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增活力 四川成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城市添魅力

(原标题:四川成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遗址增活力 城市添魅力)

远眺都江堰。 韦洪涛摄

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与俄罗斯》杂志社社长奥列格·别列日内赫全程直播“古蜀3000年”,并与远在俄罗斯的网友实时互动;在成都都江堰景区,《发展中的摩尔多瓦》阿纳托利·卡丘克感慨:“中国人善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顺应自然、保护环境。”

近期,参加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欧亚媒体考察团走进四川,感受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

金沙遗址擦亮文旅品牌

石虎、大金面具、十节青玉琮、太阳神鸟金饰……漫步玉石路,穿行乌木林,欧亚媒体考察团成员们与穿越千年时光的文物面对面,感受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共生共融的独特魅力。“古蜀人是如何冶炼青铜器的?这太神奇了。”瑞典“新闻之声”总托比昂·奥洛夫·萨瑟·萨瑟森第一次参观金沙遗址,金属冶炼技术令他印象深刻。

金沙遗址作为古蜀文明的代表之一,自2001年被发现以来,向世人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古蜀文明的繁荣与辉煌。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又一证明古蜀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考古发现。

这样一颗历史文化遗产的明珠,如何焕发新的时代光彩?“金沙遗址博物馆坚持遗址与城市共生,传统与未来共融,探索出一条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的创新之路。”金沙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7年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多元跨界合作,博物馆开展了“金沙太阳节”“夜游金沙”等活动,助力擦亮成都文旅品牌。

创办15年的“金沙太阳节”,入选“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将传统的静态文物展示与灯艺、花艺和演艺等形式结合,这个持续20天的年度活动吸引约50万人次观众,年收入1000余万元,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放大了遗址博物馆的文旅示范功能、国际文化交流功能、城市形象宣传功能。

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近3年,我们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7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专业论文110余篇。其中,《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金沙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三星堆遗址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动下,两馆携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罗马,中国香港等地举办古蜀文物精品巡回展览,并拓展出数字文物展、彩灯艺术展、花卉艺术展等多种展示形式。此外,博物馆还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的10余家知名博物馆与学术机构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以古代文明研究、交流展览、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积极拓展“朋友圈”。

千年古堰依然保持青春

往金沙遗址的西北方向驱车1个多小时,就来到古蜀文化的代表之一——都江堰。跨越了2200多年,这一“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依然青春。

滔滔岷江,川流不息。跨过索桥,踏上鱼嘴,考察团成员驻足聆听人文与自然的交响。

“在过去,能够建造这样一座水利设施,真是令人惊奇。”俄罗斯塔斯社执行叶夫根尼·扎多罗日内感慨,保护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是一项很重要也很困难的工程,所有的修复和保护都需要大量付出。

作为当今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提供用水,并为防洪、发电、养殖、种植、旅游、环保等提供保障。

古代“超级工程”最初如何造就?试试来都江堰景区体验“飞跃都江堰”3D项目,寻找答案。戴上VR眼镜,都江堰的壮美风景一览无余,同时,都江堰建成前岷江对成都平原的肆虐景象也逼真重现。讲解员介绍,岷江洪水含沙量高,治理非常困难,后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总结、提炼岷江治理经验,把目标锁定在凿山引水这一艰巨工程上,最终才形成既有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的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李冰之后,一代代人坚守、传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城市,都江堰如何焕发新活力?

