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向政府提交的文件显示, 该公司将在华盛顿、南卡罗来纳、科罗拉多和俄勒冈等州裁员超过2500人。 波音上周已向密苏里州111名机械工发出裁员通知。
据外媒报道, 这是波音10月宣布全球裁员1.7万人计划的一部分。
按法新社说法,美国公司依法需提前60天向地方政府提交“劳工调整和再培训通知”,告知公司的裁员计划。根据18日文件,波音计划在华盛顿州裁员2199人,在南卡罗来纳州裁员220人,另在科罗拉多和俄勒冈两州分别裁员63人和50人。 多数员工将在明年1月中旬离职。
波音公司位于华盛顿州伦顿和埃弗里特两家工厂的不少员工参与了持续近两个月的3.3万人大罢工,致波音737型等多款客机生产遇阻。波音787型梦想客机集中在南卡罗来纳州生产。
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美国机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国际联合会837地区分会同时证实,该工会111名成员上周收到裁员通知。他们大多负责生产波音777X型客机机翼部件。777X型客机交付时间已推迟至2026年。
另据美国“航空航天专业工程人员协会”披露,上周该工会成员中,共438名波音员工收到裁员通知。“航空航天专业工程人员协会”在美国各地拥有超1.9万成员,其中约1.65万是波音员工。
据美联社和路透社报道,收到裁员通知的波音员工横跨民用、防务与全球服务三个部门,暂不清楚具体裁员标准。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的一名工程师说,他所在12人团队仅留下两三人;另一名工程师说,她是约20人团队中唯一被裁的那个。这两名工程师都不参与生产,但为生产和设计提供关键支持。
受财务问题、生产质量管控危机以及罢工等多重因素影响,波音10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7万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0%。路透社称,业内普遍预期波音在本月中旬宣布启动首批裁员计划,下一批裁员预计在12月;波音还可能通过人员流失、精准招聘与出售子公司调整劳动力。
Meta宣布裁员超1.1万人,硅谷科技巨头为什么纷纷崩了?
脸书母公司宣布将裁员1.1万元,约为团队规模的13%,这也是该公司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称,这是创办脸书以来做出最艰难的改变,并且扎克伯格对这个决定负全部责任,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发展方向负责。 扎克伯格表示疫情期间的收入增长没有持续,广告和电子商务收入下降。 同时公司投入到元宇宙的资金高达94亿美元,但是相关投入短期内并没有看到太多的成效。
其实不仅仅是脸书在进行裁员,在硅谷很多科技巨头都在进行裁员计划也,有不少公司甚至已经冻结了人员招聘。 现在全世界的发展形势非常的不乐观,而且互联网公司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很多大型的科技巨头为了削减支出,能更好的度过眼前的寒冬,就会选择开源节流,一方面想尽办法增加企业的营收,另一方面通过裁员来缩减企业的成本。
经济不断的放缓,也就意味着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削减预算,这一趋势在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都有明显的体现,这些科技巨头都在放缓招聘、加大裁员,马斯克在收购推特之后也辞退了企业里面很多的员工,对于不少打工者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很多人身上还有很高的房贷,一旦没有固定的工作,经济压力非常之大。
互联网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迅速扩张,所以这些科技巨头纷纷削减了自己的成本支出,这样才能让企业获取更高的利益,还有一些科技公司在之前无序的扩张,导致企业很多投资项目都处于亏损的状态,现在这些项目都已经被砍掉了,随着经济不断的下行,可以预见未来更加的艰难。
Tier 1裁员!三巨头集体过冬,供应链新星的机会来了
燃油时代的哀歌
|楚门
|秦章勇
史无前例的汽车供应商裁员潮来了。
经营百年的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日前宣布裁员1.2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几乎相当于采埃孚德国所有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一,而且1.2万不是极限,有员工称这个数字可能更大,将有1.8万人受影响。
采埃孚不是个例。 几乎同一时间,彭博社报道,另一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也在计划裁员,2026年底之前要裁掉1200人,而法雷奥与大陆集团,也公布了裁员计划。
这些燃油车时代的Tier 1巨头,面对电气化浪潮集体哑火,各家给出的裁员理由不尽相同,但始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电动化转型。
以软件、芯片、三电系统为核心的新三大件,让传统供应链巨头的优势不再,为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就要主动求变,裁员或许是挥出的第一刀。
启动万人大裁员
2024年开年不久,裁员成了这些供应链巨头的主旋律。
1月18日,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法雷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150人。 其中在法国本土将有235人被解雇,剩下的735人会在欧洲被解雇,裁员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支持和监督等职能。
裁员计划已于17日提交给了工会,为了降本增效,法雷奥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合并在了一起。
裁员一千余人只是前菜,采埃孚的缩员计划更是一步到位。
