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4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开幕,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再次相聚进行年度复盘与展望。主办方高工锂电预计,锂电产业链价格将在2025年一季度触底,之后回升,“明年转好,后年更好”。此外,行业内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会继续扩产,第三梯队企业恐将离开行业。
今年以来,低价内卷之“痛”继续困扰着锂电行业,企业家就如何破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宁德时代董事长认为,需要继续拓展电动化的应用边界,同时要保护创新、尊重知识产权。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行业需守正创新,重铸商业文明的正确方向。
出海可谓是锂电产业目前的首要市场战略。从年会上企业家的解读来看,用技术换市场、与当地国家共享利益可能是最可行的路径。企业通过脱离单纯的产品出口模式、建立全球化资源运作能力,反而可以破“卷”重生成为一流的全球化企业。(上海证券报)
中远海控究竟是不是周期股?
$中远海控(SH)$ $中远海控()$
凯恩斯应该没想到,当初创立旷世夺目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被只被后人记住了周期两个字。 甚至在A股被各种机构假借周期之名,炉火纯青的以周期带来的板块轮动效应为由反复收割韭菜。 时间久了渐渐产生一大批信徒,似乎只要嘴上挂着“周期”两字就能凸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洞察一切的行业认知深度。
于是我们看到了截然相反的行情——一边是饱受疫情和经济衰退影响焦头烂额的欧美国家,和各种股指一路向北的朝气蓬勃;一边是占有发展先机和国家政策积极支持下经济快速发展,但受“周期”思想影响数十年如一日在3500徘徊的大A的水深火热。
在开始正文陈述前,首先抛出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但凡读过大学的,应该都对这个命题不陌生)
哲学家赫拉利科特所说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哲学的基本观点: 时间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 ;
命题解析: 人在不同的时刻是不同的,因为人也是时刻在变化的(包括肉体和思想);其次,河流本身在动,河流里的水是和上一时刻不同的,而且水和河流本也在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能够认同这个命题,我们接下来正式讨论“周期”的前世今生。
市场的基本形态
1 (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就是厂商),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
解析:
a.市场形态下的定价权:比如种植类,养殖类行业。 从消费者的角度,假设我们今天想吃饺子,于是去菜市场买菜买肉,市场上没有哪捆韭菜,哪块猪肉会打上公司的品牌,我们也不在乎这是哪家公司哪个农户种的韭菜养的肥猪,只需要它们的品质没问题,并且售价处于我们心里预期的价位,那么这笔交易就可以完成。 从生产者的角度,(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我们在很多的种植养殖类上市公司的董秘答投资者提问时经常会看到一句话“公司产品定价随行就市”。 当然这还包括很多大宗商品 ,如化工,矿产,糖,纸业等。 结论:买卖双方均无市场定价权。
b.市场形态下的行业门槛:比如养殖行业,18年非瘟开始前的养猪门槛很低,基本上在农村只要想养都能养,场地,人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国内生猪养殖的主力仍然是广大的散养户,这时候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18年之后由于非瘟的影响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了防疫成本和养殖成本的大幅上升,劝退了不少中小散养户,市场供给端向头部规模养殖场倾斜,但是在整个市场的比重仍然不大。 并且在高猪价的诱惑下,具有资金实力的公司跨行进入,如万科,恒大都开发了自己的养猪业务,此时的养殖行业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结论:行业门槛低,并且内卷严重。
c.外部影响因素:在哲学中我们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次要矛盾决定了变化的速率和效果。 在完全竞争市场形态下,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需关系,于是任何可能打破平衡状态的因素都会产生剧烈的价格变动。 抛开行业的产能因生产者的主观集中放量因素外,如政策变动对大宗商品 的价格冲击;季节(假期)扰动对消费品的价格冲击;消费偏好的改变对特种商品的价格冲击。 结论:外部影响明显。
完全竞争市场形态的总结:在供小于求的时候,产品价格价格到达高峰,市场参与者众多;在供大于求的时候,产品价格到达谷底,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行业并购转型。 在外部影响因素没有完全转向的前提下,行业的底部在趋势中螺旋上升。 如养殖行业,即使今年猪肉价格因产能的爆发大幅回落,也不可能回到18年之前的价格,并且随着底部的抬升,资源的转移,头部企业规模化的集中,未来的猪价只会在触底后不断上升。 以及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推广收益的磷化工也在开始一种全新的市场形态的转化。
完全竞争市场可能演化成第二种市场形态,即垄断竞争市场。
2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在该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解析:
a. 市场形态下的定价权:和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竞争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可辨识的产品品牌。 比如制造业细分中的 汽车 行业。 从消费者角度,和买菜买肉不同,当我们需要买车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四个车轮能动的无差异化产品。 购买之前,我们需要考虑 汽车 驱动方式,动力能耗,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外观空间,以及生产商的品牌和自己口袋里的预算,有时生产商的品牌甚至涵盖了上述的特征。 从生产商的角度,他们需要对具体的产品根据与同行的产品就功能细分以及自身生产成本的进行精确的市场比较定位,因为市场定位的失误可能影响产品日后的销售量,或者让自身遭遇利润挤压。 结论:卖方具有市场定价权,买方具有议价权。
