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半夜时分,一男生爬起来,敲开对面宿舍的门,强行把另一个男生推醒:“怀民,我是苏轼,请随我起舞弄清影……”如今这类演绎在大学生群体走红,“苏轼爱熬夜,怀民亦未寝”成为热梗。欢乐之余,好奇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怀民是谁?他跟苏轼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百度
百科也错了
大伙肯定知道的是,以上演绎和热梗脱胎于苏轼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成大白话就是说,公元1083年农历十月十二那天晚上,苏轼脱了衣服要睡,看见月光透过窗户,兴致来了,要出门赏月,但一个人赏月又太寂寞,就去承天寺找张怀民。刚好张怀民也没睡,于是被苏轼叫出来,俩人在院子里一起散步。
《记承天寺夜游》已经选入语文课本,苏轼更是光耀千古,然而张怀民却默默无闻,如果不是有苏轼名篇传世,咱们现代人几乎不会注意到他。事实上,即使“张怀民”这个名字借助苏轼文章流传了下来,我们对相关信息也知之甚少,因为《宋史》里没有他的传记,《宋会要辑稿》里也没有他的资料,关于他的历史传说更是完全看不到。
苏轼名头太大,学术界研究苏轼生平与交游的课题非常之多,包括苏轼的门生、子孙、亲戚、同僚、仇敌,种种关系网络也已经被考证出来,可惜其中不包括张怀民。百度百科说,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偓佺(wòquán),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被贬黄州。如今这条百科正在被短视频平台上各路历史博主引用,连一些以“苏轼黄州交游考”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也照引不误,但搞笑的是,这里不仅把张怀民的名和字搞反了,还把张怀民被贬黄州的年份搞错了。
咱们先从古代文学常识出发,分析一下张怀民的名字。古代中国重视名讳,文人之间相互称呼,通常称字、称号,不会称名,如果苏轼在文章、信札、诗词里直呼一个人的大名,那几乎就是对别人的蔑视和侮辱。
比如说苏轼本人,他的任何一个朋友都不会直呼“苏轼”,而是会称呼“子瞻”(苏轼的字)、“东坡”(苏轼的号),或者子瞻先生、东坡先生、东坡居士。晚辈提到苏轼时,则会称呼坡翁、坡公、九二丈(苏轼在眉山老家同辈兄弟当中排行第九十二)。张怀民是苏轼的朋友,与苏轼同辈,既然苏轼在《承天寺夜游》里以“张怀民”相称,那么“怀民”就不太可能是张怀民的大名,更有可能是他的字,或者他的号。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是写给张怀民的
仔细查阅苏轼文集,苏轼不仅在《承天寺夜游》提到张怀民,还在一首词和一篇短文里提到了这个人。那首词是《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词意大致是夸张怀民出身名门,人品清高,来到黄州隐居,在长江岸边盖了一座小阁,腊月初八那天请苏轼喝酒,烧起炭炉,焚起香炉,外面很冷,屋内很暖,他年入朝为官,设宴庆祝,不要忘了如今在黄州江边一起喝酒的老朋友。
短文则出自《东坡志林》第九卷,题为《赌书字》:
张怀民与张昌言围棋,赌仆书字一纸,胜者得此,负者,出钱五百足作饭会,以饭仆。社鬼听之,若不赛者俾坠其师,无克复国。
张怀民和张昌言比赛围棋,用苏轼的一幅书法做奖品,谁赢就归谁,输家要拿出五百文铜钱组局,请苏轼吃一顿。比赛之前,苏轼让他们在土地神面前发誓,必须遵守规则,要是输家不请客,就让土地神予以惩罚。
这篇短文没有留下年月日的题款,但前面那首《南歌子》是有题款的,写于元丰六年腊八,也就是1083年十二月初八。换句话说,苏轼先在1083年十月十二那天夜里去承天寺找张怀民赏月,然后在同一年的腊月初八那天去张怀民的小阁里喝酒。
再往前追溯,在1083年农历闰六月,苏轼还写过一首《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比较长,不抄录全文,结尾有名句:“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词是写给张偓佺的,张偓佺是谁呢?就是张怀民。
不仅苏轼跟张怀民有来往,苏轼的弟弟苏辙同样如此。1083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苏辙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全文更长,这里只摘录最重要的一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河北清河县张君张梦得被贬齐安(黄州古地名),在住所西南建造亭子,面朝长江,我哥苏子瞻为其取名“快哉亭”。
综上所述,张偓佺是张怀民,张梦得也是张怀民,那么张怀民究竟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必须结合北宋史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谁是张怀民?