1月19日,据采埃孚劳资委员会消息,采埃孚预计未来六年内,会在德国总部裁员1.2万人。
据德媒报道,裁掉的1.2万人,分两批进行,2028年裁撤一万个岗位,2030年再裁掉两千个。
公开信息显示,采埃孚的业务遍及全球,在全球约32个国家及地区的168个生产驻地,拥有16.5万名员工,其中总部德国约有5万名在职员工,这一下就裁掉德员工总数的1/4。
值得一提的是,采埃孚官方透露的裁员人数是1.2万人,但有员工代表称,公司管理层表示理论上最多可以裁掉1.8万人。 如果按1.8万人计算全部裁掉,相当于是整个采埃孚员工人数的十分之一,这还不包括退休员工和合同到期的人。
对于最多能裁掉1.8万人的说法,采埃孚官方并未回应。
据悉,本次裁员只涉及采埃孚德国本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暂未受到影响。
采埃孚宣布裁员的同一天,全球最大的汽车供应商博世也公布了裁员计划——将在2026年年底前,在其软件和电子部门裁员约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国。
这已经是博世近期公布的第二份裁员计划了,去年12月,博世就曾表示,2025年之前打算在德国的两家工厂Feuerbach 和 Schwieberdingen 裁员1500人,涉及两家工厂的研发、管理和销售等多个岗位,这一次则主要涉及软件和电子部门。
彼时博世表示,他们试图通过将员工调到其他部门、提前退休或自愿裁员协议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博世宣布第一轮裁员之前,去年11月中旬,另一家百年Tier 1大陆集团也宣布裁员5500人,主要涉及行政管理人员,研发及生产岗位所受影响较小。
从年末到今年初,这几家供应链巨头的裁员消息是一个接一个,力度一个比一个狠,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为了电动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裁员是遇到了财务问题,想要通过节约人力成本来减少开支。 但事实上,法雷奥的盈利能力没啥问题,反而在增长。
2022年,其销售额达200亿欧元,去年上半年销售额也达112亿欧元,同比增长19%,官方预计全年业绩预计将迎来提升。 也就是说,法雷奥的裁员和钱没关系。
法雷奥官方给出的裁员原因非常直白:提高集团在电动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效率。 法雷奥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拥有一个更敏捷、连贯和完整的组织,以增强竞争力。 ”
这意味着,裁员就是为了电动化转型准备。
采埃孚给出的裁员理由,同样提到了电动化转型,他们认为,与制造内燃机的汽车零部件相比,制造电动汽车零部件所需要的劳动力仅为内燃机的一半。
对于裁员这个决定,他们也认为很难,但是没办法,“如果要向电动化转型,就必须要从部分岗位上解雇一些人。”
和法雷奥一样,采埃孚的营收能力也不错,仅去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33亿欧元。
不过采埃孚的收入主要来自燃油车及相关业务,在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业务结构并不稳定。
相比采埃孚和法雷奥将裁员甩锅给电动化转型,博世给出的理由更多了一些,但也没逃过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一关。 博世称,这次裁员是因为全自动驾驶发展进度慢于预期,以及全球经济疲软和较高的通货通胀。
博世表示,高通胀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正在增加必要的支出,并为此推迟了向电动汽车的过渡。
在去年12月的第一轮裁员中,博世的发言人表示,面临的挑战比年初预期的要大得多,“尽管我们愿意通过推出新产品,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来保持在业界的领先地位,但仍需根据订单情况在特定领域做出必要调整。”
博世所指的面临的挑战,就是电动化转型,而”特定领域”,则是燃油车相关的业务线和自动驾驶等部门,“必要调整”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了。
整体来看,眼下这些巨头的财务状况都没有太大问题,但面对电气化转型时,却开始有心无力,竞争力也开始大幅下降,如果不主动求变,很难再适应新的环境。
新能源时代,已经装不下旧时代的大船了。
新机会来了
巨头转向历来尾大不掉,百年Tier 1大裁员,虽然给整个汽车行业增添寒气,但也是行业转型的必然结果。
智能电动车的普及使得汽车的核心从过去的三大件,变成了三电系统、芯片软件和域控制器,变速箱、发动机等传统零部件的重要性和需求大幅下降。
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新兴的零部件企业和小型供应商来说,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特别是给了中国供应链企业不少机会,在软件和三电系统成为主要的增长动力时,国内火速涌现出了一批供应链新军进入市场。
比如有要“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博世”的华为,既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还能提供三电技术、智能化底盘、智能座舱等全套解决方案。
还有新势力们标配的空气悬架系统,也让国内供应商孔辉科技火了一把,目前孔辉科技和理想汽车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今年即将上市的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公开的申报信息里,透露了其采用的电机来自国内的汇川技术。
还有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智能驾驶计算方案的提供商地平线,这些国内供应商几乎是和中国新能源车企一起成长起来的,相比国外大厂,他们拥有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售后,以及更熟悉和适配的环境,以此为优势,逐步开始和传统Tier 1抢市场。