b.市场形态下的行业门槛:和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竞争市场因为日积月累的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具有较高的门槛。 但市场仍有能承受较大付出代价的行业潜在进入者,但在成本和创新能力上无法对原先的企业造成明显的冲击。 比如格力,恒大,小米,网络都想造车(暂且不分析能不能造出车,或者能否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款),但是相比于在科研持续投入的头部领跑车企(比亚迪 !),落后的已经不只一个身位。 结论:行业门槛较高,但内卷严重。
c.外部影响因素:和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竞争市场仍然不能避免外部影响因素,比如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 汽车 代替传统燃料 汽车 的产业内部格局变动;比如季节扰动(假期),下乡政策,促销政策对 汽车 销量的影响;比如“缺芯”对 汽车 产量的冲击; 结论:外部影响明显。
垄断竞争市场形态的总结:相较于产品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分化,供需关系对市场形态的影响因素不再那么尖锐,行业仍然存在着并购转型,在外部影响因素没有完全转向的前提下,行业的底部在趋势中螺旋上升。 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转化为新品的竞争力,市场逐渐产生分化,头部企业不断夯实,一部分吊车尾企业逐渐离场。 于是垄断竞争市场可能演化成第三种市场形态,即寡头市场。 在2020年前的比亚迪 还在传统燃油 汽车 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里沉浮,还在证明自己不是“海夏飞华众“”之流,但是标志着成功转型的 比亚迪 “汉”的横空出世,以及DMI PLUS,EV的重拳出击,此时的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 汽车 市场里毋庸置疑的寡头企业。 (外有 特斯拉 ,内有比亚迪带新势力)(比亚迪的IGBT车载芯片,甚至云轨云巴的城市立体交通规划)。
3 寡头市场
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 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又称为双占垄断或又头垄断。
解析:
a. 市场形态下的定价权:和垄断竞争市场相比,寡头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市场里的卖家数量特别稀少,但是买家数量众多。 因为卖家的资源优势 产生了强大的市场定价权。 买家缺少议价能力,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卖家指定的产品价格。 结论:卖方具有绝对市场定价权,除头部买家外,剩余买方缺乏议价权。
b.市场形态下的行业门槛:和垄断竞争市场相比,寡头市场具有非常高的行业门槛。 如集运行业,三大联盟占有全球85%以上的运力,和养猪行业相比,即使在高价诱惑下,跨界玩家想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因为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即使花费高价租船,但是缺少自有码头,船舶无法及时靠泊卸货,无止境的等泊时间带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开支;如稀土行业,因为条例管控,形成了以北方稀土 冶炼轻稀土为主, 五矿稀土 等南方稀土联盟冶炼重稀土的格局,稀土不再是土的价格,而是“稀”的体现;如对国药珍惜品种“梅花鹿茸”的保护, 片仔癀 不是根据药方就能模仿生产加工。 结论:行业门槛非常高,无行业内卷行为,不是有钱就能入场参与 游戏 。
2016年前后,全球航运业进入至暗时刻,也是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 全球排名前20的企业中,至少有7家消失。
2014年12月赫伯罗特与智利南美轮船合并;
2015年3月汉堡南美收购智利国家航运公司;
2016年2月中远、中海重组整合;
2016年6月法国达飞收购东方海皇;
2017年12月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
2018年4月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重组为ONE;
2016年8月韩国韩进海运破产;
以集运为例,做寡头市场的总结:
2016年之前的国际集运市场还是垄断竞争市场格局,因为市占率,因为生存需要残酷的行业内卷厮杀。 但是在 2016年,中远海运集运发起召开了国际海运年会,发布 “国际行业合作机制”倡议书,并随后与17家港航企业达成了“博鳌共识”,提出“当前,反垄断已经不是国际航运业的突出问题,反倾销才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 三大联盟最终达成停战共识,于是我们看到了如今强大的联盟护城河,班轮公司不再是用运力去拼刺刀,而是把日后工作的重心转向了端到端建设,以及数字化网络的布局中。
4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形态因为抑制了市场的竞争力,被各国法律规定不允许出现,就不展开叙述了。
总结
很多时候,股价趋势性的上涨和下跌都是资金情绪的体现,即使最初级的市场形态也不该一棒子以“周期”的名义去定性,这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关键看行业里的人是想走出去还是内卷到死。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因为时间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
我们没有权利用固化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用“周期”去信口开河否定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一切。 通过对每一种市场形态的具体解析,不难看出,只要存在必然有其道理。 只要这种市场形态不消亡,那它始终就具有往下一步形态演化的可能性。
无论 2013年至2016年远古代的中国远洋时期,2016年中远+中海集运中古代的中远海控 ,还是2016年至2021年3季度收购东方海外后新生代的 中远海控 ,以及伴随着的这8年来国际集运行业格局的变化,整个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是天翻地覆的。
时间在变,事物在变,环境在变,我们的观察角度也需要及时的调整。
今天,为所谓的“周期股”发声:
我们,不一样
在“青年对话汽车未来”高峰论坛,车企掌门人都说了啥?