“我们立足于‘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都江堰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都江堰放水节为例,重要内容之一是拆除杩槎围堰、将岷江水重新引入渠道,这标志着成都平原新一年春灌的开启,也意味着千年古堰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放水节也传承着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习俗,通过创新文旅体验场景、联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等,让市民游客身临其境地了解都江堰的水利文化。

“活”,是都江堰市不断挖掘文化遗产价值的一把钥匙。近年来,围绕“传承天府文脉”这一主题,都江堰市不断通过延续历史文脉和彰显文化底蕴守护好城市的“根”与“魂”。都江堰市整理出版了《都江堰市文物志》《都江堰市考古资料集》等10余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文章30余篇;同时,不断深化与故宫博物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战略合作。

在对外交流合作上,都江堰市同样寻求“活”,以此扩大文化遗产传播力影响力——和中国文物学会、浙江卫视联合制作大型文化遗产真人秀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中的都江堰篇。从“治”水到“智”水,从古老到现代,文化遗产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谁知道 云南的蒙子市

谁知道 云南的蒙子市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自治州东部。 土特产有年糕、过桥米线、刁烟、白桃、甜石榴。 昆(明)河(口)、草(坝)官(家山)、蒙(自)宝(秀)铁路及昆(明)河(口)公路过境。 古迹有清代台湾府同知曹士桂墓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自租界址、碧色寨车站。 风景名胜有南湖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缘狮洞。 革命纪念地有蒙自烈士陵园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第一次临时代表会议会址。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7镇4乡、86个村(居)委会、11个城市社群居委会、691个自然村、992个村民小组,共有汉、彝、苗、壮、回等19种民族,总人口39.08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33.03万人,暂住人口6.0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31万人、农业人口26.45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58.5%、80%。 辖区内有省级蒙自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红河工业园区。 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别,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33.8℃,极端最低气温2.9℃无霜期337天,年降雨量81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234小时。 蒙自县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海拔最高处2567.8米、最低处146米,北回归线横贯县境,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型别,年均气温18.6℃,年均降雨815.8毫米,全年无霜期337天,年均日照2234小时。 蒙自坝是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红河州乃至滇南最大坝子,坝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4%,高于全省坝区面积比重18个百分点。 全县可耕地110.45万亩,人均3.34亩。 境内水资源总量12.1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量2.12亿立方米,城市日供水现状6万吨、中远期规划16万吨,坝区水利化程度达75%。 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现代特色农业深度开发。 同时,孕育了银、锡、铅、锌、铜、煤、大理石、磷、铀等丰富矿藏,其中蒙自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已探明为我国目前最大银矿蒙自已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 “蒙自”,一说以县西坝子边缘目则山而得名,汉语讹为蒙自。 一说目则为昧则目音转,系蛮语,意为山竹。 一说系苗语“苗族之家”之意。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贲古县,属益州郡所辖24县之一。 东汉属益州益州郡贲古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贲古县,两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古郡贲古县。 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南诏国属通海都督府辖地,宋大理国属秀山郡目则。 元宪宗七年(1257)置蒙自千户,属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改置蒙自县至今。 ,隶属临安广西元江宣慰司临安路。 明为蒙自县,隶属临安府。 清初沿明制,为蒙自县,隶属临安府。 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中法战争(1883~1885年)结束后,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为适应对外通商需要,清廷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指定开广西龙州和云南蒙自为通商处所,蒙自成为中法之间的“约开商埠”。 同年,清廷在蒙自设分巡临安开广道,下辖临安府(今建水县一带)、开化府和广南府(均属今文山州一带),兼管即将正式开关的蒙自海关关务。 由此,蒙自成为云南近代史上的滇东南军事、政治中心。 光绪十五年(1889),蒙自海关落成并正式开关,这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也是近代中国21大海关之一。 民国初年属蒙自道,为道尹驻地。 民国18年(1929),废道后直属云南省。 民国31年(1942),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蒙自县人民 隶蒙自专区,专区行政公署驻蒙自。 1957年11月18日,蒙自专区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驻地在今元阳县)合并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驻蒙自。 1958年7月,红河州人民委员会由蒙自县迁往个旧市。 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1次会议决定:撤销蒙自县,将原蒙自县全部地区划归个旧市。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恢复原并入个旧市并撤销的蒙自县建制,其行政区域仍照原撤并前不变,蒙自县由个旧市领导。 同年,开远县草坝公社划归蒙自县。 1961年2月14日,国务院批覆:将原由个旧领导的蒙自县划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领导。 