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将推出 有哪些看点

(原标题: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将推出,有哪些看点?)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将推出,有哪些看点?

新华社记者申铖、王雨萧、韩佳诺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在10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明确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事关发展和安全,事关财政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2024年以来,经履行相关程序,财政部已经安排了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蓝佛安说,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说。

廖岷称,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政策组合拳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聚焦房地产领域,廖岷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廖岷说。

二是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

三是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动,加强新老政策的衔接,打好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廖岷说。

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

为支持学生安心求学、成长成才,我国已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方位资助体系。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奖优和助困两方面,分两步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第一步,在2024年推出四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1万名增加到2万名。

二是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三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四是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

第二步,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同时,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保持必要财政支出强度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对此,蓝佛安表示,将从有效补充财力、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三方面着力,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发挥好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据了解,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专项债券方面,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资金可安排使用。

“下一步,要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说。


财政收支压力大,政策主要发力点在哪?

王延春

近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的“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财政压力不断加大。 从中长期来看,受疫情冲击、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预计未来五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将呈低水平运行势态,而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 可以说,财政困难不只是近期、短期的事情,中期也会非常困难。 ”

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楼继伟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时期,多数省市的债务可持续性族埋堪忧,粗略计算,大约四分之一的省级财政50%以上的财政收入将用于债务的还本付息。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累积了财政金融风险。

楼继伟的上述发言,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来自财税部门的数据显示,2020年财政税收增速创半个世纪以来新低。 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为-3.9%,为1976年以来的最低增速;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4.4%,增速为-2.3%,为1969年以来即半个世纪以来最低增速。 其中,2020年社保收入中有超过2万亿元弊穗纳来自一般公共预算补贴收入,占社保收入的28%,占财政支出的8.7%。

财政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厘清?如何防范和化解财政领域的风险?财政危机离中国还有多远?为探寻政府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 财经 》杂志近日邀请了联办 财经 研究院专家、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宏观研究主管崔历进行了讨论。

依靠一般预算收入补贴社保缺口的做法难以维持

《 财经 》:当前财政领域比较突出的矛盾和租没困难是什么?

刘元春: 从全世界来讲,财政领域的核心问题是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债务问题。 从中国来讲,目前虽然政府的债务风险不是非常大,但债务的结构性风险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显性隐性债务风险高、基层政府财政运转困难两个方面。 这两个核心问题与整个财税体系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第二,财权与事权之间不匹配;第三,财政的功能定位需要改进。 财政体系目前处于一个大转型、大改革、大调整的时代,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主导性的作用,因此会出现相应的效率问题和公平问题。 财税体制改革是今年的改革重点以及“十四五”规划重点,但财政领域的利益关联广泛,改革尤其困难,要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改革更困难。

许善达: 目前,政府的各种债务增长很快,利息支付和到期后的本金偿还会给一般预算收支带来很大压力,财政收入的增量调整空间正逐步缩小,动用国有资本存量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2017年末,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指出,划转比例统一为国有资本的10%。

从当前的财政困难情况来看,靠一般预算收入来补贴社保缺口的做法难以维持,必须用国有资本的存量解决社保缺口,但是只划10%肯定是不够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增加国有资本划拨,而是首先要研究已经划拨的部分如何能够替代财政的一般预算支出。 现在国有资本的权益处于备用状态,并没有实际进入社保收支体系。

目前还是需要打通这个渠道,使备用的国有资本权益资金替代一般预算支出,进入社保的实际收支,如果不够再追加划拨的比例。 如果这项改革能快速推进,对调整财政格局将会有很大推动,对防范财政风险也将会有很大帮助。

未来,中央、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补贴给社保的体制不能再继续了,要加大社保体系改革,尽快实现全国统筹,用国有资本权益逐步减少一般预算补助。 同时尽力提高社保基金收益。

《 财经 》:在当前财政收支压力下,是否还要继续对企业减税降费?

许善达: 中国企业税制的竞争力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一点在高 科技 、重资产企业上面表现得最为充分。 未来中国的发展主要靠高 科技 、重资产企业跟外国企业竞争,因此,需要通过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升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这是提高中国企业税制竞争力的重要决定。 这项政策实际上不是在减税,而是在推迟纳税时间,减轻企业财务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利息支出。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提高。 减少利息支出,企业成本则会降低。 最典型的企业是清华紫光旗下的武汉长江存储,如果留抵税款都改为退税,紫光集团可能现在不至于债务违约。

刘元春: 今年减税降费主体依然是中小企业,对于小额纳税主体,进一步提升起征点,对税率也进行了下调。 今年的减税降费突出结构导向、创新导向等,已经逐步从去年的应急救助转向战略导向,逐步形成常态化。

“十四五”期间很重要的一个战略导向就是怎样扩大有效需求。 从这个战略基点来看,持续的大幅度的减税,在中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条件下,更有利于供给侧和生产端,而不是有利于消费端。 因此,应当从总量性的减税转向结构性的减税。

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需化解地方财权事权匹配难题

《 财经 》:如何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包括显性和隐性债务风险?