百年汽车身处机遇与挑战激荡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破风领航,离不开青年人的关注,以及他们投下的信任票;与此同时,年轻的后浪们也渴望一个走近中国汽车产业,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机会。
4月16日,在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举办前夕,由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指导、水滴汽车主办的“青年对话汽车未来”暨新汽车营销高峰论坛,为行业与新时代青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行业领袖真诚分享,传递对青年殷切期盼
活动当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领导、国内主流汽车品牌和头部供应商企业负责人、来自全国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媒体等上百人齐聚一堂,共话汽车“新未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水滴汽车创始人、CEO武卫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夕勇,面向青年发表致辞。
柳燕副秘书长表示:“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既是汽车故事的传播者,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接班人。 这场论坛办的不容易,像极了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很多变数和很多挑战,但总会有机会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不放弃,我们一直努力,一定会迎来云开月明时。 ”
武卫强先生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初心与背景:水滴汽车自成立以来始终与青年为伍,建立了“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广泛集结全国高校中汽车相关专业和热爱汽车的年轻伙伴。 三年前,中汽协成立了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简称CB20,并将“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纳入管理。 在过去两年中,“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伴随CB20组织了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 此次“青年对话汽车未来”的高峰论坛就是一次重要的落地项目。
他指出:“当下的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90后、00后是当之无愧的消费主力,他们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也是创新的源泉。”
基于青年人普遍关注的汽车话题,以及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课题,武卫强先生提议,本次论坛针对以下议题进行探讨。“一是在电动化不可逆的前提下,到2030年油电的比例到底会是多少?二是智能化喧嚣尘上,到底是噱头还是未来?三是中国汽车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何把跨国车企都吸纳进来?四是智能电动时代,中国汽车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朱华荣董事长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理解和洞察:“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已成为青春焕发的朝阳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换道超车’的最佳机遇;同时,汽车产业竞争是场马拉松比赛,要坚持长期主义,脚踏实地的以用户为中心,做好产品和服务,切忌心浮气躁。”
同时,他对后浪提出了殷切期盼,希望他们“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新青年;做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新青年;做志存高远、筑梦前行的新青年”,并欢迎他们积极投身于百年未遇之大机遇的汽车产业,接力奋进,再创辉煌。
曾庆洪董事长直言,“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汽车人强则国家汽车强”。
作为老一辈汽车人,他向青年朋友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要脚踏实地,坚持学习。 汽车行业是多学科交流融合的庞大的生态系统,只有坚持学习,专心研究,成为跨界融合型的人才,才不会被时代和行业所抛弃。 二是保持热情,坚持创新,青年人朝气蓬勃,富有活力。 希望更多的青年人直接投身到中国汽车产业,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青年人的力量。 ”
尹同跃董事长指出,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从新能源的上半场,快速进入智能网联的下半场。 智能加电动的融合发展构筑了全新的赛道,也必将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青年人决定着汽车行业的未来,也正在塑造着汽车行业的现在。 ”他表示:“我不仅期待和年轻人对话交流,思想碰撞,更期待和他们一起决胜沙场,携手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共同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 ”
张夕勇总经理充分肯定了这场论坛的意义,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历经30年的发展,由0到1,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工程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和科研攻关,离不开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续不断的市场环境优化,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他向后浪们发出倡议:“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着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广大青年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中。 新能源汽车将为青年朋友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和事业平台。 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将发挥关键的牵引作用,希望有为的青年朋友贡献更多的力量。 ”
