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5.59万亿千瓦时 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用电量也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5.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各行业用电量增长情况,折射出经济运行的新动能、新趋势。
花卉大棚恒温恒湿、工厂产线快速运转、数据中心繁忙计算……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用电量也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
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8%,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各行业用电量增长情况,折射出经济运行的哪些新动能、新趋势?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向“新”发展,经济向“绿”转型
安徽黄山,一家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企业新建的智能化车间内,生产达到满产状态。“二季度以来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我们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近20%、环比增长约25%。”企业负责人介绍。
广东佛山顺德区,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每隔5秒就有一台冰箱下线。副总经理赵朝阳说,公司投入超600万元对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综合生产效率提升约两成,“今年以来出口订单不错,拉动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分别比上月加快0.4和1.2个百分点,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今年前7月,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超3.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前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5个多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
经济发展向“绿”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等用电量快速增长。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走进浙江宁波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生产热火朝天。7月份,工厂日出厂整车超过300辆,订单量超过原年度排产计划。宁波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约5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浙江7月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7%,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11%。
“这些年,制造业用电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涨幅明显超过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涨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改造带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
在江苏昆山一家花卉企业的大棚内,工作人员忙着整理蝴蝶兰花苗。为了扩大产值,企业去年扩建大棚,添置了一套自动化电气设备。“蝴蝶兰生长需要恒温,我们为企业安装了一台500千伏安变压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张浦供电所所长严志刚介绍,上半年企业销售蝴蝶兰超过60万株,用电量同比增长超200%。
今年前7月,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达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其中,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4%、8.1%、6.1%。
新消费活力释放,新基建加快布局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持续恢复,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增强。其中,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各大滑雪场“热”力十足,徒步登山、定向越野等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个暑假是我们夏季运营客流量最多的一次,平时日均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周末可达2万至3万人次。”太舞滑雪小镇市场中心经理任晓强介绍。今年上半年,崇礼区文旅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2%。
多地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成为引领用电量增长的新热潮。在江苏,上半年文化类非遗景区、博物场馆的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25.1%和18.3%;全省演出场地用电量达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
新消费模式竞相涌现,新基建应用迅速发展。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带动这些领域用电量快速增长。
“刚落地贵阳,我们就租了这台电动汽车,从贵阳一路打卡到黔东南,跑了差不多10个景点,一路顺畅。”大学生曹瑜告诉记者。进乡到村“充电不愁”,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已实现所有乡镇充电桩全覆盖,助力缓解新能源车主山区旅游的续航焦虑。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2.72万台充电桩,基本覆盖所有省份。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约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主变压器扩建,开建到投运仅用28天。“今年华为云上屯数据中心业务扩展,原有1、2号主变压器已难以满足其用电需求,扩建主变压器可以提高供电稳定性。”南方电网贵州贵安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廖东颖说,今年前7月,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用电量增速达43.9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处理、云存储、云计算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年均增长约28%,今年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33%。
多措并举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这些年,我国电力负荷“冬夏”双高峰特征日趋明显,夏季降温用电负荷占全国最大用电负荷比重达三成,部分省份比重甚至超过40%,气温对用电的影响越来越突出。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负荷超出1亿千瓦,各地电力部门多措并举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跨省输电余缺互济。7月,浙江“尖峰时刻”全省空调负荷超过4400万千瓦,相当于4000万余台家用空调同时启动。电力部门通过错峰、置换、互济等多种措施,积极争取外来电。白鹤滩至浙江杭州、宁夏灵州至浙江绍兴、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华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输电通道,7月累计向浙江输送电量超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有效缓解用电压力。南方电网7月“西电东送”送电量同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85%。
智慧运维提升效率。变电设备声纹远程实时监听、异常状态智能识别告警……在辽宁、安徽等地的变电站,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发的思极智声纹在线监测装置成功应用,通过调用人工智能声纹识别算法,精准识别直流偏磁、局部放电等异常工况,提升变电站安全运维水平。“过去通过人耳去听、靠经验做判断,现在可以对变电设备的声纹特征进行实时分析,较传统方法识别精准度提升30%。”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究院电力人工智能研发部主任邱镇说。
下半年电力供需形势如何?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分析,随着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需求持续恢复,多方面因素将支撑下半年电力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高基数因素,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稳定在5%左右,全年增速呈“前高后稳”态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3日06版)
中国平均每月家庭用电量是多少度?
