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永远不要在学生面前做的五件事

全文长 1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第一、不羞辱学生

教育,应该是温暖人心的阳光,而非伤害心灵的利刃。曾有一位老师,因为一位男生成绩不理想,竟然在全班面前讽刺他是“废物”,结果这位男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失去了继续上学的勇气。这种羞辱学生的行为,无疑是教师的失职。又如,有些老师打着“幽默施教”的旗号,喜欢为学生起外号,男生说话声音小而温柔,就称其为“娘娘腔”,以为这样就能逗笑学生,殊不知,这根本就不是幽默施教,而是“幽魔死教”。教师已经变成了“魔鬼”,教育就只剩下死路一条。因为幽默施教的前提是:与人为善、爱与信任。失去了这个前提,为学生取不雅的外号,就是对学生赤裸裸的羞辱,甚至可以说是隐形的“校园欺凌”。因为这些伤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第二、不把课室变成娱乐室

课室是学习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用心备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收获。绝不能备课敷衍,绝不能为了忽悠学生,总是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和学生聊一些和课堂学习无关的话题,或者干脆整节课就让学生看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视频或电影。某老师,为了赢得学生所谓的“喜爱”,竟然经常不讲课,让学生上课时用大量时间看一些搞笑视频,课室变成了娱乐室,结果,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落千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白白耽误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浪费了学生的生命。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大海,而非让他们沉迷于娱乐的漩涡。

第三、不体罚学生

教师,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而非暴力的执行者。体罚学生,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灵。曾有一位小学生,因为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罚站了一个小时,结果这位小学生从此害怕上学,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有些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竟用体罚来威胁学生。这不仅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更是对教师职责的亵渎。我们应该用耐心、爱心、智慧及专业的手段去感化学生,而非用暴力去驯服他们。

第四、不有偿辅导

教师,应该是无私奉献的化身,而非金钱的奴隶。有偿辅导,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更让学生对教育产生了误解。我曾听说过一位老师,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竟然课堂上的知识留一手,不全部讲完,然后,在课外时间给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辅导。这不仅让学生和家长对教育产生了质疑,更让教师这个职业蒙羞。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非谋取私利。我们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而非用金钱来衡量教育的价值。