车企大咖主题演讲,透露新汽车未来风向
除了四位重量级车企“一把手”为青年们送出祝福与期待,论坛现场,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以及吉利品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易新宇,也分别就后浪们感兴趣的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主题演讲。
秦力洪总裁紧扣论坛议题,他阐述了自己对“青年”的理解,“我觉得这种不服输、不怕输、有远大理想、敢改变一切的状态是青年”。
在秦力洪看来,这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青春”状态。 大家都在探索新的道路,敢于抛弃自己过去的积累和经验,敢于去拥抱不确定性。 智能化、新能源给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机会,但是没人知道智能化、新能源带来的挑战有多少。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秦力洪看到了一个确定的未来:由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移动互联网来构建,与用户直接交往的直营直销体系,是放在前端的未来。
谭本宏董事长发表了《阿维塔,卷出一个新时代》主题演讲,希望大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包括汽车市场在内的社会性内卷,换个角度来认知“卷”的本质。
“我在思考,‘卷’意味着这个行业或是这个产业的一种自我变革的前夕,意味着一种颠覆性的创造力喷薄而出的那一刻。 我觉得谁能顶住,谁能活下来,它就是高光者。 在极度内卷之后,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新物种。 ”
高博士则向青年朋友们大胆展望了智电时代的新未来。 他认为,如果把产品的变化分为0-1是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1-10是从电动化变成智能化、智能网联化,10-100就是单车变成生态。 “你买的不再是一辆车,而是一整个生态”。
吉利品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易新宇对“新时代”做了三重阐述:“第一是新能源不可逆,第二是所谓的新势力与传统造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是新格局,自主与强势合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三个“新”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概念的提升或者汽车从业者认知的提升,将起跑线拉平在一起。 “这么多年,中国品牌全体汽车人一起顽强拼搏,一次一次打破天花板。 大家共同努力,才迎来了今天这个新时代。 ”
开放麦对话,业内领导为后浪答疑解惑
既然是一场“青年对话汽车未来”的高峰论坛,自然要把麦克风交给后浪们。 本次活动不仅由来自“青年后浪营”的在校大学生担任主持人,还创造性地设立了“开放麦”环节,邀请青年学生代表走上舞台C位,直接向业内的领导大咖提问。
在围绕“电车VS油车,共生还是一支独大”主题进行的对话中,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乔健桐同学表示,最近他关注到汽车行业讨论油电比例的话题,“有人说电车到2025要占到60%,2030年电车能占到90%,显然油车就要被淘汰了”。他很想知道,是否真是如此,业界人士是如何预判的?
对此,哪吒汽车副总裁兼营销公司总裁江峰表示:“从长期来看,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是替代关系,特别是随着补能网络的建立健全,包括电池技术的发展,包括高压的纯电能力,包括所有的安全性各种技术难题的攻关。 新能源汽车在驾驶的舒适性、经济性,毫无疑问是能够有很明显的优势,它的电子电气架构也决定了,实现了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进一步进化的基础。 智能化的出行方式是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 ”
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直言,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应该不会低于70%,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需求变了”,另外“就像手机,超过一定比例,它后面的增长将是几何级的”,“新能源对燃油一定是替代,没有什么共存,这是大趋势”。
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柳龙生同学则关心,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是否只有我国“全情投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增速超过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地区,这让我有点担心,如果只有中国车企一头热,能否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消费趋势”?”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说:“从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率提升的角度来讲,全球的大趋势是一样的。 我认为肯定是从中国先发起,再去席卷全世界,只不过席卷到全世界的时候,还要看中国未来的主机厂能力、供应链的能力,包括营销的能力,如何进入到更多地方的市场。 ”
“我们一定会参与到全世界的汽车市场竞争当中去。 另外,我也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下次竞争当中一定能够获胜。 ”
此外,在针对“汽车智能化,是噱头还是趋势”的讨论中,同济大学的周艳同学向企业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高考后我想考驾照,我爸爸不让,理由是他看汽车新闻,觉得汽车马上智能化,等我毕业都是自动驾驶了。 现在我爸又让我考驾照,理由是他看到有汽车大佬说自动驾驶是皇帝的新装,永远也实现不了。 我应该如何选择呢?”