其实他叫张偓佺
北宋官员司马光编撰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写到五代十国就戛然而止,没有记载北宋的历史。到了南宋,另一位史学家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将北宋时期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的朝廷大事都收入其中。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大臣在朝堂上讨论地方政务,提到“江宁府签书判官张偓佺违法事”。按宋朝制度,臣子在皇帝面前谈论其他官员,必须直呼官员大名,不能用字或号代替,所以“张偓佺”应该是张怀民的大名,而“怀民”和“梦得”只能是他的字或号。百度百科说张怀民字偓佺,实际上应该是张偓佺字怀民,或者字梦得。
古人通常在举行成年礼时被长辈取字,后来又可以自己改字。例如苏轼的爱徒秦观,原本取字“太虚”,后来又改字“少游”;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原本取字“坦夫”,后来又改字“幼安”。由此推想,张偓佺原本字怀民,后来改字梦得;或者原本字梦得,后来改字怀民;又或者字梦得,号怀民;再或者字怀民,号梦得。这四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张怀民都不可能是大名,张偓佺才是大名。
顺便说一下,“偓佺”这个名字看起来很怪异,但它在宋朝很流行,宋太宗时有个大儒叫崔偓佺,宋仁宗时有个武官叫李偓佺,宋徽宗时还有个乐官叫许偓佺。当时人们之所以会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宋朝道教盛行,而道教传说里有一个神仙就叫偓佺,生活在尧舜时期,据说寿命高达三千岁。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矛盾之处:前面不是说除了朝堂之上,古代文人朋友之间都是称字称号不称名吗?为什么苏轼那首赠给张怀民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直呼张怀民的大名张偓佺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如今我们看到的苏轼诗词文集,超过一半是在他死后由子孙和门生结集的,很多诗词和书信原本并没有标题,是后人加的标题或者副标题,未必会使用苏轼自己的口吻。换言之,“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并不是苏轼写的,是编撰苏轼文集的人写的。
动用公款建庙被罢职
贬谪至黄州
我们把张怀民的大名梳理清楚了,下面再看看张怀民的生平和人品。
查《续资治通鉴长编》,张怀民原本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做签书判官,简称签判,相当于市政府副秘书长,这种官职通常由科举考试中年纪较轻的高等进士担任,苏轼年轻时也当过。
公元1078年,因为变法一再受阻,非常愤懑,主动申请下野,去江宁府养老,将部分住所改成寺院。当时江宁签判张偓佺(即张怀民)为了讨好王安石,“妄用公使钱修造……拆镇淮桥,修精义堂,及不造监司商量公事,而数至王安石之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4)张怀民私自动用公款,拆掉一座桥,修了一座庙,还不跟上司商量,几次三番去拜访王安石。
拜访王安石并非罪过,但当时朝中许多官员反对王安石变法,等到王安石下野,一些官员便污蔑王安石谋反,吓得王安石赶紧写奏章向宋神宗解释冤屈。宋神宗信任王安石,不予追究,而张怀民这种小官的前程就保不住了。宋神宗下旨,让江东提刑王安上查办此案。王安上是王安石的弟弟,查出张怀民确实动用公款拆桥建庙,确实违反了朝廷制度,于是将其罢职流放,贬谪到了黄州。
南宋前期有一本野史《元祐补录》问世,还提到张怀民的另一宗罪状,说张怀民贪淫好色,曾经强娶民女为妾。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元祐补录》这本书是王安石政敌王萃的儿子王铚编撰而成,凡是追随过王安石的官员统统被栽赃陷害,连《梦溪笔谈》的沈括也没能幸免。王铚说沈括是小人,妒忌苏轼才华,用文字狱陷害苏轼,而南宋史学家李焘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发现王铚所说的时间根本对不上。
张怀民1078年被贬黄州,而苏轼1079年陷入乌台诗案,1080年被贬黄州,两人都在黄州城南居住,由此成为好友。苏轼刚到黄州时不事生产,又是在道观修炼,又是去江边游玩,渐渐囊中羞涩。到1081年,苏轼不得不请黄州官员马梦得(字正卿,苏轼信札里经常提到这个人)帮忙,在黄州城南申请到一块废弃营地,开荒种田,自号东坡。
1082年,苏轼在几位朋友资助下,在东坡旁边盖了五间房,取名“雪堂”。1083年,也就是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那年,苏轼去黄州城南几十里外购买田地,计划在黄州定居。同样是1083年,张怀民在黄州江边建造亭子,苏轼为其命名快哉亭。
说到亭子,现代人一般认为就是几根柱子撑起一个屋顶,四面没有墙。但在古人心目中,亭子是可以有墙壁的,还有门有窗。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写道:“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可见张怀民这座亭子有门有窗,可以住人,几乎就是一栋小别墅。遥想当年,苏轼受张怀民邀请,来到刚刚装修好的快哉亭,推开窗户看江景,撂下帘子喝小酒,想必很惬意,很幸福。
快哉亭至少在1083年闰六月之前建成,而在那年十月十二的晚上,苏轼又去承天寺找张怀民,说明张怀民从快哉亭搬到了承天寺。他为啥搬家呢?或许是因为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江边的亭子容易受风吧。
文并供图/李开周
