是朝韩双方的事情。 由于沟通渠道的极度匮乏,危机当事方特别是朝鲜与韩、美、日三国之间的敌意本就很多、相互信任严重不足,危机期间对彼此的言行和信号做出恶意解释的可能性极大。 为了有效消除或是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应当使当事方尽可能地直接与对方保持有效联络,从而向对方传递明确无误的政策讯息。 与此同时,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之时,应当避免某一方采取单独行动,进而导致其他各方的进一步猜忌。 作为六方会谈的主持国,中国可以参照六方会谈模式,倡导建立由中、朝、韩、俄、美、日及有关国际组织、中立国等参与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 以各方认同的制度设计和共同参与的体制安排为中心,以共同声明或是签署具有保障力的协议为框架,创设新的更加有效的制度和机构并进行定期审查与评估。 由此,形成一个规范性和权威性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流程,使其能够根据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预测突发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评估突发性事件的紧张程度,及时沟通信息,充分协调立场,并按照突发性事件的类型与特点,提出可供选择的应对措施,有效缓冲相关危机事件的损害程度,更好地维护本地区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如何正确认识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新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 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美国宣布在新加坡部署一艘近海战舰,在澳大利亚部署海军陆战队,标志着越战以来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其矛头直指中国。 菲律宾和越南的强硬立场和行为不仅受美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和支持的鼓舞,同时也有深刻的国内政治经济困境压力。 在11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上,除柬埔寨、缅甸外,其余16个国家都谈到了海上安全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表示对南海的关切。 二、半岛局势僵局难破2011年1月以来,朝鲜对朝韩、朝美关系采取新的柔和姿态。 朝鲜表示愿意同韩国进行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对话,并提出无条件恢复六方会谈,以缓和美日韩同盟体制对朝的孤立和高压态势。 但是,自朝韩六方会谈首席代表在2011年7月东盟论坛会议期间首次接触后,朝韩关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缓和。 朝鲜方面对以美国前总统卡特为首的代表团表示:在朝鲜的安全得到美国某种程度的保障前,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 美日韩体制的对朝政策以威慑、遏制和防范朝鲜为主,不排除一些试探性的双边接触。 一味坚持美日韩同盟协调体制,可能令朝鲜半岛的僵局难以打破。 尤其是李明博政府的所谓“朝鲜崩溃论”阴魂未散,改头换面地对“脱北者”(脱离朝鲜的朝鲜公民)问题进行炒作。 如果朝鲜半岛紧张状态长期化,损害的将是有关各方的利益。 当前,朝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各方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朝鲜的政治与经济状况,加强区域合作的力度。 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是,美国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朝鲜政治精英与国内普通民众的差异,希望通过差异化对朝政策来弱化其安全威胁。 三、日本“远交近攻”加强日美同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害。 日本大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以及日本接受救援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日本对外关系的亲疏远近排列顺序。 即日美同盟为中核;第二层次为间接的盟友,主要是美国同盟旗下的英、法、韩、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第三层次为与日本历史渊源甚深且有共同价值观的东南亚国家;第四层次为能够对中国实力起制衡或牵制作用的俄罗斯、印度、蒙古等国。 具体来说,处于中核的日美同盟关系在快速协调应战能力方面彰显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第二层次的间接盟友也发挥了快速集结的配合救助优势。 第三层次的关系主要体现了“情感投资反哺回馈”的良友关系。 第四层次则主要起平衡手的作用,而上述四个层次均具有明显针对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虽然中国在大地震后对灾情深切关注,物资方面予以大力援助,但是日本在选择接受中国的援助时甚为谨慎。 从日本领纳其他国际赈灾救援的态度上,充分显示了其现代版的“远交近攻”策略。 日本的特大震灾也加速了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调整。 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地区安全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进一步拉大了与亚洲经济第一大国中国的实力差距。 中日整体经济数据表明,日本进一步依赖中国,但是在高端技术产业领域中国仍然依赖日本,从日本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情况看,美国市场、“四小龙”市场要比中国、东盟市场更加高端。 或许正是整体依赖但部分占据优势地位的这种局面,影响了救灾外交在消弭中日两国的不信任中的作用。 灾后日韩两国的互动表明,双边关系已经摆脱了那种因历史问题纠缠不清、双方均试图改变对方的混乱期,正朝着承认不同、开始倾听和询问的整合期阶段发展。 四、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上力量。 从长期来看,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利于亚太安全互信的建设,可能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圈”之中,使业已存在的安全困境更加恶化。 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 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已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强,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日方认为中国军费增长超过实际经济增长很难让人接受,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削减军费,周边对中国的信任就增强了。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周边国家之间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五、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洪灾、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亚和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海外投资在缅甸遭受损失等,都表明本地区深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 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社会化和地区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民生。 2011年自然灾害频频袭击周边地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以及核泄漏事故,因其危害强度大、波及范围广,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位居美联社评选的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的第二位,仅次于本·拉登被击毙。 此次事件对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对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辩论。 重新审视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成为各国确保核能安全的首要任务。 本次核事故也为国际和平利用核能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核能复兴的步伐将显著减缓。 东京电力公司将大剂量、高浓度辐射水排入大海的行为,还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抗议,此举可能对海洋环境和生态带来复杂和长期的影响。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构建软实力是重要的。 如果从软实力的角度看非传统安全问题,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度。 比如日本经过战后60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全世界形成自己的独特软实力优势,这种优势未必需要美国来加以保障,也并不与中国和平崛起相冲突,它们是人类为追求和平与繁荣而获得的经验积累。 特别是在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独某一国的技术积累和智慧还不够,需要国际协作。 全球性问题的增生,迫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已不能局限在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性、地区性关联。

跨境支付概念股再度大涨 沪指震荡调整跌0.52% 午评
这些国家注意了!美国据称正考虑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出口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