1992年11月26日,蒙自县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同年12月18日,被列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县。 1999年2月5日,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试验示范区。 2001年,州级行政机关搬迁蒙自奠基仪式在开发区举行。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覆同意将红河州 驻地由个旧市迁移至蒙自县。 同年7月11日,云南省 滇南中心城市现场办公会研究决定,建设以蒙自为核心的个(旧)开(远)蒙(自)——滇南中心城市。 同年11月18日,红河州建州46周年暨州府迁移蒙自庆典在蒙自举行,标志著红河州州府正式迁移蒙自县暨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同日,“云南省红河工业园区暨红河钢铁有限公司百万吨钢铁专案奠基仪式”在蒙自县雨过铺镇举行,蒙自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标志著红河州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启动实施。 区位显要,雄镇南滇。 蒙自是云南乃至大西南连线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枢纽,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条件齐备,有着构建区域性国际大通道枢纽,通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人流、资金流、资讯流中心和建设进出口加工业基地的便利条件。 蒙自为历代屯兵重镇,1915年朱德在此率部誓师护国讨袁,现为全国驻军最多的县份之一。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在云南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转运。 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第一个火电站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产生。 1928年, 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 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曾迁来蒙自,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驻蒙讲学。 蒙自成为云南近半个世纪的商贸、金融、交通运输和外事活动、革命活动的中心。 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保”文物单位6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蒙自承载着边地文化、中原文化、党史文化、军旅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丰厚积淀,成为云南近代工商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堪称一座彪炳史册、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现代科教、体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较大潜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 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域性,抢抓机遇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创新机制增活力,务实拼搏求跨越,推进了各项事业提速提质提效发展。 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7%;人均GDP达7506元,提前五年实现了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2029元,比上年增长10.5%;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3.3亿元、2.21亿元,年均增长24.7%、24.6%。 一般预算收入2.15亿元,增长59.4%。 “十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6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68倍。 2005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合计66.49亿元,现金收、支合计200.7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3倍、3.35倍;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5.7∶26.9∶37.4变为2005年的24∶35∶41。 城市建城区达20平方公里,居滇南首位。 蒙自县被评为2005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跻身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行列,还相继被列为全国建立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首批科技工作试点县和云南省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成功协办了“中国电影百年·红河电影周”活动和“云南省第七届民运会”,成为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的主赛场之一,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云南省首批“平安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县、中国西部最具特色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70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0.93亿元,增长15.2%,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6.50亿元,增长16.9%;建筑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04亿元,增长15.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6∶51.0∶31.4。 今后一段时期,蒙自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四大目标(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实施六大战略(产业强县、城市兴县、文化立县、环境优县、开放活县、民本稳县),培植六大支柱产业(特色农业、生物创新产业、矿冶加工业、房地产和建筑建材业、商贸餐饮业、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全州六个中心(政治、经济、文化、资讯、金融、商贸中心),推进四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围绕这一思路,着力打造“实力蒙自、活力蒙自、绿色蒙自、平安蒙自、和谐蒙自、魅力蒙自”六大品牌,努力把蒙自建设成为和谐发展的新州府、新兴产业聚集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家园、滇越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多元文化名邦、红土地上的科教城,构建滇南之心,展现魅力蒙自。