/张严涵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大宋第一段子手苏东坡,秒杀老郭小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官做的不怎么样,但是才学嘛,我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他是北宋书法家中最会画画的文学家。 他和师傅欧阳修组队,入选“唐宋八大家”,他和徒弟黄庭坚组队,并称“苏黄”,他和“词中之龙”辛弃疾组队,成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他低调,却受万众瞩目,他吃货,但却锦心绣口 ,他可以把神赐与人类的文字,运用的出神入化,写出堪称传颂千古的锦绣文章。 本期我带你走进《东坡志林》,还你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 苏东坡是位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他自己也写了一首《猪肉颂》: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大意是:将锅刷干净,放点水,用小火慢炖,不要急,火候到了炖出来味道才鲜美,黄州这地方猪肉肉质鲜美,价格又便宜,有钱人吃腻了,懒得吃,没有钱的人,不会煮。 早上起床就吃两碗的话,保管你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有一次,苏轼害了红眼病,医生告诉他不要吃辛辣,少吃油腻,尤其是肉。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 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 大意是说: 其实我的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 苏轼平生最敬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欧阳修,另外一个是韩愈。 《东坡志林》中写道: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大意是: 我看韩愈在诗中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是摩羯座的。 而我刚好也是摩羯座的,摩羯座的都是苦命,可见摩羯座不是个好星座。 韩愈啊韩愈,咱俩同病相怜哪。 同样,苏轼讨厌的人也有两个,他将这两个合并处理,一块写了: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 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大意是: 汉武帝这个人很讨厌,他这辈子只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当着卫青的面儿拉屎。 我觉得这一点很好,毕竟卫青这货只配给人舔菊,当着他的面拉屎,简直各取所需。 《东坡志林》卷一有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这样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大意是: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了衣服准备睡觉,突然发现月光皎洁美不胜收,怎么办呢,跟谁分享呢?于是我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我在门外喊了一句,老张,你睡了没有?老张说,还没有。 我说,就是,睡个毛线,起来嗨。 嗨完之后我对老张说,唉,这样美的月色哪里都有,但像你我这样闲得蛋疼的,真不多。 佛印和尚和鲁智深一样,喜欢吃肉喝酒,是个花和尚,他知道苏轼也同有所好,所以经常备好酒肉,叫苏轼来一同享用。 有一次,他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条鱼,做好了正准备开吃,突然苏轼造访,和尚心想坏了,一条鱼不够吃故这次没喊他,怎么办?和尚慌忙之下将鱼藏在磬下。 这时候苏轼已经进来了,急急忙忙问道;和尚,“向阳花木早逢春”下一句是什么?和尚笑道:你搞笑吧,地球人都知道,“向阳花木早逢春”下一句对“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轼笑了:既然磬下有鱼,何不拿出来一同享用? 和尚无奈,于是拿出来,一同享用了。 吃肉喝酒的事干多了,身体难免就会出故障,所以元符三年左右,苏轼得了痔疮。 这时候他开始注重养生了: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 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 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元符三年八月。 大意是: 我苏东坡从今天开始,每天只喝一支酒,吃一盘肉,要是有贵客来了,最多三盘,只能少不能多,如果有人请我吃饭,我事先要和他打好招呼,肉不能搞多了,搞多了我就不去。 这样坚持下来的话,首先是可以积德,其次对身体有好处,还有第三个好处——省钱。 说到省钱,有人要说,苏东坡是大文豪,又居着官,怎么会没钱,事实是,他真没钱。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一贬再贬,从政治中心东京平均每隔一两年多则三四年被贬一次,最远贬至海南省,那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行政处分。 被贬黄州之时,居然还有个叫马梦得的人大老远跑来追随他,说来这个马梦得也是个奇人,一毛钱没有,还追星。 《东坡志林》中苏轼这样描述这个人: 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 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 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大意是: 我和马梦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 据我观察,这年出生的都是穷逼。 我和梦得是穷逼中的穷逼。 相比较而言,马梦得更厉害,他是穷逼中的战斗机。 乙卯正月二十日半夜,苏轼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梦到了一个人,不觉潸然泪下,于是提笔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意是: 不知不觉生死相隔已经十年啦,虽然没有整天可以去思念你,但是心里怎么样也不能忘记,你的坟墓远隔千里,总是没有机会去和你聊一聊你走了之后的状况。 也许现在,你都不认识我了,封尘满面,白鬓如霜。 刚刚我做了一个梦,看到你一如当年,在老家的窗户面前对镜理妆,彼此见了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止不住的泪水。 我料想啊,在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山岗上,你一个人守着孤坟,该是多么寂寞,多么悲伤啊。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大多豪迈奔放,纵横恣肆,极少有如此感情细腻的笔触,然而乙卯正月二十日半夜为死去的妻子王弗写的这篇《江城子》,被称作我国文化史上 千古第一悼亡词 。
长篇文言文怎么教