朱海斌: 2020年中国经济恢复很成功,但是全 社会 非金融部门债务水平提升非常快。 去年中国的债务水平提升了25个百分点左右,尤其是政府债务上升速度非常快。 涉及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去年疫情后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除了预算内的专项债规模大幅调高,预算之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也是大幅增长。

崔历: 我国政府整体负债率较低,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 需要解决包括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匹配、国有资产盘活等结构性问题。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是需控制地方债务率,确保地方举债和财政收入、项目收益等相匹配;二是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减少隐性债务风险。 不具备融资能力、自主经营能力的平台可能会逐渐被兼并重组、注销;而具备融资能力,运作良好的平台,将会顺应下一阶段城镇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继续担任地方发展的重要融资和国有资产运营平台的角色;三是健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提高地方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

刘元春: 解决隐性债务要加强监管,进行阳光化、法治化、透明化管控。 同时,要调整财税体系。 由于过去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和罚没收入等来进行弥补,因此土地财政成为了地方财政的一个核心来源,但现在土地收入收缩,传统税基提升不起来,转移支付控制的力度增强,资管新规和投融资平台严控之后,最后发现地方政府必须通过一些所谓的“创新”来规避监管,来完成其所承担的大量刚性支付功能。

很多改革在这样的利益体系下,好改革变成了坏招数,比如出现了假PPP、类REITs等,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因为在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进行“创新”的内生冲动难以抑制。 治本的方法,包括转换地方政府职能、进行财税体系的重大改革、改进地方官员考核、加强数字化监管等。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体系自身面临着很庞大的改革。 第一,基层行政机构冗员问题。 第二,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 因此,地方行政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瘦身健体。

地方政府与地方国企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勾兑现象,催生了地方封闭、市场分割、利益输送等行为。 要通过地方国企改革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打破地方政府与地方国企之间的利益链接。 中国应当做强做大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但是不应当每个县都有国企。 这不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打破政府和国企的利益捆绑。

硬化地方国企的预算约束也是关键。 要调整地方国企的业务规划,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该淘汰的一定要淘汰。 债务违约问题集中体现在地方国企,一些地方僵尸国企成为了吸金黑洞,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 财经 》:如何节约财政成本、提升支出效率?

许善达: 一些直达的扶贫资金从中央直接拨到县,不经过省市两级财政,减少了省和市两级政府对中央扶贫资金的滞留,提高了财政效率。 在财政收支管理技术方面,仍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 政府各部门、财政局等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财政支出。

朱海斌: 一是支出要从预算外向预算内调整,近几年中国的专项债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其实是好事,反映了一些预算外的项目转移到预算内,变得更加透明。 二是加强支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未来政府职能要变化,从更多参与生产投资活动变为服务型政府。 此外,政府的信息公开,接受体制内外各方监督,也是有待改善的领域。

当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应由未来多年的支出来匹配

《 财经 》:有人担忧财政危机现象,如何避免中国一些地方出现明显的财政困难?

刘元春: 现在谈财政危机言之尚早,在中国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只要能遵循科学规律进行财政监管,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中国政体决定了政府的自我调整能力很强,整个体系的转换非常快。 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手中能掌握的资产很庞大。 要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财政管控、监督体系。

《 财经 》:怎样看待今后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朱海斌: 财政政策今年不仅要呼应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正常化,还要和未来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 财政支持的方向,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项目相关。 财政对于特定领域的投资非常重要。 例如,公共投资可以为未来数字化经济、技术创新、5G和新基建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当一部分政府投资可能通过PPP,鼓励 社会 资本参与,政府起到引导作用和参与合作。 在基建投资、环保和绿色投资等方面,中长期的投资需求是巨大的,但仅仅靠公共投资无法满足,而且公共部门投资的效率也存在问题。 因此,怎样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投资更好地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再加上私人部门的效率、商业可行性评估,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现实情况是,盈利性好的项目私人部门并不需要政府发动就有意愿去投资。 进入PPP的项目大多是一些投资期比较长、回报率相对比较低的项目,如果政府有能力给予支持,如政府购买和有些收益的保证,可能 社会 资本会愿意参与。 但如果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那么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仍然不足。 另外在PPP里面,风险承担往往会是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风险。 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上的规范。