谁知道云南的民歌民谣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丰润的谷穗迎风摆,期待人们割下来,割下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姑娘们赶着白色的羊群,踏着晚霞她们要回来,要回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唱丰收的时光,歌唱繁荣的祖国,我们要为幸福尽情地歌唱.歌唱丰收的时光,歌唱繁荣的祖国,我们要为幸福尽情地歌唱.

谁知道石林在云南的哪个县?

在云南路南

有谁知道云南蒙自?

蒙自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新州府,北距昆明289千米,全县总面积2308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辖7镇4乡。 景点介绍南湖南湖位于蒙自县城南,总面积41万平方米。 最初这里是雨水汇合成的小 泽,又名草湖。 明代将其开掘成湖,在湖中堆积成三座土山,以神话中的蓬 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命名。 公署内竹秀林幽,鸟语花香,一个个精巧雅致 的亭台楼阁隐于翠绿丛中。 公园内终年杨柳依依,四季碧波粼粼,景致有如 仙境。 从前,当地的文人学士常喜欢到这里吟诗作赋,发奋苦读,故又称 “学海”。 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事起源于这里。 玉皇阁又名通明阁。 在蒙自县城承恩街口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 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阁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顶,通高约20米,面阔,进深各19。 1米,梁架斗拱用材粗大,,阁记忆体明永历五年(1651年)《常住通明阁碑》及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重建通明阁碑记》。 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重檐歇山顶,通高12米,面阔,进深各12米,具清代早期建筑风格,三阁鼎立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 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缘狮洞缘狮洞位于蒙自县鸣鹫乡灵鹫村静灵山的悬崖峭壁间,俗称观音洞。 从 山脚到洞口有100多级石阶,洞口高约10米,宽约4米,挂有琳琅满目的牌匾。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清初石窟造像20多尊,过去曾有“滇南 第一洞天”之美誉。 诸天寺在蒙自县新安镇南屯街西北隅,始建于明嘉靖初(1522年)。 寺内铜钟年款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嘉庆,道光年间重建。 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现存山门,中殿,后殿,两厢等建筑。 中后殿皆单檐歇山顶,中殿具清初建筑风格,后殿斗拱装饰精巧,寺内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常住田碑》及雍正,乾隆间的《断案碑》记寺院始末。 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租界址位于蒙自县城。 中法战争之后,根据1878年签订的《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开为商埠,县城东门外辟为租界址。 蒙自海关,法领事署随即建立,法,英,意,日,德,美,希腊七国设领事。 洋行,银行,铁路局,监狱,教堂,酒店等相继建立,计30余处。 于1889年开关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恣意掠夺。 现存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署,花园,监狱,希腊哥胪士洋行等五处,为帝国主义侵华遗迹。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建筑曾用作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校址。 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一多先生旧居在蒙自县城南湖旁原希腊哥胪士洋行二楼。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后,1938年春在蒙自设文法学院。 闻一多在南湖边哥胪士洋行一间14平方米的宿舍里潜心治学,很少下楼,邻居郑天挺教授约他说“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大家称他的宿舍为“何妨一下楼”。 现已开辟为闻一多先生事迹和西南联大分校史略陈列室。 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曾设在滇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在蒙自的校舍,包括蒙自租界址的蒙自海关,法国临时署和哥胪士洋行和武庙街周柏斋的住宅颐楼等处。 其中颐楼有名听凤楼,既是联大的女生宿舍,又是蒙自县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占地约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单檐硬山顶三层楼房,院中古榕成荫,典雅幽静。 1983年公布成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马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蒙自县南7公里黄家山麓,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洞坐东朝西。 1989年进行发掘,洞内文化层堆积厚5米,出土人类头骨,牙齿化石,打制石器,角制品等,并存人类用火遗迹,经测定距今约余年。 1991年公布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王喆墓在蒙自县新安镇南1公里黄栗树坡。 圆形围石封土墓,墓高1米,径3米,碑坊式墓碑,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立。 王喆,字二吉,一字梁溪,蒙自新安所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贡生,早年科举失意,在本乡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其门人王诺,尹宗梁,杨潞,王锡圭等皆以文学成名,著有《王喆诗集》传世。 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邓学先墓位于蒙自县新安所镇南1公里任家坡。 圆形围石封土墓,高1米,径3米,碑坊式墓碑,高1.08米,宽85厘米。 邓学先(1801~1831年),字典于,号虹桥,清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 虹桥善诗文,有《抱其书屋诗集》收入《云南丛书》,后人有集《虹桥遗诗补》一卷。 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宝洞在蒙自县南20公里五里冲水库。 石灰岩溶洞,深约500余米,由三个厅堂组成,洞内景色既有凝固的石瀑布,又有定格的石梯田,高低错落,令人叹为观止,与洞外五里冲水库相映成趣,为蒙自理想的旅游胜地。 观音殿位于蒙自县东与攀枝花村毗邻的布衣透壮族村二龙山。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浦江清,汤用彤,钱穆等同游二龙山,登玉皇阁,对寺院有详细记录。 现玉皇阁已倾祀,存阁后观音殿,近年来已重建山门,大殿。 此处深藏山坳的古寺,以其深幽的环境,吸引著香客和游人。 可坐火车汽车前往,汽车约六七小时,车票也是六七十元。