1. 文言文该怎样教
黄厚江 ——原载《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 那么,新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学呢?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在进行高中新教材培训时,不少教师问:文言文不集中安排,如何进行系统的古汉语知识教学?如何进行扎实的词语训练?也有的教师理直气壮地说:“不讲古汉语知识,不训练字词,文言文教什么?文言文怎么教?”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毋庸讳言,常见的还是以词语训练和古汉语知识教学为主体。 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字、古今词,充塞课堂,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更是重中之重。
重视积累的确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但到底应该怎样积累昵?重视积累就仅指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吗?这样做真的能达到积累的目的吗?l.孤立的字词集中训练并不能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不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形式。
文言文的学习和所有语言的学习一样,应该是个整体提高的过程,一定的阅读量是文言文积累的基础,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孤立的字词训练,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一定阅读量为基础.死记硬背的积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素养,也不能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
如果脱离具体文本的孤立的字词训练真的很有效果,岂不是只要阅读有关资料或工具书,记住常用实词的几个义项、常用虚词的几个用法就可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了吗?学习实践证明,并不是如此。 判定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绝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就能解决问题的。
更何况不管什么词典对义项的归纳都是不完全的,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丰富灵活的。 2.适当了解一些古汉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但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阅读。
古汉语知识,是后人对文言文特点的归纳,而不是前人自觉执行的语言规则。 所以很多语法知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和准确的,比如词的活用,比如句子的倒装,比如虚词的用法,都常常讲不清楚。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否倒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之”是什么作用就一直争论不休,“以”同样作“由于”讲,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什么情况下是连词,也很难说清楚(说清楚了对中学生也没有多大意义)。 即使有些知识讲得清楚而且的确有用,也只能在阅读中结合具体文本和语言环境去领悟、理解,而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而不是掌握这些古汉语知识本身。
必须强调:是学习古汉语知识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服务,而不是学习文言文为掌握古汉语知识服务。 尤其不能追求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比如名词动化和名词作状语,都有很多小的类型,一讲解,十分烦琐,而且没有价值。
3.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揭示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 这个规律就是重视诵读,就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就是在整体阅读中感悟。
因此,先阅读后梳理,先分散后集中,才是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方法。 即使要进行实词、虚词的整理和小结,也必须以一定的文本阅读量为基础,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学习文言文,其核心就是“读”。 这个“读”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诵读,二是多读,三是会读。
现在似乎对诵读已经有了足够重视,但真正有效的“读”还不是很多。 有的是目的不明的读,有的是没有效果的读,有的只听名家读,没有学生的读,更没有教师的读。
有效的读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是为了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 教师要敢于范读,要领着学生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读。
而过分追求所谓美读,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毛病,也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误解和背离。 不重视阅读,试图依靠所谓的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来加强积累,是缘木求鱼的做法。
有教师说,这都是高考逼的。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应考能力的。