据第一财经报道,保隆科技董事长张祖秋表示,2020年前,自主品牌市占率只有大约38%,如今已经超过50%,零部件企业也伴随整个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新势力车企两年甚至18个月就能出一款新车,“外资零部件公司肯定配合不了,这个时候中国零部件就必须要顶上。”
可以说,这一轮大战,不论是车企还是上游的供应链,中国企业都赢在了速度上。
目前,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是最热门的赛道,再加上5G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汽车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与自动驾驶及相关的零部件和系统企业,也成为新的增长极。
除此之外,新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发展的重点。 特别是电池技术,800V超高压电气架构的规模化、半固态电池上车、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临近等,这些关键零部件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细看下来,Tier 1 的大裁员,更像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大变革。 变革之下,传统巨头们调整业务和组织结构主动求变,新选手们摩拳擦掌,想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重构产业链格局。
所以,这些巨头的裁员还会继续,而包袱更小,效率更高的中国企业,将快速捡起巨头丢失的份额。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据媒体报道,京东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京东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1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愈演愈烈。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东员工的“毕业须知”引起热议。 有多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发声,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并分享被裁经历。
而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 10%~30 之间,其中京喜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 100%。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不少员工自 3 月 21 日后陆续被部门领导与 HR 约谈,被要求于 3 月 31 日离职。 由于未能做到提前 30 天通知,京东给出了“N+1”的赔偿方案。
据九派新闻报道,有人提及这份名为“毕业须知”的离职指引,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这次裁员潮才出现,以前离职的同事都会收到。 只不过,这次裁员,被裁员工怨气比较大。
对此,京东方面相关人士称,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 对于网传的文档,该相关人士称,尚未看到,不便回应。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2
在年报公布后没多久,东哥还是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
面对着巨幅亏损和经济寒潮,京东这次裁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只能感慨,互联网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被结束,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网传裁员比例接近20% 京喜或成裁员重点部门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京东启动了新一轮裁员,京东已经是互联网巨头中最后一批裁员的企业,但是依然未能避免。
网传京东裁员详细清单:
近日,在多个职场类社交软件上,ID带有“京东员工”标识的一大波用户“积极发言”这也间接做实了传闻。
据媒体报道,京东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京东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人力资源(简称“HR”)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2022年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deadline(最后期限)。
对于网传的“裁员比例高达50%”的说法,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称,不实!比如20个人的部门,裁员人数为4人,比例差不多在20%左右。 赔偿比例初步设定为N+1(N指的是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多年经验且不愿具名的的京东集团HR人士向《花儿街财经》透露,实际上,京东每年都有优化计划(裁员计划)。 只不过今年裁员比例高了些,和大环境有关。
京喜事业群成为重灾区,京喜事业群的裁员比例或在10-15%,甚至更多。 36氪获悉,截至目前京喜事业群的员工总数在4000左右,照此换算,此轮京喜事业群的人员优化规模或在400-600人。
京东员工席卷各大职场平台
有京东员工在某职场平台晒出,京东给到的离职须知命名为毕业须知,开头的第一句这样写到
“亲爱的京东人,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感谢一路相伴!”
