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的日子,10月12日起,一部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的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首演。带着老北京风情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年代感,这部有着革命底色、红色基因的作品,以师生同台、校友回归的方式,重温激情澎湃的年代,在笑声与感动中体悟信仰的力量。
艺术前辈保驾,中生代主创挑梁
新编京剧《心愿》自2023年6月展开前期创作工作,于2024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推出主题曲,9月3日正式建组,启动落地创排。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人艺院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担任艺术顾问、总策划,导演叶大鹰为剧本原著,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唱腔设计、作曲,三位前辈艺术家为作品保驾。北京人艺导演闫锐、知名编剧林蔚然等中生代艺术家更为该剧赋予了当代表达。
当晚演出,校服和红领巾成为剧院内的一道风景,“红领巾”看《心愿》,既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传承。随着绘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的红色大幕拉开,古稀之年的指挥家林大林挥动指挥棒,主题曲歌声响起,在京剧与民乐的伴奏声中,一个有个性有灵气且热爱音乐的小男孩渴望戴上红领巾的故事徐徐铺展开来。作为一部描述少年儿童心理、成长与理想信仰的少儿京剧,现代故事,红色主题,娃娃生挑梁,信仰、友谊、童趣,这样一部承载如此之多的京剧会怎样呈现让不少观众带着好奇走进剧场。
京剧唱念做打呈现胡同游戏,武丑演大鹅舞台头一遭
北海白塔、鸽子飞舞、小船儿漂荡,以及跳绳、跳皮筋等伴随几代人童年的胡同游戏,加上白衬衫、蓝裤子、胶鞋、网兜、军绿帆布包……瞬间让观众会心共情。而这些60多年前的童年情境,则由北戏京剧系的学生以京剧的唱念做打漂亮呈现,节奏紧凑的翻腾跳跃在开场便引来掌声与喝彩。
而最具情趣的莫过于由北京京剧院武丑演员曹阳阳带领一众北戏学生演出的大鹅,身披洁白羽毛憨态可掬,曹阳阳也借这个角色完成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次在舞台上以动物的形态进行表演。这个与小主角林大林互动最多的角色,既要化身林大林渴望的父爱,又是他孤单时的玩伴。而在模仿大鹅走路的过程中,曹阳阳便用上了京剧武丑的技巧。其中一场水中救人的段落,他甚至还要从2米多高的桥上展开翅膀飞身下去,对京剧下高、空翻技巧有了全新的展示。
有点悲伤、有时落寞,《心愿》的故事并未一直昂扬,但编剧和导演适当增添了喜剧元素,特别是林大林为了攒钱买一条红领巾而把心爱的玩伴大鹅当掉换了五元钱,大鹅为此生气、委屈跟林大林闹别扭的情节,以及同学们跟不通人情的教务处长斗智斗勇的内容,都让人忍俊不禁。
名家名师与学生同台,默契与传承渗透至眼神
其中北戏青年教师王文端饰演的主角林大林,丝毫看不出女孩演男孩、大人演小孩的“扮演感”,在她眼中,这是一个内心缺失安全感的少年,没有刻意模仿孩子的情态,却一举一动拿捏到位。对于母亲秘密的好奇与探索,成为了情感爆发的关键点;而与父亲的一段幻想中的对手戏,更是让人泪目。剧中林大林的四个玩伴则由北戏学生饰演,作为教师,王文端带着自己的学生郭小雷、周小晴等一同登台,那种默契和传承是渗透到眼神中的,更在对手戏中将京剧的审美传递给了学生。
在这出产教融合的娃娃生大戏中,同样名家云集、流派纷呈。北京京剧院梅花奖获得者、程派名家郭玮,优秀青年演员周恩旭,花旦青年名家王岳凌等人,也和北戏的多位青年教师携手出演。北京京剧院京胡演奏家赵旭、北戏副教授王媛媛以及北戏的名师胡小培等,也都成为了该剧音乐呈现的保证。主题曲朗朗上口,作曲家朱绍玉更是在配器及乐队设置上增加了民乐队,京剧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更强化了民族色彩与少年感,老戏迷能听到地道的西皮、二黄、高拨子、四平调等唱腔板式,小观众也能在走出剧场时哼上两句。此外,北戏舞蹈系24名学生、曲艺系3名学生、音乐系21名学生同时参演,舞美系42名学生则参与了后台工作,整台演出也成为艺术传承的生动践行、职业教育的大练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崔巍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如下:唤拿芦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当今教育界热门话题,它们旨在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教育与产业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且贴近和带市场需求的教学与实践,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把学生带到企业实地考察,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不同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职业教育兴起较晚,产教融合也相对滞后。 产教融合本质是生产和教育培训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学密不可分,与校企合作有所差异。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科研产业化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已取得的宝贵经验。 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不断深入,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等诸多问敏尘题。
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对于选专业的意义
第一,看看产教融合的企业,到底咋样?企业如果没有实力,是很难把员工培训前置的,毕竟这些前置,也是需要成本的,没有长周期的安排,很难说这个产教融合,会执行的好。
第二,要注意学校本身的开放程度,这个开放程度可以从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企业的多少,合作企业参与的深度等角度来看。
比如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四方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简称“机器人学院”),这个机器人学院的实力就很强,如果你选择东莞理工或是广东工业的相关专业,你就有可能就读这个机器人学院。
强强联合,产教紧密结合,真正的“产教融合”而非“教产融合”,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新职业教育法第14条是什么?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唤培戚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和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中枝发展。
2022年5月1日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意义
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2.说明
从法律界定中可以清晰看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既有广泛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鲜明特征。
具体而言,一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职责分工上又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普通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育内容上,普通教育以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传承为核心,职业教育则以技术技能传承为核心。
在课程设计上,普通教育主要遵循学科逻辑、学术逻辑,职业教育主要遵循专业逻辑、工作逻辑;在学习机制上,普通教育基于知识形成机制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职业教育基于技能形成机制以直接经验获取为要。
在教学方式上,普通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职业教育强调理实一体化;在质量评价上,氏迹普通教育更加突出学术导向,职业教育更加突出就业导向;在覆盖范围上,普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职业教育则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乃至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职业教育比普通教歼冲并育更倚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需要判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实践、面向人人,更注重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3.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产业迭代升级,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持续下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难与用工难并存。
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16年底的4791万人增长到2021年底的6000万人,但仍供不应求。
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仅占三成,初级工、中级工占比73%,高级工非常缺乏。
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将大量就业困难的低技能人口转化为市场短缺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
另外,从国际竞争来看,我国不仅需要在先进制造业和关键核心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还需要在获得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后解决如何完成技术实现、产品落地问题,这同样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熟练掌握先进生产工艺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