更何况现在的高考试卷,还有几家在考这些古汉语知识和脱离语言环境的实词虚词呢?二、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必须是教师句句落实的串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 有位教师听了我的一节课以后对我说:文言文教学逐句串讲,学生学得实在;不串讲,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
应该说,这位教师说出了很多教师想说的话。 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
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但一律采用串讲式教学,其危害不可轻估。 首先是导致教学的低效。
凡是串讲的课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是注释上已经有的,有很多内容对学生是没有价值的。 二是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弭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
2. 怎么教文言文
提不起兴趣。
可以抽点,每人翻译一句,不按一定的顺序回答,全靠老师抽点学号,学生就不得不提起精神了
另外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些兴趣,很多文言文中都引用典故,老师可以讲课的时候吧这些典故当故事来讲,学生比较感兴趣一些。 另外老师也要经常带读课文,文言文是很讲究诵读的,但是现在的教学却常常忽视这一点。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读通顺只顾抠字眼,又有什么用呢。 许多文言文不但词句优美,同时也情绪高昂,要能够体会当时的心境,与当时的情感产生共鸣,文言文不会那么枯燥吧
3. 怎样教文言文
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个适合于文言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不是孤立地把某一篇文言文拿出来说事。
我很是纳闷,若干年前,或者是在很若干年前,我们的先人——还有我们尚健在的先人是怎样轻易地学好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的文言文的?尤其是技术手段已经非常发达到随便复制动植物的今天,我们居然复制不了一个小小的成果模式。 于是,一直在想,是不是在人类的什么遗传基因染色体里有一条链没有被现今的技术复制下来,那会是什么链呢?其实我们都太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去看看那些轻易就能(也许并不轻易吧?)学好的成功的先人大都把苦功用在诵读默念上了,而不是像我们现今那样做得相反:练习、落实,再练习、再落实。
我想,诵读默念是这条染色体上的关键的链。 当然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学习的兴趣问题。
我们再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像他们的先辈那样专注于一个兴趣了,也不可能像宋濂那样“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更不可能“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了。
所以,我想,如果解决好了这两个东西,我们应该比先人们学得更好的。 事实上,除了语文学习,在其他方面,先人真的很难和后人相比。
所以,我想能不能这样,简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好好读书,二是让学生们读得有点趣味。 奔着这样的念想,我教了几篇文言文。
《愚公移山》 在上课之前,我先是问了学生这样一个简单问题:愚公面对智叟的好心相劝,说了这样一段义迫云天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觉得愚公的话是否有充足的道理?这样的设计无非是诱导学生回家去翻翻语文书,看看那篇文章而已,当然也是暗地里偷偷希望几个“好事者”能够潜入文章内部,好好默念一番的。 反正,看了总比不看好;有问题布置总比糊嗨嗨说“你们预习一下”好。
一上课我就问布置的预习题。 事实上是学生比你滔滔不绝地讲课翻译来到有兴致,会有那么一些学生争个不休。
我看,我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你别总想着学生什么都能成,而且,事实上也是有很多说法很可笑,甚至可笑得出乎你的意料的。
我想,这才是真实的反映,于是让他们读书——这个时候读还真是不一样。 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反正你掌握着话语权,不过,我这里说的是俏皮话,事实上,带着你明确的要求读,读得还真让你高兴的。
然后,基本能形成的两派就构成一个认知矛盾的统一体,争那!只要用文章中的原话,你争什么都可以,而且,奇怪得很,学生们找的句子都是你准备讲的句子,实在讲不到点子上,你就适时点一点。 好像这样上着还蛮好的,当然,重要的——你说要考的句子(呵呵)你让他多读几遍,然后,不是还有课余作业吗,做做,读读,记记,背背,蛮好的,尤其是效果蛮好的,学生和你关系也蛮好的,如果有这样的蛮好关系,估计二三年后,考个试什么的没什么问题,说不定还弄出几个蛮好的学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基本样式也是这样上的,只是我的预习问题是,文章中邹忌和齐王都显示出令人敬佩的一面。 如果一定让你作出选择,你更崇拜谁?请你用文中原句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需要导入吗?我的导入是能不能给“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一下主谓宾?——划不了,因为那是兼语句,也就意味着两个主语,两个主角,那么你更崇拜谁?上课样子很好玩,也许不够严肃,但是所谓的“教育”不是以好玩为基础的吗?学生会读出很多问题来的,你听着他们也好玩。 《鸿门宴》 那更好玩了。
我开场白是“一泡尿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满堂炸锅!那就炸吧。 但是仔细想想,我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刘邦不“如厕”,保不定就背项羽——范增砍了,那中国历史就得改道了。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他刘邦能尿出什么来吗?能允许他“如厕”吗?这绝对是早就刻意安排好的,所以需要张良们密谋整整一夜,所以樊哙会说出这样地道的话来。 《湖心亭看雪》 然后问一些问题:写了什么?(湖心亭看雪)——在什么时候?(答雪三日后,“更定”后)——一般这样的情况下是什么心情?“看”还是“赏”?(当然是赏雪)——那是写错了?改过来?(没错。