第五、不对学生偏心

教育,应该是平等的,而非偏袒的。有些老师,因为个人喜好或者成绩优异,对某些学生格外照顾,而对其他学生则冷落一旁。这种偏心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被冷落学生的心灵,更让教育失去了公平性。曾有一位老师,总是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则置之不理。这样的行为让学生感到不公平,也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同等的机会和关爱,让他们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在学生面前做出以上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的重任,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行为,更是师德的核心所在。 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 没有人文关怀就没有教育,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学会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一、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人文”是什么?按照东方传统哲学,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它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性,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这是最根本的。 第二,用什么办法(或通过什么方式)来达致理想的人性与理想的人生。 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其核心思想就是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强调人首先是目的,其次才是手段的理念。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 从“三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这堂课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案例二: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响了,班主任刘老师情绪饱满地步入教室上数学课,却发现黑板未擦。 追问值日生,值日生却理直气壮地说:“黑板擦被人弄散了架,没法擦。 ” 刘老师看看桌上那四分五裂的黑板擦,没有简单地责怪值日生不尽职还强词夺理,也没有立即追查弄坏黑板擦的“凶手”。 当时他灵机一动,掏出自己的手绢转身擦出正中央一小块黑板,用红粉笔端正地写上“特别追悼会”,便放低音调讲起话来:“同学们,我们最最要好的朋友,朝夕相处的一位好伙伴,今天不幸与世长辞了。 本节数学课,我们借用一点时间,为他举行个简短的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待同学们好奇地环顾教室,未发现座位空缺,大惑不解之际,刘老师这才指了指讲桌,切入正题:“该伙伴的尸体已经停放在桌上,他的名字叫‘黑板擦’。 下面请全体同学集体讨论,为黑板擦起草一篇悼词。 ” 经刘老师与同学们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写成了这样一篇趣味盎然的短文:“黑板擦,性别不详,生于今年3 月1 日,同年6 月30 日不幸遇难,享年0.33 岁。 黑板擦生前一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 上课时,它不动声色地呆在讲桌,当我们走出教室,他又跳上黑板,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如此默默无闻,我们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他待我们如朋友。 而今,我们失去了他,我们多么悲痛。 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好好爱护接替工作的新黑板擦,做一个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孩子。 尊敬的黑板擦,安息吧!” 一篇声情并茂的悼文写成了,班主任趁热打铁,招呼全体肃立,读罢悼词,默哀三分钟。 一次庄严、肃穆的特别追悼会结束了,一次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的活动完成了。 那位损坏黑板擦的同学会不会“投案自首”呢?这点已经不很重要了。 案例三:初二英语课上,班主任老师发现一个女同学没有认真听课,而是埋头在写什么。 老师走过去将她写的东西收起来一看,原来是写给一位男生的纸条子。 看着上面情意朦胧而又稚气未脱的话,老师忍不住笑了。 这一笑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几个调皮的男生大声喊:“老师,念出来。 ”写纸条的女同学低埋着头,满脸涨得通红,而全班同学却好奇地期待着。 老师说:“你们真想知道?”学生一致点头,“其实是两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老师随即打开纸条,大声念道:“听英语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学生!”班里轰的一片笑声。 那位女同学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课后,她给老师一张纸条,很快跑开了。 纸条上写着:老师,你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最美丽的老师,我一定会记住您对我的期望: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学生! 热加工”往往使偶发事件及时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印象,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了震慑作用。 但“热加工”往往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甚而变更原有的教学计划,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从正反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师德建设必须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 (二) 从“新课标”说起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 这就要求教育工对学生要有人文关怀,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对人的关注。 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回归“人文关怀”的教育本质。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教书育人,与人为本。 所以, 以“人文关怀”为引领的师德建设,其内涵包括三个新的时代性价值取向,即:关怀发展全体学生、关怀发展学生的整全性生命、关怀发展学生的终生持续性发展。 (三) 从“教育现状”说起 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师德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广大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变化,对教师师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教育方式上还存在缺乏人性化的倾向。 比如: 居高临下 ——权威型教育 简单粗暴 ——体罚型教育 随心所欲 ——主观型教育 形式主义 ——任务型教育 千篇一律 ——切菜式教育 放任自流 ——牧羊式教育 (四) 从“新师德”说起 新师德充满理性的人文关怀。 推行11 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2008 年重新修订。 对规范熟悉的人们会发现,与以往不同,新师德增加的系列条款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灵魂。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 年9 月1 日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全文如下: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比如其中第三、第四条,把“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规范》中。 在当下保护学生的安全应当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和教师都要有强烈的意识。 一要加强安全教育,教会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们在危险的情况下如何求救、如何自救、如何逃生;二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随时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如经常检查教室、学生寝室防火防盗等存在的问题,放学前对中小学生在回家路上的安全多嘱咐几句。 总之,保护学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新师德还明确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伤害很大。 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分数排名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论学习成绩好坏,分数排名对学生的心理都会造成伤害。 所以,这一条款的出台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使他们建立多元发展的自信。 