京东想给自己和裁掉的员工留下了起码的体面,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显然并不被买单。
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庆的时候,马云在离任前曾提到过,他说,“希望30年后,阿里每年能向社会推荐输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参与社会建设。”
在很多人还在为马云的高风亮节鼓掌时候,突然有人反应过来,这不就是裁员嘛?
有意思的是,互联网巨头们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偶尔还会创造“新文学”,来看看这些互联网大佬对裁员的`不同描述:
华为:放弃平庸员工。
腾讯:结构性优化。
网络: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蔚来: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科大讯飞:提前吃饭的员工需要被优化。
京东:淘汰掉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
马云:未来阿里巴巴每年将向社会输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在市场化经济下,企业雇佣和裁员本就是正常市场化行为,虽然感情上不能接受,但是现实情况就是企业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做出调整。
过去这批互联网巨头本人看作是铁饭碗、金饭碗,但是在“寒潮”之下,它们现在也同样难以为继。
从网络上的反馈来看,很多人反感的第一不是裁员本身,而是互联网巨头们的阳奉阴违,即便裁员也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则是突然的暴力裁员,有的甚至连起码的补助也不想给予,这对于员工而言,尤其是那些迈入中年的员工而言,无疑是“赶尽杀绝”。
传京东开启大裁员,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3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东员工的“毕业须知”引起热议。 有多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发声,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并分享被裁经历。 “京东裁员讨论互助”,一时间也上升为该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员工都在社交平台反映,这一轮的裁员比例较大,且要求被裁员工最迟本月底离职。 而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10%~30之间,其中京喜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100%。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 对于网传的文档,该相关人士称,尚未看到,不便回应。
【1】裁员忽然而至,被裁员工:压力特别大,濒临崩溃
“今天被谈话,7年半,让31号走,赔偿N+1,看了协商离职协议,当场就可签字。 我说需要考虑下。 ”
这是一名京东员工在社交网络的留言,对于忽然而至的裁员,显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而更多的被裁员工,则表达了被裁后的焦虑:社保缴纳到何时、期权股票能否兑现、年假如何折算……他们当中,有些是干了7年以上的老员工,有些则是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 一名被裁员工告诉九派新闻记者,“现在压力特别大”“要崩溃”。
据华尔街财经报道,有京东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人力资源部门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最后期限。
【2】裁员被美化为“毕业”,网友:说好的“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呢
伴随着裁员消息满天飞,京东的一纸“毕业须知”,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九派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毕业须知”,实际上是京东的离职指引。 内容包括离职后社保公积金、人事档案等如何办理,以及申请背景调查、签发离职证明该走什么样的程序等。
对此,不少网友指责京东把裁员美化为“毕业”,颇具讽刺意味。 更是有网友翻出刘强东多年前“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的公开表态,认为京东裁员是自打耳光。 甚至有网友指出,京东把裁员美化为“毕业”,和马云的“向社会输送人才”,讽刺性不分伯仲。
记者注意到,有人提及这份名为“毕业须知”的离职指引,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这次裁员潮才出现,以前离职的同事都会收到。 只不过,这次裁员,被裁员工怨气比较大,“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的表达就显得比较刺眼。
【3】巨头收缩“止损”,财报:单季亏损52亿,全年净亏损36亿元
3月10日,京东发布2021年及第四季度财报。 营收表现可圈可点,但亏损也很严重。
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 其中,四季度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
财报也显示,第四季度,京东单季就亏损5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 四季度的亏损,也导致了京东2021年全年的净亏损达到36亿元。
其中,新业务方面京东四季度在这方面经营亏损32亿元,同比扩大54.6%,环比扩大52%,而整个2021年在这方面已累亏近106亿元。 据中信证券分析,京东新业务亏损的大头就是社区团购京喜拼拼和面对下沉市场的京喜。
而这次“裁员潮”波及人数最多的,也正是京喜这个业务条线。 并且,从裁员覆盖多个业务板块来看,京喜之后,京东其他业务线也正在开始优化。 有业内人士分析,裁员的动作,或意味着京东正在收缩战场。
“京东不追求单一指标的快速增长,而是关注整体业务增长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其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将会摒弃依靠补贴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长方式,而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大环境中,京东的用户增长和运营面对着’长坡厚雪’。 ”财报电话会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曾这样描述京东的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