有谁知道云南蒙自吗

蒙自是红河州的州府。

谁知道云南的麻子有那几种吃法

生著吃,炒著吃,瞌著吃.....完毕! 给分!!麻烦采纳,谢谢!

有谁知道云南的文海在哪?

云南丽江文海村:这个地方确实仿佛天堂一般。 它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距离丽江只有几英里。 丽江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鹅卵石街道古色古香,清澈的河流纵横交错。 远望去,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高高耸立,俯瞰着绿意盎然的玉米地和麦田。 当地的纳西族人保留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传统,而我最不能忘怀的是他们对待陌生人的那种热情好客的传统。 今年4月份,在结束了清华大学举办的为期一年的中文培训课程后,我来到了丽江,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由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资助建立的社群生态旅馆。 文海生态旅馆海拔3000多米,掩映在山谷中。 旅馆于2002年开始营业,由当地的56户人家联合经营。 生态旅馆给了当地人保持自然景观的本来面貌的理由。 旅馆收费很公道,每间房每天收费12美元,三餐免费供应。 文海村周围的森林里栖息生长著许多动植物,其中包括麝鹿和白腹锦鸡。 我并未见到什么动物———它们一般藏身在海拔较高的松树林里,但这里种类繁多的杜鹃花同样令人难忘。 全世界850多种杜鹃花中有20多种可以在这里找到。 晚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各种各样的杜鹃花,色彩鲜艳的团团花簇点缀在山野间,有紫色的,有粉红的,还有白色的。 文海村的风景更令人赏心悦目。 纳西人用木头建造房屋,屋顶上铺的是灰色的瓦片,并且直到最近才开通了一条崎岖的土路把文海村和丽江连线起来(现在可以驱车进入文海村)。 这里见不到任何破坏风景的单调乏味的混凝土建筑。 这里有的是精雕细琢的扇扇大门,以及秋收时用来晾晒大麦的巨大木架。 我从旅馆12间舒适的双人房间中选中了一间,稍稍安顿了一下。 跟旅馆本身一样,旅馆的房间也很俭朴:房间是用上好的松木建造,开有巨大的窗户,窗框也是经过精雕细琢。 浴室男女共用,但保持清洁卫生。 即使是在仲夏,气温也是凉爽宜人,不需要使用空调。 旅馆在春秋时节会提供电热毯。 这里没有暖气。 生态旅馆采用了生态技术来弥补它设施不全的缺憾。 大自然保护协会为旅馆配备了一个沼气池,将粪肥转化为清洁的沼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厨房以减少木柴的需求量。 电力由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和附近河流上的小型水力发电机提供。 通过让当地居民每户出资数美元入股生态旅馆并给予分红,全村人现在对保护当地的森林都很热心,也积极地招揽游客。 我发现了一个人间少有的生态天堂。 来源:新华网

有谁知道云南的云豹突击队?

云豹突击队属于昆明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 。 是一支维护昆明治安 处理恐怖突发事件最有力的警察队伍

谁知道云南蒙自的石榴价格

直接来蒙自买就便宜了。反正都是转手几次的了……你要去收石榴已经不可能收到一手的了……很多人要考石榴发财……

谁知道云南的彝族有多少支系

A. 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昆明市B. 罗免彝族苗族乡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C. 耿家营彝族苗族乡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D. 晋宁县双河彝族乡 - (0871)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

现场画面!东部战区开展 联合利剑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