我认为,应试教育把学生异化成为一个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这是对生命体的扭曲和亵渎,是最严重的非人道的表现。 现在,《新师德规范》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可以说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大进步,是教师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最大体现。 在“关爱学生”条目中,旧条款是“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师德要求教师不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重要的是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想象的智慧。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等条款也成为新师德重要内容。 我认为,有偿家教不光是钱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恶劣,把充满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丑化成为了一种弥漫铜钱臭的雇佣关系,玷污了教师神圣的称号。 总之,“新师德”充分考虑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及教师职业的属性,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出发,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充分凸显和张扬理性的人文关怀。 (五) 从“重要意义”说起 1、牢固树立和有效实践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2、体现和预示着中国师德建设理论和思路的根本转型。 过去更多地从社会职业的角度考虑师德建设,现在转向从教师的自主成长和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考虑师德建设,有利于克服和匡正原有师德建设中的工具性、盲从性、单向性和外在约束性等弊端,走向一个更为健康的建设轨道。 3、“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是师德在核心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和开拓,使师德建设提升到理论建设的高度。 4、在实践上将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相信按照具有人文关怀的思路建构师德,对师德教育的思路,模式的转换与调整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定能建成一个温暖的师德,一个能作为教师生命课程的师德。 结论: 师德建设应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坚持以人为本,把“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团结人、发展人”等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努力营造以“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并贯穿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全方位,实现全覆盖。 第二讲 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上) 二、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 (一)一个核心: 转变学生观,尊重生命体 以关爱学生、发展学生为本,就是把建立全面的学生发展观作为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这方面要重视以往忽略的方面。 1、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尊重。 让女生管男生对吗? 2、对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尊重。 “违纪单”的作用在哪里? 3、对学生具有客观的身心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尊重。 4、对当代中小学学生身上的一些时代新质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尊重。 (二)三个关键: 1、教学设计要凸显“人”。 (显示“四张表格”) 2、教学实施要凸显“人”。 由于缺少人文关怀,青少年“工具化”的倾向日趋严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存在丧失的危机。 比如: ★ 学习的主人还是挣分的“工具”? ★ 独立的主体还是实现家庭未来功利的“工具”? ★ 心灵健全的生命还是用于“载物挣钱”的“工具”? 示例: (1)这种冲突说明什么? (2)这种现象该由谁管? (3)为什么会没有想到? 3、教学评价要凸显“人”。 示例:该写这样的评语吗? 总之,这三个“关键”都贯穿了一条红线,即:人文关怀。 第三讲 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中) 二、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 (三)五个重点 提升人格魅力: 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 塑造理想形象:人文关怀的外化标志 和谐师生关系: 人文关怀的重要条件 弘扬崇高师爱:人文关怀的永恒主题 增强育德素质: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 1、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 学校的一切要以教师的人格为主;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两句教育箴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不难看出,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和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纯正的教育力量。 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其人格塑造的要求,这首先源自于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 教师的人格影响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诸多制约因素中的最重要的一种。 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道德教育的巨大资源,是直接参与教书育人过程的重要元素。 再次,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教师的工作自始至终是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过程,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人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格魅力才应该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格魅力才会成为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呢?笔者认为:健康的价值观,加上高尚的道德情操,再加上站在时代前头的学术水平,其总和为教师的人格魅力。 具体可以分解为: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个人品德,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向上的社交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等。 2、塑造理想形象:教师人文关怀的外化标志 体现崇高师德的人文关怀绝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标识。 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良师”,他包含了下面三个“师”的和谐统一,即具有道德感召力量的人师、具有知识摄取力量的经师和具有综合素质力量的技师。 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他包含了下面三个“友”的和谐统一,即道义相规的诤友、值得信赖的挚友和受益终生的益友。 只有当教师真正把自己塑造成学生“良师益友”的理想形象时,他才具备了人文关怀的外化标志,才符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据一项调查显示,“良师益友”型的教师形象最受学生欢迎,比例高达97.7%。 在学生眼里,这种类型的教师身上具有下列品质:尊重与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沟通,公正地对待学生,关心、热爱学生,言教与身教结合,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喜欢、热爱教师工作,乐观宽容公正、 思想开放,讲课精彩、知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激情,不吝赞美、是畅所欲言的朋友等。 调查同时也显示,学生最不欢迎的教师是:容不得学生提意见、总是高高在上、对学生抱有偏见 、和学生无话可说等。 教师做学生朋友要特别注意“教育性”。 可见,形象问题绝不是形式问题,它是锻铸师魂,强化教师精神境界的“灵魂”问题;是涵养师德,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问题;是锤炼师能,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的“基础”问题。 3、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人文关怀的重要条件 调查显示,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妨碍学生学习快乐感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大障碍之一。 