文中还有原句“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刻意”这样写的)——为什么?(与此时心情有关。 沉郁,至少可以看出他不是很高兴)——文中还有那些语句可以隐隐约约看出他的这种“不高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一芥、人三粒;强饮;客此;舟子喃喃曰;拉余同饮;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等语句)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必须巩固的文言词汇和一些基本的文言语法(当然不是为语法而语法),使得学生在流动的思维里真正学到精粹的东西。
接下来还是要朗读。 不过这时候的朗读要求高于一开始的朗读,除了读准字词、停顿、强弱等等外,还要读出一点张岱的味道,然后把刚才零零碎碎的解读串联起来,想一想,咂巴咂巴。
这里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
4. 文言文应该怎样教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 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过文言这一关。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 读法有种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 如林嗣环《口技》中的“中间力拉崩倒声”一句中,“间”不读“jian”而应读“jian”。 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老师的范读,且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 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 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 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 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二、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 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 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 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 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 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三、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如《捕蛇者说》中,有两句句子出现到“赋”、“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 再联系复习旧知,《岳相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 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 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 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 如“又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当心。 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5. 初中文言文怎样教
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 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 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就是翻译课文。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 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 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 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 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 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 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 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 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 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 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 有的同学又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 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 最后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 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睡你麻痹起来嗨”此句用文言文怎么说?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