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为394度,平均每月为65.7度。 2021年上半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其中,原煤生产量高达19.5亿吨,同比增长6.4%,比2019年同期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5%;自境外进口的煤炭约为万吨,同比下降19.7%。 石油产量约为9932万吨,同比增长2.4%,比2019年同期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2.0%;进口石油约为万吨,同比下降3%。 但由于石油价格在上涨,进口石油支付的金额却提升了26.1%。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0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同期增长22.2%,两年平均增长10.6%;进口量为1021万吨,同比增长22.6%(自身产量、进口量单位不一致)。 接下来,我们看看发电量数据。 上半年,我国用电量再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我国发电量约为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比2019年同期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5.9%。 用电量达到了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与发电量一样均创新高。 通常情况下,发电量与用电量数值应该是一致的。 但由于边境地区存在着电力的进出口,再加上发电量、用电量统计差异和电力耗损评估的存在,使得官方公布的发电量与用电量数值往往都是不一致的。 分类型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依然是最高的,上半年达到了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约为全社会用电量总量的67.64%。 这就是我国经济规模低于美国,但用电量却高于美国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的工业规模都已经达到了美国、日本、德国之和。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而美国却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 这等于我国将相当一部分的电力,帮美国在生产商品了。 按类型划分,我国的第三产业在上半年的用电量为67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占比17.06%;第一产业在上半年的用电量约为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仅约为全社会用电量的1.15%。 然后就是居民用电量,在上半年达到了55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约为全社会用电量的14.15%。 按略微超过14.12亿人口计算,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为394千瓦时——就是394度。 按月计算,居民人均每月用电量为65.7度。 您或您的家庭,达标了吗?
增长4.4%!前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7839亿千瓦时,这意味着什么?_百度...
1. 我国发电技术的提升使得电力供应能够基本满足民众的日常需求。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3. 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4. 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我国前8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亿千瓦时的增长,表明了我国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6. 用电量的增加还意味着我国在电力生产和供应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能够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 7. 尽管用电量增长幅度为4.4%,但这一相对较小的百分比增长,在巨大的用电基数上,仍然构成了显著的增加量。 8. 我国电力需求的增加,从国家电网发布的数据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发电技术的提升,也映射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9. 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来满足电力需求,这两种方式既高效又清洁,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1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体现在电力需求上,就是城市对电力的需求量大幅超过农村,这一趋势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回答如下:
下图是2020年我国31省份的GDP、用电量数据对比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一名,首次突破了11万亿元人民币。 江苏省排的GDP在2020年突破10万亿元,排第二名。
第三名继续是山东省,GDP超过了7万亿元。 但2020年,山东省的用电量却排在各省份之首,达到了6940亿千瓦时。 与之相比,广东省的用电量约为6926亿千瓦时,以微弱劣势,排第二名。
江苏省以6374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在全国排第三名。 浙江省的GDP,用电量都是全国第四;河南的GDP排第五,但用电量排第五的却是河北省……。 总之,大多数情况下,GDP与用电量排名并非完全匹配的。
经济发展与用电量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另外一个现象——我国各省份的单位GDP电耗是参差不齐的。 比如,山东省单位GDP电耗(约949千瓦时)就明显超过广东(约625.31千瓦时)、江苏(约620.53千瓦时);河北省的单位GDP电耗也明显超过河南省……。 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各省份的电耗水平(如上图)。
上图是2020年我国31省份的单位GDP电耗排行榜,即产生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电力。 整体来看,我国单位GDP电耗约为793千瓦时。 有12个省份的电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剩下的19个省份则低于平均水平。
其中,单位GDP电耗超过2000千瓦时的有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均属于我国采矿产业大省。 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中,煤炭、钢铁、铝、稀土等耗能产业比例较大,推动了用电量的增长。
单位GDP电耗低于500千瓦时的有湖北、重庆、湖南、西藏、上海、北京。 尤其是其中的上海、北京,两大城市的经济支柱早已是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旅游、信息产业等),大量耗能制造业已转移出去,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显得相对较低。
分类型来看,我国的电力到底被谁消耗了
看完了各省份的用电量、单位GDP电耗水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电力主要是被哪个产业所消耗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亿千瓦时(就是7.51万亿度电),同比增长3.1%。
其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用电量只有859亿千瓦时,仅占到总用电量的1.14%;第二产业用电量高达亿千瓦时,占比68.19%;第三产业用电量约为亿千瓦时,占比16.09%。
城乡居民生活直接用电量为亿千瓦时(人均每月为65度电),约为全国总用电量的14.58%。 显然,我国庞大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是电力消耗的主力军,那些工业占比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其单位GDP电耗水平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