因此,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是教师人文关怀的重要条件。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应该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是应该多了些许温馨色彩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真诚、相容、悦纳,互相尊重,互信相知,互为老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其要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保护人格,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做知心朋友,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养,建立一种互促互进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人文关怀是核心。 关怀源自对人与人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的体验与认同,关怀的基础是尊重,如果没有尊重作为前提,那么关怀只能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 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师生关系是一对矛盾体,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师生关系的属性,其中的核心是你如何对待学生。 举例: 网易新疆克拉玛依网友说:作为一个老师应该: 1、不要由于恨铁不成钢对学生说非常刻薄的贬低学生的话,他会记住你的话一辈子的。 2、不要对学生的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任何方面的不足,因为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好,家长会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有偏见。 3、当学生向你提问题时,一定不要说这个问题多么简单,既然学生问你了,对他来说这个问题肯定不简单。 4、不要只布置作业,而不对作业进行批改,你这样的行为将使你尊敬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大打折扣。 5、你可以以事实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但不要表现出对某个或者某部分学生异常的喜欢,同样,你这样的行为将使你尊敬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大打折扣,即使这些学生是你异常喜欢的学生。 6、不要对学生的礼物过分的表示喜爱,这会使学生认为给你送礼是必需的。 而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认识,他们一辈子都难以改变。 7、不要看重家长的权力和财富而特别照顾他们的孩子,这些被照顾的孩子会去炫耀的,你的这些行为只能使你的学生们认识卑鄙无耻的含义。 8、不要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做任何有损尊严的下流的事情,他们会为你免费宣传的。 我觉得这位朋友讲得很有道理,值得参考。 这里还要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师生交往上要坚守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底线,坚决抵制和拒绝“铜钱气”的污染和侵蚀。 第四讲 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下) 二、如何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引领的师德建设? (三)五个重点 4、弘扬崇高师爱:教师人文关怀的永恒主题 “师爱”是一种无痕、无疆、无价的大爱和至爱,是教师人文关怀永恒的主旋律。 它是一种理智的、高尚的情感,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具有动力作用的教育因素;同时,它更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他们情感生活中能引起创造活动倾向的重要基础。 “师爱”的表现形式是千姿万态的,富有很强的艺术性。 教师要把“让师爱的阳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扉”的格言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并注意努力淡化“师爱”的功利性,浓化“师爱”的亲情感,在师生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他们以不同的“师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一个教师出自肺腑的“爱之温馨”。 ★ 偏爱后进生:在现实生活中,后进学生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歧视,甚至嘲讽,他们比一般学生需要更多的更真挚的师爱。 挽救或转变一个后进生往往与培养和造就一个尖子生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 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常常要倾注更多的师爱,让他们从师爱中获取信心和勇气,增强自尊意识,提高进取心,“知耻者而后进”。 ★ 厚爱特殊生:这里的“特殊生”是指那些破损家庭的学生、回沪知青子女以及“下岗”家庭的孩子等,这些学生往往经历过一个坎坷的生活历程,心灵遭受过程度不等的创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比一般学生对生活、对同伴、对师长更敏感,性格也比较消沉,心理、行为更容易出现偏差。 他们失去了其应有的家庭温暖和天伦亲情,因此,比一般的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被爱”的补偿心理。 对这些学生,往往要施以更深厚的师爱,用师爱的温馨熨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师爱的力量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 ★ 博爱中间生: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具有动态性强的特征,他们属于随时都有可能向两极方向(好与坏)发展变化的群体,他们的趋向往往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 “施爱”的程度。 因此,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平时同样要给予其以同等的师爱,使师爱成为他们朝正极流向发展的推动力。 ★ 严爱高材生:“高材生”都是教师喜欢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在赞扬声中成长,在人生的河道里常常是撑顺风船的;而我们的教师又容易受主观好恶和认知偏见驱使,对这些学生更多地是采取“响鼓不用重棰敲”或“一俊遮百丑”的态度。 因此,为这些学生负责,教师要对他们采取“严爱”,使他们在“严爱”中构建健全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和社会耐挫力。 如果说师德是一首歌的话,那么“师爱”就是它动人的主旋律。 这种“师爱”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也同时表现在对自己教师工作的热爱上。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教师教师都应该对他(她)的学生和工作充满真诚的“爱”。 这就构成了人文关怀的永恒主题。 5、增强育德素质:教师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 育德素质:即育人素质,是教师必备的教育素质,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素质,是教师履职行为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指标。 一般而言,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维度——专业理念:主要包括牢固树立德育核心、学生发展为本、德育整体性和有效性以及教育是服务等基本观念,科学理解德育的本质,德育的价值、德育的过程、德育的原则等基本原理。 第二维度——专业精神:主要包括以敬业、兴趣、毅力等为支撑的对本职工作的持久而旺盛的热情;以真诚、同情、理解、关心、公平、尊重等为主题词的亲童性以及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第三维度——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德育实践能力,如计划、交流、激发、组织、评估;德育临床技能,如信任、注意和倾听、信息化、开发和鼓励、挑战和支持;德育研究能力,如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维度——专业智慧:主要包括各种技能的综合及其运用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把握各种教机的机智,能够及时作出有效决断的魄力和具有极强亲附力和凝聚作用的魅力。 总之,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崇高的师德。 因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教师人文关怀的育人功能和时代价值。 结束语:师德的核心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人文关怀,铸就他们的人文精神,让“人文阳光”朗照他们的一生。 学校应该成为充满人文阳光的伊甸园,教师应该成为播洒人文阳光的天使。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在课堂上,你的老师们做过哪些又尴尬又丢脸的事情?