此外,财政以往做得不太够的方面是在 社会 服务和保障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民生保障和社保体系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加强。 比如,2020年针对疫情后的弱势人群的失业救济、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比力度明显偏小。 政府要继续增加民生、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许善达: 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很像是一个董事会,最主要的职责是招商引资。 中国地方政府承担发展经济的责任在全世界是最突出的,其对经济推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发展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投资是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投资才有税收、就业。 很多地方领导人负责抢项目、抢投资,但是也可能遇到假项目,一些人利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骗取资源、土地和设备。 因此,在中国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项目风险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 财经 》:如何降低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

朱海斌: 谈到土地财政,首先要承认它在过去20年的房地产市场、基建改善和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 去年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 现在很多讨论集中于如何找到替代土地财政的收入来源,比如热议多年的房产税。 但是这些讨论过度关注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而相对忽视了政府支出方面需要大的改进。

土地出让金对应的是未来70年的地租收益,一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应该由未来多年的支出来匹配,而不是当年内就把当年的收入都用完。 现实情况是土地出让收入往往当年就被花完了,而且形成持续性的刚性支出需求。 一旦某一年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跌,马上就会出现地方财政的问题。 土地财政的改革要严格规范土地出让金(以及更广泛的财政支出)的使用和监督,要专款专用、支出透明、引入内外各方面的监督。

许善达: 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还会持续下去。 中国当前处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员向城市流动性较高,对城市住房的需求就会很高,需求高则房价不会下降。 而农村和乡镇的居民住房会过剩,早晚会淘汰一批。 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限价等行政性手段来抑制房价,肯定是抑制不住的。 未来,还是需要在供求关系上进行调整,增加住房供给,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供给,房价压力就会随之降低。 只要房价有上升的空间,土地价格就有上升的空间。

财政体系改革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财经 》:未来,中国财税体系的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突破?

许善达: 对于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中国的领导层已经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现在要加快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这也是化解财政风险的治本之道。 当前一般预算压力很大,如果进一步给企业降低税负,债务风险较大。 用国民财富存量(国有资本)替代国民财富增量后,一般预算将会有更大调整空间,调整后的财政补贴可用于降低企业税负和偿还政府债务,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刘元春: 第一,在总体债务率可控基础上存在结构性风险。 目前结构性风险主要体现在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上。 当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配置存在着冲突。 目前,只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但依靠转移支付体系,很难适应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

第二,转移支付的模式有待改进。 例如,专项转移支付规划是否合理,一般转移支付量是否足够大,以及省级财政与基层财政之间的贯通问题。 省级财政在转移支付中是区域统筹的枢纽,其是否能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是否能根据地方政府运转的新时代的要求来进行调整,这里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去年疫情时期建立的财政直达机制常态化是体制性的大调整,加强了转移支付的渗透,同时保证基层政府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第三,财政的区域统筹是否严格按照行政板块进行统筹,其涉及功能、定位问题,现在的区域统筹按照行政板块统筹,和区域功能、定位之间存在着冲突,即结构性问题全面凸显。

第四,财政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从收入的角度来讲,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模式不可持续,要考虑适时推出房产税、遗产税等。 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部门全面涌现。 税基要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最明显的就是平台经济,甚至成为了避税漏税、财富转移的枢纽,还有一些大规模跨国公司的建立,导致税基弱化。

第五,中国的税收成本很高,但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税收体系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员和成本。

目前财政改革一定要抓住窗口期,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运转困难的窗口期。 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财税改革没有找到突破口,没有构建出一个可实施的科学路径,应当抓住目前财政所凸显的系统性问题,寻找改革路径。

《 财经 》:如何更好地利用专项债来支持经济发展?