欧拉沙龙品牌营销副总经理姜川表示,“现在大行业都在快速迭代当中,自动驾驶也是其中重要迭代的一环。 从未来大的方向来讲,完全的自动驾驶L5一定会实现。 但它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快,至少最近二三十年都是很难实现的。 ”
他解释称,“因为要实现L5完全自动驾驶,不单单是车本身的硬件、算法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配套的路面系统也要达到标准。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车本身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还包括V2X道路交通上车联网的配套,这是漫长庞大的工程,绝对不是某一个车企能完成的,一定是有国家的力量一起完成这件事情。 ”
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吕鹏认为,“从可见的一段时间,一定是在L2+的体验上,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场景覆盖,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舒适性、更好的便捷性,让整个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价值,而不一定是驾驶位要没人了。 随着这样的演进,我相信会让更多的用户和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价值。 ”
就读于复旦大学电子专业的张重阳同学更关心智能汽车的未来,“我看到,现在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在性能参数、智能化配置上非常‘卷’,像太空舱一样的智能座舱出现了、高级驾驶辅助配上了,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车祸了。未来汽车作为第三空间还有多大想象空间,哪些可以具体落地?”
深蓝公司副总经理王强指出,未来硬件会越来越“卷”,这样的技术会在每一辆汽车上都会产生,但是客户如何感受到更多样化、场景化的满足,是汽车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未来方向。
合创汽车市场中心总经理王勇也提出,“第三空间这个场景不单单是人在车里面开一个电话会,打一会游戏或者做一些其他相关的事情。 你到达某一个目的地以后有另外的场景,比如野炊或者越野等,车在这个时候不再是一个出行工具,到了这端以后会外放供电,会作为音响、烧烤等很多延展。 第三空间早就有了,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
轻舟智航生态市场高级总监高建雄建议大家不妨大胆想象:“未来不光是车内人的体验,可能还是一个城市新的名片,很多第三空间在街上跑,那就是很闪亮的名片。”
业内领导们的细致解答让后浪们受益匪浅,从双方的交流中也不难<a href=title=发现
打破电动车行业内卷,不靠价格战,还有哪些出路?
2015年左右,电动车行业的基本进入了成熟期,国内空白市场已经被瓜分殆尽。 增量市场变存量市场,各大品牌再想要扩大份额,必须要去对手那里抢食。 于是就出现了产品价格战,渠道争夺战等一系列的内卷问题。 随着行业巨头垄断趋势不断加强,未来内卷化还会越来越严重,那么,除了价格战之外,还有新的出路嘛?
01、寻找新品类,开辟新战场,做细分类第一
如今传统两轮电动车行业,头部10强品牌已经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了,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正确对抗的机会已经不大。 要么选择退出市场,要么选择做细分品类。 比如上海依莱达、杰宝大王则是一直雄踞上海,只做国标车,目前市场地位依旧很坚挺。
永久、凤凰走上了电商之路,这两个传统品牌线下干不过二三线品牌,但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却常年排在前列。
英格威、GFORCE、这些线下不怎么常见的品牌,却很难想象他确实折叠锂电自行车销量的前两位,在折叠锂电车领域是王者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国内市场都快销声匿迹的品牌,在海外却成为了香饽饽,尤其是这次疫情,让其销量暴增,成功实现了行业的突围。
02、提升电动车产品的 科技 属性,建立技术壁垒
行业早期的整车厂,缺乏较高的准入门槛。 现在有很多企业转化了思路,开始从智能终端入手,打造高 科技 的电动车设备,这就需要精密的零部件引入,需要软件开发,还需要技术路线的 探索 ,不同的厂家就会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 不断夯实产品护城河。 有了不断创新,就能自动化解内卷的问题。
03、做到极致的服务,用服务破内卷
电动车售后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厂家都是只负责卖,不负责修。 用户遇到了车辆问题,也不管。 极大降低的用户体验。 加之,现在传统的电动车维修行业不景气。 极致的服务,俨然成为一个打破内卷很好突破口。
小牛电动的成功崛起就离不开了创新的售后服务模式和牛油粉丝俱乐部的运营。 行业巨头爱玛也在爱玛修车的基础上,推出了“易玛车服”新型服务平台模式,这也是从服务端来打破行业内卷的核心路径之一。
打破电动车行业内卷,光靠价格战只能在圈内兜兜转转,唯有出圈,通过新品类、新技术、新服务才有机会实现成功突围。各位,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