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江南民歌 培 演孵化基地培训结业

摘要: 深化推进民歌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江南民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与现代音乐有效融合?”徐君燕是浦东文化馆的声乐表演学员,她带着这些问题前来,而培训解答了她的疑问,“让我受益匪浅”。

“江南民歌”创、培、演孵化基地(以下简称民歌孵化基地)培训结业展演9月6日在此青浦文化馆小剧场举行。展演上,既有原生态民歌的演绎,也有声乐学员经典民歌作品展示,还有学员培训中新创作的优秀作品展示。这是民歌孵化基地第一次举行创作营式的创作、表演及非遗保护三方面骨干的集中培训,旨在进一步推动江南区域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本次培训活动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音乐家协会、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浦区文化馆和崇明区文化馆承办。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四大“江南民歌”孵化基地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牵头成立。据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介绍,其中青浦区定位民歌培训,奉贤区定位民歌演绎,崇明区定位民歌创作,浦东张江定位民歌数字化。“我们希望通过孵化基地,深化推进民歌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四大基地成立一年来,共进行一次赛前参赛选手培训、一次基地培训,还有两次民歌导赏活动,一次现场采风活动。

据青浦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浦区的民歌孵化基地主要着力在开展赛事和培训上,去年还针对民歌大赛举行了赛事培训,四大基地既有各自的定位,又互相服务、相互合作。9月2日至6日为期五天的培训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本次培训本着“张开嘴、迈开腿、铺开纸、动起笔”的方针,既有走进青浦古镇、崇明陈家镇现场采风,面对面与国家、市、区级传承人沟通、学唱原生态民歌,也有在课堂上进行从传统到当代、从民间到学院、从戏曲到民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创作讲座,每天晚上还安排了青年作曲家田汨和作曲编曲家张羣,指导学员现场创作、编曲。

作曲家修骏通过实际案例,为学员讲解了如何运用民歌元素、段落来进行现代歌曲创作。他表示,以保护和推广民歌为宗旨的大型演创综合培训,在全国还是第一次看到,对于保护、传承、推广民歌很有意义。

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沈云芳为学员讲述了上海民歌学院化过程中的发展和推广,希望能帮大家解决在改编和创作中保留传统民歌原汁原味感的问题。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刘灏给大家讲述了《音乐科技视野下的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创新发展》。他希望通过新的配乐方式、新的手段,结合AI的视觉、声音设计,让江南民歌传唱开来。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充满江南的烟火气。”学员蒋帅来自奉贤文化馆,是主持人、歌手、青年词作家,几天的学习、采风和讨论让他觉得自己彻彻底底和田山歌进行了亲密接触。“培训刚过半,我们就合作创作出一首歌曲”,更令他感动的是,有的作曲学员谱曲到凌晨5点,只为了完成作品。

崇明文化馆的创王媛慧带着为创作积累素材的目的而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非遗传承的艰辛与困境,表示会力所能及地参与保护工作。“我们在学唱崇明山歌《潮水娘娘》的时候,有一位学员感动到流泪,她说歌里描述的远嫁女儿和母亲的心情触动到了她。”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蔡睿是朱家角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群众文化负责人,她不仅创作,还要从事非遗保护和策划组织活动等工作。朱家角是青浦田山歌的传承基地,拥有2位市级非遗传承人,4位区级非遗传承人。她期待学习到更多关于民歌创新的创作方法,将本土的田山歌进行推广、传承与发展。

本次培训设置了四次采访及现场教学活动,分别在崇明和青浦两地。“青浦田山歌、崇明山歌和海门山歌的国家、市、区级非遗传承人齐齐到场,他们既讲述了山歌的来源及相关理论知识,也上阵为大家演唱山歌并且为学员教唱。”市群艺馆声乐指导、培训班班主任宋频平介绍。

青浦田山歌市级传承人孙耀佐已80多岁,但依然为了培养传承人而努力。学员们表示,难得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演、创、综合保护的人聚集在一起,希望以培训为契机,创建上海原创江南民歌或江南风歌曲的“银行”,大家经常合作交流。

逃顶 是在 吗 黄仁勋大幅抛售英伟达
但目前不会发声 世体 皇马高层对维尼修斯言论感到不满和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