崔历: 一是坚持专项债发行以项目为主导:专项债要求项目按照自身收益与融资能够自求平衡。 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发行最多的省份为广东、山东和江苏,均超过2000亿元。 未来,预计专项债继续倾向重点项目多、风险较低的地区。 发达地区的省份未来发行专项债和投资的空间更大,从收益角度讲更可持续。

二是适当扩大专用债使用范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专项债将会“合理扩大使用范围”。 放宽行业领域、创设新品种,适量增加地方发债的自主性可减少资金沉淀,提高投资效率,推动地方投资。

三是提高专项债发行市场化水平:完善信息披露体制,推动债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债券利率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有利于提升债券流动性,支持地方政府融资。

四是加强债务管理:统筹管理地方政府的资产和债务,同时加强对专项债项目的全周期监管,保持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

刘元春: 如果大型项目建设债务资金跟不上,可能会成为烂尾的项目。 因此,要保证财政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投资方面,基础性和产业项目的投资,其盈利能力还不错。 但是要警惕地方新一轮的经济泡沫、基建泡沫已经开始出现,则在专项债方面不宜过度膨胀,同时要保证原来的战略性项目布局。

从政府的投入来看,核心点还是要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民间投资每年占投资总额的60%。 政府要做一些基础性、引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降低资源配置的扭曲,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渡难关。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吗?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 7月11日,央行官网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整体来看,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金融统计数据超市场预期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分析人和亏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不排唤梁神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新增贷款大幅提升

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

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央行一并披露了6月信贷、存款等方面数据。 数据显示,2023年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相较2023年5月1.36万亿元,环比增长1.69万亿元。 即便是在上年同期2.81万亿元的高基数基础上,6月人民币贷款仍然同比呈现多增状态。

另据Wind数据,分部门来看,6月住户部门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此外,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 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1436亿元。 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细数2023年以来人民币贷款表现,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次于2023年3月的3.89万亿元。 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

“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延续稳定扩张。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评价称。 温彬表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背景下,4-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转变。 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信贷结构较2022年明显优化。

在住户部门贷款方面,温彬指出,6月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 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也有明显改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6月新增信贷同比多增,总量理想、结构优化。 其中居民短期、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渣蚂楼市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显示企业贷款投资意愿保持良好,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另从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则增加了12.81万亿元。

M2增速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消费市场、生产需求的复苏也带来了其他变化。 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2月触及12.9%后,M2同比增长连续小幅回落,但近几个月仍处于11%以上。 受到2022年6月高基数效应影响,6月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但同样处于高位水平。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 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环比2023年5月,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则多增2.25万亿元。 包括6月在内,人民币存款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少增。

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一是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信贷派生力度仍强;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M2有所支撑,6月财政存款减少1.05万亿元,同比多减6129亿元。

周茂华表示,M2同比放缓,但依旧保持较快增长。 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改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需求;同时,国内内需处于复苏阶段,需求表现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速度。 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复苏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伴随央行灵活调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M2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补充道,M1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1%,反映出当前企业投资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政策继续加码。 “6月企业新增短期信贷7449亿元,需求上升,但并未引起M1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有部分资金被用于定期存款,存在低利率短期贷款资金用于长期存款的风险,不过综合企业存款数据来看,规模不会太大。 ”王运金说道。

人民币贷款支撑社融增量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6月社融增量表现同样不俗。 经央行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 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结构上,表内人民币贷款新增3.24万亿元,位于高位,并且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 6月政府债券新增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

对于6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的情况,王运金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为有效降低疫情冲击、加大政府投资实现稳增长,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提前完成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 而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回归正常发行节奏。 从两年对比来看,有较为明显的政策差异。

“在不考虑政府债券增量的情况下,6月社融同比多增1291亿元,主要为人民币贷款增量拉动。 在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再度小幅压缩。 企业直融实现较好增长。 ”王运金补充道。

周茂华表示,6月新增社融数据强劲反弹,高于趋势值,反映6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表现好于预期,经济复苏动能增强。 温彬则认为,后续伴随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有望触底回升,进一步增强对社融的支撑。

2023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额续作MLF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推动LPR下行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就在7月10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急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 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王运金提到:“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 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 ”

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同时,2023年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大家可以看出,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在我国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我国的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稳定回升,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根据情况报告,大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 在上半年,财政部门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通过种种税务手段,结合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减轻了负担,缓解了困境和逗,有效的提升了市场的信心,增强了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 依托稳定的市场主体,我国将在下半年继续进行持续稳定的发展,各个大中小企业也会在各种政策中得到帮扶与裂咐发展,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面肆棚纯对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执行报告,大家可以看到,国家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国家将会安排加快节奏,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此基础上,国家在下半年仍然要落实防治疫情工作,经济安全发展,相信大家会在国家政策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报告,报告大家还可以看出,国家致力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制度,提高税务的减免幅度,扩大使用范围。 国家还要保持适当的制度强度,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 除了城市的发展,还要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推动财力的下沉,还要推动党政机关进行节约型建设。

成果 两项大展扬州开展 一带一路 展现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失联13个月!资本大佬在境外被抓!从5万多人手中骗了超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