在课堂上,老师做过的那些又尴尬又丢脸的事情,比如说背孩子来上课、偷吃零食、被同学指出错误仍然执迷不悟。 每个人都有一个学生时代,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老师,可能你遇到的老师非常的棒,但是有的老师,他也许会有一些小小的缺点。 不管怎么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我们都应该尊重这个职业,但是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面的一些尴尬行为。 并不是为了抹黑老师,只是觉得有意思,跟大伙分享一下。

老师在课堂上做过一些尴尬的事情,比如说背着孩子来上课。 还记得那是初中的时候,英语老师是一个女老师,她刚刚生完孩子不久,可能老公比较忙吧,所以就背着孩子来上课,但是孩子可没有什么课堂纪律,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就突然哭了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只能够停下来喂奶,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为有一点尴尬。

老师在课堂上做过一些尴尬的事情,还有偷吃零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在我们考试的时候他在上面监考,然后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用试卷挡着脸,偷偷的吃一口薯片。 结果由于教室太安静了吃薯片声音被全班都听到啦,瞬间就有一点尴尬。

老师在课堂上面尴尬又丢脸的事情,我觉得就是他被同学指出了错误却执迷不悟。 可能是老师要面子吧,很多同学明明已经指出了错误的地方,但是他却不改正,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搞得老脸通红。

你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欢迎写在评论下方。

作为老师,你有哪些hold住学生的妙招?

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作为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

但是,有些问题学生不是故意捣蛋,而是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果因为一个小小的言行举止不恰当就把你气得跳脚,那你可能就是学生眼中的“大魔王”了。

所以作为老师想要 hold住学生,除了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之外,还需要学会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作为班主任和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控制住自己行为的学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一、不要动不动就生气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像猴子一样爱耍小聪明的人,另一种是像我们一样爱发脾气的人。

所以,你在学生面前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 因为学生不会因为你有一点不好的情绪而改变自己。

作为老师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态,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如果你发现学生总是在上课迟到、不交作业等问题上犯错误了,可以先把问题放在一边去解决一下。

当你冷静下来之后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时,相信你就会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了。

要记住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二、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所以作为老师要和学生多多沟通,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老师也有自己对问题学生的看法。

比如你经常和班上性格比较内向的一位同学聊天,这可能就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他的看法。这样你不仅要学会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还要学会尊重其他同学,不要因为你觉得他做得不对或者说了他

一些话而不高兴。

如果在平时你比较忙碌或者和朋友聚餐较多也可以约着同学去外面散散步,但是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实在是比较忙,那么你也可以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

三、学会换位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学生也不例外。

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

对于那些心理脆弱、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你要学会先安慰和鼓励他们,然后再去沟通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学生来说,你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学生来说,你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的情绪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有关注而不是冷眼相看。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方法,更愿意配合你的教育工作!

作为老师一定要换位思考问题的根源所在。

2024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圆满开幕
不愿多谈!詹姆斯 布朗尼是成年人和职业球员 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